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表11-1 基础附加分项系数
- 格式:ppt
- 大小:138.50 KB
- 文档页数:1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了在交流 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 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其中交流110kV~550kV使用单回、同塔双回及同塔多回输电线路设计,交流750kV适用于单回输电线路设计。
1.0.3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采用节能、降耗、环保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1.0.4 对重要线路和特殊区段线路宜采取适当加强措施,提高线路安全水平。
1.0.5 本规范规定了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6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架空输电线路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用绝缘子和杆塔将导线架设于地面上的电力线路。
2.1.2 弱电线路 telecommunication line指各种电信号通信线路。
2.1.3 大跨越 large crossing线路跨越通航江河、湖泊或海峡等,因档距较大(在1000m以上)或杆塔较高(在100m以上),导线选型或杆塔设计需特殊考虑,且发生故障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的耐张段。
2.1.4 轻、中、重冰区 light/medium/heavy icing area设计覆冰厚度为10mm及以下的地区为轻冰区,设计覆冰厚度大于10mm小于20mm地区为中冰区,设计冰厚为20mm及以上的地区为重冰区。
2.1.5 基本风速 reference wind speed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30)年一遇最大值后确定的风速。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题目:刚性基础设计(一)任务书(二)目录(三)设计说明书主体设计计算书是设计计算的整理和总结,是图纸设计的理论依据,也是审核设计的技术文件之一,因此编写设计说明书是设计工作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设计资料整理(1)土壤参数(2)基础的材料(3)柱的尺寸(4)基础附加分项系数2、杆塔荷载的计算(1)各种比载的计算(2)荷载计算1)正常大风情况2)覆冰相应风3)断边导线情况要求作出三种情况的塔头荷载图3、基础作用力计算计算三种情况荷载作用下基础的作用力,选择大者作为基础设计的条件。
4、基础设计计算(1)确定基础尺寸1)基础埋深h0确定2)基础结构尺寸确定A、假定阶梯高度H1和刚性角B、求外伸长度b'C、求底边宽度BD、画出尺寸图(2)稳定计算1)上拔稳定计算2)下压稳定计算(3)基础强度计算5、画基础施工图和铁塔单线图用A3纸(按制图标准画图)见参考图6、计算可参考例11-3《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的目的。
《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课是输电线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课程设计是本门课程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系统学习和掌握本门课程中所学的内容,并且能将其它有关先修课程(如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砼结构,线路设计基础、电气技术)等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得以综合地运用;通过课程设计,能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如何应用有关资料、手册、规范等,从设计中获得一个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课程设计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刚性基础设计三、设计参数直线型杆塔:Z1-12铁塔(单线图见资料,铁塔总重56816N,铁塔侧面塔头顶宽度为400mm)电压等级:110kV绝缘子: 7片×-4.5地质条件:粘土,塑性指标I L=0.25,空隙比e=0.7基础柱的尺寸:600mm×600mm分组参数如下(注:分组参数与点名册顺序对应)参数序列号气象条件导线型号地线型号水平档距(m)垂直档距(m)学生姓名15 ⅢLGJ-240/40 1×7-9-1270-A 500 500 廖继伟四、设计计算内容1.荷载计算(正常情况Ⅰ、Ⅱ,断边导线三种情况)2.计算基础作用力(三种情况)3.基础结构尺寸设计4.计算内容(1)上拔稳定计算(2)下压稳定计算(3)基础强度计算五、设计要求1.计算说明书一份(1万字左右)2.图纸2张(1)铁塔单线图(2)基础加工图1、设计资料整理1)土壤参数地质条件:粘土,液性指标IL=0.25,空隙比e=0.7查附表15-6得,此土为硬塑(0<IL=0.25≤0.25)查表11-2得,土的内摩擦角β=35°,土的上拔角α=25°,土的压力系数m=63kN/m3,土的计算容重γS =17kN/m3 ,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a=295kN/m22)基础的材料混凝土采用C20,钢筋采用HPB235,基础型式:为阶梯刚性基础,3)柱的尺寸基础柱子段尺寸为a1=600×600mm4)基础附加分项系数查表11-1得基础附加分项系数γf=0.92、杆塔荷载标准值的计算2.1 杆塔的相关信息参数直线型杆塔:Z1-12铁塔(铁塔总重56816N,铁塔侧面塔头顶宽度为400mm);电压等级:110kV ;绝缘子:7片×-4.5;气象条件:Ⅲ;水平档距:500m;垂直档距:500m;导线型号导线外径(mm)导线面积(mm2)计算破断拉力(kN)单位长度质量(kg/km)LGJ-240/40 21.66 277.75 83370 964.3导线型号导线外径(mm)导线面积(mm2)公称抗拉强度(MPa)最小破断拉力(kN)单位长度质量(kg/hm)1X7-9-1270-A 9 49.48 1270 57.80 41.19气象条件的组合风速V(m/s)覆冰厚度b(mm)大气温度t(°C) 最大风速25 0 -5覆冰有风10 5 -5线路断线事故(一般地区)0 0 15假设地线金具重力为90N;绝缘子和金具重力为520N;2.2各种比载的计算(1)其计算过程如下:导线的自重比载γ1D (0,0);导线的冰重比载γ2B(5,0);,0(1D γ0,0(1B γ0(4D γ地线的自重比载γ1B(0,0);地线的冰重比载γ2B(5,0);导线无冰风比载γ4D (0,25);导线覆冰风压比载γ5D (5,10); 地线无冰风比载γ5D(0,25);地线覆冰风压比载γ5D(5,10);G B =γ(2)比载总结 比载(MPa/m ) 导线 地线 γ1(0,0) 34.02×10-3 81.58×10-3γ4(0,25)28.48×10-372.47×10-3 γ5(5,10) 8.55×10-328.80×10-32.3杆塔导线地线荷载标准值计算(1)运行情况1,直线杆塔的第一种荷载组合情况为:最大风速。
目录一.概述 (2)1.1工程概况 (2)1.2编写依据 (3)二.施工准备 (5)2.1接桩 (5)2.2材料点(施工驻点)选择 (7)2.3施工测量(复测) (7)2.4工地运输 (7)三.基础施工 (10)3.1混凝土杆基础施工 (10)3.2铁塔基础施工 (12)3.3基础作业工艺流程图 (20)3.4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21)四.铁塔基础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23)五.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36)六.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 (39)七.组织措施 (41)八.结束语 (42)一.概述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220kV架空输电线路全长61.5公里,全线路杆塔总共167基,其中混凝土杆82基,铁塔85基。
导线采用2×LGJQ-300分裂导线,地线采用两根GJ-50避雷线。
本工程根据地质水文资料,沿线主要地层为黄土状亚粘土,呈浅黄色、褐黄色,中密稍湿,地下水位均在8米以下。
本工程地势起伏变化较大,除电厂出口地形平坦外,其它地段地形变化大,台地多,冲沟多,部分冲沟宽而深,全线路越山河、河流、水库等较多,跨距大可供大车运输的道路很少,所以运输比较困难,大部分杆塔需人共搬运。
1.1.1工程技术特性:气象条件:最大设计风速30m/s;最大覆冰厚度10mm;电压等级:220千伏;建设性质:新建架空输电线路;导线:2×LGJ-300;地线:一根为GJ-50地线;1.1.2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线路沿线主要地层为黄土状亚粘土,呈浅黄色、褐黄色,中密稍湿,地下水位均在8米以下。
基坑开挖后若发现不良地质情况应及时通知项目部解决。
1.1.3交通状况本工程地势起伏变化较大,除电厂出口地形平坦外,其它地段地形变化大,台地多,冲沟多,部分冲沟宽而深,全线路越山河、河流、水库等较多,跨距大可供大车运输的道路很少,所以运输比较困难,大部分杆塔需人共搬运。
1.1.4线路方向1.2编写依据1.2.1《110 - 500KV架空电力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1.2.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1.2.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1.2.4《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248-2008)1.2.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1.2.6《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2006)1.2.7《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1.2.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1.2.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1.2.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二.施工准备根据审定后的施工图纸及现场情况,在开工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现场调查,工程指挥部、材料站、施工驻点的选择,器材准备,施工机具准备、检修、障碍物处理及协议,占地赔偿,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及施工技术设计,进行技术培训、新技术科研试验,施工图技术交底等。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1 总则1.0.1 为了在交流 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交流 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其流110kV~550kV使用单回、同塔双回及同塔多回输电线路设计,交流750kV适用于单回输电线路设计。
1.0.3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采用节能、降耗、环保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1.0.4 对重要线路和特殊区段线路宜采取适当加强措施,提高线路安全水平。
1.0.5 本规规定了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当本规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6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架空输电线路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用绝缘子和杆塔将导线架设于地面上的电力线路。
2.1.2 弱电线路 telecommunication line指各种电信号通信线路。
2.1.3 大跨越 large crossing线路跨越通航江河、湖泊或海峡等,因档距较大(在1000m以上)或杆塔较高(在100m以上),导线选型或杆塔设计需特殊考虑,且发生故障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的耐段。
2.1.4 轻、中、重冰区 light/medium/heavy icing area设计覆冰厚度为10mm及以下的地区为轻冰区,设计覆冰厚度大于10mm小于20mm地区为中冰区,设计冰厚为20mm及以上的地区为重冰区。
2.1.5 基本风速 reference wind speed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30)年一遇最大值后确定的风速。
杆塔+基础设计第一篇:杆塔+基础设计高压送电线路设计1、初步设计:初步设计书(附图),设备材料清册,施工组织设计,概算书2、施工设计初步设计书及附图1、总论:设计依据,设计规模及范围,建设单位及期限,主要经济及耗材指标2、电力系统3、线路路径4、气象条件5、机电部分6、杆塔和基础设备材料清册1、工程概况2、编制依据3、建设期限和施工单位4、设备材料清册施工组织设计1、技术组织措施2、沿线交通条件及工地运输3、施工综合进度概算书1、编制说明2、编制概算书3、编制大跨越概算书杆塔型式:杆塔型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电压等级、线路回数、地形、地质情况及使用条件。
1、钢筋混凝土电杆35~110kV单回路直线杆:ϕ150~190、15m~18m 220~330kV 单回路直线杆:带叉梁双杆或者带拉线八字杆ϕ190~230、27m 35~110kV双回路直线杆:A字型双杆,荷载较大时可设置外拉线35~110kV单回路承力杆:承受荷载大,需设置拉线,A字型、门型220kV单回路承力杆:一般采用双杆ϕ400,交叉拉线或八字型拉线2、铁塔高压送电线路最常用,热轧等肢角钢制造、螺栓组装。
拉线塔:塔头、主柱、拉线。
鸟骨架、上字型、猫头型:导线三角形排列门型、V型:导线水平排列内拉线门型塔:纵向能自立自立式铁塔:鸟骨架、上字型、干字型、猫头型:导线三角形排列门型、酒杯型:导线水平排列自立式双回路铁塔:六角型(鼓型)、倒伞型、正伞型、蝴蝶型(用于大跨越塔)自立式承力塔:酒杯型、干字型(简单经济、常用)3、大跨越塔:高度高、荷载大、结构复杂、耗钢量和投资较高。
大多采用组合构件铁塔(使用比较广泛)、钢管塔(空气动力特性较好、耗钢量少、维护有优势,常用于特大跨越处)、独立式钢筋混凝土塔、拉线塔(经济性显著)。
杆塔设计荷载1、杆塔上的荷载:永久荷载(杆塔自重、电线、绝缘子、金具重力)、可变荷载(风荷载、冰荷载等)、特殊荷载(电线断线引起的荷载、地震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