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班科质量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8.95 KB
- 文档页数:7
柳州市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地理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2017年1月,柳州市教科所对我市普通高中2016级学生组织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柳州高中、柳铁一中、市一中、市二中4所学校未参加)。
本次统测由教科所命题,各校自行阅卷,共16033名考生参加了本次考试。
下面就改卷后获得的信息对我市参加统测的高一学生地理学习及考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二、试卷分析1.题型与赋分表1 试题题型结构表与上届同期检测题相比,两大题型的赋分值保持一致。
单项选择题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综合题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与2016年12月全区学业水平考试题的题型结构和赋分一致。
2.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情况命题意图分析:本套试卷在进行命制时,考虑到使用课标和教材已经数年,教学水平已经有较大提升,同时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也在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在命题意图上就相应的增大难度,相应的减少一些单一知识点的考查,增加能力的要求。
同时在命题时,章节的分值比例及考查的重点尽量向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靠拢。
从试卷看期末考试的命题范围主要是湘教版必修一第一章到第三章的相关知识,试卷从面向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角度命题,覆盖的知识面较为合理,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总体难度不大,但是比较灵活多变,区分度较好。
表2 试题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分布及其比例从上表可以看出,选择题的考察主要集中在地球运动、大气环境、水循环和洋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章节内容。
从综合题来看,近三年都有考察的内容是地球运动、地球表面形态、大气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这几个章节。
试卷内容基本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有简单的也有较难的,突出了对主干内容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思维的灵活性,符合学考要求。
3.试题的特点分析①题量较合适,覆盖率较高第一章赋分32分,第二章赋分54分,第三章赋分14分,第二章第三节赋分22分,赋分与课时量成正相关,对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从三个章节来看,近三年的期末测试卷赋分都以第二章为重,占到了一半以上;而第二章当中,近三年的考试都以第三节为主,赋分比较高。
2017-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质量分析文秘 2017-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质量分析本次期末语文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对高一语文必修1、必修2的知识积累与运用。
本次考试我所教授的高一(1)班考试人数:60人;及格:18人;最高分:70分,最低分:38分;平均分:55.97分。
高一(2)班考试人数:60人;及格:19人;最高分:73分;最低分:44分;平均分:56.43分。
本次试卷第一题为基础知识积累题,共10分。
这道题都是课文注解中出现的知识点。
很多学生还是粗心大意,觉得课下注释不重要,很简单。
但是在做题时他们运用排除法排除掉两个错误答案后开始模糊知识点,无从下手做出正确判断。
因此,学习语文一定要养成自学习惯,在课前预习时认真做好预习,上课过程中做好课堂笔记。
第二题是文言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共20分。
学生在复习时没有做到有重点,归类的识记,只是机械性的整段句子翻译,导致翻译时没有把关键字词翻译出来。
也因此把送分题变成了丢分题。
诗歌鉴赏中答题冗杂,“简要概括”却不“简”。
导致答题一大堆,没一点是关键。
第三题是名句默写题和名著考查题。
共10分。
这道题其实是送分题,可是两个班在这道题上却丢分最多。
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背诵不重视。
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没有吸取半期考试教训,依然是先问什么时候检查背诵才被动的去应付差事,或者抱侥幸心理,老师不会抽到自己,而一次次放任自己。
再有就是只会张口背书不会识记加延伸的背诵。
第四题现代文阅读题,共12分。
这篇是课内,我还曾用这篇上过公开课,但是学生还是没有掌握好审题方法。
其实题目答案还是有踪可循的。
丢分的原因是学生审题不明,答题自然不清。
学生在平日练习中没有及时总结归纳答题模式,练习只是停留在对答案,做完就了事,根本没按老师要求做练习。
导致答题没有抓住重点回答。
第五题文学与运用,共8分。
这道题与平日积累紧密联系。
但往往遇到这类题时学生没有积累拓展利用平日的读书笔记里的内容,只是简单照搬仿句,因此,分值很低。
高一(4)班级考试质量分析一.总体情况本次考试,我班共有45人参加考试,班级最高分是726分,排名年级第四,全校前10有3人。
全校总分前150名有28人,在理科上,全校前150名人数也有28人,文科上,全校前150名有27人。
二.学科情况就同类班级来看,语数英三科相对有优势,令人欣喜,为后期班级总体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给人以信心和鼓舞。
其他学科也基本领先于其他班级。
在此基础之上,立足于本学科的学生实际、学科实际,有针对性地从各方面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
三.学生情况1.大部分学生学习扎实,对学习的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班内不同学生间总分差距特别悬殊,虽然班级里面的同学总体情况很好,在年级中也处于领先,但是落在后面的同学也较多,所以两级分化比较严重,无形中给了他们很大的心理压力。
2、有一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还没有进入最佳状态,学习无压力、但是也没有较大的动力。
3、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都有待培养。
四.下一阶段的措施:1以本次期中考试为起点,让学生树立自己明确的目标(近期的、长远的)。
2.加强与任课老师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其他各任课教师的课堂情况,以便更好的管理班级,提高成绩。
3.扩大和巩固优秀生人数。
要尽可能扩大优秀生人数,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要巩固目前这些优秀生,使他们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懂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扎实的学习风格,并且自觉向课外拓展迁移。
4.营造优良学习的氛围,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帮助关心后进生,努力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及时表扬,反复提醒,逐步缩小后进生人数。
2012.12.51。
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成绩质量分析分析员:郭锦华分析时间:2016年11月17日一、年级总体情况1.各班总分分数段情况(从各分数段特别是高分段、低分段、最高分、最低分等角度进行同层次班级对比分析,尽量详实。
)2.尖子生偏科情况(分析本次考试年级理科总分前十名、文科前五名学生的薄弱或相对薄弱学科情况)年级第一名周云生语文、政治薄弱;第二名高守攀数学薄弱;第三名石双蓉英语薄弱;第四名数学、英语薄弱;第五名周文涛化学、政治薄弱;第六名杨志英语、政治、历史薄弱;第七名雷顺涛数学、政治、历史薄弱;第八名温思娜英语、物理、历史薄弱;第九名黄健数学、英语、政治薄弱;第十名刘涵数学、化学、政治薄弱。
二、班级情况1.班级总平均分情况班级总平均分排名为46、44、41、43、42、45,珍珠班杉树班差距49分,四个平行班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36分。
2.班级优等生相比情况(年级前二十名人数分布情况)年级前二十名分布情况为:42班1人,44班5人,45班1人,46班13人。
3.班级后进生(年级后三十名)相比情况年级后三十名分布情况为:41班5人,42班7人,43班5人,45班13人。
三、学科情况(对比分析各学科同层次班级均分差距或及格率差距情况,尽量详实)四、后期年级教学工作改进措施(本部分须重点写,务必实事求是,改进措施要有可操作性及如何落实、年级培优补偏工作等)1、狠抓常规管理,注重养成教育,向规范要成绩;2、督促各备课组注意抓学生的学习习惯、书写、答题规范等;3、注意523分以上学生成绩、心理等的追踪;4、注意后进生的督促与追踪;5、加强测试(特别是英语数学),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6、多组织课外活动,全方位培养学生,以活动促成绩。
高一年级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己全部完成,通过高一年级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
为了总结经验,克服工作中的不足,现将教学质量分析如下:一、基本情况3、在区里的位置语文区,数学区,英语区,物理区,化学区,政治区,历史区,地理区。
其中:1)借读生有朱宇航、曹中亚、杨思莹、胡一平。
正式生有陈斌斌、金子月、朱嘉雯、黄晨、刘天宇、杨宇。
2)陈斌斌弱势科目:语文92名,英语37名3)金子月弱势科目:英语110名4)朱嘉雯弱势科目:语文18名,英语19名,化学12名5)黄晨弱势科目:语文32名,英语81名,化学24名6)刘天宇弱势科目:英语54名,物理11名7)杨宇弱势科目:语文11名,物理11名,化学17名二、优势及方法参看了各位老师的教学分析报告,与期末成绩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老师们的几点共同的做法对教学成绩是非常有效的。
1、把握课堂,提高效率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取决于课堂的效率。
首先,老师们走出“独角戏”的角色,运用提问、学案等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
再者,老师们敢于根据学生情况勇敢的在“舍、得”之间选择,“舍”学生能力之外的知识,“得”基础知识基础技能。
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有效性,我们还应该继续深入挖掘两点。
如,在思考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的同时,进一步思考学生课堂参与的深度,给学生提供深层思考的机会。
再如,在重视双基的基础上在知识系统性上下功夫,使学生知识织成网络,对知识点间的区别和联系有较深的理解,对知识的应用提供更大的帮助。
2、抓住学生,巩固课堂课下是知识巩固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保障。
由于我们学生的学习习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老师意识到“抓住学生在校的时间”是提高成绩的保证,并持之以恒的利用课间、中午、放学的时间抓住学生进行单独的辅导,对学优生的成绩提高、学困生的成绩转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老师在“抓学生”的同时注意“抓思想”。
高2017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们年级认真组织2019年春期期中考试,严格按照学校要求的“四统一”进行考试工作,现就这次阶段检测就数据上作一分析:一、本年级组基本情况分析:全年级一共21个班级参加了本次考试,一共7个专业,900人参加了本次期中考试,所以人员较多,专业较多,数据分析只能从语文、数学、英语上来进行初步分析。
二、数据情况展示性别专业考号考试科目成绩班主任班级语文数学外语专1专2专3科目平均分69.153.243.446.440.1李伟17春机械一班科目平均分69.023.438.520.548.1张燕芳17春机汽五班科目平均分86.692.072.577.192.9鲜艳17春机汽六班科目平均分65.237.548.415.543.6秦煊强17秋汽修班科目平均分68.528.842.913.844.9魏强17秋机建服班科目平均分73.926.438.766.0魏强17秋机建服班科目平均分71.627.253.061.471.0魏强17秋机建服班科目平均分77.950.455.753.890.3陈俊洋17春财会一班科目平均分86.784.379.398.8陈群慧17春财会二班科目平均分83.964.665.972.486.5陈静17秋财会班科目平均分65.132.836.146.220.646.7甘元洪17秋体育班科目平均分73.438.855.649.868.4王敏17春信息一班科目平均分76.941.453.079.788.1吴欢17春信息二班科目平均分76.850.757.937.842.817春信息二班科目平均分94.189.682.597.191.9张润17春信息三班科目平均分81.755.453.762.759.8刘慧17秋财会班科目平均分95.344.559.7罗茂华17春学前一班科目平均分90.671.066.679.2陈巧17春学前二班科目平均分95.983.791.892.3王芳17春学前三班科目平均分101.656.083.375.717春学前四班科目平均分111.379.092.970.7文尤利17秋学前班语文最高分131,刘玲17秋学前、最低分2分、黄雅渟,17春财会2班;数学最高分142,(刘嘉豪男 17春财会一班;周德荣男,17春财会二班;);最低分4分,(沈木浩鲁文福成荣林王传洋李壵钟维吴坤雨蒋帅四郎吉村9人),外语最高分137,(陈汶坤17春财会二班)、最低分10分,(吴坤雨 17秋机建服班)。
高一(17)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李显龙班级400分以上 1人350分以上 6人300分以上 18人250分以上 33人我班高分层薄弱,中间层持平,低分层较大。
相对其它班上有一定差距,很多同学存在跛腿现象,而且不止一科,希望能克服畏惧,不要抱着不想学就不学,听不懂就不听的态度。
班级前十名李宁丁志燕黎鹏飞陈万琦段思杰汪浩浩范紫薇李灿程洁孙颖曾宇王天虹何思晓进步较大的同学(14名)李灿(11名)王天虹(14名)姜维(12名)周杨(13名)吴昊(11名)褚波武(12名)陈子锐(15名)肖锋(15名)李玉林(16名)张威(15名)陈泽钊(16名)李子贤(15名)万贝(11名)胡胜(10名)进步的学生(27名)丁志燕黎鹏飞陈万琦段思杰程洁方瑶吴安安张慧陈亚坤陶逸飞李冰涛吴聪黄佳豪汪天池李威李欣荟周康卢莹陈盼徐潇涵陈胜陶伊梁志鹏魏思杰夏黎柯怡程浩单科优胜奖语文万贝数学李宁英语丁志燕物理陈万琦化学王许生物范紫薇上学期班上的不足:1.班级纪律较差,很多同学还没有形成高中生的良好习惯,还未丢掉初中时留下的不良习惯,上课爱说话,爱睡觉,爱疯逗打闹。
完全不听讲,也不记笔记。
2.行为习惯较差,难以形成良好的班风。
对学习没有兴趣,害怕吃苦,怕累。
不愿意动脑筋,特别爱玩,作业没有认真完成。
3.清洁卫生不好,很多学生喜欢乱扔乱丢,自己的位置也很难弄干净。
本学期采取的措施1.班级纪律问题在和两位班长的沟通下,我将班级分为了七个组,并分派了七名及其负责的班干部,卢苇李子贤陈盼杨忠祥黄佳豪廖子威李欣荟。
相信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上一层楼,我也相信,在对班级纪律的管理上,他们也能做得更好,赢得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2.清洁卫生问题在和劳动委员廖子威的讨论中,决定将班级的清洁值日改为值周制,由当天值日的组长负责,做好当周的清洁卫生,并随时随地监督班上的清洁卫生,教室的清洁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给了同学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学习问题1. 将班级按成绩分为了七个组,一二组为竞争组,三四组为竞争组,五六组为竞争组,第七组为单独组,希望各组能够加强自身的学习,将在其中考试中对优胜组进行表扬。
高一(1)班期中质量分析咸琴高一(1)班有58人,在籍生52人。
其中借读6人。
一、成绩概况1、各科均分语文100.73 数学105.71 英语82.17 物理 65.79 化学 67.65生物 65.02 政治 71.23 历史 57.08 地理 62.77语文、数学、化学、生物均分较高,其他学科均分在下游。
2、三门总分各分数段人数3、各名次段班级人数二、学生个人成绩分析:极不稳定,有升有降(与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相比)进步较大:许左旋、丁雨慧、仇晶军、黄频华、黄频华、黄频华、许鹏、陶佩磊、吴雨燕、邵康、朱姝玥退步较大:何赵、刘浩、张安琪、张元杰、高劲、王诗颖、陶银霞、张桂荣、徐玥三、班级存在问题:1、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表现:(1)缺乏内在动力,积极性、缺乏强烈的学习欲望——应付式;(2)专心、静心不够,关注事情多,(穿着打扮,洗头,洗澡,张长李短,同学交往,过分在意其他事情)。
(3)不遵守自习纪律,自制力、自控力差。
(4)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2、学习刻苦、拼搏精神不够。
挤占抢时间不够,怕苦、怕累。
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不强。
时间观念不强3、自主学习能力差,科学合理安排不够,有点手忙脚乱,手足无措,不知自己干什么。
4、独立思考、钻研、问题意识不够5、学科不平衡,瘸腿学科制约三门总分6、学科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解题能力缺乏,解题不规范。
7、练习、作业订正巩固不够到位。
8、部分同学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有信心,有决心,但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做“寒号鸟”。
缺乏“持之以恒”精神,想投机,找捷径。
9、上课、自习学习效率不高。
四、对策:1、狠抓常规坚持不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
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2、利用班会等形式进行思想品德、理想前途教育,培养刻苦拼搏、永不言弃精神,;3、进行学法指导,科学有效学习。
4、进行生活指导,为学习提供最好的保证。
5、与各科任老师做好协调工作,狠抓语数外,做到各学科平衡发展。
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分析高一年级物理学科一、考试内容与能力要求:1、考试内容:本次考试主要考查必修一的全部内容。
题型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样。
难度以简单题为主,全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能力要求:能力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审题、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正确列方程式、应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二、成绩基本情况91班:及格率:19.56% 优秀率:2.17%三、各题典型错误分析1、很多学生没有理解位移等于末坐标减初坐标。
2、学生没有理解矢量的定义。
3、学生没有记住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4、学生不理解两个分力的合力范围。
5、学生不理解质点的定义。
6、学生不清楚惯性的定义。
7、学生不能区分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
8、学生不能简单的受力分析。
9、学生不能区分路程与位移,时刻与时间间隔,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0、学生不能计算滑动摩擦力,判别方向。
11、学生不理解x-t、v-t图像的含义。
12、学生不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13、学生不理解超重与失重的定义及运动形式。
14、学生不清楚v-t图像中斜率代表加速度,面积代表位移,不会计算平均速度。
15、学生不清楚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不能纸带的点迹粗略计算瞬时速度,精确计算平均速度及加速度。
16、学生不清楚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数据处理,实验结果。
17、学生不清楚实验原理,实验方法。
18、学生不能熟练运用公式,大多数学生不能记住公式,不能应用公式解题。
19、学生不能熟练运用公式,大多数学生不能记住公式,不能应用公式解题。
20、学生不能熟练运用公式,大多数学生不能记住公式,不能应用公式解题。
四、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1、从成绩上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基本概念不清楚,基本公式记不得,公式的适用条件不清楚。
少数记得公式的学生也不能灵活运用。
2、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上课前不预习,课上不专心,课后不复习,作业不自己完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没有。
高标准重规范努力开创教育教学新局面2017-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工作总结本学期是2017级进入高中的第一学期,自开学以来,高一年级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拼搏精神和追求卓越的激情。
在教学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有条不紊、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下面我就一些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1.围绕一个中心——教学工作在高一新生入校的第一天起,年级部本着高标准、严要求、高强度的工作态度,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地稳步推进,年级内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首先抓好集体备课,在现有条件下充分挖掘小范围集体教研的力量。
各学科均要周前备课,备课组成员要将教学情分析、教研纪实、课件制作、导学案及试卷编写分工具体到个人,共同研究下一周的教学任务,形成书面材料上交年级部存档。
再者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向自习课要效益。
级部提倡小组合作、学案导学、课件助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要求每堂课尽量让学生学有抓手,练有目的,学有所成;以考代练,以考促教,每月一大考,双周一小考,逢考必分析,教师进行试卷分析并上交试卷分析报告,学生进行考试反思并形成文集在班内交流。
2.建设两支队伍——班主任队伍和任课教师队伍(1)打造一支拼搏奉献、精明强干的班主任队伍虽然班级数量少,学生较为优秀,但管理任务却依然繁重,年级部将孙印启和金兴建两位班主任老师纳入了年级管理队伍。
孙老师协助刘西冲主任负责教学及男生宿舍管理,金老师协助刘西冲主任负责年级日常管理及宿舍的量化管理。
全员参与管理,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战斗力。
(2)培养一支业务精良、敬业爱生的任课教师队伍我们虽然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和一批基础还算不错的可爱的学生,但是仅凭热情去教书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本学期我们在教学上的最大任务就是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尽快找到高中学习的节奏和状态。
XX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班科质量分析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一上学期的前半期,就像是万物之始,我们满怀期待又心怀忐忑的开始了高中三年的漫漫征程。
今天,我们对跨出的的这一小步,做一个小结。
本月中旬进行的学期期中考试,是本届高一在校内的第一次集体亮相,是前两个多月老师们工作的一个小结。
总体来讲,本次考试监考中,大部分老师都能够守时守纪,学校也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在关键科目的考试中使用了屏蔽器,考纪考风基本得到保障。
但是在巡视中还是发现有学生抄书,递纸条等现象。
对部分学生调查得知,还是有学生作弊得手,使得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略有折扣。
本届高一的分班应该说同层次的班级是比较平均的,考虑到了辖区内、县内辖区外、县外、留级插班等各个层次的均衡。
但是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同层次的班级之间已经产生了些许的差距。
我们除开一些比如上进度、冒名顶替等的客观因素,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工作方法和工作热情等方面的主观因素。
本着数据说话,分析问题的原则,我们尽量的将我们老师们付出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得出来的数据做更加充分的分析。
有些数据也许有老师会很敏感甚至反感,难以面对,但我相信,这只会激起我们的斗志,激励我们的工作。
不当之处,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三个文科平行班中,高分及重点目标完成数均为0,各班最高分距重点线分别相差1分、8分、2分。
1班从省线完成数以及平均分都要高出一筹,分数段分布较为合理,各层也较厚实,但是最高分偏低,40以上学生人数偏少,将来在冲击高分层和重点线方面任重道远;2班也成金字塔型分布,但是各个分数段略显单薄,缺乏竞争力;3班呈哑铃型分布,完成高分及重点任务很有希望,但是中间断层十分明显,410~429中仅有2人,中间层次有待夯实。
班级风气影响着学习风气,也直接影响着考试整体水平。
这些数据基本上与我们平时观察和了解到的班级各个方面情况相吻合。
这三个班级插班生最多,学生整体水平相对较差。
由于他们学习习惯差,底子薄,我们应该有更多的耐心帮助他们,要有更多的时间照管他们。
对于无心学习、无所事事的学生我们不能放任不管,或迫使他们破罐子破摔,向我们要求的反方向转化,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也是为我们自己“培养”敌人,为日后的工作制造障碍。
这也是校长要求我们对平行班的质量分析中特别要加入均分一项的目的所在,以期引起我们对全体学生的关注,促进班级整体发展、整体提高。
2、理科平行班分析比较
五个理科平行班从生源质量、学生综合素质来看,要强
于文科平行班,但是担负的目标任务特别是重点线任务要高于文科平行班,所以工作压力也很大。
从各条线完成情况来看,高分层仅有8班的杨万华以92分(全年级第20名)进入,在这五个班中树立起一个标杆,也仅有8班完成高分线任务;重点线任务只有9班、班接近完成,其他各班还有一定差距;省线除了8班有较大缺口外,其他各班均完成任务,7班以3人最为突出。
从分数段来看,班7班9班分数段分布较为合理。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各班名次靠前的学生中,留级生比例较大,比如9班前名中有4个留级生,8班前8名中有个留级生,这些学生能否一如既往的保持现在的势头,老师们要多加留意,也要做好后继力量的培养,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平行班中,在高一要防止过早分化。
在严格要求纪律的前提下,对学习困难的同学在学习上适当降低要求,比如设定短期学习目标等,让他们也能在学习方面找到自信。
事实证明,学生总是想在某个方面证明自己,如果在学业上感觉无望,那么只能在其他方面证明自己了。
比如“抖狠”、“谈朋友”、玩游戏等。
如果这样的学生过多,一个班级的风气就很难扭转了。
3、四个小班情况分析
从总分各条线完成情况看,4个小班表现正常。
4班包揽文科前34名;10班在10月考的基础上,有了长足进步,与兄弟班级旗鼓相当甚至在某些数据上略有优势;<>11班发挥稳定,可喜可贺;12班各单科都没有完成高分线任务,但是学生学科均衡的优势表现充分。
总分上高分线39人,大大超过各单科。
4班、12班由于缺少参照,真正的考验还没有到来。
4班最高分比班级均分高71分,12班最高分仅比班级平均分高62分,一方面说明整体水平高,但另一方面也可能说明文理均缺少顶尖高手,这点也可能是隐忧。
本届文、理科要想确保在县内占有一席之地,我们要把隐忧当做忧患。
建议4班12班的科任教师在班主任的统一部署下,确定对象,确定学科,尽早的开展有针对性的培优工作。
三、各班单科目标完成情况
各科目完成各条线情况较好的班级是:
高一上学期知识相对较单一,只要老师抓得紧,重落实,刻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单科成绩应该不会差距太大。
高一学年在学习上关键的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探索,老师们要做好引导和辅导工作。
在后期教学中,我们要避免出现过早的分化,提高均分。
四、几点建议
、进入冬季,学生晨读的时间和质量老师们特别是班主任要关注。
近段时间观察,四个小班到班都较早,读书气氛11班稍逊;文科平行班中3班最好,6:1左右学生基本到齐,读书气氛也很好,1班到的也较整齐,但是很多学生在教室吃早点;理科平行班中9班学生到班早,读书气氛好,8班次之,其他班级6:20时到班人数不多。
晨读情况也能反映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建议班主任要不定期的查晨读;
2、老师要关注堂纪律。
每次堂巡查几乎都能够发现玩手机游戏、上网聊天、看小说杂志、打瞌睡甚至睡觉的学生。
希望老师们上时不要只管自己讲,要注意学生的情况,对睡觉的学生要提醒。
学生自习或作业时老师要经常前后巡视,不给学生走神偷懒的机会。
班主任要安排好班干部值日,同时也要不定期的亲自检查值日生的履职情况;
3、班主任查寝要深入寝室。
建议最好是晚自习后到熄灯之间,到各寝室和学生多接触多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增进师生感情,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4、班主任和老师对请家长要慎重。
与家长的沟通和争取家长支持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
对于违纪的学生,较小的问题可以电话通报家长,与家长的沟通要有理有据、有礼有节。
对于较大的问题不得不请家长的,事先要准备好和家长的谈话内容和策略,以家长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谈论学生的问题。
要尊重家长,特别是在学生面前更要尊重家长。
对于学
校对违纪学生的处理意见要做好解释工作,不要将矛盾激化,更不要动辄不负责任的说“找校长”;
、老师们要关注新程改革的方向和高考改革的动向。
我们要在备组长的带领下,研讨新教材的教法、新考试的考法,多研究改成功省市的经验和考题。
另外,我们还要和高二年级的老师多交流,吸收难能可贵的关于新程教学经验。
6、控制好学生活动时间。
据我观察,球场上已经出现了“勤学苦练”的高一学生,有的同学甚至上预备铃后仍然不为所动。
我建议班主任,至少要求早7:4,午12:3,晚6:1,学生必须进教室,间活动以上预备铃为限。
7、合理安排作业量。
问卷调查中有很多学生提到了作业过多的问题。
各科老师要协调好,作业尽量在堂时间内完成。
确有进度问题的学科,建议外作业每科每天不超过20分钟。
特别是几个小班的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培优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8、安全问题。
老生常谈,但事关学校命脉。
班主任和老师要时刻紧绷这根弦。
请假要履行正式的请假手续,不开白条,不代写请假条;放假未返校或请假逾期未归要及时联系家长,并上报政教处或年级组。
严防群殴事的发生,对学生中的矛盾要及时发现及时化解。
9、建设班级文化,培养班级精神。
从教室布置做起,营造干净整洁催人奋进的学习环境;从精神面貌做起,以班
主任充满激情的引导和老师充满热情的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热情。
充分利用好政治活动和读报,政治活动不能上成劳动、自习,读报不能上成“读书”。
上周四政治活动,除了五个班在教室开展活动外,多数班安排了劳动,多数没有劳动任务的学生在球场上“活动”。
除学校政教处和年级组统一安排的活动外,班主任要安排好这节“”,可以开展比如主题班会,学法交流、每月小结,每周小结,工作安排等活动。
读报也要安排“读报”,材料可以是报刊、杂志、美文等等。
相信在校委会的领导下,通过各位老师的努力工作,我们年级组一定能够顺利的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