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最常用音箱摆位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7
营造最佳的听音环境!正确的音箱摆放技巧随着社会影音娱乐需求的日益增长,人们对音响系统的“听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普通消费者往往通过更换、升级音箱来达到提高“听感”的目的。
特别是对于一些音箱发烧友来说,他们动辄投入上千上万的资金到音响系统中,以提高系统音质。
然而,正当人们把心思放在花更多的钱买更好的音箱时,而忽视的音箱的摆放问题。
音箱摆放位置的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平衡性、声场的深度和环绕声效以及重低音的效果等。
正确而有效的摆放方法,有助于优化音箱的声音效果,不花一分钱就达到“升级”音箱的目的。
1、音箱的正确摆放根据房间声学环境(如房间的大小、房间的封闭性及装饰)的不同,音箱的摆放方法也会有所差异,所以,你可以尝试音箱系统的各种不同的摆放方法,直到你感觉已获得最佳音效为止。
从目前音箱的声道结构来看,大致有2.0书架式双声道和2.1、4.1、5.1、7.1等X.1声道音箱,它们各自对应的音箱数目也就有2、3、5、6、8个之分。
这样,如何正确地摆放它们、使之按照你的愿望发出“天籁之音”,就不是一件简单甚至可以忽视的事情了。
尤其是多声道音箱系统,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声音定位准确且完整的音场,这对于PC影院更是一项基本的要求,而要达到目的就有赖于音箱的正确摆放。
对于音箱的摆放方法,目前也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有杜比实验室推荐的“专业”摆法,有常见的七种典型居室空间摆法,即所谓的轴线内侧法、正三角形法、三一七比例法、三三一比例法、长后墙摆法、贴墙摆法和菱形摆法等。
下面我就按照目前音箱的声道结构类型,结合这些常见的音箱摆放方法进行通俗的阐述。
(1)书架式2.0音箱的基本摆放最典型的就是“正三角形法”,这种摆法要求将一对音箱面向聆听者一字排开,摆放在显示器两侧,两音箱之间的距离应当在1.5~2米为宜。
注意音箱应与后墙、侧墙相隔一定距离(20~50厘米以上),因为一般的2.0音箱的倒相孔都是后置的,如果音箱紧靠着后墙,倒相孔中的声波不能完全放出,声场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有些音箱更是必须借助墙壁的反射、叠加、混音才会有较好的低音效果。
音响摆放位置通俗教程在音响诸事中,音箱摆位占多少分量?假若您要这样问我,我的回答是:要让音响好声,空间条件、器材的搭配、音箱摆位以及用家微调等四大项缺一不可。
其中,音箱摆位是不需要花钱但又可以让音响好声的方法,所以我愿意说音箱摆位不是占二成五的重要性,而是占五成的重要性。
假若您不信,请仔细地把各种音箱摆位方式试过,我想届时您的想法就会改变了。
在告诉您如何实施“摆位8法”之前,我还要先向读者们揭示一个重要的观念, 那就是“音箱与聆听空间是一体的",声音的各种表现都是在音箱与聆听空间二者的互动中产牛。
或者,我更要说,空间、音箱摆位与聆听位置的选择是三者互动的,尤论您的宁间条件是如何的恶劣,如果能够找到三者互动的最佳平衡点,就能够让音响发出好声。
此处“音箱摆位八法”中,我把原来的“上柜法”去除,以“耳机摆法”取代,因此还是保持8法。
第一法:三一七比例法方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音箱摆在三分之一长度处(一),两音箱之间的间隔为房间三分之二长度的0.7倍(七)。
音箱最好要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不过没有向内投射也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效果:此法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例如约1:L25:L6或约L L6: 2.5)的空间,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
这是音响论坛经常推荐读者尝试的摆法。
第二法:三三一比例法方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宽度也均分为三等分(三),音箱摆在长度与宽度的第一等分交点上(一)。
音箱可以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甚至不需要向内投射也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效果:此法适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的空间。
它与“三一七比例法”的精神是一致的,唯一与“三一七比例法”不同的是二音箱之间的间隔较窄。
此法也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
美国TAS杂志总编喜用此法。
第三法:螺孔摆法方法将音箱摆在房间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长度之间,然后将两音箱尽量靠两翻墙(如房间很宽则不需要紧靠侧墙),两音箱的向内投射角度要大于45° o聆听位置要在投射交叉线交点之后0. 5-1米之间。
最全音响摆位技巧,非常实用,建议收藏!如何“让音响音色更靓更纯”,关于音箱摆放至关重要。
实际上,在音响诸事中,音质主要受空间条件、器材的搭配、音箱摆位以及用家微调四大因素影响。
当器材备妥,能否“靓声”就看摆放的位置了,它会影响音色平衡度、低频质量、音场深阔度、中频清晰度以及结像力。
因为声音的各种表现都是在音箱与聆听空间二者的互动中产生,只要找到空间、音箱摆位与聆听位置之间互动的最佳平衡点,就能让音响“靓声”。
今天,我们主要就音响摆位分享一些比较常见的技巧和做法。
1、音响与聆听者之间的关系想要“靓声”,聆听位置(俗称“皇帝位”)与音响之间的距离应比两个音箱之间的距离大一些,在这个距离,乐器有结像力,声音最好。
那么,问题来了,两个音箱之间的距离应该多远?这里面有妥协存在,需要你自己去“定位”。
聆听位置摆得好时,中间音像最佳,又有宽阔音场,此时你移前移后地试听,多数会找到一个听到靓"定位"的位置,试音时可用一些中间定位明确的录音作为准则。
音响与“皇帝位”还涉及到房间因素,你可以将音响拉得很近,人离音响很近来聆听,也可将音响拉得很开,人也离得很远来聆听。
假如采用后者方式,房间对声音的影响会较大,因为你坐得越近,听到的直接声便越多而反射声越少,一般来说,坐得越远来聆听,声音会更开放,坐得越近,则声音更为直接到耳,有些音响要你坐得较远来聆听,以便音响不同单元的声音可以温和。
2、音响越近墙壁,低音越多墙壁对音响的整体音色平衡度有很大影响,音响靠近墙壁会加强低音,令音乐更具份量感。
音响靠近任何一面墙壁(地下、后墙、侧墙)都会加强低频份量,音响越是接近墙角位,你听到的低音越多。
音响摆位与墙壁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到频率的峰值点,摆位摆得好,不但可令音响的频率自然伸展,而且可以避免蹭出现谷峰。
摆位不佳的话,低频会有渲染。
有些音响的设计就是要靠近墙壁才取得自然的音色平衡度,否则声音便会偏薄;而有些音响则要求离墙一定距离,否则声音变得又厚又重。
启拓专业手拉手会议,矩阵切换厂商-全球抗干扰专家常见的音箱的布局方式及布局要点扩声系统按照扬声器分布方式的不同分为集中式、分区式(亦称半集中式)和分散式三种基本形式。
每一种形式有其特点和适用的场合。
1、集中式布局在有舞台的厅堂中,为了达到声象和视像一致性的要求,将音箱系统集中安装在舞台附近,使声波从舞台附近辐射向听(观)众。
这样,由于声音来自舞台方向,听起来就觉得十分自然。
典型的集中式系统可将音箱安放于舞台的两侧或悬挂安装于舞台上方。
安装于舞台上方的集中式系统,适合于较大的厅堂,由于只存在一个音箱群,因此不存在梳状滤波器效应,也不存在采用“后场补声”方式的分区式系统可能出现的时间差问题,因此可以得到很高的清晰度。
为了保证场区内声压的均匀,并使后排有足够的直达声以满足清晰度的要求,一般都使用指向特性好的恒定(常数)指向号筒式音箱,按距离分区域覆盖听(观)众区域(以辐射角度较大的覆盖前排,辐射角较小的则用于覆盖后排)。
将音箱系统装置予舞台两侧的方式有助于进行立体声扩音。
但在一般厅堂中,由于观众席上存在梳状滤波器效应,立体声音响效果好的区域并不大(因此即使采用舞台两侧放置音箱的厅堂,往往也不采用立体声方式扩声)。
上述音箱安放方式的一个显著缺点是前排,尤其是前排中间的位置声音不好。
集中方式有时也将音响系统放成环形。
例如体育馆等在开演唱会或举行大型文艺演出时,将音箱排列成环状,放在场内或悬挂起来向周围的观众辐射。
而Disco厅则往往将排列成环状的音箱组向舞池辐射,造成具有包围感的声场效果。
在采用集中方式安放音箱系统时,应该特别注意不能有障碍物阻挡,否则将出现声影区。
集中式布局是在厅堂中使用一组或多组音箱系统集中安放在某一部位,以覆盖整个观众席。
(1)集中式的特点①音箱集中放置,这种方式下音响效果与自然声源的差别基本上是以上下差别为主,由于人耳对垂直方向辨别率差,不易感觉到两者的差别,因此观众感觉整个声音来自舞台方向,观众视听方向感一致,比较自然。
专业音响摆放知识音箱系统的摆放1.中置声道音箱的摆放前方中置音箱一般都放在尽量靠近图像屏幕中心的位置.中置声道音箱对电影对白的音质影响最大,为了保证对白准确地定位在屏幕中央且声音清晰,应该使用专门为中置声道设计的单独音箱,而不要用普通的书架音箱或电视机内部的扬声器来代替。
中央声道音箱大都采用水平横卧式箱体,其最佳摆放位置是电视机顶部(如果采用前方投影显示屏幕,则放在屏幕后面),即应尽量靠近屏幕.如果由于房间空间的限制,可采用更为经济的摆放方案,即不设中置音箱.但这时AV功放的工作模式应置于"幻象"中置声道模式,使中置声道的信息从左、右音箱中均衡放出,其声象正好在屏幕正中央,这对小型听音室来说是适用的.当然,最好还是单设中置音箱.2.左、右声道主音箱的摆放这两只音箱的摆放与中置声道音箱的位置有一定关系。
为了保证声象左、右移动的平稳性,它们应分别摆放在中置声道音箱的两侧,并且这三只音箱应与屏幕前最佳听音者的位置保持相等的距离。
一般来说,中置音箱的摆位应该比左、右两只音箱退后一段距离,直到两者声场能完全结合在一起,共同营造出真正统一的声象定位。
后退的距离与空间大小、聆听位置和所用音箱有关,可通过试验来确定。
此外,左、右声道音箱的垂直高度以它的中/高音扬声器的轴线不高于或低于中置音箱0.3m为宜(最好是稍低一些),否则左、中、右三只音箱的高度相差过大,前方声象在横向移位时就会给以声象跳跃的感觉。
通常,落地式音箱能满足上述要求。
若采用书架式音箱作左、右音箱,则应把它们固定在音箱支架上,使它高度符合上述要求左、右声道音箱离开屏幕的距离与屏幕的大小有关。
如果在小房间使用大、中型屏幕的彩电,则左、右声道音箱可紧靠在屏幕两侧。
如果屏幕较小,则可使它们距屏幕稍远一点以获得较宽阔的立体声场。
但也不要距屏幕过远,以免因声象位置脱离画面过远而给人以虚假的感觉。
从这一点上说存在着"先天"的不足-环境太小。
夜场音响布局设计方案
在夜场音响布局设计方案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场地的大小和形状。
根据场地的不同,音响的布局方式也会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布局方案供参考。
1. 中央布局:将主音箱和低音炮放置在舞池的中央位置,以此能够实现音效的均衡分布,让整个舞池的音响效果更加出色。
辅助音箱可以放置在场地的四个角落或者靠墙位置,以增强音效的覆盖范围。
2. 环绕布局:将多个音箱分散布置在舞池四周或者场地中央,使其形成一个环绕音效的效果。
这种布局方式可以更好地营造出立体声的感觉,使整个场地的音效更加逼真。
3. 对称布局:根据场地的大小和形状,将音响设备放置在场地的两侧,形成对称的布局。
这样能够实现左右声道的平衡,使音效更加均衡。
4. 多点布局:根据场地的大小和需要覆盖的范围,可以将音响设备设置在多个角落或者位置,以此来实现更好的音效覆盖。
这种布局方式适用于大型夜场,可以使整个场地的音效更加平衡和出色。
除了以上的常见布局方案,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场地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重要的是要选择合适的音响设备和调试,以保证音响的效果和场地的适应性。
在布局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场地的声学特性,如吸音效果、反射等,并进行相应的
调整。
最终的目标是要达到音效真实、均衡和节奏感强的效果,提升夜场的氛围和娱乐体验。
音箱摆放的总原则音箱摆放的总原则无论在何种条件和情况下,音箱的摆放要遵守必要的原则,这些原则告诉大家在各种不同的条件和情况下音箱的摆放方法。
这些方法是广大音响工作者和声学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来的,是符合科学规律的,如果不遵守这些原则,在布置音箱时随心所欲,就不可能得到好的声音效果。
1.直射式全频音箱尽量避免界面反射直射式音箱是声音直接向外辐射的音箱,从理论上讲,它是一种扬声器直接与空气耦合的音箱;从外观上看,它是一种扬声器喇叭口直接向外设置的音箱。
这种音箱主要依*声波的辐射特性,使扬声器直接向空间发送声能。
在一般情况下,直射式音箱的低音辐射角度比高音辐射角度大,如果将音箱直接放在地面上,低音打到地上被反射后,传给听音者,而此时,由于音箱发出的直达声所走过的距离短于反射声所走过的距离,音箱低音的直达声先期到达人耳,反射声随后到达人耳,会出现低音“先来后到”的现象,导致低音重影。
大家知道,低音成分的多寡对于声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的影响很大,而且低音本身就有浑浊之感,如果低音出现了重影,就会使声音听起来更加浑浊。
—有低音声音就浑浊,其主要原因就是低音的反射声成分太多、低音存在严重的重影现象。
为了充分减少低音反射声的不良影响,在摆放直射式低音音箱时要采取以下两条措施之—:一是不要将音箱直接放在地面或位于紧*墙角的位置,最好用金属架将音箱垫高40cm,以上摆放在距侧墙大于40cm,距后墙大于20cm以上的位置,由于音箱距离反射界面较远,因此低音反射声被明显减小。
二是如果音箱前方地面为强反射材料(硬质光滑材料,如大理石、花岗石地面),将音箱直接放在地面时,也可以采取在音箱前铺吸音地毯的方法来吸收低音的反射声。
但低音不可能被充分吸收,还存在少量的反射。
2.气流式低音音箱可以利用地面反射气流式音箱是扬声器的声音不直接向外辐射的音箱,按照专业术语说,它是一种扬声器振膜(纸盆)不直接与空气耦合的音箱。
在专业音响领域,气流式音箱一般为低音音箱。
摆位八法在告诉您如何实施"摆位八法"之前,我要先向大家陈述一个重要的观念,那就是"喇叭与聆听空间是一体的",声音的各种表现都是在喇叭与聆听空间二者的互动中产生。
无论您的空间条件是如何的恶劣,应该都能够"找到一对比较适合该空间的喇叭"、"用一种适合该空间的摆法"来取得最好的效果。
要如何"找到一对比较适合该空间的喇叭"呢?这不是本文的主题。
不过您可以把握"小空间不要用大喇叭"、"大空间不要用小喇叭"、"木板类软质空间宜用大喇叭"、"硬调子房间宜用柔性喇叭"等原则。
在这几个大原则下,加上把握"房间内东西越多可能会越好听、东西越少声音可能会越难听"这二项常识,声音的"入耳"虽不中亦不远矣。
声音入耳之后,当然就要动手实践"摆位八法"了。
依照各种条件的不同,您可以经由耐心的尝试,在"摆位八法"中找到最适合您的喇叭摆位。
第一法:三一七比例法方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喇叭摆在三分之一长度处(一),二喇叭之间的间隔为房间三分之二长度的0.7倍(七)。
喇叭最好要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不过没有向内投射亦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效果:此法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例如1:1.25:1.6或1:1.6:2.5)的空间,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
这是音响论坛经常推荐读者尝试的摆法第二法:三三一比例法方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宽度也均分为三等分(三),喇叭摆在长度与宽度的第一等分交点上(一)。
喇叭可以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甚至不需要向内投射亦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效果:此法亦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的空间。
它与"三一七比例法"的精神是一致的,唯一与"三一七比例法"不同的是二喇叭之间的间隔较窄。
七种最常用的音箱摆位方法买回中意的音箱后,很多朋友会感觉到效果没有在商家试音室里听到的那么好,甚至会觉得换了一套音箱似的。
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观点:音箱与聆听空间是一体的,声音的各种表现都是在音箱与聆听空间二者的互动中产生。
因此无论您的居室空间条件是如何,应该都能够找到一种适合该空间的音箱摆法来取得最好的效果。
下面就是收集整理的一些在典型居室空间中的七中音箱摆法说明,为了让您能更直观地理解,特地配上了相应的图片。
一、轴线内侧法摆法:首先将音箱摆在房间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长度之间,然後分别将音箱尽量靠侧墙,如果房间太宽的话则不一定要紧靠侧墙。
音箱的向内角度要大于45度以上,聆听位置要在两个音箱的投射角交叉线交点之后约0.5-1公尺之间。
效果:如果你的听因环境复杂,什么吸音不对称、个房三尖八角、房间太细长,而你的音箱的声音高音尖锐、中音瘦、低音又不够的话,以下这个“轴线内侧法”相信会帮到你啦。
二、正三角形法摆法:第一个条件是音箱要离开后墙(至少要有1公尺以上)与侧墙(至少要有0.5公尺以上)。
第二个条件是将二个音箱与聆听位置画成一个正三角形。
第三个条件是二音箱的向内投射角度也要45度或更多。
第四个条件是这个正三角形可大可小。
房间小、后级功率不大时正方形小些;房间大、后级功率大时正三角形就可扩大些。
效果:这就是俗称的近音场听法。
它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四面墙反射音对音箱直接音的过度干扰,因此而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宽深的音场。
这是能够听到最多、最直接、最清楚细节的摆法。
许多评论员在评音响时喜用此法。
三、三一七比例法摆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音箱摆在三分之一长度处(一),二音箱之间的间隔为房间三分之二长度的0.7倍(七)。
音箱最好要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不过没有向内投射亦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效果:此法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例如1:1.25:1.6或1:1.6:2.5)的空间,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
七种最常用音箱摆位方法
买回中意的音箱后,很多朋友会感觉到效果没有在商家试音室里听到的那么好,甚至会觉得换了一套音箱似的。
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观点:音箱与聆听空间是一体的,声音的各种表现都是在音箱与聆听空间二者的互动中产生。
因此无论您的居室空间条件是如何,应该都能够找到一种适合该空间的音箱摆法来取得最好的效果。
下面就是收集整理的一些在典型居室空间中的七中音箱摆法说明,为了让您能更直观地理解,特地配上了相应的图片。
一、轴线内侧法
摆法:首先将音箱摆在房间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长度之间,然後分别将音箱尽量靠侧墙,如果房间太宽的话则不一定要紧靠侧墙。
音箱的向内角度要大于45度以上,聆听位置要在两个音箱的投射角交叉线交点之后约0.5-1公尺之间。
效果:如果你的听因环境复杂,什么吸音不对称、个房三尖八角、房间太细长,而你的音箱的声音高音尖锐、中音瘦、低音又不够的话,以下这个“轴线内侧法”相信会帮到你啦。
二、正三角形法
摆法:第一个条件是音箱要离开后墙(至少要有1公尺以上)与侧墙(至少要有0.5公尺以上)。
第二个条件是将二个音箱与聆听位置画成一个正三角形。
第三个条件是二音箱的向内投射角度也要45度或更多。
第四个条件是这个正三角形可大可小。
房间小、后级功率不大时正方形小些;房间大、后级功率大时正三角形就可扩大些。
正三角形法
效果:这就是俗称的近音场听法。
它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四面墙反射音对音箱直接音的过度干扰,因此而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宽深的音场。
这是能够听到最多、最直接、最清楚细节的摆法。
许多评论员在评音响时喜用此法。
摆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音箱摆在三分之一长度处(一),二音箱之间的间隔为房间三分之二长度的0.7倍(七)。
音箱最好要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不过没有向内投射亦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三一七比例法
效果:此法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例如1:1.25:1.6或1:1.6:2.5)的空间,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
摆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宽度也均分为三等分(三),音箱摆在长度与宽度的第一等分交点上(一)。
音箱可以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甚至不需要向内投射亦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效果:此法亦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的空间。
它与「三一七比例法」的精神是一致的,唯一与「三一七比例法」不同的是二音箱之间的间隔较窄。
此法亦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
摆法:在一个长方形的房间里,一般玩音响的经验,都会以短边为音箱的后墙。
但这个“长后墙摆法”却反其道而行,把长边为音箱后墙。
音箱要离开後墙起码要1米以上,而音箱与侧墙的距离起码要半米以上。
两个音箱之间的距离与聆听者的位置画等成一个正三角形,两个音箱的向内拗投射角度也要起码45度以上。
聆听位置不可贴墙,至少要留一米的距离。
长后墙摆法
效果:如果你觉得你的音响系统中、低频的量感不够,那么你可以试一下现在介绍的这个“音箱长边后墙摆法”。
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摆法对声音有得有失,虽然中、低频的量感增强了,但声音的音场已经深度都会变差了一点,所以要在这之间得到一个平衡的话,就要靠你慢慢运动距离来玩啦。
摆法:这是最古老的摆法。
将音箱贴近后墙摆,不论是距离后墙50公分或30公分、20公分都没关系,自己去调配即可。
通常音箱不需要向内投射角度。
贴墙摆法
效果:高频尖锐、中频、低频薄弱时使用,可以让中频与低频饱满起来,整个高、中、低频可以得到平衡。
不过,它也会让音场的深度变浅,宽度变窄。
但是,若与刺耳难听的声音两相权衡,牺牲音场的表现而求取好听的声音是正确的作法。
摆法:此法只限正方形空间使用。
将正方形空间视为菱形,音箱摆在菱形二边靠墙处。
音箱后面的菱形尖角与聆听位置后面的菱形尖角要做圆弧或圆柱声波扩散处理,二音箱不宜靠侧墙太近。
菱形摆法
效果:此法专治正方形空间低音轰隆驻波太强的问题。
如果正方形空间不想这么摆,那就要塞入很多家具以「平息」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