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妥乐平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现状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神经妥乐平的功能主治是什么意思1. 神经妥乐平的概述神经妥乐平(trade name: Neurotin)是一种口服抗癫痫药物,其主要成分为加巴喷丁(Gabapentin)。
它对于治疗多种神经疾病和疼痛症状具有一定的疗效。
神经妥乐平是一种处方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 神经妥乐平的主要功能神经妥乐平主要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发挥作用。
以下是神经妥乐平的主要功能:•缓解癫痫发作:神经妥乐平被广泛用于控制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它通过抑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从而减少癫痫的发作。
•缓解神经痛:神经妥乐平也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神经痛,如带状疱疹后疼痛、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等。
它可以减轻神经痛的程度和频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控制焦虑和失眠:神经妥乐平有时被用作治疗焦虑和失眠的辅助药物。
它可以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3. 使用神经妥乐平的适应症神经妥乐平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癫痫:对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神经痛:如带状疱疹后疼痛、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等。
•周围神经性帕金森综合征:用于缓解这种疾病引起的疼痛和其他神经症状。
•神经性疲劳:可以减轻神经性疲劳所引起的疼痛和症状。
•长期治疗癫痫的辅助药物:可以与其他抗癫痫药物联合使用,提高疗效。
4. 神经妥乐平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神经妥乐平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剂量使用神经妥乐平,不可随意停药。
•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并停止使用该药物。
•在使用神经妥乐平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度的副作用,如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等。
如果副作用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使用神经妥乐平期间,应避免饮酒和驾驶机动车辆,以免影响判断和反应能力。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有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特别谨慎使用神经妥乐平。
5. 结论神经妥乐平是一种具有多种主要功能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癫痫、神经痛和控制焦虑、失眠等症状。
神经妥乐平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阳旭锋;付成会
【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
【年(卷),期】2008(021)008
【摘要】神经妥乐平(Neurotropin,NTP)是将牛痘免疫病毒疫苗接种于家兔皮肤组织,经过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产生具有局部防御及修复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
1949年NTP注射剂在日本上市,它作为一种疼痛治疗药物已在临床上应用近60年,近几年此药在国内广泛用于对慢性疼痛病例的治疗。
现结合文献对其药理作用、镇痛机制及在慢性疼痛病例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总页数】4页(P77-80)
【作者】阳旭锋;付成会
【作者单位】遵义县人民医院,贵州,遵义,563100;遵义县人民医院,贵州,遵
义,563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5;R971
【相关文献】
1.复方阿片类镇痛药在急慢性中重度疼痛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J], 韩琼
2.臭氧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王彦凤; 鄢建勤; 李平
3.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应用于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治疗中疗效分析 [J], 罗宗利;易萍
4.多模式镇痛在晚期慢性癌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1例 [J], 林施延;代俊竹;邹慧超
5.慢性疼痛药物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糖皮质激素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J], 魏武;顾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经妥乐平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引言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带状疱疹后常伴随着神经痛,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痛苦和不适。
虽然目前有很多治疗手段可以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症状,但是效果参差不齐,有一定的局限性。
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务之急。
神经妥乐平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它通过调整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进而改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症状。
本文旨在观察神经妥乐平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一、神经妥乐平简介神经妥乐平是一种新型的神经调节药物,主要成分是妥乐平。
妥乐平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增加5-羟色胺在突触间隙的浓度,从而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减轻疼痛感。
神经妥乐平通过抑制疼痛传导通路和改善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症状。
二、体外冲击波疗法简介体外冲击波疗法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手段,通过将高能量的冲击波传输到患部,刺激组织修复和再生,从而改善患部的症状。
体外冲击波疗法可以刺激神经再生和修复,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改善神经功能,缓解神经痛的症状。
三、疗效观察方法1. 受试者选择本次观察共选择了10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作为受试者,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在30-60岁之间。
所有受试者均符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诊断标准,并且未接受过其他相关治疗。
2. 治疗方法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了神经妥乐平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口服神经妥乐平,每日3次,每次50mg;体外冲击波疗法,每周1次,连续治疗4周。
3. 疗效评价观察期为治疗开始后的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进行疼痛评分。
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法,将疼痛程度按照0-10分进行评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
四、结果观察1. 疼痛评分治疗前,受试者的平均疼痛评分为8.5分;治疗2周后,平均疼痛评分下降至6.0分;治疗4周后,平均疼痛评分下降至3.0分。
神经妥乐平大剂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应用宋涛【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妥乐平大剂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大剂量神经妥乐平治疗组(18u/日),疗程14d.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疗效.结果:(1)治疗组VAS值在治疗后1个月为(3.23±1.34)分,低于治疗前(6.27±1.23)分,t=8.361,P=0.000;亦低于对照组治疗后VAS值(4.15±0.92)分,t=2.635,P=0.027.(2)治疗组的疗效优、良、差率分别是75.00%、18.75%和6.25%,对照组分别是21.43%、40.48%和38.10%,Z=-5.171,P=0.000.结论:大剂量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有效.【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4(026)002【总页数】2页(P24-25)【关键词】神经妥乐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作者】宋涛【作者单位】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南平顶山46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2.1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临床上属于较剧烈的顽固难治性疼痛。
疼痛呈烧灼痛或撕裂样或刀割样。
发作时常导致患者坐卧不安、不思饮食,焦虑或抑郁;由于定义上的差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估计在8%~24%间[1,2]。
也有报道,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之间,约有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
带状疱疹患者发生PHN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增。
50岁以上的患者中有25%~50%发展成PHN,而超过70岁的患者中,发展成PHN 的比例则高达75%[3]。
带状疱疹急性期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但由于目前对带状疱疹的治疗认识不足使带状疱疹患者在急性期控制欠佳[4,5],使患者忍受极大痛苦并极容易发展为PHN。
神经妥乐平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神经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全文)【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片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肢根性疼痛、麻木及冷感等神经症状的疗效分析。
方法:选择单纯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肢根性症状、首次发病、VAS评分在5分以上的患者100例。
随机分成神经妥乐平组和对照组,各50例,神经妥乐平组给予神经妥乐平片8.0 NU、bid,口服,2W;对照组:给予非甾体消炎镇痛类药物(西乐葆胶囊)200mg、bid,口服,2W。
两组病人均要求绝对卧床休息1个月,不联合应用其他药物及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1W、2W及停药后1周、2周下肢疼痛、麻木及冷感变化情况及半年内症状复发率情况。
结果:用药后1W、2W及停药后1周、2周两组间下肢根性疼痛的减轻、麻木的减轻及半年内症状复发情况有显著性差异。
用药后2周疼痛减轻优良率:神经妥乐平组90%vs对照组56%;停药后2周疼痛减轻优良率,神经妥乐平组96%vs对照组50%。
用药2周后麻木症状改善优良率:神经妥乐平组80%vs对照组40%。
停药后2周麻木改善优良率:神经妥乐平组85%vs对照组45%。
半年内症状复发率:神经妥乐平组4%vs 对照组20%。
结论:神经妥乐平片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肢根性疼痛、冷感、麻木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其疗效持续时间长、复发率低。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妥乐平VAS评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椎外科的常见多发病,且随着电脑及汽车的普及,该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手术治疗,但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特别是首次发病患者经卧床休息、口服药物、腰椎牵引等保守治疗,症状和体征多数都能得到缓解。
目前治疗药物较多,但疗效好、安全性高的药物较少。
临床多有报道神经妥乐平对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麻木及冷感等神经症状方面疗效显著。
本文旨在研究神经妥乐平片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首次发病病例中下肢根性疼痛、冷感、麻木等神经症状方面的疗效。
【通用名称】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商品名称】神经妥乐平 Neurotropin【成份】本药针剂为无色-淡黄色的水性注射液,有轻微的特异气味,味道微辛,pH为7.0-8.0 ;渗透压比约等于1(对比为0.9%生理盐水)。
【性状】本药片剂为淡橙黄色薄膜外涂层片剂。
【作用与用途】适用于腰痛症、颈肩腕综合征、肩周炎和变形性关节炎。
【免疫程序和剂量】通常成人每日4片,分早晚2次口服。
另外,根据年龄和症状应酌量增减。
:本药应直接吞服,请勿咀嚼。
本药外表施有薄膜涂层,故应避免将之粉碎混合。
给予药品时,应告知患者,服用PTP包装的药剂时,应先从PTP塑板中取出药片再服用。
(曾有报告,由于误服PTP塑板造成尖硬的锐角部刺入食道粘膜,甚至造成穿孔,引起纵膈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
)【不良反应】:在2171例病例中,有副作用报告的为98例(4.51%),其中主要副作用如下 :胃部不适感1.34%,恶心、反胃0.74%,食欲不振 0.55%,腹泻、软便0.46%,胃痛、腹痛0.46%,口渴0.28%,皮疹0.51%。
严重副作用-休克 :因偶尔会出现脉搏异常、脉促、脉搏测知不能、胸痛、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紫绀、低血压、意识消失、哮喘发作、喘鸣、咳嗽、打喷嚏、失禁等休克症状,须密切观察,出现此种情况时,应马上停止给药并采取适当处理。
其他副作用-过敏症 :偶尔会出现发疹、荨麻疹、红斑、瘙痒等过敏症状,在该情况下应停止给药。
循环系统 :偶尔会出现血压上升,心动过速等症状。
消化系统 :偶尔有恶心、反胃、口渴、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
神经系统 :有时会出现困倦,偶尔出现头晕、头昏、头痛、头重感、颤抖、痉挛、麻木、感觉异常、冷感、红斑、潮红、出汗、冷汗、意识障碍、发呆等症状。
肝脏 :偶尔会出现GOT、GPT值上升。
其他 :有时出现面色潮红,偶尔出现感觉不适,疲劳、脱力感,一过性不适,脸颊红热,浮肿、肿胀、发烧、恶寒、发冷、寒战等症状。
神经妥乐平的功能主治是什么简介神经妥乐平(Neurontin)是一种抗癫痫药物,也被用于治疗神经病痛和其他神经疾病。
它的主要成分是加巴喷丁(Gabapentin),通过改变神经细胞内钙通道的活性发挥药效。
神经妥乐平已经被广泛使用,并且被证实在多个疾病的治疗中有效。
神经痛神经妥乐平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痛的治疗。
神经痛通常是由于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导致的疼痛。
神经妥乐平通过抑制神经细胞的异常放电减轻神经痛。
以下是神经妥乐平在神经痛治疗中的一些主要功能和主治:•减轻疼痛:神经妥乐平可以减轻神经痛的疼痛症状,包括烧灼、刺痛和电击样的疼痛感觉。
•缓解症状:神经妥乐平还可以减少神经痛引起的其他症状,如痉挛、肌肉紧张和痉挛感。
癫痫神经妥乐平也被用于癫痫的治疗,癫痫是一种脑部异常放电导致的慢性疾病。
以下是神经妥乐平在癫痫治疗中的主要功能和主治:•控制癫痫发作:神经妥乐平可以减轻癫痫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和强度,减少癫痫发作带来的不适和影响。
•预防癫痫:神经妥乐平也可以用作长期治疗癫痫的药物,以预防癫痫发作的再次发生。
神经疼痛和其他疾病除了神经痛和癫痫,神经妥乐平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神经疼痛和疾病。
以下是神经妥乐平在其他疾病治疗中的一些主要功能和主治:•神经痛性疼痛:神经妥乐平可以减轻其他神经痛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痛等。
•周围神经病痛:对于患有周围神经病痛的患者,神经妥乐平可以减少疼痛和不适感。
•阿尔茨海默病:尽管神经妥乐平并非治愈阿尔茨海默病,但它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病症状和生活质量。
使用和副作用神经妥乐平通常是以口服药物的形式使用,并且随着情况而定,剂量可能因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而有所不同。
然而,还是要注意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精神运动不安:神经妥乐平可能导致一些患者出现精神运动不安的症状,如不安、焦虑、易怒等。
•嗜睡和疲乏:一些患者可能会在使用神经妥乐平后感到嗜睡和疲乏。
•可能的依赖性:长期和高剂量使用神经妥乐平可能导致依赖性。
神经妥乐平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妥乐平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
方法9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改善血液循环药物与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
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神经传导速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治疗期间出现上腹不适1例(2.22%),对照组无药物不良反应出现。
结论神经妥乐平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应用。
关键词神经妥乐平;周围神经损伤;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是因各种原因所致的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营养障碍与运动障碍,临床表现为腋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肌皮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股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腓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
以往研究发现,维生素B12在周围神经损伤后发挥显著的调节、再生作用[1]。
然而,该药主要针对药物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及实验性神经损伤,而在周围神经损伤中却收效甚微[2,3]。
目前,如何促使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再生已成为神经外科研究的重点课题。
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院45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采用神经妥乐平治疗,收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90例。
入组标准:压迫史或外伤史;具备下例3项或以上,包括:触电样或烧灼样疼痛、感觉减退、麻木、乏力、感受过敏、肌肉萎缩、腱反应消失或减弱;病程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改善血液循环药物与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包括:复方丹参、地巴唑、肌苷、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B1,同时配合康复治疗、功能训练与理疗等干预措施。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神经妥乐平注射液(日本脏器制药株式会社,注册证号S2*******)静脉滴注,6 ml/次,1次/d;治疗1个月后改为口服神经妥乐平片剂(日本脏器制药株式会社,批准文号:S2*******), 4 U/d,2次/d。
神经妥乐平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评价神经妥乐平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2月治疗的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神经妥乐平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30例为治疗组,同期其他治疗相同而未用神经妥乐平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然后口服泼尼松30mg,每日1次,连续10d后逐渐减量。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妥乐平注射液7.2u/次,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2周对于发病已满1周(静止期)的患者,由针灸科医生给予系统针灸治疗。
另在患者入院后即给予康复指导,督促患者坚持康复锻炼。
以面神经功能指数(facial nerve function index,fnfi)作为评判疗效指标,fnfi≥0.9为面神经功能基本恢复。
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显效率为70.0%,有效8例,有效率为26.7%,无效1例,无效率为3.3%,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12显效率为4.0%,有效12有效率为40.0%,无效6例,无效率为20.0%,总有效率为9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然后口服泼尼松30mg,每日1次,连续10d后逐渐减量。
1.2.2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妥乐平注射液7.2u/次[3],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2周对于发病已满1周(静止期)的患者,由针灸科医生给予系统针灸治疗。
另在患者入院后即给予康复指导,督促患者坚持康复锻炼。
2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显效率为70.0%,有效8例,有效率为26.7%,无效1例,无效率为3.3%,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12显效率为4.0%,有效12有效率为40.0%,无效6例,无效率为20.0%,总有效率为9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试论神经妥乐平在神经内科的应用作者:李琼等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42-01【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神经内科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神经内科的不断发展的趋势下,,神经妥乐平也在神经内科中得到不断发展并逐渐应用。
笔者作为一名神经内科工作人员,在认真研究和总结神经妥乐平在神经内科的应用基础上,联系自身工作经验,全面论述神经妥乐平在神经内科的应用,以期促进自身工作的进步。
【关键词】:神经妥乐平、神经内科、应用产生于日本的神经妥乐平是由日本脏器只要株式会社研究生产出来的主要是将牛痘病毒的疫苗接种到家兔的皮肤组织,之后发生了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此后产生的非蛋白质性生理活性物质经过提纯精致,就成了所谓的NTP。
神经妥乐平的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不仅在抗过敏、减轻脑水肿和止痒等方面,而且在镇痛和提高免疫反应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正是由于其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也在逐渐被推广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立足于这样的背景,笔者将对神经妥乐平在神经内科的应用进行系统论述。
一神经妥乐平的镇痛作用神经妥乐平在神经内科中被广泛应用,也有很好的效果,镇痛就是其显著效果之一。
神经妥乐平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在镇痛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疼痛的过程并不是单一的生化物质参与,而是很多物质再参与的,缓激肽、前列腺素、P物质和组织胺等都是导致疼痛的重要内在原因。
缓激肽导致疼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内源性激活通常从凝血因子XII的激活导致的,导致血管内皮受到破坏,然后内膜下组织与凝血因子XII发生接触,之后就形成了XIIa,Xna 再激活前激肤释放酶使之成为激肤释放酶,后者使血浆和淋巴液中的高分子量激肤原水解,生成缓激肤,可直接诱发痛觉,同时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引起组织水肿,并招致其他致痛物质渗出,加重疼痛程度。
神经妥乐平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现状综述作者:李晓婷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8期神经妥乐平是将牛痘疫苗接种至家兔皮肤中,从其炎性、免疫组织中所提取并经过提纯、去蛋白、去微生物后精制而成的小分子生物活性混合物,药液中未添加防腐剂、无微生物。
本药由40多种有机酸、核酸、氨基酸所构成,分为4个不同的组团,且每个组团的药理作用存在差异[1]。
本文现就神经妥乐平的药理作用及应用现状作如下具体综述,旨在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1 神经妥乐平的药理作用1.1 镇痛作用神经妥乐平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发挥镇痛作用,其一为通过阻碍激肽释放酶而达到抑制缓解肽合成的效果,而缓解肽是介导疼痛、变态反应的主要介质;其二为可对下行行性疼痛抑制系统产生激活作用,而下行性疼痛抑制系统是疼痛调节的重要机构。
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麻醉性镇痛药相比,神经妥乐具有不同的镇痛机制,其可避免相关不良反应发生。
1.2 调节免疫系统作用神经妥乐平可促进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增加,提高巨噬细胞及T细胞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对T细胞依赖性抗原抗体免疫反应。
同时神经妥乐平可通过增加T淋巴细胞功能及数量,而达到减轻及抑制高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效果;此外,其还可促进T细胞产生IL-2的功能,刺激其分泌,进而恢复T细胞依赖性免疫反应,调节免疫系统。
1.3 修复、营养神经作用神经妥乐平可促进神经突触传导的恢复,激活Na-K-ATP酶的活性,进而加快神经轴突的形成及许旺细胞的增殖,调节病损神经的传导速度,对缺氧状态下神经元功能发挥保护作用。
此外,神经妥乐平可促进纤维母细胞瘤BDNF的表达,且对细胞形态及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常用于器质性疾病、大脑功能的治疗中[2]。
1.4 脑保护作用神经妥乐平属于激肽释放抑制药物之一,可对腹内侧核及脑室旁的神经内分泌功能、自主神经功能产生影响,进而预防因脑缺血而引起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增多,降低脑能量耗竭、大脑水肿发生的风险。
神经妥乐平可对脑炎性MBP诱发的免疫反应产生抑制,进而预防脑脊髓炎发生。
神经妥乐平对腰椎间盘突出神经痛疗效的观察研究引言: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痛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的质量。
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痛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药物治疗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
神经妥乐平作为一种神经保护剂,具有减轻神经炎症反应、缓解神经根疼痛等作用。
本研究通过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神经痛患者接受神经妥乐平治疗后的疗效,旨在评估该药物在这一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研究选取了近三年来就诊于某医院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接受了神经妥乐平治疗,另外30例则作为对照组接受了常规的物理疗法。
治疗时间持续6个月,每个月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体征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神经妥乐平治疗的患者在疼痛程度、体征改善和生活质量上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其中,在第三个月结束时,神经妥乐平治疗组的患者疼痛程度平均降低了65%,而对照组的患者只降低了40%。
此外,接受神经妥乐平治疗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讨论:神经妥乐平作为一种神经保护剂,通过减轻神经炎症反应、缓解神经根疼痛等作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神经痛患者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该药物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神经妥乐平在治疗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结论:在本研究中,神经妥乐平治疗可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体征和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推测神经妥乐平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痛的药物。
然而,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以进一步验证神经妥乐平在此疾病中的疗效。
总结:神经妥乐平作为一种神经保护剂,在腰椎间盘突出神经痛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该药物可以显著减轻疼痛程度、改善体征,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神经妥乐平还拥有较好的安全性,为广大腰椎间盘突出神经痛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神经妥乐平的功能主治和作用简介神经妥乐平是一种常用的神经系统药物,其主要成分是盐酸度奈丁。
它具有抗抑郁、镇静、抗焦虑和抗痴呆等多种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本文将介绍神经妥乐平的功能主治和作用。
功能主治1. 抗抑郁作用神经妥乐平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增加突触传递的效率,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它能够提高患者的情绪状态,增强积极情绪,减轻消极情绪。
2. 镇静作用神经妥乐平具有镇静作用,可以减轻焦虑和紊乱的情绪。
它能够放松紧张的神经系统,帮助患者恢复平静,提高睡眠质量。
3. 抗痴呆作用神经妥乐平对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它可以增强脑血流,改善脑功能,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
4. 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妥乐平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衰弱、神经痛、癫痫等。
它能够舒缓患者的神经症状,减轻疼痛或抑制癫痫的发作。
作用机制神经妥乐平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成分度奈丁有关。
度奈丁是一种具有多种神经效应的药物,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1.调节神经递质:度奈丁可以增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释放,从而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改善患者的情绪和认知功能。
2.改善脑血流:度奈丁能够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部供氧供血,从而提高脑功能和记忆力。
3.调节神经兴奋性:度奈丁能够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神经传递的过程,从而减轻疼痛和癫痫的发作。
4.平衡神经系统:度奈丁可以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减轻紧张和焦虑,帮助患者恢复平静和放松。
注意事项在使用神经妥乐平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事项:•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遵循医嘱用药。
•对于过敏体质者谨慎使用,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对于老年人和孕妇应谨慎使用,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昏睡、昏迷等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总之,神经妥乐平是一种功能广泛的神经系统药物,具有抗抑郁、镇静、抗焦虑和抗痴呆等多种功能。
神经妥乐平原理神经妥乐平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焦虑和抑郁症的药物。
它的原理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来缓解症状,并提高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神经妥乐平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对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
神经递质是一类化学物质,它们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并在大脑中调节情绪和心理活动。
焦虑和抑郁症往往与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有关,神经妥乐平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活动来改善这些症状。
具体来说,神经妥乐平主要作用于两种神经递质: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血清素是一种能够提高人的情绪和幸福感的神经递质,而去甲肾上腺素则与人的兴奋和应激反应有关。
在焦虑和抑郁症患者中,血清素水平较低,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较高。
神经妥乐平可以通过增加血清素的浓度和降低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来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从而减轻症状。
神经妥乐平还具有抗过敏和镇静作用。
焦虑和抑郁症患者往往伴有一些身体症状,如失眠、肌肉紧张和心悸等。
神经妥乐平的抗过敏作用可以缓解这些症状,而其镇静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紧张和压力。
神经妥乐平的使用方法是口服,每天一次。
通常,治疗的初期剂量较低,随着症状的改善逐渐增加剂量。
但是,具体的用药方案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此外,神经妥乐平的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见到明显的效果。
因此,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保持耐心,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尽管神经妥乐平在治疗焦虑和抑郁症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但它也有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晕、恶心、乏力等,但这些副作用通常是暂时的,且不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但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心律失常或过敏反应,患者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
总的来说,神经妥乐平是一种有效的药物治疗焦虑和抑郁症的选择。
它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来改善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缓解症状。
然而,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的状况,并遵循医生的指导,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效果。
龙源期刊网
神经妥乐平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现状综述作者:李晓婷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8期
神经妥乐平是将牛痘疫苗接种至家兔皮肤中,从其炎性、免疫组织中所提取并经过提纯、去蛋白、去微生物后精制而成的小分子生物活性混合物,药液中未添加防腐剂、无微生物。
本药由40多种有机酸、核酸、氨基酸所构成,分为4个不同的组团,且每个组团的药理作用存在差异[1]。
本文现就神经妥乐平的药理作用及应用现状作如下具体综述,旨在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1 神经妥乐平的药理作用
1.1 镇痛作用
神经妥乐平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发挥镇痛作用,其一为通过阻碍激肽释放酶而达到抑制缓解肽合成的效果,而缓解肽是介导疼痛、变态反应的主要介质;其二为可对下行行性疼痛抑制系统产生激活作用,而下行性疼痛抑制系统是疼痛调节的重要机构。
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麻醉性镇痛药相比,神经妥乐具有不同的镇痛机制,其可避免相关不良反应发生。
1.2 调节免疫系统作用
神经妥乐平可促进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增加,提高巨噬细胞及T细胞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对T细胞依赖性抗原抗体免疫反应。
同时神经妥乐平可通过增加T淋巴细胞功能及数量,而达到减轻及抑制高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效果;此外,其还可促进T细胞产生IL-2的功能,刺激其分泌,进而恢复T细胞依赖性免疫反应,调节免疫系统。
1.3 修复、营养神经作用
神经妥乐平可促进神经突触传导的恢复,激活Na-K-ATP酶的活性,进而加快神经轴突的形成及许旺细胞的增殖,调节病损神经的传导速度,对缺氧状态下神经元功能发挥保护作用。
此外,神经妥乐平可促进纤维母细胞瘤BDNF的表达,且对细胞形态及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常用于器质性疾病、大脑功能的治疗中[2]。
1.4 脑保护作用
神经妥乐平属于激肽释放抑制药物之一,可对腹内侧核及脑室旁的神经内分泌功能、自主神经功能产生影响,进而预防因脑缺血而引起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增多,降低脑能量耗竭、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