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输送技术(2)
- 格式:ppt
- 大小:5.62 MB
- 文档页数:80
一、流体高效输送技术简介流体高效输送技术指利用管路流体力学特性,以低能耗、高效率为目标,对循环水系统进行彻底节能改造的技术。
该技术按最佳工况运行的原则,建立准确的水力数学模型,以特别定制的高效节能泵为技术载体,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诊断、系统优化等自动控制系统,彻底解决循环水系统高能耗现象,达到节能最大化。
流体高效输送技术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水系统数据采集a、工具:超声波流量计、带压打孔器、高精度压力表、红外线测温器、多功能电能测量仪、PDA分析器、电动机经济运行分析仪、数显卡尺等。
b、内容泵站:水泵型号、流量、扬程、轴功率、生产厂家、泵吸水口高度、泵出口压力表读数、泵出口阀门开度、母管供水压力、底阀、单向阀、阀门类型、电机铭牌参数、电机实际运行功率、电机运行温度、泵的串并联等。
管路:水力走向、管径、管材、管状、管壁厚度、水头损失。
末端设备:入口压力、压力允许变化范围、入口温度、最高用水点、最多用水点、最特殊用水点、最大用水压差点、温差要求、热交换量、传导系数、回水温度、回水压力、工艺要求等。
冷却塔:冷却能力、冷却方式、回水方式、上塔阀开度、喷头高度、水池液位等运行模式:运行方式、运行时间、不同方式不同时间下的水系统相关参数等。
◆水系统诊断技术a、依据与手段:系统水力模型软件、局部实体水力模型。
b、诊断内容:分析系统是否存在局部环流、高低压混合、管路堵塞等现象;计算沿程水力损失并分析不同流量下的水力损失、根据局部环节分析各节点能量损失、计算冷却器的压力损失、判断这些损失是否处于合理范围。
◆水系统优化技术a、水池:通过泵口导流肋、底阀、水位及水质对泵入水口进行优化。
b、管道、阀门:调节或更换阀门与管道,降低系统阻力。
c、高低压混合系统:通过加阀门或管道泵对高低压进行分区,减少无效能耗。
d、高效节能泵:量身定做高效节能泵替换原有泵。
e、自动控制系统:对于循环水系统有特殊要求的末端设备可通过自控系统来满足。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了解和掌握流体输送的基本原理、常用设备及其操作方法,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化工生产、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化工实训中心四、实训内容1. 流体输送方式介绍(1)管道输送:通过管道将流体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具有输送距离远、输送量大、操作简便等优点。
(2)泵输送:利用泵将流体从低处输送到高处或远距离输送,具有输送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3)风机输送:利用风机产生的气流将流体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适用于输送气体。
(4)压缩输送:通过压缩机提高流体压力,实现远距离输送。
2. 常用流体输送设备(1)管道:包括无缝钢管、焊接钢管、塑料管道等,用于输送各种流体。
(2)泵:包括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漩涡泵等,用于提高流体压力和输送流体。
(3)风机:包括轴流风机、离心风机、罗茨风机等,用于输送气体。
(4)压缩机:包括活塞式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等,用于提高流体压力。
3. 流体输送操作实训(1)管道连接:学习管道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等。
(2)泵操作:学习离心泵、轴流泵等泵的操作方法,包括启动、停止、调节流量等。
(3)风机操作:学习轴流风机、离心风机等风机的操作方法,包括启动、停止、调节流量等。
(4)压缩机操作:学习活塞式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等压缩机的操作方法,包括启动、停止、调节压力等。
4. 流体输送安全注意事项(1)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防护用品。
(4)严禁违规操作,防止事故发生。
五、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了解了流体输送的基本原理、常用设备及其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2. 在实训过程中,我认识到流体输送安全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防止事故发生。
3. 实训过程中,我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如下:(1)问题:泵启动后,流量不稳定。
知识目标:●了解化工管路的组成及管路布置原则;了解流体输送机械的结构、原理及应用;●理解稳定流动的基本概念;流动阻力产生的原因;●掌握连续性方程式、柏努力程式和流体流动阻力的计算;能力目标:●能正确选择流体输送机械和管子的直径;●能拆装化工管路;会流体输送机械的操作和简单故障的分析、排除。
化工生产中所处理的物料,大多为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
为了满足工艺条件的要求,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需要把流体从一个设备输送至另一个设备。
实现这一过程要借助管路和输送机械。
流体输送机械是给流体增加机械能以完成输送任务的机械。
管路在化工生产中就相当于人体的血管,流体输送机械相当于人的心脏,作用非常重要。
因此,了解管路的构成,确定输送管路的直径,了解输送机械的工作原理,选择合理的输送机械,学会合理布置和安装管路,正确使用输送机械非常重要。
第一节流体输送管路一、管路的分类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管路通常以是否分出支管来分类,见表1-1。
表1-1 管路的分类对于重要管路系统,如全厂或大型车间的动力管线(包括蒸汽、煤气、上水及其他循环管道等),一般均应按并联管路铺设,以有利于提高能量的综合利用、减少因局部故障所造成的影响。
图1-1 简单管路图1-2 复杂管路二、管路的基本构成管路是由管子、管件和阀门等按一定的排列方式构成,也包括一些附属于管路的管架、管卡、管撑等辅件。
由于生产中输送的流体是各种各样的,输送条件与输送量也各不相同,因此,管路也必然是各不相同的。
工程上为了避免混乱,方便制造与使用,实现了管路的标准化。
书后附录摘录了部分管材的规格。
管子是管路的主体,由于生产系统中的物料和所处工艺条件各不相同,所以用于连接设备和输送物料的管子除需满足强度和通过能力的要求外,还必须耐温、耐压、耐腐蚀以及导热等性能的要求。
根据所输送物料的性质(如腐蚀性、易燃性、易爆性等)和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等)来选择合适的管材,是化工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引言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是一种常用的管道材料,用于运输各种低压流体,例如自来水、石油和天然气等。
它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和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工、石油和天然气等领域。
特点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具有以下特点:1.良好的焊接性能:焊接钢管采用高频焊接或电弧焊接工艺,焊缝牢固,焊接质量稳定。
可以满足低压流体输送的需求。
2.耐腐蚀性能强:焊接钢管表面经过除锈和防腐处理,能够有效抵抗大气、土壤和水体中的腐蚀。
因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焊接钢管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3.尺寸规格齐全:焊接钢管有多种尺寸规格可供选择,适应不同的输送需求。
常见的规格包括直径、壁厚等,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规格。
4.可靠的使用寿命:焊接钢管采用优质钢材制作而成,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即使长时间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适用范围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适用于以下场合:1.建筑领域:用于给建筑物供应自来水、燃气等低压流体。
2.化工领域:用于输送化学品、溶剂等低压液体。
3.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用于输送石油、天然气等低压流体。
4.市政工程:用于供应城市的给水和燃气。
安装与维护安装和维护焊接钢管的注意事项如下:1.安装前检查:在安装之前,应检查焊接钢管的表面是否存在划痕或腐蚀。
如有划痕或腐蚀,应及时修复。
同时,还需要检查管道连接处是否紧固。
2.焊接操作:在焊接时,必须使用合适的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确保焊缝牢固。
在焊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事故。
3.定期维护:焊接钢管的定期维护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定期检查焊缝是否出现裂纹或渗漏,并及时进行修复。
此外,还需定期进行清洗和除锈处理。
结论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是一种重要的管道材料,其焊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满足低压流体输送的需求。
它在建筑、化工、石油和天然气等领域应用广泛。
在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注意:本文档参考了焊接钢管相关资料和技术标准进行编写,但具体应用时仍需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流体输送操作》实训指导书一、实验目的使学生充分认识流体输送流程,掌握流体输送的三个基本方法(输送机械输送、位差(高位槽)输送、压差(抽真空)输送)。
掌握离心泵的操作方法。
了解配比输送,了解流量计、液位计等测量仪表。
了解电动调节阀的使用方法。
掌握泵的串并联,联锁功能及使用。
二、开车前准备1、由相关操作人员组成装置检查小组,对本装置所有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电气、照明、分析、保温等按工艺流程图要求和专业技术要求进行检查。
2、检查所有仪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3、检查所有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4、试电4.1.检查外部供电系统,确保控制柜上所有开关均处于关闭状态。
4.2.开启外部供电系统总电源开关。
4.3.打开控制柜上空气开关33(QF1)。
4.4.打开空气开关10(QF2),打开仪表电源开关8。
查看所有仪表是否上电,指示是否正常。
4.5.将各阀门顺时针旋转操作到关的状态。
检查孔板流量计正压阀和负压阀是否均处于开启状态(实验中保持开启)。
4.6加装实训用水关闭原料水槽排水阀(VA25),原料水槽加水至浮球阀关闭,关闭自来水。
(一)输送操作1、流体输送机械输送①单泵实验(1#泵):方法一:开并联2号泵支路阀(VA03),开溢流阀(VA12),关双泵串联支路阀(VA04)、2号泵进水阀(VA06)、并联1号泵支路阀(VA09)、高位槽回流阀(VA13)、高位槽出口流量手动调节阀(VA14),放空阀(VA11)适当打开。
液体直接从高位槽流入原料水槽。
方法二:开并联2号泵支路阀(VA03),关溢流阀(VA12),关双泵串联阀(VA04)、2号泵进水阀(VA06)、并联1号泵支路阀(VA09)、高位槽放空阀(VA11)、高位槽回流阀(VA13)、高位槽溢流阀(VA12)、局部阻力管阀(VA16)、光滑管阀(VA20)、局部阻力管高压引压阀(VA18)、光滑管高压引压阀(VA21)、局部阻力管低压引压阀(VA19)、光滑管低压引压阀(VA22)、局部阻力阀(VA17)、抽真空阀(VA33)、吸收塔气体入口阀(VA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