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园林
- 格式:doc
- 大小:537.00 KB
- 文档页数:14
阿尔汉布拉宫(Alhambra Palace) 西班牙中世纪格拉纳达(Granada)王国的王宫伊斯兰园林始建于13世纪阿赫马尔王及其继承人统治期间
伊斯兰特点 1.十字形水渠(营造绿洲)
2.马蹄形拱券
3.阿拉伯草叶、文字纹样
4.圆顶
5.少雕塑
泰姬陵印度
埃斯特庄园意大利罗马设计师:皮罗·利戈里奥
拥有者:红衣主教埃斯特
法尔奈斯庄园
兰特庄园设计:维格诺拉
维贡特府邸花园设计者:安德烈·勒诺特尔
凡尔赛宫
建造年代:17世纪路易十四统治时期(专制统治)拥有者:路易十四设计者:安德烈·1661~1688(凡尔赛宫主体部分建筑工程完工)自然地理:东南高西北低且平缓台地式园林
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降水均匀、全年温暖潮湿
斯陀园地点:伦敦西北部白金汉郡设计者:查理斯·布里奇曼威廉·肯特
斯托海德庄园拥有者:亨利·豪尔I 设计者:亨利·豪尔Ⅱ亨利·弗利克洛弗特
邱园设计者:布里奇曼威廉·肯特兰斯洛特•布朗威廉·钱伯斯奈斯菲尔德拥有者:奥古斯塔王妃,乔治三世,维多利亚女王,英国政府……
约中央公园地点:位于纽约黄金岛屿曼哈顿设计师:卡尔弗特·沃克斯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
龙安寺地点:日本京都右京区设计师:相阿弥建造者:细川胜元应仁之乱东军大将
二条城地点:日本京都府南部京都市的中京区设计者:小堀远州。
第三章 外国古国古代代园林园林的的发展概况第一节第一节 西方古代园林西方古代园林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以及两河流域的巴比伦等国家。
公元前3000-2000年,在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伊拉克境内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流域和中国的黄河流域,就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一些国家,并在奴隶制的基础上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出现了巨大的建筑物、灌溉系统、道路和城市等。
正是在城市和巨大的建筑中,开始出现了把植物、水、石等自然的因素引入到人工构筑物中的活动,从而有了造园的开端。
它反映了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对园林的需要。
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公元前三千多年,古埃及在北非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尼罗河沃土冲积,适宜于农业耕作,但国土的其余部分都是沙漠地带。
在一片炎热干燥的沙漠环境里,有水和树荫的“绿洲”作为摹拟的对象。
尼罗河每年泛滥,退水之后又需要大量耕地,因而发展了几何学。
于是,古埃及人也把几何的概念用之于园林设计,水池和水渠的形状方整规则,房屋和树木亦按几何规矩加以安排,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
古代埃及园林的特点是封闭的园圃式宅园,种植以实用为主的树木、藤本和草本植物。
在考古发现的公元前14世纪墓室壁画上,绘有贵族宅园的布局图:四周筑有围墙,入口建起塔门,有甬道直通住房,形成明显的中轴线。
甬道两侧和庭院周围,成行种植椰枣、棕榈、无花果等植物。
轴线两旁对称布置凉亭和几何形水池,池中养鱼和水禽,种植睡莲。
房前甬道上还覆以拱形的葡萄架。
园中以矮墙分隔成大小不一的若干活动区域。
古埃及人还常在神庙附近种植树木,形成“圣林”。
表示崇敬,墓地上也植树种花,设小水池,成为墓园。
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据说是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了取悦他从中亚山区来的王妃而建的。
据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的记载,该园建有不同高度逐渐收分的台层组合成剧场般的建筑物,每个台层都以石拱廊支撑,拱廊架在石墙上,拱下布置成精致的房间。
外国园林史笔记古代园林(4世纪以前)古代埃及园林(前3200年—前1世纪)古代巴比仑园林(前3500年—前5世纪)古代希腊园林(前3000年—前1世纪)古代罗马园林(前8世纪—4世纪)古代埃及园林(前3200年—前1世纪)1宅园:奈巴蒙花园Nebamon garden、麦利尔的宅园2圣苑:巴哈利神庙3墓园(灵园)卡纳克阿蒙神庙(太阳神庙)古代巴比仑园林(前3500年—前5世纪)1猎苑2圣苑3宫苑空中花园古代希腊园林(前3000年—前1世纪)杰出的哲学家(前5世纪),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宫廷庭园1阿尔喀诺俄斯王宫(前9—前8世纪)2宅园—柱廊园,前5世纪公共园林1.圣林;2.竞技场:阿卡德米体育场,德尔斐体育场3学园:阿卡德莫斯学园,伊碧鸠鲁学园实例:克里特·克诺索斯宫苑(Palace of Knossos)说明早期希腊的宫苑文化和迷园的起源。
古代罗马园林(前8世纪—4世纪)庄园1.劳伦提努姆别墅庄园2.吐斯库姆别墅庄园宅园1.潘萨住宅2.维蒂住宅宫苑1 哈德良山庄公共园林浴场、剧场、广场哈德良山庄1.面积大,建筑内容多。
可称为宫苑。
2.A处是海的剧场3.B处是运河4.C处是长方形的半公共性花园。
5.D 处是珍藏艺术品的博物馆。
欧洲中世纪园林(5世纪—15世纪)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
东罗马建都于拜占庭,西罗马都城留在罗马。
476年,西罗马灭亡。
基督教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11世纪以后,领主分封独立,城堡林立。
13世纪以后,火药使用,城堡失去防御作用。
寺院庭园巴西利卡寺院前庭,实用性、装饰性,建筑围绕的中庭,圣·高尔修道院,9世纪,坎特伯雷修道院,1165年,英国城堡庭园在王公贵族的庭院发展11世纪以后,实用性庭园转变成装饰性和游乐性庭园《玫瑰传奇》1230—1240年,法国寓言长诗13世纪以后,比尤里城堡,凉亭、喷泉、坐椅、草地、花卉、道路两侧修剪绿篱、迷园、几……伊斯兰园林(5世纪—17世纪)波斯伊斯兰园林7世纪—17世纪西班牙伊斯兰园林(摩尔式园林)8世纪—15世纪印度伊斯兰园林(莫卧儿帝国时期)16世纪—17世纪波斯伊斯兰园林《古兰经》中“乐园”,水河、乳河、酒河、密河四条生命之河实例1春之园夏之园2阿什拉弗园。
外国园林概述一般认为,园林有东方、西亚、欧洲三大系统。
东方系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
西亚(伊斯兰)园林古代以(古波斯、古巴比伦)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园(柱廊园、空中花园)。
欧洲系(西方)园林(发源于希腊)古代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一、日本古代园林日本早期园林是为防御、防灾或实用而建的宫苑,周围开壕筑城,内部掘池建岛,宫殿为主体,其间列植树木。
而后学习中国汉唐宫苑,加强了游观设置,以观赏、游乐为主要设景、布局原则,创造了崇尚自然的朴素园林特色。
(一)日本造园要素造园要素是组成庭园内涵的基本单位,包括石组、石灯笼、飞石、潭和蹲踞等,每个要素都有其独立的分类和含义。
1.石组:三尊石、须弥山石、蓬莱石组所谓石组是不加任何人工修饰的的自然山石的组合。
石的含义有多重,最常见的是表示山,另外石还是永恒不灭的象征和精神寄托的象征。
石组分为以下种类:【三尊石】中央一般为体量较大的立石,表示释迦,两侧两石体量稍小,右为文殊,左为普贤。
又可统称为伏石头,表示佛陀与其两弟子。
【须弥山石组】古书中把大海中屹立的岩山称为须弥山(世界中央),而庭园的池中露出水面的尖石一般就表示须弥山。
如果池中有体量较大的一组石组,就称其为须弥山石组。
【蓬莱石组】中国的神仙学说把海上仙人住的地方称为三神岛,中国和日本的庭园中把池中的三岛比喻为三神岛,其中很多庭园中用一个岛来表示,称为蓬莱岛。
而蓬莱岛用在枯山水庭园中就被称为蓬莱石组。
【鹤龟石组】寓意长寿。
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
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
据说,中国战国时代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会长生不老。
外国古代园林概述外国园林与中国园林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是世界园林艺术中的瑰宝。
许多专家认为,园林起源于神话传说、抑或是基督教的伊甸园(Eden)。
张祖刚认为,古代园林除了受宗教的影响外,最根本的还是为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提供果、药、菜、狩猎、祭神、运动、公共活动,后来又逐步增加娱乐和文化的内容。
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地区是古代园林发展最早的国家和地区,公元前538年波斯灭新巴比伦,公元前525年征服埃及,发展了波斯园林。
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在希波战争中获胜,快速发展了自己的园林。
后来,罗马帝国占据主要地位,汲取了以上国家地区的园林成果,发展了罗马帝国的园林。
此阶段主要的园林形式是宫苑、宅园、圣苑、猎苑及部分公共园林。
代表的园林实例有埃及的阿美诺菲斯三世(Amenophis Ⅲ)时代一位大臣的府邸宅园,公元前15世纪,埃及女王哈特舍普苏(Hatshepsut)的巴哈利(Bahari)神庙;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Hanging Garden);波斯的波斯波利斯 (Persepolis) 宫苑、四分花园(The chaharbagh);希腊的德尔斐(Delphi)城的体育场,柏拉图(Plato)在雅典(Athens)城内的阿卡德莫斯(Academos)园地开设的学堂;古罗马的庞贝古城(Pompeii)、哈德良宫苑(Hadrian’s Villa)等。
古代园林发源各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但与其自身的自然条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和宗教等息息相关。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园林布局是规则式的,在围合的空间里布置园林的要素,如花草、树木、水景等,有很强的人工痕迹。
古代园林的发展对后来中世纪园林、伊斯兰园林、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以及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等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埃及的地理条优越,是亚、非、欧三洲的交通要塞,尼罗河(Nile)贯穿埃及。
1世界园林体系的划分1.1欧洲园林体系1.2伊斯兰园林体系1.3中国园林体系1.1欧洲园林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和自然式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追求人工美与自然美;(左图为埃及底比斯阿米诺非斯三世某大臣墓室出土的石刻图右图为奥林匹亚祭祀场的复原图)欧洲园林的两大流派都有自己显明的风格特征。
规则式园林以恢弘的气势,开阔的视线,严谨均衡的构图,丰富的花坛、雕塑、喷泉等装饰,体现一种庄重典雅、雍容华贵的气势。
风景式园林取消了园林与自然之间的界限,亦不考虑人工与自然之间的过渡,将自然作为主体引入到园林中,并排除一切不自然的人工艺术,体现一种自然天成,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
(左图为法国凡尔赛宫,右图为英国布伦海姆宫)1.2伊斯兰园林属于规则式园林范畴。
以古巴比伦和古波斯园林为渊源,以印度、西班牙中世纪园林风格最为典型;伊斯兰园林通常面积较小,建筑也比较封闭,十字形的庭院为典型布局方式,十字形的林荫路构成中轴线,将全园分割成四个区。
十字形道路交汇点设水池,以象征天堂。
封闭建筑与特殊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沟渠明暗交替,盘式涌泉滴水,体现了对水的珍视,又分出更多的几何形小庭园,每个庭院的树种尽可能的相同。
富有精美建筑图案和装饰色彩,彩色陶瓷马赛克图案在庭园装饰中广泛应用。
(左右两图皆为阿尔罕布拉宫)1.3中国园林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伊斯兰园林并峙比肩。
属于山水风景式园林范畴,是一种以非规则式园林为基本特征,园林建筑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涵蕴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
中轴对称的规整式构图,多见于宫室寺观建筑,为中国园林建筑的特殊形式。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有机融合;浓郁的诗情画意;深邃高雅的意境2欧洲园林古埃及2.1渊源古希腊古罗马2.2中世纪西欧园林中世纪前期以寺观庭园为主,后期以城堡庭园为主。
美第奇式园林2.3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台地园林巴洛克式园林2.4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与英国风景式园林2.5近代欧洲园林欧洲新型园林近代美国园林2.1.1古埃及古埃及园林可以划分为宫苑园林,圣苑园林,陵寝园林和贵族园林。
1、古代埃及:●宅园:阿米诺菲斯三世某大臣的奈巴蒙花园、传教士麦利尔的宅园●圣苑:巴哈里神庙、阿蒙神庙●墓园(灵园):雷克马拉2、古代巴比伦:●猎苑●圣苑●宫苑:空中花园3、古代希腊:●宫廷庭院:克里特·克诺索斯宫苑,阿尔喀诺俄斯王宫、宅院-柱廊园●公共园林:圣林、竞技场(阿卡德弥体育场(柏拉图)、德尔菲体育场、佩尔加蒙体育场)●学园:阿卡德莫斯学园、伊壁鸠鲁学园4、古代罗马:重视葡萄树●庄园:劳伦提努姆别墅庄园、吐司库姆别墅庄园●宅院:庞萨住宅、维提住宅●宫苑:阿德里安那(哈德良山庄)●公共园林5、欧洲中世纪:●寺院庭园:圣加尔修道院、坎特伯雷修道院●城堡庭园:《玫瑰传奇》、比尤里城堡6、波斯伊斯兰园林:●春之园、夏之园、阿什拉弗园、四庭园大道、埃拉姆庭园、费因园7、西班牙伊斯兰园林(摩尔式园林):●阿尔罕布拉宫苑(红堡园):桃金娘中庭(桃金娘院)、狮庭(狮子院)、达拉哈中庭(达拉克萨花园)、罗汉松中庭;格内拉里弗:水渠中庭,罗汉松中庭。
8、印度伊斯兰园林●巴布尔时代:拉姆园(最古老)、忠实园(瓦法园)●胡马雍时代:胡马雍德里陵园●亚克巴时代:西康德拉陵园●査罕杰时代:夏利马园、阿奇巴尔园●沙贾汗时代:泰姬陵9、意大利园林:●文艺复兴初期:喀累吉奥庄园、卡法鸠罗庄园、费索勒的美第奇庄园(费索尔的美迪奇庄园)●文艺复兴中期(鼎盛期):贝尔维德雷花园、玛丹庄园(玛德蔓庄园)、罗马的美第奇庄园、法尔纳斯小花园、埃斯特庄园、兰特庄园(朗脱庄园)、卡什特洛庄园、波波利花园●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时期):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伊索拉贝拉庄园、加佐尼庄园,创始人维格洛拉10、意大利造园特点:●1.台地园。
坡地,有层次的台地。
●2.轴线突出。
多为规则式,明显中轴线,对称均衡。
●3.水景丰富多样。
把水引至高处作为水源,做出水池,喷泉,暗喷泉,瀑布,水风琴,水剧场等。
●4.雕塑精美。
水景与精美雕塑相结合。
●5.洞屋凉爽。
外国园林发展的概述及其造园特点嘿,咱今天就来唠唠外国园林发展的那些事儿及其超有特色的造园
特点!
你知道吗,外国园林的发展那可是相当丰富多彩的!就拿古埃及园
林来说吧,那可是老早就有啦!他们的园林里有好多大树,就像一把
把大伞,给人遮风挡雨。
想象一下,在炎热的沙漠里,有那么一片绿
树成荫的地方,多惬意啊!
古希腊园林也很有意思呀!他们喜欢在园林里摆上各种雕塑,那感
觉就像一群神仙在园子里聚会呢!比如说,那些精美的雕塑就像是会
说话的朋友,给园林增添了好多艺术气息。
还有古罗马园林,那规模可大了去了!他们修的那些水道、喷泉,哇,就像一场盛大的水之舞会!你能想象走在里面,听着哗哗的流水声,是不是感觉特别美妙?
再说说中世纪的园林,那简直就是神秘的代表!那些被高墙围着的
园子,就像是隐藏着无数秘密的城堡。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呢,园林变得更加华丽了!各种奇花异草、精致
的建筑,就像是一个梦幻的世界。
外国园林的造园特点那也是各有千秋啊!他们注重几何形状的运用,把园子规划得整整齐齐,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拼图。
而且他们特别喜
欢用喷泉、雕塑这些元素来装饰,就像是给园子戴上了闪闪发光的首饰。
你说,外国园林是不是特别神奇?它们就像是一本本打开的故事书,每一页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我觉得外国园林的发展和特点真的太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欣赏了!它
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类创造力的结晶。
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好
多东西,也能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欣赏我们身边的美好。
外国园林史知识要点一、古代园林1.古埃及的园林类型?及园林的特点。
园林类型:宅园、圣苑、墓园园林特点:1.规则式的整体布局,园林空间、水体、几何形园地都是对称的布局方式,有明显的中轴线。
2.树木和水是园林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3.浓厚的宗教迷信思想及对永恒生命的追求,促使了相应的神苑及墓园的产生。
2.根据柰巴蒙花园的壁画,归纳下古埃及花园的特点。
奈巴蒙花园:对称式布局,矩形水池种植水生植物,还有水禽,水边有芦苇和灌木,椰枣、石榴、无花果呈行列式间植。
利用矮墙将全园分隔成几个小园,住宅前方左右各有一凉亭。
3.古巴比伦园林的类型及特征。
园林类型:1)猎苑:类似中国古代的囿。
2)圣苑:寺庙周围大量植树、造林,形成圣苑,树木呈行列式栽植。
3)宫苑:空中花园又称“悬园”,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高50m)园林特征:1)园林类型: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猎苑,受宗教思想影响的圣苑,受自然条件与工程技术影响的空中花园。
2)猎苑中种植的园林植物有香木、石榴、葡萄等,还豢养各种狩猎动物。
3)两河地带为平原,因而,热衷于堆叠土山,山上有神殿与祭坛等。
4)空中花园4.空中花园形成的背景及所代表的古巴比伦那些技术。
所达到的高度。
该园建于公元前6世纪,遗址在现伊拉克巴格达城的郊区,它被认为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公元前604-562年),因他的妻子谢米拉密得出生于伊朗而习惯于山林生活,而下令建造的“空中花园”。
此园是在两层屋顶上做成的阶梯状平台,并于平台上栽植植物。
据希腊人希罗多德描写,它总高50m。
有的文献还认为此园为金字塔型多层露台,在露台四周种植花木,整体外观恰似悬空,故称悬空园。
“空中花园”实际上是一个构筑在人工土石之上,具有居住、娱乐功能的园林建筑群。
在“空中花园”上鸟瞰,城市、河流和充满东西方商旅的街景尽收眼底。
5.古希腊园林的类型及特点及什么是柱廊园,柱廊园的形成和古希腊的日常生活有何关系?古希腊园林类型及特点:1)宫廷庭园:选址好,重视周围绿地环境建设。
古埃及底比斯的法老宅园的复原平面图
埃及女王哈特舍普苏为祭祀阿蒙神所建造的巴哈利神庙复原图
新巴比伦“空中花园
古希腊帕加蒙城的季纳西姆体育场剖面图
古罗马哈德良山庄
鸟瞰图
罗马洛朗丹别墅庄园
瑞士圣·高尔教堂平面规划图
巴黎温桑城堡园
泰姬陵的平面图
意大利菲耶索勒美第奇庄园
意大利兰特庄园
法尔奈斯庄园平面图
埃斯特庄园
伊索拉·贝拉庄园——唯一的湖上庄园
加尔佐尼庄园
法国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沃勒维贡特庄园)
凡尔赛宫
英国丘园
查兹沃斯园
斯陀园
斯托海德
英国摄政公园平面图
英国肯辛顿园平面图
英国海德公园平面图
英国圣•杰姆士园平面图
法国苏蒙山丘公园平面图。
第一章第三节外国园林的特点外国园林具有代表性的是东方的日本园林,15世纪中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后的欧洲园林,包括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园林等,近代又出现了苏联和美国的园林绿化。
它们在风格上各有特色。
一、日本园林——缩景园日本庭园特色的形成是与日本民族的生活方式与艺术趣味,以及与日本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
日本庭园在古代受中国文化和唐宋山水园的影响,后又受到日本宗教的影响,逐渐发展形成了日本民族所特有的“山水庭”,十分精致和细巧。
它是模仿大自然风景,并缩景于一块不大的园址上,象征着一幅自然山水风景画,因此说,日本庭园是自然风景的缩景园。
园林尺度较小,注意色彩层次,植物配置高低错落,自由种植。
石灯笼和洗手钵是日本园林特有的陈设品。
日本传统园林有三类:(一)筑山庭“筑山”即所谓鉴赏型“山水园”。
“筑山”又象书法一样,分为“真”、“行”、“草”三种体,繁简各异。
它是表现山峦、平野、谷地、溪流、瀑布等大自然山水风景的园林。
传统的特征是以山为主景,以重叠的几个山头形成远山、中山、近山及主山、客山,以流自山涧的瀑布为焦点。
(二)平庭一般布置于平坦园地上,有的堆一些土山,有的仅于地面聚散地设置一些大小不等的石组,布置一些石灯笼、植物和溪流,这是象征原野和谷地,岩石象征真山,树木代表森林。
平庭中也有枯山水的做法,以平砂模拟水面。
(三)茶庭茶庭只是一小块庭地,单设或与庭园其它部分隔开,一般面积很小,布置在筑山庭或平庭之中,四周设富有野趣的围篱,如竹篱、木栅,有小庭门入内,主体建筑为茶汤仪式的茶屋。
茶庭中亦有洗手钵和石灯笼装点。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台地园意大利是古罗马中心,经过15世纪中叶文艺复兴,造园艺术成就很高,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园林风格影响波及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
意大利独特的园林风格——台地园,一般依山就势,分成数层,庄园别墅主体建筑常在中层或上层,下层为花草、灌木植坛,且多为规则式图案。
园林风格为规则式,规划布局常强调中轴对称,但很注意规则式的园林与大自然风景的过渡,即从靠近建筑的部分至自然风景逐步减弱其规则式风格,如从整形修剪的绿篱到不修剪的树丛,然后才是大片园外的天然树林。
意大利多山泉,便于引水造景,因而常把水景作为园内主景之一,理水方式有水池、瀑布、喷泉、壁泉等。
植物以常绿树为主,有石楠、黄杨、珊瑚树等。
在配植方式上采用整形式树坛、黄杨绿篱,以供俯视图案美,很少用色彩鲜艳的花卉。
以绿色为基调,不眩光耀目,给人以舒适宁静的感觉。
意大利园林代表——朗俄脱别墅三、17、18世纪的法国宫苑法国在与意大利的战争中接触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及园林艺术开始影响到法兰西。
法国民族独特的园林风格——精致而开朗的规则式园林。
路易十四建造的宏伟的凡尔赛宫苑,是这种形式杰出的代表作。
这种园林在水景方面,多系整形河道、水池、喷泉及大型喷泉群。
为扩大园林空间,增加园景变化,取得倒影艺术效果,常在水面周围布置建筑物、雕像和植物等。
因法国雨量适中,气候温和,多落叶阔叶树,故常以落叶密林为丛林背景,并广泛应用修剪整形的常绿植物,大量采用黄杨的紫杉作图案树坛,草花运用比意大利丰富,常用图案花坛,注意色彩变化,并经常用平坦的大面积草坪的浓密树林,衬托华丽的花坛。
行道树大多为悬铃木之类,路旁或建筑物附近常植物修剪整形的绿篱或常绿灌木。
四、英国风景园18世纪出现的英国风景园,崇尚自然,为世界园林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英国园林大多数以植物为主题。
英国风景园的特点是以发挥和表现自然美出发,园林中有自然的水池,略有起伏的大片草地,在大草地之中的孤植树、树丛、树群均可成为园林的一景。
道路、湖岸、林缘线多采用自然圆滑曲线,追求“田园野趣”,小路多不铺装,任游人在草地上漫步或作运动场。
善于运用风景透视线,采用“对景”、“借景”手法,对人工痕迹和园林界墙,均以自然式处理隐蔽。
从建筑到自然风景,采用由规则向自然的过渡手法。
植物采用自然式种植,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常以花卉为主题,并注意小建筑的点缀装饰。
英国风景园在植物种植丰富的条件下,运用了对自然地理、植物生态群落的研究成果,把园林建立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创建了各种不同的人类自然环境,后来发展了以某一风景为主题的专类园,如岩石园、高山植物园、水景园、沼泽园以及以某类植物为主题的蔷薇园、百合园等,这种专类园对自然风景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对造园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英国园林——皇家植物园邱园五、美国国家公园18世纪90年代,美国又先后开辟了四个国家公园,到现在美国国家公园共有40处,占地五六百公顷。
国家公园内严禁狩猎、放牧和砍伐树木,大部分水源不得用于灌溉和建立水电站。
在大自然景区,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多处宿营地和游客中心,为科学考察和旅游事业提供了很大便利。
六、前苏联园林绿化古典园林受意大利、法国规则式影响颇深,在园林中有明显的中轴线,宽阔的绿化广场和林荫道,主体建筑前均有气魄雄伟的规则式花坛、喷泉群和水池。
现代重视城市绿化系统规划,将城市和郊区各类绿地进行合理布局,重视工业企业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建设。
意大利园林通常以15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即以文艺复兴时期(见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和巴洛克时期(见巴洛克建筑)的意大利园林为代表。
意大利园林一般附属于郊外别墅,与别墅一起由建筑师设计,布局统一,但别墅不起统率作用。
它继承了古罗马花园的特点,采用规则式布局而不突出轴线。
园林分两部分:紧挨着主要建筑物的部分是花园,花园之外是林园。
意大利境内多丘陵,花园别墅造在斜坡上,花园顺地形分成几层台地,在台地上按中轴线对称布置几何形的水池和用黄杨或柏树组成花纹图案的剪树植坛,很少用花。
重视水的处理。
借地形修渠道将山泉水引下,层层下跌,叮咚作响。
或用管道引水到平台上,因水压形成喷泉。
跌水和喷泉是花园里很活跃的景观。
外围的林园是天然景色,树木茂密。
别墅的主建筑物通常在较高或最高层的台地上,可以俯瞰全园景色和观赏四周的自然风光。
意大利园林常被称为“台地园”。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文主义的发展,自然美重新受到重视。
城市里的豪富和贵族恢复了古罗马的传统,到乡间建造园林别墅居住。
佛罗伦萨附近费索勒(Fiesole)的美第奇别墅(1458~1461)是比较早的一座。
它依山坡辟两层东西狭长的台地,上层植树丛,主建筑物造在它西端,下层正中是圆形水池,左右有图案式剪树植坛。
两层台地之间高差很大,因而造了一条联系过渡用的很窄的台地,以绿廊覆盖。
这座园林风格很简朴,虽有中轴线而不强调,主建筑物不起统率作用。
16世纪上半叶在罗马品巧山造的另一所美第奇别墅,园林的风格也很简朴,以方块树丛和植坛为主。
在两层台地间的挡土墙上筑很深的壁龛,安置雕像。
上层台地的一端有土丘,可远眺城外的野景。
主建筑物也造在台地的一侧。
16世纪中期是意大利园林的全盛时期。
这时期普遍以整个园林作统一的构图,突出轴线和整齐的格局,别墅渐起统率作用。
基本的造园要素是石作、树木和水。
石作包括台阶、栏杆、挡土墙、道路以及和水结合的池、泉、渠等,还有大量的雕像。
树木以常绿树为主,经过修剪,形成绿墙、绿廊等。
台地上布满一方方由黄杨或柏树构成图案的植坛。
花园里常有自然形态的小树丛,与外围的树林相呼应。
水以流动的为主,都与石作结合,成为建筑化的水景,如喷泉、壁泉、溢流、瀑布、叠落等。
注意光影的对比,运用水的闪烁和水中倒影。
也有意利用流水的声音作为造园题材。
这个时期比较著名的有埃斯特别墅(建于1550年,见彩图)和朗特别墅(建于1564年)。
埃斯特别墅在罗马东郊的蒂沃利。
主建筑物在高地边缘,后面的园林建在陡坡上,分成八层台地,上下相差50米,由一条装饰着台阶、雕像和喷泉的主轴线贯穿起来。
中轴线的左右还有次轴。
在各层台地上种满高大茂密的常绿乔木。
一条“百泉路”横贯全园,林间布满小溪流和各种喷泉。
后来,在巴洛克时期又增建了大型的水风琴和有各种机关变化的水法。
这座园林因此得名为“水花园”,园的两侧还有一些小独立景区,从“小罗马”景区可以远眺三十公里外的罗马城。
花园最低处布置水池和植坛。
朗特别墅在罗马以北96公里的巴尼亚亚,它以水从岩洞发源到流泻入海的全过程为基本题材。
花园最高处的树林中,从岩洞里流出的一股泉水,顺坡而下,形成喷泉、链形叠落渠、瀑布、河流等,构成中轴线。
最后在底层平地形成水池,池中央有出色的雕像群。
四周有绣花图案的植坛。
主体建筑位于中层台地上,为一对小别墅,分居中线两侧,保持了中轴线的完整。
巴洛克时期16世纪末至17世纪,建筑艺术发展到巴洛克式,园林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新的变化。
这时期的园林追求新奇、夸张和大量的装饰。
园林中的建筑物体量一般相当大,显著居于统率地位。
林荫道纵横交错,甚至应用了城市广场的三叉式林荫道。
植物修剪的技巧有了发展,“绿色雕刻”的形象更复杂。
绿墙如波浪起伏,剪树植坛的各式花纹曲线更多,绿色剧场(由经过修剪的高大绿篱作天幕、侧幕等的露天剧场)也很普遍。
流行用绿墙、绿廊、丛林等造成空间和阴影的突然变化。
水的处理更加丰富多彩,利用水的动、静、声、光,结合雕塑,建造水风琴、水剧场(通常为半环形装饰性建筑物,利用水流经一些装置发出各种声音)和各种机关水法,是这时期的一大特点。
比较著名的实例有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1598~1603)和迦兆尼别墅。
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在罗马东南郊的弗拉斯卡蒂。
主建筑物在中层台地,面宽达100米,前面是伸展更宽的大台阶和三叉式林荫道,后面水从高坡处经链式叠落水渠和水台阶奔泻而下,中途压到一对石柱顶上,水从柱顶沿石柱表面的螺旋形凹槽流下,流入一座装有大量机关水法的水剧场。
迦兆尼别墅在卢卡北郊,花园平面轮廓由直线和曲线组合而成,像一面盾。
高处是大片丛林,中央被水台阶劈开。
丛林下缘一侧有绿色剧场。
低处是两层台地,种植成复杂曲线图案的黄杨植坛围绕着一对圆形水池。
这两层台地的外缘由两道绿墙形成夹道,里面的一道绿墙顶部修剪成波浪形。
虽然主要建筑物在园外,但中轴线上有一连串几个大双跑台阶,轴线仍然十分突出。
感受精湛的意大利园林艺术——埃斯特别墅游赏意大利的台地园被认为是欧洲园林体系的鼻祖,对西方古典园林风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向往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富豪权贵纷纷在风景秀丽的地区建立自己的别墅庄园。
这些庄园一般都建在丘陵或山坡上,为便于活动,就采用了连续的台面布局,这就是台地园的雏形。
在以后的发展中,意大利造园家们在起伏的地形上创造出非常动人的景观效果。
埃斯特别墅位于罗马东郊的蒂沃利乡村小镇上,是罗马三、四十所古典名园之一,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蒂沃利镇也是个著名的风景区,小城海拔140米,坐落在亚平宁山脉脚下。
许多皇帝,如图拉真、阿德里亚谋等,以及不少政治家、诗人和高级将领都在此建过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