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安徽高考文综
- 格式:doc
- 大小:884.50 KB
- 文档页数:10
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言,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生动活泼地全面和谐地发展。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
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
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
学制: 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纵向的学校级别和横向的学校类型构成。
学校文化:是指有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学校管理: 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遗传决定论:认为人性个体的的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素质或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特点决定的,这种主张被称之为遗传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
辐合论:也称为二因素论。
这种儿童发展观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互相代替。
儿童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步成熟与社会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和变化的过程。
教育机智: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相容:是群体成员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彼此协调一致与谅解。
它是群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是群体团结的心理特征。
教师资格:凡志愿从事教师职业,经过权威机构审定,具备国家规定的教师条件或标准,并取得国家的教师资格证书者,就可以认定他具有“教师资格”。
2008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分析一、试题评价2008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综合试题采用了全国Ⅰ卷。
这份试卷中的政治试题与往年比较,总体要求比较平稳,体现高考改革的总体方向,而且在一些方面力争有所改进与创新,初步反映了课程改革的思想。
但在一些传统问题的解决上,仍然没有明显进步。
具体分析如下:1.各模块知识赋分比例试题中各模块知识的赋分比例比较合理,各部分约占1/3左右。
具体知识的抽样主要是根据问题情景的需要来确定,坚持了问题立意的考查要求。
但试题在考试大纲要求的165个知识点中,只考查了不到30个知识点,试题的覆盖面相对偏窄。
2.选择题评价在试题考核目标上:试题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核,其中考查分析判断能力的有第24、25、27、33题,考查原因分析的有第35题,考查对事物意义作用认识的有第26、31题,考查对材料内涵理解的有第28、29、30、32、34题。
试题重视现实问题的分析判断,联系了中日关系、自然灾害、进出口贸易、“东糖西移”、超级稻培育等问题,富有时代性和生活气息。
试题改变以往长期存在的单一的从形象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出现了从原理到具体事件判断的新思路,如24题运用中考中普遍使用的从知识到现实的命题方式,使知识与时事、现实生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值得肯定。
但在各道选择题的选项设计中,中涉及的知识点都比较集中,学科内的综合体现不足,发散性不够,致使知识跨度缩小,影响了全卷的覆盖率和信度。
同时,第25题重点考核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似乎与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关系不大,而且难度偏大。
在试题设计形式上:试题延用去年的做法,减少“一材多用”的题型,全卷只用了一组(第29-31题),使选择题素材选用的空间拓宽,考核的内容更加广泛。
卷中出现了反向选择题,并加黑点提示,避免了学生思维惯性造成的失误。
试题设计从总体上看比较严密,但也存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31题题干与题肢的衔接不太流畅,35题C选项的“两国的外交政策决定中日关系的变化”争议较大。
安徽2008年高考说明解析◆◇◆语文稳中有变注重考查基本功2008年《安徽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秉承了稳中有变的原则,与全国《考试大纲(语文)》的内容和要求基本保持一致。
考生需要注意的变化有以下几点:【考纲解读】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的“识记”部分,分别将“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改为“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改为“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新考纲将去年才加上的限制语“常用(字)”删去,这也就意味着识记范围扩大,难度增加。
这与作文评卷“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的调整一起发出了强烈的信号:国家试图以高考这一“指挥棒”来规范汉字使用;今年语文学科的考查,在加强学生基本功上有明显的提高。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点上增加上“准确、鲜明、生动”的新要求,体现了新课标的人文思想--语言运用既要体现母语思维的逻辑理性,也要彰显考生情感思维的个性。
《考试说明》的变化,对命题及评卷有直接的影响,我们应引起重视。
另外,吃透考试说明,熟稔每个考点的考查内容与范围以及考点与对应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利于提升我们的做题能力。
比如,分析综合能力是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分析”指能按照试题题干的要求找到材料中相同或不同的内容,理解各要点之间的各种关系;“综合”指把分析的内容按类别进行归纳。
考查内容主要有:文言阅读中主要信息的筛选、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等,现代文阅读还包括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鉴赏评价是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
考题涉及的内容是古典诗歌、文言文、现代文学作品等内容的鉴赏评说。
包括对诗歌的语言风格、形象特征、意象、意境等内容的赏析,对诗人表达的感情倾向的评析;对现代散文中描摹的形象、谋篇布局、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等的赏析以及对作者体现出的情感的评说等。
【复习建议】接下来的紧张复习中,考生应在前一轮全面复习知识点的基础上,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推敲各考点的解读语,结合各题型各内容的占分比例,适当推测2008年安徽卷的题型结构。
2008年安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
当地1月平均气温3℃。
完成1~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下表完成3~4题。
1982年1990年2000年总人口(万人)351677010~14岁(%)35.2714.638.515~64岁(%)58.3683.1590.3965岁及以上6.37 2.22 1.11(%)3.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4.该城市是 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
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
完成5~7题。
5.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完成8~11题8.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9.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A.30°~40° B.45°~55° C.5°~l 5° D.60°~70°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A.12月、17时 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
《赢利智慧》短信集1、心智的门槛,创造出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工具、策略。
我们过去学了无数方法、技巧和别人成功的经验,但是仍然在千变万化的现实中困惑,智慧型企业领袖刘一秒先生将会引导你领悟核心智慧,传真无限方法!某月某日的《赢利智慧》邀请您参加!——韩阳2、创新是企业生存和成长的生命,无论企业多么强大也无论其面临怎样的危机,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无止境地创新,它是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唯一途径。
创新是一种生命状态能给人带来活力。
这就是要求企业领头人必须首先要走出来丰富自身体系!某月某日智慧大师刘一秒先生将在xx举办《赢利智慧》课程,智慧课程是现代企业家必修的课程。
——韩阳3、领导者领到思想,管理者管理事务,领导者最高境界就是其他人愿意把全部放在他手上的事上,领导是一种技能,用来影响别人,让他们全身心投入,为达到共同目标征战不懈!——韩阳4、思八达智慧场,致力于帮助企业家把握方法与技巧背后的大智慧,让您运用智慧看透事物核心,从根除解决企业难题,创造处适合自己企业的机制,而是机制的创新。
刘一秒老师《赢利智慧》之《运营智慧》引爆您的智慧,推动企业不断壮大。
——叶青5、成功者都很努力,但不费力。
因为他们懂得借力使力。
主宰自我证明与事业最佳策略之一:就是有计划地想前人借智慧,用众人智慧解决众人问题者必成就大业。
刘一秒老师《赢利智慧》之《运营智慧》立足实践,大量现实案例分析。
课程贯穿了刘一秒老师十余年创办企业的智慧,从根本处扭转您的思维定势,众多优秀企业智慧碰撞,让您了解本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公司所处的阶段,并建立适合自己的赢利模式。
请你安排好时间。
——叶青6、老板选择学习,不是想学有形的方法技巧,因为(1)老板能成功都不简单(2)方法,技巧你能学会别人也能学会,学习的定义是引发新的思路和方向并促使自己深入思考。
思八达智慧场就是营造一个能量场引爆众人的智慧。
4月14日至16日上海《赢利智慧》之《运营智慧》引爆您的智慧,让您掌握运营企业之命脉,请您安排好时间!——叶青7、xx总好!认可您的人就是您的梁,您的柱。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点;事故预防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引言 (1)2.钻孔灌注桩概述 (2)2.1钻孔灌注桩的发展历史 (2)2.2钻孔灌注桩的发展动向 (2)2.3钻孔灌注桩的特点 (4)3.钻孔灌注桩施工 (5)3.1钻孔灌注桩施工准备工作 (5)3.2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5)3.2.1反循环钻孔施工工艺 (6)3.2.2正循环钻孔施工工艺 (6)3.2.3螺旋钻孔施工工艺 (7)3.2.4旋挖钻孔施工工艺 (8)4.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点 (9)4.1泥浆的制备 (9)4.2清孔 (9)4.3钢筋笼制作 (10)5.钻孔灌注桩质量事故的原因和预防 (12)5.1坍孔及预防措施 (12)5.2桩底沉渣过厚及预防措施 (12)5.3护筒失效及预防措施 (13)5.4孔斜及预防措施 (13)5.5缩颈、扩径及预防措施 (14)5.6钢筋笼偏位及预防措施 (14)5.7断桩及预防措施 (14)6.结论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7)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桥专业毕业论文1.引言随着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在高层建筑、重型厂房、桥梁、港口等工程中大量采用桩基础,桩基已成为工程中重要的基础形式,在所有桩基类型中,灌注桩应用最为普遍,其中尤以钻孔灌注桩为主。
钻孔灌注桩具有低噪音、小震动、无挤土,对周围环境及邻近建筑影响小,能穿越各种复杂地层和形成较大的单桩承载力,适应各种地质条件和不同规模建筑物等优点。
这种施工方法,可以变水下作业为水上施工,从而大大简化施工,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而且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钻孔灌注桩的桩长和桩径不断加大,单桩承载力也越来越高,同时,也使单柱单桩的设计成为现实。
2008年高考安徽卷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卷(英语)第I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满分30分)回答听力部分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前, 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你的答案转涂到客观题答题卡上.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没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 19.15B. £ 9.15C. £ 9.18答案是B。
1.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A. It’s raining.B. It’s cloudy.C. It’s sunny.2. Who will go to China next month?A. Lucy.B. Alice.C. Richard.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The man’s sister.B. A film.C. An actor.4.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meet?A. In Room 340.B. In Room 314.C. In Room 223.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restaurant.B. In an office.C. At hom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2008年高考真题精品解析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 测试题 2019.91,在三角形中,,则的大小为( )A .B .C .D .2,函数的反函数为 A . B . C .D .3,设则中奇数的个数为( )A .2B .3C .4D .54,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方程可能是( ) A .B .C .D .5,设函数则( )A .有最大值B .有最小值C .是增函数D .是减函数6,若过点的直线与曲线有公共点,则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7,若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则当从-2连续变化到1时,动直线 扫过中的那部分区域的面积为 ( )A .B .1C .D .58,12名同学合影,站成前排4人后排8人,现摄影师要从后排8人中抽2人ABC 5,3,7AB AC BC ===BAC ∠23π56π34π3π2()(1)1(0)f x x x =-+≤1()11)f x x -=-≥1()11)f x x -=+≥1()12)f x x -=-≥1()12)f x x -=+≥88018(1),x a a x a x +=+++0,18,,a a a sin(2)3y x π=+6x π=-12x π=-6x π=12x π=1()21(0),f x x x x =+-<()f x (4,0)A l 22(2)1x y -+=l [([33-(,33-A 002x y y x ≤⎧⎪≥⎨⎪-≤⎩a x y a +=A 3474调整到前排,若其他人的相对顺序不变,则不同调整方法的总数是 ( ) A .B .C .D .9,已知函数(Ⅰ)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图象的对称轴方程(Ⅱ)求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10,在某次普通话测试中,为测试汉字发音水平,设置了10张卡片,每张卡片印有一个汉字的拼音,其中恰有3张卡片上的拼音带有后鼻音“g ”. (Ⅰ)现对三位被测试者先后进行测试,第一位被测试者从这10张卡片总随机抽取1张,测试后放回,余下2位的测试,也按同样的方法进行。
2008年安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部分)2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
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D.工商部门给新办企业发放营业执照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
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12元B.12.5元C.18元D.18.75元26.近年来,我国蔗糖产业逐步由福建、广东等地向广西、云南等地转移。
“东蔗西移”、“东糖西移”一方面为东部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在西部形成新的蔗糖业基地,提升了我国蔗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这一事例表明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有利于①促进东部地压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②通过东部地区工业化带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③加强西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基础地位④西部地区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优势产业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下列企业行为中-属于不正当...竞争的是①甲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②乙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进行有奖销售,最高奖励现金1万元③丙企业通过捐建希望小学,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市场份额④丁企业为了稳定市场份额,联合行业内的其他企业达成价格协议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8.我国197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4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为9.7%;199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239.5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为3l.8%;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位,外贸依存度为73%。
这表明A.我国经济越来越脆弱B.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C.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越来越优化D.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10多个省区持续降雪.出现低温冰冻的极端天气现象,造成严重的灾害,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极大目难和损失。
绝密★启用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l至7页,第Ⅱ卷8至12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
当地1月平均气温3℃。
完成1~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下表完成3~4题。
1982年1990年2000年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0~14岁(%) 35.27 14.63 8.515~64岁(%) 58.36 83.15 90.39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3.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4.该城市是A.南京B.深圳C.西安D.沈阳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
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
完成5~7题。
5.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A.第二产业向东南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D.第三产业向东南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数学(文科)参考公式:(8)函数y= sin (2x+)图像的对称轴方程可能是A . 必要不充分条件B . 充分必要条件C . 充分不必要条件D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 在三角形ABC 中, AB=5 , AC=3 , BC=7,则/ BAC 大小为2 二 5■:3■:兀ABC .D.—3643⑹ 2函数f(x)=(-1) +1(x < 0的反函数为A.fj(x)=1- ■ x T (x > 1)B . f --2(x)=1+ .X-1 (x > 1)C . f --1(x)=1-、、x -1(x > 2)D . fj(x)=1+-xT(x > 2)88 f r(7)设(1 + x ) =a °+a 1X+…+a 8x ,贝U a °,a 1, •a 8中奇数的个数为(4) a<0是方程ax 2+1=0有一个负数根的 A . 2B . 3C . 4D . 5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P ( A+B )=PA . +PB . 2球的表面积公式 S=4 T R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4 3球的体积公式v=^ n 33P (AB ) =PA . PB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第I 卷(选择题共 6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A 为全体正实数的集合, B= (-2, -1 , 1, 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 A Q B={-2 , -1} C . A U B={0 , +s }B . (C R A )U B= (-s, 0)D . ( C R A ) A B={-2 , -1} (2 )若 AB =(2, 4),(1, 3),则 BCA . (1, 1)B . (-1 , -1)C . (3, 7)D . (-3, -7)(3)已知m,n 是两条不同直线, a , 3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若 a 丄 Y, 3〃 Y 贝U a// 3 C .若 m // a, n // a,贝U m / nB .若 m ± a, n 丄 a,贝U m / n D .若 m // a , m //3,33n n JI nA . x=——B . x=------ C. x= — D. x=—6 12 6 121(9)设函数f(x)=2 x+ -1(x<0),则f(x)xA .有最大值B .有最小值C. 是增函数D . 是减函数(10)若过 A (4, 0)的直线l与曲线(x-2)2+y2=1有公共点,则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A . (- \ 3 , '一3 ) B. [ -.3 ,、、3: C. (7 ,二)D. :二, 乜:3333X 2I(11)若A为不等式组y_0,表示的平面区域,则当a从—2连续变化到1时,动y *2直线x+y=a扫过A中的那部分区域的面积为3 7A . - B. 1 C. D. 24 412.12名同学合影,站成了前排4人后排8人,现摄影师要从后排8人中抽2人调整到前排,其他人的相对顺序不变,则不同调整方法的种数为A . C38A66B . C23A23C . C28A26D . C28A25第n卷(非选择题共90分)考生注意事项:请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3) 函数f(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一2丨一1的定义域为.log(x-1)2 2 _(14) 已知双曲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y—=1的离心率为.3,贝V n=n 12 - n5 *(15) 在数列{a*}中,a n= 4n- 低什a2+…+ a a=an2+bn,n€ N ,其中a , b为常数,则2ab= ___________ .(16) 已知点A,B,C,D 在同一球面上,AB 丄平面BCD , BC 丄CD.若AB=6,AC=2 13 ,AD=8, 三、则B, C两点间的球面距离是.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x)=cos(2x- )+2sin(x- )sin(x-).3 4 4(I )求函数f (x)的最小正周期;(n)求函数f(x)在区间卜']上的值域.12 2(18) (本小题满分12分)在某次普通话测试中,为测试字发音水平,设置了10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印有一个汉字的拼音,其中恰有3张卡片上的拼音带有后鼻音“g”.(I)现对三位被测试者先后进行测试,第一位被测试者从这10张卡片中随机抽取1张,测试后放回,余下2位的测试,也按同样的方法进行,求这二位被测试者抽取的卡片上,拼音都带有后鼻音“ g的概率;(n)若某位被测试者从这10张卡片中一次随机抽取3张,求这3张卡片上,拼音带有后鼻音“g的卡片不少于2张的概率.(19)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O-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菱形,/ ABC = - ,0A丄底面ABCD ,4OA=2,M为OA的中点.(I)求异面直线AB与MD所成角的大小;(n)求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20) (本小题满分12分)^a 3 23 2已知函数f(x)= x x (a 1)x 1,其中a为实数.3 2(I)已知函数f(x)在x=1处取得极值,求a的值;(n)已知不等式 f (x)> x'—x-a・1对任意a・(0, •::)都成立,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21) (本小题满分12分)设数列{a*}满足a i=a, a n+i=ca n+1-c, n := N*,其中a,c 为实数,且 c - 0.(I)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1 1(n)设a ,e ,0 二n(1-a n),n・N* ,求数列{b n}的前n 项和S n;(川)若0v a n< 1对任意n・N*成立,证明0v c^1.(22) (本小题满分14分)2 2x y已知椭圆2 =1(a>b>0),其相应于焦点F(2, 0)的准线方程为x=4.a bI)求椭圆C的方程;n)已知过点F1(-2,0)倾斜角为日的直线交椭圆C于A, B两点.求证:AD4近AB = 2;2 - cos 日(川)过点F1(-2,0)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交椭圆C于点A、B和D、E,求AB +DE 的最小值.则B, C两点间的球面距离是.。
2008年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3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A.北半球亚热带地区B.北半球温带地区C.南半球亚热带地区D.南半球温带地区2.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A.1000米B.2000米C.3000米D.4000米3.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A.信风的影响B.季风影响C.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D.西风的影响读下图,完成4~5题。
4.若该图表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则图中M地的海拔可能为A.25米B.30米C.45米D.50米5.若该图为北半球l000百帕等压面的高程分布图(单位:米),则N地的近地面风向是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下图为“a、b、c、d四种地理要素百分比的坐标示意图”,读后完成6~7题。
6.如果图中a、b、c、d分别代表某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的体积分数,那么该种土壤存在的问题有可能是A.矿物质含量过高,易出现土壤的盐碱化B.有机质含量太低,土壤贫瘠C.水分过多,土温下降,土壤缺氧D.空气偏少,土壤养分供应不足,导致植物枯萎7.如果图中a、b、c、d分别代表我国某自然村的四种主要农产品(依次为乳制品、玉米、蔬菜、柿子)占该村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那么该村最有可能位于A.广州市远郊B.杭州市近郊C.西安市近郊D.武夷山区读下面城市功能分区模式图,完成8~9题。
8.该城市工业区的区位特点是A.在城市中心区,沿河流分布B.远离城市中心区,临近飞机场C.位于城市边缘,沿铁路分布D.靠近商业区,沿公路分布9.在图中规划建设疗养院,宜选址在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某科考队历时4个月乘船完成了环太平洋考察,下图是根据途中某月记录数据绘制而成,该月科考活动曾多次受到台风的影响。
天和城简介一、武清区域区位武清区地处京津联络线主轴上,距北京市71公里,天津市城区13公里;距天津机场35公里,首都机场490公里;距离规划中首都二机场45公里,天津港71公里。
武清区被京沪、京津、京津塘等多条高速公路包围,区内各高速出口12个,区内任何一点到高速不到10分钟车程。
武清是京津城际高铁重要的一座经停站,该站到天津10分钟,至北京20分钟,可经地铁、城铁实现30分钟进天津主城区、45分钟到达北京中关村。
二、天和城区域交通天和城项目周边环绕着京津高速、京沪高速、津保高速及103国道,这些高速路在天和城均有入口,可实现5分钟到高速。
正在修建的天津外环北延长线与项目主干道--天和路相连接,实现5分钟车程至天津外环。
三、天和城城市规划天和城项目位于武清区新城东南部,规划用地面积11.85平方公里,总建筑规模550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10万人。
四、天和城定位以创造健康生活方式为目标,通过环境培育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以全民休闲运动为核心吸引,打造集商务会议、主题商业、休闲居住、田园风光为一体的具备旅游与城市双功能的京津旅居小镇。
五、天和城功能会议度假中心占地约38公顷,是集会议、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型休闲度假村(区)。
其中包括会议中心、滨水度假别墅、生态绿岛、迎宾广场、中央河道、休闲水广场、滨湖漫步公园等。
城市综合服务区占地约38公顷。
按欧式建筑风格打造商业小镇及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群,实现休闲、娱乐、购物、活动等功能一体化。
其中包括欧式小镇商业街、星级度假酒店、SHOPPINGMALL、生态游乐广场、商业综合体、行政中心、中央水廊、亲水广场、滨湖带状公园等。
水街特色休闲区占地约16公顷,其中包括特色(滨水)酒吧街、特色展览馆、游船码头、喷泉休憩广场、滨湖带状公园等。
滨湖商住区占地约48公顷,是以文化娱乐为主题的大型商业混合社区。
其中包括文化娱乐中心、社区服务中心、高层景观公寓、花园公寓、湖景公寓、游客中心、南湖湾生态公园、观湖亲水平台、滨湖带状公园等。
尊敬的党支部:我叫xx,现年25岁。
我于2006年月日被党支部吸收为预备党员,预备期为2006年月日到2007年月日,现已期满。
今天我向党组织提出预备党员的转正申请。
为便于党组织讨论我的转正问题,将我在预备期间的表现向党组织汇报如下,请审查。
自从被吸收为预备党员之后,在党组织的严格要求下,在支部党员的帮助下,在自己的积极努力下,我在各方面均有较大收获。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一年来,我能自觉地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实干精神统一起来。
在入党以前,自己认识到共产主义要有远大理想,要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精神,但是,如何把远大理想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并不十分清楚。
入党一年来,经过党的教育,我认识到:要把远大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首先要端正工作态度。
我在工作中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入党誓词,克服并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工作中大胆负责,遇到困难挺身而出。
牢记党对我的培养和教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并且不断加强业务技术知识的学习,做到团结同志,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充分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作为一名纪检监察人员,将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努力地锻炼自己,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为振兴作出最大的贡献。
(2)在政治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
在思想上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认真落实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和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自身实践,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入党积极分子和其他同志,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圆满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为党争光,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出贡献。
一年来,虽然取得一定进步,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现在我还是一名预备党员,我恳切希望党组织能认可我,让我转正成为一名正式党员。
今后,我将更加努力,不断改造世界观,力争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2008年皖中地区示范高中联谊会汇编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此卷分值:3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图1表示某地区天气系统剖面示意,读图并分析回答1—2题。
图11.其剖面最可能是沿下列()图EF线做出。
2.关于图1中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左侧降水区域较为开阔B.右侧降水时间短促C.在中部常为暖气团所控制D.右侧降水多在锋后东莞本地人口约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
现在东莞约有3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
读图2回答3—5题。
3.外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最主要原因是()A.东莞临近香港,海运便利B.东莞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C.东莞经济发达,电脑消费市场广阔D.东莞环境优美,科技水平高4.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B.原料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C.轻度污染工业—中度污染工业—重度污染工业D.工业分散—工业集聚—工业分散5.西南省份向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输出()①劳动力②粮食③电力④家电⑤煤炭A.①③⑤B.④⑤C.③④⑤D.③⑤瑞士自然科学院冰川委员会在发表的一份新闻公报中说,瑞士境内所有冰川在持续退缩,在某些地区冰川后退达到创记录的152米。
冰川的快速退缩对瑞士阿尔卑斯山旅游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对当地农牧业发展前景不利。
据此回答6—8题。
6.导致冰川快速退缩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量增加B.酸雨的严重C.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D.生态平衡的破坏7.关于阿尔卑斯山的自然带图谱正确的是()图38.对该地区的经济的影响可能有()A.传统旅游项目受到限制B.当地灌溉水源增多C.热量条件变差D.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下列是我国某个地区的农事安排,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9—11题。
图49.据表分析,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生产为一年一熟B.年降水量为880mmC.≥0℃积温为3800℃D.是我国湿润地区10.第三年时,田地要修耕半年,主要考虑的是()A.合理安排农事的忙季与闲季B.减少病虫害C.避免市场供过于求D.保持土地的肥力11.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D.塔里木盆地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36.(36分)2008年1月10日以来在我国发生的极为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之长,降温幅度和降水强度之大,覆盖地域之广,历史罕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绝密★启用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l至7页,第Ⅱ卷8至12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
当地1月平均气温3℃。
完成1~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下表完成3~4题。
1982年1990年2000年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0~14岁(%) 35.27 14.63 8.515~64岁(%) 58.36 83.15 90.39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3.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4.该城市是A.南京B.深圳C.西安D.沈阳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
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
完成5~7题。
5.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A.第二产业向东南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D.第三产业向东南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完成8~11题8.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A.北半球、10月B.南半球、5月C.北半球、5月D.南半球、8月9.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A.30°~40°B.45°~55°C.5°~l 5°D.60°~70°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A.12月、17时30分B.9月、17时C.6月、4时30分D.4月、5时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
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13.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
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
”该著作的作者是A.姚莹B.徐继畲C.郑观应D.严复1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采用选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C.发昌机器厂D.耶松船厂15.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
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16.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让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
这说明陕甘宁边区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C.实现了国菇两党党内合作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17.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
这一评论指的是A.中国与英、美等国签署宣言,保证团结一致打败法西斯B.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C.中国与英、美两国发表公告。
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D.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18.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19.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
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
”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B.人口爆炸性增长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D.各国间交往密切20.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
这主要反映了日本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21.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
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22.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
图4摄于1961年8月,图5摄于1989年11月之后。
它们分别反映的是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形成两个国家。
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朝鲜半岛状况的正确表述是A.两国之间缔结了和平条约B.两国均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C.美苏分别保持着军事存在D.战争使两国对峙格局固定下来2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
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D.工商部门给新办企业发放营业执照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
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12元B.12.5元C.18元D.18.75元26.近年来,我国蔗糖产业逐步由福建、广东等地向广西、云南等地转移。
“东蔗西移”、“东糖西移”一方面为东部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在西部形成新的蔗糖业基地,提升了我国蔗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这一事例表明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有利于①促进东部地压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②通过东部地区工业化带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③加强西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基础地位④西部地区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优势产业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下列企业行为中-属于不正当...竞争的是①甲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②乙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进行有奖销售,最高奖励现金1万元③丙企业通过捐建希望小学,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市场份额④丁企业为了稳定市场份额,联合行业内的其他企业达成价格协议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8.我国197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4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为9.7%;199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239.5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为3l.8%;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位,外贸依存度为73%。
这表明A.我国经济越来越脆弱B.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C.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越来越优化D.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10多个省区持续降雪.出现低温冰冻的极端天气现象,造成严重的灾害,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极大目难和损失。
有专家指出,极端天气如果发生在远古或者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地区,就不会构成如此严重的灾难。
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灾害,和时值“春运”、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以度防灾准备不足等因素共同起作用有密切关系。
鉴于此,我国政府提出,越是经济发展越要高度重视防范灾害的工作。
回答29~31题。
29.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极端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这表明①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也随之深化和发展②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和失控③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与自然界的联系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④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使人类超越自然而逐渐成为自然界的主宰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0.灾害一般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发生的,对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结果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地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③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事件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l.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①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②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自}后果③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④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2.经过近10年艰苦实验,我国科学家应用基因技术,利用水稻亚种间遗传基因的杂交优势,培育出高产稳产的超级稻新品种。
这说明①外因和内因一起构成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②在特定条件下外因构成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③外因使事物的变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④外因通过改变内部矛盾双方的地位推动事物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3.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共和制、总统制同属于民主共和制,但两者有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从本质上说在于A.所体现的阶级属性不同B.所体现的国家结构不同C.所体现的权力授受关系不同D.所体现的国家政权运行方式不同34.W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民公开征集未来5年立法项目与建议草案,10天内共收到市民意见2081件次,其中立法建议221件,60%以上的市民建议被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