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人教版第五单元配套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五单元一、积累与运用(26分,1—7题各3分,8题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洨.河(jiāo)纤.细(qiān)遒劲..(qiújìnɡ)摩肩接踵.(zhǒnɡ)B.桥墩.(dūn)铺砌.(qiè)石碑.(bēi)络绎..不绝(luòyì)C.蜕.变(tuì)钹.声(bó)罅隙(xi..à.x.ì.)长而不冗(r.ǒ.n.ɡ.)D.轩.榭(xiān)庸.俗(yōnɡ)模.样(mú)长途跋涉(b.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重峦叠障错综相连迥然不同因地制宜B.巧夺天功惟妙惟肖珠光宝气就地取材C.街道纵横自出新裁应有尽有俯仰生姿D.巧妙绝伦梦回繁华长虹饮涧别具匠心3..依次填人下列语段括号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周国平说,我不认为读书可以成为时尚,并且对一切成为时尚的读书持()态度。
读书属于个人的精神生活,必定是非常个人化的。
可以成为时尚的不是读书,而是买书和谈书。
譬如说,在媒体的()下,某一时期有某一本书特别畅销,谈论它显得特时髦,插不上嘴显得特()。
A.怀疑影响落伍B.疑惑影响落后C.怀疑指导落伍D.疑惑指导落后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大相径庭....。
C.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D.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A.学校让学生亲自参与艺术审美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塑造完美人格。
B.这条河的水质越来越差的原因,是人们缺少环境保护意识,使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的恶果。
C.印度军方负责人20日称,印度已向印巴边境地区派遣了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军用车辆。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试题及答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试题及答案在学习、工作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题了,试题是命题者根据一定的考核需要编写出来的。
你所了解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础知识(共20分)1.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A.《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明初文学家)B.《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代文学家)C.《与朱元思书》——《吴均文选》——吴均(南朝梁文学家)D.《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文学家)2.成语积累。
(4分)马在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它备受青睐。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马说》中就借千里马来比喻人才。
请写出四条带有马字的成语。
3.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4分)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飘香四野。
4.名句积累。
(4分)春天是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咏春的诗篇,请写出两组咏春的名句。
5.一个故事说黄鲁直、苏东坡、秦少游、佛印四人游寺,只见寺壁上题有杜甫“林花著雨胭脂□”的诗句,诗句末字已剥落,四才子忙着动脑动手添字补诗,苏添“润”字,黄补“老”字,秦说“嫩”字,佛言“落”字,争执不下,最后找来《杜工部集》一查,原来是个“湿”字,请你谈谈“湿”字妙在何处?(5分)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14分)落花枝头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
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
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
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
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8分)文学之美,在于用美的心灵,写出美的文字。
美在卓越的建筑人文,古pǔ美观的赵州桥、①()的苏州园林、永垂不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无不流露出中国人民的智慧;美在严谨的科学探索,客观记录蝉的习性与成长规律,寻觅.丰富的生命历程;美在繁华的市井风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内hán,表达了画家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1)给加点字注音。
(2分)①不朽.②寻觅.(2)看拼音写汉字。
(2分)①古pǔ②内hán(3)根据语境,为空白处①选择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惟妙惟肖B.自出心裁C.妙手偶得(4)文中划线句的句子成分和主干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国人民”修饰“智慧”,充当状语。
B.句子的谓语是“流露”,“无不”起修饰限定,充当定语。
C.句子的主语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D.主干可以提取为“赵州桥、苏州园林、人民英雄纪念碑流露智慧”。
【答案】(1)xiǔ mì (2) 蹒朴 (3)B (4)D【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
根据积累作答。
不巧:永远不可磨灭。
“朽”读作“xiǔ”;寻觅:寻求;探索。
“觅”读作“mì”。
(2)本题考查字形。
根据积累作答。
古朴:指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pǔ”写作“朴”;内涵:指内在的涵养。
“hán”写作“涵”。
(3)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
与语境不合。
自出心裁: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
与语境相合。
妙手偶得:指诗文创作过程中,技能高超的作者常因灵感突发而得到意外的成功。
与语境不合。
故选B。
(4)本题考查句子成分有关知识。
A.有误,“中国人民”充当定语。
B.有误,“无不”充当“状语”。
C.有误,主语是“赵州桥、苏州园林、人民英雄纪念碑”。
故选D。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武术《武林雄风》中舞美的变换与动作招式的变化相得益彰....,真实展现少林武术的精气神。
2019年秋部编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含答案)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8.中国石拱桥雄跨.记载.残损.古朴.桥墩.推崇.侵略.序.幕巧妙绝伦.交头接.耳惟妙惟肖.独.一无二19.苏州园林竿.映衬.败.笔丘壑.雷.同嶙峋..明艳.因地制宜...依傍.蔓.延蔷.薇芭蕉.雕.镂斟酌自出心裁.重峦叠嶂....俯.仰生姿20.蝉轧.鳍.暴晒.隧.道恶劣.倒悬.折皱.纤.维防御.顾忌.联.结跳蚤.车辙.黏.土寻觅.喧嚣..欢愉.懒.洋洋不怀.好意无动于衷.21.梦回繁华绢.驮.檀.冗.翰.林题跋.擅.长城郭.考订.田畴.岔.道簇.拥踏.青行旅.宏敞.摄.取遒.劲春寒料峭.长途跋涉..不绝..摩.肩接踵.络绎二.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8.中国石拱桥1.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 )2.出色的作品。
()3.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
()4.独一无二,无可比拟。
()5. 尊崇,推重崇敬。
()19.苏州园林1.鉴别和欣赏。
()2.课文指根据具体地形,设计各不相同的园林。
()3.互相映照和衬托。
()4.重重叠叠的山峰。
()5.由经历得来的知识。
()6.不该相同而相同。
()7.指别致的、有情趣的风景。
()8.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
()9.考虑是否适当。
()10.写得或画得不好的一笔,这里用来比喻设计布局不称心的地方。
()20.蝉1.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2.在山中、地下或海底开凿或挖掘成的通路。
()3.抵挡;抵抗。
()4.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
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5.纤细而柔弱,这里指蝉幼虫的弱小。
()6.形容物体粗大笨重,或过度肥胖,或肥大,转动不灵,这里指蝉形体大。
()7. 缝隙。
()8.没安好心。
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9.坚固有韧性。
()21.梦回繁华1.开拓扩展。
()2.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的文字。
()3.全部被消灭。
()4.绘在绢、绫等丝织物上的字画。
()5.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
2022年(有答案)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一、填空题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画线字注音。
(1)河谷里雾气mí()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2)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lǒng()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
(3)气势 páng bó()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一现尊容。
(4)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
(5)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
(6)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二、单选题下列画横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铸就了今天各拉丹冬的琼瑶仙境。
B.眼前白云飘飘,风平浪静,风云变幻,说不清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画在眼前过,一切都是那么朦胧。
C.波涛汹涌,浪沫横溢,扑面而来的水汽,让我们感受到壶口瀑布怒不可遏的气势。
D.六国峰会刚刚结束,接踵而至的是东盟会谈,作为外交部领导,他的时间几乎不属于自己。
下列语句中,画线的句子成分,属于动宾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壶口瀑布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这强烈地证明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产生这样怒不可遏的力量。
B.各拉丹冬秀丽的风光,让大家心里涌起一丝无法自已的冲动,纷纷向冰塔林奔去。
C.刚刚进入峡谷,震耳欲聋的涛声和漫天飞扬的水汽一下子扑到了我的眼前。
D.近些年来,骤然掀起一股长江考察热,一拨又一拨中外勇士在此迈开了认识长江的第一天。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
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
()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A.不过,哈尼梯田是什么样子,更取决于你在什么季节看到它。
17 中国石拱桥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艰固。
桥面用石板铺qì,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河堤.(dī) 铺qì(砌) 惟妙惟肖.(xiào)(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艰固”,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坚固”。
(3)文中“惟妙惟肖”中的“肖”意思是相似。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2.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浸略,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2)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祟这座桥。
(3)错别字浸祟均改正侵崇匀3.根据课文填空。
(1)《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通过对赵州桥和卢沟桥两座桥的具体而生动的说明,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
(2)本文介绍我国石拱桥时,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介绍桥梁结构的顺序是从整体到局部;介绍石拱桥的有关历史发展情况则是以时间为顺序。
4.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打比方)(2)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列数字)(3)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作引用)(4)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举例子)(5)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
(下定义)5.某班级举办以“那些年走过的桥”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积极参与。
(1)对右边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意态生动,变化自然。
B.线条奔放,笔力雄健。
C.采用隶书书体,方正典雅。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练习题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弥散(mi) 腊纶(jlng) 起哄(hbng)• • ♦B.砚池(ydn) 两栖(ql ) 肖像(xiao)• • •C.拾级(shd) 戛纳(go) 俯瞰(kdn)・♦♦( )风雪载途(zdi) .挑拨离间<jidn)•叱咤风云(zhd).猝不及防<cui)•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他满怀激情地演讲着,那抑扬顿挫的声音紧紧抓住了听众的心。
• • • •B.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捣故阵,令对岸的故军惊恐不已,纷纷逃窜。
• ♦• •C.王教授为了钻研这个课题,处心积虑,废寝忘食。
• • • •D.不可否认,当今许多富翁都是从白手起家开始的,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奋斗,• • • •愿意坚持,终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
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5、下列修辞手法运用及表达效果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干态万状,惟妙惟肖。
”(句子使用排比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卢沟桥上石刻狮子的各种形态,生动形象。
)B-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句子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杨树的美好品质。
)C.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句子使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鲜明生动地塑造了凶恶残暴的刽子手与怯懦愚昧的华老栓形象。
第五单元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推崇(cóng) 枢纽(shū)遒劲(qiú) 胸中丘壑(hè)B.匀称(chèng) 桥墩(dūn)簇拥(chù) 亭台轩榭(xiè)C.残损(sǔn)摄取(shè) 轧扁( yà) 重峦叠嶂(zhàng)D.嶙峋(lín) 黏土(zhān)蔷薇( qiáng) 摩肩接踵(chǒng)2.下列句中加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幅文人画的山水图景与书法印章相得益彰,实属佳作。
B.校园广场的设计者自出心裁地以革命事件作为广场主题,这就比一般的广场更具历史文化意义。
C.喷泉旁边的那几棵柏树修剪得惟妙惟肖,连叶片的数量都基本相同。
D.朝阳公园内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游客络绎不绝。
3.(2018湖南湘西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我国成功发射了风云二号H星。
B.做好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C.我校代表队在趣味运动会上,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最终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
D.一个黄昏的早晨,有一个年轻的老人,骑一匹雪白的黑马,会晤他亲爱的敌人。
4.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这个四合小院,家家的窗户低矮,是老式对开的方格玻璃窗。
____①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
②这俗常的景象,现在不得多见了,这小玻璃窗,叫人心生温暖。
③黑亮的老铁壶在炉子上“吱吱”地唱着小曲,隔着窗户也听得清楚。
④从这家的玻璃窗望进去,开满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
A.④③②①B.③④①②C.③①②④D.④①③②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茅以昇,他是桥梁专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
B.《梦回繁华》的作者是毛宁,这篇文章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深化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年级姓名成绩一、积累运用(40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22分)①《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写出诗人个人遭遇和国家的形势的句子是,。
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③《赤壁》中作者独辟蹊径的评论历史为机遇的观点的句子是,。
④《水调歌头》中蕴涵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句子是抒发作者对世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⑤《潼关怀古》中作者对历史的总结和评判的句子是。
⑥《马说》中刻画了“食马者”愚妄的形象的句子是。
⑦《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朝的。
它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它有别于一般传记之处是⑧.《马说》的作者是朝的,文章一开始就亮明基本观点的两句,。
,。
作者以来比人才,以来比管理者(统治者)。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衔觞(shāng)黔娄(luó)晏如(yàn)宫阙(quē)B、媵人(yìng)烨然(yè)绮户(qǐ)叱咄(chì)C、曳屣(yì)缊袍(yàn)负箧(qiè)皲裂(jūn)D、惶恐(huáng)嗜好(shì)寥落(liào)箪瓢(chán)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四支僵劲不能动B、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C、同舍生皆被绮绣D、策之不以其道4、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青白色)B、左佩刀,右备容臭.(香气)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候)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酒杯)5、解释下列加粗词语(8分)(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性嗜.酒()(3)或.置酒而招之()(4)礼愈至)(5)骈死于槽枥之间()(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7)援疑质.理()(8)若人之俦.()6、对下列各句朗读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单元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自我综合评价(五)[测试范围:第五单元江山多娇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告诫(jiè) 推搡(sǎnɡ) 霎时(shà) 横溢(yì)B.寒噤(jìn) 蜷卧(quán) 闸口(zhá) 翌日(yì)C.懈怠(dài) 虔诚(qián) 苍劲(jìn) 蠕动(rú)D.隧道(suì) 恭顺(ɡōnɡ) 俯瞰(kàn) 穹顶(qión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C项注音有误,“劲”应读jì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安营扎寨勇往直前怒不可遏震耳欲聋B.风云变幻接踵而致川流不息漫不经心C.历历在目轻歌曼舞美不胜收纷至沓来D.名副其实亭台楼阁络绎不绝和颜悦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B项书写有误,书写错误的词语应更正为:“接踵而致”应为“接踵而至”。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博览会在包头举办,来书博会主会场参观的大庭广众络绎不绝,扩大了鹿城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B.夕阳的余晖洒在金色的孟加拉湾,“联合动力号”油轮连接着两支输油管,静静地停泊在波澜不惊的码头边。
C.我们总说防患未然,然而又有多少单位能够真正做到彻底地排查隐患,坚持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答案恐怕不容乐观。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第五单元配套答案
21 与朱元思书
2.(1)“转”通“啭”鸟叫声(2)“反”通“返”返回3.(1)一样的颜色。
(2)独一无二。
(3)青白色。
(4)高。
远。
(5)向。
(6)全都。
(7)比箭还快。
飞奔的马。
4.略5.略6.梁吴均叔庠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二(一)7写景抒情的散文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8总写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
总领全文。
9写“异水”: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
“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
然后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
写“奇山”: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声的奇;10既是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可以说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一个总体特点。
1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作者由景生情,从侧面表达了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鄙弃功名的思想。
1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13(1)连接。
(2)河流。
(3)飞鸟。
(4)覆盖,长满。
14绝壁、孤峰、绿嶂。
15到这里随意走走,可以消除烦恼,怡情养性,在自由自在地欣赏山水美景时,人的内心会有所感悟的。
16①山之雄奇;②山之绿;③溪流清澈;④鸟兽满山;⑤四季有景。
17寄情山水,排遣烦恼;避世隐居;怡情养性
与施从事书
在故鄣县东边三十里的地方,有一座青山,山峰直插云霄,高峰入银河。
绿树浓密,山路崎岖,清澈的河流转了不知多少弯。
鸟儿竞相飞来,千翼相连;口渴了来喝水的猿猴,成群结队,磨肩擦踵,百臂相接,秋天清晨的露水成了霜花,女萝铺成了小路,“即使风雨交加,鸡鸣不已。
”在对美好景物的欣赏中,内心确实会有所感悟。
22 五柳先生传
一1(1)处所。
(2)体会、领会。
(3)往,到。
就。
(4)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5)心情急切的样子。
2.(1)喜爱读书,却只求领会其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
(2)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3)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4)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的,遮不住风和阳光。
3不求甚解先生的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工夫。
指不求有深入理解,停留于一知半解。
4(1)魏晋诗人元亮五柳先生《陶渊明集》(2)略
二(一)5好读书;性嗜酒。
6环堵萧然……晏如也。
7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8是一个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人。
(言之成理即可)(二)9告诉10围绕“屋漏,日晒雨淋,读书自若”或“家人埋怨环境艰苦,读书自若”回答皆可。
11结合陶渊明品行高洁、安贫乐道和他的诗文流传千古、影响深远,围绕“读书人若无高洁品格,一定不会写出好作品”回答即可。
江天一传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
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侍奉他的母亲,和抚养弟弟天表,有着纯厚的本性。
他曾经对别人说:“一个读书人,不树立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没有好文章。
”前朝明末崇祯年间,歙县县令傅岩认为他才学奇异,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
但到三十六岁,才补上一名生员。
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
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下雨天,全身被
雨淋得像蛇一样蜷伏着,有时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
家里的人一面埋怨,一面叹息,然而天一却捧着书本朗读,和平常一样。
23 马说
一、1.略2(1)B A (2)A B (3)B A 3(1)“食”通“饲”,喂养。
(2)“见”通“现”,表现。
(3)“邪”通“耶”,语气词。
4(1)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
(2)想要它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3)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根本不认识千里马啊。
5(1)它难道表肯定语气(2)一顿吃喂养(3)鞭打马鞭6.C 7.略
二(一)8如果没有“伯乐”的发现和爱护,“千里马”就会“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有也等于没有。
作者借此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控诉。
9统治者平庸浅薄,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大批的人才被埋没。
10需要广阔的施展空间,需要统治者的赏识和提拔。
11示例:文章托物寓意,寓理于事,字句上是在说马,其实是阐发关于人才问题的一些道理,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寄寓在人们熟知的故事之中,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12(1)动词,显灵(有灵异)。
(2)靠近。
遮盖。
感应。
产生神妙。
(3)使……神妙。
(4)降雨,滋润。
水奔流的样子。
13(1)失去它所凭借依靠的东西,真正不行呢!(2)奇妙啊!龙凭借依靠的东西却是它自己创造出来的。
14一段:龙凭借云能变化无穷。
二段:龙失去云则毫无神异。
三段:云的有无全靠龙自己创造。
15A√B×(提示:“信不可欤”表达的是感叹语气。
)C √D√16略
龙说
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
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
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
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
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
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
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
多么奇怪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
《周易》说:“云跟随着龙。
”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
24送东阳马生序
一1.B2.(得到)(借给我)(担心)(等待)(最终)(腰佩)4D 5A 6B7.(1)支通肢,肢体(2)(3)被通披,穿8(1)汤:热水;汤汁(2)走:跑;行走(3)趋:快步走;趋势(4)或:有时;或者(5)卒:最终;士兵(6)假:借;不真实
二(一)9.勤奋刻苦10.远道求师,表现了求师的迫切愿望和坚定的学习信念
11.侧面表现前辈道德声望高,学识渊博,求教的人多。
12.色愈恭……又请焉。
不论求师多么艰难,都恭敬地求教。
(二)14.(1)偷偷地(2)总是,常常(3)入迷(4)安静的样子(5)离开(6)通“披”,穿着15C
16(1)为什么不由着他呢?
(2)自己穿着古代的衣服亲自跟在车后
17,品质:勤奋好学,孝敬母亲。
原因: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
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是诸暨县人。
七八岁的时候,父亲让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进入学校听学生们读书。
听完以后,就默默地记在脑子里。
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
有人牵着王冕家的牛,来王冕家,责怪无人看管的牛践踏了他家的田地,王冕的父亲大怒,用鞭子打了王
冕一顿。
过后,他仍然像以前一样。
他的母亲说:“这孩子对读书如此入迷,为什么不让他去做呢?”王冕因此离开家,紧挨着一座寺庙住下来。
一到夜里,他就偷偷地走出住处,坐在庙内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依靠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佛像都是土质的偶像,狰狞凶恶,很是可怕。
王冕是小孩子,却满不在乎像没有看见似的。
安阳的韩信听说后,感到十分惊讶,将他收作学生,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
韩信死了以后,韩信的门人对待王冕像对待韩信一样。
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于是王冕把自己的母亲迎接到越城抚养。
时间长了,母亲想要归还老家,王冕就买牛来架母亲的车,自己亲自穿着古代的衣服跟在车后。
乡里的孩子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自己也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