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专题六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8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决定性瞬间”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摄影理论的核心,是世界上为数众多的现实主义摄影家及新闻摄影记者共同遵循的金科玉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①认为在再小的事物上也能发现伟大的主题②这本书集中收入了他126张摄影作品③它讲求的是被摄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在某一时刻恰到好处地构成一幅和谐、达意的画面④书中所有照片,都作为布列松自己实践的案例,来支撑这一摄影美学观念⑤在该书的前言中,布列松引用“世上万物皆有一个决定性的瞬间”来阐释自己的观点⑥这一概念最早是在布列松1952年出版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的A.③⑥②⑤①④B.⑥③②⑤④①C.②⑥③①⑤④ D.③②④⑤⑥①答案 A解析③紧承上文,阐述“决定性瞬间”的具体内涵,⑥开头“这一概念”紧接③,②开头“这本书”紧接⑥,①开头的“认为”紧接⑤结尾的“观点”,④阐述“论证”放在最后。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无意颂扬苦难。
如果允许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深刻的底蕴。
①由于它来之不易,绝不会轻易丧失②人性的某些特质,唯有借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③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④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⑤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⑥但是,我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A.①⑤②④③⑥ B.①⑥④②③⑤C.③⑥④②⑤① D.③④⑥①②⑤答案 C解析③和①相比较,③与前文衔接紧密。
假如④衔接③,文段显得很突兀,“它”不知指代的是什么;如果是⑥,那么正好照应了文段的首句。
专题六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句序排列(连贯)A卷全国卷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A.②③⑥④⑤①B.⑤②③⑥④①C.⑤①②⑥③④D.②④⑥③①⑤解析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
解答本题要着眼于话题“中国珠算”,围绕“中国珠算”的特点及优点分别从不同方面来解说,再考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②句承接上句,总说算盘的结构,第④句紧接第②句,介绍算盘蕴含的原理;第⑥句承接上文,介绍珠算口诀,第③句紧接第⑥句说明口诀的作用;第①句进一步描述“中国珠算”的优点,第⑤句描述珠算可以与电子计算器相媲美。
选D。
答案 D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当代艺术博物馆今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都体现出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A.②⑥⑤④③①B.②③①④⑤⑥C.④⑤②①⑥③D.④⑥⑤①③②解析从第④句的“他们”可以判断④应该排在最前面,“他们”接应前面的“几位画家、摄影师”;②中“体现出细节带出重点”,正好带出“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故①应跟在②之后。
单元集训·28第14单元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1)[共57分]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汉文读物比起拼音文字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解形象生动,意趣盎然。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这样的联想无疑会加大思维的广阔度和读解的深刻度。
①汉字的词语也往往引起读者的联想②象形和会意是汉字联想的两扇大门③例如,“萤雪”一词是刻苦读书的意思,但它立即会使人联想到车胤以萤火虫的微光夜读和孙康映着雪光读书的情景④汉字本身就富于联想性⑤汉语中不少词汇、成语、典故本身就是前人运用形象思维创造的言语成果,当读者读到这些词时,自然会向更广远的词语义域展开联想⑥汉字由象形开端,终于大部分演变成会意,占汉字90%的形声字,形旁都有表意作用A.④③⑥①②⑤B.⑥②④⑤③①C.①②⑥④⑤③D.④⑥②①⑤③1.D(整个文段是围绕“汉文读物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来展开的,而六个句子是从两个方面——“汉字本身富于联想”“词语往往引起联想”来证明的,不难看出,④和①是两个分论点。
根据分论点,可以把⑥②归入④的统摄之下,从汉字本身论述;⑤③归入①的统摄之下,从汉字的词语论述。
①中的“也”字,暗示其统领的部分应排在④统领的部分之后。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价值观作为文化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强烈地影响社会和人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把国家政治价值理念视为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同。
①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中国先哲的思想表达了深邃的人伦价值、生活意义、社会理想②但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殊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③例如,中国古代的孔孟老庄之学之所以今天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④这些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散发着恒久的魅力⑤以至于人们在谈论传统文化、文化影响力或文化软实力时,主要是指特定的价值观念⑥虽然不能把所有文化都归结为价值观念A.③⑥①②④⑤B.⑥⑤②③④①C.⑥②⑤③①④D.③①④⑥⑤②2.C(根据关联词语“虽然”“但”,便知②紧跟⑥后,排除了A、B、D。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关于守信,我不必多讲。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要做到这三点不容易啊!有人认为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大家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说“错了”,素质教育首先教育怎么样做一个人。
①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还有谁会跟他打交道呢?还怎么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呢?②气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孟子提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一个人有一点羞耻心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彻底没有羞耻心,那他什么事都敢做。
④大家不要认为有羞耻心就什么都不敢做,其实保持一种羞耻心是人最基本的做人品德。
⑤要确立做人的基本品德,核心有三点:知耻、守信和气节。
A.⑤③①④②B.②③④①⑤C.⑤③④①②D.②③①④⑤解析⑤为本段的论点;③④①②分别照应论点中的“知耻”、“守信”和“气节”,且③④应放在一起。
答案 C2.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次序已经打乱,请按正确的顺序进行调整,使上下文连贯完整。
意境与意象一样,是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中总结出来的审美范畴,也是传统文艺理论和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因而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透过载体,所抒发的是情感,是心灵——作品发言人(如游子、思妇等)的心灵和作家的心灵。
①在意象和意境中,当然要描绘大量的景象、物象、事象乃至于人物形象②当然,在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关系中,也有侧重,即矛盾的主导方面是主观,是主体的心灵③或者干脆就是由心灵幻化出来的④因而都是主客观的统一:情与景、心与物、意与象、意与境的统一⑤这就是,它们都是作家根据抒情传意的需要而从生活中选择、提炼出来的⑥而是在为“情思”寻找和创造合适的载体⑦但这些都不是作家着意表现的中心,作家的目的不是为它们本身留影造像调整后的顺序为(只写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宜从局部入手突破,即抓信息字眼,先排局部顺序,再整体调整。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1.(2021·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近日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关注,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色的,而变成红色和绿色混杂的“西瓜雪”。
有研究人员分析,()。
雪衣藻十分耐寒,广泛分布在北极、南极及其岛屿等极端冰雪环境中。
①,它们处于冬眠静止状态,但是一旦阳光足够温暖,藻类就开始了春季复苏。
雪衣藻②,成熟后会产生类胡萝卜素而变为红色,这使它们呈现出从绿色到红色的“西瓜色”。
研究人员表示,近年南极温度升高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虽然雪衣藻本身没有危害,但是会降低雪反射的阳光量,从而③,而融雪速度的加快可能使得极地冰雪消融失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雪变色是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结果B.雪变色是因为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C.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D.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阅读文段,厘清上下语句的逻辑关系。
上文提到“有研究人员分析”,由此可得出下文需回答雪会变色的原因,叙述主语应为“雪变色”。
C、D两项的叙述对象是“雪衣藻”,所以排除。
下文的叙述对象是“雪衣藻”,而B项中的“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强调的不是“雪衣藻”,而是“这种微型藻类”,所以排除。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6分)答:①②③答案①寒冬时节/在寒冷的冬季②最初是绿色的/未成熟时是绿色的/年轻时是绿色的③加快了融雪的速度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下文“它们处于冬眠静止状态”得出这里应填雪衣藻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冬眠,而根据后面的“但是一旦阳光足够温暖”可推知,这里应该是说雪衣藻在气温较低的时候会冬眠,所以此处可填“寒冬时节/在寒冷的冬季”。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单元测试1.【2016年高考江苏卷】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
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A.读万卷书寸草春晖我思我在 B.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C.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 D.读万卷书那些花儿指点江山【答案】C内容进行归纳概括,然后再准确分类。
题中,第一组的《看见〈看见〉》写的应该是读后感,《书虫诞生记》写的应该是因为自己爱看书而成了书虫;《对话苏东坡》写的应该是自己读了苏轼作品后的心得;《家有书窝》写的应该是对自己书屋的喜爱之情:用“悦读生活”比较恰当。
第二组的《同桌的你》写的应该是同学之情;《伴我同行》和《奔跑吧,兄弟》写的应该是朋友之情;《没有麦田的守望者》写的应该是自己对某种事物的“守望”:因而不能用表达对父母报恩之情的“寸草春晖”,而适合用“那些花儿”。
第三组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写的都应该是自己的思想和领悟,所以该用“我思我在”,而不能用意思为针砭时弊的“指点江上”。
2.【2015年高考湖北卷】仿照示例,从下列构字部件中任选两个不同的部件,另组一个汉字,并用该字组成一个双音词,再以该词立意,写两句感想。
要求:①立意积极;②语句整齐;③不超过20字;④构字、组词不在答题卡上单独列出,包含于感想之中即可。
构字部件:禾亻口日又月言构字词示例: +又→友→友善感想示例:行友善..营造温馨社会讲真诚建设美好家园【答案】答案示例一:(日+月→明→文明)创文明社会建和谐中国答案示例二:(禾+日→香→书香)博览群书通晓天下事理沐浴书香养成高尚人格【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文字组合以及由汉字产生的联想,题型新颖,但是难度不大。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撬分练专题6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基础组1.[2016·衡水中学模拟]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
①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②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③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④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⑤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⑥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A.①②④⑤⑥③B.①⑥②⑤③④C.⑥②⑤①④③D.⑥⑤③①④②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
首先确定起始句,横线之前说“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而⑥中“现在”“离开”能与之呼应,确定为起始句。
剩余5句“按图索骥”,寻找句与句之间的衔接点、呼应点即可。
这里注意“我”“你”人称的转变,⑥⑤③的称谓都是“我”,且因要“离开”所以“哼出”歌曲,并“发现它”好,这构成因果顺承关系,而下文围绕“变”抒发感慨。
①中“没什么不同”又与④中“改变”形成转折关系。
最后是②,“这时”指代④中“回过头来”。
2.[2016·冀州中学期中]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
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B.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C.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要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考点7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2017新课标全国卷乙卷(Ⅰ卷)]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密,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项,舍弟:谦辞,称自己的弟弟。
B项,献丑:谦辞,用于表演技能或写作的时候,表示自己的能力很差。
C项,垂询: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询问。
D项,内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B、C、D三项谦敬辞运用不当。
[2017新课标全国卷甲卷(Ⅱ卷)]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项,“失陪”,客套话,表示不能陪伴对方,这里用错了对象。
B项,“璧还”,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
用于此处正确。
C项,“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
句子中称别人的家,不得体。
D项,“千金”,敬辞,称别人的女儿。
此处用于说自己的女儿,不得体。
[2017新课标全国卷丙卷(Ⅲ卷)]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他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8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1. [2017·全国卷甲卷·T三·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解析】选B。
A项,“失陪”,客套话,向他人表示自己因故而不能陪伴对方。
多指中途先走。
不能说别人失陪自己。
C项,“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
不能称对方的家为“寒舍”。
D项,“千金”,敬辞,说他人的女儿。
不能称自己的女儿为“千金”。
2.[2017·全国卷甲卷·T三·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
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龙①,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
其实,②。
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③,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解析】解题时,要纵观整个语段,把握所给文字的核心话题,依据相关提示,进行准确补写,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
第①处,前面说“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这里的“此”显然是指“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据此可填出相关内容;第②处,“其实”表示转折,是对前面内容的否定;第③处,要根据后面“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填写。
………………………………………………………………………………………………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基础组1.[2016·衡水中学模拟]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
①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②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③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④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⑤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⑥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A.①②④⑤⑥③B.①⑥②⑤③④C.⑥②⑤①④③D.⑥⑤③①④②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
首先确定起始句,横线之前说“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而⑥中“现在”“离开”能与之呼应,确定为起始句。
剩余5句“按图索骥”,寻找句与句之间的衔接点、呼应点即可。
这里注意“我”“你”人称的转变,⑥⑤③的称谓都是“我”,且因要“离开”所以“哼出”歌曲,并“发现它”好,这构成因果顺承关系,而下文围绕“变”抒发感慨。
①中“没什么不同”又与④中“改变”形成转折关系。
最后是②,“这时”指代④中“回过头来”。
2.[2016·冀州中学期中]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A.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
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B.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C.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要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D.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答案 D解析A项说自己“将于百忙之中专程前来致谢”不得体;B项“责成”一般用于上级要求下级做某项工作,这里说学生会“责成”学校领导,不当;C项“指点”“不吝赐教”不应该从“自己”嘴里说出。
3.[2016·冀州中学猜题]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5分)关于中国文化符号的调查显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外国公民有着比较统一的认识,即长城和龙,而对于中国当代文化符号,__①__,比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令人震惊的新式建筑等。
诚然文化符号有助于中国__②__,被外国民众所认识。
但是它也限制了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全面认识。
应该让外国民众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的不同侧面,以便__③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他们的认知普遍比较分散②在世界传播自己的文化③全面了解中国文化解析根据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①处应填“外国公民……”,②根据前后内容一致的原则,应填“在世界传播自己的文化”,③处是总结全文,应填“全面了解中国文化”。
4.[2016·武邑中学仿真]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5分)不管是语文教学还是其他功课的教学,都不是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__①__,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这就触及教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__②__?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
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师教会学生怎么学。
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__③__,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在这个问题上,有一句精辟的话,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我把东西交付出去了②教师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或“教师应该怎么教?”或“教师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③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解析①据上文“像交付一件东西”和下文“你收到了……”可知;②据上文“根本问题”和下文“无非是教师……”可知,应填和教师的作用有关的内容;③据上文“不是……”可知,应填“而是……”,内容上强调学习的方法。
另外,注意字数限制。
5.[2016·衡水中学仿真]在横线上填入恰当语句,使上下文语意协调。
(5分)中国有句古话:①________。
这固然不错。
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②________;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自然不能预作筹划,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的近忧。
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的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解析第一句提取语段中心词,“远虑”“近忧”。
第二句排比句结构,必须以“可以预见,不可以预作筹划”为内容构架表述“远虑”与“近忧”的关系。
6.[2016·枣强中学预测]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5分)中国结是由一根数尺长的彩绳通过绾、结、穿、缠、绕、编、抽等多种方法,按一定的章法循环有致、连绵不断编制而成的手工艺品。
人们在周口山顶洞人文化遗迹中发现有骨针,我们可以推断,__①__。
据《周易注》记载:“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可见,__②__。
中国结分为两类,一为吉祥结,一为实用结。
__③__:以结表情,以结寓意;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中国结,承载着我国人民对生活艺术的无限向往,也让我们同祖先的情感息息相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旧石器时代末期已有简单的结绳和缝纫技术②“结”具有契约功能和记载历史事件的作用(结绳记事是中国结的起源)③中国结内涵丰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句的连贯能力。
首先是浏览语段,把握大概内容;然后重点审读横线前后的内容,以此确定横线上的内容和句式。
第一处,依据前面“人们在周口山顶洞人文化遗迹中发现有骨针”以及“我们可以推断”这一内容,可以推测出横线上的内容应是说那个时期就应有了“简单的结绳和缝纫技术”;第二处,依据前面《周易》的记载,应可以推测横线上应是说“结”的作用;第三处依据后面的内容,可以推测横线上应是对下文的总说。
7.[2016·冀州中学一轮检测]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5分)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
①____________?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
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
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
②________?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③________,有了这个底蕴。
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什么叫文化②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③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解析此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如下,先浏览语段,把握大概内容;然后看横线前后的内容。
第一处,后面说“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可见前面的问句应是问“文化是什么”;第二处,后面说“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可见前面应是提问其来处;第三处,后面说“有了这个底蕴。
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可见前面应是说他“真正读过书”。
8.[2016·武邑中学一轮检测]以下是某位同学写给某高校的自荐信的正文部分,其在语体风格、用词、语言得体等方面均有不当之处,请找出并改正。
(4分)①我学习刻苦,考过好几次学年第一。
②此外,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方面均有建树,③曾获市“五四”征文大赛一等奖,④并曾代表班级参加校运动会,取得过400米第九名的骄人成绩。
⑤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⑥如有幸能到贵校就读,我将加倍努力,争取成为贵校的优秀学子。
答:(1)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我学习刻苦,多次荣登学年榜首(2)②在文学、体育方面均有突出表现(3)④并曾代表班级参加校运动会,取得过400米第九名的成绩(4)⑤希望贵校能给我一个机会解析①口语化词语改为书面用语;②“建树”词义太重,用词不当;④“骄人”与第九名的成绩不相称,且不得体;⑤自称“金”,用语不得体。
9.[2016·武邑中学月考]根据下面的新闻内容,写一段评论性文字,不超过70个字。
(5分)张先生和弟弟、妹妹去爷爷家吃晚饭。
饭桌上,爷爷想和年轻人聊天,结果三兄妹各拿各的手机玩,受冷落的爷爷说了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便一怒之下摔盘子离席。
这样的事情,每个城市都有发生。
这平常却戏剧性的一幕,触动了许多人的心弦。
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一家人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莫让手机伤害亲情。
手机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因使用不当而伤害亲情的事每天都在发生。
珍视亲情,要从放下手机,尊重并与亲人真诚交流做起。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准确抓住新闻所反映的主要社会现象——人们沉迷于手机而忽略了与家人的交流和沟通。
其次,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此种社会现象的看法,还要阐明支撑自己观点的理由。
10.[2016·衡水中学热身]2015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学校开展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
如果你是该校的志愿者,发现游客在景区文物上刻字留言,你将如何劝阻?请针对以下不同对象,各写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