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一中2015届高三周练理综化学试题(一)
- 格式:doc
- 大小:284.00 KB
- 文档页数:9
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 .氨水 B .硝酸 C .醋 D .卤水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 g D 2O 和18 g 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 .2 L 0.5 mol·L -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 N 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1 mol 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1B .2:3C .3:2D .2: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 结论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 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 氧化为3+Fe B . 溶液中3 )4(SO 2Fe 1 -mol·L 1.0 将铜粉加入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 .用坩埚钳夹住一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 .溶液NaOH溶液滴入4MgSO1-mol·L0.1.将1-mol·L0.1 .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溶液4CuSO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的溶度积比2(OH)Cu的小2Mg(OH)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微生物有氧反应质子交换膜厌氧反应O2C6H12O6+H2O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 + 6O2 = 6CO2 +6H2O12.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2015年银川市高三年级联考试卷理综化学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厨房中用的食盐、食醋都是电解质B .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玻璃、水泥等,都是硅酸盐产品C .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石油的裂解都是化学变化D .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取Na 、Mg 、Al 三种金属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 .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C .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 .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9.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4 g C 2H 4、C 3H 6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N AB .常温下,pH =12的Na 2CO 3溶液中含有的OH -离子数为0. 01N AC .标准状况下,0.56 L 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2 N AD .7.8 g Na 2O 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2N A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 Al 3+ + 3OH - = Al(OH)3↓B .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NO 3)2和KI 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稀盐酸:3Fe 2+ + 4H + + NO 3- =3Fe 3+ + NO↑ + 2H 2OC .碳酸氢铵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OH 溶液:HCO 3-+ OH - = CO 32- + H 2OD .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CO32-+H 2O HCO 3-+OH -11.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H 2OH + O 2 = CH 3COOH + H 2O 。
2015年全国卷1理综化学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 氨水B.硝酸C.醋D.卤水8. 2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 g DO和18 g H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B. 2 L0.5 molJ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1离子数为2 N 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9. 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A. 1: 1B. 2: 3C. 3: 2D. 2: 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 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 血红色稀硝酸将Fe 氧化为 Fg +B . 将铜粉加入1.0 molLTFe(S0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将0.1 mol L _ 1MgS 4溶液滴入NaO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 L1CuSO 溶 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 的溶度积比 Mg(OH 的小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 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 A. 正极反应中有CO 生成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CH 2C 6+ 6C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CO+6H 2O 12 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 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 5、8 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2015年全国卷1理综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 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宁远一中2015届高三周练理综(一)化学试题7.下列方程式不能..正确解释相关事实的是 A .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CO 2+H 2O+O -+HCO 3-B .工业上用氧化铝冶炼金属铝:2Al 2O 3(熔融) === 4Al + 3O 2↑C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C + 2H 2SO 4(浓)=== 2SO 2↑+ CO 2↑+ 2H 2OD .金属铜能溶解于稀硝酸:Cu+ 4H ++ 2NO 3- === Cu 2++ 2NO 2↑+ 2H 2O 8.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9.异秦皮啶具有镇静安神抗肿瘤功效,秦皮素具有抗痢疾杆菌功效。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转化,如图所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异秦皮啶与秦皮素互为同系物 B .异秦皮啶分子式为C 11H 12O 5C .秦皮素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D .1mol 秦皮素最多可与2molBr 2(浓溴水中的)、4molNaOH 反应10.分子式为C 10H 12O 2的有机物,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②能与NaHCO 3反应生成气体。
则满足条件的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 A .9 B .10 C .12 D .15 11.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g 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 AB .0.1mol 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11.2L 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D .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电解冰晶石△12. 根据下列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实验1中,CO的转化率为80%C.650℃时,化学平衡常数K=8/3D.实验1再加入1.0 mol H2O,重新达到平衡时,n (CO2)为1.6 mol26.(12分)高纯晶体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2015年新课标I 卷高考理综试题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100分,共16页。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Zn 65 Br 80第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 .氨水B . 硝酸C .醋D .卤水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gD 2O 和18g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 .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两种数为2N 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 .密闭容器中2molNO 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B .2:3C .3:2D .2: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实验 现象 结论 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 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 氧化为Fe 3+ B.将铜粉加1.0mol ·L -1Fe 2(SO 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0.1mol ·L -1MgSO 4溶液滴入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 ·L-1CuSO 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2015年全国卷1理综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C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D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15 年全国卷 1理综第Ⅰ卷(选择题共126 分):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求的。
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DNA 与ATP 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 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 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 上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 溶液(生理盐水)20 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C.细胞内液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D.输入的Na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 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可以诱导更多判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15年下期宁远一中高一年级考试化学试题命题人:审题人: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Al:27 Mg:24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各种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锥形瓶;④分液漏斗;⑤天平;⑥量筒;⑦胶头滴管;⑧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③⑦B.②⑥⑦C.④⑥⑧D.①④⑧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其原因可能是()A.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B.苹果汁中含有Cu2+C.苹果汁中含有OH-D.苹果汁中含有Na+3.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国庆期间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B.小苏打是制作馒头和面包等糕点的膨松剂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D.金属钠易与空气、水等反应,当它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4.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标准状况下,14g CO所含质子数为7N AB.22g某气体含分子数为0.5N A,则其摩尔质量为44C.标准状况下,33.6LCH4中含H原子数为6N AD.1 mol Na 完全反应时,失去N A个电子5. 下列溶液中,c( Cl—)与50mL 1mol/L AlCl3溶液中c(Cl—)相等的是()A.150mL 1mol/L 的NaCl溶液B.75mL 2mol/L的NH4Cl溶液C.100mL 1.5mol/L的KCl溶液D.75mL 1mol/L的FeCl3溶液()( )① 2A-+B2 = 2B-+A2 ② 2A-+C2 = 2C-+A2③ 2B-+C2 = 2C-+B2 ④ 2C-+D2 = 2D-+C2A. A-> B-> C-> D-B.D->C->B-> A-C.D-> B-> A-> C-D.A-> C->D-> B-8.在月球上发现水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2009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
宁远一中2015届高三周练理综(一)化学试题7.下列方程式不能..正确解释相关事实的是 A .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CO 2+H 2O+-+HCO 3-B .工业上用氧化铝冶炼金属铝:2Al 2O 3(熔融) === 4Al + 3O 2↑C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C + 2H 2SO 4(浓)=== 2SO 2↑+ CO 2↑+ 2H 2OD .金属铜能溶解于稀硝酸:Cu + 4H ++ 2NO 3- === Cu 2++ 2NO 2↑+ 2H 2O 8.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9.异秦皮啶具有镇静安神抗肿瘤功效,秦皮素具有抗痢疾杆菌功效。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转化,如图所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异秦皮啶与秦皮素互为同系物 B .异秦皮啶分子式为C 11H 12O 5C .秦皮素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D .1mol 秦皮素最多可与2molBr 2(浓溴水中的)、4molNaOH 反应10.分子式为C 10H 12O 2的有机物,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②能与NaHCO 3反应生成气体。
则满足条件的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A .9B .10C .12D .15 11.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g 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 AB .0.1mol 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11.2L 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D .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电解冰晶石△12. 根据下列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实验1中,CO的转化率为80%C.650℃时,化学平衡常数K=8/3D.实验1再加入1.0 mol H2O,重新达到平衡时,n (CO2)为1.6 mol26.(12分)高纯晶体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1)硅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_____周期______族,在周期表的以下区域中,可以找到类似硅的半导体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过渡元素区域b.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c. 含有氟、氯、硫、磷等元素的区域 (2)工业上用石英砂和焦炭可制得粗硅。
已知:请将以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SiO 2(s) + 2C(s) === Si(s) + 2CO(g) △H = ________(3)粗硅经系列反应可生成硅烷(SiH 4),硅烷分解生成高纯硅。
已知硅烷的分解温度远低于甲烷,用原子结构解释其原因:_________,Si 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C 元素,硅烷的热稳定性弱于甲烷。
(4)将粗硅转化成三氯氢硅(SiHCl 3),进一步反应也可制得高纯硅。
①SiHCl 3中含有的SiCl 4、AsCl 3等杂质对晶体硅的质量有影响。
根据下表数据,可用________ 方法提纯SiHCl 3。
②用SiHCl 3制备高纯硅的反应为 SiHCl 3 (g) + H 2(g) Si(s) + 3HCl(g), 不同温度下,SiHCl 3的平衡转化率随反应物的投料比(反应初始时,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横坐标表示的投料比应该是c. 实际生产中为提高SiHCl 3的利用率,应适当升高温度n (SiHCl 3)n (H 2)一定条件27、(15分)铁矿石是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设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和氧元素,且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假设1:铁矿石中只含+3价铁;假设2:铁矿石中只含+2价铁;假设3:。
【查阅资料】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定性研究】【实验一】取铁矿石样品粉碎,盛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X溶液,微热,充分溶解后将滤液分成四份:①向第一份溶液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②向第二份溶液中滴加适量高锰酸钾溶液;③向第三份溶液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再滴加适量双氧水溶液;④向第四份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1)上述X溶液是(填“稀硝酸”、“稀硫酸”或“浓盐酸”);上述方案中,一定能证明铁矿石中含+2价铁的方案是(填序号).【定量研究】【实验二】铁矿石中含氧量的测定:①按图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将5.0g铁矿石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其他装置中的药品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③A中开始反应,不断地缓缓向后续装置中通入氢气,待D装置出口处氢气验纯后,点燃C处酒精灯;④充分反应后,撤掉酒精灯,再持续通入氢气直至完全冷却.(2)按上述方案进行多次实验,假设各项操作都正确,但最终测得结果都偏高,请你提出改进方案的建议:.如果拆去B装置,测得结果可能会(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3)改进方案后,测得反应后D装置增重1.35g,则铁矿石中氧的百分含量为。
若将H2换成CO,则还需补充装置.有同学认为,不测定D装置的净增质量,通过测定物理量,也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三】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测定:(4)步骤④中煮沸的作用是;(5)步骤⑤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有.(6)下列有关步骤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a.因为碘水为黄色,所以滴定过程中不需要加指示剂b.滴定过程中可利用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c.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可以直接装液d.锥形瓶不能用待装液润洗e.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滴定管中液面变化f.滴定结束后,30s内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再读数(7)若滴定过程中消耗0.5000mol•L-1的KI溶液20.00mL,则铁矿石中铁的百分含量为。
综合实验(二)的结果,可以推算出该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28.(16分)甲同学进行Fe2+还原性的实验,针对异常现象进行探究。
步骤一:制取FeCl2溶液。
向0.1 mol•L-1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测得pH<1。
步骤二:向2 mL FeCl2溶液中滴加2滴0.1 mol•L-1 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加5滴5% H2O2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5 mol•L-1、pH约为5),观察到溶液变红,大约10秒左右红色褪去,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步骤二中溶液变红的原因:、。
(2)甲探究步骤二中溶液褪色的原因:I. 取褪色后溶液两份,一份滴加FeCl3溶液无现象;另一份滴加KSCN溶液出现红色;II.取褪色后溶液,滴加盐酸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III. 向2 mL 0.1 mol•L-1 FeCl3溶液中滴加2滴0.1 mol•L-1 KSCN溶液,变红,通入O2,无明显变化。
①实验I的说明;②实验III的目的是。
得出结论:溶液退色的原因是酸性条件下H2O2将SCN-氧化成SO42-。
(3)甲直接用FeCl2·4H2O配制①mol•L-1 的FeCl2溶液,重复步骤二中的操作,发现液体红色并未褪去。
进一步探究其原因:I.用激光笔分别照射红色液体和滴加了KSCN溶液的FeCl3溶液,前者有丁达尔效应,后者无。
测所配FeCl2溶液的pH,约为3。
由此,乙认为红色不褪去的可能原因是②。
II.查阅资料后推测,红色不褪去的原因还可能是pH较大时H2O2不能氧化SCN-。
乙利用上述部分试剂,通过实验排除了这一可能。
乙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38.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可用来制备抗凝血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1)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F和过量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能与溴单质反应b. 能与金属钠反应c. 1 mol G最多能和3 mol氢气反应d.分子式是C9H6O3(6)E的同分异构体很多,除E外符合下列条件的共种。
①含苯环且能与氯化铁溶液显色,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③含酯基。
(7)F分子中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宁远一中2015届高三周练理综(一)化学试题参考答案7-13 D A D D A C C【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9.【答案解析】D解析:A、异秦皮啶与秦皮素结构不相似,不能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B、异秦皮啶分子式为C11H10O5,故B错误;C、秦皮素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酯基、酚羟基,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不正确;D、1mol 秦皮素酚羟基的对位可以与1molBr2发生取代,碳碳双键可以与1molBr2发生加成反应,最多可与2molBr2反应;酯基水解产物有酚羟基和羧基,一共有3个酚羟基和一个羧基,可与4molNaOH反应,故D正确;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官能团和基本性质,C选项中酯基水解产物有酚,还能与氢氧化钠继续反应,为易错点。
【知识点】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10.【答案解析】D解析:有机物除去苯环基-C6H4还有组成-C4H8O2,能与NaHCO3反应生成气体说明含有羧基,两个取代基有如下组合:、、、、,五种官能团位于苯环的邻、间、对位,共15种;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注意取代基的不同,按顺序写,省得遗漏,难度不大。
26.(12分,除标示外,每空2分)(1)三(1分)ⅣA(1分) b(2)+638.4 kJ·mol-1(不写“+”不扣分,单位写错扣1分)(3)C和Si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是同主族元素”),C原子半径小于Si(或“C原子电子层数少于Si”)(4)①蒸馏(或分馏)②a、c27.(15分,除标示外,每空1分)【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答案解析】假设3:铁矿石中同时含有二价铁和三价铁(1分)(1)稀硫酸(1分)②(填序号)(1分)(2)在D后加一干燥装置;(2分)偏高;(1分)(3)24%;(1分)尾气处理,(1分)硬质玻璃管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1分)(4)赶走多余的氯气;(1分)(5)250ml容量瓶;(1分)(6)df ;(1分)(7)70%;(1分)Fe5O6(2分)解析:铁矿石中主要研究含铁的氧化物,假设1:铁矿石中只含+3价铁;假设2:铁矿石中只含+2价铁;所以假设3:铁矿石中同时含有二价铁和三价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