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穿刺法
- 格式:ppt
- 大小:191.50 KB
- 文档页数:22
cvp常用测压途径
CVP,即中心静脉压,是指血液在右房内压力的大小。
衡量CVP
的值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人的血容量、心脏泵血功能、组织灌注情况等,因此常被用于急救、危重病监测等医学领域。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
测压途径。
1.股静脉穿刺法
股静脉穿刺法是一种最常见的测CVP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先让病人承受短暂的疼痛,将股静脉、外阴部区
域消毒,再用针头穿刺到股静脉内,将尿管导管经由针头插入股静脉,定位到右心室内,最后连接监测仪器进行CVP测量。
2.锁骨下静脉穿刺法
锁骨下静脉穿刺法是一种需要医护人员操作的CVP测量方法,需
要进行手术操作,相对于股静脉穿刺法更为安全。
操作步骤如下:先
进行皮肤消毒和铺垫无菌巾,再用局部麻醉,将锁骨下静脉曲线显露后,利用穿刺针头穿刺,在荧光导丝的帮助下将尿管导管置入锁骨下
静脉中,最后将尿管导管连接至监测仪器。
3.颈内静脉穿刺法
颈内静脉穿刺法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测CVP方法,且也是需要医护
人员操作的。
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将病人放置在头部微仰的45度角,
医护人员会进行局部消毒麻醉,再通过在喉部处穿刺,将导管置于颈
内静脉中,然后将监护导管连接至监测仪。
以上就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几种测CVP方法,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测
量时,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出现感染等不必要的并发症。
同时,如果需要离床检查,应将导管随身携带,定期检查导管是否脱落
或堵塞,保持导管通畅。
在使用过程中,应时刻关注CVP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治疗措施,保障欲测量病人的安全。
急诊婴幼儿股静脉两种穿刺抽血方法分析引言在婴幼儿的医疗中,抽血是一项常见的操作。
而对于婴幼儿来说,股静脉是一种常用的抽血通道。
但是由于婴幼儿的年龄较小,对于股静脉抽血的方法选择以及操作技巧都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将对急诊婴幼儿股静脉两种穿刺抽血方法进行分析,供医务人员参考。
方法一:经皮股静脉穿刺经皮股静脉穿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婴幼儿股静脉抽血方法。
其操作流程如下:医务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抽血位置,一般为婴幼儿的股腘部,然后使用消毒液对该位置进行消毒处理。
接着,医务人员使用一根尖头针对股动脉进行定位,并在动脉旁边进行穿刺。
当抽液开始时,医务人员需要确保血管内无血液回流,然后可以进行抽取血液。
经皮股静脉穿刺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时间短暂、并发症较少。
但是由于婴幼儿的股静脉较为细小,穿刺时需要特别小心,以免造成血管损伤或者出血。
超声引导的股静脉穿刺的优点是能够准确找到股静脉位置,避免了股静脉损伤的风险。
但是其缺点是需要额外的设备支持,操作复杂,且耗时较长。
两种方法优缺点对比对比起来,经皮股静脉穿刺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迅速,适用于急诊情况下的抽血操作。
但是存在着股静脉损伤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技术不够娴熟的医务人员来说。
而超声引导的股静脉穿刺则能够准确找到股静脉位置,避免了股静脉损伤的风险,但是其操作复杂,耗时较长,适用于一般条件下的抽血操作。
结论对于急诊婴幼儿股静脉抽血操作,经皮股静脉穿刺和超声引导的股静脉穿刺都是常用的方法。
医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操作,需要在保证操作迅速的尽量避免股静脉损伤的风险。
希望本文能够对婴幼儿急诊抽血操作提供一些帮助。
股静脉穿刺操作方法
股静脉穿刺是一种将导管插入股静脉以达到输液、输血、药物给予和监测中心静脉压力等目的的操作。
下面是股静脉穿刺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
a. 患者安全,保持宽敞的操作环境。
b. 携带所需的消毒工具和材料。
c. 洗手并佩戴清洁手套。
2. 定位和准备皮肤:
a. 选择适当的股静脉穿刺部位,通常是位于腹股沟上缘的中间位置。
b. 用无菌试剂或酒精棉球擦拭穿刺部位的皮肤,从内向外擦拭,保持擦拭区域干燥。
3. 屏息,确定插针角度:
a. 用无菌巩膜或手指压迫腹股沟上方远离穿刺点的区域,以减少患者疼痛。
b. 插入中线穿刺针或针头,在穿刺点附近插入皮肤。
4. 穿刺控制:
a. 在中线以下多次感觉到“弹入”感,表示已穿过皮肤和静脉壁。
b. 保持血液正常流动,确认针头已完全进入静脉。
5. 固定导管:
a. 缓慢将导管插入静脉,注意避免针头穿刺到血管的反面。
b. 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避免活动和拔出。
c. 使用透明敷料覆盖导管插入点,保持干燥清洁。
6. 清理场地和观察:
a. 清理手术场地,包括清除无菌垃圾。
b. 观察患者有无异常症状,如出血、疼痛或感染等。
注意事项:
- 操作前确保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情况和禁忌症。
-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导管类型和尺寸。
- 操作前进行必要的洗手和戴手套,以减少感染风险。
- 进行穿刺前,应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获得患者的同意。
- 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及时停止操作和处理任何不适情况。
股静脉穿刺股静脉是下肢的主要静脉干,其上段位于股三角内。
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位于股前部上1/3,为底在上、尖朝下的三角形凹陷。
底边为腹股沟韧带,外侧边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侧边为长收肌的内侧缘。
股三角的尖位于缝匠肌与长收肌相交处,此尖端向下与收肌管的上口相连续。
股三角的前壁是阔筋膜,其后壁凹陷,自外向内依次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表面的筋膜。
股三角内有股神经、股动脉及其分支、股静脉及其属支和腹股沟淋巴结等。
股动脉居中,外侧为股神经,内侧为股静脉。
寻找股静脉时应以搏动的股动脉为标志。
一操作的解剖学要点1:部位选择 穿刺点选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段交界点下方2-3cm处,股动脉搏动处的内侧0.5-1.Ocm。
2:病人体位 取仰卧位,膝关节微屈,臂部稍垫高,髋关节伸直并稍外展外旋。
3:穿经层次 需穿经皮肤、浅筋膜、阔筋膜、股鞘达股静脉。
㈠股静脉穿刺方法01 在腹股沟韧带中部下方2-3cm处,触摸股动脉博动,确定股动脉走行。
方法是左手食、中、无名指并拢,成一直线,置于股动脉上方。
临床上经常因过度肥胖或高度水肿的患者,致股动脉博动摸不到时,穿刺点选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1/3段交界点下方2~3cm处,穿刺点不可过低,以免穿透大隐静脉根部。
02 能摸到股动脉博动时,手指感觉摸实动脉的走行线,以股动脉内侧0.5cm与腹股沟皮折线交点为穿刺点,胖人穿刺点下移1-2cm03 右手持穿刺针,针尖朝脐侧,斜面向上,很重要,针体与皮肤成30-45度角。
胖人角度宜偏大。
04 沿股动脉走行进针,一般进针深度2-5cm。
持续负压。
05 见到回血后再作微调。
宜再稍进或退一点。
同时下压针柄10-20度,以确保导丝顺利进入。
㈡股静脉穿刺技巧01 股静脉穿刺的要点,关键在于找准动脉搏动的位置,左手摸到股动脉位置后,穿刺时左手不宜压迫动脉过紧,以免在左手的压迫下使静脉移位。
02 股静脉的穿刺点旁开股动脉0.5cm即可,如旁开1cm,有时易导致股静脉在穿刺点近动脉侧,如此进针易穿到动脉。
婴幼儿股静脉穿刺术1. 介绍股静脉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在婴幼儿中获取静脉血样或给药。
这种技术能够准确、安全地获取血液样本,以便进行临床分析和诊断。
2. 操作步骤股静脉穿刺术包括以下步骤:2.1 准备在进行股静脉穿刺术之前,医护人员应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包括:- 确认患者身份和合适的穿刺部位- 消毒穿刺部位以降低感染风险- 准备所需的穿刺器械和材料2.2 操作接下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股静脉穿刺:1. 将患者的腿部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使股静脉区域易于观察和穿刺。
2. 用消毒液清洁穿刺区域,用消毒棉球擦拭皮肤。
3. 穿戴手套,并将穿刺针握在适当的位置上。
4. 用拇指和食指分开患者的股骨上缘和均匀拉开。
5. 用穿刺针缓慢垂直穿刺皮肤,并逐渐向内倾斜,直到穿刺到股静脉。
6. 当穿刺到血管时,会观察到鲜红色的血液进入穿刺针内的横塞。
7. 迅速降低穿刺角度,同时将针尖插入血管内,并注意确保穿刺针进入血管而不是周围组织。
8. 当针尖完全进入血管内,应进行必要的操作,如采集血液样本或给药。
9. 操作完成后,缓慢抽出穿刺针,用纱布或棉球轻轻按压穿刺部位,以避免出血。
10. 应丢弃使用过的器械和材料,并对穿刺部位进行适当处理和包扎。
3. 注意事项在进行股静脉穿刺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操作前应仔细检查器械和材料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 手术前应先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稳定、轻柔的手法,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和损伤。
- 需要时可以使用局部麻醉药物,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 操作后应监测患者的病情反应,并及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4. 结论婴幼儿股静脉穿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获取静脉血液样本或给药的方法。
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并注意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规定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股静脉穿刺术(儿科)
适应症
用于危重及不宜翻身的婴幼儿采血。
准备
1.患儿准备患儿仰卧,将穿刺侧臀部垫高,使腹股沟绷起,双腿下垂,穿刺侧大腿稍外展屈膝,助手立于患儿头端,帮助固定躯干及双下肢。
2.准备好股静脉穿刺所需物品:治疗盘,5~10ml注射器和6、7号针头各两个。
3.穿刺前向家长解释有关股静脉抽血的知识和目的,并请家长在治疗室外等候。
方法及内容
1.清洗患儿腹股沟至阴部,更换尿布,覆盖生殖器与会阴(以免污染穿刺点)。
2.患儿仰卧位,垫高穿刺侧臀部,展平腹股沟。
大腿外展外旋,膝关节呈90°。
3.常规消毒腹股沟至大腿根部局部皮肤,术者用左手手指消毒后在腹股沟中1/3处摸到股动脉的搏动后,右手持注射器沿搏动最明显处之内侧垂直刺入,待针头刺入1/3处或一半左右,左手固定针头,右手持针边退边抽;亦可在腹股沟韧带下约1-3cm处,沿股动脉内侧,与皮肤呈45°角进针,见有回血后停止进针,并固定,抽取血液。
拔针后,用棉球压迫5-10min,贴胶布。
注意事项
1.术者先剪好指甲,洗净手指,以碘酊、乙醇严密消毒,避免带入感染。
2.使注射器内形成足够的负压很重要,最好用10ml注射器以形成负压。
取血用的针管千万不能漏气。
取血要快,否则血液会凝固在注射器中。
3.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肾病综合征等高度浮肿患儿慎用。
4.不宜在同侧反复穿刺,一侧穿刺失败,在有效压迫止血后,再取对侧。
5.如刺入动脉,立即拔针,压迫止血。
6.保持针眼不被大小便污染。
股静脉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
股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主要用于输液、输血、营养支持等治疗。
正确的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 术前准备
患者需要在手术前测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并清除部位的毛发和皮屑。
手术者需要做好手卫生和穿戴手套以防止感染。
穿刺前还要确认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相关信息。
2. 穿刺技巧
在确定穿刺部位后,用无菌准备好的刀片刮去皮肤表面的角质层,然后用消毒的棉球擦拭穿刺部位。
用无菌手套戴好后,用无菌的针头插入穿刺部位,保持针头与静脉成一定的角度,直到可以抽出血液。
要注意穿刺的深度,不要刺穿动脉,避免出现静脉穿刺并发症,如局部肿胀、感染、出血等。
3. 穿刺后处理
取出针头后,用无菌棉球压迫穿刺部位,以便止血和避免出血、渗出等并发症的发生,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适或异常。
在需要长时间进行输液或输血的情况下,要注意定期更换位置,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注意事项
股静脉穿刺是一项操作繁琐的医疗技术,要求手术者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
穿刺过程中,手术者应随时注意体位、呼吸和心跳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出现静脉穿刺并发症时的及时处理方法。
同时,在穿刺过程中,要做好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股静脉穿刺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正确的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股静脉穿刺操作规程一、护理目标以标本采集为目的,操作规范,标本不发生溶血,抗凝标本无凝血,达到检验目二、操作步骤1.评估患儿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患儿肢体活动情况、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有无水肿、结节、瘢痕、伤口、感染等)。
2.准备(1)环境准备:清洁安静,采光好。
(2)操作者: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操作前洗手。
(3)用物:棉签、弯盘、碘伏皮肤消毒液、一次性采血管、一次性采血针、棉球、胶布。
3.操作方法(1)协助患儿取仰卧位,将其穿刺侧大腿稍外展、外旋,膝关节自然弯曲,小腿弯曲90°角呈蛙状,穿刺侧臀部垫高,使腹股沟充分暴露,尿布覆盖会阴部,助手站于患儿头侧,帮助固定躯干及双下肢。
(2)操作者站于患儿足端,左手食指触摸股动脉搏动,定位后作标记。
(3)消毒穿刺部位及操作者左食指继续触摸股动脉搏动明显处并固定好。
(4)右手持采血针,在股动脉搏动点稍内侧穿刺即可进入股静脉,股静脉穿刺有2种方法:1)直刺法:在股动脉内侧垂直刺入,慢慢提针同时抽吸,见抽出暗红色血,则提示进入股静脉,立即停止提针加以固定,尽快抽血到所需要量。
如未见回血,则应继续刺入或缓慢边退边回抽试探直到见血为止。
2)斜刺法:触到股动脉搏动点,食指不要移开,在股动脉距离腹股沟下1-2cm处与皮肤呈20°-30°斜刺进针(肥胖患儿可加大角度为30°-45°),边进边抽吸,见抽出暗红色血,则提示进入股静脉,立即停止进针加以固定,尽快抽血到所需要量。
如未见回血,则应继续刺入或缓慢边退边回抽试探直到见血为止。
(5)抽出所需血量后立即拔出针头,用干棉球压迫穿刺点2-3分钟或更长时间至不出血为止。
(6)取下针头,将血液沿标本管壁缓慢注入。
标本及时送检。
(7)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
(8)按《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处置用物,洗手。
三、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局部必须严格消毒,比常规消毒的范围大,以防止感染。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介入性操作,通常用于长期静脉内营养支持、药物输注、血液透析等治疗或检查的需要。
这种技术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操作规范,才能确保安全有效。
一、操作前的准备在进行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病史收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尤其需要注意患者的血凝状态、静脉通畅程度、周围大血管的位置和病变情况等因素,以便选择合适的置管部位和穿刺技术。
同时需要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如禁食、禁饮、局部消毒、心理疏导等,以减少手术风险和增加患者的合作度。
二、的操作技术的常用穿刺技术有两种,一种是Seldinger法,另一种是直接穿刺法。
前者需要先用针头穿刺静脉,并通过针孔导入导管,再拔出针头。
后者则直接穿刺静脉,将导管插入穿刺口。
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并确保手术间注射物、药品和器材的选用符合规范和术中需要。
同时还需要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静脉内压力,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出血、穿刺困难、导管位置等情况。
定期更换导管、检查导管位置和皮下皮瓣的情况,并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三、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操作,操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导管相关并发症,如出血、血栓、感染、管内血栓等。
特别是在老年人、营养不良、全身感染等高危人群中,更需要谨慎操作和注意观察。
此外,术中过程中,还需注意穿刺位置距离髂峰的距离,在选择左侧穿刺后,应该注意穿刺处与左精索以及左侧的关键性血管相关解剖关系,防止术后引起相关并发症,比如最常见的是血肿感染等。
技术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完善,但如果不注意操作规范和细节、技术和操作误操作,仍然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所以在术前术中,都需要认真思考、周密计划和细心操作,从而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四、总结是一种重要的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它为治疗临床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但是,它的安全和有效需要依赖严格的操作规范、科学有效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定期的并发症监测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