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运营商各个企业情况
- 格式:xlsx
- 大小:16.98 KB
- 文档页数:6
我国虚拟运营商的优势和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数码化普及,移动通信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我国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除了国内的三大运营商China Mobile、China Telecom和China Unicom外,我国还有一批虚拟运营商,它们的确实在移动通信市场上开创了新的气象。
虚拟运营商是指除三大运营商外,通过购买三大运营商的网络资源、基础设施和电信资源等来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企业。
我国的虚拟运营商市场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移动通信市场中不可忽略的一股力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我国虚拟运营商的一些优势和挑战。
一、虚拟运营商的优势1、资源利用率较高虚拟运营商与三大运营商的合作让虚拟运营商可以享受三大运营商的优势,如基础网络设施、管理经验、运营管理系统、技术服务以及如果做出业内最新技术的资讯。
而这些是虚拟运营商自身难以建设的,因此开拓市场较为容易。
2、成本费用更低相对于三大运营商,虚拟运营商没有过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运营成本,更不需要对基础网络设施、管理经验、运营管理系统进行研发投资,因此运营成本能够降低到更低的水平。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虚拟运营商的通信费用普遍较为低廉,品质仍然可靠可选。
3、市场开拓空间大目前,虚拟运营商发展的是普通消费者和一些没有或者少与移动通信的企业用户,而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市场需求是巨大的。
因此,虚拟运营商最大的优势是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需要了解并开拓消费者和企业之间所需求的服务。
其次,虚拟运营商不仅可以提供基本的语音、短信、数据业务,而且可以结合本地特色、差异化资源等,为用户提供专属和差异化的定制服务。
在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龙头企业正在争抢流量,虚拟运营商可以通过提供专业化、专属化服务来争夺市场份额。
二、虚拟运营商的挑战1、竞争压力大虚拟运营商市场生态并不完善,竞争压力也相对较大,新进入者想要在这种情况下试水也将面临很大的困难。
自2013年12月26日首批企业获牌以来,我国的移动转售(俗称“虚拟运营”)两年期试点工作即将结束。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最新数据显示,获牌的42家企业已有39家完成了系统建设和放号的工作,用户总数在11月底已达1789万户,预计2015年将超2000万户。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规划研究所电信行业研究部主任许立东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截至11月底,用户数超百万的企业已有6家,预计年内还会再增加2家,总体上已经达到了通过试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便完善生态环境的预期效果。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由于当前政策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虚拟运营商的发展,因此部分业务开展的较早的企业在实现了基本的运营收支平衡后便采取了控制成本的战略,以待新的政策明朗化后再决定自己的战略方向。
“鲶鱼”稳市场作为国内电信运营市场的新鲜血液,自发牌以来,虚拟运营商们就被贴上了激活电信运营市场的“鲶鱼”的标签。
在这方面,虚拟运营商们推出的零月租、无漫游、流量不清零等新资费模式确实也促使基础运营商们做出了相应的改变。
与此同时,虚拟运营商在2015年对于稳定通信运营市场竞争格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许立东认为,一方面,虚拟运营商们在个性化定制资费计划、流量服务、业务捆绑、跨界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创新,繁荣了市场;另一方面,中国联通前11月虚拟运营合作伙伴净增用户数超过了1400万,这也间接地抵消了联通用户数持续流失的影响,保证了中国联通在网用户数的净增长,对市场竞争格局起到了优化的作用。
三大运营商于2013年12月均获发TD-LTE牌照,3G时代落后的中国移动全力转向4G,两年左右的时间4G用户数接近3亿,与此同时,2015年2月才拿到FDD LTE牌照的电信和联通则经历了一段痛苦的发展期,电信联通这两年均刻意淡化了4G的概念,联通甚至因此提出了3G+4G一体化战略,以图用高速的HSDPA网络与移动的4G相抗衡,但最终结果收效甚微。
先是中国电信在2014年出现了连续几个月的用户净流失,然后中国联通在2015年连续10个月出现了用户净流失的情况。
2022年我国虚拟运营商发展前景分析中国首批获得移动转售牌照的话机世界数码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话机世界”)5月4日在杭州正式发售170号码,标志着170号码进入商用运营阶段,话机世界也成为全国首个正式放号销售的虚拟运营商,这意味着中国移动转售业务试点迈出了历史性的关键一步,民资正式登陆通信业。
此外,迪信通、苏宁互联也已从5月1日起,分别开头接受公众的170号段预约或预约的优先登记,近期即会开售。
阿里巴巴、京东等近期也将正式对外放号,5月将成为虚拟运营商放号最密集的月份。
然而,在一片歌舞升平背后,很多对虚拟运营商低资费抱有期望的消费者赫然发觉,早期宣扬中一些吸引眼球的卖点,例如“流量月底不清零”、“免流量费”、“免通话费”等,并没有如期兑现。
以这样的形象开局,不但激起用户的一片批判和谩骂,已经预约的亦已开头要求退款,但更重要的是,业界对刚刚起步的中国移动转售业务的前景,开头感到怀疑。
预订“承诺”未兑现话机世界此次放号同时推出的“乐疯浙江三部曲畅享话机170”的活动主题中,以“话费存多少送多少”、“手机用多久保多久”、“浙江省内2小时内上门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三大特色服务成为亮点。
除此之外,一个月前已发布的“久久”套餐方案(分为从29.9元/月至399.9元/月的9档套餐,其中最低档的29.9元月套餐包含80MB国内流量、80分钟国内主叫通话和80条短信),和基础运营商的套餐方案并无本质的区分。
更重要的是,此前博取了不少消费者眼球的“流量不清零”策略,话机世界方面表示,短期内难以实现,据说是由于中国电信的IT 支撑系统接口尚未建好,虚拟运营商只能租借中国电信的计费系统,而且中国电信的转售业务实行的是套餐捆绑折扣方式,使虚拟运营商无法拆包自行组合。
这一解释能否被公众接受不得而知,但与中国电信合作移动转售业务,必需租用其计费系统,应当是从一开头就被告知的。
与中国联通合作的虚拟运营商蜗牛移动在预售期间同样反应热闹,据官方介绍,以“零月租、无套餐、流量两年不清零”为卖点的“999免卡”,自4月10日开启预售,一经推出即受热捧,仅仅4天时间就有超过1万用户下单预订。
:81/site1/html/2014-08/26/content_218646.htm虚拟运营商第三批牌照发放运营仍阻力重重2014-08-26 10:11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吴丰恒[ 走出“价格战模式”,寻找与各自主业结合的差异化经营模式,是虚拟运营商不得已的选择,而目前尚未有一例案例证明虚商已寻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昨日,工信部已向6家民营企业发放了第三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批文(虚商牌照)。
截至目前,共有25家企业拿到了虚商牌照。
记者获悉,新获牌企业包括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兴视通科技有限公司、用友移动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邮世纪(北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银盛电子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走出“价格战模式”,寻找与各自主业结合的差异化经营模式,是虚拟运营商不得已的选择,而目前尚未有一例案例证明虚商已寻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现在一切才刚刚开始,都还在探索。
”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邹学勇看来,虚商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为行业解决了套餐不清零、套餐灵活性问题。
”第三批试点牌照“从获牌厂商来看,分别来自六个行业,贯穿支付、金融、终端以及视频支付。
其中共同特征是,基于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构建六个行业新的模式。
”邹学勇说。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注意到,上述六家企业中,除了用友通信是与中国电信签约的虚商企业,朗玛信息是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同时签约的虚商企业,其他四家企业都与中国移动签约。
“用友通信和朗玛都是上一批和中国电信签过约的企业,没赶上第二批牌照发放,落到了这批来。
”一位接近工信部的不愿透露姓名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另外,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也曾被业界认为很有希望包含在本批名单中,不过并未入选。
“这批企业,工信部是每个行业发一个牌照,鹏博士和世纪互联业务相似,都是宽带业务。
而且据我所知,鹏博士下面有些分公司手续没有补全。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现状及发展前景摘要:中国的电信运营商经过几次重组调整,目前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足鼎立的格局。
那么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究竟鹿死谁手呢?本文通过分析三大运营商的现状,提出了各自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电信运营商现状竞争发展前景正文:三大电信运营商现状对比一、背景介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是一家基于GSM和TD-SCDMA制式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是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骨干企业,注册资本3000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元人民币,拥有全球第一的网络和客户规模,于2000年5月16日正式挂牌。
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
2008年5月23日,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移动,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保持相对独立运营。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电信”)成立于2002年,是我国特大型国有通信企业。
中国电信作为中国主体电信企业和最大的基础网络运营商,拥有世界第一大固定电话网络,覆盖全国城乡,通达世界各地,成员单位包括遍布全国的31个省级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电信业务。
2011年3月31日,中国电信天翼移动用户破亿成为全球最大CDMA网络运营商。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旗下有两大上市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 强企业”,注册资本1580亿元人民币,主要经营固定电话、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互联网接入及应用等综合信息服务。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于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同时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
解析中国通信领域的移动“虚拟运营商”(MVNO)移动虚拟运营商(MVNO)是指没有自己的网络,但通过与移动网络运营商租用其网络和相关资源提供通信服务的企业。
与传统的移动网络运营商不同,MVNO无需进行网络建设和维护,可以从移动网络运营商那里以较低的价格租用网络资源,再以自己的方式进行销售和营销。
在中国的通信领域,MVNO的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力量。
一、 MVNO的发展历程中国的MVNO都是从2013年起开始发展起来的。
2013年12月,三大国有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获准试点向民营资本开放网络运营业务,这开启了中国MVNO市场的先河。
2014年年底,试点工作基本完成,中国官方发布了《虚拟运营商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MVNO需要与主运营商签订合作协议,并取得广电总局和工信部颁发的牌照才能开展业务。
同时,中国工信部也相继向民营公司开放了TD-SCDMA、WCDMA和CDMA2000等3G网络建设许可。
二、 MVNO类型MVNO根据其主要业务方向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在中国,MVNO主要分为四种类型:1、基础电信服务型:主要业务为语音、短信和数据服务,如联通沃派、中国移动和阿里通信等。
2、行业应用服务型:主要为企业提供一些通讯、物联网等定制化服务,如电信梦网、北翼等。
3、卡牌品牌类:主要为一些互联网公司、金融公司等客户提供相关的移动通信服务,如我爱我家、OPPO等。
4、家庭互联网类:主要针对家庭客户提供业务,如联通统一wifi、中国移动和和家庭的套餐等。
三、 MVNO的优点1、降低了市场进入门槛。
移动虚拟运营商不用投入大量资金来进行网络建设,而是直接租用移动运营商的网络资源和品牌,因此降低了市场参与门槛。
2、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为了在市场中获取一定份额,MVNO需要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业务定位和服务方向,因此他们往往会提供提供更多种类的优惠套餐、更加丰富的增值服务、更加个性化的客户服务等。
三大运营商现状分析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二、中国移动现状分析 (5)2.1 基础设施建设 (6)2.2 业务发展状况 (7)2.3 技术创新与研发 (9)2.4 用户规模与市场份额 (9)2.5 挑战与机遇 (10)三、中国电信现状分析 (12)3.1 基础设施建设 (13)3.2 业务发展状况 (14)3.3 技术创新与研发 (15)3.4 用户规模与市场份额 (17)3.5 挑战与机遇 (18)四、中国联通现状分析 (19)4.1 基础设施建设 (20)4.2 业务发展状况 (22)4.3 技术创新与研发 (23)4.4 用户规模与市场份额 (24)4.5 挑战与机遇 (25)五、结论与建议 (27)5.1 总结三大运营商现状 (28)5.2 针对运营商的策略建议 (29)5.3 对行业发展的展望 (31)一、内容综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通信行业也在不断地进行转型升级。
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发展现状直接关系到国家通信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本文旨在分析三大运营商的当前现状,探讨其面临的主要挑战与机遇,以期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三大运营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优势领域和市场份额。
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广泛的网络覆盖;中国电信在固定通信和宽带业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网络质量和稳定性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中国联通则在移动通信和固定通信领域均有所涉猎,致力于提供多元化的通信服务。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三大运营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随着5G技术的逐步普及,运营商需要不断投入巨资进行网络建设和升级,以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运营商需要在保持基本通信业务的同时,不断拓展新业务领域,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移动通信的虚拟运营商移动通信的虚拟运营商(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简称MVNO)是指在没有自己的网络基础设施的情况下,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企业。
虚拟运营商以低成本、快速入市和灵活运营为特点,逐渐崭露头角,并在移动通信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定义和特点虚拟运营商作为移动通信行业的一种新兴形式,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没有自己的网络基础设施。
相比于传统的移动网络运营商,MVNO只需要与电信运营商签订合作协议,便可利用其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进行业务提供。
这一特点使得虚拟运营商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入市场,并快速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二、发展历程虚拟运营商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的欧洲市场。
最早兴起的MVNO是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如英国和荷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成熟,虚拟运营商开始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扩展。
在中国,虚拟运营商的发展较晚。
2013年,中国开放了虚拟运营商的市场准入,引入了第一批虚拟运营商。
此后,虚拟运营商在中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截至2021年,中国已经有数十家虚拟运营商,并且在市场份额上逐渐增长。
三、优势与挑战虚拟运营商相对于传统运营商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虚拟运营商不用投入巨额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能够以更低的资金门槛进入市场。
其次,虚拟运营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快速调整和灵活运营。
此外,虚拟运营商可以与不同的电信运营商合作,充分利用不同运营商的优势资源。
然而,虚拟运营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虚拟运营商缺乏自己的网络基础设施,完全依赖于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网络服务。
其次,虚拟运营商在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方面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此外,由于虚拟运营商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其在采购设备和服务时往往无法获得与传统运营商相同的优惠待遇。
四、市场前景虚拟运营商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加,目前已经成为移动通信行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亿用户使用虚拟运营商的服务。
虚拟电信运营商1.虚拟电信运营商概念虚拟电信运营商(VNO—Virtual Network Operator)是指本身没有电信网络资源,通过租用电信运营商的电信基础设施,对电信服务进行深度加工,以自己的品牌提供服务的新型电信运营商。
它与电信运营商的最大区别在于,自身不拥有骨干和核心网络资源,需要通过租用电信运营商的基础设施,建立自己的虚拟网络来进行运营服务。
这也是作为虚拟运营商的首要条件。
而且,虚拟运营商以自己的品牌来标注向最终用户提供的服务内容。
在这一点上,虚拟运营商本质上有别于增值服务商和电信服务代理商。
虚拟电信运营商,是指那些没有基础网络而经营电信或者电信增值业务的厂商。
它们利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等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设施或产品,将业务细化、个性化,向用户提供各种电信增值服务。
虚拟电信运营商的概念在中国的出现,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但已逐渐成为电信价值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2.虚拟电信运营商名单由于4G的到来,中国的虚拟运营商起点要比国外虚拟运营商起点更高。
12月26日下午,工信部正式发放虚拟运营商牌照,首批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企业共有十一家,包括天音通信、浙江连连科技、乐语、华翔联信、京东、北纬通信、阿里巴巴(万网志成)、迪信通、分享在线网络技术、话机世界数码连锁集团、巴士在线控股有限公司。
之前热传的鹏博士、苏宁、国美均不在首批名单之中。
自上周工信部颁发首批虚拟运营商牌照后,第二批虚拟运营商牌照也将很快发放,其中,国美、苏宁和爱施德等民营公司将榜上有名。
苏宁将是一个十分有潜力竞争对手,如不出意外,2016年将完全显现其优势。
小米可能会入局虚拟运营商。
我不应该悲观的看待现在风头正劲的京东,但我确实没有看好他的理由。
“第四大运营商”将十分看重大数据分析,这里不是特指京东,而可能是来自于非ICT领域的跨界。
作为首批11家中唯一一家媒体公司,专注公交电视媒体的巴士在线,目前通过与全国36个公交企业合作覆盖了22个重点城市,定位为公交企业提供行业信息化,同时服务于公交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