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习题精选(有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三节《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典型例题(北师大版
初二上)(7套)典型例题7
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假设前t /3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后2t /3时刻的平均速度为9m/s ,那么这段时刻t 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假设物体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那么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 . 选题角度:考查平均速度的明白得和应用.
解析: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求某段位移或某段时刻内的平均速度,必须用这段位移和所用时刻之比求解.依照平均速度公式t
s v =
〔1〕总位移t t s s s 3
293621⨯+⨯=+==8t (m) ∴ 平均速度t
t t s v 8===8m/s 〔2〕总时刻462/32/21s s s t t t =+=+=(s) ∴ 平均速度4/'21s s t t s v =+==4m/s。
高一物理(3)快慢变化的运动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2特点:二: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1定义:2公式:三:瞬时速度和瞬时速率1定义: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比较例题:1.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先以72 km/h 的速度行驶20 km,又以108 km/h的速度行驶10 km,则汽车在这30 km中的平均速度为( )A.0 m/s B.22.5 m/s C.25 m/s D.81 m/s2.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4 m/s,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8 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7 m/sB.5 m/sC.6 m/sD.5.5 m/s3. 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0.1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0.25 m/s B.0.2 m/sC.0.17 m/s 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为某校学生开展无线电定位“搜狐”比赛,甲、乙两人从O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A点搜到狐狸,两人的搜狐路径已在图中标出,则( )A.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B.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C.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D.甲的路程等于乙的路程5.某列火车在一段长为30 km的平直轨道上行驶,行驶的平均速度为60 km/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列火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0.5 hB.这列火车一定以60 km/h的速度在这段路程中运行C.这列火车如果行驶60 km的路程,用的时间一定是1 hD.60 km/h是火车在这段路程中的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之和的一半6.如图所示,为某同学下课后到食堂吃饭的路线图,他从教室先到水房打了一壶水,然后再到食堂吃饭.他从教室到水房的时间为100 s,打水的时间为60 s,从水房到食堂的时间为40 s.若教室到水房的距离为100 m,水房到食堂的距离为40 m,那么(1)整个过程该同学从教室到食堂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整个过程该同学从教室到食堂的平均速率为多少?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火车以速度v通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指平均速度8. 子弹以900 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 min 行驶了18 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 km/h,则( )A.900 m/s是平均速度B.900 m/s是瞬时速度C.54 km/h是平均速度D.54 km/h是瞬时速度练习:1.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平均值大小相等C.有A、B两个物体,如果A物体的平均速度较大,则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是vA>vBD.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2.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情况有如下记录,则记录中表示瞬时速度的有( )A.质点在前5 s内的速度是8 m/sB.质点在第7 s末的速度是12 m/sC.质点通过某一路标时的速度是15 m/sD.质点通过某一路段的速度为10 m/s3.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一时刻的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速度一定等于零C.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在任一时刻的速度D.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在任一时刻的速度4.(10分)如图所示,曲线是甲的s-t图像,直线是乙的s-t图像,根据图中的数据求:(1)前5 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2)前10 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3)最终甲的平均速度.5.(10分)如图是一位同学利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纸带旁边是一把最小刻度为1 mm 的刻度尺,试计算拖着纸带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AC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在B点的瞬时速度.6、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一辆坦克。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B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的平均值相等C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D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解析: 当时间非常小时,物体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在这段很小时间内的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故A 正确;平均速度是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比值,而不是各时刻瞬时速度大小的平均值,故B 错误;根据定义,平均速度的大小不是平均速率,故C 错误;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是路程跟时间的比值,故D 错误.答案: A2.在下列各种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 .赛车飞跃某栏杆时的速度为80 m/sB .火车由北京到天津以36 km/h 的速度行驶时为慢车,快车的速度可达100 km/hC .远程炮弹射出炮口时的速度为2 000 m/sD .某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步行速度为 m/s解析: 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时间.赛车飞跃某栏杆时的速度为80 m/s ,对应的是某一时刻的速度不是平均速度;火车由北京到天津以36 km/h 的速度行驶时为慢车,快车的速度可达100 km/h ,对应的是一段时间,因此是平均速度;远程炮弹射出炮口时的速度为2 000 m/s ,对应的是某一时刻的速度不是平均速度;某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步行速度为 m/s ,对应的是一段时间,因此是平均速度.答案: BD3.对速度的定义式v =x t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 与运动的位移x 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 成反比B .速度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 和时间t 都无关C .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解析: v =x t是计算速度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此式只说明计算速度可用位移x 除以时间t 来获得,并不是说v 与x 成正比,与t 成反比.答案: BCD4.列车沿平直铁路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列车的位移越大,其速度也越大B .列车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其速度必越大C .列车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保持不变D .列车在任何10 s 内的位移一定等于任何1 s 内位移的10倍解析: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相等的. 答案: BCD5.对于平均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与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B .平均速度的大小一定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C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D .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认为等于瞬时速度解析: 要抓住平均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与速率的定义进行比较、理解.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的大小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只有速度均匀变化时才满足这种关系.答案: CD6.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解析:由图可知,甲从距原点x0处出发,乙由原点出发,故两物体出发点相距x0,A 对;两图线都是倾斜直线,即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对;甲开始计时就出发,乙在计时后t1才出发,故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1,C对;甲、乙图线的斜率分别为负值和正值,表明甲向负方向运动,乙向正方向运动,甲、乙运动方向相反,D错.答案:ABC7.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经历不同的时间后都到达B地,甲运动的时间较长,则( ) A.甲的平均速率一定比乙小B.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小C.甲的瞬时速度一定比乙小D.甲、乙通过的位移一定相等解析:甲、乙两车的位移相等,因甲车运动时间较长,由v=xt知,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小.但其路程不一定相同,即甲的平均速率不一定比乙小,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不一定比乙小.答案:BD8.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级强烈地震,道路、桥梁全部毁坏,车辆无法通行.为迅速赶往汶川县城实施救援,武警战士徒步越过重重障碍,沿着崎岖的山路行军60 km,用了5小时到达汶川县城,随即展开紧急救援,以下关于武警战士行军的速度和速率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是 m/sB.各时刻的速度均为 m/sC.平均速率是 m/sD.各时刻的速率均为 m/s答案:C9.2009年7月16日,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16日从浙江舟山某军港启航,于7月30日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如下图所示,此次护航从舟山启航经东海、台湾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到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关于此次护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B.“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C.“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D.根据图中数据我们可以求得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解析:将护航舰艇看做质点可较方便的研究其运行轨迹,故A对;由题图可知,“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而不是位移,故B错,C对;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D错.答案:AC10.下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解析:由图象可知,乙在10 s时刚开始运动,此时两物体间的距离已超过20 m.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纵坐标的差值逐渐增大,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纵坐标的差值逐渐减小,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因此,两物体在10 s 时相距最远.在25 s 时,两图线相交,两物体纵坐标相等,说明它们到达同一位置而相遇.答案: BCD11.飞机起飞离地时的速度为150 m/s ,这是指________速度;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度为70 km/h ,这里指________速度;瞬时速度为2 m/s 就是指物体在接下来的1 s 内可走过2 m ,此话对不对?解析: 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对应的是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时间.飞机起飞离地时对应的是一个时刻,所以飞机起飞离地时的速度为150 m/s ,这是指瞬时速度;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度为70 km/h ,对应的是一段时间,所以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度为70 km/h ,这是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为2 m/s 就是指物体在接下来的1 s 内可走过2 m 这句话不对,在接下来的1 s 内,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走过的路程一定是2 m ,如果物体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可能大于或者小于2 m.答案: 瞬时 平均 不对,在接下来的1 s 内,只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走过的路程才是2 m12.有一辆汽车沿笔直公路行驶,第1 s 内通过5 m 的距离,第2 s 内和第3 s 内各通过20 m 的距离,第4 s 内通过15 m 的距离,第5 s 内反向通过10 m 的距离,求这5 s 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及后2 s 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解析: 在5 s 内的位移为Δx 1=5 m +20 m +20 m +15 m -10 m =50 m平均速度为v 1=Δx 1t 1=505m/s =10 m/s 在5 s 内的路程为l 1=5 m +20 m +20 m +15 m +10 m =70 m平均速率为v ′1=l 1t 1=705m/s =14 m/s. 在后2 s 内的位移及路程分别为Δx 2=15 m -10 m =5 m ,l 2=15 m +10 m =25 m在后2 s 内的平均速度及平均速率为v 2= Δx 2t 2=52m/s = m/s v ′2=l 2t 2=252m/s = m/s. 答案: 10 m/s 14 m/s m/s m/s。
【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C.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快慢和变化方向的物理量D.速度就是速率2.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平均值大小相等C.有A、B两个物体,如果A物体的平均速度较大,则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是vA>vBD.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3.(2012·衡阳高一检测)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在出发后10 s末的平均速度是5 m/sB.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每1 s的位移都是5 mC.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 m/sD.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在这段时间内最大速度和最小速度之和的一半4.如图所示,物体沿x轴做直线运动,从A点运动到B点。
由图判断A点坐标、B点坐标和物体由A到B的位移。
5.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 m/s的速度运动60 m,又以2 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 m,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能力提升】6.下列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但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方向B.瞬时速度等于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极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各位置的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7.(2012·德州高一检测)为提高百米竞赛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过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第1 s内的位移为8 m,前7 s内跑了61.6 m,跑到终点共用10 s,则( )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10 m/sB.运动员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8 m/sC.运动员在7 s末的瞬时速度是8.8 m/sD.运动员在百米的终点冲刺速度是10 m/s8.(2012·洛阳高一检测)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1 s内通过5 m的距离,第2 s内和第3 s内各通过20 m的距离,第4 s 内又通过了15 m的距离。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过关检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骑自行车沿着崎岖的山道运动,自行车行驶的平均速度〔〕A. 肯定随运动路程的增大而增大B. 肯定随运动时间的增大而减小C. 等于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D. 与运动的路程与所花时间无关2.在一条直线上的甲、乙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程度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1所示,由图象可知〔〕A. 甲车的速度比乙车小B. 甲车所受合力比乙车大C. 甲车的惯性比乙车大D. 运动5秒两车可能相距2.8米3.小明家距学校1.5 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 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车扎胎后他只好停下来,补胎用了5 min,接着又以6 m/s的速度到达学校,那么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A. 4.8 m/sB. 5 m/sC. 2.45 m/sD. 4.8 km/h4.一艘轮船满载货物逆流而上,它从起点到达终点的速度为40km/h,顺流而下返回的速度为60km/h,那么,轮船在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5 km/hB.48 km/hC.50 km/hD.60 km/h5.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速度分别为15 m/s和10 m/s,那么两车都运动10s后的路程之比为( )A.1:1B.3:2C.2:2D.1:36.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
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间隔。
那么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越声波的速度为340 m/s,且保持不变〕〔〕A.28.33m/sB.13.60m/sC.14.78m/sD.14.17m/s7.国际田联110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那么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为〔〕A. 观众:一样时间比拟路程;裁判:一样时间比拟路程B. 观众:一样时间比拟路程;裁判:一样路程比拟时间C. 观众:一样路程比拟时间;裁判:一样时间比拟路程D. 观众:一样时间比拟时间;裁判:一样时间比拟路程8.小亮、小高两人站在100m赛跑的跑道上,小亮站在起点退后10m处,而小高那么站在起点处,开场同时起跑,他们同时到达跑道的终点.如今让小亮和小高均向前走10m,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同时起跑,那么他们此次比赛所用时间之比是〔〕A.100:99B.10:9C.99:100D.11:109.小丁的家距学校600m,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又用3min20s 的时间按时到达学校.他上学路上的平均速度是〔〕A. 1.2m/sB. 1.5m/sC. 2m/sD. 2.5m/s10.甲、乙两物体速度比是1:2,路程比是2:1,那么运动时间之比是〔〕A.1:1B.1:2C.1:4D.4:111.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的,甲车在前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那么〔〕A. 甲车先到达B. 乙车先到达C. 甲、乙同时到达D. 不能确定12.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越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在龟兔赛跑的全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B. 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C.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D.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13.关于速度的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 物体在相等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大14.李军的家距学校600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m/s 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A. 1.2 m/sB. 1.25 m/sC. 2 m/sD. 2.5 m/s15.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晓燕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
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19年10月1日举行的国庆阅兵,彰显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雄心壮志。
如图,每个方队从天安门东华表正步行进至西华表大约用1min的时间,东、西华表的距离为96m(不考虑队伍长度),则阅兵方队正步行进的速度大约是()A.1m/s B.1.6m/s C.1.6m/min D.96m/s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D.3s时甲在乙的前方3.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C.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D.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4.图是小明上学过程中s-t图像。
请你判断小明在哪一段时间内速度最大()A.0~5min B.5~10min C.10~15min D.无法判断5.如图是物体运动的s﹣t,v﹣t图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6.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7.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
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8.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9.如图所示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B.两物体在同一时刻出发C.两物体在t=15s时刻相遇D.两物体运动时的速度相等10.某物体从地面上某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6s 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2-4s 内静止C.物体在前2s 内和后2s 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11.如图是一辆电动车行驶过程中的v-t图像。
《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练习知识点一:平均速度1.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C.平均速度能精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D.求平均速度时,要考虑这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2.(2010·湖北仙桃中考)正在建设的武汉至宜昌的高速铁路全长约291 km,计划2012年建成通车。
它的建成将会给沿途经过的仙桃、天门、潜江等市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
若通车后某列火车当日午夜从宜昌开往武汉的启程、到站时刻如下图所示,则这列火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120 km/h B.150 km/h[C.200 km/h D.580 km/h[3.2010年10月沪杭高铁正式运行(如图所示),列车最高设计时速可达350 km/h,从杭州到上海只要38 min。
已知杭州到上海的距离为158.7 km,那么列车从杭州到上海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km/h(保留一位小数)。
知识点二:瞬时速度4.(2010·湖北恩施中考)沪蓉西高速恩施段建成通车后,小强一家驾车外出旅游。
汽车即将进入某隧道时,小强从隧道入口上方的标示牌得知隧道全长12 km,兴奋的小强特意观察了汽车速度计,如下图所示,这个示数反映的是汽车的______速度。
如果保持这个车速通过此隧道,则需时间为__ ____min。
知识点三:平均速度的测量5.(2010·湖南株洲中考)有一段用固定镜头拍摄的一列武广高铁动车组视频,小田通过播放该视频来测算机车运行速度。
已知机车长度是s,测算的步骤如下,请将步骤C补充完整,并排列测算步骤的合理顺序________(填字母)。
A.记下机车头到达观测点的时刻。
B.计算整个列车通过观测点所用时间t。
C.在画面上选择一个______。
D.利用v=s/t计算出机车运行的速度。
E.记下机车尾到达观测点的时刻。
6.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平均速度1.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求几个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度可以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C.平均速度不能用v =st 求解D.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2.(2023河南封丘期中)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前35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 m/s ,后 25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 m/s ,则该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4.8 m/sB.5 m/sC.5.25 m/sD.5.5 m/s3.(2022河北唐山丰润期中)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600 m ,他去上学时,前100 s 平均速度为1.5 m/s ,剩余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 m/s ,他上学的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 A.1.25 m/sB.2.4 m/sC.4 m/sD.1.3 m/s4.(2022吉林中考节选)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骑行1.8 km 用时5 min ,则小明在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
5.(2021河南新乡二十二中期中)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记下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 s ,相邻两电线杆的距离为50 m ,则小明乘坐的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m/s 。
6.(2023北京大兴期末)为增强体质,小明同学每天晚自习下课都会来到操场,沿操场跑道跑3圈。
已知操场跑道一圈长400 m ,小明某次跑完3圈用时6分40秒。
则: (1)此次小明跑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小明将平均速度提高到5 m/s ,跑完操场跑道3圈所用时间将减少多少秒?知识点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7.在“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中,乌龟成为冠军,而兔子名落孙山。
其原因是()A.乌龟在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都比兔子大B.乌龟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C.兔子在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都比乌龟大D.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8.某短跑运动员在一次百米赛跑中,测得第5 s的速度为9.6 m/s,第10 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 m/s。
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知识提要]1.我们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用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
它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2.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ts v =-3.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一.填空题1.平均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快慢程度。
瞬时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_____的速度。
2.上海浦东高速磁悬浮铁路正线全长30km ,将上海市区与东海之滨的浦东国际机场连接起来,单向运行时间约8min 。
运行时,磁浮列车与轨道间约有10mm 的间隙,这就是浮起的高度。
除启动加速和减速停车两个阶段外,列车大部分时间的速度为300km/h ,达到最高设计速度是430km/h 的时间有20s 。
列车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62.5_____________m/s 。
3.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0s ,他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4m/s ,他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10__________m/s 。
4.李强同学在乘长途汽车旅行时,注意观察公路旁边的里程碑,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1)从记录数据可以看出,汽车做的___不是___(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2)这辆汽车在该同学观察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40_________km/h 。
5.李平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5m/s ,他家离学校2km ,为了在早晨七点二十之前赶到学校,他至少提前___14_________min 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保留整数)。
6.王力同学骑自行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想测定自己的速度。
他测出1min 内双脚踩着脚踏转了35圈,已知中轴大齿盘有48个齿,固定在后轮轴上的飞轮有20个齿,车轮直径为66cm ,则他骑自车的速度是__3_______m/s(保留整数) 。
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 瞬时速度与瞬时速率1、关于速度的定义式xv t∆=∆,以下表示正确的答案是( ) A .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 与运动的位移Δx 成正比,与运动时间Δt 成反比 B . 速度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Δx 和时间Δt 都无关 C . 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 . 12/v m s =、23/v m s =-,因为2>-3,所以12v v > 2、如下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B.速度是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大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D.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标量3、如下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错误的答案是( ) A.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B.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的速度C.可认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t ~t +t ∆ (t ∆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假设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如此该物体的瞬时速度一定为04、气象台对“玉兔〞台风预报是:风暴中心以18km/h 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在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速达到33m/s.报道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 )A.平均速度,瞬时速度B.瞬时速度,平均速度C.平均速度,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瞬时速度 5、如下列图,成都到重庆的“和谐〞号动车车厢内,有可以实时显示相关信息的显示屏,图中甲处的数据〔7:54〕、乙处的数据〔251km/h 〕分别表示了两个物理量.如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甲处表示时间,乙处表示平均速度B.甲处表示时间,乙处表示瞬时速度C.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平均速度D.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瞬时速度6、关于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度,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B.假设瞬时速度恒为零,如此平均速度为零C.假设平均速度为零,如此瞬时速度恒为零D.假设平均速度为零,如此平均速率为零7、a、b、c三个物体在0~10s时间内的运动规律如下列图,如此在0~10s时间内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a、b、c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B.a、b、c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相等C.a的平均速率最大,b的平均速率小于c的平均速率D.a的平均速率最大,b、c的平均速率相等8、如下情况中的速度,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A.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m/sB.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s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m/sD.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m/s9、用如下列图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s,如此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10、如下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 ①一物体的速率一定等于它瞬时速度的大小 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1v ,下山的平均速率为2v ,如此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A.122v v +,122v v + B.122v v -,122v v -C.0,1212v v v v -+D.0,12122v v v v +12、如下列图,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沿AB 、ABC 、ABCD 、ABCDE 四段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 、2s 、3s 、4s.图中方格的边长均为1m.如下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B.物体在ABC5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等于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13、下表为T107和T108次列车时刻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测试题一、单选题1.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 前2s内,小华跑较快D. 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2.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通过一段路程,它的速度愈来愈大,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所用时间是2s,那么这个物体在整段路程平均速度是A. 等于1.5m/sB. 大于1.5m/sC. 小于1.5m/s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3.质量相同的A、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分别如图的甲、乙所示,则()A. 两件货物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前6秒A货物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的平均速度C. 吊车钢索对A货物的拉力大于A货物的重力D. B货物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4.春节假期,洋洋随爸妈去哈尔滨旅行,途中他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有关,并写下一些相应的旅行日记,你认为她的日记中描述正确的是()A. 汽车急刹车时人向前倾倒,是因为人受到惯性的作用B. 汽车行驶中,路边的树木向后飞驰而去,这是因为我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C. 有十分钟时间,汽车速度仪表指示如图所示,则这段时间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 在哈尔滨看到很多美丽的冰雕作品,它们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少,这是凝华现象5.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钟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钟内通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 1米/秒B. 15米/秒C. 2米/秒D. 1.5米/秒6.对平均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可以求它的平均速度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C. 平均速度可以测量D. 100m比赛过程中,最先到达终点的选手平均速度大7.某同学在体育中考中,跑完50m用了8s的时间,她的运动速度为()A. 6.25m/sB. 6.25km/hC. 400m/sD. 0.16m/s8.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6m/s,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 5m/sB. 10m/sC. 4.8m/sD. 无法计算9.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越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在龟兔赛跑的全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B. 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C.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D.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10.小明家距学校1.5 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 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车扎胎后他只好停下来,补胎用了5 min,接着又以6 m/s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A. 4.8 m/sB. 5 m/sC. 2.45 m/sD. 4.8 km/h11.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 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 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12.在校春季田径运动会400m决赛中,前300m小明落后于小王,后100m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王领先到达终点,关于这次决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前300m,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B. 前300m,小明的平均速度与小王的平均速度相等C. 4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D. 4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小13.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同一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关于小球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B. 小球在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C. 小球在CD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D. 小球在DE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二、填空题14 2016年6月18日武石城际铁路正式开通,它是武汉城市圈内一条连接武汉市与鄂州市、黄石市的快速城际铁路,是湖北省重要的经济走廊.铁路线全长95km,动车直达运行时间仅为30min,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达________ km/h.为了节能,车靠站前可采用“再生制动”的方法:在车速逐渐减到90km/h的过程中,不采用机械刹车,而是关闭电源,由于动车具有________ 仍将继续行驶,带动电机逆向发电,把动车的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输入电网.15.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作 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由速度的计算公式 ________ 可求出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 m/s.16.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 (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 (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 (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17.(2013•钦州)小芳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是18km/h,她在50m短跑的体育测试中成绩是8s,跑完50m 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这个速度比她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________.18.一小汽车以30m/s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0.6s后开始刹车,又经4.4s滑行52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19.小明骑自行车去上学,他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他感觉要迟到了,便用6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那么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
物理八年级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试题及答案(中考典型考点)(含详细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述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 火车启动时,从静止变为运动B. 在地面上滚动的小球,速度逐渐变小C. 重物被吊车沿直线向上匀速吊起D.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2. 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图象,由图象可知()A.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 甲、乙都以匀速运动C. 甲、乙两车经过一定相遇D.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3. 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
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
在整个赛跑过程中()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C. 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D.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4.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内通过的距离,那么它在前内速度一定是()A. B. C. D. 无法确定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平直铁路上运动的火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B. 射出的子弹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C. 运动中的人造卫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D. 沿直线运动进站的汽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6. 松开手后一只苹果正在下落,这个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即频闪照片)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判断苹果()A. 速度不变B. 减速直线运动C. 匀速直线运动D. 加速直线运动7. 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的是()A.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 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 正在比赛的短跑运动员D. 在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8. 2008年5月31日,牙买加短跑运动员博尔特在纽约锐步田径大奖赛上创造了的最新世界纪录,他在此次大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A. B. C. D.二、双项选择题9. 年月日,第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短跑决赛中,美国选手琼斯荣获冠军,这表明在比赛全过程中()A. 琼斯用的时间最短B. 琼斯跑的路程最长C. 琼斯平均速度最大D. 琼斯始终一马当先三、多项选择题10. 下列有关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越快B. 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定值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保持不变四、填空题(共2小题;共8分)11. 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 行驶20km ,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A.40km/hB.1.5km/minC.15m/sD.40m/s2.上图是某辆汽车的速度表.汽车启动后经过20s ,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A.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90km/hB.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90m/sC.启动后20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hD.启动后20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m/s 3.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小明在50m 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小明50m 测试的成绩是7s ,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D.1000m 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 、小亮的成绩是240s ,小明更快4.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测出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A.90km/hB.70km/hC.50km/hD.40km/h5.2018年5月19日上午,白鹭金岸•迷你马拉松正在进行.已知路线全长10km ,其中湖面栈桥长1km 小强和小李并肩而行,用时400s 通过栈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栈桥时小强和小李之间相对静止B.他们在湖面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他们看到水中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他们们通过栈桥的平均速度是0.4m/s)6.如图所示,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所用的测量工具除了停表,还需要用到的是()A.天平B.量筒C.弹簧测力计D.刻度尺7.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4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匀速走了10s,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3m/sB.7m/sC. 3.5m/sD. 2.5m/s8.电动小车上装有滴墨水的装置,它在每隔相等的时间内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在纸带上向右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墨迹,如图所示.小车这段时间在做()A.加速运动B.匀速直线运动C.减速运动D.先加速后减速的运动9.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 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sB.小球在前0.5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cmC.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m/sD.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10.一个物体在1分钟内运动了66米的路程,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A.1.1m/sB.1.1km/hC.66m/sD.66km/h11.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12.如图所示,A、B两同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同学一直走在乙同学的前面B.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0﹣12s内乙比甲的平均速度大D.甲乙两同学在0﹣5m内的平均速度相同二.填空题13.小华家离学校有3000m,他骑自行车上学用时10min.小华骑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14.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项目中,小亮起跑后2s末速度为6m/s,终点冲刺时速度达到9.8m/s,在冲刺阶段他超越了小杰同学,领先到达终点,最终以12.50s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并打破学校记录.在超越小杰的过程中,以小杰为参照物小亮是_____的,小亮比赛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__m/s.15.世界上时速最快的真空高温超导磁悬浮直道试验线2018年年底将在四川建成,试验线安装在一条直径4.2m、长140m的特制管道里,测试时可以将单人乘坐的列车模型加速到最大400km/h.若测试时,在2.8s时间140m距离内将列车模型加速至360km/h,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若列车模型以360km/h匀速通过该实验管道,通过时间是______s.1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为36km/h,到达后马上返回,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54km/h,求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17.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s。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课时作业(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以下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某同学从超市步行到学校速度约为1.5 m/sB.摩托车飞越某障碍物时的速度约为80 m/sC.飞机起飞时的速度约为120 m/sD.交通标志中的限速牌中限速为80 km/h2.如图所示是代表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的三个标志性物体及它们运动的有关数据,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可知( )A.高速列车的速度最大B.军舰的速度最大C.“嫦娥二号”的速度最大D.三者一样大3.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4.运动会上百米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5.物体从静止开始由慢到快做直线运动,测得它通过最后2 m所用的时间是0.5 s,那么物体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3 m/sB.4 m/sC.4.5 m/sD.06.(一小汽车在一段10 km的平直公路上,以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小汽车( )A.在前5 km的平均速度大于后5 km的平均速度B.在前5 km的平均速度大于10 km的平均速度C.在任意10 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是100 mD.在第1 s内通过的路程与第2 s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7.某物体在第一、第二分钟内共前进了260 m,第三分钟静止不动,第四分钟前进了100 m,则它在4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 )A.1.67 m/sB.1.5 m/sC.2.17 m/sD.2 m/s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0分)8.杭瑞高速公路通车后,铜仁到思南鹦鹉溪段的里程是162 km。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上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质量检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如下图,一个小物体沿润滑斜面由A点上方从运动末尾下滑,在它经过的途径AE分红相等的四段,v1v2区分表示经过AB段、BC段的平均速度,v表示BE段的平均速度,那么v1v2与v的关系是〔〕。
A.v1< v2B.v1= v2< vC.v1= v2>vD.v122.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是72km/h,而猎豹的奔跑速度为20 m/s那么〔〕A. 汽车跑得快B. 猎豹跑得快C. 两者一样快D. 不能确定3.运动会100 m决赛,中间进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减速追逐,结果他们同时抵达终点。
关于全进程中的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 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 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拟4.在田径运动会上,100m终点计时员以〔〕为准末尾计时.A. 听到枪声B. 看到发令枪冒烟C. 运发动起跑D. 运发动全部起跑后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同跑线动身,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辰他们的位置如图1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 B. C. D.6.关于速度的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经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 物体在相等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大7.学校运动会上100m赛跑时,计时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按表计时,小明的效果是12.4s.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进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06m/sB.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26m/sC.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7.88m/sD. 小明冲刺时的速度是8.06m/s8.某辆汽车以4 m/s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驶完一半路程时改用6 m/s的速度行驶到乙地,甲、乙两地相距2400m,那么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 10m/sB. 5 m/sC. 4.8 m/sD. 6 m/s9.如下图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进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球在相等的时间距离所在的位置,那么对A,B两小车的运动状况判别正确的选项是〔〕A. 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B. 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C. 小车A,B都做匀速运动D. 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10.你一定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终点跑出,兔子在超越乌龟后,便自豪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才发现,乌龟曾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进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兔子一直比乌龟跑得快B. 只要选空中为参照物后,才干说乌龟是运动的C. 兔子在睡觉时一定是运动的D. 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11.甲、乙两同窗在平直的马路上骑车匀速行进,甲同窗的速度比乙同窗的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B. 甲运动的时间比乙短C. 运动相反的路程甲用的时间比乙长D. 在相反的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比乙长12. 一个物体由运动末尾经过一段路程,它的速度愈来愈大,在经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所用时间是2s,那么这个物体在整段路程平均速度是〔〕A. 等于1.5m/sB. 大于1.5m/sC. 小于1.5m/sD. 条件缺乏,无法确定13.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有这样的描画:乌龟和兔子同时从终点动身,当兔子远远超越乌龟时,便自豪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然地爬到了终点.关于龟兔赛跑的全进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乌龟的速度一直大于兔子的速度B. 兔子的速度一直大于乌龟的速度C.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D. 兔子平均速度大于乌龟平均速度14.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由此图可判别甲、乙两物体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 ν甲>ν乙B. ν甲<ν乙C. ν甲=ν乙D. 无法确定15.三个同窗同时登一座山,他们的速度区分为:甲是3.5km/h,乙是1m/s,丙是63m/min,那么谁最先登上山顶〔〕A. 甲B. 乙C. 丙D. 同时抵达二、填空题16.小明50m跑测试的效果是8s,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他在跑的进程中相对跑道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运动〞〕的.17.如下图,比拟他们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中我们通常可以采用相反________ 比拟________ 的方法。
一、简单的求速度问题1、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其跨海隧道全长5300m,一辆小轿车匀速通过跨海隧道的时间是265s,则这辆小轿车的速度是多长?解:已知:S=5300m,t=256s根据:v=S/t可知v=S/t=5300m/256s=20.7m/s答:这辆小轿车的速度是20.7m/s二、过桥问题(或隧道问题)1、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的速度通过400米的大桥,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解:由题可知:列车通过大桥行驶的总路程S=S桥+S车=400m+200m=600m,由v= s/t 得,火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t= s/v = 600m/12m/s =50s.答:火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为50s.2、一列火车长120米,匀速通过长360米的山洞,车身全部在山洞内的时间为10s,求火车的行驶速度。
解:根据题意可知,按车头算行驶距离S=360m-120m =240m,t=10s根据:v=s/t得火车的行驶速度v=s/t=240/10=24m/s答:火车的行驶速度为24m/s3、一列长310米的火车,用13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需要1min10s的时间,则隧道的长度是多少?解:已知:车的速度v=13m/s,行驶的时间t=1min10s=70s。
根据:v=s/t得车行驶的路程s= vt=13m/s×70s=910m所以隧道的长度为s隧道=S-S车=vt-s车=13m/s×70s-310m=600m.答:隧道长是600m.三、比值问题1、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解:已知v甲:v乙=2:3,s甲:s乙=4:3,根据v= s t 可得:t甲/ t乙= (S甲/ V甲)/( S乙/V乙) = (S甲/S乙)×(V乙/V甲) = (4/3) ×(3/2 )= 2:1 .答: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2:1.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多少?解:已知t甲:t乙=4:3,s甲:s乙=6:5,根据v= s/t 可得:v甲/v乙= (S甲/t甲)/( S乙/t乙) = (S甲/S乙)×(t乙/t甲) = (6/5) ×(3/4 )= 9:10 .答: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9:10四、速度大小的比较问题1、甲同学骑车行驶45km用3h,乙同学跑400米的纪录是1min20s,他们两人谁的速度大?(15KM\h,5m\s.)五、爆炸离开问题1、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设用一条96cm长的引火线来点燃炸药,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8cm/s,点燃引火线后,人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远的安全地带?解:已知:导火线长S1=96cm,燃烧速度为V1=0.8cm/s,点火人员奔跑速度为V2=5m/s,安全距离为S=500m.根据v= s/t 可得:导火线燃烧的时间t1=s1/v1=96cm/0.8cm/s=120s.在t1时间内点火人员所走的路程s2=v2*t1=5m/s×120s=600m600m大于安全距离500m∴点火后可以跑完所需安全距离.2、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当跑到离爆炸点600m远的安全区时,炸药恰好爆炸。
“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补充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职业运动员进行12min的体能跑测试和田径比赛中的百米赛跑,同样是比较快慢,前者是___一定的条件下,比较___的长短,后者是在____一定的条件下,比较____的长短。
【时间路程路程时间】
2、平均速度是反映做______ 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只能对运动做______描述,从______运动的平均速度的观点出发,看龟兔赛跑的典故,其结果表示______的平均速度大于______的平均速度,汽车速度计所表示出的速度是速度。
【变速粗略变速龟兔瞬时速度】
3、一物体做变速运动,全程48m,前一半路程用12s,后一半路程用8s,则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m/s,全程平均速度为____m/s。
【2;3;
2.4】
4、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__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______ 【2:1 2:1】
5、全国铁路大提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在桂林北到南宁之间约
437km的铁道线上,运行着两对“城际快速列车”N801/N802次和N803
/N804次。
下面是N801次快速列车的运行时刻表。
请根据列车时刻表计算:N801次列车由桂林北到柳州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m/s。
(保留一位小数)【34.9】
6、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______. 【9∶10】
7、为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的速
度,小明同学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一张
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
10所示.已知拍摄时间间隔设定为1s,
轿车车身长为3.6m。
(1)轿车在AC段做运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大小为m/s;
(2)轿车在CF段做运动,CD、DF两段相比较,汽车通过________段的平均速度大运动,此段的平均速度等于。
【1)匀速直线、9(2)减速、CD,6.3m/s】
8、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m/s。
【14.5】
二、选择题:
1、甲、乙、丙、丁四人分别以3.7km/h、62m/min、96cm/s、1m/s的速度步行相同的路程,所需时间最长的是()【C】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瞬时速度就是物体在直线运动中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各段速度
的平均值;C、瞬时速度就是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D、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不可能等于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3、小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小轿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C】
A、50m/s
B、25m/s
C、24m/s
D、10m/s
4、一列火车在半小时内以72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其中前20min行驶25km,则火车在后10min 行驶的路程是()【C】
A、0.47km
B、24km
C、11km
D、12.5km
5、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3:1,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B】
A、4:1
B、4:9
C、1:4
D、9:4
6、一列火车以15m/s的速度匀速前进,运动的路线是直线,已知车厢的长为20m,乘客以5m/s的速度在车厢内跑,则()【A】
A、乘客用4s从车尾跑到车头
B、乘客用1s从车尾跑到车头
C、乘客用2s从车头跑到车尾
D、乘客从车尾跑到车头比从车头跑到车尾用时少
7、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4 m/s ,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6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B】
A、4 m/s
B、4.8 m/s
C、5 m/s
D、6 m/s
8、一辆长30 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 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 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20 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C】A.140 m B.200 m C.170 m D.230 m
9、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的黑点代表物体),其中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D】
10、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
A.1.2m/s
B.12m/s
C.1.2cm/s
D.1.2 km/s
11、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s
t
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C】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12、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有()【BC】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度是用来大致描写做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
C.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D.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三、计算题:
1、一学生以4m/s的速度用50s跑过一座桥,一列以队伍以2m/s的速度急行走过这座桥用了130s,则该队伍有多长?【60米】
2、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用声音在15℃时的传播速度V声=340m/s)。
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马赫数为2.5,那么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若广州到北
京的距离为1700km ,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需要多少时间?
【850m/s 2000s 】
3、一次旅游的途中小明坐在火车上,发现火车每经过钢轨的接头处就会发出“嘎哒”的声音,他知道每根钢轨的长度是37.5m ,于是他想利用自己的手表和听到的声音来测量火车的速度,听到第一次声音时他看了看手表时间是9点整,当他听到第二十一次声音时手表指示的时间是过去了30s ,则此时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 【90km/h 】
四、实验题:
现需测量一盘普通蚊香燃烧时的平均速度。
请你写出所需器材、需测量的物理量、具体的测量方法和蚊香燃烧速度的数学表达式。
【器材:刻度尺、手表、棉线、火柴、蚊香。
需测物理量:蚊香的长度s 和燃烧的时间t 。
具体测量方法:(1)使棉线与蚊香相吻合,将棉线拉直后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s 1;
(2)用火柴将蚊香点燃,并开始用表计时,使蚊香燃烧一段恰当的时间t 后让其熄灭; (3)再用棉线和剩余的蚊香重合,用刻度尺测出剩余蚊香的长度s 2。
则蚊香燃烧的长度为s=s 1-s 2. V=
12s s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