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2
- 格式:docx
- 大小:8.98 KB
- 文档页数:3
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造第 2 课时分子的空间构造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学习目标】 1、能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学习要点】σ键电子对、孤电子对和价层电子对的计算,VSEPR 模型【学习难点】分子立体构型的推测课前预习案一、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阅读课本 P37-38 达成填空)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以为,分子的“立体构型”是的结果。
2、价层电子对是指;价层电子对 =+;( 1)σ键电子对数:可由确立。
比如,H2O的中心原子是______,构造式是 __________,有个σ键,故σ键电子对数是______;(2)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对数:依据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立,此中 a 为,关于主族元向来说,价电子数等于;x 为;b 为;氢为 _____,其余原子等于。
阳离子: a 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减去 _______________;阴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加上(绝对值)。
2-的孤对电子数 =1/2(6+2-2*3 )=13比如: SO【预习检测】1、运用你对分子的已有的认识,达成以下表格,写出C、 H、N、O 的电子式,依据共价键的饱和性议论C、H、N、 O、F 的成键状况。
原子H C N O F 电子式可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数讲堂研究案研究一:价层电子对空间构型(即VSEPR 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内容:对AB n型的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A 价层电子对(包含成键σ键电子对和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之间因为存在排挤力,将使分子的几何构型老是采纳电子对互相排挤最小的那种构型,以使相互之间斥力最小,分子系统能量最低、最稳固。
问题 1:请你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内容,总结出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即 VSEPR 模型)(利用牙签与橡皮泥模拟)空间构型价电子对数量234VSEPR 模型形形形问题 2: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计算出以下分子的中心原子含有的σ键电子对数、孤对电子数及价层电子数。
第12章(物质结构与性质)李仕才第二节分子结构与性质考点二分子的立体构型1.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1)理论要点①价层电子对在空间上彼此相距最远时,排斥力最小,体系的能量最低。
②孤电子对的排斥力较大,孤电子对越多,排斥力越强,键角越小。
(2)价层电子对数的确定方法其中:a是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阳离子要减去电荷数、阴离子要加上电荷数),b是1个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x是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3)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与分子立体构型的关系2.用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1)杂化轨道概念: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的过程叫原子轨道的杂化,组合后形成的一组新的原子轨道,叫杂化原子轨道,简称杂化轨道。
(2)杂化轨道的类型与分子立体构型(3)由杂化轨道数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杂化轨道用来形成σ键和容纳孤电子对,所以有公式: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的σ键个数。
代表物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CO20+2=2 spCH2O 0+3=3 sp2CH40+4=4 sp3SO21+2=3 sp2NH31+3=4 sp3H2O 2+2=4 sp3(4)3.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似,如CO和N2。
等电子体的微粒有着相同的分子构型,中心原子也有相同的杂化方式。
常见等电子体与空间构型微粒通式价电子总数立体构型CO2、CNS-、NO+2、N-3AX216e-直线形CO2-3、NO-3、SO3AX324e-平面三角形SO2、O3、NO-2AX218e-V形SiO4-4、PO3-4、SO2-4、ClO-4AX432e-正四面体形PO3-3、SO2-3、ClO-3AX326e-三角锥形CO、N2AX 10e-直线形CH4、NH+4AX48e-正四面体形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学案)【学习目标】1、熟悉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初步熟悉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3、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分子空间构型间的关系。
4、熟悉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5、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6、能按照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7、进一步增强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重点知识】:分子的立体结构;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杂化轨道理论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回顾思考】1 举例说明什么叫化学式?2 举例说明什么叫结构式?3 举例说明什么是结构简式?4 举例说明什么是电子式?5 举例说明什么价电子?(第一课时)一、形形色色的分子【阅读讲义】认真阅读讲义35到37页“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处。
在阅读进程中勾出你以为重要的句子、词语、规律等,如发现新问题请写在讲义中相应地方。
认真读图2-8、2-9、2-10、2-11、2-12和36页的知识卡片等去熟悉分子的多样性,自己动手制作几种分子的模型体验分子的空间构型。
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阅读思考1】完成下表1、原子数相同的分子,它们的空间结构相同吗?2、请你利用身旁的易患材料参照讲义35、36页内容制作CO2、H2O、NH3、CH2O、CH4分子的球辊模型(或比例模型);并用书面用语描述它们的分子构型。
3、你如何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4、写出CO2、H2O、NH3、CH2O、CH4的电子式;5、观察上述分子的电子式,分析H、C、N、O原子别离可以形成几个共价键,你知道原因吗?6、如何计算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成σ键电子对、未成键电子对)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阅读讲义】认真阅读讲义37到39页“三、杂化轨道理论简介”处。
在阅读进程中勾出你以为重要的句子、词语、规律等,如发现新问题请写在讲义中相应地方。
认真读图2-15、表2-4、2-5,对比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分子构型。
煌敦市安放阳光实验学校分子的立体结构复习目标:1.能用键能、键长、键角及杂化轨道理论说明简单分子的空间结构。
2.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复习、难点:能用键能、键长、键角及杂化轨道理论说明简单分子的空间结构。
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形形色色的分子1、子分子立体结构:有直线形__、__,V形如__、__。
2、四原子分子立体结构:平面三角形:如甲醛(CH20)分子,三角锥形:如__分子。
3、子分子立体结构:正四面体形如__、__。
4、测分子体结构:红外光谱仪→吸收峰→分析。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1、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分子中的价电子对相互排斥的结果。
如:2、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
如H2O和NH3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
因而H2O分子呈V型,NH3分子呈三角锥型。
如:三、杂化轨道理论1、杂化的概念: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组合,形成一组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产生的轨道叫杂化轨道。
(1)sp3杂化: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会发生混杂,得到4个相同的轨道,夹角109°28′,称为sp3杂化轨道。
(2)sp杂化:夹角为180°的直线形杂化轨道,sp2杂化:三个夹角为120°的平面三角形杂化轨道。
[练习]完成下表。
四、配位键1、“电子对给予—接受键”被称为配位键。
一方提供孤对电子;一方有空轨道,接受孤对电子。
如:[Cu(H 20)2+]、NH 4+中存在配位键。
表示:A B电子对给予体 电子对接受体条件:其中一个原子必须提供孤对电子。
另一原子必须能接受孤对电子轨道。
2、通常把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
第2课时杂化轨道理论简介配合物理论简介▍课标要求▍1.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并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2.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要点一杂化轨道理论简介1.来源杂化轨道理论是鲍林为了解释分子的提出的一种价键理论。
2.轨道杂化与杂化轨道甲烷分子中碳原子杂化形成sp3杂化轨道过程:在形成CH4分子时,碳原子的一个轨道和三个轨道发生混杂,形成四个能量相等的杂化轨道。
四个杂化轨道分别与四个H原子的1s轨道重叠成键形成CH4分子,所以四个C—H键是等同的。
3.杂化类型与分子构型的关系杂化类型sp sp2sp3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及数目1个s轨道1个p轨道1个s轨道1个s轨道3个p轨道杂化轨道的数目杂化轨道间的夹角180°空间构型直线形正四面体形实例CO2、C2H2BF3、苯、乙烯CH4、CCl43要点二配合物理论简介1.配位键(1)概念:成键的一方提供孤电子对(配体),另一方面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电子对给予—接受键”,是一类特殊的键。
如在四水合铜离子中,铜离子与水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是由水分子提供给予铜离子,铜离子接受水分子的孤电子对形成的。
(2)表示:配位键可以用A→B来表示,其中A是孤电子对的原子,叫做体;B是孤电子对的原子。
例如:2.配位化合物(1)定义:与某些(称为)以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2)配合物的形成举例Cu2++2NH3·H2O===Cu(OH)2↓+2NH+4;Cu(OH)2+4NH3===[Cu(NH3)4]2++2OH-;[Cu(NH3)4]2++SO2-4+H2O=====乙醇[Cu(NH3)4]SO4·H2O↓滴加氨水后,试管中首先出现蓝色沉淀,氨水过量后沉淀逐渐溶解,滴加乙醇后析出深蓝色晶体Fe3++3SCN-Fe(SCN)3溶液颜色3渐溶解,为什么?考点一杂化轨道与分子的构型1.杂化与杂化轨道(1)①杂化轨道数等于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
促敦市安顿阳光实验学校杂化轨道理论、配合物理论一、选择题1.下列分子的中心原子是sp 2杂化的是 09440309( )A .PBr 3B .CH 4C .H 2OD .BF 3答案:D解析: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的对数+中心原子的σ键个数,A 、B 、C 采用的都是sp 3杂化。
2.(双选)下列各组离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相同的是 09440310( )A .NO -3、ClO -3 B .SO 2-3、CO 2-3C .NH +4、PH +4 D .SO 2-3、SO 2-4答案:CD解析:可以由VSEPR 模型来判断离子的立体构型,再判断杂化轨道类型。
NO -3中N 原子上无孤电子对[12(5+1-3×2)=0],ClO -3中Cl 原子上孤电子对数为1[12(7+1-3×2)=1],分别为平面三角形和三角锥形,N 、Cl 原子采取sp2和sp 3杂化。
同理,SO 2-3中S 原子上孤电子对数为1、CO 2-3中C 原子上无孤电子对,S 、C 原子分别采取sp 3、sp 2杂化。
因此,SO 2-3、SO 2-4中S 原子均为sp 3杂化。
3.用过量硝酸银溶液处理0.01 mol 氯化铬水溶液,产生0.02 mol AgCl沉淀,则此氯化铬最可能是 09440311( )A .[Cr(H 2O)6]Cl 3B .[Cr(H 2O)5Cl]Cl 2·H 2OC .[Cr(H 2O)4Cl 2]Cl·2H 2OD .[Cr(H 2O)3Cl 3]·3H 2O答案:B解析:0.01 mol 氯化铬能生成0.02 mol AgCl 沉淀,说明1 mol 配合物的外界含有2mol Cl -。
4.由配位键形成的离子[Pt(NH 3)6]2+和[PtCl 4]2-中,中心原子铂的化合价是 09440312( )A .都是+8B .都是+6C .都是+4D .都是+2答案:D解析:NH 3是中性配位体,Cl -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配离子[Pt(NH 3)6]2+和[PtCl 4]2-中,中心原子铂的化合价都是+2。
促敦市安顿阳光实验学校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1课时分子的立体构型(1)知识归纳一、形形色色的分子单原子分子(稀有气体)、双原子分子不存在立体构型,多原子分子中,由于空间的位置关系,会有不同类型的立体异构。
1.子分子——直线形和V形化学式立体构型结构式键角比例模型球棍模型CO2直线形______H 2O V形105°2.四原子分子——平面三角形和三角锥形化学式立体构型结构式键角比例模型球棍模型CH2O 平面三角形120°NH3三角锥形107°3.子分子化学式立体构型结构式键角比例模型球棍模型CH4________ 109°28'4.其他多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多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形形色色,异彩纷呈。
如白磷(P4,正四面体)、PCl5(三角双锥)、SF6(正八面体)、P4O6、P4O10、C60(“足球”状分子,由平面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组成)、C6H12(环己烷)、C10H16(烷)、S8、B12(硼单质)的立体构型如图所示。
P4(正四面体) PCl5(三角双锥)SF6(正八面体)P4O6P4O10 C60椅式C6H12船式C6H12C10H16S8B12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含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价层电子对_____________的结果,价层电子对是指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对,包括______________和中心原子上的_____________(未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
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由于_________作用而趋向于尽可能远离以减小排斥力,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立体构型。
电子对之间的夹角越大,排斥力_______。
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电子对数成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价层电子对立体构型分子的立体构型典例2 2 0 直线形直线形BeCl23 3 0三角形三角形BF3 2 1 V形SnBr24 4 0四面体___________ CH4 3 1 三角锥形NH3 2 2 V形H2O3.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立体构型,而分子的立体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的立体构型,不包括孤电子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_《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教学案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本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内容比较丰富。
首先,在第一章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基础上,介绍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接着,在共价键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
最后介绍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并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说明了“相似相溶”规则、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等。
化学2已介绍了共价键的概念,并用电子式的方式描述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过程。
本章第一节“共价键”是在化学2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的第一章学过的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概念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共价键,通过电子云图象的方式很形象、生动的引出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它们的差别,并用一个“科学探究”让学生自主的进一步认识σ键和π键。
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中,首先按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直间给出了三原子、四原子和五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并配有立体结构模型图。
为什么这些分子具有如此的立体结构呢?教科书在本节安排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来判断简单分子和离子的立体结构。
在介绍这两个理论时要求比较低,文字叙述比较简洁并配有图示。
还设计了“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内容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理论。
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中,介绍了六个问题,即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除分子的手性外,对其它五个问题进行的阐述都运用了前面的已有知识,如根据共价键的概念介绍了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根据化学键、分子的极性等概念介绍了范德华力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电负性的概念介绍了氢键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极性分子与非非极性分子的概念介绍了“相似相溶”规则;根据分子中电子的偏移解释了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强弱等;对于手性教科书通过图示简单介绍了手性分子的概念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的应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1课时分子的立体结构与理论预测学习目标:
1、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能根据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3、了解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活动一:认识形形色色的分子
1.观察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思考并完成下表
3.测定分子的立体构型的实验方法有多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亂活动二:借助分子结构的立体模型,探究性学习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1、结合P35图2—8,思考完成以下思考题
(1)>同为三原子分子,CO2和H?0分子的空间结构却不同,什么原因?
(2人同为四原子分子,CHQ与NH?分子的的空间结构也不同,什么原因?
2、探究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1)写出H、C、N、0等原子的电子式:
(2)写出C0“ H?O、NHx CH2O. CH4等分子的电子式.结构式及分子的空间结构:
(3)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4)完成课本P40思考和交流
[反馈训练]
1.完成下表
A. C2H2B・ BF3C・ NCI3 D・ SF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