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进度表 (2)
- 格式:doc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2022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
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因此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但他们对下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很感兴趣。
希望动手操作,喜欢表现自己,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
有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
基本以上学生特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设计了学生动手实践并到教室前面来展示成果的环节。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总复习。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
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2021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安排表1、认识平面图形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2、平面图形的拼组一课时解答平面图形的拼组,认识七巧板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新知识点:1、十几减9的口算。
2、十几减8、7、6的口算。
3、十几减5、4、3、2的口算。
4、综合应用。
教学要求: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建议: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计算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以及技能训练,而忽视与情景的结合,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
老师应努力改变状况,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例题时,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
这样一方面能激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运算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教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发展个人的学习潜能。
但是学习还具有社会性的一面,就是要从和别人的交流中吸取“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教学13-8,13-5的例题时,如果让学生展开思路,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经验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可能会出现“破十法”“想加算减”,甚至还会有“连续减”“点数”等方法出现,但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加上应用中的体验,学生会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这一过程实际是把老师“教方法”转变为学生自觉构建方法,学生学得会更深刻。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教学计划及进度表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班级分析本班共有41名学生,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经过一个学期的深入了解,我对班里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刚步入小学阶段,有些孩子还不能马上适应课堂研究,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研究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研究的目标,对研究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研究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研究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级学困生有XXX、XXX、XXX、XXX、XXX、XXX、XXX等学生。
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
造成我班的学困生基本原因如下:1、研究动机问题,导致研究困难。
2、研究策略问题,导致研究困难。
3、不良家庭环境导致研究困难。
我们学校学生家长大多是来自农村进城务工的流动家庭,家长素质普遍不高,对孩子的教育认识不够明确,且大多把重心放在“养”上,他们不会“育”,甚至在“养”上都有问题。
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研究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研究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具体来说,教材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同时,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
例如,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以一系列学生学校生活内容(发新书、联欢会、作业评比等)为素材引出计算问题,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意义和作用。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精编
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精编版)
教学计划
第一课:加数和加法的基本概念
- 学生将研究加数和加法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练。
- 目标:理解加数和加法的意义,能够完成简单的加法运算。
第二课:加法交换律
- 学生将探索加法交换律的概念,通过游戏和练加深理解。
- 目标: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概念和应用,能够灵活运用。
第三课:加法结合律
- 学生将研究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并通过练掌握应用。
- 目标:掌握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和运用,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第四课:减数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 学生将研究减数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练。
- 目标:理解减数和减法的意义,能够完成简单的减法运算。
第五课:减法的借位
- 学生将研究减法的借位概念,通过练加深理解。
- 目标:掌握减法的借位操作,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第六课:整数的比较
- 学生将研究如何比较整数的大小,并通过实际例子进行练。
- 目标:掌握整数的比较方法,能够正确比较大小。
教学进度表
这是一份初步的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具体安排可能会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请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辅导。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表周次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时间教材进度
2.24—2.28学生报到1、认识图形(二)
3.03—3.072、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10—3.142、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17—3.212、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24—3.283、分类与整理
3.31—
4.044、100之内数的熟悉数数数的构成
4.07—4.11读数写数数的按次比力大
4.14--4.18整十数加一名数和响应的减法
4.21—4.255、人民币的熟悉
4.28—
5.02期中检测
5.05—5.096、100之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12—5.16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5.19—5.23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5.26—5.30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6.02—6.06收拾整顿和温习
6.09—6.137、找规律
6.16—6.20
6.23—6.278、总复习6.30—
7.04期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