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继红
- 格式:pdf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79
《欧洲临床肿瘤学会妇科肿瘤诊治指南》解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继红学习要点概论欧洲临床肿瘤学会(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ESMO)成立于1975年,是一个非盈利性专业组织,致力于临床肿瘤学的发展及癌症治疗的多学科协作研究,其目标是推动恶性肿瘤的治疗,并推广科学的临床实践。
三十余年来,ESMO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抗癌学术机构之一,ESMO会议是全世界最前沿的多学科肿瘤学术活动之一,吸引了包括肿瘤内科、肿瘤放射科、肿瘤外科、临床前研究者以及相关专业领域专家在内的所有业内人士。
ESMO所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在全球许多地区被广泛地参考或采用,而中国境内目前所采用的妇科肿瘤诊疗指南多以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指南或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指南为主,国内医生对于ESMO指南还不十分了解,本文拟对2011版ESMO妇科肿瘤指南进行介绍及解读,并与第三版FIGO指南及2011年版NCCN指南做一些对照比较。
ESMO妇科肿瘤指南共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新诊断或复发的上皮性卵巢癌及非上皮性卵巢癌。
下面分节介绍及解读。
一、宫颈癌在欧洲,宫颈癌的粗发病率是13.2/10万人/年,死亡率是5.9/10万人/年。
初次性生活或妊娠年龄较早最近被证明为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HPV持续感染状态对于宫颈癌的发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开发的宫颈癌疫苗能大大地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但价格仍较昂贵。
宫颈癌的诊断金标准为病理活检,临床分期采用FIGO分期。
在评估病变范围的影像学检查方面,核磁共振成像(MRI)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工具。
PET/CT也是一个较好的工具,但价钱昂贵。
2009NCCN卵巢癌治疗指南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继红2009NCC卵巢癌治疗指南刘继红教授1、各位同事,首先非常感谢中国妇产科网和葛兰素公司给我们大家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与交流的平台,让我们不用坐飞机、不用坐车,大家就可以见面、可以交流。
那么今天我想在这里在百家讲坛上,还是把我们一个大家都现在应用的非常广泛的美国《NCCN卵巢癌﹠宫颈癌指南》,跟大家做一个解读,那么其实这个解读过程也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过程。
那么我今天会在讲解NCCN指南的过程中会把我们中国版的NCCN指南也做一个说明。
那么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版NCCN指南是由两个,一个是卵巢癌,一个是宫颈癌,那么这个就是在去年我们首先组成了中国版的妇科肿瘤指南的专家组,那么我们在去年的上半年完成了这个指南的修订,在下半年的时候,第一版已经出来了,现在我们第二版也根据最新的NCCN指南也进行了修订,也很快在下半年会跟大家见面。
2、那我们在一起学习《NCCN卵巢癌﹠宫颈癌指南》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卵巢癌的手术病理分期,那么大家都知道跟宫颈癌非常不一样的是,我们对卵巢癌恶性肿瘤的分期是要依据手术探查的实践,要依据病理组织学进行分期,所以我们说一个准确全面的分期必须依靠我们手术探查、依靠病理组织学、依靠细胞学,没有这三个,缺一个,分期都是不全面的.那么FIGO的手术病理分期它还有一个是要根据腹腔内病灶的大小,我们对Ⅲ期的病人又进行了Ⅲa、Ⅲb、Ⅲc的分期,那这个大家都很熟了。
另外对Ⅳ期的病人肝转移的病人,我们知道肝表面和肝实质的转移是属于不同的级别的,那么总的来讲,Ⅰ期的卵巢癌指的就是病灶局限在卵巢,Ⅱ期是局限在盆腔,Ⅲ期是局限在腹腔,它已经播散了,但没超过腹腔,Ⅳ期是超出腹腔外的远处转移。
3、那么根据这个分期的情况,我们看一下卵巢恶性肿瘤的预后,总的来讲是不好的、不理想的,但是越是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那么治疗的预后越好,那么越到晚期就越差,遗憾的是卵巢恶性肿瘤想要早期诊断是非常困难,这个大家都知道,它不像子宫颈恶性肿瘤,我们现在已经有非常好的筛查方法,但是对卵巢癌,迄今为止,我们没有一个非常有效的筛查的方法,所以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没有主张对卵巢恶性肿瘤进行筛查的。
中国抗癌协会举办“三八”节两癌早诊早治活动3月8日,第101个”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中国抗癌协会组织所属团体面向妇女姐妹,开展乳腺癌和子宫颈癌预防和早诊早治活动。
这天上午,广东省抗癌协会联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携手乳腺癌、宫颈癌预防和早诊早治公益活动。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曾益新院士、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钱德英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傅剑华副院长出席活动并讲话。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诊治首席专家杨名添教授、子宫颈癌诊治首席专家刘继红教授为300余名妇女介绍了两种疾病防治的新进展及预防措施。
启动仪式后举办了乳腺癌康复指导展览,发放了1000份《乳腺癌健康教育指南》、1800份《防癌报》和500本《子宫颈癌早诊早治宣传手册》,开展了大型义诊咨询活动。
共有来自妇科、乳腺科、放疗科、内科等临床科室的34位医生参加义诊,为100多名妇女进行了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现场筛查,提供了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等最新技术的服务,每人费用近600元,全部免费。
活动中,主办单位为广州市黄花岗街80名下岗妇女,以及20名前来参加咨询活动的城市下岗、低保妇女和进城务工妇女进行了乳腺和子宫免费检查。
乳腺癌首席专家杨名添教授:一颗热心,五个提醒杨名添教授多年来捧着一颗热心钻研医术,就乳腺癌提出五点意见:第一,乳腺癌是很常见的肿瘤并有年轻化的倾向。
根据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门诊记录,乳腺癌门诊量在所有癌种中排第二位,在女性癌种里排第一位;而且,二三十岁的患者越来越多。
第二,乳腺癌是实体肿瘤中治疗效果最好的肿瘤。
90%以上的患者存活率超过十年,特别是肿瘤医院和其他医院已有先进的相关检查和合理的治疗手段,治疗效果相当好。
第三,建议35岁以上的妇女每年定期检查一次乳腺,35岁以下的妇女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找专科医生检查。
第四,发现了乳腺问题一定要找专科医生或专科医院。
乳腺增生是比较常见的,轻度的乳腺增生不是病。
专家呼吁防癌体检尽早纳入医保有助降低死亡率2013年04月16日 15:59作者:夏杨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本周是第1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广州地区多位肿瘤专家联名呼吁,将防癌体检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促进癌症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死亡率。
”万德森说,将防癌体检纳入医保,将会改变目前癌症治疗的被动状态。
羊城晚报讯记者夏杨,通讯员保健宣、黄金娟报道:癌症已成人类头号杀手,关键问题是发现都比较晚!本周是第1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广州地区多位肿瘤专家联名呼吁,将防癌体检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促进癌症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死亡率。
昨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第一天,广东省保健协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了肿瘤防治知识宣讲活动,多为专家和患者及家属面对面交流。
“虽然癌症治疗新技术、新药物越来越多,但早期治疗仍然是提高癌症治愈率的关键。
”中大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助理钱朝南教授说,因涉及费用问题,很多患者查出癌症时已是中晚期,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如何实现更多患者的早期诊断,是政府部门应认真考虑的事。
”中大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首席专家万德森教授、宫颈癌首席专家刘继红教授、内科副主任张力教授和钱朝南一起呼吁,希望各种医保能把参保人每年一次的防癌体检纳入支付范围。
“通过体检发现的早期癌症治愈率很高,而且治疗费用也比晚期患者低很多。
”“大肠癌发病率全球平均每年递增2%,中国却递增5%。
”万德森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特别是饮食趋向“三高一低”(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低纤维),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还会继续趋高。
万德森说,其实结直肠癌完全可以预防,主要是均衡饮食,推广筛查,及时取出癌前病变组织,同时加强体育锻炼,防止超重和肥胖。
“结直肠癌早期治疗效果很好,完全可以治愈。
”万德森说,将防癌体检纳入医保,将会改变目前癌症治疗的被动状态。
“这是非常有利于民众健康又节省医疗资源的惠民政策,希望尽快启动。
”“宫颈癌是最容易通过早期筛查发现的。
顾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孟达
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继红
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林仲秋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书忠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王沂峰
下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林仲秋(现任常务副主任委员)
常委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继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俊东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曹新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姚书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勉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仲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小毛
广东省人民医院李志刚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王沂峰
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陈历排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陈春林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李光仪
深圳市人民医院马利国
委员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艳芳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欣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丙忠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郑军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庞战军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刘木彪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罗喜平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叶明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建平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张风兰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邓志校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周龙书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生秀杰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邓高丕广州军区总医院关婷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孔欣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刚番禺区人民医院杨丽深圳妇儿医院姚吉龙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李从铸
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胡红波梅州市人民医院(黄塘医院)李利平东莞人民医院候智勇中山市人民医院黄瑾清远市人民医院胡庆兰江门北街人民医院练晓勤秘书: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彦娜。
广州市卫生局关于调整广州地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委员会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穗卫基[2007]8号【发布部门】广州市卫生局【发布日期】2007.07.18【实施日期】2007.07.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广州市卫生局关于调整广州地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委员会的通知(穗卫基〔2007〕8号)各区(县级市)卫生局,各有关医疗保健机构:广州地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对加强我市妇幼卫生工作宏观管理,实施行业管理、决策咨询、服务评估、人员培训、业务交流、适宜技术研究推广等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市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贯彻《母婴保健法》和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相关社会发展目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由于人员变动,在征求各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经研究,现对广州地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委员会成员进行调整。
调整后的委员会(名单见附件1)按照广州地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委员会工作任务(见附件2)的要求进一步开展工作。
附件:1. 广州地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委员会成员名单2.广州地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委员会工作任务二〇〇七年七月十八日附件1广州地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委员会成员名单一、常务委员会(18人)主任委员:张立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副主任委员:王俊杰广州市卫生局基妇处处长冯琼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主任余艳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院长秘书长:曾芳玲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委员:李大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陈敦金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教授张建平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崔其亮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赖剑蒲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医师宋燕燕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医师杨冬梓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周灿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刘继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赵庆国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马宏民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医师孙筱放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主任技师秘书:夏海晖广州市卫生局基妇处主任科员二、围产保健专家委员会(20人):主任委员:李大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副主任委员:陈敦金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教授张建平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马瑞娟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王子莲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教授田耕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副教授。
宫颈癌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对宫颈癌认识有哪些误区呢?带着这些问题,家庭医生在线非常荣幸采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主任、首席宫颈癌专家刘继红教授。
刘继红教授指出,开始性生活早的或性伴侣很多的女性是患宫颈癌的高危人群。
宫颈癌发病率已位列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
虽然这个数据是根据死亡率和医院上报的病例数进行估算的,并没有像传染病一样有一个准确的报告,但这也说明了宫颈癌已经成为危害女性的一大杀手。
且宫颈癌现在呈现出一种年轻化的趋势。
刘继红教授说,她临床上接触最年轻的宫颈癌患者才18岁。
上世纪80年代宫颈癌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现在40岁左右的女性已逐渐成为患病主体。
刘继红教授介绍说,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第一是女性开始性生活特别早。
比如有些女性十几岁就开始性生活,那时候她的宫颈上皮是没有成熟的,而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对HPV的防御能力就差。
第二是性伴侣多的女性。
如果女性性伴侣多,其感染HPV的风险就高。
另一方面若其性伴侣同时拥有多个女性伴侣,将会造成感染HPV的风险增高,即使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率,但也不能完全阻隔感染。
第三是多次生育或是多次流产。
因为生育和流产将对宫颈上皮造成创伤,降低了对HPV的防御能力。
绝大部分宫颈癌是由HPV感染引起的这里所说的HPV指的是人乳头状瘤病毒。
绝大部分宫颈癌是由HPV感染引起的。
理论上说,没有HPV感染就不会得宫颈癌。
只有一小部分特殊类型的,如宫颈小细胞癌、透明细胞癌,可能跟HPV没关联,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少。
虽然宫颈癌成为了女性一大杀手,但是宫颈癌并没有那么可怕,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宫颈癌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可是不少人对宫颈癌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误区一:宫颈糜烂经过数年后将癌变正解:宫颈糜烂可以是生理性,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刘继红教授说:“宫颈糜烂并不能说是一种病,说它会变成癌症,这样的说法肯定是不对的。
”宫颈糜烂只是一种临床表现,是医生检查病人宫颈之后的一种描述,宫颈糜烂并不一定是病理情况。
刘继红教授:卡度尼利单抗的获批上市将为晚期宫颈癌患者带来很好的治疗选择对于一线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目前无标准治疗,化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但疗效有限,毒性明显。
卡度尼利单抗的获批上市将为这部分患者带来怎样的获益?临床上对所有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的恶性肿瘤在治疗上都不是用完全一样的方案,而是需要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子宫颈癌也是如此。
复发和转移性宫颈癌在临床上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虽然早期宫颈癌治疗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很高,但是一旦复发治疗效果很差,目前并没有非常有效的能提高复发宫颈癌5年生存率的标准方案。
同样我们也知道,宫颈癌的病因十分明确,是由HPV感染引起的恶性肿瘤,也就是说它的病因主要是生物因素,因此大多数宫颈癌患者的肿瘤中会表达PD-L1,PD-L1抗原阳性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生物标记物,所以很多宫颈癌患者使用免疫治疗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卡度尼利单抗是针对PD-1和CTLA-4双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在I期和II期临床研究中,针对复发/转移性宫颈癌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在二线治疗中,卡度尼利单抗单药治疗有效率达到33%,这在以往的药物治疗特别是单药化疗治疗中,是很难达到的,并且卡度尼利单抗治疗的毒性很小,病人容易耐受。
在II期针对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一线治疗研究中,有效率更高。
所以说卡度尼利单抗的获批上市将为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患者带来很好的治疗选择,有望使原先化疗治疗无效的患者取得疗效,甚至获得完全缓解和长期缓解。
因此特别期待卡度尼利单抗上市后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为更多的患者带来获益,也让那些治疗失败的患者,特别是含铂化疗失败的患者有一个很好的选择,这对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一个福音。
卡度尼利单抗在晚期宫颈癌二/三线治疗为中国患者带来了颠覆性的治疗选择。
那么未来其在一线治疗是否也会如二/三线值得期待,目前有什么最新的研究进展?正如刚才所说,卡度尼利单抗在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二线、三线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为医生和患者都带来很好的治疗选择。
关于公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3年级研究生
招生指标数的通知
各位考生:欢迎报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现将本中心各科室各报考方向招收2013年级研究生的招生指标数以及已招收免试生数予以公布。
硕士复试办法待3月中下旬公布,博士复试办法待4月中下旬公布。
特此通知。
科教处教学与研究生科
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六日
复试时间:3月下旬或4月初
(待定)
复试地点:本院6楼622课室
基础
复试组可录取硕士人数:14
复试地点:本院20楼鼻咽科
肿瘤放疗报考方向:53肿瘤学(肿瘤放射
治疗)
(待定)
复试地点:本院13楼头颈科
肿瘤
外科
52肿瘤学(肿瘤外科)
复试组可录取硕士人数:7名。
参考文献[1]Zamarin D」azaeri A A.leveraging immun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gynecologic cancers in the era of precision medicine[J].Gynecol Oncol,2016,141(1):86-94.[2]Gaillard SL,Seconl AA,Monk B.The role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J].Gynecol Oncol Res Pract,2016,3:ll.[3]Varga A,Piha-Paul S,Ott PA ,et al.Pembrolizumab in patients with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ositive advanced ovarian cancer:Analysis of KEYNOTE-028[J].Gynecol Oncol,2019,152(2):243-250.[4]Emens LA,Middleton G.The interplay of immun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harnessing potential synergies[J J.Cancer Immunol Res, 2015,3(5):436-443.[5]Tallon de I-ara P, Cecconi V,Hiltbninner S,et al.Gemcitabine syner-gizes with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and overcomes resistance in a preclinical model and mesothelioma patients[J].Clin Cancer Res, 2018,24(24):6345-6354.[6]Manegold C,Dingemans AC, Gray JE,et al.The potential of combinedimmunotherapy and antiangiogenesis for the synergistic treatment of advanced NSCLC[J].J Thorac Oncol,2017,12(2):194-207. [7]Hellmann MD,Callahan MK,Awad MM,et al.Tumor mutational burden and efficacy of nivolumab monotherapy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Ipiliinumab in small-cell lung cancer]J].Cancer Cell,2018,33(5): 853-861,e854.F8j Paijens ST,I offers N,Daemen T,et al.Antigen-specific active immunotherapy for ovarian cancer[J/CD].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8,9:CIX)07287.[9]Yazdanifar M,Zhou R,Mukheijee P.Emerging immunotherapeutics inadenocarcinomas:A focus on CAR-P cells[J.Current Trends in Immunology,2016,17;95-115.(收稿日期:2019-11-22)文章编号:1003-6946(2020)02-0095-04上皮性卵巢癌的新辅助化疗冯艳玲,刘继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广州510060)中图分类号:R737.31文献标志码:B据2018年全球癌症数据分析,卵巢癌死亡率仍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