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射门 教案教学设计_4
- 格式:docx
- 大小:12.94 KB
- 文档页数:3
《放弃射门》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足球比赛中的放弃射门情境,引发学生对决策和放弃的兴趣。
1.1.2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选择时的决策能力。
1.1.3 引导学生理解放弃射门背后的战略意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知识点讲解2.1 知识点概述2.1.1 介绍足球比赛中的射门行为,以及放弃射门的含义。
2.1.2 分析放弃射门的原因,包括队友位置不佳、守门员状态神勇等。
2.1.3 讲解放弃射门对比赛结果的影响,以及放弃射门背后的战略意图。
2.2 放弃射门的情境分析2.2.1 分析不同情境下的放弃射门决策,如队友位置不佳时。
2.2.2 分析队友位置不佳时放弃射门对团队整体战术的影响。
2.2.3 分析守门员状态神勇时放弃射门的原因和影响。
2.3 放弃射门与团队合作2.3.1 讲解放弃射门与团队合作的关系,如放弃射门为队友创造机会。
2.3.2 分析团队合作中放弃射门的重要性,如为了整体战术的考虑。
2.3.3 引导学生理解放弃射门背后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内容概述3.1.1 介绍足球比赛中的放弃射门行为,以及放弃射门的情境分析。
3.1.2 讲解放弃射门与团队合作的关系,以及放弃射门背后的战略意图。
3.1.3 分析不同情境下的放弃射门决策,以及放弃射门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3.2 教学案例分析3.2.1 提供具体的足球比赛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放弃射门行为。
3.2.2 分析案例中的放弃射门决策,以及放弃射门背后的战略意图。
3.2.3 引导学生讨论放弃射门对比赛结果的影响,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3 教学实践环节3.3.1 组织学生进行足球比赛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放弃射门的行为。
3.3.2 引导学生分析实践中的放弃射门决策,以及放弃射门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3.3.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以及面对选择时的决策能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4.1.1 学生能够理解放弃射门的概念和含义。
《放弃射门》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主人公放弃射门的决定所带来的后果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团队合作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在面对困难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主人公放弃射门的决定所带来的后果和意义。
2. 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1. 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团队合作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主人公的选择,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困难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放弃射门》2. 多媒体设备3. 分组讨论的道具(如小卡片、笔等)教案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教学步骤、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相关部分,以便我为您完善整个教案。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放弃射门》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 讲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讲解主人公放弃射门的决定所带来的后果和意义。
4. 案例分析: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5. 小组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总结。
七、教学活动:1. 情境体验: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会主人公的情感。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关爱他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培养关爱意识。
4. 团队合作:教师组织团队活动,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八、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主人公在比赛中遇到了(),他选择了()。
2. 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旨。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在面临困难时,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放弃射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主人公在比赛中的心理变化。
(2)培养学生运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运用讨论、小组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2)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困难和压力。
(3)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积极面对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放弃射门》的故事背景,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及事件。
2. 故事情节梳理:引导学生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分析主人公在比赛中的心理变化。
3. 重点词汇和句型:(1)词汇:比赛、射门、心理、团队、责任等。
(2)句型:How did the protagonist feel during the game? What did they think about their teammates?三、教学过程1. Lead-in:(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足球比赛的话题。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足球比赛和球员。
2. Pre-reading:(1)让学生预测故事情节,引发兴趣。
(2)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3. While-reading:(1)让学生快速阅读故事,回答问题。
(2)引导学生详细阅读,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3)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感悟。
4. Post-reading:(2)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实践故事中的情节。
四、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1)写一篇关于《放弃射门》的读后感。
(2)绘制一幅故事情节插图。
2. 口头作业:(1)向家人或朋友讲述《放弃射门》的故事。
(2)选择一个足球比赛,分析比赛中的团队合作和责任承担。
放弃射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运用讨论、探究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关注体育赛事的兴趣。
(2)懂得团队精神,尊重他人的决定。
(3)学会在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勇于放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朗读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表达的抽象情感。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理解放弃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放弃射门》。
2. 相关体育赛事的视频或图片。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体育赛事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课堂分享。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讨放弃射门的原因及其意义。
(2)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面对挫折时,如何保持乐观心态,勇于放弃。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课文中所表达情感的理解。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自己在面对挫折时的感悟。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面对挫折时的心态调整。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体育赛事的小练笔。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在面对挫折时,如何保持乐观心态,勇于放弃。
放弃射门教学设计示例(优秀9篇)放弃射门篇一放弃射门教学目标:1、学习运动员以团结、友谊第一的高尚的体育风范。
2、运用课文描写比赛场面的方法,写一段比赛场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运动员以团结、友谊第一的高尚的体育风范。
教学难点:学习对比赛场面及运动员的动作、语言的准确描写。
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前两段内容。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前两段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很多同学都爱看足球比赛,尤其爱看运动员精彩射门的那一刻。
本文为什么要“放弃射门”?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自主读书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本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一)(1):写足球射门进球,无论对谁都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2):写我被人性美震撼了。
[学生活动设计]:朗读讨论(三)(3——6):写放弃射门避免了一次对手受伤的事故发生。
(四)(7):写他的崇高的体育风范受到赞叹与敬佩。
四、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那句写得好?为什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运动员表现出的崇高风范。
2、学习运用作者对比赛场面,运动员动作、语言的准确描写的方法,写一段比赛场面。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写一段比赛场面。
教学过程:一、自读课文1、找出描写富勒和西曼在赛场上表现的句子读一读,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1)福勒踢球技术高超,动作娴熟,讲战术;(2)福勒品质优秀,宁可放弃射门,也不伤对方;(3)西曼舍身扑球。
《放弃射门》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主人公放弃射门的决定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观点,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决策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认识到放弃射门背后的大局观念和团队精神。
(2)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能够从整体利益出发,作出正确选择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放弃射门》的故事背景,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
2. 故事情节梳理:详细讲述故事情节,使学生充分理解主人公放弃射门的决定。
3. 讨论问题:(1)主人公为什么选择放弃射门?(2)放弃射门背后体现了什么品质?(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会放弃和个人利益的取舍?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生动讲述《放弃射门》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情节。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讨论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分享心得: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邀请其他同学补充意见。
5. 总结提升:教师针对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认识到放弃射门背后的大局观念和团队精神。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在学习、生活中如何学会放弃和个人利益的取舍。
2. 编写一篇以“放弃射门”为主题的小短文,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故事情境,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分享观点,提高课堂互动性。
3. 案例分析:选取现实生活中类似案例,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放弃射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主人公放弃射门背后的团队精神。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品质。
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学会分享和倾听。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
2. 团队精神的培养。
3. 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难点:1. 主人公放弃射门的心理活动的理解。
2. 引导学生体会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故事音频或视频。
3. 讨论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兴趣。
b.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团队精神?2. 故事讲解:a. 播放故事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跟随故事情节感受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b. 讲解故事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足球比赛的相关知识。
3. 小组讨论:a. 分成小组,讨论主人公放弃射门的原因,感受团队精神。
b. 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情景模拟:a. 模拟足球比赛场景,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b. 引导学生体验主人公放弃射门的心理过程,感受团队精神。
5. 口语表达:a.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b. 鼓励学生分享感悟,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6. 总结:a.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b.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团队精神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其对团队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2. 通过情景模拟,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以及能否主动体现团队精神。
3. 评价学生在口语表达环节的复述能力和分享感悟的深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足球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 邀请足球教练或运动员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比赛经验。
3. 引导学生观看其他有关团队精神的电影或纪录片,进行比较和讨论。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估他们对团队精神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2. 听取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和建议。
《放弃射门》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的主题。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增强学生对人物情感的理解。
(3)采用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机会,敢于面对挑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心理。
(3)提高朗读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故事主题,感悟人物情感。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3)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主题,明确学习目标。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了解情节梗概。
(2)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心理。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故事主题,挖掘内涵。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分配,准备角色扮演。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5. 情景模拟:(1)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模拟。
(2)学生通过情景模拟,增强对人物情感的理解。
6. 分享与讨论:(1)学生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中的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细节描写中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3. 学生的朗读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4. 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中的表现。
5.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放弃射门》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主人公放弃射门的决定所带来的后果和教训。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团队合作的品质。
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分析主人公放弃射门的决定及其影响。
2. 教学难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关爱他人、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故事课件、讨论问题、作业布置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故事内容,了解足球基本规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足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放弃射门的决定及其后果。
a. 主人公为什么放弃射门?b. 放弃射门给球队和个人带来了什么后果?c. 你认为主人公的决定是否正确,为什么?4. 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故事的主题,即关爱他人、团队合作。
6. 作业布置: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如果我是一名足球运动员,我会如何面对射门机会”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放弃射门》,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的决定及其后果,让学生在讨论中体会关爱他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课堂。
作业布置旨在巩固所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2. 作文质量:评估学生作文的内容、结构、观点和创新性。
3. 团队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场足球比赛,让学生亲身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邀请足球教练或运动员来校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故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推荐相关书籍或电影,如《足球小将》等,让学生深入了解足球运动的精神内涵。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讨论问题,使之更具挑战性和启发性。
放弃射门教案教学设计
放弃射门(说课材料)黄山市歙县富堨小学朱健华一、教材分析:《放弃射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描写了在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中发生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球星福勒带球直插对方除守门员外空无他人的禁区,他完全有把握把球踢进对方球门,然而就在他完成了百分之九十的射门动作,只差最后一击时,守门员西曼猛扑到他身前堵球,为了避免对手受伤,福勒收脚摔倒,放弃了射门,表现出高尚的体育道德。
故事是围绕足球比赛中的射门展开的。
文章首先着力强调了射门是足球比赛中最精彩、最具魅力的一瞬,每个足球队员都会竭力捕捉机会,举脚起射。
接下来以主要篇幅描写球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放弃射门的以及他对裁判员判罚的态度。
最后对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予以高度赞扬。
学习课文,一是让学生从福勒高尚的体育道德和风范中受到人性美的教育;二是体会作者描写体育竞赛激烈场面的方法;三是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从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中受到美好道德情操的教育和熏陶,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基本理念如今的新课程强化理念淡化理论,我在语文课改实践中不断地更新、探求,作为一名在语文教学第一线跌打锤炼了十几年的教坛“老将”,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理念,是我在教学现阶段努力体现的,并努力朝着形成个人风格的东西。
1、语文观:语文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自己学会的,无论是字词句段篇还是听说读写都一样。
2、质量观:淡化分数意识,重学
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3、教师角色观: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操纵者,不再高高在上,不再左右学生的意志;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共同的学习者,这样就能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
4、教学观:重感悟、重朗读、重积累、重延伸、重表达、重生活经验、重学习方法。
5、课堂设计观:重激趣、重新颖、重题眼、重学生情感体验、重思维拓展。
6、评价观:课堂上应发扬民主,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7、作业观:重形式新、重过程简、重动手操作、重书写好、重趣味浓。
三、教学设计本课共分六个版块。
第一版块:生活入手加情境创设。
然后导入新课。
由班上的小球迷说球星,再观看足球比赛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境。
然后引出世界级球星福勒在1997年3月24日英超足球联赛上的表现怎样,导入新课《放弃射门》。
第二版块:自读课文,体会精神。
采用变序教学,抓住国际足联秘书长说的一段话,设计了让学生提问题。
然后逐段学习课文。
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感情,体会赛场的激烈竞争。
课堂上引导学生去说,适当时放开让学生去说。
这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观念的一种尝试,但这种尝试既有利于学生胆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的动脑思维。
第三版块:激发辩论,体现个性理解。
在学习了福勒放弃射门及后来做的两件事,我让学生来辩辩“福勒的做法,你认为对不对?说说理由。
”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四版块:思维拓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辩论之后,我说:比赛终于结束了,西曼和福勒又见面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引导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既锻炼了口表能力,又注重个
性理解。
第五版块:自主性练习,音乐欣赏,进一步感受足球的激情。
第六版块:由课堂向课外延伸。
在课尾,设计了一道练习:学习了《放弃射门》一课,你想对福勒、对西曼、对球迷、对同学说些什么?用自己的喜爱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样的作业有一定弹性,学生没什么压力,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加以选择。
资料提供者:司徒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