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环境功能区划编制过程共41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61 MB
- 文档页数:41
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为提高城市声环境质量,有效地控制城市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促进XX县城市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根据XX年XX市监测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声环境功能区含义根据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声环境功能区分为0类、1类、2类、3类和4类。
(一)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二)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三)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四)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五)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
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二、XX县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三)GB/T15190-XX《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四)XX县规划局《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五)XX县近期主城区土地使用现状(六)XX县地名委员会《关于道路标准命名的通告》(七)XX县主城区声环境现状三、XX县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原则(一)有效地控制城市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二)有利于XX县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改造,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发展。
(三)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四)以《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为依据,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确定噪声适用区域。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客观反映内蒙古自治区声环境质量现状,填补我区声环境功能区划空白,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文件《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2019年全区旗县城乡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工作的通知》内环办[2018]22号文相关要求,我单位将开展内蒙古XX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工作,为全区噪声污染防治提供管理及决策依据,提升声环境质量监管的能力。
具体工作开展技术方案如下:一、声环境功能区分类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简称:区划)工作。
声环境功能区分为5类。
分别如下: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
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市快速路、市主干路、市次干路、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二、区划基本原则区划以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有利于提高声环境质量为宗旨。
区划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区划应以XX县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用地现状确定。
应覆盖整个XX县规划区面积。
2、区划应便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3、单块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原则上不小于0.5km。
山区等地形特殊的市,可根据XX县的地形特征确定适宜的区域面积。
4、调整声环境功能区类别需进行充分的说明。
严格控制4类声环境功能区范围。
5、根据XX县规模和用地变化情况,噪声区划可适时调整,原则上不超过5年调整一次。
xx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一、总则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防治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声环境质量标准》有关规定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相关要求,结合xx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区划原则(一)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声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二)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并结合城市规划用地现状的主导功能作为声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
(三)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四)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改造,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发展。
(五)宜粗不宜细,宜大不宜小。
单块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原则上不低于0.5km²。
(六)区分市域范围内建成区与未建成区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未建成的规划区内,按其规划性质或按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结合可能的发展划定区域类型。
三、适用范围(一)本方案适用于xx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声环境管理。
其中,城市规划区为惠城区(含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惠阳区(含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辖区,总面积2672.3平方公里。
(二)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行)噪声的影响不适用于本方案。
四、主要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四)《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五)《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2005年4月);(六)《广东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2012年1月9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七)《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八)《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九)《xx市综合运输体系“十三五”发展规划》;(十)《xx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04-2020年)》;(十一)其他规划等相关资料。
××县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一、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也称例行监测,是指为掌握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环境保护部门所开展的区域噪声环境监测、道路交通噪声环境监测和功能区噪声环境监测(分别简称:区域监测、道路交通监测和功能区监测)。
为完善国家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客观评价声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结合××县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及《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 640-2012)的要求。
县环境保护局对市区区域、功能区和交通噪声监测点位进行了布设及优化调整。
依据市城区声环境功能区面积所占比例,并经过实地勘察、GPS 定位等基础工作进行了监测点位调整及信息上报。
二、区域声环境监测2.1 区域监测的目的评价整个城市环境噪声总体水平;分析城市声环境状况的年度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
2.2 区域监测的点位设置1.参照GB 3096 附录B 中声环境功能区普查监测方法,将整个城市建成区划分成多个等大的正方形网格(如1000 m×1000 m),对于未连成片的建成区,正方形网格可以不衔接。
网格中水面面积或无法监测的区域(如:禁区)面积为100%及非建成区面积大于50%的网格为无效网格。
整个城市建成区有效网格总数应多于100个。
2.在每一个网格的中心布设1个监测点位。
若网格中心点不宜测量(如水面、禁区、马路行车道等),应将监测点位移动到距离中心点最近的可测量位置进行测量。
测点位置要符合GB 3096中测点选择一般户外的要求。
监测点位高度距地面为1.2~4.0 m。
3.监测点位基础信息见附件4规定的内容。
4.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见附件1、附件2。
2.3 区域监测的频次、时间与测量1.昼间监测每年1次,监测工作应在昼间正常工作时段内进行,并应覆盖整个工作时段。
2.夜间监测每五年1次,在每个五年规划的第三年监测,监测从夜间起始时间开始。
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为提高城市声环境质量,有效地控制城市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促进XX县城市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根据XX年XX市监测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声环境功能区含义根据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声环境功能区分为0类、1类、2类、3类和4类。
(一)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二)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三)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四)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五)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
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二、XX县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三)GB/T15190-XX《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四)XX县规划局《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五)XX县近期主城区土地使用现状(六)XX县地名委员会《关于道路标准命名的通告》(七)XX县主城区声环境现状三、XX县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原则(一)有效地控制城市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二)有利于XX县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改造,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发展。
(三)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四)以《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为依据,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确定噪声适用区域。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方案为加强X区环境噪声管理,提高声环境质量,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X),结合《X城乡总体规划修编(X-X)》和用地开发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划分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X);(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X);(四)《关于加强和规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管理工作的通知》(X办大气函〔X〕170X号);(五)《关于加快实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暨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工作的函》(X环大气函〔X〕6X号)。
二、划分范围本次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范围为:X区全域范围,包括X区下辖的3个街道和2个镇,区划面积135平方公里。
三、区划期限区划期限为X年。
四、划分类别及标准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X),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以下五类: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
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在下列情况下,铁路干线两侧区域不通过列车时的环境背景噪声限值,按昼间70dB(A)、夜间55dB(A)执行:(a)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b)对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进行改建、扩建的铁路建设项目。
既有铁路是指X年12月31日前已建成运营的铁路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铁路建设项目五、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一)0类声环境功能区X区没有占地面积大于0.5平方公里的康复疗养区域,不设0类声环境功能区。
上海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适应本市环境管理需要,在199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上海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基础上,制定全市的环境噪声适用区划,为环境噪声执法、污染源治理、环境规划等提供依据。
1.2 编制依据与引用标准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2.2 《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1.2.3 城市的行政区划、自然地貌及规划用地现状;城市规划、环保专项规划等1.2.4 GB/T15190—9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技术规范》1.2.5 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2.6 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1.3 适用范围1.3.1 本适用区划适用本市行政区域。
1.3.2 GB30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等标准中的标准适用范围按照此适用区划执行。
1.3.3 飞机噪声、铁路机车噪声不适用本区划。
1.4 相邻适用区达标原则工业企业以及固定源设备(如冷却塔、变电设备等)排放噪声影响到相邻噪声适用区内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时,其排放的噪声在敏感建筑物处应达到该区域的声环境质量标准。
1.5 适时调整原则国务院、市政府批准的新增工业区、独立工况用地或者工业区范围调整扩大的,新增或扩大的区域可调整为三类噪声标准适用区,具体由市环保局会有关部门审核后公布执行。
2 . 各类噪声标准适用区区域范围2.1 1-3类噪声标准适用区2.1.1 黄浦区:全部为2类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以及附属站、场、码头、服务区等4类区除外)2.1.2 卢湾区:全部为2类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以及附属站、场、码头、服务区等4类区除外)2.1.3 静安区:全部为2类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以及附属站、场、码头、服务区等4类区除外)2.1.4 徐汇区:2.1.4.1 2类区:3类区及交通干线两侧区域以及附属站、场、码头、服务区等4类区以外的区域为2类区2.1.4.2 3类区:丰谷路-云锦路-丰谷路-天钥桥南路-龙水南路-喜泰路-张家塘港-龙吴路-春申港-区界-黄浦江-丰谷路2.1.5 长宁区:2.1.5.1 2类区:3类区及交通干线两侧区域以及附属站、场、码头、服务区等4类区以外的区域为2类区2.1.5.2 3类区:虹桥国际机场:长宁、闵行边界--环西一大道--机场、新泾镇边界2.1.6 虹口区:全部为2类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以及附属站、场、码头、服务区等4类区除外)2.1.7 闸北区:2.1.7.1 2类区:3类区及交通干线两侧区域以及附属站、场、码头、服务区等4类区以外的区域为2类区2.1.7.2 3类区:市北工业园区:走马塘-共和新路-彭越浦-汶水路2.1.8 杨浦区2.1.8.1 2类区:3类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以及附属站、场、码头、服务区等4类区以外的区域为2类区2.1.8.2 3类区:军工路沿线独立工矿用地:锚地-黄浦江-杨树浦港-杨树浦路-黎平路-军工路-区界(除森林公园外)2.1.9 普陀区2.1.9.1 2类区:3类区及交通干线两侧区域以及附属站、场、码头、服务区等4类区以外的区域为2类区2.1.9.2 3类区:1)桃浦工业区:南何支线-沪宁铁路-外环线-沪嘉高速2)西北物流园区:中槎浦-沪宁铁路-嘉定、普陀区界3)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沪杭铁路-外环线-沪宁铁路2.1.10 宝山区2.1.10.1 1类区:罗店新镇:月罗公路-潘泾-杨南路-沪太路2.1.10.2 2类区:1、3类区及交通干线两侧区域以及附属站、场、码头、服务区等4类区以外的区域为2类区2.1.10.3 3类区:1)宝山工业园区(宝山工业区):新川沙路-北蕰川路-石太路-沪太路2)宝山工业园区(罗店工业区):石太路-潘泾路-月罗公路-抚顺路3)月浦工业园区(北区):老蕰川路-北蕰川路-和合路-云天路-知仁路4)月浦工业园区(月浦工业园):马路河-蕰川路-镇界(杨行、罗店)5)月浦工业园区(杨行工业园):镇界(月浦)-蕰川路-富锦路-镇界(罗店)6)月浦工业园区(顾村工业园):湄星路-镇界(杨行)-宝安公路-潘泾7)吴淞工业园区:宝杨路-同济路-泰和路-北泗塘-蕰藻浜-逸仙路-长江路、长江西路-西泗塘-蕰藻浜-杨盛河-泰和路-江杨北路8)宝山工业园区(宝山城市工业园区、新杨工业园区):锦秋路-新搓浦-区界(普陀、嘉定)9)精品钢产业基地(宝钢股份有限公司):顾泾-长江-马路河-江杨北路-月罗路-杨盛河10)精品钢材产业基地(浦钢股份有限公司):新川沙路-长江外堤-老蕰川路-知仁路-云天路-和合路-北蕰川路11)石洞口电厂区域:老蕰川路-长江外堤-长江-顾泾12)大场机场:南蕴藻路—镇界(庙行)—区界(闸北)—场中路—大场老镇区界—西弥浦—镇界(庙行)2.1.11 闵行区2.1.11.1 1类区:1)浦江镇大治河南:黄浦江准水源保护区(5公里范围内)-区界-黄浦江-大治河2)马桥镇一级水源保护区:西河泾-黄浦江-女儿泾-工农河2.1.11.2 2类区:1类区、3类区及交通干线两侧区域以及附属站、场、码头、服务区等4类区以外的区域为2类区2.1.11.3 3类区:1)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周边工矿用地:华宁路-江川路-兰坪路-黄浦江-西河泾-剑川路2)莘庄工业园区:沙港—元江路—沪闵路—春申塘3)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闵东工业区):万芳路—沈庄塘—浦星路—中心河4)西郊经济开发区(闵北工业园):纪谊路—北青公路—纪潭路(金光路)—纪鹤路5)莘庄工业园区(向阳工业园):莲花南路-吴泾支线铁路-莘奉金高速公路-六磊塘6)东方私营经济城:三鲁路-鲁南路-新浦达泾-先进河7)吴泾独立工矿用地(吴泾工业区):黄浦江-放鹤路-虹梅南路-双柏路2.1.12 浦东新区2.1.12.1 1类区:花木行政文化联洋社区:杨高南路—杨高中路—民生路—丁香路—花木路—杨高南路2.1.12.2 2类区:1、3类区及交通干线两侧区域以及附属站、场、码头、服务区等4类区以外的区域为2类区。
2023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定方案____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定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环境噪声问题日益突出,对居民生活和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城市区域噪声污染,制定合理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定方案至关重要。
本方案旨在明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定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方法,并提出划定的结果和管理措施,以期实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有效控制和优化。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1)合理划定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科学规划城市发展布局。
(2)控制城市区域噪声污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
2. 原则(1)科学依据:依据环境噪声测量数据和相关指标,建立科学的划定标准。
(2)以人为本:保护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注重人的感受和需求。
(3)合理布局:结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不同功能区域。
(4)动态管理:依据城市发展和噪声状况实时调整划定,保证划定结果的有效性。
三、划定方法1. 数据采集和分析(1)收集城市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测量数据,包括不同时间段和地点的噪声水平数据。
(2)分析收集的数据,计算各地点的平均噪声水平和噪声波动情况,形成噪声分布图。
2. 划分噪声功能区(1)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将噪声水平划分为适宜、可接受和不宜的范围。
(2)根据噪声分布图和划分标准,将城市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噪声功能区,包括低噪声区、中低噪声区、中噪声区和高噪声区等。
3. 功能区划定依据(1)低噪声区:划定在城市的郊区和风景名胜区,噪声水平在适宜范围内,适宜居住和生活。
(2)中低噪声区:划定在居民区和商业区,噪声水平可接受,需要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
(3)中噪声区:划定在主要道路和交通枢纽周边,噪声水平较高,需要采取有效的隔音和减振措施。
(4)高噪声区:划定在工业区和施工区域,噪声水平超过可接受范围,需要加强控制和管理。
四、划定结果和管理措施1. 划定结果根据划定方法,划定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的结果如下:(1)低噪声区:占城市区域的30%,主要分布在城市的郊区和风景名胜区。
附件三:《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 制 说 明《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编制组二○一一年六月项目名称: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项目统一编号:1655主编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环境监测站编制组主要成员:刘砚华、张朋、潘柳青、张金艳、张守斌、魏峻山、李文君、魏巍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张国宁标准处项目负责人:赵国华目录1、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 工作过程 (1)2、标准修订的必要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标准修订的必要性 (2)2.2 原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2)3、标准修订的原则 (3)3.1 基础性原则 (3)3.2 适用性原则 (3)3.3 兼顾性原则 (3)4、标准修订的总体思路 (3)4.1 突出体现以实际用地现状与声环境质量相结合的划分方法 (3)4.2 修订0-3类功能区划分方法 (3)4.3 修订4类功能区划分方法 (3)4.4 增加对特殊区域的划分规定 (3)5、标准修订的要点说明 (4)5.1 主要修订内容 (4)5.2 标准名称 (4)5.3 内容与范围 (4)5.4 术语和定义 (4)5.5 声环境功能区分类的解释 (4)5.6 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 (4)5.7 0-3类功能区的划分方法 (5)5.8 4类功能区的划分方法 (6)5.9 噪声区划图图示 (14)《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1.1 任务来源《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修订任务,原由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2月下达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项目序号:1655。
2008年11月,经协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将标准修订任务转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承担。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签订了“环境标准制、修订项目技术合作合同”(环院标2008-N-01),启动了标准修订工作。
1.2 工作过程为完成好标准修订任务,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广西柳州市环境监测站的有关人员,组成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标准修订组。
兰溪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兰溪市环境保护局杭州一达环保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二O一九年一月目录一、前言1二、适用范围1三、基本原则1四、区划依据1五、区划方法2六、功能区分类及限值2七、区划结果3八、其他补充要求8九、附图8兰溪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一、前言环境噪声是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区域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以下简称《区划》)是城市环境噪声防治工作的前提和依据,在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综合治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为贯彻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兰溪市行政区域内噪声污染、提高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关于加强和规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大气函〔2017〕1709 号)、《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兰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5)》等文件,对兰溪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进行划分。
二、适用范围本区划方案适用于兰溪市中心城区范围,包括云山、兰江、上华、永昌、女埠、赤溪六个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及灵洞乡部分,面积398.71平方公里。
本区划方案适用的昼间、夜间时段分别为:昼间6:00~22:00,夜间22:00~次日6:00。
本区划方案包括方案文本和区划图,方案文本和区划图应同时对照使用。
三、基本原则区划以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有利于提高声环境质量为宗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用地现状确定。
应覆盖整个城市规划区面积;(二)应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三)单块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原则上不小于0.5km2。
山区等地形特殊的城市,可根据城市的地形特征确定适宜的区域面积。
(四)调整声环境功能区类别需进行充分的说明。
严格控制4类声环境功能区范围。
(五)根据城市规模和用地变化情况,噪声区划可适时调整,原则上不超过5年调整一次。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噪声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因此,详细、准确地划分声环境功能区,对于公共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就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
二、技术背景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是一项利用尖端的技术设备和专业的环境监测人员对城市环境中的声环境从不同维度、不同方面进行分类划分和评估的技术。
这个技术的发展是建立在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成熟的政策之上的,同时也得益于当今科技的进步。
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声音进行收集,分析并比较,从而得出该地的声环境状况,进而制定更好的环境保护措施。
三、技术原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的原理是将城市环境中的声音进行分级,并根据声音的特点进行评估,最后得出评价结果。
其中,声音的分级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大小和频率进行识别。
声音的大小是根据声音的压力大小及其单位在声学上的表示——分贝(dB)来确定的。
而声音的频率则是声波随时间变化的频率,噪音频率的划分与振动频率、其它可听频率等相关。
声环境的评价采用L、A、Z三个维度,L是声压级,它是表示声音强度的一种单位,A是频率音量,Z是时域特征。
其中,L主要表示声波的振幅大小,A则是表示声波的频率分布情况,Z主要描述声音的时间信息,反映声音的连续性、稳定性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声音的质量。
四、技术应用城市环境中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有些声音会给人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干扰,需要划分出各种声音的来源和种类,以便推进城市建设规划和管理。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和方面:1.环境保护:了解某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进一步分析污染的原因及分布情况,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2.城市规划:对城市各个功能区域的声环境进行评价和划分,结合城市规划进行科学的城市设计;3.交通规划:通过对各种声音的分析,评估交通设施的影响范围及其可能产生的危害情况,提高交通设施的设计合理性;4.医疗保健:高噪声环境会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对医疗机构周围的声环境进行评价和划分,为医疗机构提供健康的工作和与生活环境。
XXX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技术报告目录一、前言 (1)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依据 (1)(一)法律依据 (1)(二)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 (1)(三)相关规划 (2)(四)其他 (2)三、各类标准适用区域及执行标准 (2)(一)各类标准适用区域说明 (2)(二)各类标准适用区执行环境噪声标准 (5)四、生环境功能区划分原则 (6)五、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的范围与年限 (7)(一)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范围 (7)(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年限 (7)六、基础资料分析结论 (7)(一)土地利用情况 (7)(二)2020年噪声监测情况分析 (9)七、各类标准适用区划分调整说明 (13)(一)关于0类区的划分 (13)(二)关于1类区的划分 (13)(三)关于2类区的划分 (13)(四)关于3类区的划分 (13)(五)关于4类区的划分 (15)八、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结果 (16)九、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面积统计 (24)十、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 (24)一、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进一步改善和巩固我区声环境质量,按照《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要求,结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对XXX声环境功能区进行重新划分调整。
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依据(一)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3.《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4.《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二)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1.《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3.《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 12525-90)4.《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9660-88)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6.《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7.《环境专题空间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HJ 927-2017)(三)相关规划1.《XXX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 3 -2.《XXX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3.《XXX高快速路网规划》(2021—2035年)4.《XXX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5.《XXX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征求意见稿)(四)其他XXX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内河航道、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及XXX各镇(街道)现状主、次干路名称及里程清单。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中的噪声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地控制城市噪声污染,我们需要对城市声环境进行功能区划分,以便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城市声环境。
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技术报告。
一、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背景和意义城市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问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因此,对城市声环境进行科学地规划和管理,是保障城市环境质量和人们健康的必要手段之一。
城市声环境的规划和管理,需要对城市声环境进行功能区划分。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是指将城市声环境按照其功能特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更好地进行规划和管理。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目的是为了使城市声环境更加合理、优化和协调,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
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合理、可行、可操作。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声环境监测:对城市声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获取声环境的实时数据。
2. 声环境评价:对城市声环境进行评价,确定声环境的特征和规律。
3. 声环境分类:将城市声环境按照其功能特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确定各区域的声环境特征和规律。
4. 声环境规划:根据声环境分类结果,制定城市声环境规划,确定各声环境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规划目标。
5. 声环境管理:对城市声环境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城市声环境达到规划目标。
三、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实践案例1. 北京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的一个大城市。
为了更好地管理城市噪声污染问题,北京市进行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北京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结果如下:(1)居住区:这是居民居住的区域,需要保证低噪声环境。
(2)商业区:这是商业活动的区域,需要保证适宜的噪声环境。
(3)工业区:这是工业生产的区域,需要保证适宜的噪声环境。
(4)交通区:这是交通运输的区域,需要保证适宜的噪声环境。
XX县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一、前言为了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防治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声环境质量标准》有关规定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相关要求,结合XX县总体规划和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区划的基本原则区划以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有利于提高声环境质量为宗旨。
区划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区划应以城市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用地现状确定。
应覆盖整个城市规划区范围;2.区划应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3.单块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原则上不小于0.5 km2。
山区等地形特殊的城市,可根据城市的地形特征确定适宜的区域面积;4.调整声环境功能区类别需进行充分的说明。
严格控制4类声环境功能区范围;5.根据城市规模和用地变化情况,噪声区划可适时调整,原则上不超过5年调整一次;三、区划的适用范围本次区划范围依据《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中的用地规划,结合近期可能发展的区域确定声环境功能区划范围。
本次区划范围包括,北到规划中的北工业二路和创业大道,西到XX大道及XX大道以西的工业区,南到XX 公园和滨XX路,东到XX路及县政府。
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布置在旧城区、新建城区。
区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
调查基准年为2019年。
四、区划的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2.《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国家环境保护部2015年1月1日执行;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10月1日执行;4.《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国家环境保护部2013年3月1日实施;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10月1日执行;6.《XX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工作的通知》(X环大气[2019]XX号),2019年5月5日;7.《XX省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规划文本及附图;8.《XX县工业园区扩区规划》规划文本及附图;9.其他规划等相关资料。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噪声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城市的声环境功能区,对于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背景、意义、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城市的噪声污染是一种常见的环境问题,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日间噪声限值应该在55分贝以下,夜间噪声限值应该在45分贝以下。
但是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噪声污染水平往往远高于这个标准。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城市的声环境功能区,成为解决城市噪声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意义1. 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是一项基于科学原理的工作,它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使城市在规划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2. 为城市管理提供指导。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可以根据城市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政策,从而更好地管理城市的噪声污染问题。
3. 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保障。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可以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划分出适宜居住、工作和休闲的区域,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三、方法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方法可以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两种。
1. 主观评价法主观评价法通常是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评估等方式,对声环境进行主观评价,从而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
这种方法适用于城市噪声污染较小的情况下,但由于受到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容易出现评价不准确、主观性强等问题。
2. 客观评价法客观评价法通常是通过测量噪声等环境指标,使用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声环境进行客观评价,从而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
这种方法适用于城市噪声污染较大的情况下,具有评价准确、客观性强等优点。
四、应用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规划。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使城市在规划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2. 城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