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减数分裂
- 格式:ppt
- 大小:3.56 MB
- 文档页数:34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能够配对B.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状一定都相同C.一个四分体一定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一对同源染色体一定是一个四分体答案:C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A项错误。
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状一般都相同,但也有例外,如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大小、形状不同,B 项错误。
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所以一个四分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项正确。
只有两两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才能构成一个四分体,D项错误。
2.人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23个四分体,则在减数分裂Ⅰ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分别是()A.46条、92条、92个B.46条、0条、46个C.23条、46条、46个D.92条、92条、92个答案:A解析:23个四分体即23对同源染色体,有46条染色体,92条染色单体,92个核DNA分子。
3.以下细胞中既含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分裂Ⅰ中期细胞④减数分裂Ⅱ中期细胞⑤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⑥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④⑤⑥解析:有丝分裂后期及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减数分裂Ⅱ中期虽有染色单体,但不含同源染色体。
4.右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2n)在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核DNA(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正常情况下,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A.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B.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C.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互换D.无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B解析:图示表明此时细胞内的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一、自主学习情境1:小乌鸦生气的问妈妈:妈妈,你为什么把我生的这么丑,为什么没有孔雀漂亮?妈妈很无奈的说:孩子这不是我的错,这是遗传惹的祸!思考:连接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桥梁是什么?回忆:在有丝分裂中,亲代细胞将染色体进行,然后给子细胞,使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与亲代细胞。
问题探讨:(见教材P16)二、减数分裂概念(见教材P16)三、精子的形成过程(见教材P16-19)思考以下问题:1、精子形成的场所2、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名称的变化及细胞数量的变化3、理解几个概念: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与非姐妹染色单体4、各时期同源染色体的特殊行为5、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什么时期?减半原因是什么?6、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什么时期?7、1个精原细胞能形成几种精子?如果考虑交叉互换呢?8、如果不考虑交叉互换,该动物最多能形成几种精子?四、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见教材P19-20)思考以下问题:1、卵细胞形成的场所,细胞名称的变化及细胞数量的变化2、1个卵原细胞能形成几种卵细胞?3、小结:4、比较归纳精子形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提示:从染色体变化、细胞名称与子细胞数量、细胞质分配、是否变形等方面考虑)五、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变化六、受精作用(见教材P24-25)七、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见教材P25)八、巩固训练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减数分裂中配对的染色体B.在人肌细胞中没有X和Y这对同源染色体C.在人精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的染色体2、减数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的变化行为是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3、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同源染色体联会B.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C .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着丝点分裂4、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会出现A. 纺锤体出现B. 着丝点分裂C. 染色体复制D. 细胞质分裂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精原细胞滋长增大时B.第一次分裂结束时C.第二次分裂结束时D.精细胞变成精子时6、下列对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B.一个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C.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D.一对同源染色体含4条染色单体7、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你认为此细胞处于A.有丝分裂中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有丝分裂末期8、人的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在其形成配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四分体的数量是 A. 184个 B. 92个 C. 46个 D. 23个9、仅考虑核DNA,下列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相同,DNA含量一定不同的是A. 初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B. 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C. 卵原细胞和卵细胞D. 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10、卵巢中的5个卵原细胞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形成的结果是A. 20个卵细胞B. 10个卵细胞和10个极体C. 5个卵细胞和15个极体D. 5个卵细胞和5个极体11、若某动物的体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B和b表示。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Ⅰ)1.阐明减数分裂的概念。
2.阐述同源染色体、四分体、联会等概念。
(重点) 3.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
4.描述精子形成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重、难点)知识点 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的形成过程[学生用书P20]阅读教材P16~19 1.减数分裂的概念点拨 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一般有三种,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依靠减数分裂,体细胞的增殖主要依靠有丝分裂,其次依靠无丝分裂。
2.精子的形成过程 (1)形成场所:睾丸。
(2)细胞名称的变化⎭⎪⎬⎪⎫ 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初级精母细胞 ――→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精细胞――→变形 精子变形过程 (3)形成过程1.减数分裂中的相关概念(1)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①同源染色体概念: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上图甲中A 和B ,C 和D 为同源染色体。
②非同源染色体概念:形状和大小一般不相同,来源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姐妹染色单体与非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染色单体。
上图乙中1和2、3和4、5和6、7和8为姐妹染色单体;而1和3、4、5、6、7、8为非姐妹染色单体。
(3)联会和四分体①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②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
③相互关系:同源染色体――→复制、联会四分体④数量关系: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 分子。
2.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分裂阶段的比较项目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间期DNA 复制与否复制 不复制(无间期)同源染色体 有,分离 无 着丝点变化不分裂分裂染色体主要行为①同源染色体联会;②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染色体数目 2N →N (减半) N →2N →N (不减半)DNA 数目 2N →4N →2N 2N →N 染色单体数0→4N →2N2N →0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能互换对应部分C.在人的正常精子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减数分裂中联会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解析]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