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2016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五:综合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465.50 KB
- 文档页数:16
初中化学备战中考化学专项练习——综合计算(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6题)评卷人得分1.把12g某固体放入90g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滤出该固体2g,则该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10%B.11.7%C.12%D.13.3%【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把12g某固体放入90g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滤出该固体2g,即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2g-2g=10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g+90g=100g;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00%=10%,故选A。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2.在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使其恰好反应。
,.则原混合溶液中硫酸和硫酸铜的质量比为A.7:80B.1:1C.7:40D.49:80【答案】试题分析:铁与稀硫酸反应使得加入的固体质量减少,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使得加入的固体质量增加,由题目“反应后得到的固体质量与所加铁粉质量相等”知:与稀硫酸、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总和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相等。
全题假设反应生成铜64g.。
1.根据下列化学方程式可求出与硫酸铜反应掉的铁的质量X,硫酸铜的质量YFe+CuSO4=Cu+FeSO45616064X Y64gX =56gY=160g2.由此可知:与稀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64-56=8g,再根据下列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稀硫酸的质量MFe+H2SO4=FeSO4+H2↑988g MM=14g难度:偏难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3.某NaOH固体样品已部分变质。
常温下,取61.2g该样品溶于水得到1000g溶液,取出500g溶液进行测定,其中含Na元素16.1g,碳元素1.2g,则原NaOH固体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A.65.4%B.34.6%C.82.3%D.64.5%【答案】试题分析: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是由于部分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利用碳酸钠化学式中碳和钠的质量比,根据碳元素质量可求出钠元素的质量。
专题五常见的计算题类型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1.(2016,临沂)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计算:(1)青蒿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40。
(2)28.2g青蒿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8g。
2.(2015,兰州)苯甲酸钠(C7H5O2Na)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
请计算:(1)C7H5O2N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4;(2)C7H5O2Na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1∶8;(3)14.4 g苯甲酸钠中含有钠元素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14.4 g 苯甲酸钠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为14.4 g×23144×100%=2.3 g 。
3.(2016,天津)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计算:(1)CO(NH2)2中共含有4(写数字)种元素;(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3)若CO(NH2)2中含有3 g氮元素,则该CO(NH2)2的质量为6.4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g)。
4.(2016,济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
车用防冻液“冬天防冻、夏天防沸、全年防水垢、防腐蚀”的优良性能被爱车族广泛使用。
现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是乙二醇[(CH2OH)2]水基型防冻液。
请回答:(1)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2) 乙二醇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
5.(2016,安徽)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现有含1.6 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入铁粉回收铜,请计算:(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2)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
解:(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6464+32+16×4×100%=40%;(2)设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为x:Fe+CuSO4===Cu+FeSO456 160x 1.6 kg56x =1601.6 kgx =0.56 kg答:(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2)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为0.56 kg 。
综合计算【学习要求】初步学会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题意,解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以及溶液计算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计算问题。
【学习重点】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数据、实验装置进行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学案设计】:【习题引入】一图表题的数据分析与计算:我们学校的化学兴趣小组预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他们将16g硫在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如下实验数据:(S+O2== SO2 S—32; O--16)请分析数据回答:⑴第一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20g二氧化硫?⑵从第二次实验开始,氧气不断增加,为什么生成的二氧化硫不相应增加?【思路分析】【分析数据练习】1.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的组成,称取10g该合金粉末,在粉末中连续三次加入稀盐酸2为了对氯化镁样品(含有少量NaCl)进行组分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他们的实验数据如下:(MgCl3某石灰石厂有一批石灰石原料,其中含有杂质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为了测定石灰石的纯度,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用2g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质量分数盐酸20g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重,每次稀盐酸用量及剩余固体见下表,利用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见下图,计算:(1)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完全反应完石灰石中的碳酸钙需用稀盐酸溶液_____g。
4.(09青岛)实验室现有氯化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20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100g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_;(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绘制出所加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的曲线。
【达标检测】[09广东省]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反应时间t ∕st 0 t 1 t 2 t 3 t 4 t 5 t 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 ∕g80 75 70 66 62 58 58 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 2的质量为_____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 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综合计算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Mg-24 Na-23 S-32 Zn-65 Fe-56Al-27 N-14 K-39 Cl-35.5 Ca-40 Cu-64 Ba-137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第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则化学计量数之比:v(CH4):v(O2)等于( )A.1:1 B.1:2 C.16:32 D.16:64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前) (反应后)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D.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3.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 NH4ClO4 = N2↑+Cl2↑+4X↑+2O2↑,则X的化学式为( )A.NH3 B.H2C.H2O D.HCl4.某物质R 6.4g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R+3O2点燃2CO2+4H2O则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R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②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③6.4gR燃烧还生成了7.2gH2O ④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64A.①②B. ③④C.①④D. ②③5.已知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在该温度下将2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24.0% B.28.6% C.31.6% D.40.0%6.等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相混合,混合溶液的pH( )A.大于7B.等于7C.小于7D.无法确定7.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
已知2.8gA与一定量B完全反应,生成3.6gD。
则在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A.3:3B.3:4C.12:11D.11:128.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综合计算》综合计算【学习要求】初步学会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题意,解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以及溶液计算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计算问题。
【学习重点】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数据、实验装置进行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学案设计】:【习题引入】一图表题的数据分析与计算:我们学校的化学兴趣小组预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他们将16g硫在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如下实验数据:(S+O2== SO2 S—32; O--16)请分析数据回答:⑴第一次实验为什么不生成20g二氧化硫?⑵从第二次实验开始,氧气不断增加,为什么生成的二氧化硫不相应增加?【思路分析】【分析数据练习】1.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的组成,称取10g该合金粉末,在粉末中连续三次加入稀盐酸反应。
每加一次盐酸,小华记录所得气体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2为了对氯化镁样品(含有少量NaCl)进行组分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他们的实验数据如下:(MgCl2+2NaOH=Mg(OH)2+2NaCl;NaCl 与NaOH不反应)三位同学中,哪一位同学所用的样品与烧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3某石灰石厂有一批石灰石原料,其中含有杂质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为了测定石灰石的纯度,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用2g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质量分数盐酸20g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重,每次稀盐酸用量及剩余固体见下表,利用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见下图,计算:(1)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完全反应完石灰石中的碳酸钙需用稀盐酸溶液_____g。
4.(09青岛)实验室现有氯化镁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20g ,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 溶液100g 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1 2 3 4 加入NaOH 溶液的质量/g 25 25 25 25 生成沉淀的质量/g2.9X8.78.7(1)上表中X 的数值为______;(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绘制出所加NaOH 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的曲线。
中考化学综合计算专题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实验室有98.5g碳酸钡样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与100g氢元素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样品中碳酸钡的质量分数为()A.12.5% B.19.7% C.20% D.25%2.如图是某奶粉包装袋上部分文字说明,根据说明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奶粉是纯净物 B.此奶粉不含任何化学成分C.此包奶粉中蛋白质的质量为25g D.奶粉中的钙、铁、磷、锌指的是元素3.在某H2O2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现向19g该H2O2溶液中加入1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1g B.1.6g C.4.2g D.8.5g4.在10g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完全反应。
有关结论错误的是A、共生成0.1mol氯化钙B、燃烧越充分则消耗的盐酸量越少C、共生成0.1mol二氧化碳D、燃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5.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 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将2g A2与80g 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是A.64g B.18g C.80g D.9g6.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1molH2SO4),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A.6.4g B. 3.2g C.1.6g D.0.8g7.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 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成2.0 g CO2气体 B.原来CaCO3的质量为14.3 gC.生成了5.6 g CaO D.剩余CaCO3的质量为3.0 g8.将17.4g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加入到200g7.3%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1.1g B.14.2g C.22.2g D. 44.4g9.“钾泻盐”的化学式为MgSO4•KCl•xH2O,是一种制取钾肥的重要原料,它溶于水得到KCl 与MgSO4的混合溶液。
中考化学专项考试题《综合计算》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未分类(共4题)1.如图是某奶粉包装袋上部分文字说明,根据说明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奶粉是纯净物B.此奶粉不含任何化学成分C.此包奶粉中蛋白质的质量为25gD.奶粉中的钙、铁、磷、锌指的是元素【答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看:此奶粉是混合物;此奶粉一定含化学成分;此包奶粉中蛋白质的质量为=300克*25%=75g.故选D.考点:基本概念和计算2.用10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炼铁,在冶炼的过程中损失铁为4%,理论上可以练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A.583吨B.960吨C.560吨D.800吨【答案】【答案】C【解析】设理论上可以炼制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x.Fe2O3+3CO2Fe+3CO21601121000t×80%96%x÷(1﹣4%)评卷人得分x=560t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注意代入方程式计算的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经测定,由甲酸(HCOOH)、乙醛(CH3CHO)和丙酮(CH3COCH3)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6X%B.1﹣2X%C.1﹣7X%D.2X%【答案】【答案】C【解析】由甲酸(HCOOH)、乙醛(CH3CHO)和丙酮(CH3COCH3)组成的在混合物中,C、H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始终是1:2,则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2):(2×1)=6:1,由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6X%,因混合物中共有三种元素,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X%﹣6X%=1﹣7X%,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难点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化学式得出C、H的固定组成,学生应学会利用定组成的方法来解答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4.将13.7g Na2CO3和NaHCO3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然后向此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117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不饱和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A.2.3g B.4.6g C.6.9g D.9.2g 【答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固体不再变化,即碳酸氢钠全部分解完,向此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117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不饱和溶液,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即可得到氯化钠的质量117克×10%=11.7克,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则可以求得原混合物中的钠元素的质量=11.7克×23/(23+35.5)×100%=4.6克。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1、计算尿素CO(NH₂)₂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氮原子个数)÷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100%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尿素的化学式为 CO(NH₂)₂,其中氮原子个数为 2。
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12 + 16 +(14 + 1×2)×2 = 60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4×2)÷60×100% ≈ 467%解析:要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用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再除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后乘以100%。
在尿素中,明确氮原子的个数以及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按照公式准确计算即可。
2、已知氧化铁(Fe₂O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60,求其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答案: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铁原子个数)∶(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个数)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6,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
氧化铁中,铁原子个数为 2,氧原子个数为 3。
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56×2)∶(16×3)= 7∶3解析: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同样要依据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
先分别算出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然后相比得出质量比。
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加热分解 63g 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答案: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x。
2KMnO₄=△= K₂MnO₄+ MnO₂+ O₂↑316 3263g x316 / 63g = 32 / xx = 064g解析:首先写出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高锰酸钾与氧气的质量比,然后设出未知量氧气的质量为 x,列出比例式进行求解。
2、实验室用 10g 碳酸钙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制得多少克二氧化碳?答案: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