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人口
- 格式:docx
- 大小:11.45 KB
- 文档页数:1
马来西亚公司注册说明书一、马来西亚简介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人口两千多万,其中华人占800多万,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良好,与中国的经贸与合作持续稳定发展,每年的增长幅度超过30%,是中国在世界上的第十大贸易伙伴国。
近几年来经济形势稳定,失业率低。
马来西亚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社会多元,政治稳定,人口素质较高,教育设施和医疗设备标准较高,生活费用低廉,华人人口比例高,适宜华人定居。
二、注册马来西亚公司的优势马来西亚是政治、经济和贸易环境非常稳定的地方;基础建设非常完善;可以利用马来西亚华人多的优势,拓展东盟 10 国;马来西亚公司在世界各地均可开立银行帐户;三、马来西亚公司注册资本马来西亚公司没有最低注册资本的要求。
注册资本不需要到位,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厘定注册资本。
四、马来西亚公司股东和董事任何投资者都可以担任公司股东,公司股东至少是一位,多者不限。
这位股东同时也可以担任董事。
但马来西亚政府要求外国投资者公司必须有两位董事有马来西亚本地人担任,但他们可以不拥有股份。
如外国人取得当地的工作签字或已办理了的马来西亚第二家园移民的,也可作为当地董事。
董事必须是自然人。
如有需要当地董事,登尼特可以帮忙联系协调。
登尼特同时建议:如果要控制董事会可以增加董事数目。
五、注册马来西亚公司名称马来西亚公司名称可以由英文或马来文注册,公司名称可以 INC.,SDN BHD,LTD 等结尾。
六、注册马来西亚公司所需的资料马来西亚公司的英文名称;所有公司股东、董事的个人资料(身份证 / 护照复印件)、注册资本和股份分配。
七、注册马来西亚公司的办理流程填写委托书→签署协议→交付定金→名称查册→签署法定文件→到政府各部门办理手续→20个工作日支付余款领取全套公司资料。
八、注册马来西亚公司办理时间所需的文件资料准备好后,约 20-40 个工作完成马来西亚公司注册手续。
九、注册马来西亚公司服务内容内容:证书一套;印章一套;印刷品一套;股东/董事文件一套。
马来西亚卷烟市场的消费者行为分析马来西亚是一个烟草消费大国,卷烟市场一直占据着消费品市场的一席之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烟草消费者群体的结构和消费习惯逐渐发生变化。
了解马来西亚卷烟市场的消费者行为对于烟草公司和市场营销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来西亚卷烟市场的概况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第三大经济体,其人口超过3000万,卷烟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马来西亚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9年,马来西亚的卷烟进口量超过700亿支,总价值达到40亿令吉。
而且,马来西亚本地烟草公司也是非常活跃的,卷烟的销售量一直居高不下。
卷烟市场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来自国内外的知名烟草品牌都在这里展开激烈的竞争。
二、消费者群体结构1. 年龄分布马来西亚卷烟市场的消费群体年龄跨度广泛,从十几岁的青少年到六七十岁的长者都有吸烟的人。
根据数据显示,年轻人是卷烟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其中青少年和青年人占据了卷烟市场的很大份额。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吸烟的行列。
2. 性别分布研究表明,马来西亚卷烟市场的男性消费者比例远远高于女性。
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原因,男性吸烟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女性。
女性吸烟者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这说明女性消费者在卷烟市场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收入水平卷烟市场的消费者群体中,收入水平高低对卷烟的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
收入水平高的人群更容易接受高价位的卷烟产品,而低收入人群则更倾向于购买价格相对较低的卷烟产品。
对于卷烟市场的研究和营销战略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收入群体的特点和需求。
三、消费行为特点1. 品牌忠诚度较高马来西亚的卷烟市场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
由于市场上的烟草品牌众多,消费者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内选择一个特定的品牌,并且对该品牌产生忠诚度。
这也为烟草公司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来发展自己的品牌,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2. 对口味和气味的偏好消费者对卷烟产品的口味和气味有着明显的偏好。
马来西亚语言的“马赛克现象”作者:钱伟陈怡君来源:《现代语文》2021年第02期摘要:马来西亚是一个族群多样、文化多元的国家,其主要语言有马来语、华语、泰米尔语等。
马来西亚的具体国情和历史背景造成了该国开放、宽松、包容的多语环境,进而产生了日常交际中复杂的“语言马赛克”现象,主要表现在词语借用、语码混用、语言变异等。
这种现象既是多元文化属性的重要表现,也是多种语言接触的自然结果。
关键词:语言接触;词语借用;语码混用;英语变体;语言融合一、引言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族群、多语言的国家。
全国总人口3268万,人口最多的三个族群分别是马来人(69.1%)、华人(23%)和印度人(6.9%),其他族群仅占1.0%。
各族群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其中,马来人的语言为马来语(Malay language),也是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华人的母语为华语及粤、闽、客(Cantonese dialect,Hokkien dialect,Hakka dialect)等方言,印度人大多使用泰米尔语(Tamil language)。
英语则是有一定社会基础的族际语。
英语在马来西亚的通行与该国的近代历史密切相关。
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人来到东南亚,统治了马来西亚一个多世纪。
在殖民时期,英语在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等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1957年,马来西亚宣布独立①,马来语通过立法被定为国语,但由于英语环境的存在及英联邦国家身份,国会规定十年内英语仍为官方语言,继续在政府系统、工商部门、教育行业等重要领域使用。
多元文化和多语社会的国情催生出马来西亚一种独特而普遍的语言现象,即在日常口语交际时,不管哪一族群,不管说的是马来语、华语(方言)还是英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语言混杂现象,即“语言马赛克(language mosaic)”现象。
这是多语社会中各种语言长期并存与融合的反映,也是人们为方便交际而自然养成的语言习惯。
二、马来西亚的语言交融(一)词语借用(word borrowing)1.马来语的词语借用马来语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长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不断地从周边国家和西方国家的语言中借用词汇。
最适合华人打工的国家排名1.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环境优美。
澳大利亚拥有全球众多宜居城市,墨尔本连续七年获得“全球宜居城市”称号。
墨尔本是澳洲华人的聚集地,至少有30万华人选择在此居住。
澳大利亚的华人数量去年也超过了200万。
2.加拿大。
加拿大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地广人稀,物产丰富。
中国移民加拿大有着悠久的历史。
温哥华的唐人街是除旧金山唐人街之外北美最大的唐人街。
华人已经在加拿大扎根,成为这个国家的一个重要族群。
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倡多元文化的国家。
自1971年以来,加拿大将建设“多元文化”社会作为一项国策。
目前加拿大有200多个民族共同生活,移民数量现在占加拿大人口增长的一半以上。
加拿大还出台了多元文化主义法,促进各种族人民积极、公平地融入加拿大社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加拿大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事务。
3.日本。
日本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国,自然是最适合中国移民的国家之一。
不说别的,单从语言的难度来说,中国人学日语比学英语容易多了。
甚至很多日语都有汉字的形式,大致意思你也能看出来。
两国在风俗习惯和饮食文化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移民在日本生活不会有很大的不适应。
4.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自古以来就是华人喜欢移民的国家。
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下南洋”,在这里扎根,创造了财富奇迹。
马来西亚华人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族群,人口约750万。
这里也有很多中国传统习俗。
在马来西亚,你可以用粤语、闽南语、普通话与人无障碍交流。
马来西亚还有一个其他四国没有的大优势,就是这里门槛相对较低的移民方式。
疫情发生前,马来西亚的“第二故乡”曾经是中国人非常青睐的移民项目。
只需要将几十万人民币存入马来西亚银行,就可以获得永久居留签证。
5.新加坡。
新加坡是东南亚唯一的发达国家,也是华人密度最高的国家,75%的人口是华人。
在这样一个可以说是中国人创立的国家,你不用担心因为中国人的身份而被歧视。
但是,新加坡的移民门槛特别高。
马来西亚概况【自然地理】面积33万平方公里。
位于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
西马来西亚为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东马来西亚为沙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的合称,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
海岸线总长约4192公里。
属热带雨林气候。
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人口】2773万。
其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8.7%,华人占23.2%,印度人占6.9%。
沙捞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为主,沙巴州以卡达山族为主。
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也较广泛。
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拜物教等。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 ,人口约150多万。
其标志性建筑之一——国营石油公司“双子塔”高约452米,是当今世界最高的双塔建筑。
吉隆坡还是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的缩影,市内清真寺、佛教、印度教的寺庙以及典型的穆斯林建筑、中国式住宅和英国殖民时期建筑随处可见,并存相依,别有特色。
新首都:普特拉贾亚(putrajaya) 位于吉隆坡以南35公里处,总理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于1999年6月迁入,2005年前搬迁完毕;人口约7000。
【国家政要】最高元首米詹·扎因·阿比丁(Sultan Mijan Zainal Abidin),2006年11月被推选为马第13任最高元首,12月13日宣誓就任,2007年4月26日登基;总理纳吉布·敦·拉扎克(Najib Tun Razak),2009年4月宣誓就职;国会上议院议长哈米德,下议院议长潘迪卡尔·阿明·穆利亚。
【国歌】《月光》【国花】木槿。
马来西亚人民用这种红彤彤的木槿花朵,比喻热爱祖国的烈火般的激情。
【重要节日】独立日,8月31日(1957年);国庆日,8月31日(1957年);灾难意识日,12月26日(2005年马来西亚政府决定设立。
马来西亚基本国情及风俗一、国名渊源马来半岛是个盛产黄金的地方,“马来”二字,在马来语中,意为“黄金”。
“马来西亚”作为马来群岛的同一词,19世纪下半叶曾一度被欧洲人所采用,但它作为一种政治概念,只是1960左右的事。
二、地理位置马来西亚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
“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沙巴地区和沙捞越地区合称“东马”,位于加里曼丹岛的北部。
三、主要概况马来西亚全国面积32.9293万平方公里。
人口1610.9万(1986年)。
大多为马来族人和华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占很少部分。
马来西亚划分为13个州,即马来西亚的11个州,加上沙捞越和沙巴2个州,另设首都为直辖市。
首都吉隆坡。
货币为“林吉特”。
马来语为马来西亚国语,英语和华语为通用语言。
四、社交习俗马来西亚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马来西亚“伊斯兰”,定为国教重尊严;生活习俗忌讳多,昵爱绿色很普遍;传统礼节和礼仪,“真主保佑”为祝愿;待人热情心忠厚,讲求信义守时间;性格善良又纯朴,民风和睦万代传。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马来西亚人路遇相识的人,都要相互问候。
一般是其中一人以阿拉伯语“真主保佑、一路平安!”向对方致意,另一方也要以“愿你一样好!”来回敬对方,两人以手接触后,举到胸前一下,表示施礼。
他们特别注重社交上的衣冠整洁。
无论谁到他们的家中访问,进内厅前必须先将鞋脱掉,放在楼梯口或门口,然后方可进屋。
他们对来访宾客十分热情。
一般他们都要用当地驰名的马来糕饼或点心、茶、咖啡、冰水及栳叶(一种当地的药用植物叶)来招待,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他们时间观念较强,讲求信义,对事先的约会,他们是一定会按时赴约的。
他们重视饭前洗手。
一般他们都愿意用水冲洗,不愿用湿毛巾干擦。
另外,他们还喜欢在外贸桌上备有“水盂”,以供他们用餐过程中随时浸涮手指。
马来西亚人普遍喜爱绿色,并视绿色为吉祥之色。
马来西亚伊班族人崇拜犀鸟,并把其奉为神灵。
马来西亚留学语言环境优良一、留学环境好教育水平较高马来西亚素有“亚洲魅力所在”的美誉,举世闻名的双峰塔、高楼林立的商业街区、遍地的橡胶园构成了一幅迷人的风景画。
马来西亚国土虽小,国力却十分强盛,年人均国民收入高达6000美元。
马来西亚总人口有2200万,华人占28%,具有华人传统文化气息,学生容易适合。
当前有135万人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教育水平名列亚洲前茅。
马来西亚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治安良好,气候温和。
马来西亚历很少出现纷争、地震、台风等灾难。
便捷的交通,便于父母前往,马来西亚与我国相距并不太远,没有时差,交通方便快捷,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均有飞往马来西亚的直航班机。
便于学生和家长在假期互相看望。
马来西亚的高等教育实行一种独特的国际化水平极大的教育方式--课程转移。
实际就是将英、美、澳、加、新等国的大学的课程部分或全部(2+1、3+0)转移至马来西亚分校或合作院校,毕业时获得由英、美、澳、加、新等国的大学颁发的学历文凭或学位证书,并为国际公认。
特别是在商务、酒店与旅游管理、管理学、电脑科学、大众传播学、工程与应用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具有世界和亚洲水平。
马来西亚院校的国际课程大多围绕如何使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设置的,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所以马来西亚院校的毕业生以具有高素质和实际操作水平强而著称。
二、课程设计达到国际水准学制短、转签第三国手续简便马来西亚的院校大多与英、美、澳、加、新等国的大学(多为公立大学)建有双联课程或学分转移制课程,学士学位学制仅三年,并能够方便地转入第三国大学学习。
在马来西亚学生除了能够获得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外,还能够获得国际认可的资格证书或专业文凭作为就业的有力砝码。
三、政策支持,中马学历互认1997年后,中、马两国政府正式签署教育合作备忘录,掀开了两国关系之间教育合作的序幕,马来西亚的教育逐渐中国的教育机构。
2003年9月中国教育部对于部分优秀马来西亚的私立院校实行认证后,更是消除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顾虑。
东南亚各国gdp排名一、东南亚各国经济排名(按GDP总量排名):东南亚有11个国家,只有一个发达国家,大部分贫穷落后,但是他们各自也有自己的优势。
东南亚十一个国家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缅甸、菲律宾、柬埔寨、老挝、文莱和东帝汶。
按经济总量来排名介绍:1、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大国,印度尼西亚国土面积约191.36万平方公里,由约17500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为“万岛之国”,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
人口约2.68亿,在世界排名第四。
印度尼西亚2020年GDP为1.06万亿美元,人均GDP为3951美元,我国人均GDP为10504美元,他们人均GDP约为我国的40%。
印尼的农业、轻工业、采矿业和服务业是支柱产业。
印度尼西亚大部分人从事农业耕作,盛产作物有棕榈油、橡胶、咖啡、可可等。
印尼林业资源丰富,渔业资源丰富。
印尼制造业主要是中低端制造业,制造业在产生总值中占比19.8%,我国约是27%。
印尼制造业供应链不完善,制造业主要有纺织、钢铁、小型机械、汽车、造纸、化工、橡胶加工、服装鞋帽、食品饮料等。
像电子产品、重工机械、智能化产品需要进口。
印尼采矿业资源丰富,主要的矿产品有锡、铝、镍、铁、铜、锡、金、银、煤等。
印尼每年出口矿产资源赚了很多外汇。
印尼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储量13.1亿吨,天然气储量约5万亿立方米。
石油开采基本依靠外国石油公司。
印尼的油气只能自给自足,出口很少,有时进口石油。
2、泰国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面积51.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900万。
泰国2020年GDP为5092亿美元,人均GDP为7380美元,我国人均GDP为10504美元,他们人均GDP约为我国的73%。
泰国农业,农产品主要有稻米、玉米、橡胶、甘蔗、咖啡豆、棉花、棕油、椰子等。
泰国虽然不大,却是世界上稻谷和天然橡胶最大出口国之一。
泰国海域辽阔,是亚洲第三大海洋渔业国。
泰国制造业在生产总值中占比25.3%,我国是约是27%。
马来华人占比现状分析报告引言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华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民族群体。
马来华人的占比现状对于了解马来西亚的族群构成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对马来华人的占比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占比分析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马来西亚的总人口为3300万人,其中华人约占马来西亚总人口的23%,约为760万人。
在马来西亚各族群中,马来人的占比最大,约占总人口的70%,而印度人约占总人口的7%。
历史背景与原因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
早在15世纪,中国的航海家郑和就曾率领船队到达马六甲地区。
随后,一些中国商人开始来到马来西亚开展贸易活动,并逐渐定居下来。
同时,清朝时期的移民潮也导致更多的华人来到马来西亚。
此外,20世纪的经济发展也是吸引华人移民的原因之一。
马来西亚在上世纪的经济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来自中国的投资和劳动力。
华人在商业和手工业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能,他们为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影响因素马来华人占比的现状不仅受到历史和经济因素的影响,还有其他一些因素。
教育在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中,华人社群的教育重视程度较高。
华人家长普遍认为教育是改善子女未来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他们积极投资子女的教育。
这导致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追求较高的职业和收入水平。
同时,教育因素也对华人人口的控制产生重要影响,许多华人家庭晚婚晚育,导致出生率相对较低。
多元文化和宗教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和宗教的国家,拥有众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宗教和文化因素对个人身份认同和婚姻选择起到决定性作用。
对于一些马来华人来说,保持华人传统和文化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这可能导致他们更倾向于嫁娶华人配偶。
此外,各族群之间的社交圈和社区也对婚姻选择起到影响作用。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马来华人占比较大的原因。
影响和展望马来华人占比的现状对于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位于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一个自然和农业资源的出口国,并拥有相对放开的新兴工业化市场经济。
旅游业已成为国家第三大经济支柱,第二大外汇收入 X,知识经济效劳亦在同步扩张。
多元种族色采的人民、令人垂涎的美食、精彩的旅游胜地、生态旅游、文化历史遗产、亿年雨林、白雪沙滩、独特岛屿、高级购物中心等等,马来西亚都应有尽有!马来西亚总人口约为 2750 万〔202X 年人口普查〕,其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 68.7%、华人占 23.2%、印度人占 6.9%。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国土面积为 32.9 万平方公里,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局部。
西马来西亚为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东马来西亚为沙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的合称,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
海岸线总长约4192 公里。
马来西亚因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海洋性气候,无明显的四季之分,一年之中的温差变化极小,平均温度在 26—30℃之间、全年雨量充分, 10— 12 月是雨季。
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国。
15 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局部,并开展成当时东南亚主要国际贸易中心。
16 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侵略。
1911 年沦为英国殖民地。
沙拉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 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国。
二次大战期间,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
1957 年 8 月 31 日,联盟主席东姑阿都拉曼宣布马来亚独立。
1963 年,马来亚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劳越组成为了马来西亚联邦,1965 年,马来西亚国会以 126 票赞成 0 票反对,迫使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
马来半岛和沙巴州的官方言语是马来语,沙捞越的官方言语是马来语和英语,同时,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也广泛使用。
主要 ZJ 是伊斯兰教〔马来半岛的官方 ZJ〕,儒教、佛教、道教和印度教。
浅谈东南亚各国情况东南亚(Southeast Asia,缩写SEA)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
马来群岛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广阔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共有两万多个岛屿,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东帝汶、文莱和菲律宾等国。
东南亚地区共有11个国家: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度尼西亚、东帝汶,面积约457万平方千米。
仅东帝汶不是东盟成员。
东南亚是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是这个路口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马六甲海峡地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全长约1080千米,最窄处仅有37千米,可通行载重25万吨的巨轮,太平洋西岸国家与南亚、西亚、非洲东海岸、欧洲等沿海国家之间的航线大多经过于此。
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国家有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其中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最窄处,交通位置尤其重要,是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咽喉地段。
一、东南亚11国面积(单位:平方千米);东南亚各国面积由大到小。
印度尼西亚 191.36万(东南亚面积第1,亚洲第4,仅次于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世界第14);缅甸 67.66万;泰国 51.31万;马来西亚 33.03万;越南 32.96万;菲律宾 29.97万;老挝 23.68万;柬埔寨 18.10万;东帝汶 1.49万;文莱 0.5765万;新加坡0.0719万(以上百度公布的数据)。
二、东南亚11国GDP(2018年,单位:亿美元)印度尼西亚 10400;泰国 5049;新加坡 3642;马来西亚 3543;菲律宾 3309;越南 2449;缅甸 712;柬埔寨 246;老挝181;文莱136;东帝汶 26(以上世界银行2018年数据)。
四、东盟11国人均GDP排名(单位:美元):新加坡 64,574.47;文莱 31,627.91;马来西亚 11,236.92;泰国 7272.07;印度尼西亚 3880.60菲律宾 3092.52;老挝 2563.74;越南 2563.32;东帝汶 2047.24;柬埔寨 1513.85;缅甸 1325.64。
【国名】马来西亚(Malaysia)。
【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
【人口】3000万。
其中马来人68.1%,华人23.8%,印度人7.1%,其他种族1.0%。
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较广泛。
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
【首都】吉隆坡(KualaLumpur),人口167.4万(2011年7月,马来西亚统计局)。
【国家元首】最高元首端姑·阿尔哈吉·阿卜杜尔·哈利姆·慕阿扎姆·沙阿(Sultan Tuanku Alhaj ABDUL HALIM MU'ADZAM SHAH),2011年12月13日就任第14任最高元首,2012年4月11日登基。
【重要节日】全国各地大小节日约有上百个,政府规定的全国性节日有10个,即:国庆(又称独立日,8月31日)、元旦、开斋节、春节、哈芝节、屠妖节、五一节、圣诞节、卫塞节、现任最高元首诞辰。
除少数节日日期固定外,其余节日的具体日期由政府在前一年统一公布。
【简况】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
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南中国海,西濒马六甲海峡。
东马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与印尼、菲律宾、文莱相邻。
全国海岸线总长4192公里。
属热带雨林气候。
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公元初马来半岛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国。
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剌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
16世纪开始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占领。
20世纪初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
加里曼丹岛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地。
二次大战中,马来半岛、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
战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
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
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