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烧伤科疾病护理_常规

烧伤科疾病护理_常规

烧伤科疾病护理_常规
烧伤科疾病护理_常规

烧伤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病室要求】

1、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安全。

2、保持病室适宜温、湿度。病房温度18~20℃,湿度50%~60%;

3、病室定时通风,每日2~3次。

【消毒隔离】

1、每日督促保洁人员定时用0.1%~0.5%有效氯溶液擦拭病室物品表面和地板、病床、床头柜等。

2、预防交叉感染,嘱病人勿串病房,绝探视人员入病室。

3、工作人员进入病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

4、接触病人前后清洗或消毒双手,进行治疗护理操作必须戴口罩、帽子。

5、接触创面的物品须为无菌状态。

6、污物按生活垃圾及污染垃圾分类管理,不得混清,不得随意丢弃。

7、病室床单、被罩、枕套应保持清洁,污染后随时更换。

8、病人出院后床单位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体温>40℃或<36℃,立即通知医生,每隔30分钟至1小时测体温并记录。

2、定时观察尿量、尿色、性状、尿比重的变化,休克期尿量应保持在80~100ml/h。

3、定时观察病人神志或精神状态。

4、评估病人创面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5、观察有无消化系统症状。

6、及时了解各种检验结果。

7、评估治疗效果。

【基础护理】

1、做好晨晚间护理。

2、保持正常皮肤、毛发、口腔、会阴、肛门、指(趾)甲清

洁。

3、定时翻身、叩背、按摩每2小时1次。

4、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5、胃管的护理

(1)选择粗细合适的胃管,固定松紧适宜。

(2)鼻饲前要抽取胃容物,观察食物是否排空,有无出血,判断胃管是否在胃。

(3)每次滴入食物后用温开水冲洗胃管。

(4)注意鼻饲饮食的温度与量,温度一般为38~40℃:每次注入量<300ml。

(5)胃肠减压的病人注入药物后应夹闭胃管l~2小时,并尽量减少搬动病人,防止呕吐。

(6)留置胃管期间,口腔护理2次/天,并进行鼻腔的清洁,滴入石蜡油1~2滴/天,以保护鼻黏膜。

(7)胃管每周更换1次。

(8)卧翻身床的病人,翻身前妥善固定,以防脱出。

6、尿管的护理

(1)保持尿管通畅,防止受压、扭曲、脱出等。

(2)用0.05%碘伏棉球擦拭尿道口及尿管外露部分2次/天,严格无菌操作。

(3)定时开放尿管,休克期开放1次/小时,待回吸收期可夹闭尿管,2~4小时开放一次,或病人有尿憋感时再开放尿管,准确记录尿量。

(4)观察尿色、量、性状,并注意尿道口有无漏尿及分泌物等。

(5)尿管末端(包括尿袋)应低于耻骨联合。

(6)病情许可在留置尿管期间鼓励病人多饮水。

(7)尿管每周更换一次。

(8)如发现尿色、量、性质发生改变,应及时留取尿标本,并通知医生。

7、外周静脉输液的护理

(1)合理选择静脉,遵循由远端到近端的原则,选择离创面5cm以外的正常部位进行穿刺,严格无菌操作。

(2)及时巡视病房,观察液体是否通畅。

(3)输入刺激性药物时,应尽可能稀释至最佳浓度,并与血管非刺激性药物交替输注。

(4)输入的药物应现用现配,各种药物应掌握配伍禁忌。

(5)留置针留置不能超过3天,如未到3天穿刺部位皮肤出现红肿等现象应立即拔除。输液毕应用0.9%生理盐水5~lOml封管,超过6小时应重新封管,并交班。

【翻身床的护理】

1、初次翻身前应向病人详细介绍翻身的目的、重要性、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及缓解对策,使病人配合操作。

2、翻身前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重危病人应准备急救药物。

3、俯卧位将床头摇起10°~20°,防止因发生体位性水肿,而导致病人呼吸困难;双足应自然下垂,防止足背受压。

4、头面部烧伤病人,仰卧位时可将床头部抬高40°~45°;双足用挡脚板支撑保持90°,防止足下垂。

5、双腋、腹股沟、会阴等部位烧伤的病人,将四肢放置于搁手板、搁脚板上,充分外展,暴露创面。

6、病人俯卧位时如突然出现心跳骤停,应徒手将病人翻转仰卧,立即抢救。

7、翻身床用毕,应彻底清洗消毒并定期检修,各部位上油,保证良好性能。

8、指导并训练病人翻身床上进食和大小便。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1、危重患者入院时,护士要了解危重患者病情,查看患者神志、皮肤、粘膜、口腔、肢体活动情况、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

2、正确安置患者,对躁动、意识不清的患者正确使用约束带并加用床档。注意保护创面,四肢适当约束,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污染。

3、病室保持安静,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减少对患者的刺激。护士长协调,安排人力,必要时安排特护小组。

4、开放静脉通路2条以上,应用套管针,保持静脉通路通畅。根据24小时总量及病情需要安排补液,做到晶胶体交替输入,水分平均输入。

5、持续氧气吸入,保持气道通畅。有头、面、颈烧伤、吸入性损伤未行气管切开者需密切观察呼吸,准备好气管切开的一切用物。

6、遵医嘱予以多参数监护,48~72小时更换心电监护电极片一次,防止皮肤损伤,根据病情设置报警、监护参数界值。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神智、尿量、尿色的变化,观察末梢循环,烦渴症状有无改善。休克期患者禁忌翻身和搬动。

7、给予患者留置尿管,观察并记录尿色、量、性质及平均每小时尿量。在导尿管通常的情况下,成人尿量应高于30ml/h,儿童应高于15ml/h,婴幼儿10ml/h左右,根据尿量调节输液的速度和种类,当发现少尿和无尿时应先检查输尿管的位置是否有堵塞和脱出,检查时需无菌操作。

8、护士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时及时准确记录护理记录。严防并发症的发生。详细准确记录出入量,按要求每8小时小结,24小时总结。危重患者病情及治疗观察要点,及时、准确地记录在护理记录上,并用书面、床头两种形式交接班。

9、及时准确采集各种血、尿、便、痰及引流物标本并及时送检。同时密切关注化验结果。护士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用药注意三查十对,杜绝差错的发生。

10、对有心力衰竭、呼吸道烧伤、老人和小儿在补液时需特别注意速度,勿过快,需要时用输液泵控制滴速,防止短时期输

入大量的水分,口、鼻腔或气管套管有大量泡沫样痰,呼吸困难,要警惕肺水肿的发生。

11、高热、昏迷、抽搐多见于小儿,尤其是头面部深度烧伤者要加强观察及时处理。

12、护士应给予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使之配合治疗。

热烧伤护理

【概念】

烧伤一般系指热力,如热液(热水、热油、热汤)、火焰、炽热金属(溶化的液体或炽热的固体)、蒸汽和高温气体等所致的组织损伤,主要是皮肤损害。严重者可伤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关节、神经、血管,甚至脏。由于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微波等所致的组织损害与热力引起的一般病理变化、临床过程相近,因此临床上习惯将它们所致的组织损伤也称为烧伤。

【评估要点】

1、致伤因素。

2、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及有无其他合并症。

(2)烧伤面积、深度、部位、严重程度。

(3)疼痛程度。

3、对烧伤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4、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

1、现场急救及护理

(1)迅速脱离致热原。

(2)保护烧伤创面,避免再次损伤。

(3)评估病人疼痛程度,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药物。

(4)有复合伤的病人,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5)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立即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补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7)安慰病人,稳定其情绪。

2、休克期补液护理

(1)定时监测病人意识状态、血压、心率、脉搏、呼吸及尿量的变化,遵医嘱随时调整补液速度。

(2)遵医嘱选择补液途径,安排补液种类和方法。

3、创面护理

(1)根据创面情况,遵医嘱定时涂抹外用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