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第二单元单元综合检测(二)Word版含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3.61 MB
- 文档页数:16
单元综合测评(二)第二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山林是一个隐秘的宝库,为隐士们提供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以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活。
但有时候,这并不足够。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隐士》里曾说:“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幸福的。
”北宋时隐居龙山的孔畋,据称有田数百亩。
还有一些隐士得到了官府的赏赐或官员赞助,也饶有资财。
陈抟就屡次被皇帝接见,受到赏赐,他隐居的华山云台观也为官府修建。
这些隐士,大抵可以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
但是大多隐士并没有这么幸运,特别是山林隐士,往往是清贫的,为了“讨生活”,他们还是需要从事一两种职业,以谋生计。
农夫是隐士们最普遍的职业。
躬耕,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被视为是符合隐士身份的工作。
并且,隐士的躬耕,与求取什一之利的田舍翁不同,被赋予了一种修身的意义。
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体会着自然的韵律在土地、植物和自身之上的响应,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
正如《高士传》中所言:“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养。
”从事躬耕的隐士代不乏人。
上古有许由,春秋有老莱子,三国时的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也躬耕于南阳,静观天下之变。
渔樵也是隐士从事的一种重要职业。
不过,与自给自足的躬耕相比,渔樵因为要出售其剩余产品,不得不与人世发生联系。
但一些决绝的渔樵者仍然坚持不在俗人前露面。
如南朝人朱百年,以伐樵采箬为业,每次他将樵箬放在路边,自己走开,人们便自取樵箬,按价放钱。
朱百年仍可隐藏自己的面目。
而有一些渔樵者则选择性地出现,在人世留下雪泥鸿爪。
屈原行吟泽畔时遇到的沧浪渔父,《庄子·渔父》中假托孔子所遇到的渔父便是这样的世外高人。
渔父、樵夫来自隐士的世界,却对人世有着独特的见解,只言片语,拨醒梦中人。
渐渐地,渔樵问答亦成为世外人看世内事的一种象征。
除此之外,隐士还依托山林资源,从事其他职业,如安期生卖药,姜歧蓄养蜜蜂,范元琰种菜,傅山行医等,凡此种种,行于世间。
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4练习(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本大题共12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东篱把.酒黄昏后把:持,端起B.有暗香盈.袖盈:充满C.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尚:尚且D.舞榭.歌台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C[尚:副词,还。
]2.下列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都门帐.饮无绪A.嬉嬉钓叟莲.娃B.多情..自古伤离别C.大江东.去D.樯橹灰飞烟.灭A[例句,名词作动词,设帐;A项,名词作动词,采莲;B项,形容词作名词,多情的人;C项,名词作状语,向东;D项,名词作状语,像烟一样。
]3.下列词句按其风格分类,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A.红藕香残玉簟秋B.更那堪,冷落清秋节C.大江东去,浪淘尽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C[从词风的婉约、豪放方面来分辨。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导学号:11162065】A.词是依乐谱而填字的歌词,因而就以乐谱的调名为名,如《浣溪沙》《水调歌头》等,后来也有取诗词名句作为调名的,如《渔家傲》《南乡子》等,也称词牌名。
B.李清照的词风以靖康之变为界,前期生活富足而美满,因此词风清新活泼明朗,后期国破家亡,在大动荡的社会中,饱尝了人世间的种种辛酸,词风变得越来越悲凉凄切。
C.词兴起于唐朝,到了两宋时期,成为最具特色的文学形式。
词的风格多样,通常分为“豪放”和“婉约”两派。
从辛弃疾开始,“豪放派”逐渐成为主流。
南宋苏轼发扬光大了词的豪放风格。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学识广博,文章、诗词、书画均擅长,有《东坡乐府》。
C[C项,苏轼是北宋人。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练习题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4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54分)1、选出下列各项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遥岑远目(cén )暮霭(ǎi)酹(lèi)酒憔(jiáo)悴B、舞榭(xiè)歌台纶(guān)巾千骑(jì) 遥岑(cén)C、重湖叠巘(yán)天堑(jiàn)倩何人qiàn 堪脍(kuài)D.、鲈鱼堪脍guì珠玑(jī)参差(cī)吟啸(yín)2.下面对词作中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鹰------作者拿张翰(季鹰)和自己作比,季鹰有乡可归,而自己纵然乡思无限,却有乡难归,因为故乡仍在金人的铁蹄蹂躏之下呻吟B.寄奴------刘裕率军北伐,战胜鲜卑等军事力量,扫平中原,建立南朝刘宋王朝。
作者借英雄人物,表达自己虽年事已老仍然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
C.狼居胥------汉代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并在那里封山志庆。
作者借以表达自己渴望建立像霍去病那样的英雄业绩。
D.廉颇------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切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
2、选出对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A.图将(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这次第(次第:光景,状况)B. 回首向来萧瑟处(萧瑟:路不平)最难将息(将息:调养,保养)C.都门帐饮无绪。
(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搵英雄泪(搵:擦拭)D.一尊还酹江月。
(酹:把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
)此去经年(经年:年复一年)3、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 D )A.云树 / 绕 / 堤沙钱塘 / 自古 / 繁华B.莫听 / 穿林 / 打叶声回首 / 向来/萧瑟处C.寒蝉/凄切,对 / 长亭 /晚骤雨 / 初歇。
D..便纵有 / 千种风情更 / 与何人 / 说。
4、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
单元质量检测二(:150分 分:150分) 一、基累(共24分,每小 3分)1.以下中,加点字的音全都正确的一是 ()A .天(qi àn)戚(q ī)珠(j ī)寒蜩(tio)á....B .(q í)暮(ǎi)凝噎(y ē)惊悸(j)ì... .C. á吟(y ín) 拎起(l īn)巾(ɡu ān).(ji )... D.樯(qi án ɡ)遥岑é薄(b ó) 巷陌ò..(chn)..(m)分析:A ,“戚”qi ;B ,“” q ǐ;D ,“岑”c én 。
答案:C2.以下各中,写无的一是 ( ) A .常巷陌 寒蝉凄凉 无 惊滔拍岸B .玉枕厨 故国神游 凌歌泛夜 故西C .封狼居胥 玉簪螺髻 烟柳画 残月D .良晨好景 吟烟霞 皇北 神社鼓分析:A ,“滔”改“涛”;B ,“凌”改“菱”;D ,“晨”改“辰”。
答案:C3.以下各中,加点字没有活用的一是 ( )A .多情自古离B .竹杖芒鞋...C .楚天千里清秋D .愁雨,如同此.. ..分析:A ,“多情”形容作名,多情的人; B ,“ ”名作,;D ,“愁”意用法,以⋯⋯愁。
高中语文答案:C4.以下词句按其风格分类,与其余三项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红藕香残玉簟秋B.更那堪,冷淡清秋节C.大江东去,浪淘尽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分析:从词风的婉约、豪迈方面来分辨。
答案:C5.以下四首诗与“夕阳草树,平时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境界上相像的一项为哪一项()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零落古行宫,宫花孤独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时百姓家。
分析:D项与例句相像,都是表现事过境迁的变化。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必修4第二单元训练卷语 文 (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学界曾普遍认为,我国古代社会停滞以至僵化始于宋代。
其实,宋代是个竞争性强、开放性高的社会。
传统社会是封闭式的固态社会,人们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职业具有非运动性,和前代相比,宋代呈现较为明显的社会流动倾向。
社会流动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的变动,是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社会富有活力与否的重要标志。
面对社会流动增大的现实,宋人张载在《经学理窟》)中说:“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往往世代为官,这种状况到唐代没有根本性改变。
宋代“朝廷无世臣”,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官民之间可以转化。
沈伦原是以教书为业的穷书生,后来官拜宰相,去世后,家道随之中落。
宋代政治上的流动与科举改革关系极大。
宋代“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采取弥封、誊录等措施,平民子弟仕进的可能性增大。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华阳博议下》中说:“五代以还,不崇门阀。
”宋代门第观念相对淡薄,人们更加看重科举和官职,这些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前士庶不通婚、不交往的旧习俗有所改变,出现了“婚姻不问阀阅”“所交不限士庶”(朱熹《增损吕氏乡约》)等新现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经济色彩浓重。
中唐前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问舍”,政治权力向经济力量屈服,宋朝政府不得不减少对土地买卖的限制和干预,土地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土地所有权转换频率加快,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刘克庄《故宅》)。
单元综合检测二第二单元宋代词风(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
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
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练测新人教版必修4一、(1.A.B.C.D.2.A.凝噎B.重湖叠C.D.切3.(A.B.C.省)。
D.4.A.B.人的创作一般都是按调填词的,3拔的笔力,也一新天下耳)“乱、“会)等不易简单归类,其间或清丽,或韶秀,或清空,或旷达,常能“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刘熙载《艺概》)。
东坡以其传世的三百余首词作,为宋代词坛的百花齐放提供了全方位的表率和借鉴。
④苏轼对于宋词体制的贡献也值得一提。
唐五代词多为小令,而苏轼是宋初大量制作长调的先行者之一,后世甚而将《贺新郎》、《戚氏》等词牌的创制权寄于其名下。
长调在篇章结构、摘词敷采上需要更多的手法与技巧,而苏轼则往往能自如地将诗、文、论、赋的匠法运用其中。
但他并不斤斤于囿守音律,为了表意的需要,敢于在格律或句读上作大胆的调整。
工匠以创造突破为快而不以随俗守成为乐,苏轼作词便属于这样的类型。
6.下列对“以诗为词”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将写诗的规律运用到词体的创作上。
B.凡能入诗的题材内容均可入词。
C.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词的创作中。
D.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
7.下列对“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原因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苏词词体解放。
B.苏词感情雄驰,笔力健拔。
C.“大江东去”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比,在宣泄力度上不同。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词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词人的奇情豪气。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到了苏轼手中,词的传统被改变了,词与诗的题材已经可以混一,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B.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是全能巨匠。
无论豪放词,还是婉约词或不易简单归类的词,都感情雄驰,笔力健拔,积极向上。
C.词本是合乐的歌词,音乐对它有着很大的制约性;苏词突破了音乐的藩篱,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词与诗最终殊途同归。
综合测评(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019·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甘庸碌,不墨守成规,不畏挫.(cuō)折,以全部精力和才情奔向既定目标,赴汤蹈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与激荡在他内心的狷.(juàn)介不羁之气是多么一致。
B.“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彤.(dān)云密布,朔.(shuò)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历史”并非噱.(xué)头,而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依托,一旦历史印记被急功近利的行为粗暴抹.(mǒ)去,“文化”气息将荡然无存,“名城”必然岌岌可危。
D.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chéng)净都会永驻心中,即便身形羸(lé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精神焕发、神采熠熠。
A项,“挫”应读“cuò”。
B项,“彤”应读“tóng”。
D项,“熠熠”应改为“奕奕”。
(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可谓亮点突出。
该节目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道来....地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国宝故事,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
近两年来,该节目收获了大量粉丝。
许多观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
【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第二单元基础达标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巩固(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凝噎.(yē) 暮霭.(ǎi)堤.坝(tí) 乍.暖还寒(zhà)B.薄.雾(bó) 天堑.(qiàn)樯.橹(qiánɡ) 羽扇纶.巾(lún)C.料峭.(qiào) 堆积.(jí)巷.陌(xiànɡ) 脍.炙人口(kuài)D.珠玑.(jī) 供.应(ɡōnɡ)罗绮.(qǐ) 嬉.笑怒骂(xī)答案 D解析A项,堤(dī)。
B项,纶(ɡuān)。
C项,积(j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豪杰惊滔拍岸吟啸还酹江月B.料峭良晨美景暮霭户盈罗绮C.断鸿献愁供恨揾泪舞谢歌台D.销魂梧桐细雨纱厨栏杆拍遍答案 D解析A.滔—涛。
B.晨—辰。
C.谢—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放眼目前在大陆叱咤风云的台商,年龄大都在五六十岁之间,虽然仍有拼市场的雄心与智慧,但不得不面对即将来临的“廉颇老矣....”的处境,台商二代开始走上舞台。
B.经过几年的退休生活,那位驰骋沙场的大将军已经习惯了平淡,此时的他少了金戈铁马....的英雄气概,多了平易近人的和蔼。
C.春天的到来,为整个世界平添了一抹绿色。
在此番良辰美景....中,千万别走得太快,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找找心中的人儿,等等追赶不上的灵魂。
D.看完电视剧《雾都猎狐》,不少观众夸赞李光复将阴险狡诈的特务头目“血狐狸”残酷无情、深谋远虑....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过目不忘。
答案 D解析D.深谋远虑: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褒义词。
感情色彩不当。
这里应该用含有贬义色彩的“老谋深算”。
A.廉颇老矣:指英雄老去,难堪大任。
符合语境。
B.金戈铁马:金属制的戈,披铁甲的战马,借指威武雄壮的军队,也指战争或军旅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