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楼中学防震疏散演练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4
中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一、背景介绍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发生时可能会造成校园内师生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提高中学师生地震应急疏散的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我校计划进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通过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确保在地震发生时做到及时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演练目的1.提高师生对地震应急疏散流程的熟悉程度,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2.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救互救技能;3.增强师生团结协作精神,提高整体应对灾害的能力;4.检验校园地震疏散预案的可行性和完善性。
三、演练时间和地点时间:校园内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时间为每周五上午9:00-10:00;地点:校园内主楼和各教学楼。
四、演练内容及流程1.演练内容:(1)地震发生预警;(2)师生迅速疏散到安全区域;(3)救生水、医疗箱、应急食品等物资的分发;(4)师生进行自救互救训练;(5)最后汇总演练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2.演练流程:(1)校领导宣布演练开始,发布“地震”演练指令;(2)全校师生按照疏散路线快速有序疏散到安全区域;(3)各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组织救援和紧急救护训练;(4)师生进行自我保护和互救,共同投入演练中;(5)演练结束后,校领导汇总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
五、演练要求1.师生参与演练的人员必须全程认真参与,听从指挥,不得擅自离场;2.师生应保持头脑冷静,按照指挥快速有序疏散到安全区域;3.师生在疏散过程中不得推搡拥挤,以免造成伤亡;4.师生在安全区域应保持秩序,等待进一步指令;5.演练过程中如果有不适应人员,应及时报告相关人员;6.教职员工应发挥模范作用,带头指导学生疏散和自我保护。
六、演练效果评估1.根据演练情况及时对演练进行总结,评估演练效果;2.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3.将演练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写成报告提交给校领导,为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疏散预案提供参考。
七、其他事项1.演练期间,学校安保部门要做好现场安全保障工作,严格控制演练区域的进出口;2.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3.学校应定期进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加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
2024年中学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一、前言近年来,地震频发,给我国中学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和疏散逃生能力,确保学生在地震发生时能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我校决定组织中学防震应急疏散演练。
本方案旨在规范演练程序,确保演练效果最大化。
二、演练目标1.提高认识:加强中学生对地震的认识和防震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地震防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2.熟悉流程:使学生熟悉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的流程,让学生在真实灾情发生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迅速反应。
3.检验组织:检验学校组织协调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三、演练内容1.演练时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
2.演练地点:选择学校主教学楼为演练地点。
3.演练方法:以实际演练为主,结合理论知识宣传。
四、演练准备1.制定演练方案:由相关负责人组织编写演练方案,明确演练人员、演练流程和演练目标。
2.制作相关标识:在学校主教学楼内设置地震逃生标识,在演练期间将标识贴在相应位置。
3.分配演练角色:根据演练人员的分工,确定演员、观察员、统计员等角色。
4.准备应急物资:准备一些应急救援物资,如急救箱、生活物资等。
五、演练流程1.演练前准备(1)学校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演练场所无危险物品。
(2)组织演员及其他参与人员进行演练剧本的讲解和流程的安排。
(3)提前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演练事项,告知演练时间和地点。
2.演练过程(1)演练宣传:在演练前,通过学校广播、校内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地震防护知识和演练流程,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2)演练启动:在预定的时间内,按照演练方案启动演练。
观察员、统计员等负责部门按照分工进行记录。
(3)地震预警:由负责地震预警系统的人员发出地震预警信号,模拟地震发生。
(4)学生应急反应:学生听到地震预警信号后,按照学校规定的防震应急流程进行反应,包括卧倒或躲避到安全地带,保护头部,保护颈部等。
(5)学生疏散演练:学生从教室疏散至操场或指定地点,疏散过程中要保持队形,不要慌乱。
一、预案背景为了提高我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疏散能力,保障师生在地震发生时的生命安全,根据我国《防震减灾法》和《中小学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掌握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险知识和技能。
2. 增强师生应急疏散能力,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
3. 优化学校应急疏散预案,提高学校应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防震应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安全办主任成员:各年级组长、班主任、校医、保卫科、后勤处等相关人员2. 成立应急疏散指挥部指挥长:副校长副指挥长:安全办主任成员:各年级组长、班主任、校医、保卫科、后勤处等相关人员四、预案内容1. 应急疏散准备(1)宣传培训:通过班会、升旗仪式、应急疏散演练等形式,对师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
(2)预案制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疏散预案,明确各岗位职责和疏散路线。
(3)物资准备: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急救药品、帐篷、应急照明设备等。
2. 应急疏散程序(1)地震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疏散预案。
(2)班主任迅速组织学生按照预案规定的疏散路线,保持队形,有序撤离教室。
(3)校医和保卫科人员负责沿途指挥,确保学生安全撤离。
(4)后勤处人员负责关闭电源、水源等,确保学校设施安全。
(5)各年级组长、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到达指定疏散地点,清点人数,报告指挥部。
3. 应急处置(1)地震发生时,如遇学生受伤,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救治,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2)如遇火灾等次生灾害,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进行扑救和疏散。
(3)如遇人员被困,立即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搜救。
4. 演练总结(1)演练结束后,指挥部组织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召开总结会议,总结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对演练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
(3)根据演练情况,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方案(通用6篇)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方案是不是还没找到合适的呀!那还不赶紧进来看看有没有适合你的活动文案吧!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方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篇一: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通过地震应急演练,旨在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同时,通过本次演练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时间、人员、内容时间xxx年x月x日下午x:x~x:x人员:全体师生内容:1、应急避震2、紧急疏散(反复两次演练)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
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紧急疏散,以防余震发生。
三、人员分工及职责1、总指挥:xxx职责:负责指挥全校师生紧急安全疏散。
通过广播发出地震警报,传达紧急避震与疏散的指令,稳定全校师生情绪。
2、现场总指挥:xxx小学部:xxx东面教室疏散负责人:xxx西面教室疏散负责人:xxx疏散负责人:xxx职责:带领辖区内的所有班主任、任课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迅速、有序、合理地避震、疏散,维持纪律、随时提醒学生有序撤离,学生出现跌倒现象时应及时扶起避免踩踏现象发生,确保人人安全到达指定地点。
3、各班级负责人: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主要职责:组织本班人员疏散顺序,稳定本班学生的情绪,同时向班内人员传授必要的自身防护知识。
4、广播通讯:xxx主要职责:广播调试,警报的播放,一旦发生地震,拉响警报,同时向110、119、120求助,并通过广播协助现场指挥,负责与其他各组联系。
5、防卫救护:xxx主要职责:准备医疗急救用品、位于操场待命,如有伤病员及时处理,重大伤情者及时送医院。
6、信息采集:xxx、xxx主要职责:及时记录演练实况,拍照、供事后回放分析备案。
中学防震疏散演练方案一、背景和目的随着灾害频发的日益增多,特别是地震,对中小学的安全教育和灾害应对有了更高的要求。
中学防震疏散演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加强师生在地震发生时的紧急避险意识和应对能力,从而减少伤亡,并保障学校师生的安全。
二、演练时间和地点时间:根据天气和校方安排来确定,通常选在上午或下午两个时段之一。
地点:演练地点为学生的教室和学校的开放空地。
三、演练目标1.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疏散意识。
2.培养学生的互救互助和合作意识。
3.检验学校的防震设施和预案是否合理有效。
4.增强学校师生的抗震应急处置能力。
四、演练准备工作1.召开会议,明确演练的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并指派专人负责组织协调演练工作。
2.制定演练流程和步骤,并向师生宣传,普及地震知识和应对方法。
3.清理学校周围的障碍物,确保演练场地的安全。
4.检查学校的防震措施和应急救援设备是否完好,并及时修复和补充。
5.编写演练报告和总结,评估演练效果,及时纠正和完善演练方案。
五、演练流程1.演练前准备:(1)学校组织学生集合在操场或操场附近的开放空地上,老师向学生普及地震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的危险性以及防震避险的方法等。
(2)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地震应对的宣传片或教育片,提高学生对地震应对的紧急避险意识和方法。
(3)学校组织师生演练应急疏散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室内疏散和室外集合等。
(4)学校加强师生对灾情伤亡报告的学习和应对,确保学生和老师能够在灾害发生时快速准确地判断灾情,及时报告。
2.演练步骤:(1)演练开始前,学校通过广播或其他途径向全校师生发布演练通知,告知演练时间和地点,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2)听到指令后,全校师生迅速行动,按照指定的疏散路线和方法迅速有序地进行室内疏散。
教师要带好学生,并确保每个班级的学生能够迅速疏散出教室。
(3)学生和教师迅速集合在学校的指定区域或安全地点,保持队形,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中学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方案中学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方案(精选10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
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学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预防学校在发生严重的突发危害事件时,学校能有组织、有秩序进行疏散,限度的保护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
二、演习目的确实提高全体师生紧急疏散应对能力,熟悉学校紧急疏散路线,检查学校紧急疏散预案的可行性和全体师生协同情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紧急疏散领导小组略四、演习目标要求全体师生接到紧急疏散指令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有序、镇定、快速地到达疏散集合地(学校篮球场、操场、校门边停车场、南教学楼前草坪)。
在整个疏散过程中做到师生配合默契、疏散路线清楚、组织有条不紊、人人各尽其责,确保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演习安排(一)前期准备工作1.开好紧急疏散领导小组会议。
明确演习的目的和要求,并研究和确定疏散路线。
2.开好参与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及班主任会议。
明确各位老师在疏散时的分工及路线,分楼层落实负责人员。
3.活动前对各班主任告知学生演习的安排和疏散路线,目的是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又保证紧急疏散演习实效。
要求学生疏散下楼时要严肃、安静、有序、快速,绝对不要打闹、推搡(走楼梯,其他地点小跑步撤离,不要着急跑得过快,以防跌倒)。
(二)演习安排1.20xx年5月13日上午早自习课后,XX校长在学校广播中宣布演习开始,要求全体师生按照紧急疏散演习方案迅速到达学校东操场集中。
警报铃XX老师负责,同时要求参与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迅速到位,各负其责。
2.各教室师生听到第一声警报后迅速双手抱头躲在课桌底下,第二声警报后迅速打开教室前后门,前面三排走前门后面几排走后门,离开教室到走廊。
中学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一、演练目的:以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自救互救和疏散逃生能力为目的,为应对发生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的应急疏散做好准备,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
二、演练对象:全校师生三、演练时间: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具体时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
四、演练准备:2.制定演练计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演练计划,包括演练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内容,并将计划在学校内广泛宣传,确保所有参与人员了解演练事项。
3.安排演练场地:选择一个开阔、安全的场地作为演练地点,确保演练期间不会出现其他安全隐患,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安全的撤离通道和避难场所。
4.准备演练道具:准备一些用于模拟受伤者的道具,如担架、红色头巾等,用于演练中的救援训练。
5.安排演练参与人员:将全校师生划分为不同的班级,每个班级安排一名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参与演练。
同时,在演练中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学生扮演指挥员、疏散控制员等角色。
五、演练步骤:1.宣布演练开始:在预定的时间和地点,由校领导宣布演练开始,提醒所有师生保持冷静,按照预定的计划行动。
2.述职分工:演练负责人向各班级的班主任宣布演练目标和任务,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如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指挥员负责组织疏散等。
3.铃声响起:一声长响,模拟地震开始。
所有师生迅速行动,按照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疏散。
4.疏散逃生:指挥员和疏散控制员迅速行动,引导学生按照疏散路线有序撤离到安全地点。
班主任保持队伍紧凑,按照学生名单和签到表核实学生人数,确保无一人落后。
5.救援演练:在疏散逃生过程中,模拟一些受伤者,由救援人员使用预先准备的道具进行救援训练,包括急救、紧急转运等。
6.集结避险:所有师生在安全地点集结避险,并保持纪律性和秩序。
指挥员负责统计人数,确认是否有缺失。
7.演练总结:演练负责人组织演练总结会议,听取各方意见,总结演练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整改措施。
8.演练宣传:将演练宣传结果和总结报告向全校师生进行宣传,提醒大家注意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强化改进点,为下次演练做好准备。
2024年中学防震疏散演练方案一、前言为加强学校震灾防范能力,提高全校师生避灾自救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以规范学校中学防震疏散演练的程序和内容。
二、演练目的与原则目的:通过疏散演练,增强师生的防震意识并提高应急避险技能;检验学校抗震设施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熟悉教职工及学生在发生地震时的疏散程序,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原则: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细致逐步、紧急情况下统一指挥。
三、演练时间和地点时间:2024年10月15日地点:学校校园内,包括教学楼、办公楼、操场等。
四、演练内容1. 演练前准备a. 在演练前一周,学校将提前宣传演练的目的和意义,提醒师生关注演练信息并做好准备。
b. 学校建立演练指挥部,明确职责,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c. 指定演练负责人,负责统筹协调演练事宜,并确保演练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性。
d. 保持正常的学校运行状态,确保演练不影响教学秩序。
2. 演练程序a. 演练开始前,电子显示屏进行提醒,并由演练负责人通知全体师生。
b. 演练负责人宣布演练开始后,全校师生立即按照事先制定的疏散路线和步骤进行疏散。
c. 疏散过程中,教职工按照疏散路线指导学生疏散,确保有序进行。
d. 到达安全地点后,教职工进行人员清点并确认无误后,撤离演练区域。
e. 演练结束后,演练负责人进行总结,认真听取师生的反馈意见,并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和汇总。
3. 演练要点a. 疏散路线应设置明显的标识,保持通畅,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b. 疏散地点应选择宽敞、开阔、安全的场所,远离高大建筑物和易受风险的地方。
c. 师生应建立正确的疏散意识,遵守指挥员的指令,保持冷静,不慌不乱。
d.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五、演练安全措施a. 演练前,检查学校防护设施的完好性,确保安全疏散通道畅通无阻,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
b. 指定专人负责演练现场的安全监控和火灾防护措施的执行。
一、目的与意义为了提高我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确保在地震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特制定本应急演练方案。
二、组织机构1. 演练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演练指挥组:由学校安全保卫处主任担任组长,各年级组长、班主任为成员。
3. 演练现场指挥组:由各年级组长担任组长,班主任为成员。
三、演练内容1. 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措施。
2. 地震发生后的紧急疏散。
3. 疏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演练时间与地点1. 时间:每月进行一次。
2. 地点:学校教学楼、操场等。
五、演练步骤1. 演练前准备(1)召开演练动员大会,对全体师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教育。
(2)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明确各小组职责。
(3)对演练场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演练实施(1)地震发生时,各班级按照预案要求,迅速组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
(2)地震结束后,各班级按照预定路线进行紧急疏散。
(3)疏散过程中,学生要保持冷静,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4)各班级到达指定位置后,班主任清点人数,并向现场指挥组报告。
3. 演练总结(1)现场指挥组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2)各班级对演练进行总结,分析不足,提高应急疏散能力。
六、注意事项1. 演练过程中,全体师生要严格遵守纪律,听从指挥。
2. 演练时,各班级要保持队形,严禁推搡、打闹。
3. 演练结束后,各班级要立即组织学生有序返回教室。
七、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演练,使全体师生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疏散技能,提高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2024年中学防震疏散演练方案一、演练目标随着地震风险的不断增加,中学防震疏散演练变得越来越重要。
2024年中学防震疏散演练的目标是:1. 测试中学地震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
2. 增强学生、教职员工的地震应急意识和知识。
3. 提高学校地震应急疏散的响应速度和组织能力。
4. 评估中学的应急疏散设施的使用情况和改进空间。
二、演练准备工作1. 组织筹备校方需成立演练组织委员会,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和安排工作。
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工。
2. 演练预案制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中学地震应急演练预案。
预案应包括演练的目标、内容、流程、责任分工和应急疏散指南等详细信息,并及时将预案分发给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
3. 教职员工培训在演练前,学校应组织地震应急培训,包括相关知识、疏散技巧和应急处置步骤等。
培训内容应具体到位,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讲座、视频教学、模拟演习等。
4. 演练场地准备选择一个适合进行地震疏散演练的场地,场地应具备足够的空间和安全条件,如操场、体育馆等。
校方应提前对场地进行检查和清理,并设置标志和指示牌,以指导学生正确疏散。
5. 安全宣传工作在演练前,学校应加强地震安全宣传工作,提醒学生和教职员工地震的危险性和应急处置方法。
可以通过宣传栏、海报、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
6. 演练设备准备确保演练所需设备的良好状态,如警报器、喇叭、扩音器、通话设备等。
在演练前,要检查这些设备的运行情况,并确保其正常使用。
三、演练流程1. 演练前准备(1)提前通知教职员工和学生,告知演练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
(2)组织演练委员会成员在演练场地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检查警报器、喇叭等设备的工作情况。
2. 演练流程(1)演练开始:校方组织演练委员会成员扮演地震发生时的角色,模拟震感,并通过警报器、喇叭等设备发出警报信号。
同时,教职员工按预案指示进行应急处置,引导学生进行疏散。
北楼中学防震疏散演练预案
一.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宣传中小学安全教育,进一步树立“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
力”的思想,在发生突发危害事件时,学校能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特制定本预案。
二.演练目的:为更好地落实县教育局有关安全教育的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的原则,通过紧急疏散演练,让全体师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才去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护自救和应变的能力。
切实提高全体师生紧急疏散应对能力,在遇到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熟悉学校紧急疏散路线,检查学校紧急疏散预案的可行性和全体师生协同的情况,最大限度地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三.演练对象:全校师生
1.相关人员按分工做好疏散工作,无工作安排的教师的地震发生后,跟随学生选择就近路
线疏散到指定地点集合。
2.伤病同学根据情况由班主任安排。
四.演练领导小组:
总指挥:张占国
副总指挥:戴树成
成员:王社英、冯广魁、何二华、李立培、田庆辉、高占强、张世平、张进中以及各班主任。
职责:及时、准确、全面了解突发事情情况,组织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确保救援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五.演练具体分工:
应急避震演练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
教师及管理人员在演练中起到重要作用,学校领导和老师要预先做好部署,做好分工,亲临指导,既要确保演练顺利进行,又要通过演练来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使学生得到锻炼,也要防止在演练中发生意外的事故。
1.协助指挥小组:各班班主任
职责:分别到各班级,相互协助(1)演习前清点学生人数;(2)指导学生避震,带领学生按指定路线撤退;(3)到达安全场地后清点学生人数。
2.疏散引导小组:
总负责人:冯广魁
协助:冯占英、王孟章
职责:具体负责疏散安全管理调度,根据现场情况、人流密度,对疏散路线做选择或调整,向现场指挥及时汇报疏散情况。
下设安全管理人员:(各组第一位教师为组长)
一楼:张世平、王少英、辛红、武素格、孟占坤
二楼:高占强、王会勋、田现江、常军泽、王少峰
三楼:张进中、何二华、黄秀娟、李荣华、冯鑫
以上工作人员负责学生紧急疏散时的撤离秩序、安全管理,指明疏散方向和路径,要阻止学生逆向跑、窜、推撞、积压情况发生;注意台阶,有人倒下,要立即扶起,要严防拥挤事故发生。
负责在学生撤离后检查教室内有无滞留学生,办公室内有无滞留教师,并帮助其迅速撤离。
3.宣传小组
负责人:李立培
组员:冯永芳、高聚曼
职责:具体负责应急人员疏散现场的广播指挥,并关注学生疏散时的总体情况(李立培)负责活动的拍照和录像(冯永芳、高聚曼)
4.集合地指挥小组
负责人:田庆辉
集合秩序组织:康红周、宋玉朝
职责:负责集合地秩序及疏散人数统计汇报工作。
5.救护小组:
负责人:王社英
组员:李建敏、吕志霞
职责:携带急救箱到模拟救护地点待命,负责演练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的应急救护等。
6.报警:张连中
负责向校长电话报警
7.计时:戴树成
负责整个活动的计时
六.演练步骤:
1.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方法。
(前一天)
2.让学生熟悉震后疏散的途经路线和集中地点。
3.进行模拟防震疏散演练活动。
七.演练安排
1.演练时间:xxxx年x月x日xxxx点
2.演练地点(避震地点)学校操场
3.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
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
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指定地点集中,以预防余震发生。
4.演练程序:
应急避震和疏散听广播指挥,由冯广魁负责发出信号。
八、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措施
正在上课时,迅速将书包放置头顶,躲避在课桌下。
地震停止后,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大震来临时,该如何避震,专家建议掌握三条原则:
原则一:因地制宜,正确抉择。
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状况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些情况包括:是住平房还住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你所处的位置离房门远近,室外是否开阔、安全。
对于居住在楼房内的学生和教师应在室内择地躲藏,居住在平房等学生和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决定就地躲避还是跑到室外躲避。
原则二:行动果断、切忌犹豫。
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如住平房避震时,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原则三:伏而待定峭可疾出。
发生大地震时,由于剧烈的地面颠簸使人站立不稳,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就近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如结实的床、桌子旁边或下边和小跨间房屋,躲避时应注意远离大镜子、玻璃窗及易掉落的悬挂物,采取蹲下或坐下方式,并且注意保护头部和脊柱,等待震动过去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1556年陕西华县大地震
后一个叫秦可大的进士在《地震记》里就曾记载:“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他所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九、疏散:
等主震结束后,为了防止有较大余震发生,应该立即进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发生。
疏散的集中地应选择坚实、平坦的开阔地,远离高大建筑的场地。
疏散顺序
当听到疏散的信号后,按预定的路线和集中地,有序地进行疏散。
每班前三排同学走前门,后三排(或四排)走后门,迅速在教室门口集合。
具体安排:12-1、12-4班从副楼道口撤退,12-2、12-3从东楼道口撤退;11-1、11-2从主楼道撤退,11-3、11-4从副楼道撤退;13-1、13-2从主楼道撤退,13-3、13—4从副楼道撤退。
北楼中学
2013年8月20日
附:隆尧县北楼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防震减灾应急演练计划
根据县教育局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我校拟定每月举行一次疏散演练,本学期将举行五次疏散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