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蜜源植物现有量、分布及相关情况调查_0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主要蜜源植物蜜源花期和分布知识主要蜜源植物是在养蜂生产中能采得大宗商品蜜的蜜源植物。
如油菜、野坝子、刺槐等。
通常有分布数量多且集中,面积大,花期长,泌蜜量大的特点,对养蜂生产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同一种蜜源植物常因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分布状况和开花泌蜜等不同而有地域性变化,如甘薯(莱红、接红等品种)在中国福建省惠安、晋江等地是开花多,泌蜜丰富的晚秋主要蜜源植物之一,而在福建省北部和其他省区则不属于主要蜜源或不是蜜源植物;胡枝子在中国东北山区为秋季主要蜜源植物,而在福建省南部不泌蜜或泌蜜极少。
刺槐:花期短,丰富,一般单产蜜为10~25千克分布及花期:河南:郑州、开封、商丘等地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山东:临沂、济宁、泰安、青岛、昌潍、烟台等地区,5月下旬至5月中旬北京:市内及各郊区县,5月上旬至5月中旬辽宁:旅大、丹东、锦州、等地区,5月下旬至5月是旬四川:达州等地区。
4月下旬至5月初枣树:蜂易得枣花病,缺粉,蜜期过后群势下降较重,一般单产15~30千克分布及花期:河北:沧州、保定等地区,6月上旬至7月上旬河南:开封地区以及灵宝、浚县、濮阳、消丰、新郑等县,5月下询至6月上询山东:齐河、益都、乐陵、庆云、临消丰、新郑等县,5月下旬至6月上旬山西:晋门、晋东南等地区,5月下旬至6月中旬油菜:因品种、产地不同,流蜜量和花期也大不相同,油莱蜜粉丰富利于繁殖蜂群,一般为15~45千克,其中以甘蓝型油菜花期最长,泌蜜量较大。
分布及花期:广西:南宁、玉林、梧州等地区,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广东:韶关、惠阳等地区,12月下至翌年2月下旬云南:昆明、玉溪、大理等地区,12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福建:蒲田、龙溪地区,1月上旬至2月下旬江西:宜春、萍乡、井冈山地区,1 月中旬至3月下旬四川:乐山、宜宾、成都、温江、绵阳等地区,2月上旬至3月下旬湖南:郴州、湘谭、岳阳等地区,3 月上旬至下旬湖北:黄冈、孝感、武汉等地区,3 月上旬至下旬河南:信阳、商丘等地区,3月上旬至4月下旬浙江:杭州、嘉兴、金华、宁波等地区,3月上旬至4月中旬安徽:鞠湖、巢湖地区,3月上旬于 4月中旬上海:松江、嘉定、青浦、金山、南汇等县,4月上旬至5月中旬青海:大通、望源、门源等县,6月下旬至8月上旬荔枝:荔枝分早、中、晚三个品种,一般单产蜜为20~50千克以上。
东北黑蜂东北黑蜂一.蜜蜂种类及分类历史1758年,林奈氏(Linnaeus C)首次记载蜜蜂第一个属(Apis)和第一个种(Apis mellifera L.)。
至1980年,由于当时采集标本的范围、对蜜蜂生物学的研究限制和有些蜜蜂新种类的证据不足等原因,所以当时世界公认的蜜蜂种类只有4种,即大蜜蜂(Apis dorsata Fabricius)、小蜜蜂(Apis florea Fabricius)、东方蜜蜂(Apis cerana Linnaeus)和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
1985年,中国的学者对采自云南的6种蜜蜂进行形态学、生物学、生态学、昆虫地理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化学等多学科对比研究后认定,黑大蜜蜂(Apis laboriosa Smith)和黑小蜜蜂(Apis andreniformis Smith)是独立的蜂种,并确定了它们的分类地位。
1988年国外的学者又确立了由Buttel-Reepen 1903年描述并定名的Apis indica-koschevnikovi蜜蜂为独立的蜂种—沙巴蜂(Apis koschevnikovi Buttel-Reepen)。
至此,世界上确立了蜜蜂为7种。
当时比较公认的,蜜蜂属的7个明确的现生种(现生种:指地史上出现的种,已发现化石,至今一直生存的种)依定名先后为: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 1758小蜜蜂 A. florea Fabricius 1787大蜜蜂 A. dorsata Fabricius 1793东方蜜蜂 A. cerana Fabricius 1793黑小蜜蜂 A. andreniformis Smith 1858黑大蜜蜂 A. laboriosa Smith 1871沙巴蜂 A. koschevnikovi Buttel-Reepen 19061998年,德国的尼古拉夫妇(Koeniger and Koeniger)和马来西亚的丁格(Tingek)报道了他们发现的一个蜜蜂新种——绿努蜂(Apis nulunsis Tingek. Koeniger and Koeniger)。
东北黑蜂的优缺点有哪些?东北黑蜂能定点养吗?东北黑蜂是一个很好的蜜蜂品种,尤其适合气候比较寒冷的东北地区,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和生产力,但缺点是盗性较强、怕高温。
不过东北黑蜂可以定点养,注意加强管理。
东北黑蜂的优缺点有哪些?1、优点(1)繁殖力强:东北黑蜂蜂王产卵力强,整齐集中,秩序良好,工蜂育虫积极,一般年份两次产卵高峰出现在6月上句和8月上旬,多数蜂王在3月上旬开始产卵,9月下旬停止产卵。
(2)抗逆性强:东北黑蜂耐低温,适合高寒地区饲养,在摄氏零下四十度可安全越冬,较抗幼虫病,易感麻痹病,抗白垩病,较耐低温,流蜜期小雨时仍能出巢采集。
(3)生产力强:东北黑蜂有极强的采集能力,对大宗蜜源和零星蜜源均能很好利用,与其它蜂种杂交后可提高采蜜量30%以上,而且泌蜡造脾能力较强,椴蜜期10框蜂一昼夜可修2张脾。
(4)遗传稳定:东北黑蜂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极其宝贵的蜜蜂优良基因库且遗传稳定,在闭琐的自然环境里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进行培育的我国**的地方优良蜂种。
2、缺点(1)盗性较强:东北黑蜂的盗性较强,少采胶或不采胶,而且爱造赘脾,同时因吻短而对长花管的蜜源植物利用较差。
(2)怕高温:东北黑蜂产自东北较寒冷地区,但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因此在低维度地区夏季不能维持强群;(3)定向差:东北黑蜂的定向力不怎么养,相比中蜂或意蜂表现得一般,比较容易迷巢。
东北黑蜂能定点养吗?东北黑蜂可以定点养。
东北黑蜂的采集力强,既能利用椴树、毛水苏等蜜源大量生产商品蜜,又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早春柳树花期在气温9~12℃时均出巢采蜜,夏季椴树流蜜期清晨4:00到晚上19:30时出巢采蜜,而且流蜜期小雨时仍能出巢采集,在摄氏零下四十度可安全越冬,因此如果当地有2个以上流蜜大的蜜源是可以定点养的。
怎么引来蜜蜂自己养殖?1、诱蜂时间诱蜂间不合适肯定是诱不到蜂群的,比如在冬季可能连苍蝇都诱不来,同时我国的野生蜜蜂多为中蜂,因此诱蜂时间要根据中蜂的习性来定,事实上诱蜂的目标蜂群主要是分蜂群和飞逃群,春末夏初是中蜂自然分蜂的高峰期,此时诱蜂的成功率比较高,而夏末秋初是中蜂飞逃的高峰期,选择在此时诱蜂也可能有不错的收获。
东北蜜源植物有哪些中国的东北地区主要包含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辽宁、吉林、黑龙江等 3省。
本区的气候寒冷,但因地处湿润与半湿润区,植被丰富,最著名的蜜源植物是椴树,其次为胡枝子和向日葵等。
1、椴树(Tilia spp.) 椴树科落叶乔木,多生长于阔叶混交林中,垂直分布于海拔200~1200m的山坡上,分为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和糠椴(Tilia mandschurica Rupr. et Maxim.)2种。
紫椴又称小叶椴,糠椴又称大叶椴。
椴树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区、小兴安岭和完达山区,河北、山西等省也有少量分布。
紫椴花期在7月上旬至中旬,最早年份为 6月26日;糠椴花期在7月中旬至下旬。
两种椴树的交错花期20多天。
泌蜜适温为22~25℃。
椴树的蜜腺为暴露型,有利于蜜蜂采蜜。
泌蜜受气候影响较大,若花前干旱、蕾期受冻害或虫害、开花后遇连阴雨,均会使松树蜜减产。
椴树开花泌蜜有明显的大小年,通常大年花多、泌蜜多、花期长;小年则反之。
一般年每群蜂产蜜20~30kg,丰年可达50kg以上。
在连续高温、高湿的天气,一个强群在盛花期每天可产蜜10~15kg。
2、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 别名葵花、转日莲、朝阳花。
菊科,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
是中国在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新蜜源,总面积约79万多公顷,主要产区是黑龙江、辽宁、吉林以及内蒙古、新疆、宁夏等省、自治区。
不同地区的向日葵开花时间不一,黑龙江省约在 7月下旬至8月下旬;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
油用向日葵花期比食用品种花期迟7~lo天。
泌蜜适宜温度为20~30℃。
向日葵花期较长,蜜、粉丰富,花蜜含糖量高,利于蜂群采集与繁殖。
一般年每群蜂可产蜜10~20kg,丰年达30~40kg, 1980年黑龙江省拜泉县三道镇吴宝琳蜂场曾创造了群产110kg的纪录。
若花期天气干旱、土壤缺水时,只能提供花粉,很少泌蜜。
浅谈东北黑蜂的品种和形态作者:赫英勇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36期[摘要]东北黑蜂分布在中国黑龙江省,原是由西伯利亚引进的前苏联远东黑蜂,是中俄罗斯蜂和卡尼鄂拉蜂的过渡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混有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血统,它是在闭锁的自然环境里,通过自然选择与人工进行所培育的中国唯一的地方优良蜂种,东北黑蜂具有强壮有力、采集力强、抗病抗逆性强、耐低温等特点。
[关键词]黑蜂品种饲养形态特征中图分类号:S8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383-02引言1956年,前苏联的舍尔宾纳所著《养蜂学》中提到:“远东蜜蜂原是被运到沿海边区去的乌克兰蜂,该蜂遍布乌克兰,喙长,温和,颜色比中部俄罗斯黑蜂鲜明”。
1975年,德国的鲁特涅在《蜂箱与蜜蜂》中提到:“类似卡尼鄂拉蜂的苏联南部乌克兰草原蜜蜂显然是过渡到黑蜂的中间类型”。
1982年,刘宗唐在《黑龙江养蜂资料选编》中提到:“据资料记载,苏联的远东在100年前曾是欧洲黑蜂与卡尼鄂拉蜂的混居地带,苏联西伯利亚的喀尔巴阡蜂和远东蜂都是卡蜂的品种。
欧洲黑蜂在十七世纪以后,人们将它越过乌拉尔山带到西伯利亚,这充分证明西伯利亚不仅曾经饲养卡蜂,也饲养过欧洲黑蜂,根据遗传学的观点分析,东北黑蜂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并具有其特殊的形态指标和生物学特性,它应该成为一个品种。
1 品种来源东北黑蜂来源于欧洲黑蜂和卡蜂的混居地带。
它在某些方面和欧洲黑蜂相似,另在某些方面又和卡蜂相似,这就充分说明欧洲黑蜂和卡蜂皆是东北黑蜂的亲代,同时可以断定,东北黑蜂是由欧洲黑蜂与卡蜂自然杂交后,经长期自然选择结合人工选择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品种”。
1993年,刘先蜀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关于西方蜜蜂条目中提到:“在前苏联养蜂业中具有一定位置的远东黑蜂,是乌克兰蜂和中俄罗斯蜂长期杂交形成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混有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血统”。
东北黑蜂乃源于苏联远东黑蜂,而远东黑蜂是乌克兰蜂与欧洲黑蜂的一个生态型─中俄罗斯蜂长期杂交形成的,而乌克兰蜂接近于卡尼鄂拉蜂。
谈谈你对东北黑蜂及黑蜂产品的理解及感受
东北黑蜂分布在我国黑龙江省,该品种原是由西伯利亚引进的前苏联远东黑蜂。
经过长期生产实践证明,东北黑蜂现已经是适应当地气候,密源特点的密蜂优良品种主要特点是体型大、吻长、采集花蜜能力强、抗病、抗灾适应性强,抗毒能力强于其它任何品种的蜜蜂。
黑蜂在零下30度以下的寒冬里能安全越冬,在8℃的气温中还能到野外采蜜,这在蜜蜂当中可以说是一个传奇的品种。
黑蜂飞行高度大,采蜜半径大,可采集到海拔1800米---2500米的松花蜜,但是其性情异常凶暴,非常不易于驯养,所以黑蜂蜜是极为珍贵的。
黑蜂蜜的功效与作用
在了解其蜂蜜作用之前,我们不妨看一下黑蜂所采集的蜜源都有哪些。
黑蜂所处的环境决定蜜源地植物的多样性,并目药用植物比重大,包括党参、益母草、贝母、甘草、野薄荷、百里香等,所以从此处所采摘的花蜜,其养生保健效果是非常优良的。
食用黑蜂蜜主要有以下功效:
1、保护肠胃
黑蜂蜜可以促使胃酸正常分泌,还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能显著缩短排便时间。
2、润肺止咳
蜂蜜有消炎、祛痰、润肺、止咳的功效,养成长期坚持喝黑蜂蜜的习惯可以有效防治咳嗽肺病的发生。
3、安神助眠
蜂蜜中的葡萄糖、维生素、镁、磷、钙口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神经紧张,促进睡眠。
4、保护心脑血管
蜂蜜可以营养心肌并改善心肌的代谢功能,使血红蛋白增加、心血管舒张,防止血液凝集,保证冠状血管的血液循环正常。
5、提神醒脑
大脑神经元所需要的能量在蜂蜜中含量最高;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可以很快被身体吸收利用,改善血液的营养状况。
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蜜源植物现有量、分布及相关情况调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生态、安全的农产品需求越来越旺盛。
生产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创建绿色生产基地,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黑蜂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优势产业之一,已拟定建设年生产2.8万吨,投资1.3亿元的东北黑蜂微生物发酵饮品加工项目及其它系列蜜产品项目,形成养蜂生产→蜜、粉、胶、蜡等原料→生产加工→辅助产业→市场销售,一条龙循环产业链,它将成为我县黑蜂产业的龙头企业,拉动全县黑蜂产业大发展。
未来蜂产品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原材料的竞争,特别是东北黑蜂优质蜜源材料的竞争。
为此,我们需要未雨绸缪,从规划起步,做好黑蜂产业链第一环。
一、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蜜源植物现有量、分布及相关情况调查
饶河县地处北温带,距日本海400公里,具有半大陆、半海洋气候特征,完达山东北支脉那丹哈达拉岭绵亘期间,由西南向东北延伸至挠力河北岸,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挠力河自西向东蜿蜒曲折,流经本县长度为130公里,平原广袤,水草丰盛。
境内植物种类多、数量大,有很多都是稀有种类或特有种类。
高等植物112科72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又兼蜜源的野生木本植物有紫椴、糠椴、黄菠萝、水曲柳、山槐、暴马丁香、刺五加及草本植物毛水苏等,是名符其实的温带物种基因库。
我县以森林资源丰富闻名全国,又以特有的椴树蜜而享誉世界。
199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我县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农业部批准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种质遗传资源保护区。
保护区总面积1136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496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6400平方公里。
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涉及饶河、虎林、宝清、富锦四县(市),含45个乡(镇),428个村,20个地方农、林、牧、渔场,东方红、迎春2个森工林业局的20个林场,10个大型国营农场。
东北黑蜂为我国独有的优良蜂种,具有个体大、强壮有力、采集力强、抗病和抗逆性强、耐低温、繁殖扩群能力强等特征,已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其表现性状优于世界四大著名蜂种,是我国宝贵的优良蜜蜂基因库。
可以说,东北黑蜂优良种质资源的形成,与本地植物资源种类、数量、气候、地形等因子密不可分,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然。
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现状令人堪忧
保护区现有森林面积55.16万公顷,总蓄积约4000万立方米。
湿地面积14.14万公顷。
现有森林面积、蓄积、质量与往昔已没有可比性,特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过度开垦林地、草原之风高涨,受利益驱动,违法乱砍盗伐、毁林开荒屡禁不止。
至目前,珍贵的稀有树种现在已很少能见到有成面积的纯林(一定面积的优势树种蓄积占五成即可),其中椴树由大规模开发初期占森林蓄积总量的12﹪降至不足2﹪,保护区椴树面积约1.2万公顷,蓄积约80万立方米,其中本县境内椴树面积0.86万公顷,蓄积60万立方米。
盛花期椴树总量不超过50万株,其中本县境内约30万株。
致使林缘后退,原始森林大部分变为次生林,森林质量逐年递降,更使兼有蜜源作用的优势树种储量不足。
呈现:有面积,少
蓄积;幼、中林多,成熟林少;一般树种多,珍贵蜜源树种少。
曾遍布挠力河两岸广袤湿地的重要蜜源草本植物毛水苏,除河北岸农场区域尚有可观面积外,河的南岸所剩无几。
蜜源植物的种类、数量枯萎趋势若得不到根本性扭转,不但影响到生态平衡,更直接关乎着现有养蜂业的生存和未来蜂产业的大发展。
届时,即使蜂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生产达到相当的规模,必将会出现蜜蜂无蜜可采,饲养规模萎缩。
导致有工厂,无充足蜜源;有蜜源,无上乘蜜。
会出现“等米下锅”,使企业生产处于枯萎瘫痪的被动局面。
目前,保护区森林、湿地的蜜源植物逆转现状如得不到根本改善,不仅远远满足不了未来建立年产1万吨蜂蜜产品生产基地的要求,就是当前3.8万群蜂,在不远的将来也会出现“断炊”。
近些年来,我们看到许多准备来我县投资做黑蜂项目的客商都担心蜂产品原料不足而停止,就是现在已入驻黑蜂工业园区的在建企业,也都担心蜂产品的原料问题而产生徘徊观望之态。
尤其严重的是从2011年开始,东方红、迎春两大森工林业局分别上马建设了规模很大的蜂产品加工企业,为保证原料供应,他们深入到县内各个养蜂场、蜂农之中,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同时要求把蜂产品原料全部交给他们收购(因我县大多数蜂农的养蜂林地都是他们管辖的施业区),这场蜂产品原料竞争大战的序幕已于2012年全面拉开,可以预计,今后的蜂产品原料竞争会愈发激烈,形势是严峻的﹗
三、光明前景
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的蜜源植物的现状虽然令人忧虑,但前景仍然是光明的。
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投资1500亿元巨额资金用于东北林区森林停止主伐效益补偿,更可贵的是:本届县政府对建设生态文明饶河高度重视,在资金运行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针对2012年蜜源植物流蜜不足,蜂农养蜂亏损的实情,斥资150万元用于蜂农补贴,稳住了蜂群总量,体现了政府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首创全国蜂农补贴的先河。
2013年拟投入150万元用于培育蜜源植物的种苗基地建设和造林补贴,这是从源头上扭转蜜源植物数量不足的根本性措施,是带有长期性、根本性的治本之策,必将在饶河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书写饶河生态文明建设和未来蜂产业大发展的绚丽篇章。
参考文献:
[1]《饶河县志》
[2]《中国蜂业》2008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