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13.25 KB
- 文档页数:2
《生物与环境》练习题一、填空1.植物的一生是从()开始的。
2.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是()、()和()。
3.在对比实验中的两组材料,一组叫()组,另一组叫()组。
4.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5.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联系,叫做()。
其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6.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7.生态瓶里放了小鱼、水、沙石、金鱼藻、小虾、泥土等,其中生物是:(),非生物是:()。
8.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终止。
9、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里,不同的动物对()有不同的需求。
10.老虎、草、羊这些生物构成了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写出这条食物链:()。
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11.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种消费者,生产者是()。
12.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
13.()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4.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条件,其他条件都不改变。
15.在食物链“小麦→ 麻雀→老鹰”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1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彼此之间也是(),()的。
二、判断题1.绿豆种子发芽一定需要阳光。
()2.香蕉树、松树和仙人掌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3.凤仙花生长消耗水和肥料,所以它是消费者。
()4.自然界没有植物,动物照样能生存下去。
()5.母鸡能下蛋,所以它是生产者。
()6.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7.自然界里一些生物濒临灭绝与我们毫无关系。
()8.食物链通常是从植物开始的。
()9.仙人掌的叶变形为刺就是为了让吃它的动物无法下嘴。
()10.生态系统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1.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1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 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20'):1 动物生存学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等。
2、水稻f老鼠f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消费者,生产者是 __________________ 。
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________________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事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由多条食物来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我们在书写食物链时,其中箭头表示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判断题(12'):1企鹅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生活。
()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3、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4、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6、我们一般在生态瓶中会加入水、小石头、水草等非生物。
()三、选择题(20')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2、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 .相互利用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D.互惠互利的关系3、苹树不宜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A、阳光B .温度C. 水D.空气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条件不发生变化。
遂昌实验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检测2010.9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18分)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
3、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彼此之间也是_________、_________。
4、池塘里鱼、水草、水、泥沙等生物和非生物之间,,,形成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5、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网状结构,叫做。
6、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7、在蔷薇花丛里,蚜虫吃蔷薇茎的汁液,七星瓢虫吃蚜虫,它们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
8、动物在_______、_________和生活习性等方面都有它们各自适应环境的本领。
9、蚯蚓喜欢的环境,企鹅喜欢的环境,仙人掌喜欢_________环境,动物和植物的生存都需要_________的环境。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4分)1.种子发芽实验每组至少两粒种子是为了排除实验的偶然性。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植物生长也可以不需要。
()3、生态瓶中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氧气,所以生态瓶里水草放得越多越好。
()4、蛇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5、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所以在生态系统中起不了什么作用。
…………()6、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7、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黄色的。
()8、在大自然中,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9、蚯蚓的栖息地里有泥土就可以了。
()10、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蛇→田鼠→小麦。
()11、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班级: 姓名:一、填空题1.在研究种子发芽的实验中,只能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这样的实验方法叫做( )。
2.将一组蚯蚓放在一半明亮一半黑暗的交界处,一段时间后蚯蚓聚集在黑暗处,说明蚯蚓喜欢生活在的( )环境中。
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 )。
二、判断题4.种子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它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能发芽。
( )5.在探究蚯蚓喜欢生活在干燥还是潮湿的环境的实验中,应重复多次实验。
( )6.草原上成群的羊和茂盛的小草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因此羊和草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 ) 三、选择题今年,学校增设了劳动教育这一门新课程,并给每个班划分了一片植物园。
佩佩和同学们在一个多月前播下的种子现如今已长成了一棵棵成熟的植物。
看着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园,佩佩产生了很多新问题。
7.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可能不止一个,于是佩佩还设计了下表的实验方案,她想要研究的是( )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A.光B.温度C.水分8.佩佩还想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她应该选择( )进行实验对比。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9.阳光下和黑暗处的两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这个实验说明绿豆种子发芽( )。
A.需要阳光B.不需要阳光 C 不需要空气10.为了让绿豆芽生长得更好,佩佩将绿豆芽移到植物园里种植。
在土壤中,佩佩惊喜地发现了蚯蚓。
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中。
A黑暗、干燥 B.明亮、潮湿 C黑暗、潮湿11.现如今已是草长莺飞的夏天,佩佩最有可能会看到植物园的青蛙出现的行为是( )。
A.挖洞B.冬眠C.捕食12.佩佩注意到植物园里的绿豆苗的叶子出现了小小的虫口,仔细一看叶子上爬满了蚜虫。
这片植物园最不可能出现的食物关系是( )。
A.绿豆苗→蚜虫→瓢虫一→蜘蛛→小鸟B绿豆苗→羊一→狮子C.小草→蚜虫→瓢虫→小鸟在科技社团活动课上,佩佩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制作了一个生态瓶。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A.北极熊白色的体毛B.沙漠中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2.菜园里,青蛙、小青菜、菜青虫形成食物链时,正确的写法是()。
A.小青菜→菜青虫→青蛙B.青蛙→菜青虫→小青菜C.青蛙←菜青虫←小青菜3.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能影响坏境,环境不能影响生物B.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不能影响环境C.生物和环境互相影响4.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
A.多些B.少些C.平衡5.语文课本上很多成语与科学有关系,请你说出下列成语中,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C.风声鹤唳,草木皆兵6.一些珍稀动物,有逐渐减少甚至灭绝的危险。
为了保护它们,最好的办法是()。
A.不去保护,让大自然去选择B.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C.捕捉到动物园里,人工精心喂养7.种子发芽时最先发生的变化是()。
A.种皮破裂B.种子膨大C.生根8.凤仙花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
在适宜的环境下,种子最先长出来的结构是()。
A.叶子B.茎C.根9.在食物链“草→虫→麻雀→鹰”中,数量最多的是()。
A.草B.虫C.鹰10.朱可同学在做蚯蚓适应环境的实验时填写了观察记录表里的两个表格。
从表格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A.温暖、干燥B.寒冷、潮湿C.明亮、干燥D.阴暗、潮湿二、填空题11.实验表明,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_________的环境里。
1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适宜的____________。
13.在研究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时,我们让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叫做____________组;另一组种子不受到光照,叫做____________组。
14.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____________、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
三、判断题15.植物能够制造氧气,因此生态瓶中的植物越多越好。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卷3一、判断题。
1、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
()2、当阳光、空气、水、温度、肥料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植物生长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3、在研究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时,需要保证光照和水分这两个条件不变。
()4、在一定环境中生存的各种生物,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群落。
()5、小明画了一条食物链:老鹰→蛇→青蛙→蝴蝶→花。
()6、在做生态瓶时,水生植物的数量要与水生动物的数量保持平衡。
()7、在自然保护区里,不准狩猎和采伐,但可以栽种一些新品种的植物。
()8、拟斑马、袋狼、卡罗莱纳鹦哥鸟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9、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但动物的数量变化不会影响环境。
()10、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所有生物的结构特征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继续生存下去,不会被淘汰。
()11、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2、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13、生态系统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二、选择题。
14、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称为()。
A. 制造者B. 生产者C. 消费者15、()不能自行制造养料,而需要直接或间接地利用植物制造的养料。
A. 利用者B. 生产者C. 消费者16、各种生物之间在食物关系上形成的复杂的网状结构,称为()。
A. 食物链B. 食物网C. 生态系统17、各种生物和周围的非生物一起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称为()。
A. 食物链B. 食物网C. 生态系统1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写出的食物链是()。
A. 螳螂→蝉→黄雀B. 蝉→螳螂→黄雀C. 树叶→蝉→螳螂→黄雀19、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是()。
A. 青蛙捕食昆虫B. 黄鼠狼吃鸡C. 长颈鹿吃树叶20、大量捕食青蛙带来的后果是()。
A.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B. 粮食增产C. 害虫增多21、一些珍稀的动物正面临灭绝,保护它们的最好办法是()。
科学五(上)一单元《生物与环境》自测100题1. 大雁南飞是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2. 母鸡能下蛋,所以它是生产者。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3. 几十条金鱼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一个金鱼群落。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4. 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5. 生态瓶里的非生物有水、空气、水草、沙石等。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6. 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三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7. 保护了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8. 我们可以通过对鱼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的观察,来研究改变生态瓶后对生物的影响。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9. 生态瓶里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10. 自然界的鸟类很多,我们捕杀几只是没有关系的。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11. 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12. 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13. 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为止。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14. 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15. 凤仙花生长消耗水和肥料,所以它是消费者。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16. 自然界没有植物,动物照样能生存下去。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17. 种子的发芽一定要有阳光。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18. 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知识展示台(15分,每空1分):1.绿豆芽的生长需要、、、、等。
2.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这种关系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3.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间和等。
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作,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
如果其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5.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生物环境有、、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二、对错审判厅(20分,每题2分):()1.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装入自然水域的水,然后把水草,浮萍、田螺、小鱼、小虾等放进去就行了。
()2.只要有水,绿豆就会发芽。
()3.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4.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5.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他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6.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什么作用。
()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的越多越好,可以给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和食物。
()8.青蛙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9.当环境改变时,植物具有一定适应环境的能力,它们会努力环境的变化。
()10.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三、谨慎选择区(30分,每题2分):1.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条件不发生变化A.一个 B.二个 C.三个2.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
这个实验设计()。
A.是科学的 B.是不科学的 C.是对比实验3.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有()。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练习题小学科学五上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练题一、填空1.植物的一生是从()开始的。
2.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是()、()和()。
3.在对比实验中的两组材料,一组叫()组,另一组叫()组。
4.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5.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联系,叫做()。
其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6.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7.生态瓶里放了小鱼、水、沙石、金鱼藻、小虾、泥土等,其中生物是:(),非生物是:()。
8.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终止。
9、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里,不同的动物对()有不同的需求。
10.山君、草、羊这些生物构成了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写出这条食物链:()。
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11.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种消费者,生产者是()。
12.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
13.()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4.在做对比实验时,只答应改动()条件,其他条件都不改动。
15.在食物链“小麦→麻雀→老鹰”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二、判断题1.绿豆种子发芽一定需要阳光。
()2.香蕉树、松树和仙人掌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3.凤仙花生长消耗水和肥料,所以它是消费者。
()4.自然界没有动物,动物照样能生存下去。
()5.母鸡能下蛋,所以它是生产者。
()6.生态瓶中的动物放得越多越好。
()7.自然界里一些生物濒临灭绝与我们毫无关系。
()8.食物链通常是从植物开始的。
()9.仙人掌的叶变形为刺就是为了让吃它的动物无法下嘴。
()10.生态系统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1.只需没有自然灾祸,就不会有动动物灭绝。
()1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卷1一、填空题。
1、植物的一生是从______开始的。
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
实验告诉我们,______不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3、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_的环境里。
4、食物链通常从______开始,到凶猛的______终止。
5、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海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______。
6、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
7、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______。
二、判断题。
8、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的实验中,让一组种子得到水,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其他条件保持不变,这种做法是科学的。
()9、松树适宜生长在阳光充足、水量适中或者稍多的地区。
()10、各种动物的生活都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而动物在长期生活繁衍的过程中逐渐具备了适应环境的本领。
()1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12、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13、生态瓶中的水草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14、在蚁穴中生活着几万只蚂蚁,它们互相依赖,互相影响,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15、食物链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三、选择题。
16、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土壤B.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 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17、在一个盒子的一端铺上湿润的泥土,另一端铺上干燥的泥土,然后将蚯蚓放在盒子中间。
这个实验研究的是()。
A. 湿度对蚯蚓的影响B. 温度对蚯蚓的影响C. 光照对蚯蚓的影响18、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必须有水吗?”的实验中,把绿豆种子放置在湿润的吸水纸上,是为了()。
A. 使种子保持较高的温度B. 使种子能浸没在水中C. 使种子保持湿润19、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第_________号
一、填空题:
1、动物生存必要的条件是:———————等。
2、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___。
3、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______。
4、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事物的生物叫
______。
5、由多条食物链来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_______。
二、判断题:
1、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兔、鼠等。
( )
2、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 )
3、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
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 )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
三、选择题
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相互利用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 D.互惠互利的关系
3、苹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
A、植物 B动物 C、植物和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