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煤层气测井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5
煤层气测井评价方法第一章前言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煤层气形成于煤化作用的各个阶段;绝大部分煤层气以吸附态赋存于煤层之中;煤层的生气和储气能力都受煤变质作用程度的控制,这些特性决定了煤层气储层评价的一系列关键参数, 如煤层组分、镜质组反射率、煤层含气量等。
这些参数可用常规测井方法直接或间接获得,而且测井解释快速直观、分辨率高、费用低廉等特点,可弥补取心、试井及煤心分析这些方面的不足。
因此,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煤层气储层地球物理测井评价技术总体上可以分为煤层气储层定性识别技术、煤层气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技术以及煤层气储层综合评价分析技术。
其中煤层气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技术是其研究的核心。
目前利用测井方法可以确定的煤层气储层参数包括: a..煤层气储层的含气量(饱和度)、孔隙度(基质孔隙度和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基质渗透率和裂缝渗透率);b.煤岩工业分析参数——煤的挥发分、固定碳、灰分、水分和煤阶;c.煤层气的吸附/解吸特性参数;d.煤层厚度、深度、储层压力、温度和产能等。
由于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煤层气勘探程度普遍偏低。
煤岩的组成组分较为复杂,且各组分含量变化较大,被认为是最复杂的岩石,加之其基质孔隙.裂缝的双重孔隙系统,共同导致煤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这给测井解释带来了更大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
我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图1.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针对煤层气储层评价的测井方法和仪器设备,基本还是使用常规油气藏测井技术。
常用的测井方法包括自然伽马、井径、井温、补偿密度、补偿中子、声波时差、深浅侧向以及微球形聚焦电阻率测井等。
与常规天然气储层相比,煤层气储层具有明显的测井响应特征,即低密度、低伽马、低俘获截面、高中子、高声波时差、高电阻率等。
其中,体积密度测井是识别煤层的首选测井方法。
对于关键井,还应加测伽马能谱、偶极子声波(或阵列声波)、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等,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煤质、孔渗、地层机械性能分析。
题目煤层气的测井评制作人:刘博彪成杰朱博文崔莎莎周道琛万程贾凡解冲雷前言 (1)0.1研究目的及意义 (1)0.2煤层气测井的研究现状 (2)第一章煤层气及储层的基本特征 (4)1.1 煤层气的储层特征 (4)1. 2煤层气的赋存状态 (5)第二章煤层气的测井解释 (6)2.1 煤储层的测井响应 (6)2.1.1煤层气的电性特性 (6)2.2.2 煤层气的测井相应特征 (6)2.2储层参数的测井评价方法 (7)2.2.1煤层的深度和厚度 (7)2.2.2煤的工业分析参数 (8)2.2.3煤层含气量 (8)2.2.4渗透率和裂缝孔隙率 (8)2.2.5岩石力学性质 (8)2.3 实例分析 (9)2.3.1 煤层与围岩的识别 (9)2.3.2 煤的工业分析 (9)2.3.3 含气量 (12)2.3.4 渗透性的测井评价 (14)2.3.5 资料的处理 (15)第三章结论及建议 (17)3.1 本文得出的结论 (17)3.2 煤层气测井技术存在的煤层问题与建议 (17)参考文献 (18)前言0.1研究目的及意义煤层气俗称煤层甲烷或煤层瓦斯,是有机质在煤化作用过程中生成的、主要以吸附状态赋存于煤层及其围岩中的可燃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其次为二氧化碳、氮气等。
煤层气是一种自生自储式的天然气资源,与石油及常规天然气藏有所区别,故称为非常规天然气。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能源,煤层气资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许多国家相继加大了对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及英国等国家是较早的将煤层气作为天然气能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国家。
其中,美国是世界上开采煤层气最早、煤层气商业性开发最为成功、也是产量最高的国家。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图1-1为我国主要含气区煤层气资源分布情况。
但是,由于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煤层气勘探程度普遍偏低。
煤岩的组成组分较为复杂,且各组分含量变化较大,被认为是最复杂的岩石,加之其基质孔隙-裂缝的双重孔隙系统,共同导致煤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这给测井解释带来了更大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
测井方法在煤层气勘查中的应用王绍祥(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长庆分公司靖边项目部,陕西 榆林71-500)摘 要:煤气层的勘查过程就是将地质结构当中的资源分布进行最大限度还原的过程。
本文主要就测井方 法的应用做简单的分析,进一步的探究测井方法在煤气层勘查当中的应用。
结合煤气层内在结构的实际情况进 行有针对性的讨论,了解在勘查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和要点。
关键词:测井方法;煤气层;含气量+沉积岩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进步,在科学技术水平上也 有了质的提升。
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各项资源的 需求,不断深入开发地质层勘查技术。
优化地质层勘 测技术的识别准确度和真实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按照实际的地质分布情况进行最大化的还原,保证勘 查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客观性&1测井技术1.1解释评价方法在测井技术的评价体系当中煤气层的解释方法主要分为三类,一种是定量解释技术,另两种为储层定性识别技术和综合评价技术。
煤气层的结构经过 信息和数据的采集,进而实现内在结构的综合分析。
在评价体统当中对其行行体极式型的优化和决释,不断深入的了解煤气层的内在结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作用,最大限度的保证解释评价具有真实 性、科学性。
1.2测井技术实践煤气层勘测测井技术应用过程当中关键在于技术使用的规范性、煤质评价的准定性以及义有的象量算 算方面。
在煤质评价体系检测过程中可以通过声波时差进行判断,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只有将其本身带有的局限性进行系统上的摒弃,才能最大限度的还原煤 质质量的真实情况。
煤气层的含气量和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测井技术人员检测含气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判断储层之间的含量间接得出煤气层 的质量。
2煤层气勘查的概述煤气层的勘查主要就是对于内在结构的含有特殊沉积岩进行检测,沉积岩的内部成分构成比较复杂(如图1所示),分为水平层、斜层、交错层,且主要由高分 子有机化合物和矿物质的杂质构成。
(a)(b) (c)图1沉积岩内部层理结构尤其是内部含有的含氮指数以及甲烷气含量较为 高,同时内在独特的割理系统本身带有较强吸附性对 煤气层勘查工作带有明显的特征。
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及应用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我国对于煤的使用率在不断的增加,针对煤层的特点,设计出煤层气测井评价技术,来对煤层进行评价。
在煤层中主要是煤层储集,其具有双重孔隙的特点,主要是煤的基质微孔和割理(裂缝)系统组成。
所以在进行评价时,不能在采用传统的评价技术,这样会导致评价结果出现错误。
本文主要通过对过往的国内外煤层气测井技术的发展过程,并针对目前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并结合所应用的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为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方向。
标签: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实际应用在煤层气储层中,所具有物质的不仅仅具有储存甲烷,还具有生成甲烷的初始物质,所以在煤层的储集中,主要有两个系统构成。
在天然气储层中,天然气主要以气体的形式储存在其中,但是在煤层中的甲烷主要有三种形式存在,分别是以分子状态吸附在基质微孔的内表面上;以游离气态存在于煤层中的地层水中;以游离气态存在于煤层中的裂缝中。
和天然气的存储状态不同,不能采用评价常规天然气储层的方法。
煤层气储层测井技术是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主要方法,要加强对测井评价技术的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其技术进行提出相应的应用方式,才能更好的促进煤层气储层的测井评价技术发展。
1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系列选择目前主要的评价技术就是采用的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采用这种技术能够有效的对煤层气储层中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估计,从而得出内部煤层气储层的内部信息。
煤层气测井技术具有操作便利、可重复利用、成本低、准确率高等优势,能够改进传统技术中技术不达标的问题。
煤层气储层是跟周围的岩性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所以在进行检测时,需要对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系列进行选择。
目前主要的评价煤层气的常规测井方法有自然电位、微电极、补偿密度、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声波全波列、中子孔隙度以及井径测井等。
2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现状2.1煤层的划分、岩性识别在对煤层气储层测井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首先要对煤层气井的测井资料进行了解才能进行操作,要对煤层气层进行划分、识别,然后才能在已知种类的煤层气层上进行相应的参数计算。
煤层气勘查中测井方法的应用王江波1,黄勇灵2,王松1(1.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六地质大队,贵州遵义563000; 2.贵州省地质资料馆,贵州贵阳550001)摘要:针对煤层气勘查过程中测井方法应用的问题缺陷,文章分析了煤层气勘查测井响应的特征以及常用测井 方法的应用现状,并优化煤层气勘查测井方法的应用,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结果表明,煤层气 储层勘查测井方法的优化应用,要从全面性的角度出发,即通过应用煤心刻度测井技术来提高测井方法的可靠性。
关键词:煤层气勘查;测井;含气量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339(2017)01-0063-01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类资源开 发使用的需求越来越高。
煤层气勘查测井方法是识别储 层分布状态的重要技术,然而,其实际应用存在一定局限 性且缺乏可靠性。
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建设人员应在明 确煤层气勘查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先进的科学 技术,以满足煤层气储层勘查结果准确性的需求。
1煤层气勘查测井响应特征分析煤层气资源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沉积岩,其主要 成分有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和矿物杂质。
此外,由于其具 备的独特割理系统及较强的吸附能力,其内部的含氢指 数及甲烷气含量很高。
煤层气勘查特征作用于测井响应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即声波时差、电阻率及补偿种子测 值较高且体积密度、自然伽马以及光电有效截面测值低。
这些特征均能够为煤层气资源的测井技术应用提供依 据,为此,相关测井技术人员应根据电阻率、自然伽玛曲 线及存在的特征反应,进行煤层气资源的勘查工作。
2两种煤层气勘查测井方法的应用现状2.1采集方法相关研究表明,煤层气勘查的不同阶段,测井方法勘 查作用的目的及地质条件依据是不同的。
在此情况下,测井技术的应用方式也有所差异。
目前,可供选择的煤 层气资源勘查采集技术包括:辅助测井技术及基本测井 技术。
在当前对资源应用需求不断提高的阶段,这两种 测井采集技术难以满足实际勘探煤层气储层所在需求。
煤层气井常用试井方法及应用学号: 2010050031 姓名: 张恒煤层气井常用试井方法及应用摘要:试井测试是目前能够准确获取煤层参数的有效方法。
现从实际应用的角度,重点介绍了煤层气井常用试井方法,并对各种试井测试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进行了研究评价。
结合煤层渗透率及储层压力的特征,探讨了试井测试方法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关键词:煤层气;试井方法;应用0引言煤层气的勘探、开发离不开煤层气试井,它是对煤层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的工艺方法,它在确定煤层基本参数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主要目的是获取储层的评价参数,为煤层气井的勘探开发和生产潜能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
但煤层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它在储集、运移、产出机理方面与常规油气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目前试井测试的方法很多,主要依赖于常规油气井试井技术,尽管一些常规试井方法可用于煤层气试井测试,由于煤层气在储集、运移、产出机理方面与常规油气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些试井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我国煤储层具有低压、低渗的特点,即煤层的储层压力和渗透率普遍较低。
本文通过对煤层气常用试井方法研究评价,结合我国煤储层特点,探讨煤层气试井方法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1].1煤层气井常用试井方法煤层气试井测试方法有很多,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试井测试方法主要有DST测试、段塞测试、注入/压降测试、水罐测试,微破裂试验测试技术等1.1DST测试[2]DST测试利用钻杆地层测试器进行,依靠地层流体的流动、产出和压力恢复的过程求取地层参数,是认识测试层段的流体性质、产能大小、压力变化和井底附近有效渗透率以及目的层段被污染状况的常用手段。
煤层气井DST测试目的与常规油气井有些不同,由于煤层气多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储层中,因此煤层气井DST测试主要是了解煤储层中水的能量、割理的渗透能力、储层压力以及判断原始游离气是否存在,为下一步的改善措施提供参数依据。
DST测试方法常用于渗透率和储层压力较高的储层中。
煤层气的测井评价阳建波,文泽军,向宇亚(川庆钻探工程公司测井公司,重庆 400021) 摘 要:煤层气的开发随着国家能源需求受到重视,开发煤层气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对煤层气的评价。
测井资料在用岩心刻度后,是评价煤层气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
本文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对煤层识别和储层参数进行了计算,解决了煤层评价最关键的两个问题。
关键词:煤层气;煤层识别;声波测井;放射性测井;侧向测井;井温测井;储层参数 中图分类号:P631.8+1∶TD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23—0070—03 随着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天然气的开发进入了黄金时期。
目前中国的常规天然气储层(砂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开发多已进入中后期,开发具有替代性的煤层气就显得尤为重要。
煤层气的开发在中国方兴未艾,尤其以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具有代表性,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煤层气的基础理论问题在近些年得到了很大发展。
本文主要从实际应用入手,结合常规测井(声波测井、放射性测井、侧向测井和井温测井)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套评价煤层气储层的方法。
1 煤层的识别煤层气的开采目前多处在深度1500m以内,以山西为例,主要为山西组的4#煤层和本溪组的9#煤层(图1中的1#层)。
尤以本溪的9#煤层厚度大,分布广,顶底均有20m左右的泥岩层遮挡,利于封闭成藏。
接头调至1分头(118.5kV),中、低压接头调至额定分头,高压侧调压比例达8.4%,差动保护装置显示差流为180mA,差流大,容易引起差动保护误动作。
2.3 各侧一次电压按变压器分接头在中间档位置时的电压整定将高中低各侧一次电压定值按变压器分接头在中间档位置时的电压整定如下:110kV侧一次电压:整定为中间档分接头电压112.4kV35kV侧一次电压:仍整定为额定电压(中间档分接头)38.5kV10kV侧一次电压:仍整定为额定电压(中间档分接头)10.5kV将高压侧电压分接头调至1分头,差动保护装置显示差流为110m A。
七年级上册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数学应用题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际问题,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中,行程问题应用题是七年级上册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将结合一些例题深入探讨七年级上册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行程问题的概念行程问题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问题之一,它涉及到人们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移动和交通问题。
在数学中,行程问题通常包括两个或多个移动物体在不同时刻出发并且以不同的速度移动,要求求出它们相遇或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距离等相关问题。
行程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掌握速度、时间、距离等数学概念,并灵活运用代数方程和图形等工具进行求解。
二、行程问题的解决思路1. 确定问题类型:行程问题通常包括直线行程问题、环形行程问题、追及问题等不同类型,学生需先根据题目条件确定问题类型,然后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2. 建立方程:根据问题条件,学生需要建立行程物体的运动方程,常用的方法有代数方程、图表法等,通过方程建立解决行程问题的数学模型。
3. 解决方程:求解建立的方程,得出行程问题的具体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行程问题可能需要通过代数方程组进行求解,这就需要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三、典型例题分析1. 直线行程问题小明和小红分别从甲地和乙地同时出发,小明的速度是每小时8公里,小红的速度是每小时12公里,如果小明2小时后与小红相遇,求甲地到乙地的距离。
解题思路:我们要明确这是一个直线行程问题,小明和小红都是在直线上以不同的速度向着相向的方向移动。
我们可以建立小明和小红的运动方程:设小明和小红相遇的时间为t小时,则小明行程的路程为8t公里,小红行程的路程为12t公里。
根据题意,小明2小时后与小红相遇,可以列出方程:8*2+8t=12t解方程得到t=4带入t=4求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为8*4=32公里。
煤层气测试方法的分析评价方法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在各式各样的生产活动中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是逐年增长的,所以对此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更多的是采用煤层气进行重要的能源供给工作。
对于煤层气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主要是天然气,并且随着煤层气的不断利用,在最近一段时间内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资源面临的稀缺的问题,并且煤层气的利用与煤炭和石油的使用比较起来,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小。
以下内容则是对煤层气的应用情况以及分布范围对测试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工作。
根据以上工作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选择最适用的测试方法,为今后的煤层气的更好的使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经济实力;煤层气;天然气;测试方法;分析;评价;生态环境一、煤层气的分布及测并技术的发展现状煤层气在我国应用较为普遍,因为其作为清洁能源,能够有效的与生态环境有机的融合为一体。
并且煤层气的俗称为瓦斯,是绿色能源的一种形式,还能够为我国长期以来以低碳环保的形式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起到关键性作用。
通过相关的数据显示,我国存在着大量的煤层气资源,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要更多的对我国的煤层气资源进行定位以及相对含量的测量工作。
长期以来有相关工作人员对资源开发工作进行经验总结,与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有所区别,相比较之下,开发煤层气资源的工作相对比较复杂和繁琐,而且最主要和最关键的一个程序就是在开发煤层气资源之前进行试井工作,该项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此方法对施工地区进行层次性的测量和识别,从而有效的掌握该区域内的煤层的特征,与此同时还可以得到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储层状况等信息。
然而在开采煤层气的收尾工作阶段,由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当中,会有一部分的煤层气的稀释,从而影响到对煤层气资源分布状况等信息的判断,因此要有效的对煤层气的各个参数进行有效而准确的测量,最后对测量方法进行评估。
根据我国在资源勘察的结果进行分析,现阶段,我国仍然存在大量的煤层气资源,并且分布的范围也较为宽广,就目前探索出来的煤层气资源量大约有三十一点四六万亿立方米。
测井信息在煤层气评价中的应用煤层气是一种存于煤层的烃类气体,也称为瓦斯或煤层甲烷气。
煤层气综合地质评价的主要任务是查明煤层气的赋存规律、储层特性和资源潜力等与煤层气可开发性有关的关键控制因素。
这些资料的获得主要有三种途径:钻取煤芯作室内测试、测井和试井。
测井具有分率高、费用低廉等特点,已经成为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手段,将测井数据和煤芯、试井数据综合运用,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同时,用经过选择的煤芯和试井数据标定测井记录,就可以使用测井数据计算煤层气储层的评价参数,成为取芯和试井的替代方法。
目前评价煤层气的常规测井方法包括自然电位、双侧向(或感应)、微电极、补偿密度、自然伽玛、声波时差、声波全波列、中子孔隙度以及井径测井等。
选用不同的测井方法可以获得煤层气储层评价的各个相关参数。
(1)煤层的深度和厚度。
通常用基本的测井记录得以解决,且可以获得足够的精度。
如:密度测井和电阻率测井等。
煤层相对于围岩,物理性质差异明显,它具有密度低(密度孔隙度高)、声波时差大、中子孔隙度高、自然伽玛低、电阻率高(无烟煤是低电阻率)等特征。
通常可以采用人工解释的方法划分煤层,应注意多条曲线综合考虑。
一般说来,仪器的分辨率越高,在煤层的界面处曲线变化越陡,界面划分的精确性就越高。
(2)渗透率和裂缝孔隙度。
煤层的渗透率是煤储层评价的一个重要参数,决定了煤储层的产气能力。
利用深、浅侧向电阻率测井数据可以计算出裂缝孔隙度。
利用双侧向电阻率的测井数据采用Faivre和Sibbit两位学者提供的计算裂缝渗透率的方法,可以实现渗透率的定量评价,但是需要分析煤芯试验数据获取比例因子。
另外,微电极测井对储层的渗透也有很好的响应,但是实现渗透率参数的定量分析比较困难。
核磁共振测井是目前确定煤层有效孔隙度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3)岩石力学性质。
利用声波全波列测井可在煤层中直接获取横波时差,横波时差是研究机械特性中至关重要且较难获得的一条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