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15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中心法则”中所没有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是()A.DNA→DNA B.DNA→RNAC.RNA→蛋白质D.蛋白质→RNA[答案] D[解析]遗传信息不能由蛋白质到RNA。
2.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酸核苷酸、氨基酸[答案] C[解析]DNA复制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 的,转录是仅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3.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三者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能够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直接控制性状表现B.基因能够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C.人的白化病症状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引起的D.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酶的基因错误表达引起的[答案] D4.下列关于囊性纤维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囊性纤维病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直接控制的B.囊性纤维病的根本原因是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有3个碱基缺失C.囊性纤维病CFTR蛋白比正常人的CFTR蛋白缺少一个氨基酸D.囊性纤维病人的CFTR蛋白中一个正常的组氨酸被缬氨酸取代[答案] D二、非选择题5.根据下列图解回答:(1)此图解全过程叫________。
(2)图中①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进行的场所是细胞的_____ 内;进行的时间是细胞分裂的________期。
(3)图中②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进行的场所是细胞的______ 内。
(4)图中③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的作用下才能进行。
(5)图中④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该过程的发现,说明RNA也可做为生物的________。
第二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学习目标】1、解释中心法则。
2、列举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1、中心法则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自主学习】1.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第一阶段:传统中心法则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___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__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也不能。
第二阶段:中心法则的补充与发展A 1965年科学家发现酶,能B 1970年科学家发现酶,能。
C 1982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一种结构异常的在细胞中大量增殖引起的。
由ABC可得,补充遗传信息从和从两条途径。
请画出完善后的中心法则图: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a.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 ______,进而生物体的性状。
例一:豌豆的产生原因:因为皱粒豌豆的DNA中,导致不能合成,从而导致细胞内,含量升高,最终造成吸水差异,表现圆滑和皱缩。
例二:人的的产生原因:因为控制的基因异常引起,这种酶存在于、等处,可将转化为,而白化病人就是缺乏b. 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 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例一:病大约70%的患者是编码的基因确实了,导致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缺少,使其功能异常,进而导致患病。
例二:血红蛋白异常遗传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由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血红蛋白组成的红细胞呈,而异常基因则导致红细胞结构异常,呈镰刀状,无法实现其正常功能。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关系,如人的身高可能由多个决定,同时后天的也有重要作用。
总之,,,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精细的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4.细胞质基因为与细胞核基因相区别,将中的基因称为细胞质基因。
由它们控制的遗传病只能通过遗传给后代。
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基因概念(一)本质: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上也存在一些没有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例析】“人类基因组计划”原估计人类应该有5-10万个基因,但最终发现仅有3-3.5万个,并且这些基因对应的碱基对仅占人类全部30亿个碱基对的2%-3%。
以上事实说明: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二)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因此其载体是染色体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三)功能在后代个体发育中,使遗传信息表达,从而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应的性状二、基因的表达:基因的表达是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
通过DNA分子的复制,亲代成功地将自己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了下一代;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遗传信息又被进一步反映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从而实现基因的表达。
1.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1)RNA:RNA在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转运RNA结构:2.转运RNA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1)由于只有61种密码子是对应氨基酸,所以转运RNA也只有61种(2)1种转运RNA对应1种氨基酸;1种氨基酸对应1~6种转运RNA。
3、转运RNA与肽链:转运RNA将氨基酸运到核糖体上,按mRNA上密码子顺序将它们一一相连,直至mRNA出现终止密码子,肽链才从核糖体上脱落下来。
4、场所:细胞核(通过核孔到细胞质)模板:DNA的一条链(有义链)(一)转录原料: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四种)产物:RNA(mRNA等)①转录:A. 转录的概念: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信使RNA的过程。
B. 转录的意义:使遗传信息由细胞核传递到细胞质(核糖体)中。
C. 转录的地点:主要是细胞核。
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可以进行。
D. 转录的过程解旋:解旋酶的作用下,氢键断裂,DNA分子的一部分解旋。
转录:模板:以解旋后的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知识梳理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发展1、1957年,克里克首先提出中心法则:①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即DNA的;也可以从DNA流向,进而流向即遗传信息的和。
②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
【图解】2、中心法则的发展:①1965年,科学家在某种里发现了一种酶,能对RNA进行。
【结论】遗传信息可以从传给。
②1970年,科学家在致癌的中发现酶,它能以为模板合成。
【结论】遗传信息可以从传给。
③1982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一种结构异常的的在脑细胞中大量“增殖”引起的。
这种因错误折叠而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可能..促使的蛋白质发生同样的折叠错误,从而导致大量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形成。
【结论】遗传信息可能..从传给。
3、中心法则的意义:揭示了。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实例1 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实例2 白化病机理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缺少酶→不能合成→白化症状【结论1】基因通过控制来控制,进而控制。
实例3囊性纤维病:见教材P70实例4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参见教材P80【结论2】基因通过控制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三基因调控性状的复杂性1、有的性状是由单个基因决定的,有的性状(如人的身高)可能是由决定的。
2、一种性状通常不是完全由决定的,的影响也很重要。
3、基因与、基因与、基因与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
四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课堂练习】1.“中心法则”的实质是 ( )A.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B.遗传信息的解读过程C.遗传信息的遗传规律D.遗传信息传递途径2. 基因控制性状的主要途径是()A.基因→酶→代谢→性状B.基因→代谢→蛋白质→性状C.基因→激素→代谢→性状D.基因→蛋白质→性状3.下列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C.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4.白化病患者的毛发呈白色,皮肤呈淡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