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四)
- 格式:pdf
- 大小:209.12 KB
- 文档页数:30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资料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主要研究中医在骨伤领域的理论和临床应用。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资料是帮助学习者复习中医骨伤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能够系统地总结和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供宝贵的备考资料。
一、概述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与骨伤相关的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学科,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中医经典著作中的骨伤相关内容以及中医理论的基本原理。
中医骨伤科学注重整体观察和辩证思维,强调人体内外相互联系,通过调节气血阴阳等生理要素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它在骨折、骨质疏松、关节炎等骨伤相关疾病的诊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二、基本理论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五行学说、阴阳学说、经络学说等。
其中五行学说指出人体五脏的功能特点与自然界五行的相互关系,通过对五脏功能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推断疾病的病机和治疗方法。
阴阳学说则是中医理论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阐述了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对骨伤科学的疾病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有特定的经络系统,运行气血、营养全身,调节机体生理机能,因此对于骨伤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常见疾病与治疗中医骨伤科学在骨折、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和经验。
在骨折治疗方面,中医注重整体治疗,通过调理身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来促进骨折的愈合。
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面,中医强调调理肝肾,增强腰椎的稳定性,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法来缓解疼痛和改善病情。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伤疾病,中医通过草药治疗、穴位按摩等方法,改善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四、中医骨伤科学的进展与研究方向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中医骨伤科学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现代医学科技的应用,如中医电疗、中医康复训练等,为中医骨伤科学赋予了新的活力。
此外,中医骨伤科学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与现代骨科手术技术相结合,如何提高诊断准确性等。
因此,未来中医骨伤科学的研究方向包括临床疗效的进一步证实和机制研究、中医康复技术的改进和临床应用等。
1.弹性固定:脱位后,关节周围的肌肉痉挛收缩,可将脱位后的骨端保持在特殊的位置上。
对该关节进行被动活动时,仍可轻微活动,但有弹性阻力。
被动活动停止后,脱位的骨端又恢复原来的特殊位置。
这种情况,称为弹性固定。
2.创伤性关节炎:由于关节软骨面被损伤,造成关节面不平整,或整复操作不当,关节之间关系未完全复原,日久导致部分关节面磨损,活动时引起疼痛。
后期可发生关节退行性变和骨端边缘骨质增生。
3.脱位:凡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脱离正常的位置,引起关节功能障碍者,称为脱位。
4.骨擦音:骨折时,由于断端相互触碰或摩檫而产生,一般在检查骨折局部时,用手触摸可感觉到。
5.异常活动:骨干部无嵌插的完全骨折,可出现好像关节一样能屈曲旋转的不正常活动,又称为假关节活动。
6.关节盂空虚:构成关节的一侧骨端部分,完全脱离了关节盂,造成关节盂空虚,表浅关节比较容易触摸辨别。
7. “方肩”畸形:肩部失去正常圆钝平滑的曲线轮廓,多见于肩关节脱位。
8. 解剖复位:骨折之畸形和移位完全纠正,恢复了骨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指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指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解剖复位。
9. 功能复位:骨折复位虽尽了最大努力,某种移位仍未完全纠正,但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者。
10. 功能对位:骨折在整复后无重叠移位,旋转、成角畸形得到矫正,肢体的力线正常,长度相等,骨折愈合后肢体的功能可以恢复到满意程度,不影响病人在工作和生活上的要求。
11. 反常呼吸:多根肋骨双处骨折时,骨折部胸廓失去支持,产生浮动胸壁,吸气时因胸腔负压增加而向内凹陷,呼气时因胸腔负压减低而向外凸出,恰与正常呼吸活动相反,故称为反常呼吸。
12. 肘后三角:肘部的三点骨突标志是肱骨内、外上髁及尺骨鹰嘴。
伸肘时这三点成一直线,屈肘时这三点形成一等边三角形,故称“肘后三角”。
13. 颈干角:股骨颈和股骨干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称内倾角,又称颈干角,正常值在110°~140°之间。
中医骨伤科学讲义中医骨伤科学~~~~~~~~~~~~~~~~~~~~第一讲第一单元总论第一节中医骨伤科的定义和学科范围定义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和防治人体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等由外伤和其他原因所致的伤害和疾病的学科。
学科范围中医骨伤科基本包括了西医骨科的诊疗范围。
即需要诊治除头部以外的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等组织的损伤和疾病。
由于骨骼一肌肉系统又与周围神经、脊髓和周围血管关系密切,所以一部分周围神经、脊髓、周围血管的损伤和疾病也应在骨科接受诊断与治疗。
必须指出,中医骨伤科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还必须面对一部分头部损伤病人,所以其诊疗范围比西医骨科更大,要求中医骨伤科医师的知识面更宽广。
中医骨伤科研究与治疗的主要内容(一) 损伤:包括骨折、脱位、筋伤(软组织损伤)、内伤(创伤并发症)。
(二)骨病:包括骨关节先天性畸形,如成骨不全(脆骨病)、软骨发育不全、石骨症、颈肋、斜颈、半椎体畸形、脊椎裂、先天性肩关节脱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骨关节感染,结核、各种关节炎、代谢性骨病如骨质疏松等,骨肿瘤,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等。
第二节骨伤科的临床理学诊断法一、望诊要有细致认真的态度,也要有基本要领和方法;要看出明显的异常,也要发现轻微的改变。
要熟悉正常状态及正常范围的变异;进行对称部位的比较。
(一) 望诊方法1、显露足够的范围——病变主诉部位与牵涉部位可以很大,一般上肢与肩带病要露出上半身躯干;脊柱、骨盆、下肢最好脱去全衣。
损伤越重、显露越广。
2、取适当位置——上肢及肩带以站、坐为佳;脊柱、骨盆、下肢以先站后卧为要,因部分肢体参差及腰背肌自主性肌紧张于俯卧位消失。
3、卧位要有硬板床,立位要赤足。
4、光线好、辨皮色看循环。
5、静态结合动态(二) 望诊内容体态——人的身材轮廓。
人生长发育三个旺盛期:5、10岁、青春期:骨骺病损在旺盛期更显;原发性脊柱侧凸在青春期发展迅速,过后停止发展。
有些病有特殊体态:软骨发育不全——躯干正常而肢体短小;1垂体生长激素分泌过多——骨骺骨生长迅速——“巨人症”——体态高大而匀称,生长随骨骺线闭合而停止长高;但又影响膜内化骨而成“肢端肥大症”。
济宁市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程第四学期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考试《中医骨伤科学》试卷(A卷)1.新石器时代已出现外伤科名医()A.神农 B.蔺道人 C.伏羲 D.扁鹊 E.俞跗2.首次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的是()A.晋•葛洪《肘后救卒方》 B.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C.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D.唐•王焘《外台秘要》E.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3.陈伤表现面色不华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手足发麻、心烦失眠、爪甲色淡、唇舌淡白、脉细无力者属于何症?()A.血瘀 B.血虚 C.血脱 D.血热 E.血滞4.伤后外无肿形,痛无定处,自觉疼痛范围较广,体表无明确压痛点,属何种病机?()A.气虚 B.气闭 C.气脱 D.气滞 E.气逆5.脱位后出现的特征是()A.骨擦音 B.疼痛 C.异常活动 D.畸形 E.弹性固定6.骨折的特殊症状体征()A.畸形 B.骨檫音 C.异常活动 D.关节盂空虚 E.弹性固定7.发病时患处仅酸痛隐隐,继而疼痛加重,尤其夜间或活动时较明显;全身表现为骨蒸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可能是()A.骨关节退行性变 B.良性肿瘤 C.骨痨 D.先天性骨关节畸形 E.类风湿性关节炎8.骨病的特殊症状有()A.畸形 B.肌萎缩 C.筋肉挛缩 D.肿块 E.疮口与窦道9.通过膝关节弹响声主要检查()A.骨折 B.脱位 C.侧副韧带损伤 D.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E.肌腱周围炎10.伤科切诊中弦脉主病有()A.主诸痛 B.主脾胃疾病 C.主肝胆疾病 D.主肠道疾病 E.主高血压病11.颈椎活动正常范围是()A.前屈、后伸各600~800 ;左右旋转各600~800 ;左右侧屈各450 。
B.前屈、后伸各350~450 ;左右旋转各600~800 ;左右侧屈各450 。
C.前屈、后伸各350~450 ;左右旋转各350~450 ;左右侧屈各450 。
D.前屈、后伸各350~450 ;左右旋转各600~800 ;左右侧屈各800 。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中医骨伤科是中医学中的分支领域,专门研究和治疗与骨伤相关的疾病和损伤。
本文将对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进行解读,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医学领域。
一、中医骨伤科的概述中医骨伤科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通过中医诊断技法和中药治疗方法,针对骨骼和关节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学认为,骨伤疾病多由于气血不通、筋骨失和等内因导致。
因此,中医骨伤科着重于调整身体的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以促进自愈能力的恢复。
二、中医骨伤科的诊断方法中医骨伤科主要采用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断。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体态、舌质等,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部位。
闻诊则是通过听取患者的主诉和脉搏声音,获取更详细的病情信息。
问诊是医生与患者进行对话,了解病情发展的过程和其他相关疾病史。
最后,切诊则是通过触摸患者的患处,探测疾病症状和体征。
三、中医骨伤科的治疗方法中医骨伤科采用中药治疗、按摩疗法和针灸疗法等多种治疗方法。
其中,中药治疗是中医骨伤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壮筋健骨等作用的中药,来促进患处的血液循环和修复过程。
此外,按摩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骨伤治疗中,通过按摩患处,促进气血循环,缓解疼痛。
针灸疗法则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患者的气血平衡,以促进自愈能力的恢复。
四、中医骨伤科与西医骨科的区别中医骨伤科与西医骨科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医骨伤科更强调全身气血的调整和阴阳平衡的恢复,注重治疗的整体性。
而西医骨科则更注重通过手术或物理治疗等方法解决特定的骨伤问题,注重症状的直接改善。
五、中医骨伤科的应用范围中医骨伤科广泛应用于各种与骨伤相关的疾病和损伤的治疗。
例如骨折、关节脱位、腰椎间盘突出等骨伤问题都可以通过中医骨伤科的治疗方法进行有效的康复。
此外,中医骨伤科还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等慢性骨伤问题。
六、中医骨伤科的注意事项在接受中医骨伤科治疗时,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和休息恢复。
中医伤科发展简史四.简答题(简要回答问题)1.清·吴谦《医学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归纳的正骨八法内容是什么?摸、接、端、提、推、拿、按、摩。
2.何谓中医伤科学?中医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3.方先之、尚天裕等编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提出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是?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是: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
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四.简答题(简要回答问题)1.损伤的定义是什么?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
2.直接暴力所致损伤的特征是什么?直接暴力所致损伤发生在外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如创伤、挫伤及伤处骨折、脱位等。
3.间接暴力所致损伤的特征是什么?间接暴力所致损伤都发生在远离外力作用的部位,如传达暴力、扭转暴力可引起相应部位的骨折、脱位。
损伤的症状和体征三.名词解释:(简要说明或解释一个概念或名词)1.骨擦音:骨折时,由于断端相互触碰或摩檫而产生,一般在检查骨折局部时,用手触摸可感觉到。
2.异常活动:受伤前不能活动的骨干部位,在骨折后出现屈曲、旋转等不正常活动。
3.关节盂空虚:原来位于关节盂的骨端脱出,处于异常位置,致使关节盂空虚,这是脱位的特征。
4.弹性固定:脱位后,关节周围的肌肉痉挛收缩,可将脱位后的骨端保持在特殊的位置上。
对该关节进行被动活动时,仍可轻微活动,但有弹性阻力。
被动活动停止后,脱位的骨端又恢复原来的特殊位置。
这种情况,称为弹性固定。
骨病的症状体征三.名词解释(简要说明或解释一个概念或名词)1.骨病:骨骼、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的疾病,称为骨病。
骨病不仅产生局部病损与机能障碍,而且可能影响整个机体的形态与功能,如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等。
2.筋肉挛缩:身体某群筋肉持久性挛缩,可引起关节畸形与活动功能障碍。
如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呈爪状手。
四诊三.名词解释(简要说明或解释一个概念或名词)1.弹响指:屈拇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在作伸屈手指时可听到弹响声,多系肌腱通过肥厚之腱鞘所产生,这种狭窄性腱鞘炎称为弹响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