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2013学年)】2013.12上海市十三校联考物理试题剖析
- 格式:doc
- 大小:450.86 KB
- 文档页数:12
高一物理答题卡 共 2 页,第 1 页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二、多项选择题(各小题4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每小题5分,共4小题,20分。
部分对且无错得3分。
)三、实验题(每空3分,共18分)15、 0.12 ; 0.16 。
16、(1)带有位移传感器的小车A 的质量。
(2)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2中画出小车加速度a 与回形针个数N 的关系图线。
( 略)②a=0.025N ③a=0.025F/G四、计算题(共3小题,32分)17、(9分) 解:(1)220080m/s 32m/s 2.5v v a t --===-,加速度的大小为32m/s 2;(2)0802.5m 100m 22v x v t t =⋅=⋅=⋅=;(3)452.01032N 6.410N F ma ==⨯⨯=⨯。
18、(10分) 解:(1)加速所用时间t ,,其中s m v /24.11= 联立解得:s t 29.1=,(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at v =,解得:2/71.8s m a =19(13分)100 ) 15 . 0 69 . 9 ( 2 0 = - - + + t v t v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场 座位号…………………………………………… 答题不得超过此密封线 ………………………………………………………图2m高一物理答题卡 共 2 页,第 2 页解:解:(1)小物块在木板上滑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μ1mg = ma 1a 1 =μ1g = 4.0 m/s 2小物块在桌面上滑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μ2mg = ma 2a 2 =μ2g = 2.0 m/s 2经过时间t 2,物块与木板分离,物块的位移 211112x a t =此后,物块在桌面上以加速度a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2运动到桌面的右端,速度刚好减小为0,位移22221x a t =由答图3可知 x 1 + x 2 = 2L物块与木板分离时的速度 υ = a 1t 1 υ = a 2t 2解得 t 1=0.29s(2)物块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如答图4所示.木板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μ1mg = Ma 313F mg a M μ-=物块与木板分离时,木板的位移23311x a t =由答图3可知 x 3 – x 1 = 2L解得 F = 20 N答图3答图4f F。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理科综合(上海卷) 物理试题解析 1.下列电磁波中,波长最长的是 (A)无线电波 (B)红外线 (C)紫外线 (D)射线 1.【答案】A 【考点】波 【解析】题中2.核反应方程中的X表示 (A)质子 (B)电子 (C)光子 (D)中子 2.【答案】D 【考点】核反应 【解析】遵循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根据质量数守恒可知3.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D)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3.【答案】B 【考点】散射实验核式结构模型 【解析】通过α散射实验发现绝大多数粒子发生了偏转4.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加时,分子间的 (A)引力增加,斥力减小 (B)引力增加,斥力增加 (C)引力减小,斥力减小 (D)引力减小.斥力增加 4.【答案】C 【考点】 【解析】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5.链式反应中,重核裂变时放出的可以使裂变不断进行下去的粒子是 (A)质子(B)中子(C)粒子(D)粒子 5.【答案】B 【考点】裂变 【解析】。
6.在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中,与光的波动理论不矛盾的是 (A)光电效应是瞬时发生的 (B)所有金属都存在极限颇率 (C)光电流随着入射光增强而变大 (D)入射光频率越大,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 6.【答案】C 【考点】效应光的波粒二象性 【解析】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光电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7.质点做简谐运动,其x-t关系如图。
以x轴正向为速度v的正方向,该质点的v-t关系是 7.【答案】B 【考点】速度时间图象位移时间图象 【解析】 8.在离地高h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A) (B) (C) (D) 8.【答案】A 【考点】上抛自由落体 【解析】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向上抛出的小球落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也是,A项正确。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理科综合(上海卷)物理试题解析1.下列电磁波中,波长最长的是(A)无线电波 (B)红外线(C)紫外线 (D)γ射线1.【答案】A【考点】电磁波谱【解析】题中电磁波按照波长由长到短的顺序,依次是: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γ射线,故选A 。
2.核反应方程X C He Be 1264294+→+中的X 表示(A)质子 (B)电子 (C)光子 (D)中子2.【答案】D【考点】核反应【解析】核反应同时遵循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根据质量数守恒,可知X 的质量数是1,电荷数是0,所以该粒子是中子,D 项正确。
3.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D)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3.【答案】B【考点】α散射实验、核式结构模型【解析】卢瑟福通过α散射实验,发现绝大多数粒子发生了偏转,少数发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反向运动,说明原子几乎全部质量集中在核内;且和α粒子具有斥力,所以正电荷集中在核内;因为只有极少数反向运动,说明原子核很小;并不能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 项正确。
4.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加时,分子间的(A)引力增加,斥力减小(B)引力增加,斥力增加(C)引力减小,斥力减小(D)引力减小.斥力增加4.【答案】C【考点】分子动理论【解析】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随分子间距的增大斥力和引力均变小,只是斥力变化的更快一些,C 项正确。
5.链式反应中,重核裂变时放出的可以使裂变不断进行下去的粒子是(A)质子(B)中子(C)β粒子(D)α粒子5.【答案】B【考点】核反应、裂变【解析】重核的裂变需要中子的轰击,在链式反应中,不断放出高速的中子使裂变可以不断进行下去,B 项正确。
上海十三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数学理试卷一、填空题(本大题满分56分)本大题共有14题,每个空格4分。
1.已知集合{|12}M x x =-<<,21{|1,}2N y y x x M ==-∈,则M N = __________。
2.不等式111x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_。
3.设()f x 的反函数为1()f x -,若函数()f x 的图像过点(1,2),且1(21)1f x -+=,则x =______。
4.若3sin 5θ=-,则行列式cos sin sin cos θθθθ=__________。
5.已知函数()f x 是奇函数,当0x <时,2()cos f x x a x π=+⋅,若(1)2f =,则实数a =_____。
6.若函数()()()f x x a bx a =+-(常数,a b R ∈)是偶函数,且它的值域为[4,)-+∞,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
7.若1444lim()9111n n a a a a a-→∞+++=--- ,则实数a 的值等于________。
8.已知P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1255AP AC AB =+,则APB ∆的面积与PAC ∆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
9.一个等差数列{}n a 中,2nna a 是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则此常数的集合为__________。
10.若函数2()(21)||f x x a x =-+-有四个不同的单调区间,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1.已知正项等比数列{}n a 满足:7652a a a =+,如果存在两项m n a a 、,14a =,则14m n+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12.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为2,公比为2,则112n na a a a a a a a +=⋅⋅⋅ __________。
2013-2014学年上海市十二校联考高三(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2分)下列科学成果中,由牛顿所提出的是()A.欧姆定律B.相对论C.万有引力定律D.光子说2.(2分)以下复合单位中能等效为电流强度的单位“安培”的是()A.牛顿/库仑B.库仑/秒 C.焦耳/米 D.卡尔文/秒3.(2分)下面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石油B.核能C.煤炭D.电能4.(2分)根据电磁波的知识,你认为()A.雷达是用X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B.用红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C.在飞行的飞机上、汽车加油站和医院内,都不宜使用手机D.电磁波不能携带信息5.(2分)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水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B.每一个分子都有势能和动能,每个分子的动能与势能之和就是该分子的内能C.只有热传递才可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也是其内能的一部分6.(2分)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三位天体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通过观测遥远的超新星而发现了宇宙在加速膨胀这一卓越成果.超新星的热核爆炸代表了这颗恒星演化到了哪个阶段?()A.诞生期B.存在期C.死亡期D.任何时期都可能7.(2分)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表明()A.原子还可再分B.原子核还可再分C.原子具有核式结构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8.(2分)如图是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为与A相连的金属球壳B.通过灵敏电流计G的电流方向从b到aC.只有用可见光照射光电管才能产生光电流D.电源左侧为正极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3分)在如图的逻辑电路中,当A端输入电信号“1”、B端输入电信号“1”时,则在C 和D 端输出的电信号分别为()A.1和0 B.0和1 C.1和1 D.0和010.(3分)中国承诺到2020年碳排放量下降40﹣45%.为了实现负责任大国的承诺,我国将新建核电站项目.目前关于核电站获取核能的基本核反应方程可能是()A.→Sr++B.+→+C.+→O+D.→+11.(3分)一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同时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拉力F1、F2的作用,F l、F2随位移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在该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将()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大再变小D.先变小再变大12.(3分)如右图所示,吊床用绳子拴在两根柱子的等高位置上.某人先坐在吊床上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吊床两端系绳中的拉力为F1,吊床对该人的作用力为F2;后躺在吊床上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吊床两端系绳中的拉力为F1′,吊床对该人的作用力为F2′;则()A.F1>F1′,F2=F2′B.F1>F1′,F2>F2′C.F1=F1′,F2=F2′D.F1=F1′,F2>F2′13.(3分)如图所示,U形管两臂竖直固定,右管中一段水银柱A与管底部水银间有一段空气柱B被封于右臂管子的中部,A部分水银在水平管中,设U形管内粗细均匀,两端均开口与大气相通,现再向左管注入少量水银,温度保持不变,等平衡后可知()A.空气柱B的压强增大B.空气柱B的长度不变C.图中h减小D.图中h不变14.(3分)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 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F和轨道对小球的弹力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F不变,N增大B.F不变,N 减小C.F减小,N不变D.F增大,N减小15.(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ε、内电阻为r,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位于中点时,A、B、C三个灯泡均正常发光,且亮度相同,则()A.三个小灯泡中,A灯电阻最大,B灯电阻最小B.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A、B两灯变亮,C灯变暗C.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流过R的电流减小D.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源的输出电流增大16.(3分)一弹簧振子振幅为A,从最大位移处经过时间t0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若振子从平衡位置处经过时的加速度大小和动能分别为a1和E1,而振子位移为时加速度大小和动能分别为a2和E2,则a1、a2和E1、E2的大小关系为()A.a1>a2,E1<E2B.a1>a2,E1>E2C.a1<a2,E1<E2D.a1<a2,E1>E2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7.(4分)从波源质点O起振开始计时,经时间t=0.7s,x轴上距波源14m处的质点开始振动,此时波形如图所示,则()A.此列波的波速为20m/sB.此列波的周期一定是0.4sC.t=0.5s时,x轴上5m处质点位移大于2 cm,且向+y方向振动D.t=0.5s时,x轴上8m处质点位移为零,且向﹣y方向振动18.(4分)做圆周运动的两个物体M和N,它们所受的向心力F与轨道半径R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N为双曲线的一个分支,则由图象可知()A.物体M和N的线速度均保持不变B.在两图线的交点,M和N的动能相同C.在两图线的交点,M和N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D.随着半径增大,M的线速度增大,N的角速度减小19.(4分)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所示,x轴上B、C两点的电场强度在x方向上的分量分别是E Bx、E C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静电场由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产生B.该静电场由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产生C.E Bx的大小大于E Cx的大小D.负电荷沿x轴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20.(4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8V,内电阻r=4Ω,定值电阻R1=6Ω,R为最大阻值是40Ω的滑动变阻器.则()A.电压表的最大读数为6.4 VB.电压表的最大读数为8 VC.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3.84 WD.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6 W四.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21.(4分)在白炽灯照射下,从用手指捏紧的两块玻璃板的表面能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现象;通过两根并在一起的铅笔狭缝去观察发光的白炽灯,也会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现象.五.选做题22、23选做一题22.(3分)地球的半径约为R=6400千米,A、B两颗人造地球卫星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它们离地球表面的高度分别为h A=3600千米,h B=1700千米,那么A、B两颗卫星的运行速率之比V A:V B=,运行周期之比T A:T B=.23.质量为100kg的小船沿东西方向静止在水面上,船两端站有质量分别为40kg和60kg的甲、乙两人,当甲、乙两人同时以3m/s的速率向东、向西跳入水中后,小船的速度大小为m/s,方向向.七.填空题24.(4分)如图所示,AB为匀质杆,其重为G,它与竖直墙面成α角;BC为支撑AB的水平轻杆,A、B、C三处均用铰链连接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则BC杆对B端铰链的作用力大小为,AB杆对A端铰链的作用力与竖直方向夹角α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5.(4分)激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进入某种均匀介质时,传播速度变为真空中的,则激光在此均匀介质中的波长变为在真空中波长的倍;某激光光源的发光功率为P,该激光进入上述介质时由于反射,入射能量减少了10%,该激光在这种介质中形成的光束横截面积为S,若已知单个光子能量为E0,则在垂直于光束传播方向的截面内,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光子个数为.26.(8分)一个质量为m、直径为d、电阻为R的金属圆环,在范围很大的磁场中沿竖直方向下落,磁场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已知磁感应强度竖直方向的分量B y的大小只随高度变化,其随高度y变化关系为B y=B0(1+ky)(此处k为比例常数,且k>0),其中沿圆环轴线的磁场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在下落过程中金属圆环所在的平面始终保持水平,速度越来越大,最终稳定为某一数值,称为收尾速度.俯视观察,圆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逆时针);圆环收尾速度的大小为.五.实验题(4+6+6+8=24分)27.(3分)(单选题)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各种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转化成电学参量的器材.下列器材能作为传感器的有()A.刻度尺B.玻璃棒C.小灯泡D.热敏电阻28.(6分)某学生用注射器和弹簧秤来测大气压强,已知注射器的活塞横截面积为S,实验有以下步骤:A.读出初状态气体的体积V1B.将活塞移到某一适当位置,用橡皮帽将注射器小孔封住C.读出活塞被拉出一定距离后气体的体积V2和弹簧秤拉力FD.用弹簧秤将活塞拉出一定的距离E.水平固定注射器(1)该学生的实验步骤的顺序应该是.(用字母表示)(2)其测得大气压的表达式为p0=.29.(6分)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在研究磁通量变化时感应电流方向实验中的部分操作示意图,图甲所示是电流通过灵敏检流计时指针的偏转情况,图乙是磁铁从线圈中抽出时灵敏检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1)(单选)图甲电路中串联定值电阻R主要是为了A.减小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护电源B.增大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护电源C.减小电路中的电流,保护灵敏检流计D.减小电路中的电流,便于观察灵敏检流计的读数(2)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当磁铁向上抽出时,检流计G中指针是偏(填“左”或“右”);继续操作如图丙所示,判断此时条形磁铁的运动是线圈(填“插入”或“抽出”).30.(6分)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挡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挡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右表所示.若滑块所受摩擦力始终相同.(1)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1、测量值s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s(m)0.5000.6000.7000.8000.9000.950t(ms)292.9371.5452.3552.8673.8776.4s/t(m/s) 1.71 1.62 1.55 1.45 1.34 1.22(3)由所画出的﹣t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m/s2(保留1位小数).(4)若某同学做该实验时误将光电门乙的位置改变多次,光电门甲的位置保持不变,画出﹣t图线后,得出的纵坐标截距的物理含义为.六.计算题(共50分)31.(10分)如图(a)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水平放置,横截面积为S=2×10﹣3m2、质量为m=4kg厚度不计的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部分气体,此时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4cm,在活塞的右侧12cm处有一对与气缸固定连接的卡环,气体的温度为300K,大气压强Pa.现将气缸竖直放置,如图(b)所示,取g=10m/s2.求:(1)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2)加热到675K时封闭气体的压强.32.(12分)如图所示,绝缘的光滑水平桌面高为h=1.25m、长为s=2m,桌面上方有一个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2×10﹣3kg、带电量为q=+5.0×10﹣8C的小物体自桌面的左端A点以初速度v A=6m/s向右滑行,离开桌子边缘B后,落在水平地面上C点.C点与B点的水平距离x=1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1)小物体离开桌子边缘B后经过多长时间落地?(2)匀强电场E多大?(3)为使小物体离开桌面边缘B后水平距离加倍,即x′=2x,某同学认为应使小物体带电量减半,你同意他的想法吗?试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结论.33.(14分)如图(甲)所示,MN、PQ为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平行光滑导轨,导轨间距L 为0.5m,导轨左端连接一个阻值为2Ω的定值电阻R,将一根质量为0.2kg的金属棒cd垂直放置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棒cd的电阻r=2Ω,导轨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2T.若棒以1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对棒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并保持拉力的功率恒为4W,从此时开始计时,经过一定时间t金属棒的速度稳定不变,电阻R中产生的电热为3.2J,图(乙)为安培力与时间的关系图象.试求:(1)金属棒的最大速度;(2)金属棒速度为2m/s时的加速度;(3)此过程对应的时间t;(4)估算0~3s内通过电阻R的电量.34.(14分)如图(a),小球甲固定于水平气垫导轨的左端,质量m=0.4kg的小球乙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甲、乙两球之间因受到相互作用而具有一定的势能,相互作用力沿二者连线且随间距的变化而变化.现已测出势能随位置x的变化规律如图(b)中的实线所示.已知曲线最低点的横坐标x0=20cm,虚线①为势能变化曲线的渐近线,虚线②为经过曲线上某点的切线.(1)将小球乙从x1=8cm处由静止释放,小球乙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多大?(2)假定导轨右侧足够长,将小球乙在导轨上从何处由静止释放,小球乙不可能第二次经过x0=20cm的位置?并写出必要的推断说明;(3)若将导轨右端抬高,使其与水平面的夹角α=30°,如图(c)所示.将球乙从x2=6cm处由静止释放,小球乙运动到何处时速度最大?并求其最大速度;(4)在图(b)上画出第(3)问中小球乙的动能E k与位置x的关系图线2013-2014学年上海市十二校联考高三(下)月考物理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2分)(2014•上海模拟)下列科学成果中,由牛顿所提出的是()A.欧姆定律B.相对论C.万有引力定律D.光子说【分析】解答本题应抓住:牛顿的贡献建立了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力学理论;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解答】解:A、欧姆定律是物理学家欧姆提出的,故A错误.B、爱因斯坦在1905年5月,提出狭义相对论,1916年3月,完成总结性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故B错误.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C正确.D、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光子说是爱因斯坦提出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物理学家的成就,这是常识性问题,识记是最好的学习方法.2.(2分)(2014•上海模拟)以下复合单位中能等效为电流强度的单位“安培”的是()A.牛顿/库仑B.库仑/秒 C.焦耳/米 D.卡尔文/秒【分析】根据电流的定义式I=和电功的公式W=UIt,推导出安培与其他单位的关系.【解答】解:电量的单位是库仑,时间的单位是秒,根据电流的定义式I=,得:1安培=1库仑/秒.电功的单位是焦耳,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由W=UIt得:I=,则知1安培=1焦耳/(伏特•秒).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物理公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数量关系,还反映了单位关系,只有掌握物理公式才能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3.(2分)(2012•上海二模)下面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石油B.核能C.煤炭D.电能【分析】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等等.二次能源是转化过形式的能源.例如:煤如果直接拿来烧,我们就是利用了一次能源.如果先用煤发电,所产生的电能就是二次能源.【解答】解: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二次能源是转化过形式的能源.故石油、核能、煤炭是一次能源,电能是二次能源;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要区分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基础题.4.(2分)(2012•闸北区二模)根据电磁波的知识,你认为()A.雷达是用X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B.用红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C.在飞行的飞机上、汽车加油站和医院内,都不宜使用手机D.电磁波不能携带信息【分析】雷达是用无线电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用紫外线照射,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在飞行的飞机上、汽车加油站和医院内,都不宜使用手机;电磁波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解答】解:A、雷达是用无线电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故A错误.B、运用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可见光,根据这一特点,可以设计防伪措施.故B 错误.C、在飞行的飞机上、汽车加油站和医院内,都不宜使用手机;因为手机的电磁波会干扰其它的电磁波.故C正确.D、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运用,比较基础,关键记住各种电磁波的特性.5.(2分)(2014•海南模拟)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水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B.每一个分子都有势能和动能,每个分子的动能与势能之和就是该分子的内能C.只有热传递才可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也是其内能的一部分【分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物体的内能包括分子势能和分子热运动动能,与温度和体积有关.【解答】解: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故A正确;B、本题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不同,故谈单个分子的内能无意义,内能是对大量分子(物体)而言的,故B错误;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D、物体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的分子势能和分子热运动动能的和,与重力势能和物体动能无关,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内能的概念和布朗运动;要能够从微观角度理解内能和布朗运动的物理意义.6.(2分)(2012•闸北区二模)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三位天体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通过观测遥远的超新星而发现了宇宙在加速膨胀这一卓越成果.超新星的热核爆炸代表了这颗恒星演化到了哪个阶段?()A.诞生期B.存在期C.死亡期D.任何时期都可能【分析】宇宙在加速膨胀,一定有能量在推动宇宙膨胀,宇宙中各星系受非平衡力作用,宇宙中的各星系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星系间的距离不断变化.【解答】解:超新星的热核爆炸代表了这颗恒星演化到了死亡期,即超大质量恒星能以巨热核恒星炸弹的形式变成超新星,超新星爆炸死亡.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平时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并掌握某项技术的主要内容.7.(2分)(2011•卢湾区模拟)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表明()A.原子还可再分B.原子核还可再分C.原子具有核式结构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分析】明确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现象以及结论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比较简单,考查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对于类似基础知识要注意平时加强理解与记忆.8.(2分)(2014•上海模拟)如图是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为与A相连的金属球壳B.通过灵敏电流计G的电流方向从b到aC.只有用可见光照射光电管才能产生光电流D.电源左侧为正极【分析】根据电子运动的方向判断电源的正负极和电流在电流计中的方向,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解答】解:A、电子从K极出来后向A极运动,受到向左的电场力,所以K为光电管的负极,故A错误;B、通过灵敏电流计G的电流方向从a到b,故B错误;C、只要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即可发生光电效应,故C错误;D、逃出的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A,因此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K,则电源左侧为正极,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通过光电管的原理考查了有关光电效应的知识,对于这些基础知识要熟练的理解和应用,并掌握电路图的工作原理.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3分)(2014•虹口区一模)在如图的逻辑电路中,当A端输入电信号“1”、B端输入电信号“1”时,则在C 和D端输出的电信号分别为()A.1和0 B.0和1 C.1和1 D.0和0【分析】该复合门中非门的输出端又为与门的输入端.与门的特点:事件的几个条件都满足,该事件才能发生.非门的特点:输入状态和输出状态相反.【解答】解:B端输入电信号“1”时,则非门的输出端D为“0”,非门的输出端又为与门的输入端,与门的输入端为“1”和“0”,则输出端C为“0”.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与门和非门的特点,与门的特点:事件的几个条件都满足,该事件才能发生.非门的特点:输入状态和输出状态相反.10.(3分)(2012•闵行区二模)中国承诺到2020年碳排放量下降40﹣45%.为了实现负责任大国的承诺,我国将新建核电站项目.目前关于核电站获取核能的基本核反应方程可能是()A.→Sr++B.+→+C.+→O+D.→+【分析】现在的核电站用的是裂变反应,从选项中找出裂变反应即可.【解答】解:现在的核电站用的是裂变反应获取能量,A是裂变反应,A正确;B是聚变反应,C是发现质子的反应,D是α衰变.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重核的裂变,要记住一些特殊的核反应方程,知道属于裂变反应还是聚变反应.11.(3分)(2014春•上海月考)一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同时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拉力F1、F2的作用,F l、F2随位移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在该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将()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大再变小D.先变小再变大【分析】如图,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均随位移均匀变化,F1做正功,F2做负功,根据力的大小,分析物体速度的变化,再判断物体研究动能的变化.【解答】解:由图看出,位移s在0﹣10m:F1做正功,F2做负功,且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F1>F2,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速度相同,物体的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当s=10m时,F1=F2;当s>10m时,F1<F2,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速度相反,物体的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所以物体的动能将先变大至10m时最大,再变小.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合力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分析速度的变化情况,来判断动能的变化情况.12.(3分)(2014春•上海月考)如右图所示,吊床用绳子拴在两根柱子的等高位置上.某人先坐在吊床上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吊床两端系绳中的拉力为F1,吊床对该人的作用力为F2;后躺在吊床上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吊床两端系绳中的拉力为F1′,吊床对该人的作用力为F2′;则()A.F1>F1′,F2=F2′B.F1>F1′,F2>F2′C.F1=F1′,F2=F2′D.F1=F1′,F2>F2′【分析】当人坐在吊床上和躺在吊床上比较,人躺下后,吊床两端绳的拉力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较小,根据共点力平衡判断绳子拉力的变化.吊床对人的作用力等于人的重力.【解答】解:吊床对人的作用力与重力等值反向,所以躺着和坐在时,吊床对该人的作用力不变,F2=F2′.根据共点力平衡有:2Fcosθ=G,θ越小.则绳子的拉力越小;坐在吊床上时,吊床两端绳的拉力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较大,人躺下后,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小,则绳子的拉力较小.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恰当地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基础题目.13.(3分)(2010•奉贤区二模)如图所示,U形管两臂竖直固定,右管中一段水银柱A与管底部水银间有一段空气柱B被封于右臂管子的中部,A部分水银在水平管中,设U形管内粗细均匀,两端均开口与大气相通,现再向左管注入少量水银,温度保持不变,等平衡后可知()A.空气柱B的压强增大B.空气柱B的长度不变C.图中h减小D.图中h不变【分析】使用连通器的原理可以求出B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向左管注入少量水银,左侧的压强就增大,左侧的水银就会向右移动,从而右侧的水银A向上运动,这时右侧水银的高度差h A就会减小.温度保持不变,气体的压强减小.再根据连通器的原理确定h的变化.【解答】解:A:根据连通器的原理P B=P0+ρgh=P0+ρgh A,向左管注入少量水银,左侧的压强就增大,左侧的水银就会向右移动,从而右侧的水银A向上运动,这时右侧水银的高度差h A 就会减小.温度保持不变,气体的压强减小,故A错误;B:温度保持不变,气体的压强减小,根据玻意耳定律,气体的体积就会增大,长度变大.故B错误;C、D:气体的压强减小,左管与B的水银面的高度差h就会减小.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封闭气体的压强,使用连通器的原理即可求出.属于基础题目.14.(3分)(2015•山东模拟)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F和轨道对小球的弹力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上海市十三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考生注意:1、答卷前,务必用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2、第一、第二和第三大题的作答必须用2B 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第四、第五和第六大题的作答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作图可用铅笔)。
3、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的三种射线,按穿透能力由弱到强的排列顺序是( ) (A )γ射线、β射线、α射线 (B )β射线、α射线、γ射线 (C )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D )α射线、γ射线、β射线2.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1m ,重力加速度g =10m/s 2,根据诗中的描述可得水降落到地面时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忽略空气阻力)( )(A )100m/s (B )140m/s (C )200m/s (D )2000m/s 3. 下列核反应方程及其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32He +21H →42He +11H 是原子核的α衰变(B )42He +2713Al →3015P +10n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C )2411Na →2412Mg + 0-1e 是原子核的β衰变(D )235 92U +10n →9236Kr +141 56Ba +310n是重核的裂变反应4.竖直放置的铁丝框中的肥皂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形成( ) (A )黑白相间的水平干涉条纹 (B )黑白相间的竖直干涉条纹 (C )彩色的水平干涉条纹 (D )彩色的竖直干涉条纹5. 一个做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周期为T ,振幅为A ,已知振子从平衡位置第一次运动到x =A 2处所用的最短时间为t 1,从最大的正位移处第一次运动到x =A2处所用的最短时间为t 2,那么t 1与t 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t 1=t 2 (B )t 1<t 2 (C )t 1>t 2 (D )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小滑块静止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 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滑块可能受到三个力作用(B )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C )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 (D )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可能等于mg7. 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MN 、PQ 是两根平行的金属导轨,而ab 、cd 为串接有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流表的两根金属棒。
一、填空题(本大题满分56分)本大题共有14题,考生必须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得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方程211log 1log 2x x ++=的解是 .2.已知函数11()13xf x -=,则1(4)f-= .3.若实数,x y 满足1xy =,则224y x +的最小值为4.设(12i)34i z +=-(i 为虚数单位),则||z = .5.已知,x R ∈的值为6.123101011111111111392733C C C C -+-+--+ 除以5的余数是7.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M 和N 分别是矩形ABCD 和11BB C C 的中心,则过点A 、M 、N 的平面截正方体的截面面积为______8.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12lim(32)nn n nS n S →+∞+=+9.某公司推出了下表所示的QQ 在线等级制度,设等级为n 级需要的天数为(*)n a n N ∈,则等级为50级需要的天数50a =__________10.若关于x 的方程sin 2cos 2x x k +=在区间0,2π⎡⎤⎢⎥⎣⎦上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则k 的取值范围 为【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原方程可变形为sin(2)4x π+=[0,]2x π∈,∴52444x πππ≤+≤,易知函数()sin(2)4f x x π=+在[0,]8π上单调递增,在[,]82ππ上单调递减,∴方程sin(2)4x π+=(0)()8f f π≤<,即1k ≤<.考点:方程解的个数问题,与函数的单调性或函数图象的交点.11.已知直线:l ρ=交极轴于A 点,过极点O 作l 的垂线,垂足为C ,现将线段CA 绕极点O 旋转2π,则在旋转过程中线段CA 所扫过的面积为________12.给定平面上四点,,,O A B C 满足4,3,2,3OA OB OC OB OC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13.对于非空实数集A ,定义{},A z x A z x *=∈≥对任意.设非空实数集(],1C D ⊂⊆-∞≠.现给出以下命题:(1)对于任意给定符合题设条件的集合,,C D 必有;D C **⊆ (2)对于任意给定符合题设条件的集合,,C D 必有C D *≠∅ ; (3)对于任意给定符合题设条件的集合,,C D 必有C D *=∅ ;(4)对于任意给定符合题设条件的集合,,C D 必存在常数a ,使得对任意的b C *∈,恒有a b D *+∈.以上命题正确的是 【答案】(1)(4) 【解析】试题分析:(1)对任意*d D ∈,根据题意,对任意x D ∈,有d x ≥,因为C D ⊆,所以对任意的c C ∈,一定有d c ≥,所以*d C ∈,即**D C ⊆,(1)正确;(2)如(,0)C D =-∞=,则*[0,)C =+∞,但*C D =∅ ,(2)错误;(3)如如(,0]C D =-∞=,则*[0,)D =+∞,但*{0}C D = ,( 3)错误;(4)首先对任意集合,A 由定义知*A 一定有最小值,又由(1)**D C ⊆,设*,*C D 的最小值分别为,c d ,即*[,)C c =+∞,*[,)D d =+∞,只要取a d c >-,则对任意的*b C ∈,()a b d c b d b c d +>-+=+-≥,即*a b D +∈,(4)正确,故(1)(4)正确. 考点:新定义概念,集合的性质.14.已知当12x <时,有21124(2)12n x x x x=-+-+-++ ,根据以上信息,若对任意12x <,都有20123,(1)(12)n n x a a x a x a x x x =+++++-+ 则10a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集合{}20,()()01x A xB x x a x b x ⎧-⎫=<=--<⎨⎬+⎩⎭,若“2a =-”是“A B ≠∅I ”的充分条件,则b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 (B )1b >- (C )1b ≥- (D )12b -<<16.函数1211111(),(),,(),,()()n n f x f x f x x x f x x f x +===++ 则函数2014()f x 是( ) (A )奇函数但不是偶函数 (B )偶函数但不是奇函数 (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 )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17.若,,22ππαβ⎡⎤∈-⎢⎥⎣⎦,且sin sin 0ααββ->.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αβ> (B )0αβ+> (C )αβ< (D )22αβ>18.设B 、C 是定点,且均不在平面α上,动点A 在平面α上,且1sin 2ABC ∠=,则点A 的轨迹为( )(A )圆或椭圆 (B )抛物线或双曲线 (C )椭圆或双曲线 (D )以上均有可能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本题满分12分)如图,设S ABCD -是一个高为3的四棱锥,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顶点S 在底面上的射影是正方形ABCD 的中心.K 是棱SC 的中点.试求直线AK 与平面SBC 所成角的大小.因为112232,32S ABC A SCB V V --=⨯⨯⨯⨯== (8分)所以6SBCh S ∆==, (10分)因此sin h AK θ==(11分)则θ= (12分)20.(本题满分14分,第一小题满分5分,第二小题满分9分)对于函数()f x ,若在定义域存在实数x ,满足()()f x f x -=-,则称()f x 为“局部奇函数”.(1)已知二次函数2()24(,)f x ax bx a a b R =+-∈,试判断()f x 是否为“局部奇函数”?并说明理由;(2)设()2xf x m =+是定义在[]1,1-上的“局部奇函数”,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答案】(1)是“局部奇函数”;(2)5[,1]4--.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实质就是解方程()()0f x f x +-=,如果这个方程有实数解,就说明()f x 是“局部奇函数”,如果这个方程无实数解,就说明()f x 不是“局部奇函数”,易知2()()2(4)0f x f x a x +-=-=有则12.m t t-=+因为1()g t t t =+在()0,1上递减,在()1,+∞上递增,5()2,2g t ⎡⎤∴∈⎢⎥⎣⎦(11分)522,2m ⎡⎤∴-∈⎢⎥⎣⎦(12分)即5,14m ⎡⎤∈--⎢⎥⎣⎦(14分) 考点:新定义概念,方程有解求参数取值范围问题.21.(本题满分14分,第一小题满分4分,第二小题满分10分)某超市在节日期间进行有奖促销,凡在该超市购物满400元的顾客,将获得一次摸奖机会,规则如下:奖盒中放有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1个红球,1个黄球,1个白球和1个黑球.顾客不放回的每次摸出1个球,若摸到黑球则停止摸奖,否则就继续摸球.规定摸到红球奖励20元,摸到白球或黄球奖励10元,摸到黑球不奖励. (1)求1名顾客摸球2次停止摸奖的概率;(2)记X 为1名顾客摸奖获得的奖金数额,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和数学期望. 【答案】(1)14; (2)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20EX =.故1名顾客摸球2次停止摸奖的概率14. (2)随机变量X 的所有取值为0,10,20,30,40.1(0)4P X ==,12241(10)6P P X P ===,22324411(20)6P P X P P ==+=1222341(30)6C P P X P ===,33441(40)4P P X P === (9分) 所以,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12分)111110102030402046664EX =⨯+⨯+⨯+⨯+⨯=. (14分)考点:(1)古典概型;(2)随机变量分布列与数学期望.22.(本题满分16分,第一小题满分4分,第二小题满分5分,第三小题满分7分)已知抛物线24y x =.(1) 若圆心在抛物线24y x =上的动圆,大小随位置而变化,但总是与直线10x +=相切,求所有的圆都经过的定点坐标;(2) 抛物线24y x =的焦点为F ,若过F 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M N 两点,若4FM FN =-,求直线MN 的斜率;(3)若过x 正半轴上(,0)Q t 点的直线与该抛物线交于,M N 两点,P 为抛物线上异于,M N 的任意一点,记,,PM QP PN 连线的斜率为,,,PM QP PN k k k 试求满足,,PM QP PN k k k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与x 轴垂直.试题解析:(1) 由定义可得定点(1,0); (4分)(2)设1122(,),(,)M x y N x y ,由4FM FN =-,得124y y =- (5分)由方程组2(1)4y k x y x=-⎧⎨=⎩,得2440ky y k --=23.(本题满分18分,第一小题满分4分,第二小题满分7分,第三小题满分7分)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且1,a d N *∈.若设1M 是从1a 开始的前1t 项数列的和,即1*1111(1,)t M a a t t N =++≤∈ ,112*2122(1)t t t M a a a t N ++=+++<∈ ,如此下去,其中数列{}i M 是从第101(0)i t t -+=开始到第(1i i t t ≤)项为止的数列的和,即1*1(1,)i i i t t i i M a a t t N -+=++≤∈ .(1)若数列*(113,)n a n n n N =≤≤∈,试找出一组满足条件的123,,M M M ,使得:2213M M M =;(2) 试证明对于数列()n a n n N *=∈,一定可通过适当的划分,使所得的数列{}n M 中的各数都为平方数;(3)若等差数列{}n a 中11,2a d ==.试探索该数列中是否存在无穷整数数列{}*123,(1),n n t t t t t n N ≤<<<<∈ ,使得{}n M 为等比数列,如存在,就求出数列{}n M ;如不存在,则说明理由.【答案】(1)1231,9,81M M M ===;(2)证明见解析;(3)不存在,证明见解析.地:1311332n n n t --=+++= ,11312n n t ++-= (6分) 所以3131()(1)312212322n n n n t S --+-=++++= , (8分) 11113131()(1)312212322n n n n t S ++++--+-=++++= (9分) 则1112131313131()(1)()(1)2222322n n n n n n n n t t M S S ++++----++=-=-=.由此得证. (11分) (3)不存在.令21(1)2n n n t n n t t S t a d t -=+=,则221n n n M t t -=-假设存在符合题意的等比数列, 则{}n M 的公比必为大于1的整数,(22(1)21n n n n n M t t t M ≥--=-∴→+∞ ,因此1)q >,即1*1n n M M q N -=∈ 此时,注意到,2222332111(1)(1)t M M M M q q t q q =++=++=++ (14分)要使22231(1)t t q q =++成立,则21q q ++必为完全平方数, (16分)但2221(1)q q q q <++<+,矛盾.因此不存在符合题意的等差数列{}n M . (18分)考点:(1)构造法解题;(2)存在性命题;(2)数列的综合性问题.。
2013年上海市高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物理试卷本试卷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六大题,第一、第二大题为单项选择题目,第三大题为多项选择题目,第四大题为填空题目,第五大题为实验题,第六大题为计算题。
一.单项选择题目(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电磁波与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都是横波(B)都能传输能量(C)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都具有恒定的波速2.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这时()(A)锌板带负电(B)有正离子从锌板逸出(C)有电子从锌板逸出(D)锌板会吸附空气中的正离子3.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A)传播速度不同(B)强度不同(C)振动方向不同(D)频率不同4.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可能不同的物理量是()(A)位移(B)速度(C)加速度(D)回复力5.液体与固体具有的相同特点是()(A)都具有确定的形状(B)体积都不易被压缩(C)物质分子的位置都确定(D)物质分子都在固定位置附近振动6.秋千的吊绳有些磨损。在摆动过程中,吊绳最容易断裂的时候是秋千()(A)在下摆过程中(B)在上摆过程中(C)摆到最高点时(D)摆到最低点时7.在一个23892U原子核衰变为一个20682Pb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β衰变的次数为()(A)6次(B)10次(C)22次(D)32次8.如图,质量m A>m 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二.单项选择题目(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9.小行星绕恒星运动,恒星均匀地向四周辐射能量,质量缓慢减小,可认为小行星在绕恒星运动一周的过程中近似做圆周运动。则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小行星运动的()(A)半径变大(B)速率变大(C)角速度变大(D)加速度变大10.两异种点电荷电场中的部分等势面如图所示,已知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若位于a、b处点电荷的电荷量大小分别为q a和q b,则()(A)a处为正电荷,qa<qb(B)a处为正电荷,qa>qb(C)a处为负电荷,qa<qb(D)a处为负电荷,qa>qb11.如图,通电导线MN与单匝矩形线圈abcd共面,位置靠近ab且相互绝缘。当MN中电流突然减小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A)向左(B)向右(C)垂直纸面向外(D)垂直纸面向里12.在车门报警电路中,两个按钮开关分别装在汽车的两扇门上,只要有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报警灯就发光。能实现此功能的电路是()13.如图,足够长的直线ab 靠近通电螺线管,与螺线管平行。用磁传感器测量ab 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B ,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大致图像是()14.一列横波沿水平绳传播,绳的一端在t =0时开始做周期为T 的简谐运动,经过时间t(34T <t <T ),绳上某点位于平衡位置上方的最大位移处。则在2t 时,该点位于平衡位置的()(A)上方,且向上运动(B)上方,且向下运动(C)下方,且向上运动(D)下方,且向下运动15.已知湖水深度为20m,湖底水温为4℃,水面温度为17℃,大气压强为1.0×105Pa 。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来的(取g =10m/s 2,ρ=1.0×103kg/m 3)()(A)12.8倍(B)8.5倍(C)3.1倍(D)2.1倍16.汽车以恒定功率沿公路做直线运动,途中通过一块沙地。汽车在公路及沙地上所受阻力均为恒力,且在沙地上受到的阻力大于在公路上受到的阻力。汽车在驶入沙地前己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驶入沙地到驶出沙地后的一段时间内,位移s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可能是()三.多项选择题目(共16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二个或三个正确选项。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7.某半导体激光器发射波长为1.5×10-6m,功率为5.0×10-3W 的连续激光。已知可见光波长的数量级为10-7m,普朗克常量h =6.63×10-34J·s,该激光器发出的()(A)是紫外线(B)是红外线(C)光子能量约为1.3×10-18J (D)光子数约为每秒3.8×1016个18.两个共点力F l 、F 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 ,则()(A)F 1、F 2同时增大一倍,F 也增大一倍(B)F 1、F 2同时增加10N,F 也增加10N (C)F 1增加10N,F 2减少10N,F 一定不变(D)若F 1、F 2中的一个增大,F 不一定增大19.如图,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到达山坡底端正上方时释放一颗炸弹,并垂直击中山坡上的目标A 。已知A 点高度为h ,山坡倾角为θ,由此可算出()(A)轰炸机的飞行高度(B)轰炸机的飞行速度(C)炸弹的飞行时间(D)炸弹投出时的动能20.右图为在平静海面上,两艘拖船A 、B 拖着驳船C 运动的示意图。A 、B 的速度分别沿着缆绳CA 、CB 方向,A 、B 、C 不在一条直线上。由于缆绳不可伸长,因此C 的速度在CA 、CB 方向的投影分别与A 、B 的速度相等,由此可知C 的()(A)速度大小可以介于A、B的速度大小之间(B)速度大小一定不小于A、B的速度大小(C)速度方向可能在CA和CB的夹角范围外(D)速度方向一定在CA和CB的夹角范围内四.填空题目(共20分,每小题4分。)本大题中第22题为分叉题,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类题计分。21.放射性元素21084Po衰变为20682Pb,此衰变过程的核反应方程是____;用此衰变过程中发出的射线轰击199F,可得到质量数为22的氖(Ne)元素和另一种粒子,此核反应过程的方程是____。22A、22B选做一题22A.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物块后,以水平速度2v0/3射出。则物块的速度为____,此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____。22B.若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周期之比为T1∶T2=2∶1,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a1∶a2=____。23.如图,在半径为2.5m的光滑圆环上切下一小段圆弧,放置于竖直平面内,两端点距最低点高度差H为1cm。将小环置于圆弧端点并从静止释放,小环运动到最低点所需的最短时间为____s,在最低点处的加速度为____m/s2。(取g=10m/s2)24.如图,电路中三个电阻R l、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R、2R和4R。当电键S1断开、S2闭合时,电源输出功率为P0;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源输出功率也为P0。则电源电动势为____;当S1、S2都断开时,电源的总功率为____。25.如图,倾角为37°,质量不计的支架ABCD的D端有一大小与质量均可忽略的光滑定滑轮,A点处有一固定转轴,CA⊥AB,DC=CA=0.3m。质量m=lkg的物体置于支架的B端,并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绳另一端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物体在拉力作用下沿BD做匀速直线运动,己知物体与BD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为保证支架不绕A点转动,物体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____m。若增大F后,支架仍不绕A点转动,物体能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____s(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取sin37°=0.6,cos37°=0.8)五.实验题(共24分)26.(3分)演示地磁场存在的实验装置(由环形线圈,微电流传感器,DIS等组成)如图所示。首先将线圈竖直放置,以竖直方向为轴转动,屏幕上的电流指针____(填:“有”或“无”)偏转;然后仍将线圈竖直放置,使其平面与东西向平行,并从东向西移动,电流指针____(填:“有”或“无”)偏转;最后将线圈水平放置,使其从东向西移动,电流指针____(填:“有”或“无”)偏转。27.(6分)为确定某电子元件的电气特性,做如下测量。(1)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0”倍率的电阻档测量,发现多用表指针偏转过大,因此需选择____倍率的电阻档(填:“×10”或“×1k”),并____再进行测量,多用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结果为____Ω。(2)将待测元件(额定电压9V)、蓄电池、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多用表、电键及若干导线连接成电路如图(b)所示。添加连线,使电路能测量该元件完整的伏安特性。本实验中使用多用表测电压,多用表的选择开关应调到____档(填:“直流电压10V”或“直流电压50V”)。28.(8分)如图,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光电门传感器和碰撞传感器可测得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和飞行时间,底板上的标尺可以测得水平位移。保持水平槽口距底板高度h=0.420m不变。改变小球在斜槽导轨上下滑的起始位置,测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飞行时间t和水平位移d,记录在表中。(1)由表中数据可知,在h一定时,小球水平位移d与其初速度v0成____关系,与____无关。v0(m/s)0.741 1.034 1.318 1.584 t(ms)292.7293.0292.8292.9 d(cm)21.730.338.646.4(2)一位同学计算出小球飞行时间的理论值220.420=289.8ms10htg理发现理论值与测量值之差约为3ms。经检查,实验及测量无误,其原因是____。(3)另一位同学分析并纠正了上述偏差后,另做了这个实验,竞发现测量值t′依然大于自己得到的理论值t理,但二者之差在3-7ms之间,且初速度越大差值越小。对实验装置的安装进行检查,确认斜槽槽口与底座均水平,则导致偏差的原因是____。29.(7分)利用如图装置可测量大气压强和容器的容积。步骤如下:①将倒U形玻璃管A的一端通过橡胶软管与直玻璃管B连接,并注入适量的水,另一端插入橡皮塞,然后塞住烧瓶口,并在A上标注此时水面的位置K;再将一活塞置于10ml位置的针筒插入烧瓶,使活塞缓慢推移至0刻度位置;上下移动B,保持A中的水面位于K处,测得此时水面的高度差为17.1cm。②拔出橡皮塞,将针筒活塞置于0ml位置,使烧瓶与大气相通后再次塞住瓶口;然后将活塞抽拔至10ml位置,上下移动B,使A中的水面仍位于K,测得此时玻璃管中水面的高度差为16.8cm。(玻璃管A内气体体积忽略不计,ρ=1.0×103kg/m3,取g=10m/s2)(1)若用V0表示烧瓶容积,p0表示大气压强,△V示针筒内气体的体积,△p1、△p2表示上述步骤①、②中烧瓶内外气体压强差大小,则步骤①、②中,气体满足的方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实验数据得烧瓶容积V0=_____ml,大气压强p0=____Pa。(3)(单选题)倒U形玻璃管A内气体的存在(A)仅对容积的测量结果有影响(B)仅对压强的测量结果有影响(C)对二者的测量结果均有影响(D)对二者的测量结果均无影响六.计算题(共50分)30.(10分)如图,柱形容器内用不漏气的轻质绝热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容器外包裹保温材料。开始时活塞至容器底部的高度为H1,容器内气体温度与外界温度相等。在活塞上逐步加上多个砝码后,活塞下降到距容器底部H2处,气体温度升高了△T;然后取走容器外的保温材料,活塞位置继续下降,最后静止于距容器底部H3处:已知大气压强为p0。求:气体最后的压强与温度。31.(12分)如图,质量为M、长为L、高为h的矩形滑块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上表面光滑,其右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外力击打滑块左端,使其在极短时间内获得向右的速度v0,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落地。求小球落地时距滑块左端的水平距离。32.(12分)半径为R,均匀带正电荷的球体在空间产生球对称的电场;场强大小沿半径分布如图所示,图中E0已知,E-r曲线下O-R部分的面积等于R-2R部分的面积。(1)写出E-r曲线下面积的单位;(2)己知带电球在r≥R处的场强E=kQ/r2,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该均匀带电球所带的电荷量Q为多大?(3)求球心与球表面间的电势差△U;(4)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负电荷在球面处需具有多大的速度可以刚好运动到2R处?33.(16分)如图,两根相距l=0.4m、电阻不计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一端与阻值R=0.15Ω的电阻相连。导轨x>0一侧存在沿x方向均匀增大的稳恒磁场,其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变化率k=0.5T/m,x=0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0.5T。一根质量m=0.1kg、电阻r=0.05Ω的金属棒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棒在外力作用下从x=0处以初速度v0=2m/s沿导轨向右运动,运动过程中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不变。求:(1)回路中的电流;(2)金属棒在x=2m处的速度;(3)金属棒从x=0运动到x=2m过程中安培力做功的大小;(4)金属棒从x=0运动到x=2m过程中外力的平均功率。2013年上海市高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物理试卷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目(共16分,每小题2分。
2014年高三调研考物理试卷2014.12(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说明: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清楚的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应将答案全部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以下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不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A)力的单位:N (B)质量的单位:kg(C)长度的单位:m (D)时间的单位:s2.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量耗散过程中能量仍守恒(B)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减小(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D)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大,周围液体分子撞击的机会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3•图中O点为单摆的固定悬点,现将摆球(可视为质点)拉至A点,此时细线处于张紧状态,释放摆球,摆球将在竖直平面内的A、C之间来回摆动,B点为运动中的最低位置,则在摆动过程中()(A )摆球在A点和C点处,速度为零,合力也为零(B)摆球在A点和C点处,速度为零,回复力也为零(C)摆球在B点处,速度最大,回复力也最大(D)摆球在B点处,速度最大,细线拉力也最大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元电荷就是带电量为1C的点电荷(B)与某点电荷距离相同的两处的电场强度一定相同(C)电场是客观存在的,并由法拉第首先提出用电场线去描绘(D)小汽车上有一根露在外面的小天线主要是为了防止静电产生的危害5.如图,质量m A> m B的两个物体沿竖直墙面向上匀速运动。
现撤掉物体B 的受力示意图是() A、B叠放在一起,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F,则物体A、B在沿粗糙墙面运动过程中,CA)C B A6.—质点沿x 轴做直线运 动,其v-t 图像如图所示。
质点在 t = 0时位于x = 4m 处,开始沿x 轴正向运动。
当t = 8s 时,质点在 x 轴上的位置为()(A) x = 3m (B ) x = 7m (C ) x = 8 m(D ) x = 13m7•—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状态变化,变化顺序由 C T a , ab 线段延长线过坐标原点,be 线段与t 轴垂直,ac 线段与V 轴垂直。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四、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本大题中第22题为分叉题,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
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类题计分。
21 2 ; 2×105。
22A 1:4 ; 3:1 。
22B ; 1:3 。
23 ;向左。
24 ; mg 。
25 0.4 ; 0.25 。
五、实验题(共24分)26.(1)(AD)-------------------------------------------------------------------------4分(2)(B)-------------------------------------------------2分27.(1)查明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和电流方向间的关系。
-----------2分(2)( D )------------------------------------------------2分(3)( AB )------------------------------------------------4分28.(1) 4hH ----------------------------------------2分(2)①小球与轨道间有摩擦---------------------------1分②小球发生转动---------------------------1分29.(1) 2 、 1 -------------------------2分(2)( B )----------------------------------------------2分(3)( A )----------------------------------------------2分30.解:(1) ---------------------------------------------------2分------------------------2分橡皮刚被推动时受到的静摩擦力即为最大静摩擦力,-------------3分 (2)对活塞,-----------3分 (3)如图所示 --------------------------------------2分31.解:(1)--------------------------------------------2分(2) 导体棒返回进入磁场时处于平衡状态--------------------------------------------2分(3)设上滑离开磁场时的速度为v 1,上滑的最大距离为s 。
2013年上海十三校高三调研考(物理)试卷2013、12考生注意: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g 取10m/s 2。
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第I 卷(共56分)一.单项选择题.(16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并通过“理想实验”证实了这一说法。
(B )牛顿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 )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了“布朗运动”。
(D )库仑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2.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方法,下列概念的建立不属于用到“建立模型”方法的是( ) (A )单摆 (B )弹簧振子 (C )自由落体运动 (D )合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低物体内能小(B )自然界中自发进行地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物理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C )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D )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大,周围液体分子撞击的机会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4.甲、乙两小车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0-t 1时间内甲比乙加速度大 (B )t 1时刻乙车加速度改变方向 (C )t 2时刻两车一定相遇(D )t 1时刻两车可能相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简谐运动的物体,在返回平衡位置过程中,变大的物理量是( )(A )动能 (B )回复力 (C )位移 (D )机械能6.关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状态变化时,其状态量P 、V 、T 的变化情况不可能的是( ) (A )P 、V 、T 都减小 (B )V 减小,P 和T 增大 (C )P 和V 增大,T 减小 (D )P 增大,V 和T 减小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2m 的物体A 、B 由轻质弹簧相连后放置在匀速上升的电梯内,当电梯钢索断裂的瞬间,物体B 的受力个数( )(A )2个 (B )3个 (C )4个 (D )1个 8.在一根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的U 形细玻璃管内注入水银并充满左端,两端水银面的高度差为15厘米,如图所示.若用拇指将开口端堵住,并将U 形管的开口向下.松开拇指后,管内两侧水银面的位置应是图中的( )二.单项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AB 为一条直线,则气体从状态A 到状态B 的过程中( )(A )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保持不变(B )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到初始状态 (C )整个过程中气体对外不做功 (D )气体的密度在不断增大10.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O 为两电荷连线的中点,a 、b 两点所在直线过O 点,且a 与b 关于O 对称.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a 、b 两点场强相同 (B)a 、b 两点电势相同 (C )将一负电荷由a 点移到O 点,电势能减小 (D )将一正电荷由a 点移到b 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11.如图所示,两梯形木块A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之间的接触面倾斜。
A 的左侧靠在光滑的竖直墙面上,关于两木块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作用 (B )木块A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 )木块A 一定受四个力作用(D )木块B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右12.某物体在地面上时受到的重力大小为G 0,将它放到卫星中,在卫星以大小为a = g2 的加速度随火箭向上做匀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当支持该物体的支持物对其弹力大小为N 时,卫星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为( )(A )g 2 (B )0 (C )N G 0 g (D )(N G 0-12)g13.如图所示,一轻杆两端分别固定着质量为m A 和m B的两个小球A 和B (可视为质点).将其放在一个直角形光滑槽中,已知轻杆与槽右壁成α角,槽右壁与水平地面成θ角时,(A )两球刚好能平衡,且α≠θ,则A 、B 两小球质量之比( )(A )sinα·sinθcosα·cosθ (B )sinα·cosθcosα·sinθ(C )cosα·sinθsinα·cosθ (D )cosα·cosθsinα·sinθ14.图甲所示有向线段表示电场中的一根电场线,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向右运动,经过A 点时速度为v 0,一段时间后到达与A 相距为d 的B 点,速度减为0,粒子运动的v-t 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点电势一定高于B 点电势,可以求出AB 电势差 (B )A 点电势一定高于B 点电势,可以求出A 点电势(C )电荷在A 点的受到的电场力一定等于在B 点的受到的电场力 (D )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B 点的电势能,可以求出A 到B 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1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弧型轨道O 为圆心,且AB 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圆弧的最低点为D 。
若在A 点以初速度v 沿AB 方向平抛一小球a ,同时在圆弧底部C 处释放小球b (CD 之间的弧长远小于圆弧半径),则小球b 第一次向A 运动过程中( )(A )两个小球在D 相遇 (B )两个小球不可能相遇(C )若适当调整一小球a 的平抛初速度,两个小球可能在D 的右侧圆弧上相遇 (D )若适当调整一小球a 的平抛初速度,两个小球可能在D 的左侧圆弧上相遇1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滑块B 以初速度v 0沿斜面体表面向下运动,此时斜面体A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斜面体A 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滑块B 下滑的过程中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B )斜面体的斜面一定是粗糙的(C )滑块B 下滑的过程中对其施加沿斜面向下的恒力F ,A 所受地面摩擦力仍然不变 (D )滑块B 下滑的过程中对其施加沿斜面向下的恒力F ,则A 所受地面摩擦力的一定变大三.多项选择题.(16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二个或三个正确选项,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7.某特殊装置形成的静电场,其电势沿x 方向的分布如图所示,则( )(A )在0-x 1之间一定不存在电场 (B )在0-x 1之间可能存在匀强电场 (C )在x 1-x 2之间一定不存在匀强电场12φ0乙(D )在x 1-x 2之间可能存在匀强电场18.如图所示,滑竿NO 和OM 底端对接且θ>α.小环自N 点由静止自由滑下再滑上OM ,已知小环在滑竿NO 下滑的距离小于在滑竿OM 上滑的距离。
忽略小环经过O 点时的机械能损失,轨道各处的摩擦系数相同,若用F 、f 、v 和E 分别表示小环所受的合力、摩擦力、速度和机械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随环运动路程的变化关系。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环自N 点到右侧最高点运动过程的是( ) 19.如图,在xOy 平面内有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M 、N 为传播方向上的两点,在t =0时M 点位于平衡位置,且速度方向向上,N 点位于平衡位置上方的最大位移处。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N 两点间距离为(k+14 )λ(B )MN 两点间距离为(k+34)λ(C )t=(k+18)T ,质点M 和N 位移相同(D )t=(k+38)T ,质点M 和N 振动方向相同20.汽车以恒定功率做公路上运动,从斜坡上匀速向下行驶进入水平路面,最后在水平路面匀速运动,假设斜面和水平地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在这段时间内,速率v 和加速度a 的变化关系可能是( ) 第II 卷(共94分)四.填空题.(20分,每小题4分)(C )(B )(A )(D )θαNM(A )21.质量为m 的物体(可看成质点)以某一速度冲上倾角为30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为g 43,此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增加了______________,机械能损失了_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上粗下细的密闭细管,水银柱将气体分隔成A 、B 两部分,初始温度相同.使A 、B 升高相同温度达到稳定后,体积变化量为△V A ___________△V B ,压强变化量为△p A _________△p B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3.如图所示有一个均匀带正电荷的绝缘半圆环,同时y 轴负方向距离O 点R 处还有一个电量为Q 的正点电荷,此时在圆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0,电势为φ;现在将环自对称轴剖开,然后将右半部叠放与左半部圆环上,此时圆心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______,电势__________φ(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4.如图所示的传动机构中,截面为三角形的楔块A 底角为θ半径为r ,与楔块A 间无滑动,当楔块A 以速度v A 速度为______________,滑块C 向上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
25.吊桥AB 长L ,重G 1,重心在中心。
A 端由铰链支于地面,B 端由绳拉住,绳绕过小滑轮C 挂重物,重量G 2已知。
重力作用线沿铅垂线AC ,AC=AB 。
当吊桥与铅垂线的夹角θ=_____________吊桥能平衡,此时铰链A 对吊桥的作用力F A =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共24分,每小题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括号内。
)26.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境温度仍为30O C ,温度计上30O C 的刻度应该如何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
31.(12分)物体A 放在光滑倾角37O 的斜面上,与半径为r 的圆柱体B 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接,半径为R 的圆柱体C 穿过细绳后搁在B 上,三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A =2kg ,m B =m C =1kg 。
现让它们由静止开始运动,B 下降h 1=0.5m 后,C 被内有圆孔(半径为R′)的支架D 挡住(r <R ′<R ),而B 穿过圆孔继续下降,(滑轮的摩擦、细线和C 之间的摩擦以及空气阻力均不计,且斜面足够长。
g 取10m/s 2。
) 试求:(1)圆柱体BC 到达支架D 时的速度 (2)物体A 在斜面上上滑的最大高度?B132.(14分)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内存在着2n 个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电场区,水平向右的电场和竖直向上的电场相互间隔,每一电场区域场强的大小均为E ,且 E = mgq ,电场宽度均为d ,水平面粗糙摩擦系数为μ,一个质量为m ,带正电的、电荷量为q 的物体(看作质点),从第一个向右的电场区域的边缘由静止进入电场,则物体从开始运动到离开第2n 个电场区域的过程中,求:(1)电场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2)物体在第2n 个电场(竖直向上的)区域中所经历的时间? (3)物体在所有水平向右的电场区域中所经历的总时间?33.(14分)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为30o ,水平面粗糙摩擦系数为μ,现将A 、B 两物体(可视为质点)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物体初始位置距斜面底端O 的距离为L A =L ,L B =4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