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分论点的方法
- 格式:pptx
- 大小:53.05 KB
- 文档页数:10
如何恰当地提炼分论点_写作技巧如何恰当地提炼分论点作者/ 张丹丹在议论文写作中,同学们常犯这样两种毛病:一是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
这样的文章,再好也只能是勉强及格。
二是空洞无物,前后重复;言不成理,强词夺理;东拉西扯,越出中心论点之轨。
这样的文章,得分常在切入分以下。
究其原因,在于这部分同学认识的模糊、思维的混乱、理论水平的低下、析理方法的缺乏。
要改变“言不成理,强词夺理”之类的病状,必须在提高认识能力、理论水平的前提下,使自己的写作思维趋向“条理化”“清晰化”,学会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列出恰当的分论点。
那么该如何提炼呢?首先,要学会通过对中心论点的分析,界定中心论点的内涵,确定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同时,要弄清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例如“近墨者未必黑”的关键词在于“未必”,“争做新世纪接班人”的关键词在于“争”)。
这是能否正确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条件,也是防止犯偷换论点、转移论题等错误的关键。
比如以“自律”为题写议论文,可把中心论点确立为“自律既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又是一种锻炼好品质的方法和手段”。
相关分论点可以是:自律首先表现为自爱。
自爱就是要塑造良好的形象,珍惜自己的名誉,珍爱自己的生命。
自爱一方面要求我们美化自己的外在形象,即注意自己的服饰打扮,言谈举止要文明、优美;另一方面要求我们美化自己的内在形象,即注意塑造自己良好的道德心理品质,培养远大的志向、扎实的作风。
自爱,还要求我们自尊和自强,要爱惜自己的名誉,经受住磨难和挫折,自强不息。
自律又表现为自省。
自省即自我反省,就是经常地、冷静地回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找并克服自己的缺点并改正错误。
对自己的言行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是严于律己的表现,是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自律还表现为自控。
自控即自我控制,就是自己对自己进行监督、引导和催促。
提取论点的方法在进行学术研究、写作或辩论时,提取论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论点是整篇文章或辩论的核心观点,对于整个论文的逻辑结构和论证过程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来提取论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
一、分析文章主题和目的我们可以通过仔细分析文章的主题和目的来提取论点。
主题是文章的核心话题,而目的则是作者希望通过文章传达的信息或观点。
通过理解主题和目的,我们可以确定作者的立场和观点,从而提取出论点。
例如,如果一篇文章的主题是“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那么作者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强调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作为提取的论点。
二、分析论据和论证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论据和论证过程来提取论点。
论据是用来支持论点的事实、数据、案例等,而论证过程是作者通过逻辑推理将论据与论点连接起来的过程。
通过理解论据和论证过程,我们可以找到作者的主要论点。
例如,一篇文章的论据包括“过去十年中全球温度持续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农作物产量下降”等。
而论证过程则是通过分析这些论据,得出结论“气候变化对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气候变化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作为提取的论点。
三、分析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来提取论点。
作者的态度可以通过文章中的情感色彩、修辞手法等来体现,而观点则是作者对于问题的看法或主张。
通过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我们可以确定作者的论点。
例如,一篇文章中作者使用了激动的语言、感人的故事来描述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这表明作者强烈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并提倡采取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应该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作为提取的论点。
提取论点的方法可以通过分析文章主题和目的、论据和论证过程,以及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来实现。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论点,提高学术研究和写作的质量。
如何提取申论作文分论点:用好题干分析法今天为大家提供如何提取申论作文分论点:用好题干分析法,希望大家能好好分析题干,写出满意的作文!注意备考成功!如何提取申论作文分论点:用好题干分析法申论满分100分,作文就占了40分,分值占比比重很高,但是很多同学在作文版块得分并不高,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把握作文得分的关键——论点定档次,你的论点优劣很大程度就决定了作文的分值区间。
今天主要从作文分论点的寻找出发,来探寻如何在立意版块提升自己的作文分值。
分论点如何寻找——题干点睛法审题干:从作文题干中我们可以提取出有效信息,那具体怎么操作呢,很简单,一共分为三步走:1. 第一步:找到题干中关键词/主题词2. 第二步:找到关键词/主题词之间逻辑关系3. 第三步:重组关键词/主题词之间的关系,形成分论点例:“给定资料4”中提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
”请你从对这句话引发的思考说开去,写一篇文章。
第一步:关键词——好政策公民意愿公民理性公民德性第二步:逻辑关系——递进不仅仅是 -更是-乃至第三步:重组——串联关键词和逻辑关系,形成分论点分1:好政策可以满足公民意愿分2:好政策可以滋养公民理性分3:好政策可以提升公民德性例:“给定资料8”中提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请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结合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感受,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第一步:关键词——家仁国兴仁家让国兴让第二步:逻辑关系——递进从家到国第三步:重组形成分论点分1:一家仁,一国兴仁。
分2:一家让,一国兴让。
例:“科学、艺术和古文化对于想象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成了想象力的源泉。
”请你从对这句话引发的思考说开去,写一篇文章。
第一步:关键词——科学艺术古文化想象力第二步:逻辑关系——总分并列第三步:重组——串联关键词和逻辑关系,形成分论点分1:科学是想象力的源泉分2:艺术是想象力的源泉分3:古文化是想象力的源泉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从题干提取分论点只需要三步走,提取关键词+梳理逻辑关系=重组形成分论点,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解决不少分论点的提取,当然了,同学们分论点提取之后会有更高的要求,想要进行分论点优化,那么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三种分论点优化方法。
如何提炼并表述分论点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它具体深入地从多方面或多层次阐释和证明中心论点。
用问添法来立意设置论点或分论点,首先是设疑,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分步作答,根据答案来提炼分论点。
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问添法的要诀是问好,答案正确而形象)一、分论点的提炼方法主要有:1.分解法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
如“理想”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奋斗是理想的阶梯”,分论点对“奋斗”一语进行具体分解:①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②,是理想的阶梯;/③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一些抽象的文题,如《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一切》等常用此类结构布局谋篇来进行论证。
2.阐述法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比如华东六省中学生作文大赛中的一篇夺魁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作者在辩证地引出学习、工作应有这种精神后,便用了一组分论点来阐述它的含义: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此类形式最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阐释类的议论,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很适宜采用此类结构。
3.分类法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多角度分析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就应该分门别类地提炼出几个论点来。
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申论技巧 | 作文写作如何提炼分论点在公考考试中申论占据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申论中作文的作用却又是重中之重,很多同学在写申论文章的时候往往找不到分论点,或者分论点的写作没有进行更好的优化,导致文章的整体逻辑出现偏差,分论点表达不清晰,从而影响了整体的得分,下面就申论作文部分分论点的写作与优化方法与大家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掌握分论点的作用与提炼方法分论点是是整个文章的骨架,一篇有灵魂的文章是需要有分论点来进行支撑的,所以同学们在日常的复习中首先要重视分论点的作用,同时需要掌握分论点的提炼方法。
不同的文章分论点的提取方式与方法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灵活选择,同时注意写作的个性化表达。
比较常见的提炼方法有:从文章中寻找与主题相关的意义、从文章中寻找与主题相关的对策、从主体角度进行分析、从正反对比角度进行分析、思辨型章结构等等,通过近几年的真题分析我们会发现,目前考官的出题趋势已经不单单局限于从文章中找意义或者找对策了,而是进行多样化、灵活化出题,出题方式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五段三分式,所以在日常的备考过程中我们也要练习思辨型文章结构。
二、分论点优化的方法分论点寻找完毕,文章的主要框架就已经基本搭建起来,但是想要让大厦建造的牢固、美观还需要做修饰的工作。
传统的文论点的写法在考试过程中是不会占据优势的,需要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行润色。
以往的考生在分论点的优化部分往往会陷入误区,写作比较模板,套路,缺乏相关的个性化与深刻化表达,所以我们要结合自身的积累与写作特点进行系统的优化表达。
分论点句要简短、明了的体现在每个自然段的段首,让考官一目了然的看清楚,几个分论点之间最好句式相当,结构相同,向阅卷老师展现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就要进行句式以及词语方面的优化,尽可能的用复杂句式进行表达,词语要结合材料中的高端词,结合热点,结合日常积累的比喻修辞以及其他修饰词来进行恰当的润色,这样整体的表达效果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最终的分值自然也会较之以往会更高一些。
如何提炼观点如何提炼分论点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所以,要特别注意分论点的确立。
中心论点确定之后,如何展开论述,这是学生最犯难的时刻。
搜肠刮肚,无理可讲,蹙眉咬笔,难下一言的现象极为普遍。
即使勉强成篇,也大部分空洞无物,或直通通地摆论据,或贴标签式地下结论,更有甚者东拉西扯,越出中心论点之轨。
究其原因,在于学生认识的模糊,思维的混乱,理论水平的低下,析理方法的缺乏。
要改变这种“言不成理”“强词夺理”的现状。
笔者认为,必须在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理论水平的前提下,促使他们的写作思维趋向于“条理化”、“清晰化”,让他们学会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适当的分论点。
一、分论点几种常见的形式(一)并列式即对中心论点进行条分缕析,分解出几个分论点,以显示思维的全面性。
论证的层次作横向展开,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也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
并列式的各个分论点,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并列展开是打开和扩展思路的重要方法,从而也是使论点得到尽量充分和完善的论证的手段。
一个论点确立之后,想着可以从哪些方面论证它,把可以用来论证的方面一一联想起来,排列出来。
这样,思路就打开了。
把那些必需的方面大致上都摆出来,这样,对论点的论证就自然是充分的、周密的或是完善的了。
在并列展开的过程中,还可以用对照的形式展开分层论述,把两种事物、意思、态度或行为有意识的加以对比,以突出证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从而达到论证的目的。
先看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谈骨气》(吴晗作),“谈骨气”是一个论题型的标题,可谈的东西很多,但作者从孟子的名言入手,认为只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者中之一的就是“大丈夫”,就是有骨气的人,而这类人古往今来,不胜枚举。
因此作者把“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定为全文的中心论点,并把它切割成三个分论点,来有力地支撑这个中心论点,请看图示:分论点①富贵不能淫:文天祥宁死不屈,拒绝高官厚禄分论点②贫贱不能移:古代一贫者宁可饿死,不受嗟来之食分论点③威武不能屈:闻一多面对国民党手枪,拍案而起为了有力地论述“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中心论点,作者从经济利益、人格尊严、个人安危三个方面入手,并举出典型的事例,使每一个分论点都强有力地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如何分解论点一、怎样提炼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先确定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一)、并列式分解1、类——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
例1:勇敢a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b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c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例2:谈意气(1)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
(2)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
(3)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2、因——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例1:说“安”:确立中心: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
(假设复句)A 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
B 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
C 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目标无法实现。
例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因果复句)a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b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c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3.法——怎么样、怎么办,主要是回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法例1:谈意气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进行阐释)(1)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2)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3)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4.果——会怎样,主要是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
例1:苦是一种磨砺。
①苦可以激发进取心;②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③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
(二)、递进分解1.按议论步骤递进议论文一般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步骤来写作,环环相扣,逐步解决议论文的三个问题,这其实就是一种递进关系。
中考满分议论文写作技巧:论点提取为您整理“中考满分议论文写作技巧:论点提取”,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中考满分议论文写作技巧:论点提取提出论点的方法:议论文是通过论证的手段使人信服自己的观点,或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让人觉得它可靠、可行,也可以通过反驳别人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使错误的认识得以澄清、纠正。
我们常见的议论文的类型有一般性立论文、读后感、评论文、驳论文、驳立结合议论文、学科小论文以及杂文、小品文、随笔等。
同时,议论文与其他说理性文章应该区分开来,如明理型叙事记叙文、事理性说明文、说理散文。
一、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分为两种类型:(1)研究型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展示型结构提出论点——分析论点——证明论点二、论证方法的种类与作用:(一)举例论证法举例论证法:简称例证法,是根据需要例举一定的事实来证明观点正确的方法。
事实要求充分、确凿、有代表根据性。
举例论证法的作用:事实胜于雄辩,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二)引用论证法引用论证法:简称引证法,是引用正确的科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认定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
作用:用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着力体现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
(三)比喻论证法比喻论证法:简称喻证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来作比喻证明观点。
比喻论证法的作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证明观点,使观点更为清晰,读者更易理解。
(四)对比论证法:将一个事物的正反意见或优劣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对比论证法的作用: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第一部分,议论文提出论点的方法在考场作文中,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涉及到文章的论点怎样提出来的问题。
下面提供几种思路,供大家借鉴。
如何快速提炼精彩分论点(2)(1)学会用话题造句:1. 是什么(就内容而言)2.为什么(就原因而言)3. 怎么样(就方法而言)分论点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答案:话题《找准位置》从“是什么”的角度:1、找准位置就是正确地认识自己;2、找准位置就是要不断超越;3、找准位置就是敢于放弃。
从“为什么”的角度:1、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价值;2、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利于服务社会造福人群;3、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利于提高生活的质量;4、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名留青史;5、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成就辉煌的事业;6、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从“怎么样”的角度:1、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知己知彼;2、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审时度势;3、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不懈追求;4、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把握机遇;5、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拒绝诱惑;6、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敢于放弃。
话题《诗意地生活》诗意地生活就是心灵闲适、胸怀坦荡地生活(是什么)只有诗意地生活的人才能保持自己的操守(为什么)诗意地生活需要淡泊名利;诗意地生活需要高洁的品行(怎么样)4、纵向深化法从某一个逻辑顺序由浅入深地选出三四个分论点进行分述评析,即可。
可以有这三种顺序:①由点到面纵向深化法事物是由个体组成群体,由小群体构成大群体的。
我们看待问题,要有意识将视野放大,由一人一物一现象联想到逐层加大的群体。
如常见的个人——集体——国家民族——人类——地球所有生命如“放弃”话题,大致可说个人——民族——国家——人类对追求不可放弃。
(2)分论点设置的基本要求使用分论点的要求是: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同时要求语言表达警句化。
1.“扣得住”,是说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该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
2.“分得开”,是说所列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3.“排得顺”是说分论点的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
分得开:话题《关注》:1、关注我们学习的地方2、关注我们生活的地方1、关注市场信息的人,才能扣住时代的脉搏。
学会提取分论点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总论,写议论文,如果只是就总论谈总论,论述起来就很费力,方法也很单一,只能是不断举同一类型的例子重复论证。
如果能把一个中心论点分成若干分论点,逐层加以论述,一是论述起来有层次感,二是能增强说服力。
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提取分论点,分论点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它们之间主要有三种关系——并列关系、对比关系、层进关系,这些也正好是我们提取分论点时展开的思路。
1、并列展开。
有些中心论点本身就涉及一个问题的若干方面,就适合运用并列展开的思路提取分论点。
如一位同学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提取了三个分论点:清除堆积如山的书本,只留下最重要和最相关的东西在手头;按照重要程度来给你的学习排序;当机立断地解决问题,不要拖延。
这三个分论点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化,使中心论点得到分层论述,具体可感,有说服力。
并列展开这种提取分论点的思路并不适合所有类型的中心论点,同时也忌讳分论点过大、过空,这样的分论点对论证中心论点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比如07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是“怀想天空”,有同学写成议论文,分论点分别是:怀想天空可以促使我成长;怀想天空可以让我学会感恩;怀想天空还能让我回忆历史。
仔细分析,“怀想天空”这个文题更适合写记叙文,写成议论文也行,但用层进式的思路展开可能好一些,像上述的并列式用得很勉强。
还有同学谈“我们需要创新”,拟了三个分论点:学习上需要创新,工作上需要创新,生活上也需要创新。
这三个分论点看似并列关系,其实它们并不属于同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是涉及三个问题,这就显得大而空,无法把中心论点落到实处,不如就谈“学习”、“工作”、“生活”三者中的一个,也许能说得更透彻些。
2、对比展开。
有些中心论点很容易找到它的对立面,就适合运用对比展开的思路来提取分论点。
比如鲁迅先生主张对外来文化实行“拿来主义”,先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指出“送来”的危害,然后针锋相对地提出“拿来主义”。
提取并列式分论点的四种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提取并列式分论点的四种超棒方法呀!
第一种方法就是找同类呀!就好比你有一堆水果,苹果、香蕉、橘子,它们不就是同类嘛!比如说咱讨论“学习的重要性”,那分论点就可以是“学习能增长知识”“学习能提升能力”“学习能开拓视野”,这不都是“学习”这一大类下的具体方面嘛!
第二种方法呢,是按层面来呀!就像你盖房子,有地基、墙体、屋顶不同层面。
比如说“如何实现梦想”,那可以是“要树立坚定的信念”这是心理层面,“要制定详细的计划”这是行动层面,“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是态度层面,是不是很清晰!
第三种方法,是看因果关系哟!就好像一个链条,一环扣一环。
比如“环境污染的后果”,那分论点就可以是“导致空气质量下降”这是直接后果,“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这是进一步后果,“影响地球生态平衡”这是长远后果呀,明白不?
第四种方法,通过对比来找呀!就跟白天和黑夜一样明显不同。
像是“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那分论点就可以是“城市生活便利但压力大”,“乡村生活宁静但资源少”,两者一对比,特点就出来啦!
总之啊,这四种方法超有用的,大家可得好好掌握呀,能让你的文章瞬间变得精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