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手持产品调研报告共2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22
人机工程学实践报告一、实践内容及目的本次实践是针对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的一次实践项目,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具体内容为设计一个新型的智能音箱。
二、实践步骤1.需求分析:首先,我们对目标用户进行了调研和访谈,了解了他们对于智能音箱的使用需求及期望功能。
2.原型设计:根据用户需求,我们进行了初步的原型设计,包括外观、界面布局、交互逻辑等。
通过原型设计,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用户与智能音箱的交互过程。
3.原型制作:根据设计图纸,我们开始制作实际的智能音箱原型。
涉及到的材料有3D打印件、音箱部件、电路板等。
通过原型制作,我们可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使用效果。
4.用户测试:待智能音箱原型制作完毕后,我们邀请了一些用户进行真实场景的测试。
用户将使用智能音箱完成一系列任务,我们同时记录用户的使用过程和用户体验反馈。
5.改进优化:根据用户测试的结果和反馈,我们对智能音箱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包括界面的细节调整、交互逻辑的优化、功能的扩展等。
6.最终产品:经过多次优化和改进,我们最终完成了一个功能强大、用户体验良好的智能音箱。
三、实践心得1.用户需求至关重要: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通过问卷调研和用户访谈,积极收集用户意见和建议。
只有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才能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2.原型设计与测试的重要性:原型设计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一道关键环节,通过制作原型并进行用户测试,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实际用户的测试反馈,才能不断优化产品的用户体验。
3.团队合作与沟通:在实践中,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至关重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优势,需要合理分工、密切协作。
同时,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信息共享也是团队成员之间协作的关键。
四、实践收获与展望通过本次实践,我们深入了解了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等人机工程学相关知识在设计中的应用。
在实践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50期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手持产品健康设计专题教学研究祝小林(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摘要】手持产品的人机关系是人机工程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健康使用为目的手持产品形态来源于人的自然状态与健康的人体运动。
在专题教学实践中,以健康设计概述、手系统分析、手持产品设计分析以及手持产品设计方法等四大知识板块为教学内容,结合模拟演示、数理分析与案例讲解等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设计思维,提升其产品设计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人机关系健康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基金项目】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2016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设计数学在《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TB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0-0219-02一、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然而,人们很多的不健康是因为外界因素,其中包括一些设计不良产品对其所造成的伤害。
在这一背景下,产品设计界提出了“健康工业设计”的设计理念,意为产品设计要符合人体的自然运动规律,以健康使用为原则,使人在使用产品时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1]。
手持产品作为与人的身体接触最直接、最频繁的产品,在保证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实现手的操作自然、健康是相关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
在生活与工作中,长期使用不舒适的手持产品不仅会增加劳动负荷,降低劳动效率,而且会引发肌肉骨骼失调症,破坏了人的健康。
因此,在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人机工程学》的教学中着重设置手持产品的设计专题,能使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快速掌握这一科学理性的知识内容与设计方法,提升产品设计创新能力。
然而,对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健康工业设计”教育能否起到上述作用关键在于其课程内容的设定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二、手持产品健康设计专题教学内容设置《人机工程学》是一门专业性与实用性较强的应用型设计课程,要以人机关系的内在逻辑把所需的知识贯穿起来,其纲要如图1所示。
第1篇一、引言人机工程学,又称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实践报告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实践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产品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设计师们需要关注用户体验,将人机工程学原理融入到产品设计中。
本实践报告以某智能家居产品为例,探讨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1. 产品概述该智能家居产品是一款智能照明系统,具有自动调节光线、定时开关等功能。
产品采用触摸屏控制,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进行操作。
2. 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1)界面设计1)布局合理:产品界面布局简洁明了,将常用功能集中在首页,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操作。
2)图标清晰:界面图标设计清晰易懂,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3)颜色搭配:界面颜色搭配和谐,避免使用过于鲜艳或刺眼的颜色,减少用户视觉疲劳。
(2)交互设计1)操作便捷:触摸屏操作简单,用户可以通过滑动、点击等方式实现功能切换。
2)反馈及时:产品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及时给出反馈,如声音提示、灯光变化等,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3)容错性:产品设计考虑了用户操作失误的情况,如误触、误操作等,降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困扰。
(3)安全性1)物理安全:产品采用耐高温、抗冲击的材料,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用户造成伤害。
2)数据安全:产品采用加密技术,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4)人性化设计1)节能环保:产品具备节能功能,降低用户使用成本,符合环保理念。
2)可定制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定义灯光场景,满足个性化需求。
四、实践总结通过本次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以下为实践总结:1. 人机工程学原理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人机工程学实验报告Hust工业设计专业,人机工程课程实验报告必做实验(7个):一、镜画仪:是一项目动作技能迁移的实验。
因通过镜子反射,和原图形相比镜中图像是上下倒置而左右不变。
实验一错误次数使用时间实验者1 15 1分30秒实验者2 13 4分14秒34实验者3 20 1分57秒8实验二错误次数使用时间实验者1 5 44秒实验者2 0 39秒实验者3 8 1分28秒4自变量:试验次数因变量:出错次数、使用时间实验数据分析结果:1.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实验者不变,但是其所用时间及错误次数都在变少,熟练程度明显增加。
2.在同样的情况和同样的图案上,实验的后一次测验比前一次的测验有所进步,就为正迁移效果。
二、光亮度辨别仪光亮度辨别仪的作用:心理学中常用的一种视觉实验仪器。
它可以测定明度差别阈限,也可以制作明度量表。
光亮度真实值实际测量值△差值1 230 190 402 180 200 203 140 140 0自变量:光亮度真实值因变量:实际测量值、差值实验数据分析结果:随着光亮度的增加,实验者对于光的敏感度下降,误差变大。
应用范围:可调节亮度的台灯,它的优点在于调节亮度的装置消耗的电能极少,节约了电能,减少了不必要的损耗,灯的亮度可根据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间,人们不同的需求,调节不同的亮度,方便人们的生活。
三、瞬时记忆实验仪仪器同时呈现一组随机数字或字母,在部分报告法实验中,要求被试再现当时指定的一部分,然后在指定的时间内通过大脑记录下来。
瞬时刺激时间记忆保存量1 9.50秒12.002 7.50秒12.003 5.50秒09.00自变量:瞬时刺激时间因变量:记忆保存量实验数据分析结果:人的大脑在瞬时记忆中,记忆的时间越长,准确率越高。
四、记忆广度测试仪适用于心理特点测定中的数字记忆广度实验和提高记忆力的训练。
并具有同时测量被试视觉、记忆、反应速度三者结合能力的功能,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学测量仪器。
分数出错位数实验者1 8 7.25实验者2 6 6实验者3 5 5自变量:不同的实验者因变量:记忆广度分数、出错位数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因为人与人的不同,其记忆能力不同,有记忆广度大的,也有记忆广度小的。
手持式红外热像仪工业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分析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持类红外热像仪的造型设计不仅要求产品美观大方,色彩符现代人的欣赏习惯以及使用新材料新工艺、还要求产品有优良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本文着重分析了人机工程学在手持式红外热像仪的工业设计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手持红外热像仪;工业设计;造型设计;人机工程学1 手持红外热像仪的基本类型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等技术把人眼不可见的红外线转化成人眼可见图像的仪器。
与许多科学器材一样,最初的红外热像仪是为军事目的而开发,后来迅速的向民用工业领域扩展,如今红外热像仪的应用范围非常广阔,目前已知的在森林防火、消防安保系统、电力设备检测、建筑检测、关键容器监控等诸多领域均有运用。
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红外热像仪的应用领域会越来越宽广。
2 人机工程学定义及发展人机工程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产品设计中如何正确处理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对其的定义为: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我国对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为: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
3 人机工程学在手持红外热像仪中的重要性在手持类产品工业设计领域,很多设计并没有让产品和使用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人机交互要依赖图形等形式,而不是产品本身传达出来的信息进行人机沟通。
手持类产品的工业设计如今存在缺乏操作过程人因分析,功能形态宜人性差,显示与控制功能布局混乱,审美性差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好的设计能带给使用者舒适的用户体验,人机工程学的应用在设计中占有很大的主导因素。
对于手持红外热像仪的工业设计来说,人机工程学的应用在外不仅增强了产品外观,使得产品在操作方面更加简便,在内还优化了产品的界面降低了产品的复杂程度。
人机工程学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机工程学在用户界面设计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验来验证相关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实验设计1.实验参与者选择从实验室中随机选择了10名参与者,保证了参与者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2.实验环境搭建搭建了一个模拟的用户界面,使用一台电脑作为实验平台,通过软件模拟各种界面操作。
3.实验内容将参与者分为两组,每组5人。
第一组被要求使用已经优化的用户界面进行任务,第二组被要求使用未经优化的用户界面进行相同的任务。
通过比较两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参与者的主观感受,评估优化后的用户界面对用户的影响。
4.实验数据采集使用摄像机记录参与者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情况,通过软件记录参与者的任务完成时间和错误率,并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参与者对用户界面的主观评价。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1.任务完成时间将两组参与者的任务完成时间进行比较,发现使用优化后的用户界面的参与者完成任务的时间更短,平均节省了15%的时间。
2.错误率比较两组参与者的错误率,发现使用优化后的用户界面的参与者的错误率更低,平均减少了10%的错误率。
3.主观评价参与者使用问卷对用户界面进行评价,通过统计问卷的结果发现,使用优化后的用户界面的参与者更多地给予了高分评价,满意度更高。
四、讨论和总结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优化后的用户界面可以显著提高用户的任务完成效率,节约时间。
2.优化后的用户界面可以降低用户的错误率,减少操作失误。
3.优化后的用户界面可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使用户更愿意使用该系统。
因此,在用户界面设计中,应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用户界面进行优化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考虑用户的认知特点、生理特点和行为特点,设计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界面,可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但是,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用户界面优化时,应兼顾用户的不同特点和需求,不同类型的用户可能对用户界面的需求有所区别,需要针对不同用户群体进行合理的设计。
人机调研分析报告姓名:江飞班级:工业设计(工)学号:0808031019一、符合人机工程学的事物1、液压车:液压车,在使用时将其承载的货叉插入托盘孔内,由人力驱动液压系统来实现托盘货物的起升和下降,并由人力拉动完成搬运作业。
(1)采用液压方式式托盘上升,这个过程受力不受承重的影响,可以轻松通过把手下压托起重物;(2)压力车的把手杆很长,使人下压更省力;(3)前面的两个大轮子并排,可以通过把手左右旋动,既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又能灵活的转弯,可以在狭窄的车间方便使用。
2、显微镜(1)右上方两个目镜的可以左右调节,可以符合不同人的两眼距离(2)后部的滑杆可以使显微镜上下移动,观察不同的样本,根据人的手臂调节到最舒服的高度;(3)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分配在两边,左右手方便调节。
二、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事物1、水龙头(1)水槽高于台面,撒到台面上的水容易积留;(2)开关位置有问题,两个开关都靠近一个龙头,另一个龙头离得较远,用的时候会感觉不舒服。
解决办法:(1)水槽稍低于台面或与其平齐;(2)开关设置在各自控制的龙头旁,最好与龙头二合一。
2、文件箱下面两部分是抽屉式的,最上面的一面是可以掀开的,而设计成杆状,容易产生向外拉的错觉。
解决办法:把拉手设置在上面。
3、灶台(1)灶头的开关放在一边,不易明确开关所支配的灶台;(2)只有一个指示灯,虽然会显示不同颜色,亮时不易明确是左灶头还是右灶头;(3)灶头类似于两个电磁炉暴露在台面上,刚使用后手容易不小心摸上去,容易烫伤。
解决办法:(1)将开关设置在对应灶头两旁或者加注标识;(2)多设计个指示灯或者在灶头旁边用颜色标明一下;(3)加一个保护网罩,用后按动按钮自动罩住灶头,保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