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概论地理学的主要思想流派
- 格式:ppt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3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分支学科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特征、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从地球科学到社会科学,旨在探究地球上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本文将介绍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其主要的分支学科。
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致力于研究地表特征、自然资源、环境演变、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
地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地理条件决定历史”,即地理环境是各种现象和过程的基础和制约因素。
地理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地球系统:地球被看作一个整体系统,由大气、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互相作用的部分组成。
这些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地球的动态平衡。
2.空间与位置:地理学强调对地球上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分布进行观察、研究和描述。
空间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地理学家通过研究事物的位置、分布和相对位置来揭示地理现象的规律。
3.地球环境:地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主要涉及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而人文环境则包括人类活动、文化习俗、社会经济等因素。
二、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多个分支学科,每个分支学科都针对特定的研究领域进行深入探讨。
下面介绍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1.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等。
地貌学研究地表形态的生成和演变规律,气候学研究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水文学研究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运动规律,生物地理学研究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及其原因。
2.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现象对地球空间分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它涉及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学科。
经济地理学研究地球上各地的经济发展差异和产业分布特点,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空间结构,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文化的地域差异和文化景观的形成。
近代地理学的主要观点和核心人物1、环境学派(1)代表人物是德国拉采尔。
拉氏的《人类地理学》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分布和迁徙的作用;(2)拉采尔的学生、美国森普尔女士在20世纪初系统地阐述了环境对人类的支配作用;大肆宣扬地理环境对人的体质、民族发展与国家历史有决定性作用。
(3)另一个美国地理学者亨丁顿著《文明与气候》和《人文地理学》,详述了气候决定论。
强调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人类文明只有在具有刺激性气候条件的地区才能有所发展。
2、人地相关学派(1)法维达尔·白兰士: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他认为在人地关系中,除环境的直接影响,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
因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2)白吕纳,说“环境虽足以影响人类之活动,人类亦有操纵与征服环境之能力” ,代表作《人地学原理》。
(3)美国巴罗斯,他认为地理学应该人文化,形成人类生态学。
他同时也是地理学用生态方法参与实际工作的开创者。
3、区域学派(1)地理学区域学派的首倡者是德国的赫特纳,地理学区域应着重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
地理学的研究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的特征。
赫特纳的代表作是《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2)继承者是美国哈特向,他认为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域分异特征,部门地理学是起点、区域地理学是终结。
根据赫氏观点,哈特向分别于20世纪30年代末和50年代写了《地理学的性质》和《地理学性质的透视》两本专著。
4、景观学派(1)用发生学观点和综合方法划分地表类型。
(2)德国施吕特尔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提出景观学说,认为地理学的中心是对可见景观的研究。
地理学者应着眼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景观是自然和人类共同创造的生活空间。
地理学的主要认为是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变到人文景观的过程。
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及发展趋势一、概述1. 现代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流派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二、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流派2. 传统人文地理学流派传统人文地理学流派主要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强调人类的地域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行为主义人文地理学流派行为主义人文地理学流派强调在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时,需要关注个体或裙体的行为模式、决策过程以及意识形态。
4. 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流派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流派则更侧重于分析社会结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强调社会制度和权力结构对地域性差异的形成和演变的作用。
5. 后现代人文地理学流派后现代人文地理学流派关注个体的多样性和主体性,强调个体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体验和感知。
6. 新人文地理学流派新人文地理学流派相对于传统人文地理学更加关注跨学科研究,强调地理环境、社会和文化的整合分析。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7. 跨学科研究的加强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科交叉的不断深入,现代人文地理学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不断拓展研究领域,提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8.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持,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的应用将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9. 参与式研究方法的兴起传统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往往缺乏对当地居民的深入了解,而随着参与式研究方法的兴起,研究者更加注重倾听当地居民的声音,将他们的体验和需求纳入研究过程。
10. 全球化背景下的研究重点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将更加关注全球范围内的地缘政治变化、社会文化传播以及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
1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现代人文地理学在研究中将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探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之道。
12. 新兴议题的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新兴议题也日益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如城市化进程、社会空间重构、社会环境变迁等。
地理学思想史纲地理学是一门揭示世界、探索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发展历程极为悠久,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其发展过程也留下了无数著名的地理思想家和学者,他们为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的思想也深深影响了当下的地理学理论发展。
在此,简单回顾一下地理学发展史,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理论。
康德、弗洛伊德是古希腊时期地理学的发展的鼻祖,他们以传统的哲学角度探讨地理学,提出了地理决定理论。
同时,康德和弗洛伊德也是科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以更深刻的研究,将历史科学和自然科学整合到一起,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在17世纪,英国学者莱文森就提出了以经纬度来衡量物理环境的思想,这打开了定位地理学研究的大门,在英国学者甘斯伯的著作《哥尔文的普罗旺斯》中,他系统的分析地理学的空间结构,对于当时的地理学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在19世纪,斯金纳以逻辑演绎方法,提出了地理学领域的一些基本原理,他认为地理学是重要的自然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使得地理学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20世纪以来,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新的地理思想出现,一方面,一些地理学家以实用主义的思想为地理学注入新的活力,他们认为地理学的任务是服务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如马克斯海德尔、鄢西斯等哲学家也在从哲学角度,以及环境和社会学角度,推动地理学有了新的发展。
21世纪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学者发现地理学必须把一气呵成地研究物理、社会、文化等多种不同领域的影响,并加以整合。
在未来,随着全球化和社会发展,会有更多新的地理理论出现,为地理学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总之,从科学发展史上看,地理学历经种种变革,出现了真正的地理学思想。
康德、弗洛伊德的地理决定论,以及莱文森的定位地理学、斯金纳的逻辑演绎法,以及马克斯海德尔的实用主义思想,构成了现代地理学思想的基础。
在未来的发展中,地理学会以更加全面的角度,探索地理与环境的内在联系,为促进地理学的更加发展,提出更多新的理论。
对地理学思想史的总结地理学思想史概述地理学思想史是研究地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其中涌现的重要思想流派和学说的学科。
地理学思想史涉及对地球表面与特征的观察和解释,以及对地理现象背后原因和关系的探究。
本文将对地理学思想史进行总结。
地理学思想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对地球和周围环境的认知。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进行地理观察和理性思考。
西方古希腊的地理学思想影响深远。
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和阿那克西曼德等人的思想为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观点,而赫拉克利特则关注地球的物质和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阿那克西曼德提出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对立,这为后来人们对大陆漂移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在18世纪和19世纪,地理学思想经历了重要的变革阶段。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地理观察和研究。
德国地理学家荷尔德林开始将地理学定义为“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并将其划分为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
其他重要的地理学家包括德国地质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和英国地理学家弗兰西斯·盖尔。
亚历山大·冯·洪堡在其著作《自然景观的画像》中,强调地理学应该是综合性和综合研究的学科。
他提出了地理景观形成的理论,并辩称地质、气候和植被等因素对地貌的塑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弗兰西斯·盖尔则提出了地理决定论,认为环境和地理条件决定了人类的行为和社会结构。
20世纪初,地理学思想进入了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诸多地理学家将其研究集中在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上。
一方面,德国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策尔对地形表达进行了系统化和科学化。
他创立了现代地貌学,并提出了地貌周期和地貌类型的观点。
另一方面,波兰地理学家爱德华·斯廷格勒提出了环境决定论,主张环境条件对人类文化和社会结构产生显著影响。
与此同时,美国地理学家伊萨卡·鲁比斯微超等人开始利用空间分析和定量方法进行地理研究,从而推动了现代地理学的发展。
1第三章 地理科学的体系和分支第一节 地理科学的学科体系地理科学的体系与地理科学知识的积累是不同的,属于地理科学的认识论问题。
目前,尚没有一个尽善尽美的地理科学体系。
它将成为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对地理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地理科学体系即地理科学知识体系,是表达地理科学知识形态的重要范畴,是由业已确证的地理科学知识构成并完整地再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知识体系。
然而,地理科学的博杂性和被认识的角度和深度导致人们划分地理科学体系的多样性而无法统一。
一、地理科学的体系地理学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分类体系。
在西欧,传统的分类是将地理学分为通论地理学(即部门地理学)和专论地理学(即区域地理学)两部分,通论地理学中分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两大分支下再分次级分支学科。
前苏联长时间内把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两大分支,然后再分次级分支学科。
较多的西方学者把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下面再分次级分支学科。
这些分类方案中都没有考虑地理学的技术性分支──地图学和背景性分支──历史地理学。
鉴于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迅速,不断出现新的生长点,形成新的知识领域或新的分支学科,本文遵循科学性兼顾稳定性,从现实出发兼顾历史状况的原则,按研究对象对地理学体系划分。
其中,有代表性的体系有如下数种观点(见《地理学基础》,潘玉君,科学出版社):(一)金字塔结构体系陈传康教授在《现代地理学与地理教材建设》等论著中,刘南教授在《综合自然地理学》中,《地理教育价值雏论》和教材《地理科学导论》等中提出了大致相同的地理科学体系,此处我们称其为金字塔结构。
图3-1 地理科学体系的金字塔结构 在这个体系中,具有(1)三分法:地理科学分成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2)三层次:部门地理学、一级综合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综合人文地理学)和二级综合地理学(即综合地理学);(3)三重性: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和区域实践地理学;(4)三时段: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现代环境地理学。
地理学思想史内容总结地理学思想史是关于地理学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各种思想和学派的研究,地理学思想史的内容非常广泛,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对其进行总结与阐述。
在古代,地理学思想主要围绕着地球形状、地球中心说以及地图绘制等方面展开。
古希腊的地理学家泰勒斯提出了地球是一个浮在大洋之上的圆盘的学说,这一观点直到公元15世纪被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才被推翻。
在古代中国,学者们主要探讨了天下有山有河,进而形成了山川地势论,例如《山海经》就是对中国地理的一种描述。
而在古代印度,人们通过瑜伽和冥想来认识地理环境,形成了一种宇宙认知的思想。
进入中世纪,地理学思想开始与宗教相结合,地理学成为了宗教传教的一种手段。
14世纪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东方见闻录》描绘了他对亚洲的探索,为后世的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此外,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在中世纪具有重要影响。
他认为地球是球形的,提出了经纬度的划分方法,并画出了世界地图。
这些思想成果直到近代仍然有一定的影响。
进入近代,地理学思想经历了革命性的发展。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开始注重观察和实证研究,推动了地理学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法国地理学家布菲尔提出了地形决定论,认为地貌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德国地理学家兰特则首次提出了区域概念,强调地理研究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点。
这些思想开创了现代地理学的研究范式。
在20世纪,地理学的发展加速,出现了多种不同学派和思想流派。
美国地理学家霍夫拉姆提出了人文地理学的概念,将地理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强调空间和地域的意义。
英国地理学家哈特则提出了地缘政治学,关注地理环境对政治格局的影响。
法国地理学家菲里奥则提出了空间分析的概念,通过计量分析和模型构建来解释地理现象。
这些思想流派丰富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总体而言,地理学思想史体现了人类对地理环境认知的演变过程。
从古代的形状和地势论,到中世纪的宗教与地理结合,再到近代的科学化和学派多元化,地理学思想与时代背景相互依存、相互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