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疗法05503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20
行为主义疗法行为主义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关注个体的行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帮助人们改变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在这种疗法中,治疗师会通过正反馈、条件反射和行为塑造等技术来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自己的问题行为。
行为主义疗法注重实证研究和实践,广泛应用于临床和非临床的心理健康领域。
行为主义疗法的核心观点是个体的行为是可以通过刺激和反应的改变来实现的。
治疗师会与患者合作制定具体目标,并通过设定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来增强和弱化特定的行为。
例如,如果一个人想戒烟,治疗师可能会建议他通过给自己奖励,如购买心仪已久的物品,来增强他坚持不吸烟的行为。
这种方法强调患者的自主性和责任感,使他们成为问题的解决者。
行为主义疗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条件反射。
这是在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实验中提出的原理,他发现通过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可以建立和改变特定条件下的反射。
行为主义疗法利用这一原理来解决一些不健康的反应模式。
例如,一个人可能有公共场合恐怖症,每当他在人多的地方时,就感到极度不安和惊恐。
治疗师可能会建议他利用渐进曝露的方法来逐渐增加在人多的环境中的停留时间,以减少恐惧感,并逐渐改变他的条件反射。
此外,行为主义疗法还通过行为塑造来帮助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
行为塑造是指通过逐步改变行为的元素,以达到期望的结果。
例如,一个有社交障碍的人可能会被要求每天主动与他人交谈,并逐渐增加交谈的时间和复杂度。
通过行为塑造,人们可以逐渐改变和发展有益的行为模式,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行为主义疗法还注重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根据行为主义疗法的观点,人的行为是由环境刺激所决定的。
因此,治疗师通常会关注患者所处的环境,并帮助他们发现并改变可能导致不健康行为的环境因素。
例如,一个人可能有拖延症,总是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治疗师可能会帮助他分析造成拖延的环境因素,并提出适当的改变和策略,以增加任务完成的效率和准时性。
不过,行为主义疗法也有一些局限性。
行为主义疗法系统脱敏法,亦称为缓慢暴露法,是行为治疗的一项基本技术。
由沃尔帕创立。
治疗原理基于对抗条件反射。
沃尔帕曾对此作了简明的概括:“如在引起焦虑的刺激存在时,造成一个与焦虑不相容的反应,则能引起焦虑的全部或部分抑制,削弱刺激与焦虑之间的联系。
亦即使用放松方法以减弱患者对引起焦虑刺激的敏感性,鼓励患者逐渐地接近他所恐惧的事物,最后不再恐惧。
具体方法是治疗者和患者共同设计出一个能引起恐惧感的由轻到重的恐惧事物分级表,然后要患者在放松的状态下逐级训练,想象恐怖事物同时放松,等到恐惧感接近消失时,再升级想象更恐惧的内容。
按恐怖事物分级表逐级想象完成后,再过渡到真实事物的逐级训练。
实施系统脱敏法注意事项:1、系统脱敏法对焦虑症、恐惧症有明显的效果,如果结合认知疗法等其他疗法,效果会更明显。
2、在进行逐级放松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在前一个等级的焦虑完全消除后,才能进行下一个等级的放松训练,不可操之过急。
厌恶疗法,或称厌恶性条件法,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治疗技术。
其内容为:将欲戒除的目标行为(或症状)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而达到戒除或至少是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
厌恶疗法既可用于消除单个行为,如咬指甲、拔毛癖或吸烟等,也可用于强迫思想或强迫行为;还可用于酒精滥用、药物瘾癖、同性恋及各种性欲倒错者;对于婴儿孤独症或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自伤行为同样可采用厌恶疗法。
初期,心理学家把注射阿朴吗啡用作厌恶性的刺激;随后采用了痛性电击作为厌恶性刺激,还可以采用巨声、恶臭、烟熏或呼吸窒息药等;近年来一般采用随身携带的袖珍电刺激盒,或套在就诊者手腕上,随时可自弹致痛的橡皮圈。
实施厌恶疗法注意事项:1、能够应用正强化时,尽量不用厌恶疗法。
即使采用厌恶刺激,这些刺激应该是没有严重副作用的。
2、应用厌恶疗法时,一定要掌握厌恶刺激的量的大小。
不能因为太小,不起什么作用;也不能因为量过大,对患者产生身心伤害。
行为主义治疗方法行为主义治疗方法是一种以行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改变个体的不良行为和思维模式,从而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行为主义治疗方法在心理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被广泛用于治疗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心理问题。
本文将介绍行为主义治疗方法的基本原理、具体技术和应用场景。
行为主义治疗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个体的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干预,从而改变个体的心理状态。
行为主义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可以改变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行为主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系统脱敏、暴露疗法、认知重建等具体技术。
系统脱敏是一种常用的行为主义治疗技术,适用于治疗恐惧症和焦虑症。
系统脱敏通过逐步暴露个体于恐惧或焦虑的情境中,让个体逐渐适应并克服恐惧和焦虑。
暴露疗法是一种类似的治疗技术,通过暴露个体于恐惧的情境中,让个体直面恐惧,并逐渐克服恐惧。
认知重建是一种针对个体的不良思维模式进行干预的技术,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方式,从而改变个体的行为和情绪反应。
行为主义治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例如,对于焦虑症患者,可以采用系统脱敏和暴露疗法进行治疗;对于抑郁症患者,可以采用认知重建技术进行治疗。
此外,行为主义治疗方法还可以用于儿童行为问题、成瘾行为治疗等领域。
总之,行为主义治疗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对个体的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干预,从而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行为主义治疗方法的具体技术包括系统脱敏、暴露疗法、认知重建等,适用于治疗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心理问题。
行为主义治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心理问题,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积极的影响。
行为主义疗法一.厌恶疗法此疗法多用引起躯体痛苦反应的非条件刺激与形成不良行为的条件刺激结合,使病人发生不良行为的同时感到躯体的痛苦反应,从而对不良行为产生厌恶而使其逐渐消退。
此疗法对酒瘾、戒烟、贪食、吸毒和性变态者效果较好。
治疗时通常采用电击或药物作为非条件刺激手段,也可采用厌恶想象的方法。
以治酒瘾为例,一般用药物的方法,起初在酒瘾者饮酒的同时注射阿朴吗啡,使其饮酒后发生恶心呕吐而厌恶饮酒,后来改用酒中放入戒酒硫(antabuse)的方法,此药阻止体内乙醇氧化成乙醛后不再继续氧化成乙酸,导至体内乙醛积聚而引起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出汗、胸痛等痛苦症状,使酒瘾者厌恶饮酒。
也可采用电击的方法,在酒瘾者手腕或脚腕部安置电极,只要一饮酒即遭电击,产生剧烈疼痛不适的感觉,而使其不敢再饮酒。
另外也可令酒瘾者饮酒时就想象他酒醉后在大庭广众面前作出丑态百出的表演:如在女性面前脱裤、赤身裸体,或将饭菜呕吐一地或将呕吐物弄脏主人的干净床被,这种丢人的无礼行为在酒醒后何以再见亲友同事?这对有一定文化素养并决心戒酒的人来说采用厌恶想象法非常有效。
对性变态者例如同性恋者,采用电击法比较有效。
将金属环作为电极套在男同性恋者阴茎上,并令其观看各种裸体人像的录相或幻灯片,每当看到男性裸体形象引起阴茎勃起进就遭电击,产生剧烈的疼痛。
反复的疼痛刺激导致男同性恋者对同性不再引起性欲冲动。
决心戒烟的人也可采用此疗法,身边口袋里放一袖珍电刺激盒,将电极置于手腕或手指上。
每当他作出从口袋里掏烟的动作时,电极装置就自动启动,约半分钟后发出了警告信号(声音),而在他将香烟含在口中准备点火抽烟的瞬间,突然电击,电击持续约0.8秒钟,使病人产生剧烈疼痛。
电子电击装置从启动到电击有一段时间不固定的空隙,在此时间内抽烟者期待着即将来临的皮肉疼痛,造成心理上一定的焦虑紧张,从而失去了对抽的兴趣。
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手腕上放一橡皮筋,每当病人出现不良行为时就用另一方不停地拉像皮筋,一拉一松使之产生疼痛,直至不良行为消失为止。
行为主义疗法行为主义疗法的技术疗法分为放松疗法、系统脱敏技术、模仿学习疗法(示范疗法)、代币法。
放松技术是作为焦虑状态的颉颃反应来应用于治疗的。
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惯的目的。
代币法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用奖励的方法强化所期望的行为,常应用于智残儿童、行为障碍儿童、呈现严重行为衰退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来塑造新的行为。
【理论基础】:1、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S-R);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R-S);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注意、记忆、保持、定型);【方法】:1、放松疗法放松疗法(Relaxation therapy)又称松弛疗法、放松训练,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治疗方法。
实践表明,心理生理的放松,均有利于身心健康、起到治病的作用。
肌肉放松可分为全部放松和渐进放松两种程序,又可分为放松全身肌肉群的逐个放松身上的肌肉群两种形式。
同时,按诱导方式又可分为直接放松和间接放松。
放松训练发展了五大类型:(1)渐进性肌肉放松;(2)自生训练;(3)自我催眠;(4)静默;(5)生物反馈辅助下的放松。
【适应症】:渐进性的放松训练是对抗焦虑的一种常用方法,和系统脱敏疗法相结合,可治疗各种焦虑性神经症、恐怖症,且对各系统的身心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
放松技术现在除了肌肉性放松之外,还有意象性放松技术等等.也比较有效. 肌肉性放松虽然广泛使用,不过美国较新的研究现在表明:肌肉性放松不要使用在心脏病和高血压的来访者人群,因为其之前的肌肉先紧张有可能使其心血管系统方面承受压力.对于这类来访者,使用意象性放松技术比较合适.【案例一】:放松训练或是渐进式的肌肉放松都是一种先刻意紧张然后再放松的方式,如此一来我们才可以去区辨紧张与放松两种不同的状态。
行为主义治疗方法行为主义治疗方法是一种以行为为重点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强调个体的行为是可以被学习、改变和调节的。
行为主义治疗方法主张通过对个体的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和干预,来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在行为主义治疗方法中,治疗师通常会关注个体的行为模式、观念和情绪反应,以及这些行为模式、观念和情绪反应背后的原因,然后通过特定的技术和方法来帮助个体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反应,从而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行为主义治疗方法有许多具体的技术和方法,比如系统脱敏、行为替代、认知重建等。
这些技术和方法都是为了帮助个体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反应,从而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行为主义治疗方法。
首先,系统脱敏是一种常用的行为主义治疗方法,它主要用于治疗恐惧症和焦虑症。
系统脱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逐步暴露个体于恐惧或焦虑的情境,让个体逐渐适应并克服恐惧或焦虑。
治疗师会逐步引导个体接触与其恐惧或焦虑相关的情境,直到个体能够轻松面对这些情境为止。
通过系统脱敏,个体可以逐渐克服恐惧和焦虑,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其次,行为替代是一种常用的行为主义治疗方法,它主要用于治疗不良的行为模式。
行为替代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新的积极行为,来替代原有的不良行为。
治疗师会帮助个体识别和分析不良的行为模式,并引导个体建立新的积极行为模式,通过训练和强化,让个体逐渐养成新的积极行为习惯,从而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
最后,认知重建是一种常用的行为主义治疗方法,它主要用于治疗负性情绪和情绪障碍。
认知重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观念,来调节和控制个体的情绪反应。
治疗师会帮助个体识别和分析负性的认知观念,并引导个体建立积极的认知观念,通过训练和强化,让个体逐渐改变负性的认知观念,从而调节和控制情绪反应。
总之,行为主义治疗方法是一种以行为为重点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对个体的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和干预,来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行为主义治疗方法有许多具体的技术和方法,比如系统脱敏、行为替代、认知重建等,这些技术和方法都是为了帮助个体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反应,从而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行为主义疗法系统脱敏法,亦称为缓慢暴露法,是行为治疗的一项基本技术。
由沃尔帕创立。
治疗原理基于对抗条件反射。
沃尔帕曾对此作了简明的概括:“如在引起焦虑的刺激存在时,造成一个与焦虑不相容的反应,则能引起焦虑的全部或部分抑制,削弱刺激与焦虑之间的联系。
亦即使用放松方法以减弱患者对引起焦虑刺激的敏感性,鼓励患者逐渐地接近他所恐惧的事物,最后不再恐惧。
具体方法是治疗者和患者共同设计出一个能引起恐惧感的由轻到重的恐惧事物分级表,然后要患者在放松的状态下逐级训练,想象恐怖事物同时放松,等到恐惧感接近消失时,再升级想象更恐惧的内容。
按恐怖事物分级表逐级想象完成后,再过渡到真实事物的逐级训练。
实施系统脱敏法注意事项:1、系统脱敏法对焦虑症、恐惧症有明显的效果,如果结合认知疗法等其他疗法,效果会更明显。
2、在进行逐级放松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在前一个等级的焦虑完全消除后,才能进行下一个等级的放松训练,不可操之过急。
厌恶疗法,或称厌恶性条件法,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治疗技术。
其内容为:将欲戒除的目标行为(或症状)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而达到戒除或至少是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
厌恶疗法既可用于消除单个行为,如咬指甲、拔毛癖或吸烟等,也可用于强迫思想或强迫行为;还可用于酒精滥用、药物瘾癖、同性恋及各种性欲倒错者;对于婴儿孤独症或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自伤行为同样可采用厌恶疗法。
初期,心理学家把注射阿朴吗啡用作厌恶性的刺激;随后采用了痛性电击作为厌恶性刺激,还可以采用巨声、恶臭、烟熏或呼吸窒息药等;近年来一般采用随身携带的袖珍电刺激盒,或套在就诊者手腕上,随时可自弹致痛的橡皮圈。
实施厌恶疗法注意事项:1、能够应用正强化时,尽量不用厌恶疗法。
即使采用厌恶刺激,这些刺激应该是没有严重副作用的。
2、应用厌恶疗法时,一定要掌握厌恶刺激的量的大小。
不能因为太小,不起什么作用;也不能因为量过大,对患者产生身心伤害。
行为主义疗法的理论及思考
行为主义疗法是一种基于行为学理论的疗法,它认为人类行为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并且可以通过改变环境因素来改变行为。
行为主义疗法的核心理论有以下几点: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疗法认为,人类行为是基于学习的结果,通过不断的反复来学习新的行为。
操作性条件:行为主义疗法认为,环境因素对于人类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通过改变环境因素来改变行为。
奖励与惩罚:行为主义疗法认为,奖励和惩罚是改变行为的有效手段,通过奖励来鼓励有益行为,通过惩罚来阻止有害行为。
计划性行为:行为主义疗法倡导通过计划性行为来改变不良行为,通过设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并进行评估来提高疗效。
行为主义疗法在许多临床领域都有应用,如治疗焦虑
症,抑郁症,强迫症等。
然而,它也有一些局限性,如忽略了内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行为主义疗法虽然在解决具体行为问题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复杂的心理问题,如自我意识、人格、情感等的影响,行为主义疗法并不能很好地解决。
因此,行为主义疗法通常会与其他心理疗法相结合,如心理分析、认知行为疗法等来取得更好的疗效。
行为主义疗法的常用技术行为主义疗法啊,那可是很有意思的一套办法呢!咱就说这强化技术吧,就好像给人一个小甜枣或者小棒槌。
你表现好了,给你点奖励,让你更愿意继续这么干;要是表现不好,那可能就得接受点小惩罚啦,让你知道下次可不能这么干了。
这多像我们小时候啊,考好了有奖励,考砸了可能就得挨顿批。
还有消退技术,就像是慢慢把火给灭了。
比如一个人老是因为某种行为得到关注,哪怕是不好的关注,那他可能就会一直这么干。
但要是突然大家都不搭理他这行为了,时间一长,他可能自己也就觉得没意思,不这么干了。
这就好比一个小孩老是哭闹要东西,要是大人一直不理他,他慢慢也就不哭不闹了。
再说说塑造技术,这简直就是在雕刻一个作品啊!一点一点地把人的行为往想要的方向引导。
每次有一点点进步就给个肯定,慢慢地,就塑造出了一个新的行为模式。
这多像我们学新技能的时候,从一点点小进步开始,慢慢就变得很厉害啦。
模仿学习呢,就像有个榜样在前面带路。
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学,而且还学得有模有样的。
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要是身边都是积极向上的人,那自己也会被感染,变得积极起来呀。
系统脱敏技术呢,就像是一步一步克服恐惧的阶梯。
把让人害怕的事情分成好多小步骤,一点一点去面对,慢慢就不害怕了。
这就像我们害怕爬山,那就从走一小段路开始,然后再走长一点,最后发现自己也能爬到山顶啦。
行为主义疗法的这些常用技术,真的是很实用呢!它们不是那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可以实实在在运用到我们生活中的办法。
比如说,想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那就可以用强化技术啊,读了书就给点小奖励。
要是想改掉一些不好的行为,消退技术也许就能派上用场啦。
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很多时候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这些技术呢。
想想看,当我们鼓励别人的时候,不就是在强化好的行为吗?当我们对一些无理取闹不理睬的时候,不就是在运用消退技术吗?行为主义疗法真的是无处不在呀!咱再深入想想,这些技术不仅能帮我们自己变得更好,还能帮助身边的人呢。
(一)行为疗法的简介及原理一、行为疗法的简介:行为疗法又名行为矫正疗法,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心理咨询的派别。
它是继精神分析疗法之后当今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
二、基本治疗原理:采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通过设计某些特殊的治疗程序,逐渐纠正或者消除来访者的异常或不良行为,并建立起新的适应行为。
(二)行为疗法的理论来源行为疗法的理论来源: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
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认为有机体的行为的建立是通过刺激—反应反射而形成的。
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接近且条件刺激恰好出现在无条件刺激之前。
1、条件反射的形成(巴甫洛夫实验)(一)刺激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
条件刺激:本来单独的铃声是不可能引起狗分泌唾液。
对狗来说,铃声属于一个中性刺激,当这个中性刺激(铃声)与无条件刺激(肉)联结就变成了条件刺激。
(二)反应无条件反应: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
分泌唾液称为非条件反应。
条件反应: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
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
(三)列表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三个阶段2、条件反射的消退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即不予强化,反复多次后,已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如学会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狗,在一段时间听到铃声而不喂食之后,可能对铃声不再产生唾液分泌反应。
3、条件反射的泛化指某种特定条件刺激反应形成后,与之类似的刺激也能激发相同的条件反应,如狗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反应后,对近似铃声的声音也会产生反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便是获得与泛化的最好例证。
4、条件反射的分化是指只对原来的刺激做出反应,对其他刺激不做反应。
有机体这种排斥不适当的刺激的能力就称为辨别作用。
例如铃声所发出的音调过高或过低,那么,就不会使狗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是由斯金纳所创立。
行为主义疗法常用方法行为主义疗法是一种以行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它的目标是改变客户不良的行为模式和习惯。
行为主义疗法的主要思想是:人的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不适应的行为。
这种疗法强调客户的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只要改变了环境条件,就能够改变不良行为。
行为主义疗法采取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暴露疗法(Exposure Therapy):这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症状。
暴露疗法要求客户在治疗师的指导下逐渐面对他们原本避开的焦虑触发物,以期逐渐减少焦虑或恐惧反应。
2. 正反馈(Positive Reinforcement):这种方法通过给予客户积极的奖励来增强积极的行为。
当客户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时,治疗师会给予奖励,如口头表扬、小礼物等,以此来增强客户的积极行为。
3. 负反馈(Negative Reinforcement):与正反馈相反,负反馈是通过消除不适的刺激来加强客户的行为。
例如,当客户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时,治疗师可以取消一些负面的责任或要求,以此来增强客户的积极行为。
4. 惩罚(Punishment):当客户表现出不良的行为时,治疗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惩罚,如责备、批评等,以此来减少不良行为的出现。
5. 建立新习惯(Establishing New Habits):这种方法主要针对一些坏习惯或不良行为。
治疗师会指导客户建立一些新的健康习惯或行为,以取代原有的不良行为。
6. 系统脱敏(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这是一种用于治疗恐惧症的方法。
治疗师会逐步暴露客户面对恐惧的对象,同时给予客户一些放松技巧和控制呼吸的方法,以帮助客户逐渐克服恐惧。
7. 行为疗法(Behavioral Therapy):这种方法重点关注客户的具体行为,通过训练和指导来改变不良行为。
8. 合同(Contracting):治疗师会和客户签订一份合同,明确规定客户需要完成的目标和行为要求,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心理咨询之行为主义疗法5行为疗法之三冲击疗法暴露疗法是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一类行为治疗方法,它通过细心地控制环境,引导求助者进入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那些情境中.即把病人发生恐怖反应的某事物或某刺激在求助者面前再次呈现、猛烈刺激,从而使求助者对此事物或刺激的恐怖反应逐渐消退。
冲击疗法即满灌疗法,或情绪冲击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冲击疗法是鼓励求治者直接接触引起恐怖焦虑的情景,坚持到紧张感觉消失的一种快速行为治疗法. 即由于持续暴露在刺激中,使恐怖情绪高度紧张,过张则满,满而溢,就使恐怖情绪很快消退了。
冲击疗法有两种:现实冲击疗法是指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恐惧的行为,让恐惧自行降低.想象冲击疗法:是咨询师口头指示,让求助者想象可怕的情境,体验其恐惧情绪。
(一)基本原理只要持久地让求助者暴露在刺激因素面前,惊恐反应终究将自行耗尽.其治疗的基本原理与系统脱敏法相反,不是让求助者按轻重程序逐渐面对所惧怕的情况,而是一下子将求助者置于能引起其极大恐惧的刺激情境中,意图物极必反,从而达到消除恐怖情绪的目的著名行为治疗专家马克斯(Marks)在谈到满灌疗法的基本原理时指出:“对患者冲击越突然,时间持续得越长,患者的情绪反应越强烈,这样才能称之为满灌.迅速向患者呈现让他害怕的刺激,并坚持到他对此刺激习以为常为止,是不同形式的满灌技术的共同特征.”运用满灌疗法,治疗一开始时就应让求助者进入最使他恐惧的情境中,一般采用想象的方式,鼓励求助想象最使他恐惧的场面,或者心理医生在旁边反复地、甚至不厌其烦地讲述他最感恐惧情境中的细节,或者使用录像、幻灯片放映最使求治者恐惧的情景,以加深求助者的焦虑程度,同时不允许求助者采取闭眼睛、哭喊、堵耳朵等逃避行为.在反复的恐惧刺激下,即使求助者因焦虑紧张而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面色发白、四肢发冷等植物性神经系统反应,但求助者最担心的可怕灾难却并没有发生,这样焦虑反应也就相应地消退了.或者把求治者直接带入他最害怕的情境,经过实际体验,使其觉得也没有导致什么了不起的后果,恐惧症状自然也就慢慢消除了.“习能镇惊”是满灌疗法治疗的要诀.国外报道,即使病程超过20年的恐怖症,经过3-15次满灌治疗,也有希望治愈.冲击疗法的由来最早是由一个叫Crafts的内科医生所采用的.他在1938年出版的《心理学最新实验》一书中报告了一个个案:一个年轻妇女,不敢乘坐和驾驶汽车,尤其是害怕通过隧道和桥梁.Crafts将她强行安置在汽车后座上,将车从病人的家里一直开到他自己在纽约的诊所,沿途经过很多桥梁,还经过一条长长的霍兰德隧道.在行车途中,病人极度惊恐,不断地呕吐、战栗、叫喊.行驶八十公里之后,这些惊恐反应减弱了.在返回途中,这个女病人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不良反应.但Crafts并没有给这一治疗方法命名.六十年代初,行为治疗学家Mallrdon 、London 和Stamptfl等人进行了一系列临床实验,并巴劳博士将这种方法命名为“冲击疗法”巴劳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心理治疗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他对传统的放松疗法失去了信心,独辟溪径开创完善了冲击疗法.目前,美国已有许多心理诊所向病人提供了冲击疗法.纽约著名的心理学家劳伦.斯莱特说,尽管巴劳的冲击疗法还有争议,但毕竟为心理治疗开辟了崭新的研究领域.英国心理治疗专家马克斯(I·Marks)教授,1982年在成都举办的精神卫生讲习班上曾示范此法.当时马克斯以这种方法治疗一个有不洁恐怖症和癌症恐怖症的女病人.由于怕脏,她每天花大量时间洗手,洗家具,擦墙壁地板,几年不睡自己的床而与母亲同睡.觉得厨房炊具很脏而到餐馆去吃饭.全家人为此极为不安.马克斯医师自己带头,用手接触墙壁、地板、甚至鞋底,又用脏手去接触水杯,故意把杯口弄脏,再喝这杯子里的水,让病人照样去做。
行为主义疗法行为主义疗法,是心理治疗领域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变个体的行为模式来达到治疗效果。
行为主义疗法的基本原理是认为问题行为是受到环境刺激和反应的影响,通过改变环境刺激和个体的反应方式,可以改善个体的心理状况。
本文将介绍行为主义疗法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领域,并探讨其有效性和局限性。
行为主义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和模型学习。
条件反射是指个体对于特定刺激的反应是通过条件培养形成的,比如负向刺激会引发焦虑或恐惧等不良情绪。
操作条件是指个体通过行为与环境的关联来达到某种目的,比如得到奖励或避开惩罚。
模型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模仿其行为来学习。
行为主义疗法使用了一系列的技术来改变个体的问题行为。
其中最常用的技术是系统性脱敏,它通过逐步暴露个体于引发其不良情绪的刺激,并通过深呼吸和放松来减轻其焦虑或恐惧。
另外,行为主义疗法还使用了行为激励和奖励技术,通过设定目标和给予奖励来鼓励个体进行积极的行为改变。
此外,行为主义疗法还使用了认知重构技术,通过帮助个体认识到负面情绪和行为的根源,并进行合理的认知重建来改变个体的心理状况。
行为主义疗法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焦虑、抑郁、恐慌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在治疗焦虑症方面,行为主义疗法可以帮助个体面对引发其焦虑的刺激,并通过系统性脱敏来减轻其焦虑反应。
在治疗抑郁症方面,行为主义疗法可以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通过行为激励和奖励技术来增加个体的积极行为和有效应对策略。
在治疗强迫症方面,行为主义疗法可以帮助个体逐步面对其强迫行为,并通过逐步减少强迫行为来改善个体的症状。
尽管行为主义疗法在心理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行为主义疗法注重个体的外部行为,对于个体内在心理过程的解释较少。
其次,行为主义疗法的效果可能有局限性,特别是对于长期存在的心理问题,可能需要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使用。
此外,行为主义疗法在一些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可能受到限制,比如认知能力受损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