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字词及解释:第13课风雨
- 格式:docx
- 大小:17.69 KB
- 文档页数: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生字、词语翻译及解释这份文档提供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生字、词语的翻译和解释,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内容。
下面是课后生字、词语列表以及它们的翻译和解释。
一、第一课《热爱生命》1. 生字:奋斗。
翻译: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努力。
解释:本课文主人公钟南山教授一生奋斗不息,一直在为推动中国医学事业发展而努力。
2. 生字:患难。
翻译:遭遇艰难险阻的时候。
解释:在生命中的困难时刻,我们不应该放弃,要保持勇气和信念。
二、第二课《荷塘月色》1. 生字:荷塘。
翻译:种满荷花的池塘。
解释:本课主人公在荷塘中享受一片宁静和美丽的夜景。
2. 生字:摇曳。
翻译:来回晃动。
解释:荷叶在荷塘中随水而动,摇摆曳曳。
三、第三课《记得》1. 生字:纷纷。
翻译:大量涌现。
解释:本文描写了红叶、白露、菊花等不同景象,它们纷纷进入人们的视线。
2. 生字:竞相。
翻译:争着去做。
解释:本文描述了菊花与秋天的竞相,都在向人们宣传秋天的美丽。
四、第四课《鲁迅先生》1. 生字:淳朴。
翻译:慷慨、正直、纯洁。
解释:鲁迅先生在尘世里保持着淳朴的个性,他是中国文学中的巨人。
2. 生字:险阻。
翻译:危险的处境。
解释:鲁迅先生在革命时期一次又一次地走出险阻,为中国的文学和文化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五、第五课《祝福》1. 生字:赏心悦目。
翻译:使人感到愉快、舒适。
解释:本文中的新老师,新颜,以及舞台节目都是让人赏心悦目的。
2. 生字:激动人心。
翻译:引起激动和感动。
解释:本文中的舞台节目给人带来很大的激动,让人印象深刻。
六、第六课《范进中举》1. 生字:中举。
翻译:通过科举考试。
解释:这个成语形容某人在科举中获得高分。
2. 生字:赏罚不明。
翻译:奖罚不分明。
解释:这个成语指的是在某些情况下,无法确定是该奖励还是惩罚某些人。
七、第七课《民间故事》1. 生字:祖先。
翻译:一般指祖辈,祖宗。
解释:本文中的钟馗神话描写了他祖先爱国的精神,以及钟馗廉洁清正的表现。
人教版初中语:6册课文文字词注音及解释(注:字词前面没有标*的是“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标有*的是课文重点注释的字词)七年级上册:第1课《散步》(莫怀戚)信服:相信并佩服。
嫩(nèn)芽:初生而柔弱的芽苗。
分歧(qí):差别;不相一致的地方。
取决:由某人、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
拆(chāi)散(sàn):使家庭、集体的成员分散。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这里是使儿子受到委屈的意思。
粼(lín)粼:这里形容水的明净。
一霎(shà)时:极短的时间,片刻。
各得其所(suǒ):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所:位置。
*熬(áo):忍受(病痛或艰苦生活等)。
第2课《秋天的怀念》(史铁生)瘫(tān)痪(huàn):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能力;比喻机构、交通等不能正常运转或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暴怒(nù):极端愤怒。
沉寂(jì):十分寂静;消息全无。
捶(chuí)打:用拳头或器物撞击物体。
憔(qiáo)悴(cuì):形容人脸色不好。
央(yān g)求:恳求。
神色(sè):神情。
敏(mǐn)感: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诀(jué)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淡雅: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深(shēn)沉:形容程度深;声音低沉;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烂(làn)漫:颜色鲜明而美丽;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絮(xù)絮叨(dāo)叨:形容说话啰唆;来回地说。
*豌(wān)豆黄儿:北京的一种小吃,由豌豆蒸煮、磨碎制成,色泽金黄,口感细腻,味道香甜。
第3课《羚羊木雕》(张之路)逮:①dǎi捉,特指经过追赶或试图抓住。
②dài~捕。
抹:①mā揩;擦。
~布。
以下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三课的笔记,供您参考:一、生字1.鄂:湖北省简称,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古称“荆州”,省会武汉市。
2.豫:河南省简称,位于我国中部,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的南部而得名。
3.绥靖:安抚平定。
4.阻遏:阻挡;阻止。
5.锐不可当:锋利无比,无法阻挡。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
二、词语1.鄂然:形容惊异或感慨的样子。
2.豫然:形容安适愉快的样子。
3.绥靖:安抚平定。
4.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
5.阻遏:阻挡;阻止。
三、重要句子1.台儿庄在猛烈的炮火之后,仍坚守着它岗位。
2.台儿庄一片静默,它充满了信心,准备最后一战。
3.我们的援军向台儿庄冲去,和敌人展开了激战。
4.我们反击的部队猛追南逃的敌人,到处是“缴枪不杀”的吼声。
5.我们的军队在台儿庄休整了几天,补充了兵员和武器。
6.敌人猛攻台儿庄城北面和西北面的车站,阵地即将失守,团长奉命率部守卫在此。
7.李玉安带领全连弟兄冲了上去,打退了敌人,夺回了阵地。
8.李玉安为了夺回失守的阵地,身先士卒,率先冲了上去,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9.台儿庄城北面和西北面的车站失守了,敌人想用迂回包围的战术消灭我们的守城部队。
10.李玉安和全连弟兄坚守阵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夺回了阵地,完成了阻击任务。
四、文章主旨本课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与我军在台儿庄展开了激战,我军取得了胜利的故事。
文章通过对李玉安团长的英勇事迹的描写,表现了我军将士不畏牺牲、英勇奋战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通过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展示了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和胜利的前景。
七年级语文上册《风雨》知识点整理新人教版一、走进作者贾平凹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
陕西丹凤人。
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
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
任中国作家协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
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野火集》、《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文论集》等。
他的《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于1988年获美国飞马文学奖。
1997年获法国女评外国文学奖。
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简明自然。
二、赏析全文,从“树林子”起笔,以一个简短的比喻开头,把冷风骤雨中的树林子比作一块面团。
北方入秋时节的树林子满目黄绿,浓郁劲美,与和好了的面团哪有一点可比?但是,在贾先生笔下,在特定的环境下,它们竟然那么贴切的融合在一起,“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
”文中这一块面团,仿佛就是陕西厨师手中的面团,有劲道,有身骨,能屈能伸,能扁能方,跃上落下,随力而形变,随变而越有生命,就像这秋风中的树林子,自然的风力摇役着它,令其左拉右扯,狂乱而不自持,但是没有了方向的树林子就此拔去了根基,失去了生命吗?没有,自然的威力下再渺小的生命也要奋力一搏,风到我倒,风止我直,顺应,适应,以柔制刚,生生不息。
文中,这一开头大段的细致描写,用了一长串的动词,可以说写的惊心动魄,直奔主题,仿佛直接把我们送到了一场疾风面前,一起天旋地转。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后词语表第一单元第1课《散步》信服嫩(nân)芽分歧(qí) 取决拆(chāi)散委屈温馨(xin)粼粼(línlín):形容水的明净。
一霎(shà)时:极短的时间,片刻,一会儿。
第2课《秋天的怀念》瘫痪(tān huàn)暴躁沉寂捶(chuí)打央求神色敏感烂漫淡雅深沉憔悴(qiáocuì):形容人脸色不好。
诀别(juãbiã):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絮絮叨叨(xùxù-dāodāo):形容说话啰嗦。
第3课《羚羊木雕》抹(mǒ)眼泪抹(mā)布抹(mā)桌子逮(dǎi)山羊逮(dài)捕攥(zuàn)怦怦(pēng pēng)仗义树杈(chà)脸颊(jiá)寒战自作主张:自己出主意,作决定。
不可抗拒:不能抵抗并拒绝。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亲密,难以分离。
第4课《散文诗两首》蒂(dì)(根深蒂固)沐浴祷(dǎo)告: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梗(gěng)姊(zǐ)妹繁杂烦闷(mân)闷(men)热遮蔽覆盖心绪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荫蔽yin bì:遮蔽。
匿(nì)笑:偷偷地笑。
匿,隐藏,躲藏。
(销声匿迹)攲(qi)斜:倾斜,歪斜。
第二单元第6课《我的老师》巍(wēi)峨痣(zhì)褪(tuì)色磕(kē)啰(luō)唆榆钱狡猾存心背诵海鸥占据牵挂援助劝慰纠纷依恋(liàn)纯真慈爱珍宝时辰迷迷糊糊模模(mï)糊糊模(mu)样焚(fãn)烧(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忧心如焚:非常担忧。
)第7课《再塑生命的人》妮(ni)莎绽(zhàn)开唯恐争执截然搓(cuō)捻(niǎn)抚弄(nîng)惭愧激荡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识记重点生字词。
2.分析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
3.认识大自然的神秘威力,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增强学好语言文字的信心。
2.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天气也分很多种,阴天、晴天,下雨、下雪…不知道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天气,老师比较喜欢下小雨的天气,看着非常细密的雨丝从天而降,掉到那个小水洼散开一圈圈的水晕,非常漂亮。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贾平凹的《风雨》,是我喜欢的那种细密小雨呢,还是狂风大作的暴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一探究竟。
(二)展示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识记重点生字词。
2.分析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
3.认识大自然的神秘威力,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增强学好语言文字的信心。
建议:可以请课代表或值日班长将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板书在黑板上。
二、先学(一)自主学习1.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拓展材料,简介本文作者贾平凹,提取关键信息写在课文题目下面。
(提示:名字、国家、称号、作品、成绩)拓展阅读:原名贾平娃,1952年诞生,陕西丹凤人。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尾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2.熟读课文,小组内解决生字词,边读边勾画文中精美的语句并试着批注。
七年级语文上册(字词注音、释义)(2024秋部编版)第一单元第一课《春》1.嗡【 wēng】:形容昆虫飞动的声音。
2.朗润【lǎng rùn】;明亮滋润。
3.酝酿【yùn niàng】: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4.卖弄【mài nòng】;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5.喉咙【hóu lóng】:咽喉。
6.应和【yìng hè】: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7.嘹亮【liáo liàng】;声音圆润而响亮。
8.烘托【hōng tuō】:陪衬,使明显突出。
9.静默【jìng mò】:人不说话,不出声音。
10.风筝【fēng zheng】:一种玩具,在竹篾做的骨架上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
11.抖擞【dǒu sǒu】:奋发;振作、旺盛的样子。
12.健壮【jiàn zhuàng】:健康强壮。
13.呼朋引伴【hū péng yǐn bàn】: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引:牵引,招引。
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14.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第二课《济南的冬天》1.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2.单单【dān dān】:指仅仅;唯独;从一般中突出个别的人或事物。
3.安适【ān shì】:安闲舒适。
4.着落【zhuó luò】;事情有归宿、有结果‚依托;靠头;指靠。
5.慈善【cí shàn】 :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6.肌肤【jī fū】:人的肌肉皮肤。
7.秀气【xiù qì】:言谈文雅,举止优美‚[器物]小巧灵便。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生字、词语注音及解释(人教版) 篇一: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生字、词语注音及解释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生字、词语注音及解释 1、散步 信服 xì n fú 相信(并)佩服。
敬佩 。
嫩芽 nan yá 嫩绿的枝芽,形容刚出生而柔弱的生命。
霎时 shà shí霎,短时间;一会儿。
霎时,极短的时间。
拆散 chüi sàn 分开 委屈 wti qū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
水波粼粼 shuǐbō lín lín 形容水面明净。
各得其所 ga d? qí suǒ 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造句: 老师带领同学们道森林里玩耍,同学们快乐的像一群小鸟。
老师的身心得到了舒展, 同学们的视野开阔了不少,真是各得其所。
2、秋天的回念 瘫痪 tün huàn:身体任何部位运动的或感觉的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
比喻机构涣散、混 乱,不能正常工作。
暴怒 bào nù:大怒;亦形容水势凶猛激荡 沉寂 ch?n jì :非常寂静;杳无音讯。
捶打 chuí dǎ:用拳头或锤子敲打。
憔悴 qiáo cuì :黄瘦;瘦损。
形容人脸色不好。
央求 yüng qiú:恳求,乞求 神色 sh?n sa:神情面色 敏感 mǐn gǎn: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诀别 ju? bi?:分别;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 烂漫 làn màn:色彩鲜丽;坦荡,无做作 絮絮叨叨 xù xù düo düo:形容说话啰嗦 淡雅 dàn yǎ:(颜色花样)素净雅致;(花草等的香气)清淡 深沉 shyn ch?n:指声音低沉;形容程度深;沉稳,不外露。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字词及解释:第13课风
雨
芦苇lúwěi:一种高大的禾草,具匍匐的根状茎,叶宽而扁平,大型刷子状圆锥花序,广布潮湿地带,用作编制席子、帘子、格子。
攀附pānfù:援引而上;附着东西往上爬,比喻投靠有权势的人,以求升官发财或得到某种好处。
蜷曲quánqū:1、卷绕或盘绕2、肢体等弯曲。
屋檐wūyán:房屋前后坡的边缘部分。
弧形húxíng:是圆或椭圆一部分的形状。
倏忽shūhū:很快;忽然。
锥形zhuīxíng:上面尖锐,下面圆粗的形状。
蹦跳bèngtiào:双脚离开地面地向前跳跃
栅栏zhàlán:用竹、木、铁条等做成的阻拦物。
槐树huáishù:中国和日本的一种观赏乔木。
掀起xiānqǐ:~起衣襟。
~起头发。
偌大ruòdà:这么大;或那么大(多见于早期白话)
刹那chànà:极短的时间;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