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理论下的航空英语课程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41.88 KB
- 文档页数:3
ESP理论下的航空英语课程设计曹 佳1,王爱国2(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300)摘 要:航空英语课程是特殊用途英语(ESP)语言教学领域的一个分支,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文在对ESP进行界定并分析了航空英语课程的理据后,研究了航空英语的课程设计原则及其具体教学模式,旨在探求适合航空英语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航空英语;特殊用途英语;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80X(2010)02-0147-03Aviation E nglish Course D esi gn und er ESP TheoryCAO Jia,WANG A i-guo(Co llege of Forei gn Languages,C ivil A viation Universit y of China,T i anj i n300300,China)Abstrac t:A v i a tion Eng lish i s a sub-branch o f Eng li sh f o r Spec ifi c P urpo se(ESP)i n the Eng li sh language teachi ng fie l d,and it is also the spec i a lized course for Eng lish ma jor unde rgraduates A fte r de fini ng ESP and analyzi ng teach i ng t heor i es o f av iati on Eng lish,the paper makes a resea rch on pr i nc i ples of av i ation Eng li sh course desi gn and teachi ng patterns,so as to exp l ore the su itab l e teaching m ethods for av iation Eng lishK ey word s:av iation Eng lish;Eng lish for Spec ifi c P urpo se;course desi gn;teachi ng patterns一、引言20世纪60年代西方开始兴起特殊用途英语(ESP)的教学,我国自80年代起,国内许多大学英语课程也开始设置专业英语课程,出现了ESP教学。
ESP理论下高校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探析(全文)【摘要】随着高校英语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已被教学工应用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正在处于被更新的过程中,而且也已不能够完全满足英语学习者的需求。
本文从ESP教学理论的视角下分析这种教学下的新型教育模式,并剖析在实践应用中发展的方法与存在的问题,从而把这种理论有效地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进行系统地、深入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EPS理论高校英语教学方法设计一、ESP 理论的由来ESP是一种源于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的英文缩写,意为“专门用途英语”。
这种理论经过各国教育者与学者的四十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ESP教学在欧美一些国家的研究早己形成了体系。
关于这方面的学术文章与著作给我们现在的研究提供了宝贵丰富的资料。
我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兴起ESP教学的,起初被大多数高校定义成科技类的专业英语,1985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把ESP阅读归位必修课。
2000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要求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其中有一类相关专业课程,即ESP课程。
这种相关类的专业课程,主要是指从事一些特定的、特殊的学科的专业英语,它产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未来职业的语境中运用英语能够有效地开展工作,从而能够适应与控制这种英语交流,提高运用英语的整体能力。
Halliday 提出的ESP 具备四个基本特征:要满足学习者的学习源动力;学习内容的专业与特殊性;整体学习中的句法、语境和词汇的重点都会紧紧依托于特定专业的相关知识;与普通的英语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上述我国ESP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国教育对ESP教育越来越重视。
二、ESP理论下英语教学方法设计由于不同专业的英语教学有它的特殊性,所以我们要有效地运用ESP理论,把它作为专业性英语教学的主体体系,在不同专业的教学中寻找新的理论框架,设计不同教学模式和方法。
基于ESP理论指导下机场地面服务人员的英语语言特色研究叶紫薇摘要:本文介绍了航空英语是特殊用途英语(ESP)语言教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该视角旨在为英语学习者适应在机场的地面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而设计多媒体辅助教学。
对课程对话的结构——功能分析表明,在所探索的四个行业(安检人员,地勤人员,餐饮人员和摆渡车司机)中,这也揭示了行业之间英语时态特色的差异。
关键词:ESP;航空英语;机场地服;语言特色一、研究背景1.1 ESP理论与航空英语教学研究的历史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的缩写 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教育目的是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由于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倍受各级各类英语学习者的欢迎和ESP从业人员以及语言学家们的垂青。
国外对ESP的研究已经是硕果累累,ESP在中国正日益普及。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于1962年裁定,空中交通管制必须以英语提供服务,并且在建议飞行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ATCO)使用无线电话(RT)术语进行沟通后不久,例如注意标记(紧急标志),前向标识(用于识别左转30°),命令(“爬升到260级”)和省略号(延迟不确定)。
尽管航空英语的范围很广,但大多数培训教材和课程都集中在飞行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而不是机场地面人员。
1.2机场地面人员对英语教学和研究的需求安检人员,地勤人员,餐饮人员和摆渡车司机的英语使用通常不是生死攸关的情况。
另一方面,与地面处理人员进行的少量研究表明,他们的语言能力可能是事故的一个促成因素。
田岛(2004年,第456页)假设说,1972年的巴黎飞机坠毁是由于语言:“法国货运地面工人无法阅读英文”,不理解有问题的客舱的警告标志门,结果不正确地关上了门。
美国宇航局(NASA)已经发布了关于失误事件的报告,因为与地面服务人员沟通不畅,英文水平有限。
航空英语——ESP教学新视点
李玉梅;王爱国
【期刊名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09)001
【摘要】从应用语言学角度分析,设置航空英语专业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针对航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托ESP理论,航空英语教学在大纲设计上应注意进行需求评估.在ESP教学中应采用对比教学法,重视ESP中的特殊词语和特殊搭配,借鉴国外案例教学法等先进教学经验.
【总页数】6页(P89-94)
【作者】李玉梅;王爱国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乘务学院;中国民航大学,人文学院,天津,300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4
【相关文献】
1.高职院校ESP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教改方向——基于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ESP教学 [J], 张黎黎
2.ESP教学方法研究——台湾成功大学ESP教学改革的启示 [J], 孙素莲
3.探析航空英语教学的新发展——ESP教学法 [J], 魏亮
4.探析航空英语教学的新发展——ESP教学法 [J], 魏亮;
5.ESP教学方法研究\r——台湾成功大学ESP教学改革的启示 [J], 孙素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8-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课程需求分析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公佳颖 章妍【摘要】本文依据需求分析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课程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大学英语课程应从传统EGP教学向ESP教学转化,其教学内容应与专业内容相联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社会需求出发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专业需求。
【关键词】ESP 大学英语课程 需求分析一、引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对具有专业素养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高涨。
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还是通用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模式,侧重于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无法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也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因此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被引入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并逐渐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
ESP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是根据学生特定的学习目的进行设计组织的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实用性强的特点。
因此,要进行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必须以可靠的需求分析为前提。
二、 ESP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程需求分析需求分析(Need Analysis)即获取对特定学习者需求信息的详尽分析方法。
它是ESP教学的基础,是其必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行大学英语课程需求分析,笔者于2015年11月对九江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6份。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显示:74%的学生表示对ESP教学很感兴趣,并有66%的学生认为ESP教学很有必要。
63%的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动机是为了将来工作上的需要(包括考证),其次是继续深造(19%)。
32%的学生希望经过大学英语课程学习后能提高读写能力,75%的学生希望能提高听说能力;同时绝大部分学生都希望经过ESP教学能够看懂英文专业书籍(82%)和能够用英语进行专业方面的交流(86%)。
ESP测试对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民航英语测试个案分析陈华妮【摘要】测试对学习和教学的影响叫反拨效应。
本文研究了专门用途英语(ESP)测试对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研究发现该测试对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适当调整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学中心也从灌输语言知识转为培养学生在航空背景下的英语交流能力。
【期刊名称】《长春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22【总页数】2页(P88-89)【关键词】ESP测试;反拨;英语教学【作者】陈华妮【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广汉6183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2一、引言对专门用途英语(ESP)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此后很多学者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
相对于ESP研究而言,对ESP测试的研究却比较有限。
该领域的很多方面还没有学者涉足,或者研究不足,比如对ESP测试反拨作用的研究,多数学者对ESP测试反拨作用仅仅进行了理论探讨,而对其实证研究却很缺乏。
为了弥补这方面研究的空白,本文针对大型的ESP测试——中国民航飞行人员英语能力测试(PEPEC)对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
测试对于教学和学习的影响叫作反拨作用,各个学者对反拨作用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因此对反拨作用的定义也有所不同。
Buck(1988:17)把反拨作用定义为“教师和学生针对考试要求对课堂活动进行调整的一种趋势,尤其是当考试对学生的未来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考试的通过率是衡量教师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时”。
Hughes(1989:1)认为反拨作用是“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
Shohamy(1992:513)把反拨作用描述成“测试权威性的结果和对受试者产生的巨大影响”。
Alderson and Wall(1993:118)认为反拨作用“具有很重要的教育结果,测试的引入改变了教师和学习者的行为和态度”。
尽管学界对反拨作用的定义有所差异,但总而言之其重点都在于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