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优质》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68.00 KB
- 文档页数:12
初中数学ppt优质课件1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材分析:1.本章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是在小学学习了数的初步知识和数的加减乘除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中学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研究其他学科的工具.通过学习本章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包括有理数的定义、分类、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等)及有理数的运算,从而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将有利于本章的学习与深化,对今后的学习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本章的设计思路是:(1)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自然地引入负数,让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入的确源自生活的需要,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表示有理数的大小.3.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4.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活动中,能积极与同伴合作交流,并能进行探索的活动,发展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教学难点:对数轴与绝对值定义及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理解.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第1课时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目标:1.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意义.2.在现实的情景中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其应用的广泛性.3.应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对有理数进行正确分类.教学重点: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024年人教版新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新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教材,内容包括第一章《有理数》的1.1节《正数与负数》和1.2节《有理数》。
详细内容涉及正负数的定义、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及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分类和性质。
2. 学会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负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分类、性质及加减乘除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气温变化、股票涨跌等实例,引出正负数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 正数与负数的定义。
(2) 有理数的分类及性质。
(3)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运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针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正数与负数的定义2. 有理数的分类及性质3.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4. 例题及解答过程5. 课堂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计算题:3 + 2,4 (7),5 × (2),10 ÷ (3)。
(2) 应用题:小明从家出发,沿东西方向行走,向东走50米,然后向西走30米,问小明现在离家多远?(3) 探究题: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2. 答案:(1) 1,11,10,3.33(2) 20米(3)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掌握情况较好,但在混合运算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有理数的乘方、绝对值等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