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生物转盘
- 格式:ppt
- 大小:794.00 KB
- 文档页数:66
2.3.3 生物转盘——是生物膜法的一种,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生物转盘的净化机理与构成1、净化原理:图1 生物转盘净化机理——废水处于半静止状态,而微生物则在转动的盘面上;——转盘40%的面积浸没在废水中,盘面低速转动;——盘面上生物膜的厚度与废水浓度、性质及转速有关,一般~。
2、构成与系统组成——转速一般为18m/min;——有一轴一段、一轴多段、以及多轴多段等形式;——废水的流动方式,有轴直角流与轴平行流。
图2 多段式生物转盘3、特征:——节能;——生物量多,净化率高,适应性强,出水水质较好;——生物膜上生物的食物链长,污泥产量少,为活性污泥法的1/2左右;——维护管理简单,功能稳定可靠,无噪音,无灰蝇;——受气候影响较大,顶部需要覆盖,有时需要保暖;——所需的场地面积一般较大,建设投资较高。
二、生物转盘的组成——其组成单元主要有:盘片、接触反应槽、转轴与驱动装置等。
1、盘片:①盘片的形状:外缘:圆形、多角形及圆筒形;盘面:平板、凹凸板、波形板、蜂窝板、网状板等以及各种组合。
②盘片的厚度与材质:要求质轻、薄、强度高,耐腐蚀,同时还应易于加工、价格低等;一般厚度为~;常用材料有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以及玻璃钢等。
③转盘的直径:一般直径为、、、等,常用的是。
④盘片间的间距:一般为30mm,高密度型则为10~15mm。
2、接触反应槽:①一般可以用钢板或钢筋混凝土制成,横断面呈半圆形或梯形;②槽内水位一般达到转盘直径的40%,超高为20~30cm ;③转盘外缘与槽壁之间的间距一般为20~40cm 。
3、转轴与驱动装置:三、 生物转盘的工艺流程与组合1、生物转盘为主体的工艺流程①以去除BOD 为主要目的的工艺流程②以深度处理(去除BOD 、硝化、除磷、脱氮)为目的2、生物转盘与其它工艺的组合流程出水废水(2) 废水3、生物转盘的新进展空气驱动的生物转盘图6与沉淀池合建的生物转盘图7与曝气池合建的生物转盘图8四、生物转盘的运行与维护管理1、试运行2、维护管理2.3.3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处理工艺;——又称为淹没式生物滤池。
南京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生物转盘设计课程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院系康尼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姓名许瑞青学号240084932设计地点基础实验中心 D-201设计起止时间:2011 年6 月7 日至2011 年6 月17 日目录目录 ........................................................................................................ - 1 - 生物转盘的设计计算 ........................................................................... - 2 -一、生物转盘的设计计算方法 ..................................................... - 2 -二、设计参数 ................................................................................. - 2 -三、工艺设计流程图及水处理的计算 ......................................... - 3 -3.1、工艺流程的比较 .................................................................... - 3 -四、出水时个物质的量计算 ......................................................... - 5 -五、设计参数计算 ......................................................................... - 5 -5.1、转盘总面积(A ,单位为2m ): .................................... - 5 -5.2、转盘盘片数(m ): ......................................................... - 6 -5.3、污水处理槽有效长度(L ): ......................................... - 6 -5.4、废水处理槽有效容积(V ) ........................................... - 6 -5.5、转盘转速(0n ,单位为min /r ): .................................. - 7 -六、 参考文献 ............................................................................. - 7 -七、总结 ......................................................................................... - 7 -八、致谢 ......................................................................................... - 8 -生物转盘的设计计算一、生物转盘的设计计算方法(1) 通过实验求得需要的设计参数:设计参数如有机负荷、水力负荷、停留时间等可通过实验求得。
生物转盘设计报告1. 引言生物转盘(Biodisc)是一种用于处理生物有机废弃物的环保设备。
它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如有机肥料或沼气。
本报告将介绍生物转盘的设计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性能和应用进行评估。
2. 设计原理生物转盘是基于生物降解技术的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将生物有机废弃物放置在一个转盘上,通过自然降解过程,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有用的产物。
转盘的设计旨在提供适合微生物生长和降解的环境条件,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性。
3. 设计结构生物转盘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3.1 转盘转盘是生物转盘的主要部分,用于容纳生物有机废弃物。
它通常由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如不锈钢或纤维强化塑料。
转盘可以旋转,以便更好地混合和降解废物。
3.2 运转系统生物转盘需要一个运转系统来驱动转盘的旋转。
常见的运转系统包括电动机和传动装置。
电动机提供动力,传动装置将电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转盘。
3.3 排放系统转盘上的降解过程会产生废气和废液。
排放系统用于收集和处理这些废物。
废气可以通过气体处理设备进行净化,废液则可以经过处理后再利用或排放。
3.4 控制系统生物转盘的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设备的运行。
它可以测量转盘的转速、温度和湿度等参数,并根据设定值进行调整。
4. 工作原理生物转盘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4.1 装载废物将生物有机废弃物均匀地分布在转盘上。
废物的分布应适量,以保证转盘上的每个部分都能得到充分的降解。
4.2 启动转盘启动转盘运转系统,使转盘开始旋转。
转盘通常以较慢的速度旋转,以提供足够的时间供微生物降解废物。
4.3 微生物降解在转盘上的废物被微生物降解的过程中,废物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有机酸等产物。
转盘的运转和通气系统将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降解过程的进行。
4.4 收集产物将降解产物收集起来进行处理。
有机肥料可以用于农田施肥,沼气可以作为能源供应。
4.5 观察和调整通过控制系统监测转盘的转速、温度和湿度等参数,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控制。
生物转盘的工作原理
生物转盘是一种经典的生物学实验装置,用于研究细胞形态学和生物化学过程。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两个主要的部分:旋转平台和样品架。
首先,旋转平台是转盘的核心组件。
它通常由一个圆形平台构成,可以水平旋转。
在平台上面,有一个中央固定的轴,使得整个平台可以绕其旋转。
平台上还可以安装一些固定的架子或载体,用于支撑生物实验中的样品。
其次,样品架是用于固定生物样品的架子。
它通常由一个中央轴和一些小夹持架组成。
样品可以通过夹持架被安置在样品架上,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旋转、固定在不同的位置。
当生物转盘运行时,旋转平台开始水平旋转。
这将使得样品架上的样品随之一起旋转。
通过调整旋转速度和方向,可以控制样品的旋转轨迹和速度。
在生物学实验中,研究人员通常将需要观察或处理的生物样品放置在样品架上。
通过旋转平台的旋转,样品架上的样品可以被带动旋转。
这样,研究人员可以观察生物样品在旋转过程中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特征。
总的来说,生物转盘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平台和样品架将生物样品进行旋转,以研究其形态学和生物化学过程。
这种装置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实验手段,可用于生物研究和实验教学。
工程量计算规则D.5.1 排水管道1.各种角度的混凝土基础、混凝土管、缸瓦管铺设井中至井中的中心扣除检查井长度,以延长米计算工程量。
每座检查井扣除长度按表5-8计算。
表5-8 每座检查井扣除长度2. 管道分口区分管径和作法,以实际以口的个数计算。
3.管道闭水试验,以实际闭水长度计算,不扣除各种井所占长度。
4.管道出水口区分型式、材质及管径、以处计算。
D.5.2 给水、燃气管道安装和防腐1. 各种管道安装均按施工图中心线的长度计算(支管长度从主管中心开始计算到支管末端触处的中心),管件、阀门所占长度已在管道施工损耗中综合考虑,计算工程量时不扣除其所占长度。
但在维修项目中,管件、阀门很密集时,钢管的安装工程量不扣除管件、阀门所占长度,而钢管主材量应扣除管件和阀门所占长度,再加4%损耗计算,而不按相应定额所给定的主材消耗量计算。
2. 管道内防腐按施工图中心线长度计算,计算工程量时不扣除管件、阀门所占长度,但管件、阀门内的防腐也不另行计算。
3.需要试压、吹扫的管道长度未满10m者,以10m计算,超过10m者按实际长度计算。
4. 管道总试压按每公里为一个打压次数,套用本定额一次项目,不足0.5公里的按实计算,超过0.5公里计算一次。
D.5.3 管件制作安装及新旧管连接1. 遇有新旧管连接时,管道安装工程量计算到碰头的阀门处,但阀门及与阀门相连的承(插)盘短管、法兰盘的安装均包括在新旧管连接范围内,不再另计。
2. 管件、分水马鞍卡子、二合三通的安装按施工图数量以个计算。
D.5.4 阀门、水表、消火栓各类阀门、水表、消火栓等均以个计算。
D.5.5 井类、设备基础及出水口1. 定型井(1)各种井按不同井深、井径以座计算。
(2)各类井的井深按井底基础以上至井盖顶计算。
2.非定型井本章所列各项目的工程量均以施工图为准计算,其中:A 砌筑按计算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B 抹灰、勾缝以平方米计算。
C 各种井的预制构件以实体积m3计算,安装以套计算。
厌氧生物处理调试运行指导手册厌氧生物处理、调试、运行指导手册1、目的:本手册用于厌氧生物降解工艺单元的运行管理。
2、内容及对象:手册包括有以下7个内容:即:厌氧生物反应概述;厌氧技术优势和不足;反应机理;厌氧反应器类型;厌氧反应器工艺控制条件;启动方式;运行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手册适用于厌氧反应器操作人员、污水站技工、化验人员和管理人员,亦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3、厌氧反应概述:利用微生物生命过程中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从而去除水中有机物污染的过程,称为废水的生物处理。
根据代谢过程对氧的需求,微生物又分为好氧、厌氧和介于两者间的兼性微生物。
厌氧生物处理就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提供氧的情况下,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这些无机物包括大量的生物气(即沼气)和水。
厌氧是一种低成本废水处理技术,把废水治理和能源相结合,特别适合发展中国家使用。
4、厌气处理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优势:4.1可作为环境保护、能源回收和生态良性循环结合系统的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4.2耗能少,运行费低,对中等以上(1500mg/L)浓度废水费用仅为好氧工艺1/3.4.3回收能源,理论上讲1kgCOD可产生纯甲烷0.35m3,燃值(3.93×10-1J/m3),高于天然气(3.93×10-1J/m3)。
以日排10t COD工厂为例,按COD去除80%,甲烷为理论值80%计算,日产沼气2240m3,相当于2500m3天然气或3.85t煤,可发电5400Kwh.4.4设备负荷高、占地少。
4.5剩余污泥少,仅相当于好氧工艺1/6~1/10.4.6对N、P等营养物需求低,好氧工艺要求C:N:P=100:5:1,厌氧工艺为C:N:P=(350-500):5:1。
4.7可直接处理高浓有机废水,不需稀释。
4.8厌氧菌可在中止供水和营养条件下,保留生物活性和沉泥性一年,适合间断和季节性运行。
生物转盘工作原理
生物转盘是一种模拟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物种互相作用关系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许多不同的物种代表转盘上的标识物放置在一个旋转的平台上,模拟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转盘开始旋转时,物种代表会随机地接触到其他物种代表。
这种相互接触可以模拟物种之间的种间竞争、捕食关系、合作关系等。
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影响它们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从而影响它们在转盘上的分布和数量。
通过观察转盘上物种代表的分布和数量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关系、捕食关系以及它们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力。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种多样性以及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转盘的工作原理基于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对物种生存和繁殖的影响。
它提供了一种模拟和观察生态系统动态的方法,有助于我们研究和理解自然界中复杂的生物互动关系。
生物转盘实验方案
一、目的:
通过生物转盘实验,观察和理解生物间的相互关系,探究生物转盘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器材:
- 生物转盘
- 生物数据采集表
- 研究对象的样本(如昆虫、植物等)
2. 实验步骤:
a. 将生物转盘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稳定。
b. 在转盘上的每个部分放置不同类型的样本,如草莓、苹果、香蕉、橙子等水果。
c. 设定一段固定的时间,观察和记录每个样本被吸引的生物
数量。
d. 根据记录的数据,填写生物数据采集表,包括不同样本被
吸引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e. 重复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以得出准确结果。
三、数据分析:
1. 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可以绘制柱状图或饼图,以显示不同样本对不同生物种类吸引的程度。
2. 分析数据,观察是否有特定样本能吸引更多的种类和数量的生物。
3. 分析结果,得出生物转盘对不同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生物
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结论:
通过生物转盘实验观察到,不同样本可以吸引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生物,说明生物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相互关系。
某些样本可能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能够吸引更多的生物。
这种相互关系对生物群落的形成和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而生物转盘实验为我们研究生物间相互关系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生物转盘设备操作规程《生物转盘设备操作规程》一、目的生物转盘设备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操作人员对生物转盘设备进行安全、有效的操作,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生物转盘设备的操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技术人员、研究人员等。
三、操作前准备1. 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电源、电路、操作面板等。
2. 确认实验所需的转盘类型和参数,并进行正确的设置。
3. 检查实验样品是否符合实验要求,确保样品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害。
四、操作步骤1. 打开设备电源,等待设备自检完成。
2. 设置转盘的转速和时间参数。
3. 将样品装入转盘,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设置。
4. 关闭设备电源,待实验结束后取出样品。
五、操作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更改设备参数或强行关闭设备。
2. 注意设备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安全,避免因外部环境影响实验结果。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设备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六、紧急处理如果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按照设备紧急处理流程进行处置。
七、操作记录操作人员应在操作过程中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实验参数、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等。
八、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易损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九、操作人员培训所有操作人员需接受相关操作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
十、规程遵循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十一、附则对于特殊情况下的操作,应在规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并及时向相关管理部门报告。
以上为《生物转盘设备操作规程》,请所有操作人员严格遵守,确保设备操作的安全和实验的准确性。
第一、二章 重点内容一、按照处理原理分废水处理基本方法(填空或选择准备)物理处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呈悬浮态固体污染物。
方法有:筛滤、沉淀、上浮、气浮、过滤、吹脱、反渗透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反应分离回收污水中各种形态的污染物。
方法有:中和、混凝、电解、氧化还原、气提、萃取、吸附、离子交换、电渗析生物化学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
方法有:好氧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厌氧法二、按处理程度分填空或选择准备)一级处理:除去呈悬浮状态固体二级处理除去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磷和氮等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三、解释BOD 和COD(1)化学需氧量(COD):指用强化学氧化剂(我国法定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2CO 与O H 2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 表示,简写为COD 。
化学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污染越严重。
(2)生化需氧量(BOD):水温20℃条件下,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mg/L)。
思考题:为什么用5BOD 能代表总的生化需氧量?(9P )(要讲的内容)答:四、水体的自净作用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回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或水体净化。
水体所具备地这种能力称为水体自净能力或自净容量。
五、按照机理来分,水体自净过程有哪几种类型?答:水体自净过程非常复杂,按机理可分为3类:①物理净化作用: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稀释、混合、沉淀与挥发,使浓度降低,但总量不减;②化学净化作用: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净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合成、吸附凝聚(属物理 化学作用)等过程,使存在形态发生变化及浓度降低,但总量不减;③生物化学净化作用: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水生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其存在形态发生变化,有机物无机化,有害物无害化,浓度降低,总量减少。
抽奖转盘原理
抽奖转盘,作为一种常见的抽奖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类活动中,其原理简单而又具有趣味性。
在抽奖转盘中,参与者通过转动转盘,最终落在的位置即为其抽奖结果。
那么,抽奖转盘的原理是怎样的呢?
首先,抽奖转盘由转盘本体和奖品区域组成。
转盘本体通常为
一个圆形的盘面,上面标有不同的奖品或者奖项,奖品区域则是将
这些奖品或奖项分割开来的区域。
当参与者转动转盘时,转盘本体
会随之旋转,最终停在某个奖品区域上,参与者即可获得该区域对
应的奖品或奖项。
其次,抽奖转盘的原理基于概率和力学。
在转动转盘的过程中,转盘本体会受到外力的作用而旋转,而每个奖品区域所占据的角度
则是固定的。
因此,参与者最终停在哪个奖品区域上,是由外力的
作用以及每个奖品区域所占据的角度共同决定的。
在理想情况下,
每个奖品区域被选中的概率是相等的,即每个奖品都有同等的机会
被选中。
此外,抽奖转盘的原理也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解释。
假设转盘
本体上有n个奖品区域,每个奖品区域所占据的角度分别为α1, α2, …, αn,那么参与者最终停在第i个奖品区域上的概率可以表示为Pi=αi/360°。
通过这个数学模型,我们可以清晰地计算出每个奖品被选中的概率,从而更好地设计抽奖活动。
总的来说,抽奖转盘的原理是基于概率和力学的,通过外力的作用和每个奖品区域所占据的角度共同决定参与者最终停在哪个奖品区域上。
了解抽奖转盘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抽奖活动,确保公平公正,为参与者带来更好的抽奖体验。
污水处理实验报告三篇篇一:污水处理实验报告名称沉淀管烘箱天平曝气充氧装置恒温振荡器722分光光度计过滤及反冲洗装置ZR2-6型混凝搅拌器型号规格备注水泵漏斗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1/10000分析天平空压机实课内评分60%验成绩实验报告评分40%合计得分水处理实验报告实验一自由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颗粒自由沉淀的试验方法:(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由沉淀规律,根据试验结果绘制时间~沉淀率(t~E)沉速~沉淀率(u~E)和Ct/C0~u的关系曲线。
二实验原理沉淀是指从液体中借重力作用去除固体颗粒的一种过程。
根据液体中固体物质的浓度和性质,可将沉淀过程分为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和压缩沉淀等四类。
本试验是研究探讨污水中非絮凝性固体颗粒自由沉淀的规律。
试验用沉淀管进行,如图。
设水深为h,在t时间能沉到h深度的颗粒的沉速u=h/t。
根据某给定的时间t0,计算出颗粒的沉速u0。
凡是沉淀速度等于或大于u0的颗粒,在t0时都可以全部去除。
设原水中悬浮物浓度为c0(mg/L),则沉淀率为:在时间t时能沉到h深度的颗粒的沉淀速度为:c0—原水中悬浮物浓度(mg/L)ct—经t时间后,污水中残存的悬浮物浓度(mg/L)h—取样口高度(cm)t—取样时间(min)式中:自由沉淀试验装置三实验装置与设备1、沉淀管、储水箱、水泵和搅拌装置2、秒表,皮尺3、测定悬浮物的设备:分析天平,称量瓶,烘箱、滤纸、漏斗、漏斗架、量筒,烧杯等。
4、污水水养,采用高岭土配置。
四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的高岭土投入到配水箱中,开动搅拌机,充分搅拌。
2.取水样200ml(测定悬浮浓度为c0)并且确定取样管内取样口位置。
3.启动水泵将混合液打入沉淀管到一定高度,停泵,停止搅拌机,并且记录高度值。
开动秒表,开始记录沉淀时间。
4.当时间为1、3、5、10、15、20、40、60分钟时,在取样口分别取水200ml,测定悬浮物浓度(ct)。
5.每次取样应先排出取样口中的积水,减少误差,在取样前和取样后皆需测量沉淀管中液面至取样口的高度,计算时取二者的平均值。
用户手册文件编号:RGB-RD-UM-mini-pro C000版本:V1.0目录声明 (4)第一章产品简介 (6)1.1随附配件 (6)1.2产品概述 (7)1.2.1主要特点 (7)1.2.2前面板图示 (8)1.2.3接口面板图示 (9)1.2.4外形尺寸图 (10)第二章产品安装 (11)2.1连接电源 (11)2.2连接信号源 (11)2.3连接监看设备 (12)2.4连接麦克风和外接监听设备 (12)2.5连接USB作为网络信号源 (13)2.6连接计算机 (13)2.7打开mini-pro (14)第三章产品使用 (15)3.1触摸屏操作 (15)触摸屏简介 (15)划屏功能 (15)预设调用菜单 (16)3.2信号直切 (16)设置切换特效 (16)设置切换时长 (17)3.3信号预监切换与多画面分割监看 (17)3.4画中画设置 (17)设置画中画布局 (18)设置图层大小 (18)3.4预设场景的保存和快捷调用 (18)3.5视频输出设置 (19)HDMI输出 (19)USB输出 (20)3.6音频设置 (21)3.7抠图设置 (22)3.8PTZ控制与预设位置保存 (23)3.9连接USB进行硬盘录制 (24)第四章网络推流 (26)4.1OBS推流 (26)4.2VMix推流 (30)4.3钉钉直播 (31)4.4腾讯会议直播 (32)4.5飞书会议直播 (33)第5章XPOSE mini软件操作 (35)5.1.连接mini与电脑 (35)使用网线直接连接 (35)使用静态直连 (36)使用路由器无线连接 (37)5.2使用XPOSE mini (38)搜索设备 (38)PTZ摄像头设置 (39)色度抠图 (40)测试模式 (40)密码保护 (41)T-Bar校正 (41)流媒体 (42)5.3升级指导 (43)第六章订购编码 (45)6.1产品编码 (45)第七章附录 (46)7.1规格 (46)7.2FAQ (47)7.3术语和定义 (48)7.4修订记录 (54)第八章技术支持 (55)首先感谢您选购我们的产品!为了让您迅速掌握如何使用这款创意拼接器,我们为您送上了详细的产品使用手册。
生物转盘的运行管理(一)、生物转盘的投产生物转盘与生物滤池同属生物膜法生物处理设备,因此,在转盘正式投产,发挥净化污水功能前,首先需要使转盘面上生长出生物膜(挂膜)。
生物转盘挂膜的方法与生物滤池的方法相同。
因转盘槽(氧化槽)内可以不让污水或废水排放,故开始时,可以按照培养活性污泥的方法,培养出适合于待处理污水的活性污泥,然后将活性污泥置于氧化槽中(如有条件,直接引入同类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更佳),在不进水的情况下使盘片低速旋转12-24小时,盘片上便会黏附少量微生物,接着开始进水,进水量依生物膜逐渐生长而由小到大,直至满负荷运行。
生物转盘挂膜亦可按生物滤池培驯微生物的方法进行,这样可省去污泥培驯步骤,但整个周期稍长。
用于硝化的转盘,挂膜时间要增加2-3周,并注意将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控制在30毫克/升以下。
因自养硝化细菌世代时间长,繁殖生长慢,若进水有机物浓度过高,回使膜中异常细菌占优势,从而抑制自养菌的生长。
当水这出现亚硝酸盐时,表明硝化均在生物膜上已占优势,挂膜工作宣告结束。
挂膜所需的环境条件与前述生物处理设备微生物培驯时相同,即要求进水具有合适的营养、温度、pH值等,避免毒物的大量进入;因初期膜量少,盘片转速低些,以免使氧化槽内溶解氧过高。
(二)、生物相的观察生物转盘上的生物膜的特点与生物滤池上的生物膜完全相同,生物呈分级分布,第一级生物往往以菌胶团细菌为主,膜亦最厚,随着有机物浓度的下降,以下数级依次出现丝状菌、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生物的种类不断增多,但生物膜量即膜的厚度减少,依污水水质的不同,每一级都有其特征性的生物类群。
当水质浓度或转盘负荷有所变化时,特征性生物层次也随之前推或后移。
通过生物相的观察可了解生物转盘的工作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正常的生物膜较薄,厚度约15毫米左右,外观粗糙,带黏性,呈灰褐色。
盘片上过剩生物膜的时脱落,这是正常的更替,随之即被新膜覆盖。
用于硝化的转盘,其生物膜较多,外观光滑,呈金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