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部分重点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49.34 KB
- 文档页数:11
高一语文试题(B)参考答案1.(3分)D(A.“不需要外来文化”错,原文“不照搬照抄的外来文化”B.两个方面的经验概括有误,应为“将文化基因注入传统产业”或“以当时特色产业为根基,着力挖掘产业的附加值”。
C.材料二没有谈创新)2.(3分)C(文化和商业,不是二选一,而是相辅相成的)3.(3分)B(照搬外国文化,与材料一中作者观点相悖)4.①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展开论述。
②首先,通过对比引出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③然后运用破立结合法,先列举错误表现再谈正确做法。
④最后总结全文,表明特色小镇建设要回归文化的观点。
(4分。
每个要点1分)5.(1)小镇文化建设应当保护好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大拆大建、过度商业化。
(2)深度梳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挖掘提炼出小镇独特的文化基因。
(3)处理好文化和产业的关系,把文化作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6分。
每点2分。
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可酌情赋分)6.(3分)C(母亲对父亲的接受、劝长子与他父亲和解,除了出于对父权家长制的理解与顺从,还有对夫爱的渴望,对完整的家的渴望)7.(3分)B(“不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错,文中父亲和贤一郎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冲突)8.贤一郎亲眼见过以前父亲的荒唐,所以痛恨他;(2分)新二郎只见过现在年老体弱的父亲,所以可怜他。
(2分)9.示例同意。
(2分)从父权家长制的角度,贤一郎应该接受父亲;从情感的角度,父亲的归来是贤一郎没预料到的,他恐惧、厌恶、憎恨和悲哀,这是矛盾之处。
但血缘是任何东西都无法阻隔的,当多年积压的愤怒已经发泄完毕、父亲已经忏悔,看到父亲的确需要照顾,听到母亲的哀求,知道弟弟妹妹对父爱的渴望,他不想继续没有父亲,所以结尾出现了突然转变,这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
(6分。
观点2分,矛盾性分析和统一性分析各2分)10.(3分)C(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11.(3分)A(“它是平明以后的那一时段”说法错误)12.(3分)D(“其勇可嘉”错。
山东省2019版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句子中的“与”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 王庶几无疾病与? 与:助词通“欤”,表疑问语气B . 是谁之过与?与:呢、吗C .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与:动词,结交D . 和从缔交,相与为一。
与:动词,赞同二、文言文阅读 (共5题;共36分)2. (5分) (2017高三上·嘉兴期中)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人之生也未始有异也而卒至于大异者习为之也人之有习初不知其何以异也而遂至于日异者志为之也志异而习以异习异而人亦异志也者学术之枢机适善适恶之辕楫也枢机正则莫不正矣枢机不正亦莫之或正矣(选自张尔岐《辨志》)3. (25分)翻译下列各题(1)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2)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4)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5)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B .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C . 芳菲菲其弥章。
D .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5. (2分)与“不期而遇”的“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 失期,法当斩B .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C . 期年之后D . 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6.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
《氓》属于“卫风”,《采薇》属于“小雅”。
B . 长篇小说《高老头》的作者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此小说在《人间喜剧》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它是《人间喜剧》的序幕,也是《人间喜剧》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在《人间喜剧》出现的一些重要人物都是在《高老头》中第一次出场。
2018-2019学年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老校区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32分,每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源自民间、源于生活的中国刺绣艺术,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从生活中得到升华,成为璀璨的艺术明珠。
刺绣画艺术品,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zhǐ)、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传达着绘画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神韵,彰显着丝质特有的天然光泽和柔美,赋予作品翰墨所不能及的风采,使之发展为更具观赏性的中华艺术瑰宝。
中国当代的刺绣画较之历代,无论是题材、技法、色彩,还是针黹、缣帛,()。
近几十年,各绣种在绣材作品问世,尤其是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作品,更是给刺绣艺术增添了不可思议的感染力。
各绣种发展出的地域特色突出的分支层出不穷,或如摄影作品般写实,或如西方油画般立体,或工笔描摹而写意挥洒,或新创针法而与众不同,或人物正反面和谐自然,或动物双面全异为刺绣艺术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B.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C.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D.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B.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C.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D.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传承中有创新,发展中有循古B.传承中有创新,循古中有发展C.创新中有传承,循古中有发展D .创新中有传承,发展中有循古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尝跂.而望矣 跂:抬起脚尖 B .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C .非能水.也 水:游泳 D .穷.回溪 穷:走到尽头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取之于.蓝 ②寒于.水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④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A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6.下列对意动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②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③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④登泰山而小.天下 ⑤邑人奇.之 ⑥稍稍宾客..其父 ⑦粪土..当年万户侯 A .①③④⑤/②⑥⑦B .①②⑥⑦/③④⑤C .①⑤②⑦/③④⑥D .①②③⑥/⑦④⑤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寻向.所志B.⎩⎪⎨⎪⎧ 故为.之文以志不足为.外人道也C.⎩⎪⎨⎪⎧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缘.溪行,忘路之远近D.⎩⎪⎨⎪⎧ 是岁,元和四年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8.下列有关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 .是岁,元和四年也。
山东省菏泽市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A.孱头(càn)拓片(tà )簇新(zú)生机盎然(ànɡ) B.雏形(chú )瑰丽(ɡuī)付梓(zǐ)玲珑剔透(tī)C.蕴藉(jí)庇护(bì)矿藏(cánɡ)大腹便便(pián)D.砧板(zhān)脸颊(xiá)回溯(sù)不肖子孙(xiào)【答案解析】B(A.簇cù,C.藉jiè,D.砧zhēn颊jiá)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赊帐钳制取缔不可思议B.目眦枷锁国萃茹毛饮血C.遮蔽譬如缱绻般驳陆离D.滞笨自诩褶皱一蹴而就【答案解析】D(A.赊账,B.国粹,C.斑驳)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天晚上,我在灯下写材料,起他白天的话,觉得纳闷。
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在门框里。
③被美国大众视为出售廉价餐食的麦当劳,对收入不高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是可以光顾。
④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一个县的问题调查汇报,并公布全国,明确要求举一反三,官员,这在执政党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A.琢磨镶嵌偶尔警示B.捉摸挺立偶然警告C.琢磨挺立偶尔警告D.捉摸镶嵌偶然警示【答案解析】A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儿子对含辛茹苦望子成龙的父亲则只知写信要钱,其余完全置之度外。
B.莫言的获奖,很难改变今天中国文学创作整体良莠不齐的现实,也缓解不了我们的文化焦虑。
C.人民与军队鱼水情深,当人民遭受灾难时,人民军队就会无所不至,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此次雅安地震就是明证。
D.这次展览的书法作品很多,老艺术家的书法入木三分,极见功底,令参观者大开眼界。
【答案解析】D(A.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答案及解析:一、1、答案:DA.“使文坛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错,原文第一段只是说戏曲小说从根本上改变了诗文占统治地位的状态,以偏概全;B.“诗的戏剧”的特点对应原文第二段内容:强调元明杂剧不仅汲取了诗词歌赋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还熔铸了诗的灵魂和精神;C.元杂剧的“自然”在原文中涉及最后两段,不仅语言文字上的自然之美、审美之趣,还包括剧作家深刻敏锐的思想感情。
2、答案:A “对内容的分析是其更重要的目的”有误,选文侧重介绍元杂剧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其中主要分析了“自然”与“意境”两方面。
3、答案:B “充分体现了郑光祖对诗歌传统的借鉴和超越”有误,没有体现对诗歌传统的超越。
且这一论据主要论证的观点是:元明杂剧是诗的戏剧。
二、4.C(“无怨无悔”错,“母爱伟大这一主题”错)5.(1)母亲在应聘中帮儿子做的事:①两次替儿子领取表格②替儿子填写表格③替儿子打圆场④陪儿子面试⑤替儿子回答问题(4分,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语言简洁,意思符合即可)(2)母亲在整个过程心情:①不满儿子呆在家里不找工作②急切希望儿子找到工作③担心儿子错失找到工作的机会④高兴于那家公司打来的电话⑤意外于电话的内容(2分,每两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语言简洁、意思符合即可)6.①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母亲听过电话,得到的应聘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三种:被录取的是母亲,儿子没被录取,儿子和母亲都被录取了。
相应的母亲的“呆”可能是惊奇、惊叹、惊喜。
(3分)②耐人寻味,令人反思,深化主题。
不管应聘的结果如何,都令人思考家庭教育、子女成长等问题,母亲为儿子包办一切,是否会导致儿子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
(3分)(三)7.B(选项中说“5G精品网络打造、5G终端使用、5G融合发展都处于大规模试验阶段”错,原文是说“下一步将开展5G规模试验”,并且“力争5G终端尽快与用户见面,部分企业有望2019年中推出供用户测试使用的手机”。
)8.C(无中生有,“5G挑战”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科技行业巨头华为不断打压,极大地影响了5G的发展”于材料四分析中没有依据。
菏泽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2分)1. (2分) (2019高一下·牡丹江期中) 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斟茶放诞监生孽根祸胎间或一轮B . 诧异朱拓偏僻咀嚼赏鉴波涛汹涌C . 烟霭寒暄括噪锲而不舍难以捉摸D . 反馈渣滓调剂丰富多彩冰雪消融2. (4分) (2020高三上·西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考工记》所表现的虚实结合的思想,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特点。
中国画很重视空白。
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之名,常常大量留白,却并不感到空。
空白处________有意味。
中国书家也讲究布白,要求“计白当黑”。
中国戏曲舞台上也利用虚空,如“刁窗”,不用真窗,________用手势配合音乐的节奏来表演,既真实又优美。
中国园林建筑更是注重布置空间、处理空间。
这些都说明,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这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核心问题。
这可以分成两派来讲。
一派是孔孟、一派是老庄。
老庄认为虚比真实更真实,是一切真实的原因,________没有虚空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就没有生命的活跃。
儒家思想则从实出发,如孔子讲“文质彬彬”,一方面内部结构好,一方面外部表现好。
孟子也说“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圣而不可知之,就是虚:只能体会,只能欣赏,不能解说,不能摹仿,谓之神。
________,孟子与老庄并不矛盾。
他们都认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也就是易经上的一阴一阳一结合。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更却如果相反B . 更而倘若所以C . 也只倘若所以D . 也而如果相反(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但是孔孟也并不停留于实,而是要从实到虚,发展到神妙的意境:B . 但是孔孟也并不停留于虚,而是要从虚到实,发展到神妙的意境:C . 然而孔孟的伟大在于他们并没有割裂虚实,他们结合了老庄的思想:D . 然而孔孟的伟大在于他们并没有厚此薄彼,他们给虚实平等的地位:(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之名,他的画常常大量留白,却并不让人感到空。
保密★启用前菏泽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汴河是一条古老的运河,即春秋战国时期鸿沟水系中的汲水;淮水则是中国古代的“四渎”之一。
汴水与淮水本来并不直接相通,自隋炀帝开通济渠,汴水始自陈留偏离旧道,在泗州汇入淮水。
这种水道地理上的变化,使得唐代文人的运河行旅诗歌在表现汴河与淮水时,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学意象。
自古提及黄河者,除了感叹其奔腾万里的气势外,多瞩目其水色之浑黄。
汴河引黄河水为源,因此也便成为一条浊河。
唐人行旅来往汴河,也多关注这一相对较为特殊的水质现象。
唐人旅居汴河路次,常以“浊水”代指汴河,并将其引为诗歌意象。
孟郊《汴州别韩愈》:“不饮浊水澜,空滞此汴河。
坐见绕岸水,尽为还海波。
四时不在家弊服断线多。
远客独憔悴,春英落婆娑。
汴水饶曲流,野桑无直柯。
但为君子心,叹息终靡他。
”首两句因恶汴河浊水之名而生发空滞汴州不归的焦虑感,中六句以汴水东流入海带出久客不归之叹,末四句则以汴水多曲带起诗人对韩愈的惜别之情。
全诗三用汴水意象比兴托意,饶有趣味。
汴水浑浊既是常态,则汴水澄清便成为一种瑞象。
姚合《寄汴州令狐相公》云:“汴水从今不复浑,秋风辇鼓动城根。
梁园台馆关东少,相府旌旗天下尊。
诗好四方谁敢和,政成三郡自无冤。
”以汴水澄清比喻令狐楚治理汴州的政绩,堪称“浊汴”意象的绝妙反用。
与提及汴河多关注其水质浑浊不同的是,唐人提及淮河时多称“清淮”。
山东省菏泽市学院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幸会,妈妈张春①我妈年轻的时候是一名会计,在食品站工作。
那个年代的屠夫看不起坐办公室的,男人看不起女人,双重歧视。
我妈妈不服,就学会了杀猪。
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穿着黑色的皮围裙,按倒一头猪,手起刀落,干脆利落。
后来我妈走到哪儿,那帮屠夫叔叔们就跟到哪儿。
她的本职业务顶呱呱,现在已经60多岁,对数字依然非常敏感,心算精确到个位数。
②我们小时候爱吃手指,把手指甲都啃坏了。
她就给我和哥哥在胸前吊了一粒甘草片。
因为甘草片比手指头好吃,我们就不吃手指头了。
我4岁的时候,看到其他小孩子在高楼外的屋檐上追跑嬉闹,也想跟上去。
妈妈没有打我骂我,而是去买了一个大西瓜,带我们站到那个楼顶上,瞅着下面没人,把西瓜扔了下去,然后说:“你们看,摔下去就是这个样子!”③还有一次,在家里看电视剧《哪吒闹海》,看到哪吒自杀的时候,我一边伤心地大哭,一边去上学。
走出好远,后边远远传来妈妈的声音,她边喊边跑:“哪吒没有死——被他师父救活了——不要哭了!”她起码追了200米。
④我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收到情书,非常忧心,试探地拿给妈妈看。
妈妈仔细地看完,然后笑眯眯地叠起来还给我,说:“青春真好,还有人给你写这样的信。
”我后来听说很多女孩子不再对妈妈说心事,就是从第一封类似的书信开始的,而我却松了一口气,好像今后没有什么事不能和妈妈说的了。
⑤但我们之间也不都是美好时光。
青春叛逆期,我也跟她吵过,说:“等我长大了,还了你们的钱,我就再也不欠你们的了!”妈妈沉默良久,叹了口气,说:“我们大人有时也心情不好,你看看《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总是逗阿玛高兴,你就不能也哄哄我吗?”⑥小时候上学,爸妈很少接送我,下雨也一样。
家里的伞都是长柄的大黑伞,我个子矮,不喜欢带大黑伞,所以经常淋雨。
过了十几年,我随便抱怨了一下这件事,妈妈后来几次说:“那时候我怎么就那么蠢,不知道给你买一把小伞呢?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你要原谅我们啊。
菏泽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2分)1. (6分)(2019·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代中国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
祠堂以血缘之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规范礼制,聚族祭祀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古代的“宗族”,是指有宗子,行宗法制而聚合成的“血缘—政治”团体。
宋代程颐倡导士大夫阶层的宗族祭祀,到南宋朱熹制作《家礼》,提出了“祠堂”这一名词,确定了祠堂祭祀的格局。
一个家族祭拜先祖,由宗子主持祭祀,叫敬宗;一个家族由宗子率领祭祀共同的先祖,即收族。
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子的“族”。
这样一个同族同姓的村落,尽管没有“宗”,仍然可以被称为“宗族”,这个时期的宗族制度,就成了“血缘—社会”团体。
敬宗收族,使宗法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共同体,而且成为生者与死者交通的人神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祠堂的功能之一是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
祠堂祭祀有多种,有季祭、节祭等。
不管豪门或寒族,对祭祀都十分重视,仪式庄严,礼节隆重。
祭祀先人是为了教育后人,立约族规是为了惩治违规犯律行为,借祖宗之威,禀祖宗之训。
在祭祀中,族长要宣读族规和家训以及族谱,族长在此代祖宗立言,宣讲传统伦理,告诫和惩罚犯错子孙。
凡做了错事的族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寓意“低人一等”,以这样的方式来惩戒不良行为。
祭毕,后辈向前辈行礼,族人之间相互行礼,这样,祠堂祭祀就成了一种精神联系的纽带。
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家族成员从儿童期就受孝悌之礼等熹陶。
祭祀活动既加强了血缘关系,又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从而对族中成员的行为起到榜样或约束作用。
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体现着祠堂的功能,祠堂的静文化(建筑装饰)也暗示或渗透着祠堂的功能。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2014.041、B(A无垠(yín), C齑粉(jī),D邂逅(hòu)2、C(A回溯B赊账振聋发聩D销声匿迹)3.B解析:(“捐献”与“捐赠”含有无条件给予之意。
“财产、物品”多与“捐赠”搭配,“器官”则多与“捐献”搭配“意见”指对事物的看法,“意向”则指行为、动作的意图、目的。
据语境,显然是“41家大型企业”间接地向“西安翻译学院”的“210名大三学生”流露出“招聘”的意图,故应选用“意向”“扶植”着重指通过扶助的手段培养人才或使某种力量壮大,“扶持”则侧重指利用扶助的方式表示对人或事的支持。
据语境,要求“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新生事物给予“适当”支持,故应选用“扶持”“当然”是应当这样或合于事理、情理,“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4、D(A“融会贯通”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理解。
B“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
C“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
形容态度蛮横,不通情理。
D“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5、B(A“古都”不能打造。
C “能否”没有呼应,须删去。
D“解除……措施”搭配不当。
)6.C,本项能从人性的角度解释原因,一语中的。
A项只具体说明了某些艺术大师人格的“俗”和创作的“雅”的不统一的关系;B项只讲了艺术大师们“艺不俗”的原因。
D项只讲出了艺术大师们人性的一部分,没有能解释出“人俗,其艺未必俗”的真正原因。
来理解,是片面的;D项从“对艺术家创作态度及原则的评判”来理解,也是不正确的。
7.A,从“时过境迁”来解释“奉给”原因,根本站不住脚。
B项从评价艺术家的尺度和人性的特点解释原因,评价正确;C项从文学鉴赏的最终内容来解释原因,是正确的;D项从评价艺术和道德的区别及侧重点来解释原因,也是正确的。
8.B,此题考查对全文内容和主旨的理解,“俗”可从艺术大师们自身的蒸发物而来,也可从读者苛刻的欣赏尺度而来。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A)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大数据研发,如今早已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麦肯锡公司的相关报告指出,大数据将会成为未来创新力、竞争力和生产力的关健基础;“运用大数据进行决策”,也被列入了未来影响人类发展的23项技术变革之一,然而,对大数据发展的“负面性”,近年来不乏反思的声音。
美国《卫报》分析,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本身就已经变成了可被出售的产品。
在反映人被科技操纵的美国电视剧《黑镜》中,有一集讲的是根据用户的社交网络数据评分,来预测一个人是否靠谱,是否有资格租房、坐飞机,评分高受人尊重,评分低则被轻视。
大数据所延展出来的种种特性,令它多少显得有些技术型的“冷酷”。
人们害怕大数据的发展会使自己在未来被控制或被替代,这样的担心不能说是多余的。
据欧盟统计,目前90%的工作都需要人们具备某种数字技能,而65%的欧盟新入学儿童长大后将从事目前尚不存在的职业。
不过这一尚处于青年时期的“新技术”是复杂的多面体,因此观察也需要更丰富、多元的角度。
事实上,没有大数据时的人类社会,组成历史进程的每一个个体是极易“消逝”的。
竹简、纸张被毁,一段历史也许就此被遗忘。
影像也有被永久消除的可能性。
而现在,当个体数据被一一抓取、储存、上传、记录,人们的生活和记忆就此定格为历史进程中的永恒坐标。
每5名中国网民就有一人追赶过“韩流”;《舌尖上的中国》播出时,美食类商品的购买高峰从白天变到夜晚......此前电商企业推出的“淘宝时光机”,通过大数据分析,清晰呈现了十年来用户的消费状况。
诚如网友所言,“大数据骨子里是有温情的”。
历史的发展潮流沉淀而来的大数据,同时又在精确地记录和塑造着历史,填补着个人记忆和情感消逝的遗憾。
这或许可以说明,看似冰冷的数字,一旦和生活相融,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温暖。
“一个世纪前,最有价值的商品是石油,今天则是数据。
”福布斯网站发表文章预测,2019年将在技术领域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大数据不再仅仅是纯技术,会更多地应用于管理与实践。
科技发展的初心是造福于人,摸清大数据的“脾气”“习性”,有效推动其和实体经济、现实生活深度融合,我们才有可能畅享数字红利。
(摘编自《和生活相融,大数据也可以有温度》,《人民日报》)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个人信息可能被出售和担心未来被控制或被替代,这些都会使人们心生恐惧B. 用大数据帮助人们记录一些重要信息,比其他任何方式都要来得持久和温情。
C. 对大数据产品价值的认知角度、认知程度,都会影响我们对其温度的感受。
D. 尽管大数据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其发展势头仍锐不可当。
2. 下列对原文论述方面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隐忧和价值两个方面,阐述了大数据发展的现状,作者观点积极乐观。
B. 文章用电视剧剧情作为论据,充分证明了大数据的运用充满不近人情的冷酷性。
C. 文章谈大数据角度很独特,立足于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大数据产生的心理反应。
D. 文章先交代大数据的发端和发展,然后分析其冷暖两面,最后倡导其有效运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欧盟许多儿童长大后从事的职业目前尚不存在,因此对于大数据需要更多观察。
B. 没有大数据,个体生活极易“消逝”;有大数据,人们的生活和记忆会永恒存在。
C. 如果能不断反思大数据的发展,就能使该技术在未来的管理与实践中造福于人D. 我们既可以利用大数据留住历史的印记,又可以借助它创造美好的未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我国5G 试验分为两步实施:技术研发试验,起止时间为2015年至2018年;产品研发试验,起止时间为2018年至2020年。
。
的我国5G商用推进进程几乎与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5G标准化时间表保持一致:3GPP将在2017年12月完成Rel.15(第一个5G版本)非独立组网5G新空口技术标准化以及完成5G网络架构标准化,满足美韩日激进运营商需求;2018年6月完成独立组网5G新空口和核心网标准化,支持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和uRLLC(超可靠、低时廷通信)两大场景,满足2020年5G初期商用需求;2019年9月,支持eMBB、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uRLLC三大场景,满足全部国际电信联盟技术要求。
作为全球拥有最多4G用户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的计划在5G全球发展路径更为明晰时也出现了一些微调,2017年启动5G外场试验,2018年将启动5G网络预商用试验,在2019年进行商用化规模试验,力争在2020年实现5G网络规模商用的目标。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中国5G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材料二:经历1G、2G时代的一无所有,3G时代登上舞台、4G时代基本并跑,5G时代,中国已成全球5G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和支持者,据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联盟)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第一大5G市场。
如今,中国正在加快5G部署,一些龙头企业也在5G技术和应用上取得阶段性突破。
运营商方面,中国移动在5G技术方面应申请超过1000项专利,成立了5G联创中心,在全球建立了12个开放实验室;中国电信主导了5G国际标准立项30余项,同时聚焦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将5G的技术特性与云计算,物联网等相结合,实现与垂直行业的跨界融合;中国联通成立了5G创新中心,发布16项5G相关产业白皮书,成立并推进了多个产业联盟。
设备厂商方面,相关报告显示,华为已成为全球最大电信设备供应商,已与全球42家运营商合作开启多张5G预商用网络;中兴目前已申请专利超过1500件,首创的Pre5G(通讯技术)产品已经在40多个国家60多张网络中实现部署;紫光展锐将在2019年推出5G芯片,实现5G芯片的商用,2020年会进一步推出5G单芯片,同时会完成高端和终端全面产品布局。
除了5G本身的技术研发和应用部署,加快与4G协同发展也将为产业发展储备机遇。
工信部提出,将加强4G与5G协同发展,打造完整产业链,开展全球5G合作,共同打造开放融合的5G产业生态,释放5G 应用潜能。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2月7日)材料三:据法新社报道,根据一项美国研究显示,在发展被称为5G的第五代无线网络的竞赛中,中国略微领先于美国。
美国的无线网络运营商行业协会发布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在自动驾驶汽车、远程医疗和其他技术所需的这种超高递无线网络系统的部署方面,美国落在了后面。
俄媒称,美国无线通信的报告中说,美国应该加快引进5G技术,否则可能比中国落后一到两年,未来不再有其它机会。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也警告称,如果中国占据通信领域主导地位,那么他们将不仅获得技术胜利,也将获得政治,经济、军事胜利。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刊登题为《中美5G之争》的报道称,一场不那么热闹的围绕5G芯片的争执才是重头戏——目前5G标准尚未制定出来,如果中国成功在5G专利方面拥有更大份额,美国芯片集团高通将受到冲击,中国设备制造商将会受益。
(摘编自《参考消息》)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为了满足2020年5G初期商用需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将在2018年6月完成独立组网5G新空口和核心网标准化。
B. 中国已成全球5G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和支持者,到2025年,中国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5G市场。
C. 中国正在加快5G部署,作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华为集团,已与全球42家运营商合作开启多张5G预商用网络。
D. 加强4G与5G协同发展、打造完整产业链,开展全球5G合作,共同打造开放融合的5G产业生态,才能释放5G应用潜能。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5G试验分为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发两步实施,5G商用推进进程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5G标准化时间表保持一致。
B. 中国一些龙头企业在5G技术和应用上取得阶段性突破,中国移动、中兴已经申请专利超过100项,并进行了相关部署。
C. 在第五代无线网络的竞赛中,中国略微领先于美国,美国无线网络运营商行业协会发布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事实。
D. 美国机构认为,美国若不加快引进5G技术,未来将无法赶超中国;失去通信领域主导地位,也将失利于政治经济军事。
6. 以上三则材料中,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其(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师长老藤师长是个远近闻名的英雄。
他的部队驻防赤峰,离克什克腾旗草原不远。
克什克腾草原是雄鹰的天堂,师长喜欢鹰,把师侦察连命名山鹰连。
他玩鹰也玩出了名堂,养了一只很厉害的雀鹰,取名贝勒。
师长不忙的时候,喜欢擎着贝勒,骑马到克什克腾旗草原上抓地羊。
勤奋的贝勒每次都能抓上几只。
地羊是一种草原鼠,个头肥大,肉味鲜美。
师长吃地羊肉,把皮毛给警卫排做护膝,地羊骨用坛子泡酒、地羊骨泡酒赛虎骨,用军用水壶装上两斤高梁烧泡的地羊酒送人,是他待客的最高礼遇。
一次下连队,小战士看到了师长的鹰,便和战友咬起耳朵。
说首长的贝勒和司务长家的鹰差远了,首长的贝勒充其量叫老鹞子,不叫鹰。
战士的话音不大,却让师长听了个真切。
他叫住小战士问,你们司务长是谁?小战士吓坏了,结结巴巴报告说司务长姓金,听司务长说,他家祖祖辈辈都猎鹰熬鹰,他家玩的是大个头的青鹰。
这个司务长就是金兆天的儿子。
师长找来金司务长,说我要去会会你爹。
这句话把小小的连司务长吓得尿了一个星期黄尿。
师长请了一周探亲假,带着司机、贝勒和几坛地羊酒,几箱牛肉罐头,走了两百多公里路,去金花山找金兆天,临走时他问金司务长给家里捎点什么东西,司务长说托首长捎封信吧。
见到金兆天,师长一句寒喧没有,盯着金兆天的络腮胡子看了好一会儿才说:“你儿子说你玩鹰,我也喜欢鹰,我想见识见识你的鹰。
”说完,把那封信交给金兆天。
老金打开儿子的信,信里千嘱咐万叮咛,叫老爹看在他前途的分上,别折了师长的面子。
老金让老伴张罗饭莱,安顿师长到西屋坐下。
师长走进西屋,看到小秋千上站着一只鹰。
鹰见有生人进来,警惕地忽闪几下翅膀。
杀气腾腾的师长见到老金的这只鹰,底气有些下泄。
老金养的是只岩鹰,体大凶猛,鹰的头部黑白分明,羽毛像漆过一样油光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