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 16949 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10
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解读★IATF 16949:2016ISO/TS16949标准制定的背景★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Task Force,IATF)在国际第一版标准最初由国际汽车推动小组(标准化组织ISO/TC176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委员会的支持下创建于业供应链中的不同评估与认证体系。
ISO/TS 16949建立在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基础上,版和ISO 9001:2008版的升版而作了相应的更新。
组,开发了ISO/TS 169491999年,旨在协调和统一全球汽车行并于2002年和2009年随着ISO 9001:20002014年12月,IATF成立了包括IATF成员在内的工作ISO9001:2015版标准的架构和要求相一致.IATF 16949标准的消息。
的架构和要求改版的设计规范,以保持和2016年8月9日,IATF和ISO发布了联合新闻稿,公布了IATF决定发布独立的IATF承诺继续和ISO保持强有力的合作关系。
新版保持统一,已于2016年10月发布,替代现行的IATF 16949:2016ISO/TS 16949:2009将和ISO 9001:2015版标准.此新版标准开发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完善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持续改进、强调缺陷预防并减少供应链中的变异和浪费.新标准着重考虑了顾客导向性,综合了许多整车厂的顾客特殊要求,并连同ISO 9001:2015要求一起定义了对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基本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为汽车生产件和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方法,新标准适用于整个汽车供应链。
★IATF 16949:2016与ISO/TS 16949:2009的联系与区别★IATF 16949和ISO/TS 16949标准都是以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框架为基础而建立的汽车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ISO/TS 16949:2009准是在ISO 9001:2015版标准是基于ISO 9001:2008版的要求,而IATF 16949:2016新版标的要求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汽车行业的特殊要求以及相关的汽车客户特殊要求。
IATF 16949QUALITY MANAGEMENTSYSTEM STANDARD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AUTOMOTIVEInternationalAutomotiveTask Force国际汽车推动小组1st Edition1 October 2016第一版2016年10月1日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requirements for automotive production and relevant service parts organizations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前言--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V)历史 (V)有关认证的说明 (V)引言VII 0.1 总则 (VII)0.2 质量管理原则 (VII)0.3 过程方法 (VIII)0.3.1总则 (VIII)0.3.2 PDCA循环 (IX)0.3.3 基于风险的思维 (X)0.4 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 (X)1.范围 11.1 范围——汽车行业对ISO 9001:2015的补充 (1)1.规范性引用文件 (1)2.1 规范性引用标准和参考性引用标准 (1)2.术语和定义 (1)3.组织环境 (4)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4)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5)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5)4.3.1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补充 (5)4.3.2 顾客特殊要求 (5)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5)4.4.1.1 产品和过程的符合性 (6)4.4.1.2产品安全 (6)4.领导作用 (6)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6)4.1.1 总则 (6)5.1.1.1 公司责任 (7)5.1.1.2 过程有效性和效率 (7)5.1.1.3 过程拥有者 (7)4.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7)5.2方针 (7)5.2.1 制定质量方针 (7)5.2.2 沟通质量方针 (7)5.3组织内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7)5.3.1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补充 (8)5.3.2 产品要求和纠正措施的职责和权限 (8)5.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8)6.1.2.1 风险分析 (9)6.1.2.2 预防措施 (9)6.1.2.2应急计划 (9)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0)6.2.2.1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补充 (10)6.3变更的策划 (10)7支持7.1 资源 (10)7.1.1 总则 (10)7.1.2 人员 (11)7.1.3 基础设施 (11)7.1.3.1 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 (11)7.1.4 过程运行环境 (11)7.1.4.1过程运行环境——补充 (11)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11)7.1.5.1.1测量系统分析 (12)7.1.5.2.1校准/检定记录 (12)7.1.5.3实验室要求 (13)7.1.5.3.1内部实验室 (13)7.1.5.3.2外部实验室 (13)7.1.6 组织的知识 (13)7.2能力 (14)7.2.1 能力——补充 (14)7.2.2 能力——在职培训 (14)7.2.3 内部审核员能力 (14)7.2.4 第二方审核员能力 (15)7.3意识 (15)7.3.1 意识——补充 (15)7.3.2 员工激励和授权 (15)7.4沟通 (15)7.5 成文信息 (15)7.5.1 总则 (15)7.5.1.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6)7.5.2 创建和更新 (16)7.5.3 成文信息的控制 (16)7.5.3.2.1记录的保存 (16)7.5.3.2.2工程规范 (17)8运行8.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17)8.1.1 运行策划和控制——补充 (17)8.1.2 保密 (17)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18)8.2.1 顾客沟通 (18)8.2.1.1顾客沟通-补充 (18)8.2.2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 (18)8.2.2.1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补充 (18)8.2.3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 (18)8.2.3.1.1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补充 (18)8.2.3.1.2 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 (18)8.2.3.1.3 组织制造可行性 (18)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19)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19)8.3.1 总则 (19)8.3.1.1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补充 (19)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 (19)8.3.2.1 设计和开发策划——补充 (19)8.3.2.2 产品设计技能 (20)8.3.2.3 带有嵌入式软件的产品的开发 (20)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 (20)8.3.3.1 产品设计输入 (20)8.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 (20)8.3.3.3 特殊特性 (21)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 (21)8.3.4.1 监测 (21)8.3.4.2 设计和开发确认 (21)8.3.4.3样件计划 (22)8.3.4.4产品批准过程 (22)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 (22)8.3.5.1 设计和开发输出——补充 (22)8.3.5.2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 (22)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 (23)8.3.6.1 设计和开发更改-补充 (23)8.4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23)8.4.1 总则 (23)8.4.1.1总则——补充 (24)8.4.1.2供应商选择过程 (24)8.4.1.3 顾客指定的货源(指向性购买) (24)8.4.2 控制类型和程度 (24)8.4.2.1控制类型和程度——补充 (25)8.4.2.2法律和法规要求 (25)8.4.2.3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 (25)8.4.2.3.1 汽车产品相关的软件或带有嵌入式软件的汽车产品 (25)8.4.2.4 供应商监视 (25)8.4.2.4.1 第二方审核 (26)8.4.2.5供应商开发 (26)8.4.3 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 (26)8.4.3.1 外部供方的信息-补充 (27)8.5生产和服务提供 (27)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27)8.5.1.1 控制计划 (27)8.5.1.2 标准化作业——操作指导书和目视标准 (28)8.5.1.3作业准备验证 (28)8.5.1.4停工后的验证 (28)8.5.1.5全面生产维护 (28)8.5.1.6生产工装、试验检验工装和设备的管理 (29)8.5.1.7生产计划 (29)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 (29)8.5.2.1标识和可追溯性——补充 (29)8.5.3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30)8.5.4 防护 (30)8.5.4.1 防护——补充 (30)8.5.5 交付后的活动 (30)8.5.5.1服务信息的反馈 (30)8.5.5.2与顾客的服务协议 (30)8.5.6 更改控制 (31)8.5.6.1更改控制——补充 (31)8.5.6.1.1 过程控制的临时更改 (31)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31)8.6.1产品和服务的放行-补充 (32)8.6.2 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 (32)8.6.3 外观项目 (32)8.6.4外部提供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验证和接收 (32)8.6.5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32)8.6.6 接收准则 (32)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32)8.7.1.1 顾客的让步授权 (33)8.7.1.2 不合格品控制——顾客规定的过程 (33)8.7.1.3 可疑产品的控制 (33)8.7.1.4返工产品的控制 (33)8.7.1.5返修产品的控制 (33)8.7.1.6顾客通知 (33)8.7.1.7不合格品的处置 (33)6.绩效评价 (34)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34)9.1.1 总则 (34)9.1.1.1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34)9.1.1.2统计工具的识别 (34)9.1.1.3基础统计概念知识 (34)9.1.2 顾客满意 (35)9.1.2.1顾客满意-补充 (35)9.1.3 分析与评价 (35)9.1.3.1优先级 (35)9.2内部审核 (35)9.2.2.1 内部审核方案 (36)9.2.2.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36)9.2.2.3制造过程审核 (36)9.2.2.4产品审核 (36)9.3管理评审 (36)9.3.1 总则 (36)9.3.1.1管理评审补充 (36)9.3.2 管理评审输入 (37)9.3.2.1管理评审输入-补充 (37)9.3.3 管理评审输出 (37)9.3.3.1管理评审输出-补充 (37)7.改进10.1总则 (38)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38)10.2.3问题解决 (38)10.2.4 防错 (39)10.2.5保修管理体系 (39)10.2.6 顾客投诉和使用现场失效试验分析 (39)10.3 持续改进 (39)10.3.1持续改进——补充 (39)附录A:控制计划 (40)附录B:参考书目——汽车行业补充 (42)前言--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本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本文中简称为“汽车QMS标准”或“IATF 16949”),连同适用的汽车顾客特殊要求,ISO9001:2015 要求以及ISO 9000:2015一起定义了对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基本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ATF 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涵盖质量管理各方面IATF 16949是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涵盖了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生产过程控制、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供应链管理、持续改进和预防措施、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估和审核以及文件和记录的管理等方面。
1.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ATF 16949规定了组织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所需满足的要求,包括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保持和改进等。
2.产品的设计和开发IATF 16949规定了组织在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质量管理要求,包括产品设计的策划、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评审、设计验证和设计确认等。
3.生产过程控制IATF 16949规定了组织在生产过程控制阶段的质量管理要求,包括生产过程的策划、生产过程的控制、生产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等。
4.产品的检验和试验IATF 16949规定了组织在产品检验和试验阶段的质量管理要求,包括检验和试验计划的制定、检验和试验条件的确定、检验和试验的实施、检验和试验记录的保存等。
5.供应链管理IATF 16949规定了组织在供应链管理阶段的质量管理要求,包括供应商的选择、供应商的评价、供应商的审计、原材料的采购等。
6.持续改进和预防措施IATF 16949规定了组织在持续改进和预防措施阶段的质量管理要求,包括问题的识别和解决、纠正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等。
7.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估和审核IATF 16949规定了组织在质量管理体系评估和审核阶段的质量管理要求,包括内部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等。
8.文件和记录的管理IATF 16949规定了组织在文件和记录管理阶段的质量管理要求,包括文件的编制、文件的审批、文件的发布和分发、记录的保存等。
ISO/TS16949第一版标准最初由国际汽车推动小组(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Task Force,IATF)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76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委员会的支持下创建于1999年,旨在协调和统一全球汽车行业供应链中的不同评估与认证体系。
ISO/TS 16949建立在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基础上,并于2002年和2009年随着ISO 9001:2000版和ISO 9001:2008版的升版而作了相应的更新。
2014年12月,IATF成立了包括IATF成员在内的工作组,开发了ISO/TS 16949改版的设计规范,以保持和ISO 9001:2015版标准的架构和要求相一致。
2016年8月9日,IATF和ISO发布了联合新闻稿,公布了IATF决定发布独立的IATF 16949标准的消息。
IATF承诺继续和ISO保持强有力的合作关系。
新版IATF 16949:2016将和ISO 9001:2015的架构和要求保持统一,已于2016年10月发布,替代现行的ISO/TS 16949:2009版标准。
此新版标准开发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完善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持续改进、强调缺陷预防并减少供应链中的变异和浪费.新标准着重考虑了顾客导向性,综合了许多整车厂的顾客特殊要求,并连同ISO 9001:2015要求一起定义了对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基本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为汽车生产件和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方法,新标准适用于整个汽车供应链。
★IATF 16949:2016与ISO/TS 16949:2009的联系与区别★IATF 16949和ISO/TS 16949标准都是以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框架为基础而建立的汽车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ISO/TS 16949:2009版标准是基于ISO 9001:2008版的要求,而IATF 16949:2016新版标准是在ISO 9001:2015的要求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汽车行业的特殊要求以及相关的汽车客户特殊要求。
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汽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各国都制定了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其中,IATF16949标准是全球汽车行业最为重要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之一。
一、IATF16949标准的背景IATF16949标准是由国际汽车工作组(IATF)制定的。
IATF是由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组成的一个自愿组织,旨在提高汽车行业的质量和安全性。
IATF16949标准于2016年发布,取代了原先的ISO/TS 16949标准。
该标准是全球汽车行业的通用标准,适用于所有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
二、IATF16949标准的内容IATF16949标准包括以下内容: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包括组织结构、资源管理、过程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等方面的要求。
2.客户特定要求:针对不同客户的要求进行特定规定,以确保满足客户需求。
3.技术规范要求:包括产品设计和开发、供应商选择和评估、产品验证、生产控制、产品检验等方面的要求。
4.管理体系审核要求:包括内部审核、供应商审核、管理评审等方面的要求。
5.改进要求:包括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不符合品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三、IATF16949标准的优势IATF16949标准的实施可以带来以下优势:1.提高产品质量:IATF16949标准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可靠性。
2.降低成本:通过IATF16949标准的实施,企业可以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率,减少废品和返工,降低生产成本。
3.提高客户满意度:IATF16949标准要求企业建立客户满意度调查机制,了解客户需求和满意度,从而能够及时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4.提高企业竞争力:IATF16949标准是全球汽车行业的通用标准,实施该标准可以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信誉度。
iatf16949汽车质量体系管理标准IATF 16949是一种汽车质量体系管理标准,也被称为《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规范》。
它是国际汽车工作组(IATF)制定的一项标准,该工作组由全球汽车制造商和国际贸易组织组成。
这个标准旨在通过建立和维护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汽车制造企业和供应链中所有参与方的质量水平。
IATF 16949是全球汽车行业广泛接受的质量管理标准,它替代了ISO/TS 16949标准,并将所有汽车行业的供应商和制造商的质量体系管理标准进行了整合和统一。
采用IATF 16949标准,汽车制造企业能够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1.提高质量水平:IATF 16949强调了对产品和过程质量的控制和改进,通过强化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
这不仅有助于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还可以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产品可靠性和耐久性。
2.降低成本: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和减少质量问题,企业可以降低不合格品的数量,减少废品率和重工率,降低成本。
此外,IATF 16949还鼓励企业采用成本效益化的方法来进行质量管理,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
3.提升供应链管理:IATF 16949要求企业与供应链中的所有参与方实施质量管理的一致标准,包括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这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质量水平,确保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从而减少因供应链问题导致的质量事故和供货延误。
4.促进持续改进:IATF 16949要求企业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找出潜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预防。
这有助于企业实现持续质量改进,并不断提升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效能。
5.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获得IATF 16949认证,企业可以证明其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国际标准和汽车行业要求,这将提升企业的信誉度和声誉,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总之,IATF 16949是汽车行业中广泛采用的质量管理标准,它帮助汽车制造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改善供应链管理,并实现持续改进。
IATF16949-2015质量管理体系IATF 16949是汽车行业常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强调在汽车供应链中实施持续改进和缺陷预防。
这个标准由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IATF)制定,以支持全球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提高他们的产品质量和过程性能。
下面是这个标准的关键元素和部分重要概念。
1.组织环境:定义了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包括企业文化、政策、法规、市场需求等。
2.领导作用:强调高层领导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他们需要为持续改进提供愿景和战略方向。
3.策划和实施:包括制定质量目标和过程,以及实施这些目标和过程。
4.支持与运行:提供了确保过程有效运行所需的资源,如人员、设备、材料和技能。
5.绩效评价: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评估组织的绩效,包括产品质量、过程质量、顾客满意度等。
6.改进:基于绩效评价的结果,识别改进的机会,并采取行动来改进过程和产品。
7.持续改进: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监测、评估、反馈、调整和再评估,以实现持续改进。
8.质量管理: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持续改进来提高产品质量和过程性能。
9.产品质量:产品应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包括功能、可靠性、安全性等。
10.过程质量: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优化流程和过程控制来提高产品质量。
11.供应链质量:管理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质量,以确保整个供应链的质量。
12.人员能力:强调人员技能和培训的重要性,以确保他们具备执行任务所需的技能和能力。
13.过程方法:使用过程管理方法,如PDCA循环(Plan-Do-Check-Act),来优化和改进过程。
14.生命周期思维:考虑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所有阶段,从概念到报废,以实现全面的质量管理。
15.风险管理:识别和管理与质量相关的风险,如供应商风险、过程风险等。
16.知识管理:收集并使用知识来指导决策制定和改进活动。
17.决策分析:使用统计工具和分析方法来支持决策制定和质量改进。
18.持续改进机会:通过识别问题和挑战,为持续改进提供机会。
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前⾔---- 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本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本⽂中简称为“汽车 QMS 标准”或“ IATF 16949 ”),连同适⽤的汽车顾客特定要求,ISO9001:2015 要求以及 ISO9000:2015 ⼀起定义了对汽车⽣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基本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正因为如此,汽车 QMS 标准不能被视为⼀部独⽴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必须当作ISO9001:2015 的补充进⾏理解,并与 ISO9001:2015 结合使⽤。
ISO9001:2015 是⼀部单独出版的 ISO标准。
IATF16949:2016(第⼀版)是⼀份创新⽂件,着重考虑了顾客导向性,综合了许多以前的顾客特定要求。
附录 B 供实施 IATF 16949 要求时参考使⽤,除⾮顾客特定要求另有规定。
历史ISO /TS 16949 (第⼀版)最初由国际汽车推动⼩组(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Task Force,IATF )创建于1999 年,旨在协调全球汽车⾏业供应链中的不同评估与认证体系。
其后,因汽车⾏业增强或 ISO9001修订的需要,创建了其它版本( 2002 年的第⼆版和 2009 年的第三版)。
ISO/TS 16949 (连同原始设备制造商 [ 本⽂中简称为 OEM]和各国汽车⾏业协会开发的⽀持性技术出版物)引⼊了⼀套适⽤于全球汽车制造业的共同产品和过程开发的常见技术和⽅法。
在准备从 ISO/TS 16949:2009(第三版)迁移⾄本汽车 QMS 标准----IATF 16949:2016 过程中,征求了认证机构、审核员、供应商和 OEM 的反馈意见; IATF 16949:2016 ( 第⼀版)的创建注销并取代 ISO/TS 16949:2009 ( 第三版)。
IATF 通过延续联络委员会的⾝份,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ISO )保持着强有⼒的合作,确保持续与 ISO9001 保持⼀致。
IATF 16949汽车标准体系在当今汽车行业中,如何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一直是各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了提高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品质管理水平,国际汽车任务组(IATF)联合ISO发布了IATF 16949汽车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这一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汽车产业的整体质量水平,促进产品创新和持续改进,进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安全、高品质的汽车产品。
1. IATF 16949标准的背景和意义IATF 16949标准是在ISO 9001的基础上,结合了汽车行业的特殊要求和应用经验而制定的。
它主要关注的是汽车行业中与质量和持续改进相关的特定要求,包括产品安全性、供应链管理、制造过程的控制和改进等方面。
实施该标准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提高管理水平,降低产品质量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也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 IATF 16949标准的特点和要求IATF 16949标准要求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建立和维护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这包括明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组织结构和责任、资源管理、产品设计和开发、供应商关系管理、生产过程控制、测量分析和改进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特别强调了对供应链的管理,要求建立起一个稳定、可靠的供应体系,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可控。
3. 实施IATF 16949标准的挑战和机遇对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来说,实施IATF 16949标准无疑是一项挑战。
要全面理解和适应标准要求,并与传统的ISO 9001体系相结合,需要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变革。
这需要对整个供应链进行全面的管理和升级,对供应商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但值得注意的是,实施该标准也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机遇,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开拓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和信誉,降低产品缺陷和风险。
总结回顾IATF 16949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对整个汽车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是对质量管理的一次提升,更是对汽车产业整体素质的提升。
IATF 16949QUALITY MANAGEMENTSYSTEM STANDARD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AUTOMOTIVEInternationalAutomotiveTask Force国际汽车推动小组1st Edition1 October 2016第一版2016年10月1日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requirements for automotive production and relevant service parts organizations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前言--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V)历史 (V)有关认证的说明 (V)引言VII 0.1 总则 (VII)0.2 质量管理原则 (VII)0.3 过程方法 (VIII)0.3.1总则 (VIII)0.3.2 PDCA循环 (IX)0.3.3 基于风险的思维 (X)0.4 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 (X)1.范围 11.1 范围——汽车行业对ISO 9001:2015的补充 (1)1.规范性引用文件 (1)2.1 规范性引用标准和参考性引用标准 (1)2.术语和定义 (1)3.组织环境 (4)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4)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5)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5)4.3.1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补充 (5)4.3.2 顾客特殊要求 (5)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5)4.4.1.1 产品和过程的符合性 (6)4.4.1.2产品安全 (6)4.领导作用 (6)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6)4.1.1 总则 (6)5.1.1.1 公司责任 (7)5.1.1.2 过程有效性和效率 (7)5.1.1.3 过程拥有者 (7)4.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7)5.2方针 (7)5.2.1 制定质量方针 (7)5.2.2 沟通质量方针 (7)5.3组织内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7)5.3.1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补充 (8)5.3.2 产品要求和纠正措施的职责和权限 (8)5.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8)6.1.2.1 风险分析 (9)6.1.2.2 预防措施 (9)6.1.2.2应急计划 (9)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0)6.2.2.1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补充 (10)6.3变更的策划 (10)7支持7.1 资源 (10)7.1.1 总则 (10)7.1.2 人员 (11)7.1.3 基础设施 (11)7.1.3.1 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 (11)7.1.4 过程运行环境 (11)7.1.4.1过程运行环境——补充 (11)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11)7.1.5.1.1测量系统分析 (12)7.1.5.2.1校准/检定记录 (12)7.1.5.3实验室要求 (13)7.1.5.3.1内部实验室 (13)7.1.5.3.2外部实验室 (13)7.1.6 组织的知识 (13)7.2能力 (14)7.2.1 能力——补充 (14)7.2.2 能力——在职培训 (14)7.2.3 内部审核员能力 (14)7.2.4 第二方审核员能力 (15)7.3意识 (15)7.3.1 意识——补充 (15)7.3.2 员工激励和授权 (15)7.4沟通 (15)7.5 成文信息 (15)7.5.1 总则 (15)7.5.1.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6)7.5.2 创建和更新 (16)7.5.3 成文信息的控制 (16)7.5.3.2.1记录的保存 (16)7.5.3.2.2工程规范 (17)8运行8.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17)8.1.1 运行策划和控制——补充 (17)8.1.2 保密 (17)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18)8.2.1 顾客沟通 (18)8.2.1.1顾客沟通-补充 (18)8.2.2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 (18)8.2.2.1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补充 (18)8.2.3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 (18)8.2.3.1.1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补充 (18)8.2.3.1.2 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 (18)8.2.3.1.3 组织制造可行性 (18)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19)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19)8.3.1 总则 (19)8.3.1.1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补充 (19)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 (19)8.3.2.1 设计和开发策划——补充 (19)8.3.2.2 产品设计技能 (20)8.3.2.3 带有嵌入式软件的产品的开发 (20)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 (20)8.3.3.1 产品设计输入 (20)8.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 (20)8.3.3.3 特殊特性 (21)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 (21)8.3.4.1 监测 (21)8.3.4.2 设计和开发确认 (21)8.3.4.3样件计划 (22)8.3.4.4产品批准过程 (22)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 (22)8.3.5.1 设计和开发输出——补充 (22)8.3.5.2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 (22)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 (23)8.3.6.1 设计和开发更改-补充 (23)8.4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23)8.4.1 总则 (23)8.4.1.1总则——补充 (24)8.4.1.2供应商选择过程 (24)8.4.1.3 顾客指定的货源(指向性购买) (24)8.4.2 控制类型和程度 (24)8.4.2.1控制类型和程度——补充 (25)8.4.2.2法律和法规要求 (25)8.4.2.3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 (25)8.4.2.3.1 汽车产品相关的软件或带有嵌入式软件的汽车产品 (25)8.4.2.4 供应商监视 (25)8.4.2.4.1 第二方审核 (26)8.4.2.5供应商开发 (26)8.4.3 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 (26)8.4.3.1 外部供方的信息-补充 (27)8.5生产和服务提供 (27)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27)8.5.1.1 控制计划 (27)8.5.1.2 标准化作业——操作指导书和目视标准 (28)8.5.1.3作业准备验证 (28)8.5.1.4停工后的验证 (28)8.5.1.5全面生产维护 (28)8.5.1.6生产工装、试验检验工装和设备的管理 (29)8.5.1.7生产计划 (29)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 (29)8.5.2.1标识和可追溯性——补充 (29)8.5.3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30)8.5.4 防护 (30)8.5.4.1 防护——补充 (30)8.5.5 交付后的活动 (30)8.5.5.1服务信息的反馈 (30)8.5.5.2与顾客的服务协议 (30)8.5.6 更改控制 (31)8.5.6.1更改控制——补充 (31)8.5.6.1.1 过程控制的临时更改 (31)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31)8.6.1产品和服务的放行-补充 (32)8.6.2 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 (32)8.6.3 外观项目 (32)8.6.4外部提供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验证和接收 (32)8.6.5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32)8.6.6 接收准则 (32)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32)8.7.1.1 顾客的让步授权 (33)8.7.1.2 不合格品控制——顾客规定的过程 (33)8.7.1.3 可疑产品的控制 (33)8.7.1.4返工产品的控制 (33)8.7.1.5返修产品的控制 (33)8.7.1.6顾客通知 (33)8.7.1.7不合格品的处置 (33)6.绩效评价 (34)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34)9.1.1 总则 (34)9.1.1.1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34)9.1.1.2统计工具的识别 (34)9.1.1.3基础统计概念知识 (34)9.1.2 顾客满意 (35)9.1.2.1顾客满意-补充 (35)9.1.3 分析与评价 (35)9.1.3.1优先级 (35)9.2内部审核 (35)9.2.2.1 内部审核方案 (36)9.2.2.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36)9.2.2.3制造过程审核 (36)9.2.2.4产品审核 (36)9.3管理评审 (36)9.3.1 总则 (36)9.3.1.1管理评审补充 (36)9.3.2 管理评审输入 (37)9.3.2.1管理评审输入-补充 (37)9.3.3 管理评审输出 (37)9.3.3.1管理评审输出-补充 (37)7.改进10.1总则 (38)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38)10.2.3问题解决 (38)10.2.4 防错 (39)10.2.5保修管理体系 (39)10.2.6 顾客投诉和使用现场失效试验分析 (39)10.3 持续改进 (39)10.3.1持续改进——补充 (39)附录A:控制计划 (40)附录B:参考书目——汽车行业补充 (42)前言--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本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本文中简称为“汽车QMS标准”或“IATF 16949”),连同适用的汽车顾客特殊要求,ISO9001:2015 要求以及ISO 9000:2015一起定义了对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基本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1.领导承诺和质量政策:组织的领导层必须承诺并制定一份明确的质
量政策,以明确指导组织的质量目标和方向,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
实施和持续改进。
2.客户需求和满意度:组织需要充分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并通过
质量目标和指标来监测和提高客户满意度。
同时,组织还需要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和解决与客户投诉相关的问题。
3.过程方法和六西格玛:组织需要采用过程方法来管理和控制质量管
理体系中的各个过程,包括设计、采购、生产和售后服务等。
同时,组织
还需要运用六西格玛等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来降低产品缺陷率和提高生产
效率。
4.供应链管理:组织需要建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包括与供应商
的选择和评估机制、供应商质量审核、供应商开发和合作等。
通过有效的
供应链管理,可以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进而
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5.关键特性和过程控制:组织需要确定和管理产品和过程的关键特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法和标准。
通过过程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
的质量问题,确保产品符合设计和制造要求。
6.持续改进和监测评审:组织需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并定期进行监
测评审,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监测评审可以通过内部
审核、管理评审和顾客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进行,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管
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