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爆裂性骨折95例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眼眶爆裂性骨折95例临床分析作者:董金兰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08期作者单位:262200诸城中医医院诸城中医医院眼科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承担当地市区治安伤害患者的诊治工作。
两年间共收治眼部拳脚钝力伤患者2021例,其中有95例确认为眼眶爆裂性骨折,现将95例眼眶爆裂性骨折进行总结性的回顾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21例眼部拳脚钝力伤患者,其中有95例确认为眼眶爆裂性骨折,占全部该类眼部钝力伤患者总数的47%,其中男83例,女12例,男女比约7∶1,左眼33例,右眼62例,左右眼之比例为1∶187。
年龄15~51岁,平均34岁,均于伤后2 h至5 d来本院门诊。
12眼部损伤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见表1。
本组伤者初诊时,大部分伤到眼(占7057%),并且眼睑重度肿胀,开睑困难,无法检查眼球位置,但均无明显的眼球突出或内陷。
从表1可以看出,2021例中,眼球运动障碍者30例,100%发生爆裂性骨折;双眼复视52例中有39例(占75%),眼球运动痛120例中68例(占5666%)发生了爆裂性骨折。
此外,95例爆裂性骨折伤者眼全部出现眼睑肿胀、瘀血及眶缘部压痛。
13致伤原因及骨折部位从表2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患者为拳击伤,共1428例,占全部钝力伤总数的7065%,发生眼眶爆裂性骨折者59例,占拳击伤患者总数413%(59/1428例)。
而脚踢伤者眶壁骨折发生率为3846%(5/13),可见脚踢伤者伤害较重,还有5例是拳脚相加受伤者,伤害更重,为眶内、下壁同时发生骨折。
14眼眶CT检查结果在鉴定过程中对眼部钝力伤中的大部分伤者做了眼眶CT检查,结果如表3。
有1420例行眼眶CT水平扫描,其中76例(占535%)确认为眶壁骨折;尚有27例因合并有眶壁骨折,又做了眼眶CT的冠状位扫描,有19例(7037%),确诊为骨折,其中2例为眶内壁骨折,12例为眶下壁骨折,5例为眶内壁、眶下壁骨折并存。
眼眶骨折95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总结眼眶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对95例眼眶骨折的致病原因、就诊时间、治疗方法、骨折类型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对于72例未经手术治疗的患者牵拉眼外肌,眼球功能训练、抗生素与激素等药物治疗。
保守治疗后68例症状消失,4例为眼眶下壁陈旧性骨折,受伤时间较长,患者无眼球内陷,但伴有轻微水平复视,患者放弃治疗。
对23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7例复视时间平均在2个月内消失,其中5例复视存在但较术前症状明显减轻,分析可能与伤后就诊时间较长,不规律治疗有关,1例放弃治疗。
结论:眼眶骨折常见部位是眶内壁、眶下壁,可以是单一的或复合存在,眶上壁和眶外壁少见。
由此得到启示,对于轻度眼球运动障碍,无明显肌肉嵌顿,可考虑适当抗生素、激素、止血等消炎治疗,配合眼球功能训练,使患者免受手术之苦,且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眼眶骨折复视功能训练在眼科临床中,眼外伤极为常见,单眼盲中眼外伤居致盲原因的首位。
而眼眶居于眼球前端,具有保护眼球的作用,在外力作用于眼球时眼眶骨较易受外力损伤。
资料与方法2004~2008年收治眼眶骨折患者95例,男70例,女25例。
年龄8~70岁。
左眼58例,右眼32例,双眼5例。
致伤原因分别为:拳击伤、钝器伤、车祸及爆炸伤。
临床检查:6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复视,24例没有复视,3例视力丧失。
眼球突出度测量,双眼相差3mm 42例,相差3mm 34例,11例没有眼球凹陷,8例较健眼突出1mm。
62例存在眼球运动障,33例眼球运动障碍。
眼部水平及冠状ct检查单纯一壁骨折85例,其中眶内壁骨折45例,眶下壁骨折26例,眶外壁骨折9例,眶上壁骨折6例,二壁骨折8例,三壁骨折2例。
影像学检查:均行ct检查,采用美国ge螺旋ct机。
扫描方向分别为横轴和冠状。
层厚2.5mm连续扫描。
观察软组织窗300hu,窗位+40hu;骨窗选择窗宽200hu,窗位+200hu。
爆裂眼眶骨折的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爆裂眼眶骨折的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方法:收治手术治疗的爆裂眼眶骨折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30例术后获得6~20个月随访,所有骨折获得满意愈合,19例复视患者中12例完全矫正,7例明显改善。
7例眼球内陷患者术后矫正4例(<2mm),15例眼球运动障碍者13例眼球运动基本正常。
结论: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选用合适的整复材料以及及时手术治疗是治疗爆裂眼眶骨折的关键。
关键词眼眶爆裂骨折手术治疗临床效果随着近年来工业以及交通的发展,眼创伤的发生率发生随之增多,眼眶爆裂性骨折是眼外伤时发生的常见病[1],一般多发生在眶下壁和眶内侧壁[2]。
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治疗临床上一般包括有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为探讨临床治疗效果,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手术治疗爆裂眼眶骨折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经CT等检查诊断为爆裂性眶壁骨折共30例(30眼),外伤后至手术时间1~2周23例,>2周7例。
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17~72岁,平均31.4岁。
左眼13例,右眼17例,眶下壁和眶内侧多发骨折9例,眶内侧壁骨折11例,眶下壁骨折10例,全部患者均为眼钝挫伤,其中车祸伤11例,木棍等钝器伤4例,拳击伤l2例,摔伤3例。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眼位偏斜,眼球内陷,复视,眼球运动受限等临床表现。
方法:在保护患者眼球及视力的前提下,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目的主要是恢复正常双眼单视、对称的双眼位完成手术。
术前如果患者合并伤,先处理颅脑损伤等危及生命的损伤,开放骨折应尽早清创。
在患者全身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尽早手术治疗,对于患者合并视神经损伤者,伤后可应用激素;软组织肿胀较重者可应用甘露醇脱水。
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切口要根据患者骨折部位而选择,内侧壁骨折采用内眦皮肤切口,复合爆裂眼眶骨折采用联合切口,下壁骨折采用下睑睫毛下切口,要先分离至骨膜,逐步暴露骨折部位,同时要保护相应部位神经如眶下神经等,然后解剖复位骨折端。
眼眶外伤的CT诊断及临床表现【摘要】目的探讨眼眶外伤的CT征象及临床诊断的价值。
方法对95例眼眶外伤均行眼眶横断面及冠状面CT扫描检查。
结果95例全部呈现眶壁骨折。
其中内壁骨折54例,外壁骨折10例,上壁骨折14例,下壁骨折17例,35例伴有邻近部位软组织嵌顿。
结论CT检查能清楚显示眼眶骨折及眶内容物的损伤情况,为临床处理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早期诊断价值,眼外伤后应及时施行眼部CT检查。
【Abstract】Objective To find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signs and clinical diagnostic evaluation of orbital trauma.Methods A total of 95 cases with orbital trauma were scanned with axial and coronal CT.Results All CT scan of 95 cases show orbital wall fracture,including 54 cases of orbital medial wall fracture,10 cases of orbital lateral wall fracture,14 cases of orbital superior wall fracture,17 cases of orbital inferior wall fracture,in addition 35 cases of following entrapment of adjacent soft tissues.Conclusion CT examination can clearly show orbital wall fracture and damage of orbital contents,provid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clinical treatment,and contribute important diagnostic value in earlier period,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hat CT examination is promptly carried out after ocular injury.【Key words】Orbit;Trauma;CT盘锦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于洪志)随着影像医学的发展,CT扫描技术的提高及高分辨率CT技术的开发使显示眶壁,尤其是视神经管的微细改变成为可能[1],并成为显示各壁骨质结构的最好方法。
眼眶骨折诊治分析于玲菲【摘要】目的探讨眼眶骨折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88眼)眼眶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26例(26眼),保守治疗62例(62眼),多数患者复视缓解,眼球内陷矫正,眼球活动障碍消失.复合性眼眶骨折手术治疗为7例(7眼),4例患者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眼球活动障碍和眼球内陷,2例患者行二期眼睑整复术,1例行泪囊摘除术.结论爆裂性眼眶骨折可导致复视、眼球运动障碍,开放性眼眶骨折需急诊手术.单纯性眼眶骨折经保守治疗患者眼球活动障碍,仍有复视.出现眼球内陷等并发症,仍需手术治疗,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眼位及视功能.【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8(012)020【总页数】2页(P56-57)【关键词】眼眶骨折;诊断;治疗【作者】于玲菲【作者单位】110031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根据临床数据分析, 眼眶爆裂性骨折发生率出现逐步上升的趋势[1]。
患者出现感觉异常、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眼球内陷等临床表现。
眼眶爆裂性骨折多采取非手术治疗, 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2-5], 但随着新的医疗器械、医用材料的应用以及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眼眶爆裂性骨折及时行手术治疗, 可获得良好的眼位及视功能[6],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5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88眼)眼眶骨折患者, 经辅助检查均确诊为眼眶骨折, 本组患者均行眼眶CT平扫+冠状扫描, 其中46例患者行眼眶三维重建。
88例患者中, 男48例, 女40例;单独右眼损伤46例, 单独左眼损伤42例;年龄17~ 66岁, 中位年龄35.5岁;闭合性骨折80例(80眼), 开放性骨折8例(8眼);致伤原因为拳击伤及硬器钝挫伤30例(30眼), 交通事故伤40例(40眼), 锐器伤8例(8眼), 摔伤4例(4眼), 其他原因6例(6眼 )。
眼眶击出性骨折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眶底爆折所属部位:眼就诊科室:骨科,五官科,眼科病症体征:瘫痪,眼睑浮肿,眼球突出,视神经萎缩,瘀血疾病介绍:眼眶击出性骨折是怎么回事?专家表示,眼眶击出性骨折又称眶底爆折,早在1889年,LANG首次报道一例由于眶底骨折引起眼球陷没和复视的病例,以后KING(1944)又有报道,SMITH(1957)正式命名击出性骨折,眼前部受到钝器撞击,眶内组织向眶尖部挤压,眼内压急剧上升,压力传至眶壁,致眶壁薄弱处发生骨折,可使眶内软组织如眶周围脂肪,下直肌和下斜肌疝上颌窦内,并被嵌顿症状体征:眼眶击出性骨折有什么症状?下面,专家将会为你详细介绍:1、局部症状:眼睑肿胀,皮下瘀血,结膜下出血,皮下气肿及眶内气肿。
2、复视:为眼下直肌嵌顿于骨折缝隙所致。
两眼向上看时出现此症,常于急性反应消退后出现。
眼球向下移位也是引起复视的原因之一。
3、眼球下移:为眶内软组织坠入上颌窦内所致,用一线在眼前水平拉直,可看出伤侧瞳孔较健侧为低。
4、眼球陷没:早期因眶内水肿、出血,仅呈眼球突出,伤后数日反应消退方出现眼球陷没。
主要因为眶腔增大和眶内脂肪疝入上颌窦所致,同时与眶内脂肪感染坏死、球后粘连以及眼外肌瘢痕缩短等晚期病变,也有重要关系。
5、眼球运动受限:常为眼球垂直轴运动受限,发生机理尚无定论。
眶内压骤增学说认为是下直肌嵌顿于骨折部位所致。
KOONREEF(1982)根据解剖学研究认为,眼球运动障碍是因眼外肌周围结缔组织出血、肿胀,导致神经功能障碍而引起。
HAMMERSCHLAG(1982)通过CT扫描分析发现,下直肌运动受限是因眶内容物脱出牵引肌肉使之扭曲而引起。
6、眶下神经分布区麻木:为眶下神经损伤所致。
麻木范围为下睑、颊部、处翼和上唇。
此症也发生于眶下缘骨折,并非击出性骨折所特有。
约有半数患者麻木可在一年内消退。
7、视力障碍发生率为20%~30%,原因有下列6种,须及时检查,作出诊断,抢救视力:(1)角膜外伤,晚期可引起角膜白斑。
眼眶爆裂性骨折95例临床分析
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承担当地市区治安伤害患者的诊治工作。
两年间共收治眼部拳脚钝力伤患者2021例,其中有95例确认为眼眶爆裂性骨折,现将95例眼眶爆裂性骨折进行总结性的回顾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21例眼部拳脚钝力伤患者,其中有95例确认为眼眶爆裂性骨折,占全部该类眼部钝力伤患者总数的47%,其中男83例,女12例,男女比约7∶1,左眼33例,右眼62例,左右眼之比例为1∶187。
年龄15~51岁,平均34岁,均于伤后2 h至5 d来本院门诊。
12眼部损伤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见表1。
本组伤者初诊时,大部分伤到眼(占7057%),并且眼睑重度肿胀,开睑困难,无法检查眼球位置,但均无明显的眼球突出或内陷。
从表1可以看出,2021例中,眼球运动障碍者30例,100%发生爆裂性骨折;双眼复视52例中有39例(占75%),眼球运动痛120例中68例(占5666%)发生了爆裂性骨折。
此外,95例爆裂性骨折伤者眼全部出现眼睑肿胀、瘀血及眶缘部压痛。
13致伤原因及骨折部位从表2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患者为拳击伤,共1428例,占全部钝力伤总数的7065%,发生眼眶爆裂性骨折者59例,占拳击伤患者总数413%(59/1428例)。
而脚踢伤者眶壁骨折发生率为3846%(5/13),可见脚踢伤者伤害较重,还有5例是拳脚相加受伤者,伤害更重,为眶内、下壁同时发生骨折。
14眼眶CT检查结果在鉴定过程中对眼部钝力伤中的大部分伤者做了眼眶CT检查,结果如表3。
有1420例行眼眶CT水平扫描,其中76例(占535%)确认为眶壁骨折;尚有27例因合并有眶壁骨折,又做了眼眶CT的冠状位扫描,有19例(7037%),确诊为骨折,其中2例为眶内壁骨折,12例为眶下壁骨折,5例为眶内壁、眶下壁骨折并存。
在95例眼眶爆裂性骨折中有5例为眶内壁、眶下壁同时发生了骨折。
2讨论
眼眶爆裂性骨折是由钝性力量打击眼眶前部,导致眶压突然增高,作用力传递到眶壁,引起眶壁薄弱处如眶内壁的筛骨纸板及眶下壁的眶下沟处发生骨折[1]。
爆裂性骨折多发生于高空坠落、交通事故、重物击打等强力撞击所致,而拳脚钝伤所致者比较少见,从本文可见徒手伤害也可发生,应当引起重视,以免漏诊。
3
31徒手致眼钝力伤爆裂性骨折的发生率本文统计2021例眼部拳脚所致眼部钝力伤患者中发生眼眶爆裂性骨折者95例,占此类伤害患者总数的47%。
95例中眶内壁骨折76例,下壁骨折18例,有5例为眶内壁、下壁同时发生骨折。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单纯徒手所致眼外伤患者诊治中对此应予以重视,以免漏诊。
32眼睑爆裂性骨折的临床表现根据本文统计所示(表1),眼部钝力伤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双眼复视和眼球运动痛等症状的患者中发生爆裂性骨折者分别占100%、75%及5667%,而95例眶壁骨折患者均全部出现眼睑肿胀、瘀血和眼眶缘有压痛症状,而眼球的损伤如视力下降、前房出血,外伤性散瞳、视网膜震荡等改变者发生眶壁骨折的机会均在10%以下。
因此,当患眼伤后出现眼球运动降碍、眼球转运动痛、双眼复视等症状且伴有眼睑肿胀瘀血及眶缘压痛时应疑有眶壁骨折而应做进一步检查确诊。
33眼眶CT扫描诊断眼爆裂性骨折中的意义为确定伤眼有无眶壁骨折,除参考上述临床所见外,尚可做X线检查、超声检查、肌肉耷拉试验等,而眼睑CT 扫描不仅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破损程度还可清晰地显示眼外肌与骨壁的关系和眶内组织嵌入上颌窦或筛窦的情况,是诊断眶壁骨折最可靠的方法。
何彦津等报告分析378例眶壁爆裂性骨折患者的CT扫描情况,说明CT检查阳性率100%。
早期,由于我们的经验不足,2021例眼部拳脚钝力伤患者有1420例进行了眶CT的水平扫描检查,结果CT扫描检出率不高,仅占525%。
随着临床观察的深入,经验的不断积累,根据患眼,临床症状和体征,有针对性地做CT检查,其检出率则相对提高。
眼眶CT水平扫描可清晰地显示眶内侧壁和眶外侧壁骨折,冠状扫描是诊断眶底和眶顶骨折的最好层面扫描。
水平层间扫描是做为一般眼眶病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眼眶爆裂性骨折亦不例外,而冠状扫描可做为水平扫描的补充检查[2]。
根据本文统计(表3),经水平扫描病例中有27例可疑眶壁骨折,但又经冠状位扫描,其中19例(占7037%),得以确认有眶壁骨折,且眶下壁骨折占绝大多数。
所以眶CT冠状位扫描对诊断眶下壁骨折明显优于水平扫描。
由此可见诊断中CT扫描方式亦很重要,必要时可水平联合冠状位,可避免漏诊,确诊率更高。
综上所述,徒手欧头的打击力量有时易于导致眶爆裂性骨折,在日常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必要时做眶CT检查,以防漏诊。
参考文献
[1]何彦津,宋国祥,田文芳,等爆裂性眶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中华眼科杂志,1997,33:447449.
[2]肖利华眼科医师生如何分析眼部CT图像中华眼科杂志,2001,37: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