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全国新高考化学备考复习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专题
- 格式:pptx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33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1.(广东省深圳市2020年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常温下,用0.1 mol ·L -1KOH 溶液滴定10 mL 0.1 mol ·L -1HA (K a =1.0×10-5)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点溶液的pH 约为3B .水的电离程度:d 点>c 点C .b 点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c (A -)>c (K +)>c (HA )>c (H +)>c (OH-)D .e 点溶液中:c (K +)=2c (A -)+2c (HA ) 【答案】D【解析】A .由溶液pH=7时消耗KOH 的体积小于10mL 可知,HA 为弱酸,设0.1 mol ·L -1HA 溶液中c (H +)=xmol/L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2-5x =1100.1-x⨯,解得x ≈1×10-3mol/L ,因此a 点溶液的pH 约为3,故A 不符合题意;B .d 点溶质为KA ,c 点溶质为HA 、KA ,HA 会抑制水的电离,KA 会促进水的电离,因此水的电离程度:d 点>c 点,故B 不符合题意;C .b 点溶质为等浓度的KA 和HA ,149W h 5a 101010K K K ---===,HA 的电离程度大于A -的水解程度,结合溶液呈酸性可知b 点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A K HA H OH c c c c c -++->>>>,故C 不符合题意;D .e 点物料守恒为:()()()2K 3A 3HA c c c +-=+,故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
【点睛】比较时溶液中粒子浓度:(1)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的电离是微弱的,且水的电离能力远远小于弱酸和弱碱的电离能力。
如在稀醋酸溶液中:CH3COOHCH 3COO -+H +,H 2OOH-+H +,在溶液中微粒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 (CH 3COOH)>c (H +)>c (CH 3COO -)>c (OH -);(2)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是微弱的,但水的电离程度远远小于盐的水解程度。
2021届二轮高考化学:电解质溶液、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答案专题:电解质溶液、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选择题1、某同学设计下列方法对A盐的水溶液进行鉴定:由此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滤液C中有Fe3+B. A一定为FeBr2C. D溶液中存在Fe(SCN)3D. B为AgBr2、如右图所示,a、b是两根石墨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铜电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装置工作时,稀硫酸溶液中c(H+)变小、c(Cu2+)变大C.稀硫酸中硫酸根离子向铜电极移动D.往滤纸上滴加酚酞试液,a极附近颜色变红3、25℃时,a mol/L 一元酸HA与b mol/L NaOH等体积混合后,pH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a=b B.a>b C.c (A-) = c(Na+) D.c (A-)< c(Na+) 4、常温下,将NaOH溶液分别加到HA、HB两种弱酸溶液中,两溶液中pH与粒子浓度比值的对数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K a=-lgK a。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HA、HB两种酸中,HB的酸性弱于HAB.b点时,c(B-)=c(HB)>c(Na+)>c(H+)>c(OH-)C.同浓度、同体积的NaA和NaB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D.向HB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所得的混合溶液中5、在T ℃时,Ba(OH)2的稀溶液中c(H+)=10-a mol·L-1,c(OH-)=10-b mol·L-1,已知a+b=12。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4的盐酸,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表所示:序号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mL盐酸的体积/mL溶液的pH①22.00 0.00 8②22.00 18.00 c③22.00 22.00 dA.a=8B.b=4C.c=9D.d=66、下图装置中a、b、c、d均为Pt电极。
电解过程中,电极b和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d。
分布系数图像1.柠檬酸(用H 3R 表示)可用作酸洗剂。
常温下,向0.1mol ·L -1H 3R 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固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 3R 、H 2R -、HR 2-和R 3-的含量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b 曲线表示HR 2-的变化B .HR 2-的电离常数为K a3=1×10-6C .pH =7时,c (Na +)=c (HR 2-)+c (H 2R -)+c (R 3-)D .pH =5时,c (HR 2-)+c (H 2R -)+c (R 3-)=0.1mol ·L -1【解析】选B 。
A 项,H 3R 溶液中加入NaOH ,先反应生成NaH 2R ,再生成Na 2HR ,最后生成Na 3R ,则图中曲线a 、b 、c 、d 分别代表H 3R 、H 2R -、HR 2-和R 3-,错误;B 项,HR 2-的电离常数K a3=)()()(--23HR R H c c c ⨯+,由图可知,HR 2-和R 3-的含量相等时,溶液的pH =6,则有K a3=c (H +)=1×10-6,正确;C 项,常温下,pH =7时,溶液呈中性,则有c (H +)=c (OH -),结合电荷守恒推知,c (Na +)=2c (HR 2-)+c (H 2R -)+3c (R 3-),错误;D 项,由图可知,pH =5时溶液中存在H 3R 、H 2R -、HR 2-和R 3-,据物料守恒可得c (HR 2-)+c (H 2R-)+c(R3-)+c(H3R)=0.1mol·L-1,错误。
2.(2020·滨州二模)柠檬酸(用H3R表示)是一种高效除垢剂。
常温时,用一定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去除水垢,溶液中H3R、H2R-、HR2-、R3-的物质的量百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a点判断H3R的第一步电离常数K a1(H3R)的数量级为10-3B.若b点溶液中金属阳离子只有Na+,则有c(Na+)=c(R3-)+c(HR2-)+c(H2R-)+c(H3R)C.pH=6时,c(R3-)=c(HR2-)>c(H+)>c(OH-)D.反应2H2R-H3R+HR2-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0x-y【解析】选CD。
专题12: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2021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浓度均为0.10mol/L 、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0lg V V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B .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C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 -)相等 D .当0lg V V =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 )()(++R c M c 增大 【答案】D【考点定位】电解质强弱的判断、电离平衡移动(稀释、升温);难度为较难等级。
【名师点晴】本题了图象方法在溶液的稀释与溶液的pH 的关系的知识。
解图像题的要领时是:先看三点,再看增减;先看单线,再做关联。
本题区分MOH 和ROH 的关键就是两线的起点pH 。
当开始时溶液的体积相同时,稀释的倍数越大,溶液的离子浓度越小,溶液的pH 就越小。
稀释相同倍数时,强碱比弱碱的pH 变化大。
2.【2021浙江理综化学】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 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pH =9.0时,c (NH 4+)>c (HCO ˉ3)>c (NH 2COO ˉ)>c (CO 32-) B .不同pH 的溶液中存在关系:c (NH 4+)+c (H +)=2c (CO 32-)+c (HCO 3-)+c (NH 2COO ˉ)+c (OH ˉ)C .随着CO 2的通入,c(OHˉ)c(NH 3·H 2O)不断增大 D .在溶液中pH 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 2COO ˉ的中间产物生成【答案】C【解析】A 、在pH =9.0时,作直线垂直于横坐标,从图上可直接看得出:c (NH 4+)>c (HCO ˉ3)>c (NH 2COO ˉ)>c (CO 32-),A 正确;B 、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 (NH 4+)+c (H +)=2c (CO 32-)+c (HCO 3-)+c (NH 2COO ˉ)+c (OH ˉ),B 正确;C 、c(OHˉ)c(NH 3·H 2O)=43244()()()()()b K c OH c NH c NH H O c NH c NH -+++⨯=⋅⨯,K b 不变,c (NH 4+)不断增大,则比值不断减小,C 不正确;D 、从图上看,pH 降低过程中,有含NH 2COO ˉ的中间产物生成,D 正确。
2021年高考化学学科考前选择专项——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1.若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其表达式为AG=lg c(H +)c(OH−)。
室温下,实验室里用0.1 mol·L-1 的盐酸滴定10 mL 0.1 mol·L-1 M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OH为强碱B.C点时加入盐酸的体积等于10 mLC.若B点加入的盐酸体积为5 mL,所得溶液中:c(M+)+2c(H+)=c(MOH)+2c(OH-)D.滴定过程中从A点到D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D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
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B.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的关系为:K sp(m)=K sp(n)<K sp(p)<K sp(q)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3.在25:时,FeS的K sp=6.3×10-18,CuS的K sp=1.3×10-36,ZnS的K sp=1.3×10-24。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CuS溶液中Cu2+的浓度为1.3×10-36 mol·L-1B.25:时,FeS的溶解度大于CuS的溶解度C.向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FeCl2、ZnCl2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Na2S,只有FeS沉淀生成D.向饱和ZnS溶液中加入少量ZnCl2固体,ZnS的K sp变大4.C1O2作为一种强氧化剂,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消毒灭菌剂,但因其易爆有毒,常用NaClO2替代。
常温下,将NaOH 固体加入到由0.1molC1O2溶于水配成的1L溶液中。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与图像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1用pH 试纸测定0.1 mol/L Na 2CO 3溶液的pH ,测得pH 约为______。
2向0.1 mol/L Na 2CO 3溶液中加入过量0.2 mol/L C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3向0.1 mol/L Na 2CO 3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测得溶液pH 约为______。
4向0.1 mol/L Na 2CO 3溶液中滴加几滴0.05 mol/L HCl ,观察不到实验现象【2021江苏适应性考试12题】例1.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a 2CO 3溶液的性质。
8涉及哪些平衡?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1用pH试纸测定0.1 mol/L Na2CO3溶液的pH,测得pH约为______2向0.1 mol/L 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0.2 mol/L 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3向0.1 mol/L 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测得溶液pH约为__8__4向0.1 mol/L Na2CO3溶液中滴加几滴0.05 mol/L HCl,观察不到实验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0.1 mol/L Na2CO3溶液中存在c(OH-)=c(H+)+2c(H2CO3)+c(HCO3-)B. 实验2反应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有c(Ca2+)·c(CO32-)<K sp(CaCO3)C. 实验3得到的溶液中有c(HCO3-)<c(CO32-)D. 实验4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 + OH- = H2O两大守恒饱和溶液:Q c=K sp定溶质NaHCO3A定溶质H+ + CO3- = HCO3-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4向0.1 mol/L Na 2CO 3溶液中滴加几滴0.05 mol/L HCl ,观察不到实验现象问题1:溶液存在哪些含碳微粒?问题2:随着HCl 的滴入,溶液中含碳微粒如何变化?问题3:如何绘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含量与pH 的关系图?①CO 32-减少,HCO 3-增加, H 2CO 3 忽略;②CO 32- 忽略,HCO 3-减少,H 2CO 3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