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下册-《草原赞歌》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5.53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五年级下册《童声中国娃唱:好一个土娃子草原赞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比赛
讲课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唱《草原赞歌》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草原赞歌》。
2.唱准歌曲中的休止、大跳音程、前八后十六以及附点节奏。
3.能通过演唱、拟声词伴唱、打击乐伴奏等音乐活动,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体验歌曲表达的身为草原小牧民的幸福与自豪。
教学重点:能够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草原赞歌》。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休止、大跳音程、前八后十六以及附点节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双响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都值得我们走一走看一看!马老师一直想去一个地方,今天我带来了它的照片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们看看能不能猜出这是哪里?
播放图片,背景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设计意图:风景图片导入,直观感受蒙古大草原的辽阔与美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苏少版音乐五下第一单元草原赞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草原赞歌》是一首描绘草原风光和牧民生活的歌曲,选自苏少版音乐五下第一单元。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歌词展现了草原的辽阔、牧民的喜悦和向往。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和歌唱技巧。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善于模仿和表现。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音准、节奏和换气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个别辅导。
三. 教学目标1.感受草原风光和牧民生活的美好,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
2.学会演唱《草原赞歌》,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他们创造和表现美的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歌曲中有些音高较高,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音准。
2.节奏:歌曲中有个别节奏较复杂,学生需熟练掌握。
3.换气: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要学会合理安排换气,保证歌曲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草原风光,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提高歌唱技巧。
3.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草原风光图片、视频、乐谱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教学音频等。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
同时,提问学生对草原的印象和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草原赞歌》,让学生对歌曲有个整体的认识。
演唱过程中,注意展示歌曲的特点和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方面的错误。
可分为两个环节:a.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演唱,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苏少版五年级音乐第一单元第一课备课人:朱振越《草原赞歌》课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歌曲:《草原赞歌》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草原赞歌》教学难点:为乐曲《草原小姐妹》分段,理解协奏曲的概念。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模仿,讨论等方法体会蒙古族的音乐特点,并学会演唱歌曲《草原赞歌》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搜索有关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并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增强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引导同学们进入教室。
设问:同学们,你们听到这首歌联想到了什么景色啊?接下来请同学看看黑板,看老师为这首歌配置的图片背景是否和歌曲所表达的内容相得益彰呢(播放多媒体课件)?二、学唱新歌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位于我国的北方,蒙古人民世世代代以放牧为生,他们居住着蒙古包喝着酥油茶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民族。
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养育了他们,下面就请同学们,听老师唱一首赞美草原的歌曲《草原赞歌》。
在听的过程中我希望同学们仔细阅读歌谱,思考这些问题:1、那两行简谱是完全一样的;那两行简谱是相似的;那两行简谱是和其它各行简谱完全不同的?(教师自弹自唱歌曲《草原赞歌》,弹奏乐器:钢琴)请同学回答问题,教师公布答案:第二行和第四行的简谱完全相同,第一行和第三行的简谱相似,最后两行简谱与其它四行简谱完全不同。
请同学跟着老师的钢琴先分别演唱第一行和第三行的简谱,注意分辨第一小节强拍上不同音高的高度。
带入歌词进行演唱。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钢琴演唱第二行的歌谱,然后分别带入第二行和第四行的歌词。
请同学们用舒展的声音学唱最后两行,抒发我们队美丽辽阔的大草原的无限赞美之情。
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草原赞歌》。
三、欣赏乐曲《草原小姐妹》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这首草原赞歌其实是根据一首叫作《草原小姐妹》的琵琶协奏曲的第一主题改编而成的,当然在欣赏这首乐曲之前老师要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即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在暴风雪中保卫羊群的故事。
《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案教学班级:课时:教学目标:一、指导同学用欢快骄傲的心情来演唱歌曲,并初步把握蒙古族歌曲的演唱风格。
二、通过创设轻松活泼的情境,并运用多媒体引导同学在听,唱,演等情感体验中感受美、观赏美、表现美。
三、通过唱歌让同学从中感受大草原的美妙和对自己家乡“松原”、对生活的无比喜爱。
教学重点:运用创新手段使同学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并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难点:通过对唱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心情和风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又来到了我们共同唱歌跳舞的快乐时间!首先让我们跳起来,动起来,一起放松心情好吗?师生共同表演舞蹈《青春舞曲》。
2.采访客人:1〕今日教室里来了许多客人,请同学们问一下他们都是什么民族的.?2〕介绍老师的民族:满族3.观赏fLAsH影片《家乡》。
〔藏族歌曲〕二、实践体验、学唱歌曲: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也蕴育了各具风格特色的民族歌曲。
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倾听一首歌曲,想一想它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它和哪首歌曲很相像?并在图片中选择出这个民族的服装。
初听歌曲。
2、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歌曲《草原赞歌》。
〔课件1:无画面〕3、再次感受,当你闭上眼睛倾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脑海中会出现什么画面?4、让我们来一同观赏草原的美景,再次观赏歌曲〔课件2:声像俱全〕5、看到秀丽的景色,老师都忍不住想唱歌了,你们欢迎吗?老师范唱。
6、出示图片“美”。
提问:你觉得这首歌美在哪里?1〕旋律美??用“嗒”模唱歌曲。
2〕歌词美??有感情读歌词。
3〕内在情感美??介绍歌曲背景,并观赏影片《草原英雄小姐妹》。
〔课件3〕这首歌曲描写了蒙古族少年儿童龙梅和玉荣两姐妹为爱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也表现出他们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喜爱,更呈现了内蒙草原的兴盛发达,日新月异的建设面貌!7、这样“美”的一首歌,就让我们用秀丽的心情,秀丽的表情,秀丽的声音来演唱一遍好吗?8、自学请为歌曲分段,每段应当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感情来演唱?一段、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好像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宽阔草原,听到马儿驰骋的哒哒蹄声。
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唱:好一个土娃子草原赞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唱:好一个土娃子草原赞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草原赞歌》教学目标:1、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草原赞歌》,唱好歌中的前八后十六节奏,体验歌曲用歌声表达少年儿童活泼、天真的情趣。
2、熟悉并能听辨出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放牧”的音乐主题,积极参与相关律动、哼唱等活动。
3、能自主参与歌表演、律动等音乐实践活动,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锻炼自己即兴表演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草原赞歌》,唱好歌中的前八后十六节奏,体验歌曲用歌声表达少年儿童活泼、天真的情趣。
教学难点:能自主参与歌表演、律动等音乐实践活动,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进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部分1、播放草原风光视频师:“同学们,本日的音乐课上老师要带人人去一个非常美丽的中央,我们跟着老师的视频一同去看一下,我们来到了哪儿?”(课件播放)2、请学生说说看到的景色师:“谁能来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美景?”3、教师讲述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棒,这里有广阔的草原,有牧羊人在草原上放牧,这里遍地有成群结队的骏马,还有正在享受美餐的牛群和羊群,还有一座座白莲花似的蒙古包,这就是草原人民美丽的家园。
内蒙古的小朋友既要努力研究又要为集体放牧,有一对叫XXX和XXX的小姐妹最出名。
她们经常自告奋勇的为生产队放羊。
一天,她们为队里放羊时遇到暴风雪,羊群顶不住狂风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跑越远,姐妹俩一面和风雪搏斗,一面收拢受惊的羊群。
天渐渐黑下来,雪越下越大,有一只羊被雪崩埋在雪里,XXX扒雪救羊时,XXX和羊群已经走远。
这时,又有几只羊陷在雪里,XXX在扒雪时掉了一只毡靴,但她丝毫没有察觉,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保护好集体的羊群。
苏少版音乐五下第一单元律动(草原赞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草原赞歌》是苏少版音乐五下第一单元律动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美丽的草原为题材,歌词描绘了草原的辽阔、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草原的壮丽和祖国的繁荣昌盛,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逐渐增强。
在学习《草原赞歌》这首歌曲时,他们可以通过歌词和旋律感受到草原的美丽和祖国的繁荣。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草原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色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草原的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草原赞歌》,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祖国的繁荣昌盛,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欣赏和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草原赞歌》,了解歌曲的民族特色和草原文化背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草原赞歌》,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民族特色和草原文化背景,运用合适的演唱技巧表现歌曲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欣赏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乐谱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幅美丽的草原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谈论对草原的印象,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聆听:播放《草原赞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学唱: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4.欣赏:分析歌曲的民族特色和草原文化背景,让学生深入了解歌曲的意义。
5.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谈谈对歌曲的感受,以及如何表现歌曲的情感。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五下《唱:好一个土娃子草原赞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唱:好一个土娃子草原赞歌》是一首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展现了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生活。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草原的风光,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歌曲五线谱的呈现,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于五线谱的认知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草原文化及其生活方式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补充。
此外,学生对于新歌曲的接受程度和演唱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别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唱:好一个土娃子草原赞歌》。
2.能够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了解草原的风光和牧民的生活。
3.能够认识五线谱,并能够独立演奏歌曲。
4.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音程的跳跃和八分音符的准确演奏。
2.五线谱的识别和演奏,特别是低音和高音的读谱和演奏。
3.对草原文化和牧民生活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演唱中表达歌曲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进行演唱,为学生树立榜样。
2.讲解法:教师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五线谱。
3.互动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和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
4.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风光和牧民的生活,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五线谱、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录音。
3.乐谱:为学生提供五线谱和简谱两种形式的乐谱。
4.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用于伴奏和演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唱:好一个土娃子草原赞歌》的音乐,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草原赞歌》小学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草原赞歌》,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培养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学会歌曲《草原赞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草原赞歌》,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变化。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播放《草原赞歌》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二、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的意义。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注意节奏和旋律的变化。
3.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模仿教师的演唱技巧。
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全班集体演唱,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三、歌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个关于草原的舞蹈动作。
2.各组展示舞蹈,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最佳创意奖。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1.学生集体演唱《草原赞歌》,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2.学生分享自己在演唱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二、歌曲背景介绍1.教师简要介绍蒙古族的地理位置、民俗风情和音乐特点。
2.学生谈谈自己对蒙古族音乐的认知和兴趣。
三、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蒙古族经典歌曲,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四、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草原赞歌》,并教唱给家人听。
2.家长拍摄孩子演唱视频,至班级群,互相交流学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草原赞歌》,让学生感受到了蒙古族音乐的魅力,培养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歌曲。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歌曲《草原赞歌》的节奏与旋律,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唱:好一个土娃子
草原赞歌》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
案
【省级获奖教案】
《草原赞歌》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草原赞歌》,唱好歌中的前八后十六节奏,体验歌曲用歌声表达少年儿童活泼、天真的情趣。
2、熟悉并能听辨出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放牧”的音乐主题,积极参与相关律动、哼唱等活动。
3、能自主参与歌表演、律动等音乐实践活动,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锻炼自己即兴表演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草原赞歌》,唱好歌中的前八后十六节奏,体验歌曲用歌声表达少年儿童活泼、天真的情趣。
教学难点:
能自主参与歌表演、律动等音乐实践活动,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苏少版音乐五下第一单元律动(草原赞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草原赞歌》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歌曲,选自苏少版音乐五下第一单元律动。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朴实的歌词,表达了草原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的学习,还包括对草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草原的辽阔、牧民的豪爽以及大自然的神奇。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
然而,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草原文化和民族音乐的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草原文化背景的介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感受和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草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学会歌曲《草原赞歌》,并能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进行演唱。
3.掌握基本的音乐欣赏方法,能够对歌曲进行分析和评价。
4.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特殊音阶和节奏。
2.对草原文化背景的理解和感受。
3.学会歌曲并能够进行演唱和表演。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草原的氛围,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和理解歌曲。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对草原文化的认识。
3.示范教学法:教师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演唱歌曲,为学生树立榜样。
4.分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和表演,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草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歌曲《草原赞歌》的乐谱和录音。
3.准备教学用的音响设备。
4.准备乐器,如吉他、打击乐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草原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草原的印象。
–教师简要介绍草原文化和民族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草原赞歌》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草原赞歌》
组织教学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1、欣赏《草原英雄小姐妹》
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
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2、介绍主奏乐器:琵琶
3、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
完整欣赏。
重点欣赏第1段。
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
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4、新授歌曲《草原赞歌》
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
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视谱。
随琴哼唱两遍歌谱。
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最高音是哪个?
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
接龙唱谱。
用“LU”模唱旋律。
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歌曲处理。
完整演唱。
5、表演《草原赞歌》
学习简单蒙古舞动作。
弹舌、扬鞭、耸肩、骑马
师生互动。
6、课堂小结:高唱赞歌,学习英雄,当无愧于“中国娃”称号的新时代的好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