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适能和运动处方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89.50 KB
- 文档页数:9
第十二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教学目的:1 、掌握体适能的概念,熟悉体适能的主要组成成分。
2 、掌握有氧适能和肌适能的概念,熟悉有氧适能和肌适能的评价方法。
3 、掌握运动处方的概念和四要素,熟悉运动处方的内容、制定与实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1 、体适能、有氧适能和肌适能的含义。
2 、有氧适能和肌适能的运动处方。
教学方法:讲授、作业练习、讨论教学时数:3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体适能与健康一、健康概述世界卫生组织 (WHO) 于 1948 年,在《 WHO 宪章》中首次明确了健康的含义:“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
”二、体适能( 一 ) 体适能概述1、含义: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倦,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2分类:体适能由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组成。
健康体适能是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体适能,是指心血管、肺和肌肉发挥最理想效率的能力。
主要包括有氧适能、肌适能、身体成分和柔韧素质。
技能体适能是指与动作、舞蹈和体操等表现有关的运动技术能力。
主要包括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等。
( 二 ) 有氧适能1 、什么是有氧适能(1)有氧工作: 主要依靠有氧代谢供能系统提供能量来完成的工作或运动称有氧工作。
(2)有氧适能: 指人体摄取、运输和利用氧的能力。
它是实现有氧工作的基础,故又可称为有氧工作能力,有氧适能水平愈高,有氧工作能力愈强。
2 、有氧适能的生理学基础(1) 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人体中,氧的摄取和运输是由氧运输系统即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实现的,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取决于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能力,具体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肺的通气能力、血液的载氧能力、心脏的泵血能力、动脉血管对血液的再分配能力(2)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①氧的利用率②骨骼肌纤维的特性3 、有氧适能的评定(1)最大摄氧量评定(2)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综合评定。
人体有氧适能可分为供氧能力和用氧能力两个方面,反映供氧能力的是最大摄氧量,反映用氧能力的是乳酸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