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3.19 MB
- 文档页数:17
人体上皮组织的知识点总结一、人体上皮组织的结构1. 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上皮细胞是一种长方形、多角形、圆柱形等形状的细胞,它们通常具有密集的细胞核和位于细胞边缘的薄膜特征,这种结构使得上皮细胞能够密集排列在表面组织中,形成一层层的细胞排列。
此外,上皮细胞还具有明显的细胞膜和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2. 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上皮组织具有紧密排列的细胞、细胞间粘结结构、基底膜和基底细胞等特点。
上皮细胞通过细胞间连接物质和细胞间连接蛋白将细胞连接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基底膜是上皮细胞下方的一层特殊结构,它由胶原纤维、粘多糖和糖蛋白组成,通过它与周围结缔组织相连接。
基底细胞则是上皮细胞与基底膜结合部位的细胞,这些细胞在损伤修复和细胞再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上皮组织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上皮组织中并不含有血管和神经,其供血和神经支配主要来自于基底膜下的结缔组织。
上皮细胞通过基底膜上的多孔性结合细胞膜与周围的结缔组织相连接,并通过基底膜上的细胞外基质和血管联系起来。
二、人体上皮组织的功能1. 保护功能上皮组织形成了人体的外界屏障,能够防止有害物质、微生物和其他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内部,起到了保护人体的作用。
例如皮肤表皮就是一层上皮组织,它能够防止水和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内部。
2. 分泌和吸收功能上皮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胃粘膜上皮细胞分泌胃液,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肠液等。
此外,上皮细胞还能够吸收营养物质,如肠上皮细胞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吸收到血液中。
3. 分泌性排泄功能一些上皮细胞能够分泌排泄生理活性物质,如肾小管上皮细胞能够排泄尿液中废物,皮脂腺上皮细胞能够分泌皮脂等。
4. 感觉功能某些上皮组织具有感觉功能,如视网膜上皮细胞能够感知光线刺激,而嗅上皮细胞能够感知气味等。
5. 反应性功能上皮细胞对外界刺激能够做出相应的反应,如上皮细胞在受到损伤时能够进行再生,从而保持组织结构的完整。
三、人体上皮组织的分类上皮组织按其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依照细胞层数的多少分,可分为单层上皮和多层上皮。
基础医学教研室第三章 基本组织人体解剖学基础基础医学教研室二. 腺上皮和腺•定义: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腺—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器官•分类:按有无导管分为:v 外分泌腺: 分泌物经导管排出,如汗腺、唾液腺等v 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释放入血,如甲状腺、肾上腺等分泌部导 管基础医学教研室1.分泌部:由一层细胞围成分类根据分泌部的形状可分为:管状腺 泡状腺 管泡状腺外分泌腺的结构基础医学教研室1.分泌部:根据分泌物性质可分为: 浆液性腺 粘液性腺 混合性腺外分泌腺的结构混合性腺泡浆液性腺泡外分泌腺的结构2.导管:直接与分泌部连通,由单层或复层上皮构成。
基础医学教研室基础医学教研室三. 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1.游离面•2.基底面•3. 侧面—细胞连接基础医学教研室微绒毛•形态—•功能— 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吸收 •分布— 小肠、近曲小管等LM— 线状(纹状缘、刷状缘) EM— 细胞膜+细胞质(内含微丝)基础医学教研室微绒毛LM基础医学教研室纤毛(cilium )•形态—•功能— 节律性定向摆动、排出异物 •分布— 呼吸道上皮细胞LM— 长而粗的突起EM— 细胞膜+细胞质(微管)基础医学教研室纤毛LM纤毛的摆动基础医学教研室位置:EP 与C·T 之间半透膜功能:支持、连接、物质交换基膜:特殊细胞间质2.基底面基础医学教研室位置:肾小管等处形态:LM—基底纵纹质膜内褶基底纵纹EM—细胞膜向内凹陷有许多线粒体功能:扩大基底面 有利于物质交换基础医学教研室细胞连接模式图基础医学教研室。
简述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及功能上皮组织,这个名字听上去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它就像是我们身体的“护卫队”,负责保护、吸收和分泌,简直就是身体的“多面手”。
今天咱们就来轻松聊聊这位“隐形英雄”的特殊结构和功能,让大家对它刮目相看。
1. 上皮组织的结构1.1 细胞紧密相连首先,上皮组织的细胞就像拼图一样,紧密地贴在一起,几乎没有缝隙。
这样一来,外面的细菌和有害物质就很难“钻空子”,想要入侵我们身体可没那么简单。
就好比一堵坚固的城墙,把我们身体保护得严严实实。
1.2 基膜的支撑再说说上皮组织底下的“基膜”。
它就像是上面的“天花板”有了“地基”,支撑着整个结构。
基膜为上皮细胞提供了坚实的依靠,同时也在滋养着这些细胞,保持它们的活力。
可以说,上皮组织就像是一个热闹的市场,基膜则是默默奉献的“市场管理员”。
2. 上皮组织的功能2.1 保护功能咱们的上皮组织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护。
想想吧,每天我们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挑战,比如阳光、灰尘、细菌等等。
上皮组织就像是我们身体的铠甲,能有效阻挡这些外界的“攻击”。
这就好比你穿上了一件厚厚的外套,不怕寒风刺骨。
2.2 吸收和分泌除了保护,上皮组织还负责吸收和分泌。
比如,肠道里的上皮细胞就像是一个个勤劳的小工人,负责把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吸收进来。
而皮肤上的汗腺则在努力排出体内的废物,就像是在为身体“洗澡”。
可以说,上皮组织是个全能选手,保护、吸收、分泌样样精通。
3. 上皮组织的种类3.1 变换多样上皮组织可不是单一的,它根据不同的功能和部位,分成了很多种类。
比如,皮肤上的表皮细胞是“坚硬型”,适合抵御外界侵害;而肠道内的上皮细胞则是“柔软型”,方便吸收养分。
这就好比不同的工具,各司其职,各有各的妙用。
3.2 适应能力强上皮组织的适应能力也相当强,能够根据身体的需求进行调整。
就像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能在不同的比赛中展现出最佳状态。
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上皮组织都会通过分泌汗液或油脂,来保持身体的“舒适度”。
第二章: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被覆上皮的分类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微绒毛、纤毛、紧密连接、缝隙连接、桥粒、基膜)蛋白质分泌细胞的光、电镜结构特点简称上皮,具有极性,即细胞的不同表面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明显差别,典型表现在单层上皮细胞。
构成: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细胞外基质游离面——朝向身体的表面或有腔器官的腔面;基底面——与游离面相对的朝向深部结缔组织的一面;侧面——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面。
上皮基底面附着于基膜上,并借此与结缔组织相连,因上皮内大都无血管,所需营养依靠结缔组织内血管提供,营养物质透过基膜渗入上皮细胞间隙。
上皮组织内可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根据功能分类:杯状细胞:形似高脚酒杯,底部狭窄,含深染的核,顶部膨大,充满分泌颗粒。
颗粒中哈有黏蛋白(一种糖蛋白,PAS反应阳性)故称黏原颗粒。
黏蛋白分泌后,与水结合形成黏液,有润滑和保护上皮的作用。
腺上皮是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要成分的上皮。
腺是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
腺细胞分泌:酶类、黏液和激素等。
外分泌腺——分泌物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如汗腺、唾液腺)。
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为激素)释入血液(如甲状腺、肾上腺)外分泌腺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
导管可有分支,分泌部呈管状、泡状或管泡状。
①根据外分泌腺的形态分类:单管状腺、单泡状腺、复管状腺、复泡状腺和复管泡状腺。
②根据导管有无分类:单腺和复腺。
③根据腺细胞种类分类:用于消化、呼吸系统。
腺泡(acinus)——泡状和管泡状的分泌部。
腺细胞多呈锥形,由于分泌部不同而形态各异。
在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中的腺细胞一般可为浆液性细胞和黏液性细胞两种,其他系统的腺细胞各具特点。
杯状细胞:形似高脚酒杯,底部狭窄,含深染的核,顶部膨大,充满分泌颗粒。
颗粒中哈有黏蛋白(一种糖蛋白,PAS反应阳性)故称黏原颗粒。
黏蛋白分泌后,与水结合形成黏液,有润滑和保护上皮的作用。
浆液性细胞属于蛋白质分泌细胞,主要分泌酶类。
上皮组织应试考题(一)名词解释1.微绒毛 2.纤毛 3.细胞衣4.紧密连接 5.桥粒 6.缝隙连接7.中间连接 8.基膜 9.质膜内褶10.半桥粒 11.腺上皮 12.腺体13.内分泌腺 14.外分泌腺 15.单细胞腺16.浆液腺 17.粘液腺 18.混合腺19.顶浆分泌 20.全浆分泌 21.局浆分泌22.连接复合体(二)填空1.上皮组织的主要特点是细胞成份(1)、细胞间质(2)、细胞有(3)。
上皮细胞的游离面上常常有三种特殊结构,即(4)、(5)、(6);侧面上常常有四种特殊结构,即(7)、(8)、(9)、和(10);基底面上常常有三种特殊结构,即(11)、(12)、和(13)。
2.多细胞的外分泌腺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
根据两者的形态结构特点,这类腺体可分为5种,即单泡状腺、单(1)、复(2)、复(3)和复(4)。
没有导管的腺体称(5)。
3.腺上皮细胞的分泌方式通常有三种,即(1)、(2)和(3)。
分泌蛋白性分泌物的细胞内,粗面内质网(4),这类外分泌腺称(5);分泌糖蛋白性分泌物的细胞内,粗面内质网比较(6),高尔基复合体(7),分泌物粘稠,这类外分泌腺体称(8)。
既分泌粘液又分泌浆液的外分泌腺体称(9)。
4.按照功能不同,上皮组织主要分为三类,即(1)、(2)、(3)。
根据上皮的细胞层数,被覆上皮可分为两类,即(4)和(5);根据细胞的形态,单层上皮又可分为四种,即(6)、(7)、(8)和(9);根据表层细胞的形态,复层上皮又可分为三种,即(10)、(11)、和(12)。
(三)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甲状腺属A.单细胞腺B.外分泌腺C.粘液腺D.内分泌腺2.杯状细胞属A.多细胞腺B.浆液腺C.单细胞腺D.内分泌腺3.上皮组织中没有A.细胞B.细胞间质C.神经末梢D.血管4.微绒毛的结构中没有A.细胞膜B.细胞质C.微管D.微丝5.纤毛的结构中没有A.微管B.细胞质C.细胞膜D.微丝6.细胞衣的化学成份是A.蛋白质B.脂肪C.核酸D.寡糖链7.微绒毛和纤毛位于上皮细胞的A.基底面B.游离面C.侧面D.细胞质8.在上皮细胞的侧面没有A.桥粒B.半桥粒C.缝隙连接D.中间连接9.在基膜的结构中不包括A.透明板B.细胞膜C.基板D.网板10.基膜产生于A.结缔组织B.上皮组织C.基板和网板D.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11.不影响腺细胞结构完整性的分泌方式是A.全浆分泌B.顶浆分泌C.局浆分泌D.内分泌(四)问答题1.试述上皮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上皮细胞有三个面,即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
上皮组织与其功能相适应,在上皮细胞的各个面上常形成各种特殊结构图2-8。
图2-8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模式图1 上皮细胞的游离面1 微绒毛有些上皮细胞的游离面上常见有许多细小的指状突起,这种突起称为微绒毛。
光镜下的微绒毛呈隐隐可见的纹理样结构,称为纹状缘或刷状缘。
电镜下微绒毛外包细胞膜,内为细胞质,胞质中有许多纵行的微丝。
微线的舒缩可使微绒毛轻度伸缩图2-8,2-9。
微绒毛可使细胞的表面积扩大,有利于物质的吸收。
故吸收功能旺盛的细胞,游离面的微绒毛发达。
图2-9微绒毛(右图为微绒毛、纤毛扫描电镜图)2 纤毛纤毛是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能摆动的较长的突起,比微绒毛粗而长,光镜下就能比较清楚地分辨。
纤毛能够有节律地向一个方向摆动,犹如表浪起伏,能把粘附在细胞表面的分泌物和颗粒状物质向一定方向推送。
如呼吸道腔面的纤毛细胞,其纤毛的摆动可把吸入的灰尘和细菌排出。
纤毛的结构比微绒毛复杂。
电镜下,纤毛的表面有细胞膜,内为细胞质,其中有纵向排列的微管。
微管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中央为两条完整的微管,周围有9组成对的双联微管图2-10。
微管的结构与纤毛的摆动有关,可能是微管的相互滑动,导致纤毛的摆动。
图2-10纤毛(右图为电镜图)2上皮细胞的侧面相邻上皮细胞的侧面,除有细胞衣、少量的细胞间质和钙离子粘着外,还形成几种特殊的细胞连接,主要有紧密连接、中间连接、缝管连接和桥粒图2-8,2-11。
细胞连接除了在上皮细胞的侧面存在之外,在其它细胞,如肌细胞和神经细胞间也存在。
图2-11上皮细胞的侧面连接1 紧密连接 又称闭锁连接,主要位于上皮细胞的顶端。
立体形态呈斑状、点状或带状,围绕细胞周围,故又称闭锁小带图2-8,2-11。
电镜下显示,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呈网状的嵴,嵴与嵴相接处的细胞膜外层的颗粒状镶嵌蛋白相互紧贴,细胞间隙消失,故称紧密连接。
紧密连接具有机械性连接和封闭细胞顶端细胞间隙的作用。
上皮组织的结构特征
上皮组织是人体中最常见的组织之一,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组织工程,癌症治疗和生物医学研究。
在本文中,将会讨论上皮组织的结构特征,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组织。
第一步:细胞形态和排列
上皮组织的细胞呈多边形或长条形,排列紧密,形成单层或多层上皮组织。
细胞间存在细小的细胞间隙,这些细胞间隙称为锁突。
这种排列方式使得上皮组织具有较强的保护功能,可以有效地防止外部环境对内部组织产生侵害。
第二步:基底膜
上皮组织的下方都有基底膜,是由胶原纤维和多糖所构成的。
基底膜是细胞外基质的一部分,与上皮细胞形成了牢固的结合。
基底膜能够提供支持和保护,防止细胞的流失和渗出。
第三步:上皮细胞的特异性
不同种类的上皮细胞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形态。
例如,肝脏中的上皮细胞有许多微绒毛,便于吸收和分泌,而肾脏中的上皮细胞则有特殊的滤过功能,能够过滤出特定的分子和离子。
这种差异使得上皮组织能够完成各种不同的功能。
第四步:细胞极性
上皮细胞具有极性,其中有两个重要的极性,即基底面和顶面。
基底面朝向基底膜,顶面朝向上皮表面。
这种极性使得上皮细胞能够对外部环境做出快速的响应,并调节离子、分子和水分的流动。
综上所述,上皮组织具有许多独特的结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上皮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正是由于这些特殊性质,上皮组织成为许多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的重要对象。
位于上皮游离面的特殊结构上皮被广泛分布在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表面,起着保护和吸收等功能。
而在上皮的游离面上,存在着一些特殊的结构,这些结构具有独特的形态和功能,为上皮细胞提供了更大的表面积和更高的功能性。
一、微绒毛微绒毛是一种位于上皮游离面的特殊结构,其主要分布在吸收功能较强的上皮细胞上。
微绒毛由数以千计的微小纤毛组成,具有较高的表面积,能够增加细胞的吸收能力。
举个例子,小肠上皮细胞上的微绒毛能够增加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从而提高消化吸收效率。
此外,微绒毛还能够增加细胞与周围环境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物质的交换和传递。
二、纤毛纤毛是一种位于上皮游离面的特殊结构,其主要分布在呼吸道、生殖道和眼睛等器官的上皮细胞上。
纤毛由数以百计的纤毛纤维组成,具有高度的运动性。
通过纤毛的协同运动,能够将周围液体或气体沿着上皮游离面方向流动,起到清除异物和保持环境稳定的作用。
例如,呼吸道上皮细胞上的纤毛能够将灰尘和病原微生物向上推动,防止其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三、鳞状上皮细胞鳞状上皮细胞是一种位于上皮游离面的特殊细胞类型,其特点是细胞扁平且密排,类似于鳞片的形状。
鳞状上皮细胞主要分布在皮肤、口腔和食管等部位的上皮组织中。
由于细胞间的紧密排列,鳞状上皮细胞能够有效阻止外界物质的渗透和侵入,起到保护作用。
此外,鳞状上皮细胞还能够减少水分的流失,维持组织的湿润度。
四、腺体腺体是一种位于上皮游离面的特殊结构,其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物质。
腺体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两种类型。
内分泌腺主要分泌激素等物质,如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等;外分泌腺主要分泌消化液、汗液和泪液等物质,如胃和乳腺等。
腺体的分泌物质能够起到保护、滋润和消化等作用,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位于上皮游离面的特殊结构包括微绒毛、纤毛、鳞状上皮细胞和腺体等。
这些结构不仅能够增加表面积、提高吸收和排泄能力,还能够保护上皮细胞、维持组织稳定和调节体内环境。
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名词解释:1、上皮组织:简称上皮,由排列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呈膜状结构。
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
2、组织:分化相同(形态、结构、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与由这些细胞产生的细胞间质形成的有机结构。
由组胚早期细胞发育而来。
3、被覆上皮:由排列紧密而规则的、形态相似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共成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柱毛柱状上皮,变移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
上皮组织特殊结构:1、游离面:细胞衣、微软毛、纤毛、微皱襞。
2、侧面: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相嵌连接。
3、基底层: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
4、腺上皮:由腺细胞组成并以分泌为主要功能的上皮。
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5、感觉上皮:上皮组织在和外界接触的过程中分化成具有特殊感觉机能的上皮,又称神经上皮。
6、结缔组织:由少量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组成,但细胞种类多。
分为固有结缔组织、支持细胞、血液和淋巴。
7、固有结缔组织:由少量种类繁多的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组成,具有联系、连接、保护、贮存等作用。
又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结构、脂肪组织。
8、支持细胞:支持性结缔组织,又分为软骨组织和骨组织。
9、血液和淋巴:血液由血细胞和细胞间质(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淋巴细胞。
10、肌肉:肌肉是机体活动的动力器官,能够接受刺激而发生收缩。
11、肌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肌细胞之间发布有少量的结缔组织及其中的血管和神经。
又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12、桥粒:上皮细胞相邻接面深层,间隙20-30nm(大小不等的点,相连接),隙间含中间线,膜内侧有致密附着板,并发出微丝、板块状连接。
一种很牢固的细胞连接。
13、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称神经元,其形态多样,结构复杂,能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
14、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组织辅助部分,无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但具有支持、营养、绝缘、保护和修复的作用,数量多于神经元。
举例说明上皮组织的结构上皮组织是人体中最常见的一种组织类型,它覆盖着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如皮肤、内脏器官、血管、神经等。
上皮组织的结构复杂多样,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举例说明。
一、按形态结构划分1. 单层扁平上皮:这种上皮组织的细胞形态扁平,排列成单层,如肺泡壁上皮、毛细血管内皮等。
2. 单层立方上皮:这种上皮组织的细胞形态立方或近似正方形,排列成单层,如肾小管上皮、卵巢表面上皮等。
3. 单层柱状上皮:这种上皮组织的细胞形态长柱状,排列成单层,如胃肠道黏膜上皮、输尿管上皮等。
4. 多层上皮:这种上皮组织的细胞形态多样,排列成多层,如皮肤表皮、口腔黏膜上皮等。
二、按功能划分1. 吸收上皮:这种上皮组织的细胞形态扁平或立方,排列成单层,主要分布在消化道、肾小管等处,具有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
2. 分泌上皮:这种上皮组织的细胞形态柱状或立方,排列成单层或多层,主要分布在胃肠道、肝脏、胰腺等处,具有分泌消化液、激素等物质的功能。
3. 保护上皮:这种上皮组织的细胞形态多样,排列成单层或多层,主要分布在皮肤、口腔、鼻腔等处,具有保护身体免受外界伤害的功能。
三、按特殊结构划分1. 毛细血管内皮:这种上皮组织的细胞形态扁平,排列成单层,具有微小血管的内膜形成作用,同时也是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交换界面。
2. 神经上皮:这种上皮组织的细胞形态柱状或立方,排列成单层,主要分布在嗅粘膜、视网膜等处,具有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3. 脑室上皮:这种上皮组织的细胞形态柱状或立方,排列成单层,主要分布在脑室内壁,具有分泌脑脊液的功能。
综上所述,上皮组织的结构复杂多样,不同的上皮组织在形态结构、功能和特殊结构上都有所不同。
对于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来说,了解上皮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组织学与胚胎学难点解析组织学与胚胎学难点解析泰山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上皮组织本章难点:ﻪ上皮组织得特殊结构上皮组织得游离面、基底面与侧面形成一些特殊结构、以适应上皮组织得功能。
ﻪ它们包括:ﻭ微绒毛、纤毛、细胞连接、基膜、质膜内褶与半桥粒。
ﻪﻭ难点解析:ﻪ 1、微绒毛与纤毛两者概念常混淆不清。
ﻭ纤毛与微绒毛均为细胞游离面伸出得突起。
ﻪ电镜下,表面均为细胞膜, 中轴为细胞质.不同得就是纤毛粗而长,在光镜下可见, 具有定向节律性摆动得能力,分布于呼吸道与生殖管道, 清除异物或助动。
ﻪﻭ电镜下细胞质内含纵向排列得微管(9+2 结构),其根部与基体相连。
ﻪﻭ而微绒毛比较细小,光镜下瞧不清,功能就是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吸收功能。
ﻪ在吸收功能活跃得上皮细胞如小肠吸收细胞与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游离面有密集得微绒毛,分别形成光镜下所见得纹状缘与刷状缘。
电镜下内含纵行微丝,其下端附于终末网。
ﻪﻭ2、细胞连接几种连接方式得名称叫法易忽略, 在上皮细胞之间得位置易颠倒。
ﻪﻭ细胞连接因在上皮组织讲,对其分布有得认识模糊,或误认为仅存在上皮细胞之间.ﻪ因其结构较抽象,不会描述。
ﻪﻭ上皮细胞侧面得特化结构叫细胞连接,只有在电镜下才能瞧得到。
ﻭ由浅入深有以下几种方式:ﻪ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与缝隙连接。
ﻪ⑴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ﻭ位上皮细胞侧面顶端, 呈点状或带状围绕细胞周围。
ﻪ电镜下相接处细胞膜外层得嵌入蛋白紧贴在一起,形成网格状嵴, 嵴上得嵌入蛋白紧贴, 封闭细胞间隙,可防止物质穿过,具屏障作用.⑵中间连接又称黏着小带:位紧密连接下方,多呈环行带状。
ﻭ电镜下两细胞膜间有15~20nm得间隙,内有低电子密度得丝状物质,胞质面有薄层致密物质与终末网得微丝附着, 除黏着作用外, 还有维持细胞形状与传递收缩力得作用。
ﻪ⑶桥粒就是最牢固得一种连接方式。
呈大小不等得斑块状。
ﻭ电镜下两细胞膜间有20~30nm得间隙, 内有低密度得丝状物质,并有一条致密得中间线,由丝状物质交织而成, 胞质面有致密物质构成得附着板, 并有直径10nm 得张力丝附着板上, 再折回胞质中.有强得抗机械刺激、抗摩擦作用, 在皮肤表皮、食管上皮等处发达。
上皮组织,也称为上皮,是一类重要的组织类型,覆盖在人体和其他多细胞生物体的外部和内部表面。
它由大量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形成一个紧密的结构,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紧密的细胞排列:上皮组织的细胞排列非常紧密,形成了连续的单层或复层结构。
这种排列方式使得上皮组织能够有效地抵抗外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保护下面的组织不受伤害。
2. 细胞间连接:上皮细胞之间通过各种连接方式,如桥粒、紧密连接等,保持组织的完整性。
这些连接使得上皮组织成为一个整体,防止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3. 丰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上皮组织由大量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细胞间质包括基质和纤维,它们为上皮细胞提供支持和营养。
4. 特殊的分化结构:上皮组织中的细胞可以根据其位置和功能进行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例如,在消化道的上皮中,可以分化出分泌消化酶的腺细胞、吸收营养的吸收细胞和保护细胞的杯状细胞等。
上皮组织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功能:上皮组织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能够有效地抵抗外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保护下面的组织不受伤害。
2. 吸收功能:上皮组织能够吸收营养物质、氧气和水分等,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 分泌功能:上皮组织中的腺细胞能够分泌各种物质,如消化酶、激素等,参与人体的代谢和调节。
4. 排泄功能:上皮组织参与人体的排泄过程,通过分泌和排泄机制将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物质排出体外。
5. 信息传递:上皮组织中的细胞能够通过信号分子传递信息,调节组织的生理功能和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6. 屏障作用:上皮组织能够形成屏障,阻止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同时保持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7. 修复和再生:上皮组织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当受到损伤时,能够迅速修复和再生,维持组织的完整性和功能。
总之,上皮组织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保护、吸收、分泌、排泄、信息传递、屏障作用和修复再生等。
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特殊结构
上皮细胞基底面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它是上皮细胞与基底膜之间的界面。
这个结构在维持上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上皮细胞基底面由基底膜和上皮细胞的细胞外基质组成。
基底膜是一种由胶原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糖蛋白等组成的薄膜,它位于上皮细胞的下方,起着支持和保护上皮细胞的作用。
上皮细胞的细胞外基质则由一系列分泌物质组成,包括胶原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糖蛋白、蛋白酶和生长因子等。
上皮细胞基底面的主要功能是维持上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基底膜提供了上皮细胞所需的支持和保护,使其能够保持正常的形态和结构。
同时,基底膜还能够调节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促进其正常发育和功能。
上皮细胞的细胞外基质则能够调节上皮细胞的代谢和信号传导,影响其生长、分化和功能。
除了维持上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外,上皮细胞基底面还具有其他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例如,它能够调节上皮细胞的细胞外基质降解和重建,影响上皮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此外,上皮细胞基底面还能够调节上皮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上皮细胞基底面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它在维持上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节上皮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上皮细胞基底面能够影响上皮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从
而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