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概论(31)
- 格式:pdf
- 大小:191.28 KB
- 文档页数:3
不锈钢基础知识介绍一、不锈钢基础知识不锈钢的定义及特性定义: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一种高合金钢,具有美观的表面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不必经过镀色等表面处理,而发挥其固有的表面性能,使用于多方面的钢铁的一种,通常称为不锈钢(以不锈、耐蚀性为主要特性,且铬含量至少为%,碳含量最大不超过%的钢)。
不锈钢含有铬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铬膜,这个膜隔离开与钢内侵入的氧气起耐腐蚀的作用。
保持不锈钢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的铬。
特性:耐腐蚀性能好,比普通钢长久耐用强度高耐高温氧化及强度高,因此能够抗火灾常温加工,即容易塑性加工不必表面处理,简便、维护简单清洁,光洁度高焊接性能好不锈钢的分类不锈钢的分类方法很多。
按室温下的组织结构分类,有马氏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和双相不锈钢;按主要化学成分分类,基本上可分为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两大系统;按用途分则有耐硝酸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海水不锈钢等等,按耐蚀类型分可分为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腐蚀不锈钢、耐晶间腐蚀不锈钢等;按功能特点分类又可分为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低温不锈钢、高强度不锈钢等等。
a.化学成分分类:Cr系列:铁素体系列、马氏体系列;Cr-Ni系列:奥氏体系列,异常系列,析出硬化系列。
b.金相组织分类: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各元素对不锈钢性质的影响和作用铬元素Cr:在不锈钢中其决定作用的元素。
可提高不锈钢强度、硬度、耐磨性、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但同时会降低不锈钢的塑性和韧性。
碳元素C:提高不锈钢强度,会降低耐腐蚀性。
镍元素Ni:耐腐蚀材料,提高不锈钢强度同时保持良好的塑性及韧性,高温下有防锈和耐热能力,是钢中组成奥氏体的元素。
锰Mn和氮N:不锈钢中镍的替代元素。
钼Mo和铜Cu:提高某些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钼可进一步改善不锈钢的大气耐腐蚀性,特别是含氯化物大气的腐蚀。
钛Ti和铌Nb:防止晶间腐蚀。
另外:硅Si:形成铁素体的元素,在一般不锈钢中为常存杂质元素。
目录一、不锈钢历史二、何谓不锈钢三、不锈钢的种类A、铬系不锈钢13铬系不锈钢/18铬系不锈钢B、铬、镊系不锈钢四、作为建材的不锈钢A、一般性特点B、代表性钢种C、建筑用途D、形状、尺寸材料的形状尺寸/建筑制品的标准板厚度及钢种五、不锈钢建材的特性A、耐蚀性在大气中的耐蚀性/对异种金属的耐蚀性/对盐分的耐蚀性/对排烟、排气中有害成分的耐蚀性/对各种药水的耐蚀性B、物理特性电气的性质/热的性质/磁性C、机械性质六、不锈钢建材的保养A、制品的保养B、现场的保养七、不锈钢建材的维护A、不锈钢建材生锈时B、生锈污染的原因C、维修方法D、维修上注意点E、从维修上来做设计施工上的考虑一、不锈钢的历史不锈钢是一种以铁为主成分的合成钢,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及不容易生锈的特性。
于1820年代初,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发明创造,即为不锈钢诞生的第一步。
这是一种在铁中加入数百分比的铬元素,以提升铁的耐蚀性,及不易生锈的合成钢。
然而,「不锈钢」的实用化,是在其后数十年,再经众多科学家的种种研究,改良后,才形成现今的不锈钢。
二、何谓不锈钢不锈钢是以铁为主成分,再加入铬或者镊等基本成分后,所形成的合成钢。
不锈钢具有很多种类,基本上有含13%或18%铬的合成钢,及含18%铬和8%镍的合成钢,这即一般所称的13铬系、18铬系、18-8系不锈钢。
以次作基准,而后增加铬或镍的含有量,并添加钼、铜、钛等,来增强耐蚀性,因而产生很多种类的不锈钢。
不锈钢材料特性上,与铁的最大不同点,即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即不易生锈性,而其原因即含有铬、镍等成分。
因为铬元素与空气中氧结合后,强化镀金表面,并形成绵密不氧化皮膜(称为氧化皮莫)。
此皮膜不仅可防止氧化作用,并且可起到保护表面各种腐蚀的作用,而镍钼则在改善并强化此不氧化皮膜。
因此,一般上以含有铬、镍、钼等多少,来决定不锈钢的耐蚀性,即不生锈程度。
三、不锈钢的种类虽然总称为不锈钢,实际上依JIS规格(日本工业标准)规定下,共有68种不锈钢种类,且具有各自的特性与用途。
不锈钢基本知识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耐腐蚀、耐高温、高强度等特点的合金材料。
它由铁、碳、铬和其他元素组成,在大气、水、酸、碱等介质中都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
以下是关于不锈钢的几个基本知识。
1. 铬是不锈钢的主要合金元素。
铬在钢中的含量达到一定比例后,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称为“钝化膜”。
这层钝化膜可以防止不锈钢与外界环境接触并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实现了不锈钢的耐腐蚀性。
2. 不锈钢还可以添加其他元素,如镍、钼、钛等,以提高其特定的性能。
比如,镍的添加可以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和塑性,钼的添加可以提高其耐高温性能。
3. 不锈钢可以根据其组织结构分为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和马氏体不锈钢等几种类型。
其中,奥氏体不锈钢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适用于制造冷热变形工件;铁素体不锈钢在高温下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常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工作。
4.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洁净性能,不易被污染或滋生细菌,因此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工等行业。
同时,不锈钢还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损性能,适用于制造机械设备、建筑结构等。
5. 不锈钢的表面经过处理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外观效果,如光亮、哑光、镜面等。
这种处理通常通过机械抛光、化学处理或电镀等方法实现,以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
总之,不锈钢是一种具有多种优秀性能的合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特点包括耐腐蚀、耐高温、高强度和良好的洁净性能等,使得其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锈钢(Stainless Steel)是指在空气、水、酸、碱等介质中具有优异耐腐蚀性的合金材料。
它由铁、碳、铬等元素组成,并且可以添加其他元素来增加其特定性能。
不锈钢的广泛应用领域包括食品制造、医疗保健、建筑装饰、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
以下将进一步介绍不锈钢的几个关键特性和应用。
1. 耐腐蚀性:不锈钢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出色的耐腐蚀性能。
铬的添加使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称为“钝化膜”。
不锈钢的种类及定义不锈钢是一种具有抗腐蚀性能的合金钢材,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建筑、制造业、化工、医疗器械等。
不锈钢主要由铁、铬、镍和其他合金元素组成,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和易于加工的特点。
根据不同的成分含量和组织结构,不锈钢可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不锈钢种类及其定义:1.奥氏体不锈钢(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奥氏体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一种不锈钢,含有8-25%的镍和18-25%的铬。
它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焊接性和可塑性,适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化工设备等要求耐腐蚀性能较高的产品。
2.铁素体不锈钢(Ferritic Stainless Steel):铁素体不锈钢含有12-30%的铬,无或低含量的镍。
它具有优异的耐氧化性和耐热性,耐腐蚀性能优于普通钢材,但较差于奥氏体不锈钢。
适用于制造汽车排气系统、燃气炉等高温环境下使用的产品。
3.马氏体不锈钢(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马氏体不锈钢通过热处理使其组织转变为马氏体,具有高强度、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但耐腐蚀性较差。
广泛应用于制造刀具、轴承、阀门等要求强度和耐磨性的产品。
4.双相不锈钢(Duplex Stainless Steel):双相不锈钢含有18-28%的铬和4-7%的镍,同时具备奥氏体和铁素体的特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高强度。
适用于制造化工设备、海洋平台等对耐腐蚀性和强度要求较高的产品。
5.马氏体-奥氏体不锈钢(Martensitic-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也称为双相不锈钢):马氏体-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在非平衡条件下冷却形成的双相结构,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高强度。
它适用于制造海水处理设备、化学反应器等耐腐蚀性能要求较高的产品。
此外,根据不锈钢表面处理的方法,不锈钢还可分为:冷轧不锈钢、热轧不锈钢、酸洗不锈钢、电镀不锈钢等不同类型。
总的来说,不锈钢种类繁多,每种不锈钢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不锈钢知识总结(超详细)一、不锈钢定义及分类不锈钢(Stainless Steel)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
不锈钢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
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
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
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
通常,按照金相组织,把普通的不锈钢分为三类:奥氏体型不锈钢、铁素体型不锈钢、马氏体型不锈钢。
在这三类基本金相组织基础上,为了特定需求与目的,又衍生出了双相钢、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和含铁量低于50%的高合金钢。
1、奥氏体型不锈钢基体以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的奥氏体组织(CY相)为主,无磁性,主要通过冷加工使其强化(并可能导致一定的磁性)的不锈钢。
美国钢铁协会以200和300系列的数字标示,如304。
2、铁素体型不锈钢基体以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的铁素体组织((a相)为主,有磁性,一般不能通过热处理硬化,但冷加工可使其轻微强化的不锈钢。
美国钢铁协会以430和446为标示。
3、马氏体型不锈钢基体为马氏体组织(体心立方或立方),有磁性,通过热处理可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
美国钢铁协会以410, 420以及440数字标示。
马氏体在高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当以适当的速度冷却至室温时,奥氏体组织能够转变为马氏体(即淬硬)。
4、奥氏体-铁素体(双相)型不锈钢基体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组织,其中较少相基体的含量一般大于15%,有磁性,可通过冷加工使其强化的不锈钢,329是典型的双相不锈钢。
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双相钢强度高,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及点腐蚀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5、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基体为奥氏体或马氏体组织,并能通过沉淀硬化处理使其硬化的不锈钢。
不锈钢种类及属性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耐腐蚀性能的合金钢。
它能够在一般情况下维持其原有的光泽表面,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化工等众多领域。
不锈钢种类繁多,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和用途。
首先,不锈钢可以根据其组成成分进行分类。
最常见的不锈钢是奥氏体不锈钢,其主要成分是铬(Cr)和镍(Ni)。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可以在一般环境下抵御氧化、腐蚀和一些化学药品的侵蚀。
此外,还有铁素体不锈钢和马氏体不锈钢等。
不锈钢的抗腐蚀性是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不锈钢的抗腐蚀性来自于其表面形成的一层致密的铬氧化物膜。
这层膜能够隔绝外界的氧气,防止钢材继续氧化。
在一定条件下,如果不锈钢表面的钝化层被损坏,新的钝化层将会再次形成,保护钢材不被进一步腐蚀。
同时,不锈钢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不锈钢的强度可以通过调整其组成成分和热处理方式来改变。
一般来说,不锈钢的抗拉强度和硬度相对较高,但塑性和韧性比较差。
因此,在需要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应用中,通常会选择高强度的不锈钢。
此外,不锈钢还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不锈钢的可加工性取决于其硬度、韧性和塑性等因素。
在加工过程中,不锈钢通常需要进行冷加工,以减少硬化和晶粒长大的现象。
不锈钢可以通过锻造、拉拔、深冲和焊接等方法进行成形,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此外,不锈钢还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不锈钢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不锈钢的高温强度取决于其合金元素的含量和类型。
具有较高铬含量的不锈钢通常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
总结起来,不锈钢具有抗腐蚀性能、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和耐高温性能等优点。
不同种类的不锈钢具有不同的组成成分和性能特点,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料。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不锈钢,可以实现更好的材料性能和应用效果。
不锈钢简介一、不锈钢的特性:1、不锈钢定义:不锈钢通常指具有抵抗空气、水、酸、碱盐或其它介质腐蚀能力的钢根据合金成份的不同,分别侧重不锈性和耐酸性,有些钢虽然具有不锈性,但不一定耐酸,耐酸钢通常具有不锈性。
所有的不锈钢没有一种能够应付所有的腐蚀环境,都可以不生锈。
“不锈钢”是一种错误的名称,因为没有一种能够应付所有腐蚀环境,都可以不生锈的,不锈钢的真正含义只是“难生锈”而已。
2、不锈钢的分类:(1)按组织结构:马氏体不锈钢,铁表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2)按钢中主要化学成份:铬不锈钢镍不锈钢,铬镍钼不锈钢,超低碳不锈钢。
(用于生产紧固件主要使用300系奥氏体不锈钢,此类不锈钢的主要化学成份是18%铬加8%镍,即一般所称的18-8不锈钢,属铬镍不锈钢系列)(3)奥氏体不锈钢的特性:正常状态下无磁性,冷作加工后略有磁性;在各种温度,均可保持其奥斯田组织,不发生相变,所以不能用热处理使其硬化;但施予冷作加工,可使其硬化,并增加强度。
主要有以下几种钢种:302HQ(0Cr18Ni9Cu3)、SUS304(0Cr18Ni9)、304M、304J3(302HC)、316(0Cr17Ni12Mo2)、316L(0Cr17Ni14Mo2)。
302HQ:低碳,低氮,低硫,极低之加工硬化率,极佳之冷间加工性,适用于形状复杂,成型难度高之用途。
304:加工硬化率适中,适于一般的冷加工及伸抽,冷加工性能较好。
304M:中等的加工硬化率,适于一般的冷间加工及伸抽。
304HC:添加铜取代镍,降低钢材之加工硬化率,且可维持较低之导磁性。
SUS316:加钼,更佳的耐蚀性及耐孔蚀性。
SUS316L:低碳,较316更佳的耐蚀性及更佳的冷加工性。
二、奥氏体钢螺栓、螺钉和螺柱机械性能三、奥氏体不锈钢高温下的机械性能和低温下的适用性(ISO 3506 & GB/T 3098.6)如果螺栓,螺钉或螺柱经过计算认为是合适的,则相匹配的螺母也会符合要求。
不锈钢知识第一篇:不锈钢的定义、种类及应用不锈钢(Stainless steel)是指具有优良耐蚀性的合金钢,主要成分为铁、铬、镍、钼等金属元素。
不锈钢的主要特点是表面光洁度高、不易生锈、抗酸碱及耐高温等特性。
不锈钢可分为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等。
其中,铁素体不锈钢适用于制造不锈钢锅、刀具等日常生活和烹饪用品;奥氏体不锈钢适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中需要强耐蚀性和耐高温的工业设备;马氏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则适用于主要强调机械强度和中高温下的耐腐蚀性的场合。
不锈钢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厨房用品、化工装备、医疗器械、建筑装饰等方面。
在医疗器械方面,不锈钢已成为主要的制造材料,主要是因为其抗腐蚀、洁净、稳定和较大的强度等优点。
在建筑装饰领域,更是运用了不少不锈钢材质,如金属门窗、建筑墙体和顶盖空间、玻璃幕墙、天花吊顶、地面等。
运用不锈钢材料,可以给人带来现代感十足、空间感强的建筑装饰体验。
总之,不锈钢具有许多优点,不仅广泛运用于各种行业领域,而且在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二篇:不锈钢的生产方式、加工方法及保养不锈钢的生产方式通常分为铸造、锻造、轧制等几种方式。
铸造是将加热的不锈钢液体倒入铸型,在室温下冷却后取出固态不锈钢件;锻造是将不锈钢加热至塑性区,用压力将其塑形成所需形状;轧制则是将加热的不锈钢坯材经过轧机压下成所需厚度的薄板。
在加工方面,不锈钢可分为切割、焊接、成型、打磨等。
切割是将不锈钢切成所需的尺寸和形状;焊接是将不锈钢进行熔接,使其在不损伤整体美观性的情况下实现多次拼接;成型则是将不锈钢制成所需要的形状,如管道、板材等;打磨则是将不锈钢表面处理成光洁度较高的状态,使其美观、抗腐蚀性更强。
在保养方面,不锈钢需注意防止划痕、异物的积聚、长期接触水和酸碱物质,以及避免接触铁制品,尤其是食品不锈钢制品应保持清洁并保管于干燥处。
此外,不锈钢的清洗应使用专业的清洗剂以及软质毛刷等工具,避免使用粗糙物体和硬质金属刷子等工具,以免引起表面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