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桥本甲状腺炎的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6.69 KB
- 文档页数:3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医治疗效果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主要特点是甲状腺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
患者常见症状包括疲劳、甲状腺肿大、神经系统问题、情绪不稳定等。
中医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主要是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调节免疫功能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医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方法及效果。
中医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艾灸疗法等。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主要方法之一,中医认为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发病与气血阴阳失调有关,因此使用中药可以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起到治疗作用。
常用的中药包括甘草、当归、人参、黄芪等,这些中药具有益气养血、调和阴阳的功效,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另一种常用方法,通过针灸调理经络、平衡阴阳,激活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症状。
针灸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常见穴位包括关元、气海、足三里等,这些穴位能够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艾灸疗法也是中医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常用方法之一,艾条燃烧后散发的热量能够渗透到经络深层,起到温通经络、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从而改善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症状。
中医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效果一般来说是比较显著的。
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中医可以显著改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还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自身免疫反应,降低甲状腺受损程度。
中医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中医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病情的轻重、患者的年龄、体质等因素。
在接受中医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时,患者应该找到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案例
桥本甲状腺炎,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中医药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以下是一个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案例:
患者,女性,38 岁,因颈部肿块、吞咽不适、乏力等症状就诊。
甲状腺 B 超检查显示甲状腺双侧叶弥漫性肿大,血流丰富。
甲状腺功能检查显示 TSH 升高,FT3、FT4 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诊断为桥本甲状腺炎。
中医辩证为肝郁脾虚、痰瘀互结,治以疏肝健脾、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为法。
方用逍遥散加减,具体药物如下: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三棱、莪术、浙贝母、牡蛎、夏枯草、穿山甲。
患者服用中药 3 个月后,颈部肿块明显缩小,吞咽不适、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
甲状腺功能检查显示 TSH 降低,FT3、FT4 升高,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转为阴性。
继续服用中药 3 个月后,患者颈部肿块基本消失,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
停药后随访 1 年,患者病情稳定,未再复发。
本案例说明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辩证施治,个体化用药。
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以促进病情的康复。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组织的炎症。
在中医中,桥本甲状腺炎可归为“甲状腺疾病”或“痰瘀互结证”范畴,中医理论认为桥本甲状腺炎主要由气滞、瘀血、阴虚、痰浊等多种因素引起。
近年来,中医在桥本甲状腺炎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药对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
中医药治疗以调整气血、清热解毒、祛瘀化痰为主要治疗原则,常用药物包括桃仁、川芎、丹参、红花等。
研究表明,中医药能够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并且对抗体水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中医药还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复发。
针灸疗法对桥本甲状腺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能够通过调理气血,改善气血循环,促进瘀血的排除,从而改善甲状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采用濒厥法针刺曲池、气海等穴位,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抗体水平,改善甲状腺功能,减少病情的发展。
中医草药的辅助运用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桂枝茯苓丸、玉屏风散、五帝散等。
研究表明,这些中药方剂能够改善患者的气血运行,清热解毒,祛瘀化痰,从而改善甲状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部分中药还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有助于提高机体的自身修复能力。
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也更加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体质辨证施治,不仅可以更好地调理病情,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不仅仅是接受药物和针灸等治疗,还包括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习惯,减轻精神压力等方面,这些综合治疗措施对改善桥本甲状腺炎的疗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对桥本甲状腺炎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中医药、针灸疗法和中药辅助运用等治疗手段,能够改善甲状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并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于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由于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中医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临床和实验数据的支持,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中医辨证施治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良方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氏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随着诊断技术不断提高,确诊为此病的患病率日益增多,发病年龄以30~50岁女性多见,但青少年患者也时有发病,是内分泌系统的难治性疾病、多发病之一。
中医学无该病的记载,根据其病症特点,属中医“瘿病”、“虚劳”等范畴,但不能等同视之,因中医瘿病包括了地方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多种甲状腺疾病。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本病还夹有其他疾病,如心悸、目珠突出症等。
一、病因病机1.素体因素:有先天禀赋不足(如胸腺功能不全)者,复因精神抑郁或猝然恼怒过度,以致肝气疏泄不及,气机阻滞,停津为痰,聚于颈部而成本病,因此正气不足是本病发生的内在依据。
通常女性的经、孕、产、乳过程与肝经气血密切相关。
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易引起气郁痰结、气滞血瘀等病理变化,故女性较易患瘿病。
2.情志因素:长期忧思抑郁或恼怒气结,既影响肝之疏泄而气机不畅,又损伤脾之运化,使气机郁滞,气不行津,凝聚成痰,塞结于颈前,则成瘿病。
久之血行受滞,瘿肿加甚,且可随情志消长,病久甚则损气伤气,出现肝郁气虚、脾肾亏虚之象。
3.感受外邪:人生天地间,有无名疫毒由表入里,郁于肝脾,气血运行不畅,郁结颈前则发病,久则脾气虚弱肾气亦亏损,致成虚劳之疾。
由此可知,本病主要由于素体因素及内伤七情,致使肝气郁结,条达不畅,气滞、痰凝、血瘀,交阻于颈前部而成斯疾。
若肝木疏泄太过,则致肝火、肝阳过允,甚至有的心火亦亢,表现机体代谢功能亢进,产生心悸、手颤心烦易怒、消谷善饥、消瘦等一系列症候。
若肝木疏泄不及,可致脾肾功能减弱,甚则脾肾亏虚,产生机体代谢功能减低,表现有肢体肿胀、面色萎黄、肢体寒冷、恶食等一系列症状。
肝郁气滞,血行不畅,可致血瘀,脾肾不足水湿运化失常,可形成痰浊。
所以三者又常互为因果,由实致虚,以至成为虚实夹杂之证。
王旭教授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用药总结王旭教授在长期应用中医药理论治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有独到见解,现特将经验总结如下,并附验案举隅。
标签: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药;王旭王旭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从医三十载,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中西医治疗研究,笔者有幸从师学习,结合自身体会将经验总结如下。
桥本甲状腺炎(HT)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属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是最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
目前现代医学公认的治疗HT的方法为甲状腺激素替代,但这种方法不能从病因解决问题,患者需多次复查甲状腺功能调整服药剂量,而且常需终生服药,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及心理负担。
因此近年来采用中医药辅助治疗HT的患者越来越多,临床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祖国医学无本病病名记载,根据其甲状腺肿大等特点可将其归为“瘿瘤”、“气瘿”、“肉瘿”、“瘿瘤”等,后期如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归为中医“虚劳”、“浮肿”等范畴。
本文就王旭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HT的用药经验行荟萃分析。
1.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虚或后天调养不当,或因感受外邪等,为本虚标实,其发病以脾肾阳虚及气血两亏为本,而局部以气滞、痰浊、瘀血凝滞于颈前发为瘿瘤为标。
治疗也大多从扶正消瘿、化痰软坚着手。
王旭教授从证素人手辨证论治本病,结合辨病,认为本病病位证素可涉及肝脾心肾,病变初期以心肝为主,病变后期多累及脾肾;病性证素虚实夹杂,实者可见气滞、痰浊、血瘀,虚者可见阴虚、气虚、阳虚,初期多以阴虚内热为主,后期阴损及阳,阳气受损,可见阴阳两虚。
2.辨病结合辨证论治2.1桥本伴甲状腺肿大桥本患者常伴甲状腺肿大,颈部堵塞感,临床常用药串为夏枯草、银花、连翘、皂角刺、浙贝母、薏苡仁、桔梗疏肝理气、消痈散结。
因桥本患者多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地较韧。
故此药串也常作为桥本甲状腺炎的基础药串。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为甲状腺组织中存在自身抗体,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中医学认为,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主要为肝肾不足、气血不足、脏腑功能紊乱,因此中医治疗通常从补肝肾、益气血、调理脏腑入手,下面是桥本甲状腺炎中医研究进展的相关内容。
1、中药治疗针对桥本甲状腺炎的中药治疗常常采用补肾壮阳、益气血、调理脏腑的方剂。
其中,补肝肾为主的方剂以六味地黄丸、右归丸等为代表,兼有补肝益气、调理脾胃的功效;益气血为主的中药方剂以四物汤、八味地黄丸等为代表,可起到调和气血、养阴和虚的作用;调理脏腑为主的方剂如参苓白术散、六君子丸等则主要起到镇静、缓解病情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在辅助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过程中,中草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甲状腺功能,但需要注意用药量和用药时间,避免药物产生副作用。
2、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主要采取平肝调气、扶正祛邪的方法,医师使用针刺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穴位进行治疗。
如针刺太冲、三阴交、足三里、合谷等穴位,以达到平补开合、协调阴阳的目的。
此外,还有一些针灸疗法,如耳针疗法、电针疗法、艾灸疗法等,也被广泛运用于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中。
这些针灸疗法主要是利用针刺或按压穴位,调整体内机能,增强体质,对于桥本甲状腺炎的症状有所缓解,可以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3、饮食调理对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而言,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抵抗力,达到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目的。
中医上,建议患者多吃一些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养血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鸡肉、鸭肉、深海鱼类、绿叶蔬菜等。
此外,还可以加入一些滋阴益肾、润肺止咳的食品,如莲子、枸杞子、鸽蛋、百合、沙参等。
这些食材对于调理身体,增强体质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
桥本氏病是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疾病,随着其病发率的不断上升,它已经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
“桥本氏病怎么治疗好?”这是患者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的,如果治疗过程中方法选错了,会走很多弯路,给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专家介绍:桥本氏病一般由体质弱,自身免疫力变弱;情志因素;感受外邪的影响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旦病人长久不治,随着病程的加长而会发现并发症,如甲亢、甲减等,还会危及到心脏健康。
所以建议患者应及早就医治疗。
桥本氏甲状腺炎不可怕,选对治疗方法很关键常见的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方法无外乎以下几种:1、服食西药:安全性较高,但副作用较大,需要长期服药,对肝肾功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核素131碘治疗:虽然效果明显,但是据临床统计数据来看,导致终生性疾病的案例时有发生。
3、手术治疗:不能避免会留下后遗症,复发。
"TH磁药免疫平衡疗法"是北京总院首席专家翟章锁经过十几年临床潜心研究独创的最新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特效疗法。
在临床应用中以其确切的疗效和低廉的费用深得患友及其家属的赞誉,多次在专业学术交流会上以其独特的辩证观点和诊疗手法深得业界同行们的高度认同。
该疗法融入了中医几千年医道精华,在中医阴阳平衡学的指导下,以"补、针、敷、理、清、化、熏、养"等多种手法进行综合调治,治疗原则以绿色(不损伤其它脏器机体功能)、自然(按自然变化规律来平和五脏阴阳)为主线,既要让患者达到"治已病"的效果,还要实现"治未病"的目的。
该疗法是辨证论治理论的完美释意,即针对每位患者的体质特征和症状差异,因人而宜,因证而异的选取不同穴位、方剂,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具有五大优势:1.起效迅速。
一般2—3天左右可见到效果,突眼、心慌、多汗、烦躁、颤抖等症状明显减轻,T3、T4下降;2至4个疗程即可实现治愈。
2.无副作用。
应用纯生物制剂,无任何副作用,还可帮助肝肾解决已服西药残留毒素,不需住院,不影响工作学习。
温伟波教授从肝脾二脏论治桥本氏甲状腺炎经验1. 引言1.1 温伟波教授介绍温伟波教授,是中国著名的中医学教授,擅长肝脾二脏论治各种疾病。
他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在国内外多家医院和学术机构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
温教授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受患者和同行的尊重和赞誉。
温教授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以肝脾二脏论治为主要方法,注重调理患者的整体气血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改善自身体质。
他善于运用针灸、中药等中医治疗手段,个性化地制定治疗方案,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温教授治疗疾病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标本兼治”,旨在调理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而非仅仅看症状。
他的治疗方法注重整体性和多角度,深受患者信赖和认可。
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温教授在桥本氏甲状腺炎治疗方面取得了不俗成就,在中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1.2 桥本氏甲状腺炎概述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内T淋巴细胞浸润和肿大、硬结,以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产生。
在临床上,患者常出现颈部肿胀、喉部不适、嗓音嘶哑等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甲亢或甲减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异常。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目前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
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激素治疗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来缓解症状和维持甲状腺功能。
这些治疗方法并不能根治疾病,且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和复发率。
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2. 正文2.1 肝脾二脏论治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理论基础肝脾二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人体的重要脏腑,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肝脾二脏的功能失调会导致气滞血瘀、湿热毒邪等病理情况,从而影响甲状腺的正常功能。
肝脾二脏在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肝脾二脏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体内的代谢平衡,有利于改善甲状腺功能。
中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
一、概述
桥本氏甲状腺炎这种疾病的出现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现在科技不断进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发生这种疾病的几率每年都会增加。
患者一旦出现桥本氏甲状腺炎,大家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去专业医院进行检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对于病情比较轻微的患者,可以通过中药的方式来治疗,那么桥本氏甲状腺炎吃什么中药呢?
二、步骤/方法:
1、中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效果非常好,而且副作用较低,中药讲究辨证施治,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选择药物,可以选择服用清热解毒之类的药物,比如荆芥和丹皮,这两种药物最大的特点就是清热解毒,能缓解病人症状。
2、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单纯使用中药方式治疗是不能完全治愈的,此时大家要通过手术方式来进行治疗。
在手术过后做好正确的护理措施,建议患者不要拖着疾病,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3、对于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来说,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在这期间注意自己饮食,多吃维生素多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香蕉苹果之类的,这对大家的病情起到帮助作用。
三、注意事项:
中药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当大家的选择中药时,要听从医生的安排,不可盲目治疗。
当患者在面对疾病时,不要总抱怨疾病,总是反复发作,对症治疗是最关键的。
也祝愿所有的患者能够康复。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多样,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对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一、中医病因病机研究中医理论认为,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肝郁、脾虚、肾亏等。
肝郁导致气滞血瘀,损伤气血,进而引发病变;脾虚导致气血运化失常,不能输布全身,从而滋养不足,脾虚湿重可促成痰浊凝滞;肾亏导致元气不足,元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肾主先天之本,主要是指先天之精。
通过临床实践,中医医师发现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常伴有情绪不稳、易怒、忧郁、神经过敏、心悸失眠等症状,这与上述肝郁、脾虚、肾亏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相符。
二、中医证候研究桥本甲状腺炎的证候以肝郁脾虚肾亏为主,米仁泄泻证是本病的常见证候之一。
肝郁脾虚导致气滞血瘀、气血虚弱,出现胁痛、情绪不畅、月经失调等症状;肾亏导致元气不足,出现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尿频等症状。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还常见痰湿病变,出现痰多、口腔黏腻等症状。
中医医师通过对患者的脉象、舌象、症状等综合分析,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证候进行辨识,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三、中医治疗研究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常用手段之一。
临床研究表明,适当的针刺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还可以达到平衡免疫系统的目的,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达到治疗的效果。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另一重要手段。
在中医治疗中,常常会选用益气养血、祛风化痰的中药进行调理。
这类中药可以补益气血,调理脾胃,以改善患者的肝郁脾虚、肾亏证候;还可以祛除痰湿,平息风痰,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
临床实践表明,中药治疗对桥本甲状腺炎的痰湿型和气血亏虚型具有显著疗效。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医治疗效果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慢性淋巴细胞浸润和间质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从而导致慢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功能减退。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来维持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但是这种治疗方法无法治愈疾病,并且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治疗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治疗方式。
中医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效果如何?本文将结合临床案例和理论知识来进行探讨。
中医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运用中医药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桥本氏甲状腺炎属于“瘀毒内蕴”、“痰浊郁结”等病因病机范畴,主要病机是痰湿内蕴,痰瘀互结,阻止机体阳气的上升,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形成甲状腺炎和功能减退等病变。
在治疗上,中医药主要通过祛痰散结、健脾化湿、通络活血等方法来恢复机体的正常运行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中医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
在中药调理方面,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白术、茯苓、熟地黄等,这些中药具有健脾益气、祛湿化痰、活血通络的功效,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
针灸疗法也是中医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重要手段,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关元、曲泽、四神聪等,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下面我们通过一位临床案例来具体了解一下中医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效果。
患者女性,45岁,甲状腺功能减退伴有桥本氏甲状腺炎,主要表现为乏力、体重增加、经期不调等症状。
经过中医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体重稳定,精力充沛,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在复查时发现甲状腺功能有所改善,甲状腺激素的用量也有所减少。
中医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效果是显著的。
除了临床案例的验证外,一些临床研究也证实了中医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有效性。
有研究发现,中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改善甲状腺的炎症状况,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浅析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分期治疗【摘要】中医学认为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因感受外邪等,情志因素为诱因,主要涉及肝牌肾三脏;其发病以肝气郁滞、肝郁脾虚、脾肾阳虚为本,而局部以痰浊、瘀血凝滞于颈前发为瘿瘤为标。
在病情发展过程中,痰贯穿始终。
治疗原则是疏肝、健脾、温肾,并佐以活血化瘀、理气化痰、软坚散结。
临床一般分三期辨证治疗。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中医病机病因;分期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于1912年由桥本策(1881-1934)博士首先发现报道和命名,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AITD)。
发病率从0.3%~10%不等,40~60岁约占56%,男女比例为1:7[1],其病理表现可见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肿大或有结节,质地坚韧,甲状膜滤泡萎缩、孤立并广泛被浸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其淋巴生发中心替代。
在疾病的不同时期表现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但免疫机制损伤最终将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可表现为全身乏力、畏寒、便秘、嗜睡、胫前水肿甚至癌变。
因此有效防治甲状腺免疫炎症至为重要。
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并无特效药,以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甲状腺血清自身抗体滴度为主。
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左甲状腺素对心脏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并且部分患者甲亢初期用药过度导致甲减,甲减期用药不当出现甲亢:近年来中医药防治桥本甲状腺炎的报道逐渐增多,尤其在桥本甲状腺炎临床发展规律进行分期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1中医病名归属、病因病机祖国传统医学并无对桥本甲状腺炎病名的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瘿病"“虚劳”范畴。
本病病因主要包括情志内伤、饮食、水土失宜及体质等因素,病机为气滞痰凝,血瘀雍结颈前。
病之初期为忿郁忧怒及思虑过度致使气机郁滞津凝痰聚,痰气搏结颈前所致,日久引起血脉瘀阻,瘿病本质为本虚标实,以肝失条达、脾失健运、肾失气化为本,气滞痰凝、血瘀蕴结于颈部为标。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失调引起的甲状腺炎,其临床特点是持续性乏力、容易疲劳、睡眠障碍等,对于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很大的负担。
中医治疗对于改善此病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下面对目前中医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一、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桥本甲状腺炎多属于肝肾不足、脾虚湿盛,气滞血瘀等证型,长期不治会导致痰火内结、气血亏虚,导致疲乏无力等症状。
1、辨证论治中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来进行辨证论治,常用的证型有肝肾不足型、脾虚湿盛型、气滞血瘀型等。
其中以肝肾不足型为最多见,通常采用补肝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案。
2、中药治疗(1)四建汤四建汤是一种中药汤剂,由四味中药组成,包括大枣、茯苓、白术、人参,具有益气健脾、祛湿化痰、补充营养的功效。
(2)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生姜羊肉汤是一种以养血活血、益气补中为主的中药汤剂。
羊肉的蛋白质质量好,易于消化吸收,加之当归、生姜的调理功效,具有温养脾肾、养气、活血等功效,对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症状改善有明显的疗效。
3、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
针刺可以刺激神经系统,改善疲劳、免疫力等,对于减轻桥本甲状腺炎症状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中医认为,桥本甲状腺炎的预防非常重要,应该从日常生活方面进行,包括:1、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尽量避免熬夜,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
2、规律饮食合理搭配各种食品,多食用富含碘、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品,少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品。
3、适当运动选择适量的体育锻炼方式,比如慢跑、游泳、健身球等。
4、心理调节保持愉悦、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压抑、焦虑、生气等负面情绪的产生。
总之,中医疗法对于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案。
患者在应用中医疗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血液监测指标,以达到良好的治愈效果。
清肝散结消瘿方联合硒制剂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清肝散结消瘿方联合硒制剂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引言: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炎症反应和甲状腺功能受损。
目前,根据病情轻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然而,由于该疾病的复发率和残留率较高,治疗一直是难点。
本文旨在探讨清肝散结消瘿方联合硒制剂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纳入了100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患者予以清肝散结消瘿方联合硒制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药物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甲状腺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观察组的甲状腺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
观察组治疗后甲状腺相关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 < 0.05)。
而对照组的改善效果较观察组明显差强人意(P < 0.05)。
讨论:清肝散结消瘿方是一种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当归、黄芩、赤芍等。
该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可通过调节机体内环境的平衡状态,从而改善免疫系统功能,减轻甲状腺炎症反应。
硒在本研究中的作用主要是抗氧化和调节甲状腺功能的平衡,可以有效减少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和复发。
结论:清肝散结消瘿方联合硒制剂治疗桥本甲状腺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甲状腺指标的异常,提高免疫功能指标。
该方剂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但由于本研究没有对照组患者的长期随访观察,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明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压力的增加,桥本甲状腺炎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现有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由于该疾病的复发率和残留率较高,临床治疗仍然面临一些难题。
基于病络理论诊治桥本氏甲状腺炎早期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它是一种以LHK光滑样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病变。
虽然桥本氏甲状腺炎在早期并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但是一旦发现并及时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基于病络理论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早期的诊治方法。
一、病络理论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认识病络理论是中医传统治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传统理论对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总结和概括。
根据病络理论,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发生主要与气滞、痰浊、血瘀、阴虚及肝郁等多种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作用,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痰浊凝聚,形成病变,最终表现为甲状腺炎。
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必须从病络入手,疏通气血,清除痰浊,活血化瘀,调理阴虚,舒肝止痛。
二、中医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方法1. 疏通气血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基本物质,气血运行通畅对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针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可以采用活血化瘀、祛瘀通络的中药或针灸疗法。
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在补气的还需要注重活血化瘀。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局部气血瘀滞,加快病灶的恢复。
2. 清除痰浊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往往伴有痰浊,痰浊不仅会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还会导致气机不畅,甚至影响甲状腺的正常功能。
清除痰浊对于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是非常关键的。
常用的清痰药物有半夏、桔梗、紫菀、橘红等,这些药物可以化痰利水,清除痰浊,恢复气机畅通。
3. 调理阴虚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常伴有阴虚,阴虚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口干、口渴、失眠等症状,还会加重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时,需要重视调理阴虚。
常用的药物有何首乌、枸杞子、生地黄、黄精等,这些药物可以滋阴养血,调理阴虚。
4. 舒肝止痛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往往会出现颈部不适、喉部不适、乳房胀痛等症状,这些症状与肝气郁结密切相关。
桥本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甲状腺炎的方法有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但相对西医来说中医更适合长期治疗,因其无副作用,那么中医如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下面请我院专家为您详细介绍。
桥本甲状腺炎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一种,该病以甲状腺组织中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和血清中出现大量抗甲状腺抗体为主要特征,初期甲状腺功能多正常或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最终绝大多数将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
本病的主要表现是颈前肿块呈圆形,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肿块增大时,可有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可伴有心悸、消瘦、烦躁、失眠多梦、眼球突出等症状;发展至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有怕冷、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易疲乏、腰膝酸软、皮肤苍白、发凉、干燥粗厚、大便秘结、面目浮肿、颈脖粗大等表现。
中医如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中医将其归属于“瘿病”、“虚劳”等范畴。
根据患者患病时间的长短,结合临床表现,可将本病分为早、中、晚三期进行辨证治疗。
1 早期多从肝论治本病发病部位主要在甲状腺,甲状腺在颈前结喉处,为肝经所属,肝经循行“起于足大趾,上行绕阴器,过少腹,挟胃,属肝络胆,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吭嗓,系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交于颠”。
肝主疏泄,中藏相火,肝虚不能疏泄,相关即不能逍遥流行于周身,以致郁于经络之间与气血凝滞而作热作疼。
”从病因病机看,情志变化是本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人的各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精神状态的表现,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但长期持久的情志失调超过了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诸病源候论》云:“瘿者由忧恚气结而生。
”《济生方·瘿瘤论治》曰:“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大抵人之气血,循环一身,常欲无留滞之患,调摄失宜,气凝血滞,为瘿为瘤。
”导致本病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就是体质因素。
本病多见于女性,尤其是30~50岁的女性。
桥本氏甲状腺炎吃什么中药
一、概述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这期间患者会出现甲状腺肿大疼痛,有的人还会出现甲亢的症状。
桥本氏甲状腺炎又叫做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发生疾病后,患者要及时的控制和治疗,这样才可以使疾病快速的恢复,目前来说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方法有很多,可采用中药的方法治疗,那么桥本氏甲状腺炎吃什么中药呢?
二、步骤/方法:
1、
对于桥本氏甲状腺炎吃什么中药,首先可以使用牛蒡根。
准备牛蒡根一升,加入白开水,煮沸之后分三次服用。
也可以将牛蒡根研成细末,制成药丸,每天使用三次。
其次也可以用黄药子泡酒,早晚饮用一杯。
2、
桥本氏甲状腺炎也可服用自然铜烧红。
用白酒浸泡一夜,放入川乌头、五灵脂、当归,浸泡之后取出制成药丸,每天用酒服用。
所以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一定要注意按照医生的用法和用量,避免服用过多引起病情加重。
3、
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先进的治疗方法,生物超导免疫平衡疗法,它最大的优势是无副作用,治愈率高,恢复速度快,疗效显著。
这种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形式,效果倍增,具体操作我们可以去医院咨询一下。
三、注意事项:
关于桥本氏甲状腺炎吃什么中药,我们可以通过以上的文章了解一下。
在这里小编提醒各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切勿病急乱投医,避免产生后遗症,也祝愿所有的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中医治桥本甲状腺炎的方法
桥本氏甲状腺炎发现时主要症状有常见全身乏力,许多患者没有咽喉部不适感,10%~20%患者有局部压迫感或甲状腺区的隐痛,偶尔有轻压痛;甲状腺多为双侧对称性、弥漫性肿大,峡部及锥状叶常同时增大,也可单侧性肿大;颈部淋巴结一般不肿大,少数病例也可伴颈部淋巴结肿大,但质软。
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治疗一般有两种方法即药物治疗和手
术治疗,根据检查如果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无需特殊治疗,需要随诊即可,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就要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一般针对仅在高度怀疑合并癌或淋巴瘤时采用。
除药物和手术治疗外,中医同时强调精神调摄,生活、工作合理安排,而且饮食合理亦十分重要。
宜吃得清淡,吃含维生素高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营养丰富的瘦肉、鸡肉、鸭肉、甲鱼、淡水鱼、香菇、银耳、百合、桑椹等食物。
因为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所以平时在治疗的同时,日常生活上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饮食要合理安排,不要食碘、辣椒、羊肉、浓茶、咖啡等湿热或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宜吃含维生素高的新鲜的蔬菜、水果,还宜吃虾、海参、胡桃肉、枸杞子、山药、芡实等食物。
1、甲状腺炎就是甲状腺出现了炎症,病因分类很多。
而甲状腺炎导致的后果一般一般就是出现甲亢或甲减,在治疗上,一般是选择西医治疗,如甲亢主要有:抗甲状腺药物;碘131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方式;甲减主要有:左旋甲状腺素治疗。
2、有的患者如果想选择中医治疗的话,有一些药物对甲状腺炎也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如一些中药中有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消瘤作用的药物也可用来治甲状腺炎,如生牡砺、穿山甲、鳖甲、浙贝、南星等等。
3、对于甲状腺炎,不能一味的只求药物来治疗,如一些病史过久,瘤体过大过硬或有恶变倾向的,还是建议要及时手术切除的。
手术治疗后并作病理切片,确诊良、恶性。
术后再采用中药巩固治疗,以防复发。
以上我们介绍了关于这个桥本甲状腺炎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同时还介绍了在治疗的时候该注意的饮食事项,在治疗疾病
的时候该吃的时候可以用来改善疾病症状,但是不该吃的食物这个时候吃了会影响到疾病的病情,导致疾病的加重,面对甲状腺炎疾病治疗的时候也要注意及时消炎处理。