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精简)

  • 格式:pdf
  • 大小:151.65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郑静芝咸宁学院外国语学院437100

摘要: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信息间的转换。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要准确地进行翻译,可以运用音译法、直译法等克服这些差异。

关键词:文化差异,音译法,意译法

Abstract:Translation is a bridge of two different languages.Due to different historic backgrounds, customs,traditions and cultures in two different nations,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qiuvelence of two languages,we aim to provide some techqiues to help overcome the obstacles in translation through this paper.

Keywords:Cultural differences;Transliteration;Free translation

引言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人类的语言反映着人类普遍的共性,各民族语言虽然不同,但可以利用相同的概念称谓事物,解释词义。正是这种共性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行性依据,为不同语言的翻译提供了可译性基础。然而,中西方文化之间由于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其生产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也就迥然而异,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这些个性差异,构成了翻译的障碍。

1.文化和翻译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人类世世代代的所有共享的东西。狭义的文化则是使用特种语言表达思想的某一社群的独特生活方式及其表达形式。美国语言学家萨王尔在《语言论》中提出:“文化这名称的定义是:一个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是什么。”《中国翻译词典》指出,“现代文化人类学家们一般把文化分为技术、经济、社会、观念和语言四个系统”。

翻译,中外学者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①“通常它是按作者的创作意图把一篇文章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描述出来的过程”。②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因为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也是语言所反映的对象。在当代翻译研究中,翻译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文化交流。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巴斯奈特提出文化翻译理论,提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问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除语言学的特点外,在宏观文化语境中审视原语和译语。文化与翻译的相互影响和特征就显而易见了④。因此,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

2.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1社会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1.1风俗传统对翻译的影响

习俗是人们在口常生活中由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所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文化,因而翻译也就会受到传统习俗文化的影响。

比如“deaths and marriages”,如果译为“红白喜事”就不是很妥当。汉文化认为红色象征喜庆,结婚时新娘要穿红,而在举行葬礼时才穿白,所以中国人惯用“红色”表示marriage,“白色”表示death。但是西方人却认为白色是纯洁、忠贞的象征,新娘在婚礼上穿白色的婚纱,在葬礼时则穿庄重的黑色。因此,“红白喜事”并没有正确传递原有的文化信

息,如此译文会使西方人难以接受,不如译为“婚丧嫁娶”较为恰当。

2.1.2宗教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东西方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浸透和融化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之中,只有深刻了解东西方文化个性的诸多差异,理解语言中独特的文化内涵,才能避免错译、误译,使翻译真正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宗教信仰的典故丰富多彩,如“女蜗补天”、“大禹治水”等等。在西方文化中,也有许多典故来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神话及圣经故事。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渊源,就不能准确翻译出源文的内涵。例如,“You are just a doubting Thomas.You won'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我们可以将其译为:“你这个人真多疑,我说什么你都不信”。因为“doubting Thomas”源于圣经故事,“Thomas”是耶稣的门徒,此人生性多疑,于是在西方文化中就用“doubting Thomas”来表示多疑之人。

2.1.3文化空缺

所谓文化空缺是指某些说法(或称之为文化概念)是一国一民族所有,不为其它国家民族所共有。比如中国的“唱红脸、老油条、跑龙套、衙门、叩头、长衫、关系、大字报、铁饭碗、大锅饭”等概念是我国所特有的文化遗产,不了解中国国情的西方人是一定无法理解的。同样,英语中也有一些独特的说法不为我们所共有,比如:“as poor as church mouse,a green eye,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等等。

2.2思维模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而且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构成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原因之一。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以主客体对立为出发点,形成一系列相互对立的概念与范畴,以逻辑、分析为特点,崇尚理性,重视个体差别;而东方式思维则呈直觉性、感性的特征,往往以经验,感受去以己度人,去参悟、领会,有着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强调整体,忽视个体,强调义务责任,形成集体意识,并具有传统导向的作用。⑤因此东西方的人们即使要表达相同的理论概念时,往往也会因思维方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如对颜色的观察和使用,就有许多不同的概念。汉语“红糖”,英语为“brow-n sugar”(棕色的的糖);汉语“红茶”,英语为“black tea”(黑色的茶),英语的“black coffee”,汉语为“浓咖啡”(不加牛奶或糖);汉语“黑眼睛”,英语为“dark eyes”;英语的“black eyes”,汉语为“挨打后出现的黑眼圈”。

3.文化翻译的策略及方法

3.1翻译策略

一般有两种对立的意见,即所谓的异化与归化。归化强调不考虑原文的内容和形式,而用读者熟悉的语言和形式来翻译,尽量把源语行为模式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用归化的方法,虽然准确传达了意义,但原文的异国风采已荡然无存,而且还会引起中国读者的误会,更无助于帮助读者拓展对异国文化的了解。

所谓异化就是用原文语言的形式,用充满异国情调的语言来翻译,其策略就是“保留了原文的异国风味,从而故意打破目的语常规”。用异化的方法进行翻译,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风格上都忠实于原文

3.2翻译方法

3.2.1音译法

在目的语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对应词,或是目的语中还根本不存在对等的概念和事物的情况下,一般采用音译法。音译是用汉语中谐音的字或字的组合翻译外来词,而这此字或字的组合并不是汉语中现有的有意义的词。比如象Coffee咖啡sardine沙丁(鱼)champagne 香槟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