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4.粤教初中化学九上《2.1 空气的成分》word教案 (5)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4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1 空气的成分教案设计
空气的成分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2.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准备】
仪器:钟罩、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烧杯、乳胶管、导管、双孔橡皮塞、弹簧夹、酒精灯。
药品:红磷、水。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一、引入: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
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二、讨论:
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的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三、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四、思考并回答问题。
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思考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入课题。
五、复习绪言中物理性质概念,使学生产生求知欲。
引入空气组成的讨论。
1 / 1。
第二章第一节空气的成分一、主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广科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的教学设计二、课型:新授课三、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中具体的教学标准和活动与探究的建议,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知识基础,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空气的组成2. 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活动的设计,了解科学探究的程序,培养科学探究、自主学习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意识。
2.通过资料展示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和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资料展示以及实验探究,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难点是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学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三、教法、学法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教法、学法: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主设计,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充分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四、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阶段1.[提出问题]【图片展示】美丽的肥皂泡,薄薄的、易碎的肥皂泡中包裹着什么?【目的】迅速的切入本节课的主题-空气。
2.[情境导入]想一想,根据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有哪些办法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学生举例说明)(二)实验探究阶段1.[引出问题]大量的事实证明,空气是真实的存在的,可是在今天看似简单的、熟悉的空气,人类对于它的研究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古人怎么看待空气的?(视频)了解空气的发展史古人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成分,不可分割的,这话正确吗?显然是错误的,知道十七世纪八十年代,人类才开始逐渐揭开空气的奥秘。
2.[资料展示]【介绍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可是他们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制得的氧气在空气中就有,而是将这一贡献转手让给了另外一个人,谁呢?【视频】拉瓦锡的实验【目的】培养学生认真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第二章第一课时空气的成分(一)课题空气的成分(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的成分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你知道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吗?根据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说出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等设疑,激发兴趣【内容新授】一、空气的成分【演示】实验2-11、如图2-3连接好装置2、向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上记号,为什么?向燃烧匙中加入较多量的红磷,为什么?3、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
4、提示观察红磷燃烧现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水面情况。
认识仪器讨论操作原因,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口答1、瓶内放水是为了吸收生成的白烟,同时降温。
2、燃烧匙中放较多红磷是为了使瓶内氧气充分消耗掉3、红磷燃烧,发出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白烟4、熄灭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大约占集气瓶剩余体积的1/5用边介绍实验步骤[来源:学科网ZXXK]边提出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观察时边记录边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观察能力培养分析能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问】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归纳】1、装置不严密2、红磷量少,不能充分耗猜想、讨论培养分析能力备注教学过程尽瓶内的氧气3、空气没有冷却【讲解】空气的成分记录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增强记忆二、物质的分类混合物:多种物质纯净物:一种物质举例说明空气自然水泥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加强理解【小结】1、空气的组成2、物质的分类【练习】课本P30检查站口答练习巩固知识【布置作业】完成课本练习P35 1、2、3A组:1. (08海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B.水蒸气C.氮气D.氧气2.(08湖北黄石)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3. (08广东肇庆)下列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B.自来水C.雨水D.浮有冰的水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4、 A、水蒸气 B、空气C、鸡汤D、汽车尾气B组:5、按右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为。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九年级化学上册第 2 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2.1 空气的成分第 2 课时讲课方案新版粤教版空气的成分讲课方案课标要求能划分混杂物和纯净物教材及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自然知识中有空气的一些知识,通知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进一步的观察中,意会化学实验在学习中的作用。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经过学习能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 .能初步辩别纯净物、混杂物。
过程与方法: 1 .联合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学习或理解有关看法。
2 .经过空气成分的实验、剖析实验过程等方法,能自主得出实验结果,能更深刻地理解有关学习内容。
为自主式、研究式学习打基础。
感神情度与价值观 1 .经过空气污染与保护的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此刻做起,从身旁的小事做起。
要点要点: 1 .空气的作用。
2 .纯净物与混杂物的看法难点难点: 1 .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教法学法指导实验法,自主研究法教具准备讲课过程大纲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企图引入新课 1 、经过练习的增强,学会划分 1 、经过对看法的剖析,出示详尽的物质让学生来区分 2 、以下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A 、干净的空气 B 、冰水混杂物 C、食盐水 D、矿泉水 1 、娴熟划分混杂物和纯净物讲课过程 2 、进行知识小结 2 、经过回忆和练习,帮助学生进行小结2、知道空气的构成娴熟划分混杂物和纯净物小结 3 、经过所学内容,简单小结本节内容板书设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计混杂物和纯净物混杂物物质。
2.1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认识空气的主要成分。
2.知道氮气、罕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淆物的观点,能划分常有的纯净物和混淆物。
【过程与方法】经过红磷焚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培育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科学识题进行研究的能力。
【感情态度价值观】1.建立对待任何事物都一定有一个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足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逐渐建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的观点,建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理想。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1.空气的构成。
2.空气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教课难点】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原理、装置及产生偏差的原由。
2.能划分混淆物与纯净物。
教课过程导入新课[导入]由蓝天、白云、溪水、绿树、阳光,引出我们的生活需要空气。
请大家做个深呼吸,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觉察的空气的确存在吗?新课解说[过渡]由于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因此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
17世纪中叶从前,人们向来以为空气是一种单调成分的物质,直到18 世纪,经过对焚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
一、空气有哪些成分[解说]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好多科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此中,最闻名的是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他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液态的金属汞作为研究对象,第一次用实考证了然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
[图片展现]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剖析]拉瓦锡其实不是最早研究空气成分的人,在他从前已有好多科学家着手研究空气的组成。
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他们很早就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
但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却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构成的,氧气约占空气整体积的1/5。
[实验]测定空气里的氧气含量实验原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等多种气体构成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能够选择一种能与氧气反响而不与空气中其余气体反响的固体物质,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响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减小,惹起水面发生变化,从而确立氧气的体积分数。
《2.1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教材教法分析:本课题包括三个部分,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以科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通过实验探究有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在此过程中不仅得出了空气的成分,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二章课题1空气的第一课时。
要求学生通过对空气成分的探究,了解空气的组成。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难点:从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
教学方法:实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学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实验准备: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详见教材P23)、500mL量筒、100mL量筒、10mL量筒、500mL 烧杯、红磷、水、火柴。
……学习过程:3、多识一点(76页)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和组成的。
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与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合作,经过两年多精确的实验研究和推理分析,发现在空气中还存在一种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信息链接】A 铜+氧气→氧化铜(黑色固体)B 碳+氧气→二氧化碳(无色气体)C 镁+氧气→氧化镁(白色固体)D 镁+氮气→氮化镁(淡黄色固体)E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你认为选择药品比较合适,并说出你选择的理由?【实验活动探究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观察统计数据阅读课本76页知识,完成下列问题,与同学们交流使学生知道物质溶解时是否会伴随能量变化?利用化学史进行严肃认真,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的教育(如图乙)向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上记号d。
空气的成分一.教学目标1.能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培养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喜欢大胆想象;3.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含着氧气和二氧化碳,知道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空气。
二.教学重点1.实验:燃烧需要空气;2.实验二:空气的成分实验;3.对空气成分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1.认识空气中所包含的不同成分;2.了解氧气的不同用途。
四.教学准备玻璃皿、火柴、蜡烛、大小饮料瓶各一个、红色墨水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实验一:哪支蜡烛会先灭?展示教具,介绍实验方法。
2.问题探究:师:猜一猜,哪支蜡烛会先灭,为什么?生会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给出各种回答。
师:大家的猜测对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空气的成分3. 演示实验:请两名同学上台协助老师完成演示实验。
(二)探究新知:1.实验结果:小饮料瓶罩住的蜡烛先熄灭,大饮料瓶罩住的蜡烛后熄灭,完全暴露在空气的那支蜡烛没有熄灭。
蜡烛熄灭后饮料瓶里进了水,水面高于外面的水面。
师:这样的实验结果符合你预期的猜想吗?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疑问吗?学生会提出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引导学生研究。
问题一:水进入了饮料瓶,这说明了什么?生:说明杯内的空气少了,“腾”出了一部分空间。
问题二:为什么饮料瓶内的空气会减少?是空气跑走了吗?这与什么有关系?生:空气的减少与蜡烛的减少有关系。
问题三:饮料瓶内还有没有空气,水会涌进更多,占据杯内的全部空间。
生:杯内还有空气,如果没有空气,水会涌进更多,占据杯内的全部空间。
通过以上问题得出实验结论:燃烧只消耗了一部分空气,瓶内还有一部分空气。
2. 实验二:瓶内剩下的空气还支持燃烧吗?A.猜想:剩下的气体是否支持燃烧?B.实验结果:当把火柴放进实验用过的塑料瓶后,燃烧的火柴熄灭了。
师:火柴为什么会熄灭,这说明了什么?通过PPT展示根据实验解说推导实验结论的过程。
2.1《空气的成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混合物及纯净物的概念
2、体会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成分含量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二、【重点】
1、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形成
2、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成分含量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三、【难点】
1、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形成
2、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成分含量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四、【教学流程】
形成概念对比、运用 探究活动 练习
五、【教学过程】
【引言】大家到了夏天,天气炎热时,喜欢喝一些饮品,其中一种饮品称之为纯净水。
水难道还有不纯净的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概念形成】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一些化学符号,如Cu 、CuO 、O 2 、N 2 、CO 2、H 2O 等。
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呢?
每一种符号代表一种物质,而且是纯的,不含有其他物质的。
这样的物质我们称之为纯净物。
象我们天天接触的空气,是不是纯净物呢?我将Cu 和CuO 混在一起呢?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是混合物。
【讨论】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比较项目
混合物 纯净物 1、由多少中物质组成
两种以上 一种 2、各成分所占比例是否固定
不一定 一定 3、各组分能否保持原单独存
在时的化学性质
可以 不能 4、能否用物理方法分离各组
分 可以 不能
【练习】下列各项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混合物的有 。
1、洁净的自来水
2、氧化铜
3、H 2O
4、二氧化碳
5、氮气
6、新鲜空气
7、铁
8、氧气
9、食盐水 10、矿泉水 11、大理石
【过渡】我们生活在空气中,生命需要不停的呼吸。
那么,我们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相比,它们的各种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板书】探究活动――我们的呼吸作用
【信息提示】1、我们的呼吸作用需要吸入(消耗)氧气,然后呼出(产生)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
3、木条燃烧需要氧气参加,氧气含量越大,燃烧越旺。
混合物和纯净物概念 我们的呼吸作用 小结
【预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的呼吸作用,去猜想‘假设2的内容’(吸入空气种CO2的含量)
【实验】收集两种气体(如何收集?)设计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预测可能发生的现象。
由学生完成设计及相关实验。
【演示】
【板书】操作过程和观察的现象:
1、用然着的木条插入两个集气瓶时,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火焰没有改变,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其燃烧程度减弱(注意对比)
2、向两个集气瓶(新)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盖住玻片摇匀后观察。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无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的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及结论】
1、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氧气含量不变,火焰自然没有变化,装有呼出气体的瓶中氧气含量降低,所以燃烧程度降低。
2、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充分接触后出项浑浊现象,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CO2含量较多。
【讨论】我们同学们在冬天上课时,由于天气寒冷,门窗一般都是紧闭的,时间长了会又什么后果呢?(冬天坐公交车,时间长了会有什么感觉?)
【小结】
七、【相关资料及练习】
八、【教学后记】
(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期末学生评语选粹
◆品学皆优◆
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你文静温和,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玩。
上课时你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每次作业也完成得很好,令老师感到非常满意。
每次的值日工作你都能出色地完成。
如果你能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将会是老师、家人、同学的骄傲!
◆朴实无华◆
你是一个朴实的孩子。
你脚踏实地、勤奋好学,但是你也要知道学习不靠死记硬背,而要讲究方法。
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不要羞于开口,要多问,多思考,多练习。
老师相信:只要你信心不倒,努力不懈,终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善良懂事◆
善良的孩子最让人欣赏,恰好你就是;乐观的孩子最惹人喜爱,恰好你也是;懂事的孩
子最值得称赞,恰好还是你。
课堂上,你总是专心致志,从你高举的手中,老师看到了你的自信。
翻开你的作业本,更是让人赞不绝口。
望你再接再厉,创造一个更辉煌的明天!
◆顽皮好动◆
你是一个非常聪明、机灵还有点调皮的孩子。
这半个学期以来,你的作业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老师也为你感到高兴。
但你缺乏自制力,课堂上总是乱说乱动。
老师希望你快快成长起来,早日摆脱稚气,做一个自省自律的好学生。
◆优秀干部◆
你是一个上进心强,聪明而且心地善良的孩子。
担任***后,你更是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同学们的榜样。
同学们对班委进行民主评议时,你受到的赞扬最多。
真棒!老师很欣赏你的工作能力,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你会发展得更好。
◆运动健将◆
运动场上你矫健的身姿,拼搏的精神,夺冠的斗志,感染着班级的每一位同学。
劳动时,重活、累活你总是抢着去干。
可真正的男子汉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还应该有丰富的知识。
相信你会把运动场上的拼搏精神用在学习上,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调皮捣蛋◆
你做事认真,字写得漂亮,班的宣传墙报每次都留下你秀丽的笔迹。
参加演讲比赛成绩喜人。
有时还调皮得可爱。
但是,你捉弄人的功夫让同学们个个害怕。
老师认为还是不让别人害怕为好。
请紧记:与人为善是一种美德。
◆慢条斯理◆
心情“晴朗”,你会侃侃而谈,课堂发言成了全班的亮点;学习“快乐”,你会兢兢业业,工整的作业让老师心旷神怡。
但这样的时候总嫌不够,甚至太少。
在你争吵的时候,在你慢条斯理的时候,时间像流逝的水,在你脚下匆匆而过。
亲爱的朋友,你不感到可惜吗?
◆可爱小弟◆
男孩***,可爱小弟弟。
对人很温和,有副好脾气。
关心组上事,热爱班集体。
喜欢动脑筋,爱钻偏难题。
数学比较好,科学还可以。
语文有点弱,作文羞于提。
文理不可偏,发展应整齐。
可怜瘦弱貌,不爱练身体。
愿你快成长,盼你有出息。
报国建勋日,都夸***!
◆累累硕果◆
是你,给我们带来了勤勉朴实的学风;是你,给我们带来了助人为乐的风尚。
当眼前闪烁着一行行娟秀的字迹时,当面前呈现出一页页工整的作业时,我们便知道是你在默默耕耘。
今天是收获的季节,当累累硕果捧在你眼前时,老师要对你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
◆埋头苦干◆
学习上认真与执著的你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劳动中不声不响、埋头苦干的你令老师很欣赏;工作中细心负责的你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但是你应该活泼一些,十多岁的少年本应充满热情;你应该灵活一些,学习光有自觉性还不够。
继续努力吧,我深深地为你祝福!
◆轻轻一笑◆
你言语不多,待人谦和、善良。
学习和做人一样,默默用功。
真喜欢你笑的样子。
别人与你讲话时你总喜欢轻轻一笑。
若是在课堂上倒是很漂亮的一招“退敌”之术,可若在课下,
就把想与你交谈的朋友都挡回去了。
真心希望能见到你与同学们快乐地交谈。
◆思维灵活◆
你思维灵活,求知欲强,富于质疑精神,对事物常有不落俗套的看法。
老师喜欢你那种敢想、敢说、敢问、敢辩的课堂表现;老师也喜欢你那干净整齐的作业,批阅时真是赏心悦目。
看着你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老师为你高兴、为你自豪。
愿你坚持不懈,再创辉煌!
◆崭露头角◆
你恬静、柔和,富有才气;你刻苦、勤奋、富有进取心。
不论在哪个方面,你都具有巨大的潜能。
现在你已经在许多方面崭露头角:文学才华令大伙刮目相看,艺术才华令人耳目一新……才华需要展现,只有在展现中,才能得到进一步锻炼,在锻炼中才能更成熟。
◆真诚善良◆
回想你,脑海中即刻浮现你清俊的浅浅的笑,你的真诚,你的善良,加上你的勤奋和聪颖,让你的学习和生活如此快乐和充实,硕果累累。
你的沉稳,你的机智,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踏实,充满信心。
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你会表现得更出色,你会是最棒的!
◆自信勤奋◆
自信、勤奋的你是我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你深深爱着我们的班集体,经常主动清洁教室、帮助同学。
你能认真地学好每一门功课,在学习上有一种积极进取的可贵精神,这是多么令人钦佩呀!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我相信你将成为海纳百川,恢宏大度的杰出人才。
◆作业拖拉◆
你观察细致,绘画认真,画出的金鱼、竹子栩栩如生,真不简单。
但是你的自由活动占据了太多的时间,作业也经常拖拖拉拉。
老师希望看到你能珍惜时间,能将你的聪明才智用到学习上去,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