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外特性和输出功率.
- 格式:ppt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27
2.焊接引弧分:接触引弧、非接触引弧。
3.焊接电弧静特性:一定长度的电弧在稳定状态下,电弧电压U f与电弧电流I f 之间的关系,即焊接电弧的静特性伏安特性,可表示为:U f = f ( I f ) .4.焊接电弧动特性:在一定的弧长下,当电弧电流很快变化的时候,电弧电压与电流瞬时值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u f = f ( i f ) .5.电弧焊、埋弧焊多半工作在静特性的水平段;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微束等离子弧焊、等离子弧焊多半工作在水平段,当焊接电流较大时才工作在上升段;熔焊)、水下焊基本工作在上升段。
化极气体保护焊(MAG、CO26.交流电弧的特点:①电弧周期性地熄灭和引燃;②电弧电压和电流波形发生畸变;③热惯性作用较为明显。
8.影响交流电话稳定燃烧的因素:⑴空载电压U0,U0愈高,同等大小的引弧电压下,熄弧时间t x愈短,电弧就愈稳定;⑵引燃电压U yh,U yh愈高,引燃电弧愈短,电弧愈不易稳定;⑶电路参数,增加L或减小R,使比值增大,可使电弧趋于稳定燃烧;⑷电弧电流,电弧电流愈大,可导致U yh降低,电弧的稳定性提高;⑸电源频率f,f的提高,周期和电弧熄灭的时间t x1相应缩短,热惯性作用增强,提高了电弧稳定性;⑹电极的热物理性能和尺寸,电极有较大的热容量和热导率,或尺寸较大,熔点较低,则电极散热较快,温度较低,U yh较大,电弧稳定性下。
9.提高交流电弧稳定性的措施,①提高弧焊电源频率;②提高电源的空载电压;③改善电弧电流的波形;④叠加高压电。
10弧焊工艺对弧焊电源要求:①保证引弧容易;②保证电弧稳定;③保证焊接参数稳定;④具有足够宽度的焊接参数调节范围。
11.弧焊电源电气性能四个考虑方面:①对弧焊电源空载电压的要求;②对弧焊电源外特性的要求;③对弧焊电源调节性能的要求;④对弧焊电源动特性的要求。
12.电源外特性:在电源参数一定的条件下,改变负载时,电源输出的电压稳定值U y与输出电流稳定值I y之间的关系。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的应用一、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闭合电路中只要有一只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就会影响整个电路,使总电路和每一部分的电流、电压都发生变化。
讨论依据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思路: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程序法:基本思路是“局部→整体→局部”,即从阻值部分的变化入手,由串、并联规律判断总电阻的变化情况,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判断总电流和路端电压的变化情况,最后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判断各部分电路中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分析步骤详解如下:(1)明确局部电路变化时所引起的局部电路电阻的变化。
(2)根据局部电阻的变化,确定电路的外电阻R外总如何变化。
(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总=E/(R外总+r),确定电路的总电流如何变化。
(4)由U内=I总r,确定电源的内电压如何变化。
(5)由U外=E-U内,确定电源的外电压如何变化。
(6)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确定干路上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
(7)确定支路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以及通过各支路的电流如何变化。
由以上步骤可以看出,基本思路是“局部→整体→局部”,同时要灵活地选用公式,每一步推导都要有确切的依据。
例1、如图所示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时,判断电路中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练习 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上滑动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都减小;B.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都增加;C. 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的读数增加D. 电压表读数增加,电流表的读数减小2、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从最高端向下滑动时()A.电压表V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电流表A读数变大B.电压表V读数先变小后变大,电流表A读数变小C.电压表V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电流表A读数先变小后变大D.电压表V读数先变小后变大,电流表A读数先变大后变小3、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各表(各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均不考虑)的示数如何变化?为什么?4、 在如图电路中,闭合电键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 、U 1、U 2和U 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 、ΔU 1、ΔU 2和ΔU 3表示.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A 、U 1/I 不变,ΔU 1/ΔI 不变.B 、U 2/I 变大,ΔU 2/ΔI 变大.C 、U 2/I 变大,ΔU 2/ΔI 不变.D 、U 3/I 变大,ΔU 3/ΔI 不变.5、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当滑动变阻器的触片P 从右端滑到左端时,发现电压表V 1、V 2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ΔU 1和ΔU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灯泡L 1、L 3变暗,L 2变亮B .小灯泡L 3变暗,L 1、L 2变亮C .ΔU 1<ΔU 2D .ΔU 1>ΔU 2二、电源的外部特性曲线 ——路端电压U 随电流I 变化的图像.(1)图像的函数表达式 (2)图像的物理意义 :①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E 。
如何选择合适的开关电源开关电源是一种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供电设备的电源装置。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计算机、通讯设备、工业控制系统等。
选择合适的开关电源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功率需求、输出特性、可靠性等多个方面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开关电源。
一、功率需求首先,需要明确需要供电的设备的功率需求。
开关电源的功率通常以瓦特(W)为单位进行标示。
在选购开关电源时,需要确保所选电源的额定功率比设备的功率需求要高一些,以提供足够的供电能力。
过小的功率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过大的功率则可能浪费电能或导致电源的不稳定性。
二、输出特性开关电源的输出特性是一个关键考虑因素。
首先,需要确定设备所需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一般来说,开关电源应该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外,也要注意开关电源的输出电流是否能够满足设备的需求,过小的输出电流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此外,还需要关注开关电源的纹波和噪声水平。
纹波是指输出电压的波动,噪声是指在电源输出上引入的杂散信号。
过高的纹波和噪声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选择开关电源时应该尽量选择纹波和噪声较低的产品。
三、效率和能效标准开关电源的效率是指它将输入电能转换为输出电能的比例。
高效率的开关电源可以减少能源浪费,并且在工作时产生较少的热量,有助于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因此,在选购时应尽量选择高效率的开关电源。
能效标准用于评估开关电源的能源利用效率。
一些国家和地区制定了能效标准,要求生产和销售的开关电源符合一定的能效要求。
在选择开关电源时,可以参考当地的能效标准,并选择符合要求的产品。
四、可靠性和安全性可靠性是选择开关电源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靠性取决于电源的设计和制造质量。
一些可靠性指标包括寿命、故障率和温度等。
寿命越长,故障率越低的开关电源一般更可靠。
此外,开关电源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应该选择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的产品,如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可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测定直流稳压电源与实际电压源的外特性实验数据实验数据
在测定直流稳压电源与实际电压源的外特性时,一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1. 输出电压稳定性实验:通过给定的负载条件,测量输出电压的波动情况以评估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定性能。
2. 输出电流能力实验:测试直流稳压电源的最大输出电流能力,以确定其是否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3. 转换效率实验:测量直流稳压电源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计算转换效率,以评估其能量转化的效率。
4. 调整时间实验:通过对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入电压进行突变,观察输出电压的调整时间,以评估其动态响应能力。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内容,具体的实验数据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设备和实验要求进行设计和采集。
确保在实验过程中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并确保设备和电源的正确连接和使用。
电源外特性曲线
电源外特性曲线是一个重要的测试工具,用于分析电源的性能特性、
故障和灵敏度/可靠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电源外特性曲线:
1. 功率输出曲线:以负载电流为横轴,输出功率为纵轴,来测量源的“最大功率”限制,以及适应多种负载的能力。
2. 频率响应曲线:以频率作为横轴,纵轴为输出电压,来衡量源的谐
振/噪声行为和频率响应功能。
3. 辐射曲线:用于评估电源对到达它的电磁辐射的响应程度,以衡量
其适应性和可缩放特性。
4. OVP/UVP 曲线:以电压作为横轴,负载电流为纵轴,来评估源的OVP/UVP 功能,以防止源在出现故障时将负载烧毁。
5. 热性能变化曲线:以温度为横轴,负载电流和电压调整纵轴,来评
估源的热行为特性有多大的变化。
6. 交直流抵消抢占曲线:以负载电流为横轴,交流或直流电压为纵轴,以测量源的抵消能力和可缩放特性。
7. 过载耐受能力曲线:以当负载超过额定电流时的负载电流为横轴,
由负载电压升至电流断开电压纵轴,以测量源对过载变化的响应程度。
通过测量电源外特性曲线,可以清楚地了解电源性能、故障率和可靠
性水平。
此外,这些曲线还有助于测量电源的散热性能,耐受负载变
化的能力,以及辐射和频率响应行为等。
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
对电源的灵活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为客户提供更高效能的产品。
《弧焊电源》复习资料第一章名词解释焊接电弧的基本物理现象:气体的电离和电子发射1.气体原子的电离:使电子完全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形成离子和自由电子的过程。
2.热电离:高温下,具有高动能的气体原子或分子互相碰撞而引起的电离。
3.热发射:物质的固体或液体表面受热后,其中某些电子具有大于逸出功的能量而逸出到表面外的空间去的现象。
4.电子发射:在阴极表面的原子或分子,接受外界的能量而释放出自由电子的现象。
5.焊接电弧静特性:一定长度的电弧在稳定状态下,电弧电压Uf 与电弧电流If之间的关系,成为焊接电弧静特性。
6.焊接电弧动特性:在一定的弧长下,当电弧电流很快变化的时候,电弧电压与电流瞬时值之间的关系uf=f(if)7.弧焊电源外特性:在电源参数一定的条件下,改变负载时,电源输出的电压稳定值Uy与输出的电流稳定值Iy之间的关系Uy=f(Iy),称为电源外特性。
8.强电场作用下的自发射:物质的固体或液体表面,虽然温度不高,但当存在强电场并在表面附近形成较大的电位差时,使阴极有较多的电子发射出来,这就称为强电场作用下的自发射。
9.接触引弧:在弧焊电源接通后,电极与工件直接短路接触,随后拉开,从而把电弧引燃起来。
10.非接触引弧:指在电极和工件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施以高电压来击穿间隙,使电弧引燃。
11.负载持续率:Fs=负载持续运行时间t /(负载持续运行时间t+休止时间)*100%12.弧焊电源调节性:弧焊电源满足不同的工作电压、电源的需求的可调节性。
1. 焊接电弧物理现象:气体的电离和电子发射。
2.气体原子电离的三种形式:撞击电离、热电离、光电离。
3.电子发射的四种形式:热发射、光电发射、重粒子撞击发射、强电场作用下的自发射。
逸出功:电子发射所需的能量,约为电离能的1|2~1|4.4.电弧的三个组成部分及电位分布。
电弧有三个部分构成:阴极区、阳极区、弧柱区。
阳极区存在阳极压降:基本上与电流无关,近似为一常数。
电源外特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电源的外特性进行实验,掌握电源的输出特性、效率特性和稳定性特性,加深对电源工作原理的理解,为电源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
电源的外特性是指在负载不同的情况下,电源输出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
电源的输出特性主要包括静态输出特性和动态输出特性。
静态输出特性是指在稳态工作条件下,电源输出电压与负载之间的关系;动态输出特性是指在负载变化时,电源输出电压的瞬时响应特性。
电源的效率特性是指电源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反映了电源的能量转换效率。
电源的稳定性特性是指电源在外部环境变化或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三、实验内容。
1. 静态输出特性实验,在不同负载下,测量电源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绘制输出特性曲线。
2. 动态输出特性实验,在负载突变时,记录电源输出电压的瞬时响应情况。
3. 效率特性实验,测量不同输出功率下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计算电源的效率。
4. 稳定性特性实验,在外部环境变化或负载变化时,观察电源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四、实验步骤。
1. 连接电源和负载,调节电源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大小。
2. 在不同负载下,测量电源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数值。
3. 记录负载突变时电源输出电压的瞬时响应情况。
4. 测量不同输出功率下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并计算电源的效率。
5. 在外部环境变化或负载变化时,观察电源输出电压的变化情况。
五、实验数据。
1. 静态输出特性曲线图。
(插入静态输出特性曲线图)。
2. 动态输出特性响应图。
(插入动态输出特性响应图)。
3. 效率特性数据表。
(插入效率特性数据表)。
4. 稳定性特性观察记录。
(插入稳定性特性观察记录)。
六、实验结果分析。
1. 通过静态输出特性曲线图可以看出,在不同负载下,电源输出电压随着负载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为后续电源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2. 动态输出特性响应图显示了电源在负载突变时的瞬时响应情况,为电源的稳定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总结归纳各类电源的外特性电源是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提供了稳定的电能供应。
不同类型的电源具有不同的外特性,本文将对各类电源的外特性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直流电源的外特性:直流电源是指输出直流电信号的电源,常见的有电池、直流电源适配器等。
直流电源的外特性主要包括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功率、负载调整能力等。
1. 输出电压: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通常由电源设计决定,在工作过程中应保持相对稳定。
直流电源适应不同设备需求的常见电压输出值有5V、12V、24V等。
2. 输出电流:输出电流表示电源所能提供的最大电流值。
直流电源的输出电流应满足所连接设备的电流需求,过小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过大则可能会损坏设备。
3. 输出功率:输出功率是直流电源所能提供的功率值,它与输出电压和电流相关。
输出功率越大,电源所能驱动的设备越多或者越大功率的设备。
4. 负载调整能力:负载调整能力是指直流电源在设备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和电流的能力,即稳定性。
良好的负载调整能力能够保证电源在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
二、交流电源的外特性:交流电源是指输出交变电信号的电源,常见的有交流电插座、交流电适配器等。
交流电源的外特性主要包括输出电压、输出频率、输出功率等。
1. 输出电压: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通常由地区的供电标准决定。
在中国,家庭用电的输出电压标准为220V。
而在其他地区,输出电压标准多样,如美国为110V。
2. 输出频率:输出频率指交流电源所提供的电信号的振荡频率,通常为50Hz或60Hz。
不同地区和不同设备对输出频率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3. 输出功率:输出功率是交流电源所能提供的有效功率值。
交流电源的输出功率应满足所连接设备的功率需求,过小可能无法正常工作,过大可能会损坏设备。
三、开关电源的外特性:开关电源是一种高效率的电源,它将输入交流电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输出。
开关电源的外特性主要包括转换效率、输出纹波、过载保护等。
开关电源负载检测指南1、负载动态响应测试说明:输入、输出电压为额定值,输出负载在额定值的25%-50%-25%和50%-75%-50%变化,恢复时间≤200us时,输出电压的超调量≤输出电压整定值的±5%;恢复时间》200us,输出电压的超调量≤输出电压整定值负载调整率(即要求不能够超过输出电压整定值的±0.5%)。
注:恢复时间是指直流输出电压变化量上升至大于稳压精度处开始,会至小于等于并不超过稳压精度处止的这段时间。
过冲幅度以及恢复时间的定义详见下图:具体要求见规格书和企标要求。
测试方法:输入为额定电压,输出整定在屋顶之,利用电子负载的恒流模式设置跳变来实现输出负载的跳变(跳变时间为5ms,如果5ms内,模块无法回复到稳态,需要让跳变时间加长,让模块能够达到稳态。
tr 和tf按照20us对应1A来设置,如100A的模块,负载从25A跳到50A,跳变25A,tr和tf就是500us左右),对于某些大功率模块,可采用并联固定负载的方法实现如50%到75%负载跳变,可以用50%固定负载,再用电子负载实现0到25%跳变,用示波器测量输出电压的变化。
(注意:测试时,示波器采用交流耦合方式,触发方式可以用Auto或者normal,时间为ms级,就能够很快的把波形捕捉到)判定标准:符合测试说明,合格;否则不合格。
2、输出外特性测试说明:测试模块在额定输入电压,浮充状态下的输出外特性曲线(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关系曲线)。
测试方法:调节输入电压为额定电压,输出电压为浮充电压,输出负载为空载,不断的增加负载(步长可以根据不同的模块而不同,容量小的模块步长可以稍微的小一些),记录在每一个输出负载下,模块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当模块输出到了限流以后,继续增加负载和记录模块的输出电压、电流,直到模块的输出小于10V为止,测试完毕以后,画出模块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曲线,就是输出外特性曲线(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要求测试点必须多于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